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兰州市城市状况及商圈分析
兰州市城市状况及商圈分析S·W·O·T分析§4.1 S(优势)瑞德摩尔项目符合兰州市的整体城市规划,兰州市政府目前已提出市区东扩的整体构想,将市区以东的榆中县与平开发区纳入兰州市区,未来兰州城东将激增50万人口,将大大提升城东的购买力,瑞德摩尔作为兰州市商委2005年重点规划的建设项目,坐落兰州城东门户,是兰州市中心以东唯一以零售为主的大型购物中心。
瑞德摩尔德前身兰新市场在兰州市妇孺皆知,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紧邻西北著名的七大市场,周边名校呈与围之势。
瑞德摩尔所在地是兰州地区商业气氛最成熟,居住人口最密集,财富最集中的商业旺地。
瑞德摩尔北接兰州主干道东岗东路,南接另一条主干道嘉峪关路,在已完成市政340道路南端及一座桥梁架设的基础上,将兰州市政340道路及另一座桥梁全线贯穿,形成南北双回路三面直通市政道路的交通大格局。
另有十多路公交直达或者终点设在瑞德摩尔内,交通十分便利。
瑞德摩尔在城东商圈首先提出了由批发业态向零售业态转变,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将60%—80%的经营面积转为零售,配合周边专业商城批零兼营的模式,使自身完全脱离周边的低层次的批发市场,在城东零售市场稀缺的情况下,确立自己城东商业龙头的优势。
内部:瑞德摩尔的七大市场通过品项的调整与原有的优势,加上万国港购物中心的建成,将实现摩尔一站式消费,成为兰州乃至西北业态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的集零售、酒店、餐饮、休闲、娱乐、商务的场所,形成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
§4.2 W(劣势)硬件:瑞德摩尔市场出入口不够醒目,现有的交通组织存在缺陷,还没有达到人车分流,市场路面尚需修整,广告牌与商户门口摆放不整齐,但随着340道路的开通与排洪沟的改造及瑞德摩尔内道路的规整,上述问题都会随之解决。
软件:物业功能需进一步提升,物业的服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4.3 O(机会)兰州市在地图上看是个狭长形,限于地理位置,若要更好的进展与建设兰州势必以城东经济带与西站为主向东西方向进展,东方红广场以东没有一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并因兰州市土地的稀缺性,在5年之内不可能出现如此规模的购物中心,瑞德摩尔将以城东经济带为中心,向兰州市及兰州重点进展的榆中县全方位辐射。
兰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实证分析
需求很 大一部 分仍停 留在生存需 求上 , 人们 对生 活主
观感受 的主导 变量也基 本是经济 型的 , 物质 因素仍起 着举足 轻重 的作用 。因此 , 客观 指标和物质 基础应该 是兰州生活质量研究 的重点 。另外在指标选择 的过程 中, 尽量使 指标 具有全 面性 、 代表性 以及 实际操 作性 。 笔者结合 国内许 多学者 的研究 结果 , 同时考虑 到数据 的可取 性 , 选取 四类 指标 ( 图 1构 成生 活质 量评价 如 )
近年来 ,兰州市 城市居 民的生活水平 不断提 高 , 人们 的物质需 求基本得 到满 足 , 社会发展 的 目标转 向
如 何提高人 民生活质量 和促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 注重 从
n; l i 以及改革 开放后 , 人们 的生 活状况 得到改 善 , 如何 评 价并 提 高人 们 的生 活质 量逐 渐成 为社 会各 界关 注
关键词 : 生活质量 ; 影响 因素 ; 步回归 逐
T eE i cl ayi o e i u lyo b nReie t i a z o h mpr a ls nt f Q a t f i An s h L e i Ur a s ns nL n h u d
P n h qa g,Zh oPig a g Z i in a n
p o oto f c h r nd e tran e te p n e n t tlh ush l x e d t r . r p rin o , u u e a n e tim n x e s s i oa o e o d e p n iu e Ke o ds u l y o i ;if n i g fco s se wier g e so y W r :q a i fl e n ue cn a tr ; tp s e r si n t f l
甘肃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定西陇南天水临夏甘南:6-13 各地县城镇居民支配收入消费
18643 16888 19110 16013 16033 14291 18479 14950 16072 14517 16256 15298 16755 10640 15918 12110
18620 两当县
Liangdang
20649 临夏州
Linxia
21047 临夏市
linxia
28627 临夏县
linxia
18952 康乐县
Kangle
19249 永靖县
Yongjing
19501 广河县
Guanghe
20379 和政县
Hezheng
18769 东乡县
Dongxiang
19354 积石山县 Jishishan
麦积区
Maiji
清水县
Qingshui
秦安县
Qinan
甘谷县
Gangu
武山县
Wushan
张家川县 Zhangjiachuan
武威市
Wuwei
凉州区
Liangzhou
民勤县
Minqin
古浪县
Gulang
天祝县
Tianzhu
张掖市
Zhangye
甘州区
Ganzhou
肃南县
Sunan
民乐县
Minle
临泽县
26130 瓜州县
Guazhou
30814 肃北县
Subei
22877 阿克塞县 Akesai
27189 玉门市
Yumen
31289 敦煌市
Dunhuang
19500 庆阳市
Qingyang
17646 西峰区
Xifeng
14231 庆城县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
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
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基于Stata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研究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大众消费也在大幅增长。
收入与消费的相关关系在城镇居民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居民的科学性、合理性消费支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市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成熟发展。
反之,若是居民的消费不合理不科学,则会明显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严重会阻碍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甚至可能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干扰,增加犯罪数量,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及时了解各地居民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有效控制和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并在结果上加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本文收集了十五个省市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有关数据,并借助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以此来确认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1文献综述任志强在其论文中借助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通过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上衣年代末之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证实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实际收入和其消费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彧关系。
陈在文中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其消费水平的相关性提出了假设,并借助KOYCK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验证,由论文中提到的回归方程可以求出了两者相关的结论,并且还可以从中看出之前几年可支配收入受消费能力的影响巨大,但是其影响力逐年递减的速度并不十分明堃显。
刘雁在其论文中提出,可以通过应用Eviews软件建立出线性回归模型,搜寻有关数据能够实际分析出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其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模型还可以证实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其消费性支出之间存在着较优回归关系的结论,并且两者间的关系呈正相关,作者以此在文末提出了几点关于完善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结构的建议。
2模型概况2.1目的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步伐,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居民消费作为市场经济总需求中的重要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增长中占了极大的比例。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2014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基于“七普”数据的兰州人口变动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基于 七普 数据的兰州人口变动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肖林霞1㊀㊀张㊀勰2㊀㊀黄启萍2(1.定西市安定区统计局ꎬ甘肃㊀定西㊀743016ꎻ2.甘肃中医药大学ꎬ甘肃㊀兰州㊀730000)摘㊀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兰州市的行政㊁经济㊁社会等发展状况ꎬ然后立足于常住人口㊁户别人口㊁性别构成㊁年龄构成㊁受教育程度人口㊁城乡人口㊁人口分布等方面ꎬ分析了兰州市人口变动状况ꎻ其次ꎬ基于 七普 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㊁人口生育率㊁区域人口变动差异㊁人口老龄化数据ꎬ分析得出兰州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ꎻ最后ꎬ总结㊁归纳出人口变动趋势对兰州经济发展的影响ꎮ关键词: 七普 数据ꎻ人口变动ꎻ人口变动趋势ꎻ经济发展ꎻ影响中图分类号:C924.24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6728(2023)16-0009-04基金项目:2022年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基于 七普 数据兰州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22-A19)ꎻ2020年兰州市科技局新冠肺炎防控技术研究项目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的兰州市健康教育评价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COVID-19为例 (项目编号:2020-XG-24)ꎻ甘肃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为例 (项目编号:2021SZSK-3)ꎻ 甘肃发展普惠性居家养老服务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1SZSK-5)的阶段性成果ꎮ㊀㊀截至2020年ꎬ兰州市共设城关㊁七里河㊁西固㊁安宁㊁红古5区和永登㊁皋兰㊁榆中3县ꎬ辖14乡㊁47镇和53个街道办事处ꎬ433个社区和730个村ꎮ截至2022年ꎬ兰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43.5亿元ꎬ比上年增长0.8%ꎮ其中ꎬ第一产业增加值65.0亿元ꎬ增长5.0%ꎻ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8亿元ꎬ下降2.9%ꎻ第三产业增加值2127.8亿元ꎬ增长2.4%ꎮ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4ʒ34.42ʒ63.64ꎮ按常住人口计算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992元ꎬ比上年增长0.3%ꎮ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77元ꎬ增长4.7%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8元ꎬ增长6.1%ꎮ一㊁兰州市人口变动状况兰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ꎬ全市常住人口为435.94万人ꎬ10年增加了74.33万人ꎮ兰州市9个县(区)中ꎬ人口超过40万的县(区)有5个ꎬ其中ꎬ城关区人口达148.4万人ꎬ占比34.04%ꎮ(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435.94万人ꎬ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61.62万人相比ꎬ增加了74.33万人ꎬ年均增长1.89%ꎮ(二)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148.89万户ꎬ集体户15.47万户ꎮ家庭户人口为361.49万人ꎬ集体户人口为74.46万人ꎮ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3人ꎬ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82人减少0.39人ꎮ(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ꎬ男性人口为224.00万人ꎬ占51.38%ꎻ女性人口为211.94万人ꎬ占48.62%ꎮ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ꎬ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4.72上升为105.69ꎮ(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ꎬ0~14岁人口为61.87万人ꎬ占14.19%ꎻ15~59岁人口为301.86万人ꎬ占69.24%ꎻ60岁及以上人口为72.21万人ꎬ占16.56%ꎻ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1.00万人ꎬ占11.70%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059个百分点ꎬ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5个百分点ꎬ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9个百分点ꎬ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ꎮ(五)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ꎬ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61万人ꎻ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1.60万人ꎻ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8.20万人ꎻ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2.4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㊁肄业生和在校生)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1294人上升为28584人ꎻ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557人下降为18718人ꎻ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0532人下降为27113人ꎻ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8505人下降为16612人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全市常住人口中ꎬ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58年上升至11.33年ꎮ全市常住人口中ꎬ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0108人ꎬ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文盲人口减少27567人ꎬ文盲率由3.53%下降为2.30%ꎬ下降1.23个百分点ꎮ(六)城乡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ꎬ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2.26万人ꎬ占83.10%ꎻ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3.69万人ꎬ占16.90%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ꎬ城镇人口增加863992人ꎬ乡村人口减少120709人ꎬ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82个百分点ꎮ(七)人口分布兰州市9个县(区)中ꎬ人口超过40万的县(区)有5个ꎬ其中ꎬ城关区人口达148.4万人ꎬ占比34.04%ꎻ七里河区人口达71.23万人ꎬ占比16.34%ꎻ榆中县人口达47.39万人ꎬ占比10.87%ꎻ安宁区人口达43.96万人ꎬ占比10.08%ꎻ西固区人口达40.70万人ꎬ占比9.34%ꎮ二㊁基于 七普 数据兰州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及死亡率有所上升根据2015年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ꎬ兰州2015全年出生人口3.49万人ꎬ人口出生率为10.84ꎬ比上年下降1.87个千分点ꎻ死亡人口1.66万人ꎬ人口死亡率为5.17ꎬ上升0.6个千分点ꎻ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7ꎬ下降2.47个千分点ꎮ截至2020年兰州全年出生人口3.47万人ꎬ人口出生率为10.4ꎻ死亡人口2.32万人ꎬ人口死亡率为6.95ꎻ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5ꎬ与2015年相比ꎬ兰州出生人口减少0.02万人ꎬ死亡人数增加0.66万人ꎮ根据兰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ꎬ兰州出生率水平为10.4ꎬ低于中国出生率水平ꎮ虽然兰州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ꎬ但是出生率在短时间内的迅速下降ꎬ也为兰州的人口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ꎬ如快速袭来的老龄化㊁少子化和迁移人口等问题ꎬ直接挑战社会和兰州政府应对人口风险的能力ꎮ(二)人口生育率降低当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时ꎬ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将趋于平衡ꎬ人口总量将在没有国际迁入及迁出的情况下达到峰值ꎬ增长率趋于零ꎮ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ꎬ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ꎬ其中 城市 为0.88210ꎬ 镇 为1.15340ꎬ 乡村 为1.43755ꎮ兰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ꎬ2010年兰州总和生育率为1.00206ꎬ其中 城市 为0.82253ꎬ 镇 为1.13365ꎬ 乡村 为1.70481ꎮ根据兰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ꎬ兰州的总和生育率为1.07ꎬ不仅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ꎬ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ꎮ(三)区域人口变动差异明显兰州人口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的格局ꎬ同时形成以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增长顶点的 双中心 空间结构ꎮ2010年ꎬ城关区人口变动以各地区向张掖路街道㊁雁南街道雁北街道和七里河区的西湖街01道流动为主ꎻ2010至2020年ꎬ七里河区的西园街道㊁西站街道㊁秀川街道㊁建兰路街道和西湖街道与安宁区的十里店街道和西路街道人口密度也迅速增长ꎬ并且与城关区人口高密度街区逐渐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人口密集区ꎮ人口变动重心直观地表达了兰州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ꎬ其变动方向说明了兰州人口再分布的方向ꎮ在过去的十年时间ꎬ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浪潮席卷着整个中国ꎬ城镇化水平从2010年的46.6%飞速跃升到2020年的63.89%ꎬ兰州城镇化水平从2010年的54%快速提升到2020年的83.6%ꎮ兰州城镇化率普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ꎬ这一方面得益于兰州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城镇化建设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兰州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人口迁移规模的逐年递增ꎮ快速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在推动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ꎬ也为我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ꎮ兰州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水平低于农村人口ꎮ在兰州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后是大量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向地级市的涌入ꎬ这部分人口在统计上被归为城镇人口ꎮ一方面ꎬ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兰州城镇社会环境下转变生活方式ꎬ生育观念发生改变ꎬ自发的降低生育率ꎻ另一方面ꎬ由于非完全的兰州市民化及在住房㊁子女教育㊁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无法享有与城镇居民相等的权利ꎬ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下ꎬ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被迫延后甚至放弃养育子女ꎬ进一步推动了兰州平均生育水平的下降ꎮ(四)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㊁死亡率的下降和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ꎮ从兰州历史数据来看ꎬ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ꎬ2000年兰州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为6.26%ꎬ未达到7%ꎬ而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ꎬ2010年老龄人口比重增至8.76%ꎬ表明兰州已全面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ꎮ从 五普 到 六普 的10年间ꎬ兰州总人口增长54.5万人ꎬ增幅30.86%ꎬ而同期的老龄人口增长9.2万人ꎬ增幅83.28%ꎬ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2.7倍ꎬ增长幅度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ꎮ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ꎬ兰州常住人口中ꎬ65岁及以上人口为51.00万人ꎬ占11.70%ꎮ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ꎬ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ꎮ人口老龄化作为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主要是由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决定的ꎮ一般来说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ꎮ首先ꎬ随着兰州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ꎬ兰州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ꎬ大量老龄人口使养老金㊁退休金㊁老年医疗保健费和社会保险基金等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快速上升ꎬ加重财政负担ꎬ兰州政府在加大社会福利财政支出的同时ꎬ必然减少对生产部门的投资ꎬ这将阻碍兰州经济发展ꎮ其次ꎬ随着兰州老年人口比重上升ꎬ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ꎬ从事经济劳动人口呈下降趋势将不利于兰州经济发展ꎮ随着兰州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ꎬ生产后备军的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将下降ꎬ年轻劳动年龄人口将增长缓慢或呈现负增长趋势ꎮ因为具有生产技能和革新能力的年轻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ꎬ使兰州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受到一定影响ꎬ劳动生产力逐渐下降ꎬ经济技术进步受到阻碍ꎮ最后ꎬ老年人口对储蓄和资本积累起减弱作用ꎮ一方面ꎬ由于养老金制度的推广ꎬ有退休金作为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费用ꎬ导致个人不储蓄或减少储蓄ꎬ使储蓄率下降ꎻ另一方面ꎬ老年人口的实际收入较低ꎬ随着兰州经济快速发展ꎬ大量老年人口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储蓄不足ꎬ不得不依靠子女照顾ꎬ加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ꎮ三㊁人口变动趋势对兰州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人口老龄化对兰州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就人口数量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而言ꎬ兰州市人口总量将逐渐缩小ꎬ且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趋势估算ꎬ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ꎬ兰州市人口总量将呈下降态势ꎮ同时ꎬ人口总量缩小会造成劳动力不足ꎬ兰州总体消费能力减弱ꎮ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ꎬ也导致劳动力市场规模缩小ꎬ致使兰州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ꎬ更重要的是降低全要素生产率ꎬ大概率降低经济增长潜力ꎮ若兰州人口老龄化进程快速加深ꎬ将对兰州经济增长产生阻碍效应ꎬ致使11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滑ꎮ(二)人口结构变动对兰州消费产生结构性影响未来一段时期ꎬ兰州市人口结构变动将呈生育意愿低㊁养老压力大㊁少子化程度高㊁老龄化加速等特征ꎮ当前ꎬ兰州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特征表现为老少多㊁劳动年龄人口少ꎬ社会总生产力有所下降ꎬ市场供给能力减退ꎬ经济市场活力缺乏ꎻ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ꎬ经济增长动力有限ꎬ老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降低ꎬ阻碍了整体消费增长规模ꎬ远不及青壮年劳动人口的消费能力ꎮ具体表现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ꎬ医疗健康消费㊁健康养老㊁休闲健身等消费支出增大ꎬ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随之下降ꎮ(三)人口结构变动对兰州产业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受教育年限越多ꎬ劳动年龄人口更有动力㊁更有可能迁移到经济和文化更具活力的地区ꎮ兰州市培养㊁引进的人才ꎬ受工资收入㊁公共服务供给㊁知识密集型工作岗位㊁投资收益㊁地理位置与环境等因素影响ꎬ属于典型的人才流出型地区ꎮ目前ꎬ在兰求学的高质量人才没有被兰州的工作生活条件所吸引ꎬ而被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吸引 高收入和高质量生活条件ꎬ很难在未来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返回兰州创业发展ꎮ同时ꎬ兰州市劳动力成本呈上升发展趋势ꎮ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且趋于老化ꎬ致使劳动生产率降低ꎬ产业行业人才的不断流失ꎬ最终不利于兰州产业行业转型升级ꎮ(四)人口数量对人力资源供给产生影响基于兰州市 七普 数据估算ꎬ兰州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ꎮ而人口数量达到峰值后ꎬ兰州人口总量将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态势ꎬ导致人力资源供给的减滞ꎬ难以通过人力资源因素激发兰州第一㊁第二㊁第三产业及优势㊁特色㊁新型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动力ꎬ打破兰州经济相对滞后的状况ꎮ(通讯作者:张勰)参考文献:[1]于善甫.河南省应对人口变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ꎬ2023ꎬ40(5):75-84.[2]刘智睿ꎬ赵辰光ꎬ宋昱宏.黑龙江省人口变动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ꎬ2023(5):21-24.[3]胡雪萍ꎬ史倩倩ꎬ向华丽.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变动趋势研究[J].人口与经济ꎬ2023(2):27-44.[4]王钦池.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百年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西北人口ꎬ2022ꎬ43(6):14-24.[5]童玉芬ꎬ周文.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政策演变及未来策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ꎬ2022ꎬ36(4):1-9.[6]闫萍ꎬ王娟芬.中国女性高龄老年人口的特征差异及变动趋势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ꎬ2023(2):29-42.[7]管小春ꎬ乌敦ꎬ王婉婷. 七普 视角下江西省人口结构转变及发展趋势研究[J].江西科学ꎬ2023ꎬ41(1):207-216.[8]曹鲲ꎬ母博雅.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逻辑辨析:历史㊁现状和未来[J].桂海论丛ꎬ2019ꎬ35(4):53-60.[9]姜莉娟ꎬ张文斌ꎬ张瑜.兰州市人口增加的三大效应分析:来自 七普 与 六普 的比较[J].甘肃高师学报ꎬ2021ꎬ26(5):131-134.[10]张熠.人口负增长时代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3ꎬ37(3):1-11.[11]陆杰华ꎬ林嘉琪.中国人口新国情的特征㊁影响及应对方略 基于 七普 数据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ꎬ2021(3):57-67ꎬ2.[12]宋健.人口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构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3ꎬ37(3):50-56.[13]徐芳兰ꎬ宫春子.人口普查的比较研究与对策建议 以解析中㊁日人口普查为视角[J].宏观经济管理ꎬ2021(2):77-83.[14]周春艳.宁夏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分析与趋势预测[D].北方民族大学ꎬ2022.作者简介:肖林霞(1973 ㊀)ꎬ女ꎬ汉族ꎬ甘肃安定人ꎮ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学ꎮ21。
利用GM(1,1)模型预测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利 用最小 二乘 法拟 合求 得估计 参数 :
算 子 , 弱其 随机 性 , 到较 有 规 律 的生 成数 , 削 得 然后 建
立 微分方 程 、 方程 进而 建立模 型 。 所要预测 的 某项 解 设
jJ ) : ~ ・ B
L U J
指 标 的原 始数 据序 列为 :
={ 1 () … ) 2, ) f 对原 始数据 序列 作一 次累 加生成 处理 ,获 得新 的 数据 序列 :
收 稿 日期 :0 8 0 - 0 20 — 4 3 作 者 简 介 : 影 (9 5 ) 女 , 读 硕 士 生 刘 18 一 , 在 通 讯 作 者 : 新 文 ( 9 8 )男 , 士 , 授 , — all iw n 李 15 一 , 博 教 E m i i n e :x
摘 要 : 据 灰 色 系 统 理 论 建 立 了 G 1 ) 型 , 合 过 去 几 年 兰 州 市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的 数 据 对 未 来 2年 的 兰 州 依 M( 1模 , 结 市农 村 居 民 人均 纯 收 入 进 行 预 测 , 兰 州 市政 府 及 有 关 部 门制 定 农 民增 收 战 略 提 供科 学 依 据 。 为 关 键词 : 色 系统 理 论 ; M(, 模 型 ; 民 收 入 灰 G 11 ) 农
维普资讯
l2 7
广 东农 业 科 学
2 0 年 第 8期 08
利用 GM(,) 型预测兰州市 1 模 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刘 影 ,张秉乾 ,李新文 (. 1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挚院, 甘肃 兰州 707 ;. 300 2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07 ) 300
兰州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本资料
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点击数:712 更新时间:2011-6-3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兰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24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甘肃省政府和兰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361616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14246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73699人,增长15.07%。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11236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881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7人减少0.4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49809人,占51.15 %;女性人口为1766354人,占48.85%。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为104.72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5165人,占13.14%;15-64岁人口为2823995人,占78.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003人,占8.7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001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4337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0408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6916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缩减1)讲解
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农业稳,天下安,而农民收入能否与社会经济同步增长是“稳”的关键。
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甘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乡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0%以上,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分析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查找制约甘肃农民增收的因素,促进“三农”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民收入现状和主要问题(一)收入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名义收入增长较快。
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0.93元增长到2012年4506.66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年间累计增长了44.65倍,在35年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速度以二位数增长的有17年,其中有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78-2012)单位:元、%虽然甘肃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农民收入增长并非直线上升,期间有跳跃、跌落、缓慢增长和徘徊。
以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轨迹来分析,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78-1984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93元增长到221.05元,年均增长13.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2.57%。
这一时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经济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粮油棉等大宗商品随市场进行联动,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2)1985-1993年为停滞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57 元增长到550.83元,年均增长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0.4%。
受通货膨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在扣除物价影响因素之后实际上涨幅度并不大,个别年份的实际涨幅甚至出现负数。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对兰州市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及对策
平均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 高收入户
低 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 限, 因此 , 低收入群体的家 20 0 5年 兰州 市城 市居 民人均 可支 配 收入 为 82 . 庭基本没有结余和积累 ,所 有收入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而 5 91 2
元 ,比 2 0 0 4年 7 8 . 6 3 4元增 长 1%,人均 消费性支 出为 已。 2 1 这些 家庭呈现以下特点 : 一, 第 与全市平均水平相 比, 收
不能重新就业 ,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 生活保 障标准 的居 民;三是在职人员领取最低工资 、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 费、 离退人员领取养 老金后 , 其家庭 人均 收入仍低于最低生 活保 障标准的居民 ; 四是民政部 门管理 的特殊救济对象 。 在 此 , 20 以 0 5年兰州市城镇低 收入群体的数据分析其收入与
年达到高峰 ,0 2年下降 28个百分点 ,0 3年以后 回升 , 20 . 20
20 0 5年兰州 市城 市 居 民人均 消 费性支 出为 7 8 . 2 0 10 5 5 0 5年较 2 0 04年下降 0 . 5个百分点 ,0 6年居 民消费价格 20
元 , 中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 15 38 元 , 其 3 1.8 高 指数 比 20 0 5年上涨 1 , 7个百分点 。 0 2年除食 品消费价格 20 收入户 19 82 09. 9元 ,中等 收入 户 7 1. 494 9元 ,低 收入户 直上涨外, 其余 消费品价格都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0 5年 20
维普资讯
调 查 研 究
FZA ・A CAA H AH ND OH YN U I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对兰州市 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及对策
兰州居住区现状分析报告
兰州居住区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西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兰州的居住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居住区的现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对兰州居住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提供参考。
一、居住区的发展现状兰州的居住区分布广泛,涵盖了市区、郊区以及新城区等不同区域。
目前,市区的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主要交通干道周边,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
郊区的居住区则以独立别墅和低密度住房为主,享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
新城区则是兰州居住区的新兴发展区域,正在快速建设中。
二、现存问题1. 住房供应紧张随着兰州市的人口增加,住房供应紧张问题日益凸显。
市区的住房价格高企,中低收入群体难以负担。
同时,郊区和新城区的住房开发进程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基础设施不完善兰州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部分住宅小区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居民生活不便。
交通出行也存在问题,拥堵和缺乏公共交通设施的情况较为普遍。
3. 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兰州居住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如购物中心、运动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4. 环境污染严重兰州市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居住区周边的工业污染、车辆尾气排放等带来了环境污染,不利于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三、改善措施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兰州市应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注重中低价位住房的开发,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
同时,合理规划新城区和郊区的住房供应,形成与市区的互补关系。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兰州市应注重提升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增加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改善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出行效率。
3. 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兰州市应加快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步伐。
增加购物中心、运动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生活设施的供应,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通知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
定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5.11
•【字号】兰政办发[2010]129号
•【施行日期】2010.05.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
正文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
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0】12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各类生活困难,在统筹考虑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工资标准、物价水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物价局共同制定了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并经2010年4月27日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通知如下:
一、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420元。
二、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持有我市非农户口、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420
元的城市居民家庭。
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三、兰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公布后,涉及低收入家庭各项政策的对
象审定统一执行该标准。
四、此标准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实行动态调整,每年公布一次。
二○一○年五月十一日。
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科学研究成果选编第一辑2编辑说明一、社会学专业九六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名录 4 二、社会学专业九七级实践教学选题目录 5 三、社会学专业九七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 6 四、社会学专业九八级实践教学选题目录 7 五、社会学专业九八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 9部分课题成果选编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调查 10 色情出版物的传播与评价 37 因特网上人际交往研究 103 关于兰州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1963编辑说明本辑汇集了96级、97级、98级三个年级的实践教学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这三个年级学生的选题、获准资助的课题。
最后我们选取了其中几个课题的相关成果,如《课题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调查问卷》、《学生心得》等。
96级社会学专业是我系社会学专业第一届学生。
该班级实践教学的课题选择主要是采用教师出题引导、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同时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开展研究。
全部资助经费1.74万元。
其中,系拨经费5000元,教师课题经费支出1.24万元。
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调研成果,其中第5项、第6项作为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成为深化研究资料;第7项提交委托方。
绝大多数同学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毕业论文,邹刚同学的论文《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调查报告》被收入了《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精选精评(社会学卷)》98级以社会学专业王亮同学为课题组长的《因特网人际交往研究》课题的调查成果于2001年被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网络社会学”方向的第一本专著《互联网与社会学》作为基本的资料使用,课题组的部分成员还以此为基础参加了该书的写作。
社会学专业九六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名录(1999年3-7月)5社会学专业九七级实践教学选题目录序号 项 目 名 称 选题学生 选题来源 1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陕甘两地国民心态 李小武 自选 2 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 肖敏霞 自选 3 甘肃农民对于退耕还林的态度 任明华 自选 4 当代西部地区人的时尚追求调查 冯学兰 自选 5 兰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现状 苟滢华 自选 6 兰州市居民消费结构 赵雪红 自选 7 兰州市参加法轮功人员入教原因 刘清涛 自选 8 西北大学生对开发西部的态度 刘传银 自选 9 甘肃省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现状 黄 河 自选 10 色情出版物的传播 蔡天骥 自选 11 东部企业对西部大开发的反应 邹 俊 自选 12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 高 琳 自选 13 西部高校学生择业倾向调查 吉昌华 自选 14 兰州市民的环境意识 李 岗 自选 15 西北地区农民的环保意识 邹小丽 自选(由于资料保存不善,其他同学选择的课题记录遗失)6社会学专业97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2000年3-7月)7社会学专业九八级实践教学选题目录序号 项 目 名 称 选题学生 选题来源 1 西北中心城市人的消费分层 张 彦 自选 2 城市居民消费特征 沈冯娟 自选 3 兰州市民的家庭观念 谢彩霞 自选 4 职业知识女性与性别观念 韩瑞芬 自选 5 当代农村社会的婚姻变迁 胡建开 自选 6 农村发展道路探讨 张德霞 自选 7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韩瑞霞 自选 8 环境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江玲玲 自选 9 中年人生活质量研究 胡立芳 自选 10 中国主要城市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崔 莹 自选 11 中国人如何看待“色情服务业” 王连星 教师 12 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崔双鹤 自选 13 兰州市区以环境为中介的政府与市民互动关系探讨李晓东 自选 14 环保的民间组织问题研究 周 腾 自选 15 中国是否有向市民社会发展的趋向 彭 华 自选 16 甘肃农村发展现状及其出路 张 彦 自选817 兰州市非营业性社会车辆现状调查 闫 臻 自选 18 兰州市交警职业素质调查 李 伟 自选 19 中国中产阶级现状调查 蒋 华 自选 20 因特网人际交往研究 王 亮 教师 21 网络文学研究 周丰谨 自选 22 农村基层政权调查 吴成飞 自选9社会学专业98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2001年3-7月)“实践教学课程”学生成果汇编第二缉1011目录编辑说明一、社会学专业九九级实践教学选题目录二、社会学专业九九级实践教学获准资助项目部分课题成果选中国城市居民保险意识调查研究 (7)对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探索 (49)兰州市家庭养老的市场化需求调查报告 (87)中国人如何看待现行关于色情业的公共政策的 (115)后记编辑说明本辑汇集了99级的实践教学成果。
第六届“挑战杯”终审结果
2009级 樊胜利、钱伍全 2011级 陕立勤、樊胜利 2010级 樊胜利、陕立勤 2011级 刘燕华、刘红叶 2011级 陕立勤、樊胜利
040 中国票据市场
第六届“挑战杯”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结果汇总表
编号 作品名称 申报者 辛璐 王殿雄 任思维 旦智杰布 普哇才让 王亚楠 黄胜 杨文波 张振荣 舒帆 李昱 穆小珍 李丹琳 吕蒙蒙 拉生成 潘登 周元元 张绍辉 金松亚 宋颖雪 其他作者/合作者 任思维、刘焕、马兴龙 张子庆、陈雪 董光宇、洛桑卓玛、施 鸿、马世玉、程丹 辛璐、刘焕、张子庆 / / 张金荣、周言、金芮 / 黄伟、班承江、舒帆 孙平 谢寿东、刘斯奇、杨文 波 周国驰、方殿龙、李宁 、宋宇 / 张进、罗玉芳 吴夏、谢云芳、穆小珍 李莎、贺雪燕、王小谨 李小昆、陈盛楷 陈涛、王坤 罗元庆 王雪、郭艳艳 杨玉宏、林勤、吕周郎 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格萨尔研究学院 格萨尔研究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类别 哲社类 哲社类 哲社类 哲社类 哲社类 自然类 自然类 自然类 哲社类 自然类 哲社类 自然类 自然类 自然类 发明制作类 自然类 自然类 自然类 自然类 自然类 申报者现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硕士 硕士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年级 指导教师 终审结果 三等 三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特等 一等 一等 二等 二等 一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三等 三等 三等 三等 三等
032 西北民族大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 033 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034 产业转移新趋势下宁夏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0业为例
兰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
1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 11 .研究对象 兰州市城市居 民体育消 费现状调查 。 1 研究 方 法 . 2
1 .文献资 料法 : .1 2 查 C K 相关 的论 文 5 余篇 , 5 N I 0 近 年来甘 肃经 济 、 口、 人 文化 、 体育消 费方面的统计资料 2 余册 。 0 122 ..调查 研究法 : 运用 问卷调 法 , 对兰州市城市居 民的体 育消费 现状进行调查。 l2 -3数理统计法 : 用 S S 30 运 P S1.统计软件 对调查所得 的数据进行
2221 物 型 体 育 消 费 ..实
体育 消费是现代 生活消 费的 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不仅对整 个社会 消费结构 的转变 、 消费模 式的转化有十分重要 的影 响 , 对于促进商 而且 品市场 的发展 、 国民素质 的增 强及群众 体育的发展 均具有十分 重要的 意义 。体 育消费 水平能够反 映一个 国家或 地区 的社会 经济发展 、 体育 市场开发 和大众体 育运动发展 的程度和水 平。 因此 , 体育消 费问题 对 进行理论 与实践 的研 究 , 根据 体育消费 的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 的对 策建 议, 不仅对 社会 的进 步 、 经济 的发展 、 民生活水平 与生 活质量 的提高 人 有着重要 的理论 和现 实意义 , 而且对于体育运动 的进一 步广泛普及 、 推 动体育社 会化和市场 化发展 、 提高 国民身体 素质等有着 积极 的促 进作
2 ..非 实 物 型体 育 消 费 .22 2
211 ..兰州市城市居 民的收入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 的不 断推进 , 兰州市的经济也在迅猛发展 , 民生活 人 质量明显改善 , 2 0 年 相 比, 与 09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1 . %以上 , 30 4 财政收 入增长 1 .1 65 %以上 , 市居 民人均可 支配 收入增 长 1 . %以 』 , 城 82 0 二 随着 居 民收入 水平的提高 , 费结构 明显改善 , 消 城市居 民恩格尔 系数 由 20 09 年 的 3 . %下 降 到 3 .】 。 45 0 2( % ) f 从 本 次调查 的结果 来看 , 被调 查对 象 的人 均月 收入 为 9 2 5 , 7. 元 4 5 0元 以下 的 占 1 . %,0 — 0 0元的 占3 . % ,0 1 10 0 93 7 50 10 8 2 10 — 50元 的 占 6 2 . % ,5 1 2 0 元 的 占 81% ,0 13 0 元 的 占 51% , 中 5 0 38 4 10 — 0 0 .5 2 0 — 0 0 . 2 其 0元 以下收入的人群 , 按照 目前我 图城 镇居民收入调查的五种分类来看 , 他 们 属于低 收入一 类 , 于贫 群体 , 属 而这些 人群 中 , 家庭 人 口在 5 以 人 上 的占 1 .4 是 其他收入人群 的3 62 %, 倍还 多。另外 , 家庭成员 的文化 素 质也是 导致 收入偏低 的原 冈之 , 着文化程度 的提 高 , 困率在 降 随 贫 低, 而在对 兰州市城 市居 民的调查 中 , 表现 高学历高 收入 的特点 , 渊 查结 果与全国的趋势是吻合的。 2 .兰州 市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消费结构 .2 1 消费结构是指居 民实际 消费的各 种消费资料和劳务 的种类及其 比 例关 系。按不 同的标准 , 消费结 构可大致划分如下 : 按满 足消费需 要的 不 同层次 , 可分为生存 资料 、 发展 资料和享受 资料 ; 按满 足消费需要 的 内容 , 可分为吃 、 、 、 、 穿 住 行 用等 几个方 面的消费 ; 按消费资料存在 的形 式, 可分为实物消费 和劳务 消费 ; 消费资料的价值 , 按 可分为低档 消费 、 中档 消费和高档消费 ” 。 近年来 , 随着兰州市城 市居 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 民生 活质量 梢次 居 不 断提高 , 广大居 民对食 品消费越来越 讲究 , 且膳食结构 1趋合理 。据 3 兰州市城 市社 会经济 调查资 料表 明 :0 9 , 民人 均食 品消费支 出 20 年 居 l7 元 , 比增长 2 . %, 82 同 15 0 占消 费性支 出的 比重 为 2 %, 9 与上 年相 比 , 恩格 尔系数降低 近 3 个百分点 。表明兰州市城市居 民家庭把越来越多 的钱 花在 了吃以外的较高层次的消费上。 2 兰州市城市 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分析 . 2 2 .兰州 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 .1 2 通 常情况下 人们体 育消费水平 的高低 , 接反映 出一 定时期 内社 直 会生 产力和社会 经济 的发达程度 , 反映 了一 定时期 内社会 体育意识 也 的增 强状 况 、 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 状况 , 同时还反映 出居 民的消 费习惯 和心态 、 体育价 值观念以及体育社会化程度等 。
上半年兰州市与西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对比简析
上半年兰州市与西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对比简析作者:兰州市统计局综合处李玉秀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中心带动、率先跨越的主线,全力以赴推进实施“再造兰州”战略,突出三区建设、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培育、城市形象提升、城乡统筹发展、重大节会举办等重点工作,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与西部省会城市比,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有升有降。
一、生产总值。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2.1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5和1.1个百分点。
总量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居第三位,在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居第七位。
增速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第二位,在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居第四位,较2010年底位次提升了五位。
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贵阳(17%)、乌鲁木齐(16.3%)和成都(15.1%)。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3亿元,增长15%,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6个百分点。
总量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七位,增速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九位,较2010年底比位次没发生变化。
南宁、贵阳、成都增速均超过了20%。
三、固定资产投资额。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88.31亿元,增长53.1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7.55和5.56个百分点。
总量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七位,增速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较2010年底位次提升了二位。
贵阳增速达到101.7%,在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8亿元,同比增长17.24%,高于全国0.4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6个百分点。
总量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七位,增速在西北五省会城市和西部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五位和第九位,较2010年底比位次没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兰州市作为中国的几何中心和甘肃省省会城市,位于地理要冲,区位空间特殊,因此对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其结构,以及各收入等级人群的消费性支出构成等的调查研究,从中掌握兰州市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来促进兰州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兰州市、收入、消费、调查、研究、认识
一、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现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干旱多灾的贫困省份。
兰州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2.68万人,非农业人口202.77人,是甘肃省省会,位于祖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仍停留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阶段。
城市工业企业力量弱小,商业水平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农村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
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2】。
近年来,在我国实行经济转型时期,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全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在此大势头下,兰州市经济逐步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84元,比上年增长10.20%,表现了良好的上升趋势。
城镇居民作为消费的主力军,研究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兰州市居民收入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收入构成调查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构成为有工薪收入(包含工资及补贴收入、其他劳动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包含了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其他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赡养收入、捐赠收入等一些收入)几部分。
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占63.20%、33.93%、2.30%、0.57%【1】,可知工薪收入占收入的主要部分,转移性收入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2、兰州市居民家庭分组收入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已成为一条“鸿沟”。
居民收入在总体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内部分配差异也呈逐步拉大之势。
当前社会财富的拥有呈倒“金字塔”结构,处于塔顶的群体拥有社会财富远远大于处于塔底群体拥有的社会财富,2010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中高收入户平均收入为29468.57元,低收入户平均收入为6322.29元【1】。
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9418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62元,增加了4644元,年均增长10.5%。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898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7元,增加了1689元,年均增长12.2%。
预计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达到15890元和5229元,分别增长12.9%和14%。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收入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收入由2008年的12319.04元增长到2010年的15228.14元,其增幅23.61%,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11676.67元到2010年14061.84元,增幅为20.42%,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幅分别20.11%、-27.82% 、130.82%、36.55%【1】。
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幅最大,经营性净收入呈负增长趋势。
三、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部分所占比重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总支出主要构成为有消费支出(包含服务性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包含购房、建房),转移性支出(包含缴纳的个人收入税、捐赠支出、购买彩票、赡养支出、各种非储蓄型保险支出、其他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几部分。
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中,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占81.21%,0.05%,10.85%,0.04%,7.85%,可知在兰州市居民家庭支出中,消费支出占据主体地位。
2、兰州市人均消费性支出调查
2010年兰州市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0930.39元、3686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3461元、1549元。
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目前兰州市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城镇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
升。
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
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旺盛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消费潜力难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拥有强盛购买力的高收入群体,觉得其消费需求已基本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3】。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支出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支出由2008年的10765.59元增长到2010年的13459.1元,其增幅25.01%,消费支出由2008年9033.7元到2010年10930.39元,增幅为21%,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幅分别-74.76%、27.6%、2952.60%、88.94%。
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支出中财产性支出增幅最大,购房与建房支出呈负增长趋势。
4、兰州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调查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或地区越穷,其国民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近年来,兰州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其消费形态呈现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档不断升级,消费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局面。
随着收入日益增长,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正由传统的居家消费向高质量的享乐型消费转变。
根据省统计部门公布的《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状况研究》显示,兰州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兰州老百姓花在“食”上的钱所占比例即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已由1980年的57.4%下降为2010年的38.83%;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买房、买车和旅游渐成时尚,网上购物逐渐走入居民家庭。
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逐步向宽裕享受型消费迈进。
四、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的认识
根据前文中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率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2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151.42元,,2010年已达到15228.14元,增长了2.48倍.。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5064.22元增加到
13459.1元,增长了2.66倍,。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大。
可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也加大,使得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快速增长,又好又快的发展。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相对贫困,40-50%为温饱,30-40%为宽裕,20-30为相对富裕,20%以下则为绝对富裕”。
与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不断下降,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变化轨迹【4】。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83%,呈下降的趋势。
在这种下降趋势下,兰州市政府应该研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加快发展,提高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引导了居民进行合理的消费,从而使得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更高。
3、消费支出结构趋于合理
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消费支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改变了以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
而代之以住、用、行和文化教育、旅游等发展和享受方面的多元化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基本生活资料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的层次发生变化,享受型、发展型生活资料的比重逐渐上升【2】。
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8月国务院通过设立兰州新区的方案,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使老城、新区都能协调推进,同步发展,此举加强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使得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有一定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2010年兰州市统计年鉴
夏淼、贾洪文.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04
于萌.兰州市居民社会分层与消费行为关系的探讨[J]. 2007
高阳.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J]. 2009
作者简介:
邱艺(1990-),女,汉族,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