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骨骼系统的观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涉及人体骨骼、肌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实验仪器:解剖刀、手术剪、手术钳、手术锤、手术锯、手术针、手术线、显微镜、心电图仪、血压计、呼吸计、消化酶试剂等。

实验步骤:
1. 骨骼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骨骼模型,观察骨骼结构,了解骨骼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2. 肌肉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肌肉模型,观察肌肉结构,了解肌肉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3. 心血管系统实验:使用心电图仪测量心电图,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

4. 呼吸系统实验:使用呼吸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了解呼吸的调节机制。

5. 消化系统实验:使用消化酶试剂测定消化酶的活性,了解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6. 泌尿系统实验: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结论: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
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范文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人体骨骼系统观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5日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 掌握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3.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实验用具:1. 人体骨骼模型2. 解剖图谱3. 记号笔4. 纸张实验内容:一、观察躯干骨1. 脊柱:- 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

- 分别观察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形态特征,包括椎体的形态、椎弓的形状、横突和棘突的位置等。

- 观察椎间盘的结构和作用。

2. 胸廓:- 观察胸廓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1个胸骨组成。

- 分别观察胸椎、肋骨和胸骨的形态特征,包括椎体的形态、肋骨的弯曲程度、胸骨的形状等。

- 观察胸廓的作用,如保护心脏和肺脏等。

3. 骨盆:- 观察骨盆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左右两侧的髋骨和骶骨、尾骨组成。

- 分别观察髋骨、骶骨和尾骨的形态特征,包括髋骨的形状、骶骨的形态、尾骨的长度等。

- 观察骨盆的作用,如支持体重、保护内脏等。

二、观察四肢骨1. 上肢骨:- 观察上肢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腕骨组成。

- 分别观察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腕骨的形态特征,包括肩胛骨的形状、锁骨的长度、肱骨的长度等。

- 观察上肢骨的作用,如支撑体重、运动等。

2. 下肢骨:- 观察下肢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组成。

- 分别观察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特征,包括髋骨的形状、股骨的长度、胫骨的长度等。

- 观察下肢骨的作用,如支撑体重、运动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人体骨骼模型和解剖图谱,我们掌握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以下是部分观察结果和分析:1. 脊柱: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具有保护脊髓、支持体重和维持身体姿势等作用。

颈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胸椎和腰椎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 胸廓:胸廓具有保护心脏和肺脏、参与呼吸运动等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骨骼系统

颅的侧面
骨性鼻腔:位于两眶及左、右上颌骨之间,上邻颅 前窝,下邻口腔。鼻腔被鼻中隔骨部分分为左、右 二腔。鼻腔上壁主要由筛骨(筛板)和蝶骨体下面 构成。下壁由硬腭构成。内侧壁即鼻中隔骨部,由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外侧壁可见三个骨性 突起,自上而下分别为上、中、下鼻甲,除下鼻甲 为独立的骨块外,其余都属于筛骨。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骨骼系统
面颅
上颌骨:位于面颅中央,与下颌骨共同构成颜面的大部分。 鼻骨:位于两眶之间,构成鼻背。 颧骨: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 泪骨: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 下鼻甲: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呈水平位附于鼻腔的外侧壁。
腭骨:位于上颌骨后方。 犁骨:为斜方形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颞骨 顶骨 鳞缝 人字缝 枕骨
蝶鞍 枕骨大孔
头颅矢状面
颅的顶面:颅顶各骨之间在膜的基础上骨化形成缝的牢固结合。 额骨与顶骨之间有冠状缝,左、右顶骨之间有矢状缝,枕骨与 顶骨之间有人字缝。
颅的内面
颅的整 体观
颅底外面
颅的前面
颅的侧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骨骼系统
顶骨
冠状缝
额骨
人字缝 颞骨
鳞缝
颧骨的颞突 枕骨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骨骼系统
脑颅
额骨:位于脑颅前上部,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顶骨:位于颅盖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和枕骨之间。
蝶骨: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前方,形似蝴蝶。可分为体、 大翼、小翼、翼突四部分。体内的空腔称蝶窦。
枕骨:位于脑颅的后部。 筛骨:位于蝶骨的前方、额骨的下方及左、右两眶之间。可 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筛板为筛骨上部水平 位的薄骨板,位于颅底前部的中央;垂直板呈矢状位,自筛 板正中垂直向下伸入鼻腔,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与犁骨相 接;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内含许多空腔,称筛窦。筛 骨迷路的内侧面超向鼻腔,向内下方伸出两个卷曲的骨片, 上方的较短小,称上鼻甲,下方的称中鼻甲。 颞骨:位于脑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颞骨外 侧面的下方有一圆孔,称外耳门。以外耳门为中心可将颞骨 分为鳞部、乳突部和岩部。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引言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由多块骨骼组成,支撑着整个身体并保护内脏器官。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进行了观察骨骼系统的实验。

本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几种常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3. 掌握骨骼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人体解剖模型2. 骨骼系统图示方法1. 按照骨骼系统图示,标出解剖模型上各个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2. 通过观察解剖模型,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3. 使用实验笔记本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记录和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对骨骼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主要观察结果的总结:1. 骨骼组成:骨骼系统由多块骨骼组成,包括头骨、胸骨、脊柱、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等。

这些骨骼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支撑着整个身体。

2. 骨骼功能:骨骼系统不仅仅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还有其他重要功能。

例如,骨骼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如头骨保护大脑,胸骨保护心脏和肺部。

此外,骨骼还是血液造血的重要场所,能够制造新的血细胞。

3. 骨骼连接方式: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人体的运动系统。

关节可以是固定的、半固定的或可活动的。

例如,颅骨之间的关节是固定的,而肘关节和膝关节是可活动的。

4. 骨骼形态:不同部位的骨骼形态各不相同。

例如,手指骨骼比较细长,适合灵巧的运动;盆骨比较宽大,支撑整个下半身的重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撑身体的框架,还能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血液造血和实现身体的运动功能。

对骨骼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1. M. H. Ross and W. Pawlina, "Skeletal System," in Histology: A Text and Atlas, 7th ed., Wolters Kluwer, 2015, pp. 190-219.2. B. K. Roy and C. E. Olsen, "Skeletal System," in Introduction to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nd ed., Cengage Learning, 2014, pp. 196-220.。

实训课人体解剖实验报告

实训课人体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等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学图谱2. 人体骨骼标本3. 人体肌肉标本4. 人体内脏标本5. 实验记录本五、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观察(1)观察人体骨骼标本,识别骨骼的主要结构,如骨膜、骨髓、骨松质等。

(2)观察脊柱、胸廓、骨盆、上肢骨、下肢骨等部位的结构特点。

2. 肌肉系统观察(1)观察人体肌肉标本,识别肌肉的主要类型,如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

(2)观察肌肉的起止点、肌腹、肌腱等结构特点。

(3)观察上肢肌、下肢肌、躯干肌等主要肌肉群的功能。

3. 内脏系统观察(1)观察人体内脏标本,识别内脏器官的主要结构,如心脏、肺、肝脏、脾脏、肾脏等。

(2)观察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

六、实验步骤1. 骨骼系统观察(1)观察脊柱: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等部位观察脊柱的形态、结构特点。

(2)观察胸廓:观察胸骨、肋骨、胸椎等组成胸廓的骨骼结构。

(3)观察骨盆:观察髂骨、坐骨、耻骨等组成骨盆的骨骼结构。

(4)观察上肢骨:观察肱骨、桡骨、尺骨、掌骨、指骨等组成上肢的骨骼结构。

(5)观察下肢骨:观察股骨、胫骨、腓骨、跖骨、趾骨等组成下肢的骨骼结构。

2. 肌肉系统观察(1)观察上肢肌:观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上肢肌肉。

(2)观察下肢肌:观察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下肢肌肉。

(3)观察躯干肌:观察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腹直肌、腰方肌等躯干肌肉。

3. 内脏系统观察(1)观察心脏: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及瓣膜。

(2)观察肺:观察肺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肺泡、支气管等结构。

(3)观察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肝脏的叶、段、血管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生和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骨骼系统在骨骼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X射线和断层扫描技术观察了人体骨骼的结构。

通过观察骨骼的形态和密度,我们可以判断骨骼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骨骼肌肉的力学实验,研究了骨骼与肌肉之间的运动关系。

实验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技术,观察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和血液成分等指标,了解了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心肌细胞的离体实验,研究了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实验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肺功能仪和呼吸道模型等设备,研究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测量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成分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实验,研究了呼吸系统的生化过程。

实验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胃镜和肠道模型等设备,观察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胃黏膜和肠道黏膜的状况,我们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消化酶的活性实验,研究了消化系统的生化过程。

实验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仪等设备,观察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脑电活动和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了神经系统的生化过程。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人体的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实践和应用的学科。

人体解剖学中的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骨骼系统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内部结构的研究,而骨骼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骨骼系统不仅提供了人体的支撑结构,还起到保护内脏器官、制造红细胞和储存矿物质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I. 骨骼系统的结构人体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颅骨包裹和保护了脑部,躯干骨由胸部和腰部的脊柱、肋骨和盆骨组成,而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胸骨和手臂骨,下肢骨则包括髋骨、股骨、腿骨和足骨。

II. 骨骼系统的功能1. 支撑结构:骨骼提供了人体的框架结构,使人体能够保持立姿,并支持各种体重和运动负荷。

2. 保护作用: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胸廓保护心脏和肺部,以及盆骨保护膀胱和生殖器官等。

3. 运动功能: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相互作用,使得人体能够进行各种动作和运动。

4. 血液制造:骨骼中的骨髓组织负责生产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

5. 矿物质储存:骨骼系统储存了大量的矿物质,如钙和磷,这些矿物质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III.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1. 姿势和运动控制:骨骼系统通过与肌肉系统的协调作用,使人体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并控制各种运动。

2. 器官保护:骨骼系统的结构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的损伤和冲击。

3. 红细胞生产:骨髓中的造血组织负责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达人体各个部位,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4. 矿物质调节:骨骼中储存的矿物质可以通过骨髓进出,从而维持人体内血液中矿物质的平衡,对于骨骼的健康也至关重要。

IV. 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1. 骨折:骨骼系统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骨折,如摔倒、交通事故等导致的骨折需要及时治疗和修复。

2.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骨密度下降、骨质减少的一种疾病,可能导致骨骼易于骨折。

3. 骨肿瘤:骨肿瘤是一种在骨骼系统中形成的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册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册

实验一:骨骼系统概述一、实验目的1. 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系统的分类和命名。

3. 认识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人体骨骼模型2. 骨骼系统解剖图谱3. 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等解剖工具三、实验内容1. 观察人体骨骼模型的整体结构,包括颅骨、脊柱、骨盆和四肢骨。

2. 识别骨骼系统的各个部分,如颅骨的构成、脊柱的弯曲、骨盆的关节等。

3. 分析骨骼系统的功能,如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颅骨:识别颅骨的各个部分,如额骨、顶骨、颞骨、枕骨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2. 观察脊柱:观察脊柱的弯曲,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了解它们的形态和功能。

3. 观察骨盆:识别骨盆的三个部分,即髋骨、耻骨和坐骨,并了解它们的连接和功能。

4. 观察四肢骨: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结构,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骨骼系统由颅骨、脊柱、骨盆和四肢骨组成,是人体的支架系统。

2. 颅骨保护大脑,脊柱支撑和保护脊髓,骨盆支持体重和连接下肢,四肢骨参与运动和支撑。

3. 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实验二:骨骼系统形态结构观察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掌握骨骼的组成和构造。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图谱3. 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等解剖工具三、实验内容1. 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包括骨皮质、骨松质、骨膜等。

2. 分析骨骼的构造,如骨小梁、骨细胞、血管和神经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的形态,包括骨的形状、大小和厚度。

2. 观察骨皮质和骨松质的分布,了解骨的力学性能。

3. 观察骨膜的结构,了解骨的生长和修复过程。

4. 观察骨小梁、骨细胞、血管和神经等结构,了解骨骼的生理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骨骼由骨皮质、骨松质和骨膜组成,具有坚硬的支架和一定的弹性。

2. 骨皮质主要位于骨的外层,提供骨的强度和硬度;骨松质位于骨的内部,提供骨的弹性和缓冲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系统中的作用。

4. 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人体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五、实验器材1. 解剖显微镜2. 骨骼标本3. 骨骼肌标本4. 神经系统标本5. 实验记录本六、实验步骤1. 骨骼系统观察- 观察骨骼标本,辨认骨的形态、结构,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 观察骨的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等结构。

- 分析骨骼系统在运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2. 骨骼肌观察- 观察骨骼肌标本,辨认肌肉的形态、结构,如横纹、肌腱、血管等。

- 观察肌肉的起止点、跨关节等特征。

- 分析骨骼肌在运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3. 神经系统观察- 观察神经系统标本,辨认神经的形态、结构,如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丛等。

- 观察神经的分布、走向等特征。

- 分析神经系统在运动、感觉、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4. 综合分析- 分析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如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运动。

- 分析人体解剖生理学在医学、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应用。

七、实验结果1. 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

2. 骨骼肌由肌纤维、肌腱、血管等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3.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等组成,具有感觉、运动、调节等功能。

4. 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感觉、调节等功能。

八、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体育、健身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提高实验技能。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实验报告解剖课骨头(3篇)

实验报告解剖课骨头(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骨骼的命名规则和分类。

3. 熟悉骨骼在人体运动、支持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4. 培养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骨骼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206块骨头组成。

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储存和造血等功能。

骨骼的命名规则主要包括骨的形状、位置、大小和与其他骨骼的关系等。

骨骼的分类主要有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尺、解剖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2. 根据骨骼图谱,识别骨骼的名称和分类。

3. 比较骨骼标本和骨骼模型,加深对骨骼结构的认识。

4. 观察骨骼的关节面、骨突、骨沟等结构,了解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5. 通过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对骨骼进行切割、分离,观察骨骼内部结构。

6. 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结构和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标本观察在观察骨骼标本时,我们了解到骨骼的形态多样,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例如,肱骨为长骨,颅骨为扁骨,椎骨为不规则骨。

2. 骨骼命名与分类通过观察骨骼图谱,我们了解到骨骼的命名规则和分类。

例如,颅骨包括顶骨、颞骨、额骨等;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胸骨等;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3. 骨骼结构观察在观察骨骼结构时,我们注意到关节面、骨突、骨沟等结构。

例如,肱骨的关节面与肩胛骨相连,骨突上有肌肉附着,骨沟内有神经、血管通过。

4. 骨骼功能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骼结构,我们了解到骨骼在人体运动、支持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例如,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骨骼形成骨盆,保护内脏器官;骨骼参与造血等功能。

六、实验讨论1. 骨骼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骨骼的关节面、骨突、骨沟等结构在运动中起到连接、支撑和传递力的作用。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熟悉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等。

三、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1)骨骼系统由骨骼和骨连结两部分组成。

(2)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

2. 中轴骨骼(1)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颅骨由8块骨组成,面骨由14块骨组成。

(2)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共有26块椎骨。

(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组成。

(4)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3. 四肢骨骼(1)上肢骨骼: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下肢骨骼: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

4. 骨的命名与形态(1)骨的命名:根据骨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等因素命名。

(2)骨的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5. 骨的连结方式(1)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直接相连,如颅骨之间的缝连结。

(2)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通过骨连结器官相连,如关节、半关节、纤维连结等。

6. 骨的临床意义(1)支撑身体:骨骼系统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持身体形态。

(2)保护内脏: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运动。

(4)造血功能: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观察骨骼模型,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观察骨骼图谱,了解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4. 利用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进行骨骼的解剖实验。

5.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和连结方式。

6. 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2. 观察骨骼的形态和功能。

3. 掌握骨骼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器械: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针等3. 实验图谱和教材五、实验方法1.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

2. 分别对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进行解剖观察。

3. 记录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六、实验内容(一)颅骨1. 观察整体结构:颅骨由23块骨头组成,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颅盖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颅底由蝶骨、筛骨、颞骨和额骨等组成。

2. 解剖观察:- 额骨:位于颅前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

- 顶骨:位于颅顶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 颞骨:位于颅侧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和听觉系统。

- 枕骨:位于颅后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3. 功能:颅骨主要起到保护大脑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二)躯干骨1. 观察整体结构:躯干骨由51块骨头组成,分为脊柱、胸骨和肋骨三部分。

2. 解剖观察:- 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组成,保护脊髓。

- 胸骨:位于胸前部,呈长方形,保护心脏和肺部。

- 肋骨:12对,保护胸腔器官。

3. 功能:躯干骨主要起到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和参与呼吸运动的作用。

(三)四肢骨1. 观察整体结构:四肢骨由126块骨头组成,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两部分。

2. 解剖观察:-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 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

3. 功能:四肢骨主要起到支持身体、参与运动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1.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2. 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共同构成人体的骨架。

3. 通过解剖观察,掌握了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八、实验心得1. 人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剖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解剖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2. 掌握骨骼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功能。

3. 通过解剖实验,观察骨骼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器材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刀3. 解剖剪4. 解剖镊5. 实验记录本6. 骨骼图谱五、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的分类人体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类。

-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和骨盆。

-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 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系统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 骨连接:包括关节、半关节、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

3. 骨骼系统的功能骨骼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支持和保护身体器官。

- 参与运动和姿势维持。

- 血液生成和储存。

- 内分泌调节。

4. 解剖实验(1)观察颅骨:观察颅骨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点,包括颅底、颅顶、颅面和颅底内面。

(2)观察脊柱:观察脊柱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点,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3)观察骨盆:观察骨盆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点,包括髋骨、骶骨和尾骨。

(4)观察上肢骨:观察上肢骨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点,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和尺骨。

(5)观察下肢骨:观察下肢骨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点,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跗骨。

六、实验结果1. 颅骨:颅骨由多个骨块组成,包括颅底、颅顶、颅面和颅底内面。

颅底内面有多个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道。

2. 脊柱: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具有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的功能。

3. 骨盆:骨盆由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和维持身体姿势的功能。

4. 上肢骨: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和尺骨,具有参与运动和姿势维持的功能。

5.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跗骨,具有支持体重和参与运动的功能。

七、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人体骨骼观察_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骼观察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2. 掌握骨骼的观察方法和技巧;3. 分析骨骼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21年X月X日2. 地点:XX大学解剖实验室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2. 实验工具: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1)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分辨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观察骨骼的表面结构,如骨皮质、骨松质、骨膜等;(3)观察骨骼的内部结构,如骨髓、骨小梁等;(4)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骨缝、韧带等。

2. 观察骨骼模型(1)对照图谱,观察骨骼模型的各个部分,如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2)了解骨骼模型的结构特点,如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等;(3)分析骨骼模型与实际骨骼的关系。

3. 观察骨骼图谱(1)对照图谱,观察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骨骼图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3)分析骨骼图谱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部分。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骨盆等,负责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形态和支撑身体重量;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负责运动和支撑身体。

2. 骨骼的组成骨骼由骨皮质、骨松质、骨膜、骨髓等组成。

骨皮质位于骨骼表面,负责保护骨骼;骨松质位于骨骼内部,负责储存钙质和氧气;骨膜覆盖在骨骼表面,负责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骨髓位于骨骼内部,负责产生血细胞。

3. 骨骼的功能骨骼具有保护、支撑、运动、储存钙质和氧气等功能。

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保护脊髓等;骨骼支撑身体,维持身体形态;骨骼参与运动,如骨骼肌的收缩使身体产生运动;骨骼储存钙质和氧气,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

4. 骨骼与运动的关系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骨骼肌的收缩使骨骼产生运动。

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和关节结构决定了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范围。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骨骼系统

坐骨
06
耻骨
07
耻骨弓
08
耻骨弓
骶骨
髂骨
耻骨
男性骨盆
骨盆腔的形状
骨盆全形
骶骨
耻骨联合
男、女骨盆比较
骨盆上口
耻骨下角
男性高而狭窄
女性低而宽阔
形似漏斗
成圆桶状
近似心脏形
近似圆形
较狭长,弯曲度较大
较宽阔,弯曲度较小
狭而长
70~75度
90~100度
宽而短
股骨
大转子
股骨颈
小转子
股骨头
外上髁
内上髁
外上髁
粗线
颧骨
下颌骨髁
脊柱的整体观
脊柱上端承托脑颅,胸段借助肋与胸骨连结构成胸廓,骶、尾段与髋骨共同围成骨盆。 从前面观察脊柱,可见自上而下直至骶骨底,椎体逐渐加大,但从骶骨耳状面以下椎体又迅速缩小,直至尾骨尖。 从脊柱后面观察,可见棘突于脊柱全能长形成纵嵴,居背正中,其两侧各有一条脊柱沟,容纳背部深层肌肉。 从侧面观察,可见脊柱呈“S”形,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性弯曲。
掌骨
指骨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下肢骨
01.
尾骨
01.
股骨头
01.
耻骨
01.
股骨
01.
坐骨粗隆
01.
髌骨
01.
胫骨
01.
腓骨
01.
外髁
01.
跗骨
01.
掌骨
01.
指骨
01.
01
髋骨
02
髂嵴
03
髋臼
04
闭孔肌孔
05
坐骨粗隆
06

大学骨骼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骨骼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题目:人体骨骼系统观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体骨骼的分类、命名及形态特征。

3. 熟悉骨骼系统的组成及其在运动中的力学作用。

二、实验要求1. 熟悉并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知识。

2. 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人体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骨骼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模型、骨骼图谱、解剖学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镊、解剖盘、解剖刀、显微镜。

四、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概述-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骨骼的分类:中轴骨和四肢骨。

2. 中轴骨观察-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的观察与描述。

- 骨盆:髋骨、耻骨、坐骨、骶骨的观察与描述。

- 脑颅:颅骨的观察与描述。

3. 四肢骨观察- 上肢骨: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的观察与描述。

- 下肢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的观察与描述。

4. 关节观察-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观察与描述。

五、观察步骤1. 中轴骨观察- 使用解剖模型,观察脊柱、骨盆和脑颅的形态和结构。

- 使用解剖图谱,对比骨骼图谱,描述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2. 四肢骨观察- 使用解剖模型,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形态和结构。

- 使用解剖图谱,对比骨骼图谱,描述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3. 关节观察- 使用解剖模型,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形态和结构。

- 使用解剖图谱,对比关节图谱,描述关节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轴骨观察结果- 描述观察到的脊柱、骨盆和脑颅的形态和结构。

- 分析中轴骨在人体运动中的力学作用。

2. 四肢骨观察结果- 描述观察到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形态和结构。

- 分析四肢骨在人体运动中的力学作用。

3. 关节观察结果- 描述观察到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形态和结构。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骨骼系统的观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骨骼系统的观察

实验一:骨骼系统的观察骨骼系统由骨(成人206块)和骨连结组成,在骨连结处有软骨和韧带。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组成人体的支架,即骨骼。

骨骼可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

一、颅的组成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份。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方。

由8块脑颅骨组成。

它们一路围成颅腔,容纳并保护脑。

颅腔的上壁称颅顶,下壁称颅底。

组成脑颅的骨自前向后依次为额骨,左右顶骨,枕骨,和顶骨外下方的颞骨。

其中额骨、颞骨和枕骨同时也参与颅底的组成。

位于颅底中部的蝶骨,蝶骨的前方是筛骨。

(一)脑颅一、额骨:位于脑颅前上部,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二、顶骨:位于颅盖中线的双侧,介于额骨和枕骨之间。

3、蝶骨: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前方,形似蝴蝶。

可分为体、大翼、小翼、翼突四部份。

体内的空腔称蝶窦。

4、枕骨:位于脑颅的后部。

五、筛骨:位于蝶骨的前方、额骨的下方及左、右两眶之间。

可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份。

筛板为筛骨上部水平位的薄骨板,位于颅底前部的中央;垂直板呈矢状位,自筛板正中垂直向下伸入鼻腔,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与犁骨相接;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双侧,内含许多空腔,称筛窦。

筛骨迷路的内侧面超向鼻腔,向内下方伸出两个卷曲的骨片,上方的较短小,称上鼻甲,下方的称中鼻甲。

六、颞骨:位于脑颅的双侧,参与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

颞骨外侧面的下方有一圆孔,称外耳门。

之外耳门为中心可将颞骨分为鳞部、乳突部和岩部。

(二)面颅一、上颌骨:位于面颅中央,与下颌骨一路组成颜面的大部份。

二、鼻骨:位于两眶之间,组成鼻背。

3、颧骨: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

4、泪骨: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

五、下鼻甲: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呈水平位附于鼻腔的外侧壁。

六、腭骨:位于上颌骨后方。

7、犁骨:为斜方形薄骨板,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八、下颌骨:位于面颅骨的前下方,可分为一体和两支。

体的外侧面左、右各有一孔,称颏孔。

九、舌骨:介于下颌骨与喉之间,借肌肉和韧带悬于颈前正中,是颅骨中唯一游离的骨块。

实验一 骨骼系统的观察

实验一 骨骼系统的观察

12
13
14
两栖类的头骨 36页
15


爬行类 的头骨 37页
16
鸟类的头骨 38页
17
18
哺乳类的头骨 39页
19
20
21
脊柱和肋骨的比较
22
鱼类的脊柱 21页
23

鲤鱼的脊柱和肋骨
21页,22页 椎体
椎体
椎体横突
躯椎
尾椎
24
蛙的脊椎(22,23页)
25
爬行动物的脊柱和肋骨 23页

37


腰椎: 一般为4 -7块;其中牛、马 6个、猪 6-7个 棘突高度与最后胸椎相似,横突发 达,呈 上下压扁状,椎头、椎窝不明显。
38
荐骨
39
尾椎
40
肋骨
41
胸骨、带骨、附肢骨的比较
42
鲤鱼的带骨(44、45页)
43
两栖动物肩带、胸骨和四肢骨骼 45页-46页
44
两栖类的四肢骨骼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 乳类中轴骨的名称、形态特征及构造。 2. 熟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 乳类四肢骨的名称、形态特征。

5
二、实验要求:

掌握5种代表性动物的基本骨骼名称、形态构造特征。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骨骼标本 或模型; 鲤鱼、蟾蜍、鸡和家兔离散脊椎标本; 各类动物头骨标本;
45
46
爬行动物的肩带和腰带

46页
47
爬行动物的四肢骨
48
鸟类的胸骨、带骨和四肢骨

47页
49
50

骨骼系统实验

骨骼系统实验

骨骼系统实验骨骼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维持身体结构、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骼系统实验,并着重讨论实验的设计和预期结果。

实验一:骨骼组织切片观察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骨组织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特点,了解骨骼系统的组织构造。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切片染色剂、切片钳、解剖刀、骨组织样本(例如小鼠骨骼)。

实验步骤:1. 将骨组织样本取出,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取骨片。

2. 将切下的骨片放入稳定的缓冲液中,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

3. 使用切片钳将骨片固定在载玻片上。

4. 将载玻片上的骨片进行染色处理。

5. 将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所见的骨组织结构。

预期结果:通过骨骼组织切片观察实验,可以观察到骨骼系统的组织构造。

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看到骨组织由致密骨和松质骨组成。

致密骨由交错排列的骨小柱构成,中间有骨小管贯穿,负责血管和神经的通道。

松质骨的结构相对疏松,内部有许多骨小梁,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骨髓腔、骨膜等骨骼系统的其他组织结构。

实验二:骨密度测定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骨骼系统的骨质状况,评估骨密度及其变化。

实验材料:骨密度测定仪、标本(例如小鼠骨骼)。

实验步骤:1. 将标本(小鼠骨骼)放置在骨密度测定仪上。

2. 仪器将通过X射线等技术对骨骼进行扫描。

3. 分析仪器输出的数据,获取骨骼的骨密度值。

预期结果:骨密度测定实验可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骨质状况。

通过分析仪器输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骨密度值,从而评估骨骼系统的骨质健康程度。

较高的骨密度值表示骨骼更加坚固,而较低的骨密度值可能代表骨质疏松或骨质疾病。

实验三:骨骼系统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运动实验,了解骨骼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响应。

实验材料:运动器械、标本(例如小鼠骨骼)。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动器械和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由下肢骨
(1)股骨:
分上、下两端和一体。上端弯向内上,末端膨大呈球状,称股骨头。头下方狭细部分称股骨颈,股骨颈以下为股骨体。股骨颈和股骨体交接处有两个隆突:
外上方的称大转子;内后的称小转子。股骨体稍向前凸,其后面有纵行的粗线。股骨下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二髁的下面及后面都是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二关节面的前方连成髌面,与髌骨相关节。
1、颅的顶面:
颅顶各骨之间在膜的基础上骨化形成缝的牢固结合。额骨与顶骨之间有冠状缝,左、右顶骨之间有矢状缝,枕骨与顶骨之间有人字缝。
2、颅的内面
(1)颅前窝:
主要由额骨和筛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窝的中部凹陷,由筛骨的筛板有许多筛孔,有嗅丝通过。
(2)颅中窝:
主要由蝶骨和颞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窝的中央是蝶骨体,体的上面呈鞍状,称蝶鞍。蝶鞍的中央凹陷,称垂体窝。
5、尾骨:
由4~5块退化的尾椎愈合而成。
三、胸廓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成。有保护胸腔脏器和一部分腹腔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
胸廓上窄下宽,近似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口。胸廓上口较小,由第1胸椎、第1对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宽阔但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
12、"11对肋前端及两侧肋弓和剑突围成。下口周缘有膈附着,形成胸腔的底。
(二)下肢骨
1、下肢带骨(髋骨)
(1)髂骨:
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部,髂骨翼为髂骨体后上方的扁薄骨板,其上缘成髂嵴。髂的前、后端各有一突起,前端的称髂前上嵴,后端的称髂后上嵴。髂骨翼内面凹陷,称髂窝,其下夹称弓状线,后部骨面粗糙,有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相关节。
(2)坐骨:
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其下后部向前上内延伸为坐骨支。坐骨体和坐骨支移行处的后部,骨质肥厚粗糙,称坐骨结节。
(一)椎骨的一般特征
每一椎骨都包括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部分。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连续而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髓。椎体和椎弓相连的狭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各有一切迹,上方的称椎上切迹,较浅;下方的称椎下切迹,较深。两个相邻的上、下切迹在两侧围成椎间孔,脊神经和血管由此通过。椎弓上有7个突起,后方有1个棘突;两侧各有一个横突;上、下各有1对上、下关节突。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椎体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卵圆形,近水平位。第2~6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而形成结节状。第1颈椎由称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只有前弓和后弓,借侧块连成环形。前弓上的齿突凹与第2颈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上的1对上关节面与枕骨髁相接;下面有一对下关节面与第2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关节。第2颈椎由称枢椎,椎体较小,向上伸出齿突。
四、四肢骨
人类上肢骨和下肢骨都由上、下肢带骨和自由上、下肢骨两部分组成。自由上、下肢骨借上、下肢带骨与躯干骨相连结。 Nhomakorabea(一)上肢骨
1、上肢带骨
(1)锁骨:
呈“~”形弯曲。内侧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
(2)肩胛骨:
位于背部上方脊柱的两侧,为一不规则的三角形扁骨,有三缘、三角及前、后两面。上缘外侧有与向前弯曲的指状突起,称喙突。上角对第二肋;下角与第七肋同高;外侧角肥厚,有与卵圆形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肩胛骨的前面凹陷,称夹胛下窝;后面被隆起的肩胛冈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冈的外侧端成一扁突,称肩峰。
(3)耻骨:
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三部分。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由体向前内移行为耻骨上支。耻骨上支弯曲向下移行为耻骨下支。耻骨上、下支相接处的内侧面称耻骨联合。
(4)骨盆
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的一个完整骨环。具有保护盆腔内的脏器和传递重力的作用。可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二者的界线从后方的骶骨胛开始,两侧向外,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到耻骨联合上缘。界线以上为大骨盆,以下为小骨盆。由界线围成的平面,即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形状不规则,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耻骨和耻骨联合下缘共同围成。上、下口之间的腔,即骨盆腔。耻骨联合下缘与其两侧所形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
实验一:
骨骼系统的观察
骨骼系统由骨(成人206块)和骨连结组成,在骨连结处有软骨和韧带。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即骨骼。骨骼可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
一、颅的组成
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方。由8块脑颅骨组成。它们共同围成颅腔,容纳并保护脑。颅腔的上壁称颅顶,下壁称颅底。构成脑颅的骨自前向后依次为额骨,左右顶骨,枕骨,以及顶骨外下方的颞骨。其中额骨、颞骨和枕骨同时也参与颅底的构成。位于颅底中部的蝶骨,蝶骨的前方是筛骨。
2、胸椎:
在椎体的两侧有肋凹与肋骨小头相关节,在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胸椎的上、下关节突呈额状位,棘突较长,斜向下芳,呈覆瓦状排列。
3、腰椎:
椎体高大,上、下关节突呈矢状位,棘突呈板状,直伸向后,末端稍肥厚。
4、骶骨:
由5块骶椎愈合成1块骶骨,呈倒三角形,略带弯曲,接第5腰椎。骶骨有一底一尖和前后两面之分。底朝上,其前缘中部略向前突出,称岬。
(2)髌骨:
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在股四头肌的肌腱中,为三角形扁平状,尖端向下。髌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为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
(3)小腿骨
胫骨:
上端粗大,有内、外侧髁,髁上有平坦的关节面,与股骨的内、外侧髁相关节。
外侧髁的后下方有一平滑的腓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胫骨体呈三棱形,其前缘明显突出。
(4)足骨
跗骨:
共7块,排成两列。近侧列有距骨和下方的跟骨;远侧列由内向外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和骰骨,在距骨和3块楔骨之间还有1块足舟骨。
跖骨:
共5块。每块跖骨可分跖骨底、跖骨体和跖骨头三部。跖骨与楔骨或骰相关节,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相关节。
趾骨:
共14块。除拇趾为两节外,其余各趾均为三节。
5、下鼻甲:
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呈水平位附于鼻腔的外侧壁。
6、腭骨:
位于上颌骨后方。
7、犁骨:
为斜方形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8、下颌骨:
位于面颅骨的前下方,可分为一体和两支。体的外侧面左、右各有一孔,称颏孔。
9、舌骨:
介于下颌骨与喉之间,借肌肉和韧带悬于颈前正中,是颅骨中唯一游离的骨块。
(三)颅的整体观
(一)脑颅
1、额骨:
位于脑颅前上部,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2、顶骨:
位于颅盖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和枕骨之间。
3、蝶骨: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前方,形似蝴蝶。可分为体、大翼、小翼、翼突四部分。
体内的空腔称蝶窦。
4、枕骨:
位于脑颅的后部。
5、筛骨:
位于蝶骨的前方、额骨的下方及左、右两眶之间。可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筛板为筛骨上部水平位的薄骨板,位于颅底前部的中央;垂直板呈矢状位,自筛板正中垂直向下伸入鼻腔,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与犁骨相接;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内含许多空腔,称筛窦。筛骨迷路的内侧面超向鼻腔,向内下方伸出两个卷曲的骨片,上方的较短小,称上鼻甲,下方的称中鼻甲。
5、颅的侧面:
在其中部可见外耳门。外耳门的前方为颧弓。
二、脊柱
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由椎骨、骶骨和尾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幼儿的脊柱由33~34块椎骨组成,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4~5块)。随着年龄的增长,5块骶椎愈合成1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脊柱一般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2、自由上肢骨
(1)肱骨:
为上臂骨。是典型的长骨,分两端一体。
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浅沟称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芳各有一隆起,外侧的称大结节,前方的称小结节。在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的部分,称外科颈,是骨折易发部位。
下端前、后略扁,它的内、外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内上髁和外上髁。外上髁的内下方有一球形隆起,称肱骨小头,与桡骨头的关节凹相关节。肱骨小头的内侧是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相关节。滑车前上方的小窝称冠突窝。屈肘时容纳尺骨冠突。肱骨下端的后方有一深窝,称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
4、颅的前面
(1)眶:
容纳眼球及其附属装置等,呈锥体形,尖向后内,经视神经孔通颅腔;底为眶口,超向前。眶上壁为颅前窝的底;眶内侧壁邻接鼻腔的筛窦,近前缘处有泪囊窝,向下续鼻泪管,通入鼻腔;眶下壁主要是上颌骨,邻接上颌窦,此壁的后部以眶下裂与外侧壁相隔;眶外侧壁较厚,后部有眶上裂通颅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
(2)前臂骨
桡骨:
上端细小,下端粗大,体呈三棱柱状。上端为桡骨头,头的上面为桡骨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头的周缘光滑,与尺骨切迹构成关节;头的下方有一隆起,称桡骨粗隆。
桡骨下端外侧的突起称茎突,内侧有一凹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方是腕关节面,与腕骨中的手舟骨和月骨相关节。
尺骨:
上端粗大,下端细小,体呈三棱柱状。上端有两个突起,前下方的称冠突,后上方的称鹰嘴。二突之间的半月形关节面称滑车切迹,它与肱骨滑车构成关节,上端的外侧有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尺骨下端称尺骨头,其内侧有一突起,称茎突。
6、颞骨:
位于脑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颞骨外侧面的下方有一圆孔,称外耳门。以外耳门为中心可将颞骨分为鳞部、乳突部和岩部。
(二)面颅
1、上颌骨:
位于面颅中央,与下颌骨共同构成颜面的大部分。
2、鼻骨:
位于两眶之间,构成鼻背。
3、颧骨:
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
4、泪骨:
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
(3)手骨
腕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