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情境教学案例一:小明的奖金小明参加了数学竞赛,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
他决定用这笔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数学书籍,另一部分用于买文具和小礼品,但又希望两部分的比例是3:2。
请问小明应该如何分配这1000元的奖金?在这个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代数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让学生列出代数方程组的形式,引导他们求解出合适的分配方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代数方程组的含义和应用,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思考:如何设计更丰富的情境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求解过程的表述和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代数方程的意义和解法?情境教学案例二:购物优惠小明和小红去商场购物,商场正在举行满减促销活动。
小明买的东西共花了300元,小红买的东西共花了200元。
商场的优惠规则是满200减50元,满300减100元。
请问小明和小红各自享受了多少优惠?在这个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数学的运算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优惠规则,计算小明和小红各自享受的优惠金额,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和计算能力。
情境教学案例三:环形花坛一座环形花坛的内径是8米,外径是12米,小明要在花坛周围种土豆,他一共有20平方米的土地可用。
请问小明是否有足够的土地来种植土豆?思考:如何设计更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求解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体验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设计生活化、丰富多样的情境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生常常觉得数学难以理解和学习。
而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则是一种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以一个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案例介绍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盒子上写着“100克装”。
小明一共吃了5块,一块巧克力重15克。
那么,小明一共吃了多少克的巧克力?如果小明想让同学们也都品尝一块这种巧克力,那么这盒巧克力可以供多少人品尝?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情境,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数学知识。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运用到数学的计算能力,又需要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思考和推理。
而教师在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
三、教学过程分析1. 引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小明买巧克力的情景来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欲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2. 学法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尝试利用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实际验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3. 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提炼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和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4. 总结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每个小组的解题思路,指出问题的解题关键点和方法优缺点,引导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个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学生通过实际情景引发思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有助于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思考和展望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第一幕:数学课上的启发在一所普通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讲解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于一家商店的销售情况。
商店有一位老板和三位售货员,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销售目标。
老板希望整个店的销售额能够超过10000元,而每位售货员的目标分别是4000元、3000元和2000元。
学生们纷纷思考着这个问题,试图找出一种解决方案,来满足所有人的目标。
第二幕:售货员的困惑商店的三位售货员分别是小明、小红和小李。
他们一起商量着如何才能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并且帮助老板实现整体销售额的增长。
小明想到了一种办法,他说:“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提高销售额。
我们可以共同拓展新的客户群,推动热门商品的销售,并鼓励顾客增加购买量。
”小红补充道:“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顾客,比如打折、赠送礼品或者组织一些促销活动,让顾客感受到购物的乐趣。
”小李则提出了一个细节问题:“我们需要确保库存的充足,以便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否则,即使有了好的销售策略,也会无法实现销售目标。
”通过讨论,三位售货员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决定践行他们的计划。
第三幕:团队合作的收获随着三位售货员的努力,商店的销售情况开始有所改善。
他们打响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吸引了更多的顾客,销售额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他们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反馈意见,从而更好地了解了顾客的购物需求。
在团队的合作努力下,商店的销售额逐渐稳步增长。
第四幕: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通过老师提供的一些数据,开始尝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他们通过计算商店每天的销售额、每位售货员的销售情况,以及整个店的销售额,来分析这个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运用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加法、乘法和百分数,还需要运用一些实际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努力,他们最终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老板和售货员的销售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整体销售额的提高。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境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效率。
以下是几个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1. 赛跑比赛假设班级里举行了一场赛跑比赛,10名学生参加。
规则是每名学生跑两圈,其中第一圈每个人都跑同样远,而第二圈的距离是根据每个人第一圈用时的情况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第一圈用时越短,第二圈就要跑得更远。
现在,假设第一圈的跑道是300米,每个人跑的用时如下:学生A:50秒学生B:45秒学生C:55秒学生D:60秒学生E:65秒学生F:75秒学生G:80秒学生H:90秒学生I:95秒学生J:100秒请问,每个学生在第二圈应该跑多少米才能确保在比赛中获胜?2. 超市购物小明去超市购物,他发现大米每袋售价5元,而糖每斤的售价是3元。
小明想用50元的预算购买尽可能多的大米和糖。
现在请问,小明应该如何分配他的预算,才能使他买到的大米和糖的总量最大?3. 游泳比赛某游泳比赛决定采用三人接力的形式,每个队伍需要派出三名选手参赛。
其中,游泳员A的速度最快,速度仅次于A的是游泳员B,速度最慢的是游泳员C。
现在请问,当A与B、B与C配对时,哪种组合可以获得最快的速度?其获胜的时间是多少?4. 图形面积小明正在做一个作业,准备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2个单位,而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个单位和1个单位。
请问,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如果将这两个图形的外形拉伸,是否还是这样?5. 球和盒子小明准备将一些小球装进盒子里,每个盒子里可以放6个球。
他有8个小球,现在请问,小明需要准备几个盒子才能将所有的小球装进去?盒子少了或者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1】超市促销在超市购物时,你看到某种商品标价为每件20元,并且有“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
你想知道,如果你购买5件这种商品,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是多少?情境解析:通过这个情境,学生需要理解“买二送一”是指购买两件这种商品,可以免费得到一件,也就是说实际一共购买了三件商品。
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公交车票小明每天上学都要坐公交车,每张车票2元。
小明想知道,如果他每天上学都坐公交车,一个月需要花多少钱?情境解析:通过这个情境,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和加法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需要根据每天花费的车票钱数和一个月上学的天数,计算总花费。
【3】球的体积在体育课上,小明的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球,要求学生计算这个球的体积。
小明拿着球说:“老师,这个球的直径是10厘米。
”你能帮助他计算出球的体积吗?情境解析:通过这个情境,学生需要运用球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是V=4/3πr³,其中r是球的半径。
因为小明给出的是球的直径,而不是半径,所以学生需要先将直径除以2才能计算出球的体积。
【4】购买水果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他们分别买了3个苹果和5个橙子。
苹果每个2元,橙子每个1.5元。
小华看到他们在计算总花费时很犹豫,你能帮助他们计算出他们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吗?【5】图书馆借书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图书馆借书。
小明借了3本数学书,每本书借期为5天。
小红借了2本英语书,每本书借期为3天。
他们想知道,如果他们在同一天借的书,什么时候他们都归还完?。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第一节自行车比赛在一次初中生的自行车比赛中,小明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骑行,而小红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骑行。
题目要求求出两人同时出发后,多久小红可以追上小明。
情境描述:比赛开始的那一刻,阳光明媚,清风拂面,校园里响起了“3、2、1,开赛!”的声音。
小明和小红同时踩下脚蹬,迅速加速,奋力向前骑去。
他们身后是同学们的欢呼声,一片善意的助威声。
小明看着前方的路,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挑战,他决心要取得好成绩。
而小红则专注地注视着小明,她心里默默地想着:一定要追上他!题目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追及问题,需要用到“距离=速度×时间”这个公式。
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所以他们追及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红的速度比小明快5公里,所以小红每小时比小明多走5公里。
解答过程:设小红追上小明的时间为t小时,根据题目的描述可得出方程20t+25t=5。
解得 t=1,所以小红可以在1小时后追上小明。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分析及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情境设置,让学生在生动的比赛场景中感受追及问题的解答过程,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类似的场景,在学生们脑海中勾勒出更生动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第二节数列问题现在有一列数,每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上5得到的,而这列数中,第1个数是3。
问题是:这列数中,第10个数是多少?情境描述:小明和小红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突然天空飘来几朵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映照在他们的脸上。
小红忽然问小明:如果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3,每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上5得到的,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呢?小明面露思索之色,细心地思考着题目中的规律,然后慢慢地给出了答案。
题目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问题,需要用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根据题目的描述,可以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3+5(n-1),所以第10个数为a10=3+5(10-1)=3+45=48。
解答过程: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an=3+5(n-1)可以得到数列中的任意一个数,故而可得出第10个数为48。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摘要:一、引言1.初中数学重要性2.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二、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1.生活实例导入2.趣味性问题3.直观演示4.思维冲突5.小组讨论三、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应用1.具体案例分析2.注意事项四、总结1.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2.影响因素3.进一步探讨正文: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技能。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生活实例导入是一种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通过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以房屋租金为例,让学生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趣味性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掷骰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概率的概念。
再者,直观演示是一种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通过图形、模型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使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此外,思维冲突和小组讨论也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
通过设置思维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创设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践应用。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问题情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一、案例描述小明和小华在超市购买了一样的物品,小明购买了3个,小华购买了5个,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
后来他们决定平分所购买的物品。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和小华各自购买的物品的总价分别是多少元?2. 小明和小华每人需要支付多少元?3. 小明和小华平分物品后,每人能得到多少个?二、情境分析该情境背景中融入了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来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分数的计算、四则运算的运用和思考,并且要求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获取相关的信息、理解问题所给的条件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找到解决方式并求解问题。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迅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解释情境背景。
2.学生阅读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3.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案并分享各自的思路和答案。
4.学生进行解答,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5.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解决路径和方法。
6.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
7.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解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引入和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通过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启发式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且通过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思路和路径。
在学生的解答过程中,我也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
初中数学创设情景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创设情景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使学生掌握本题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引入情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创设问题情景: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景1. 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三、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四、展示交流1.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对各组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规律。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 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创设情景1. 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三、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四、展示交流1.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对各组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规律。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 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情境导入集锦教案
初中数学情境导入集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不同情境的导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几个重要章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导入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主要包括:实数与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方程与不等式等章节。
三、教学过程:1. 实数与代数:(1)情境导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经历人民币的兑换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金额。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兑换人民币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一步引入代数概念。
2. 几何:(1)情境导入: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如计算家具的尺寸、面积等。
(2)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家具尺寸,计算面积,体会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图形,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3. 概率与统计:(1)情境导入:抛硬币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正反面出现的次数。
(2)教学活动:让学生分析硬币抛掷实验的概率,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将概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分析彩票中奖概率等。
4. 方程与不等式:(1)情境导入:创设一个行程问题,如一个人以一定速度行走,求在某段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2)教学活动:让学生列出方程,求解行程问题。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境导入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五、教学建议:1. 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效果研究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效果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但又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1. 情境设定数学问题情境的设定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设置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背景故事或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求解。
在解决一道关于几何图形的问题时,可以设定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 角色扮演在某些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以此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创设中。
可以让学生扮演商店老板、顾客或者工程师等,来解决与角色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情感投入。
3. 实践探究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并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数学问题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1. 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投入。
2.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境设计中的实践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1. 多样化情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设计需要注重多样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注重问题注重实践在情境设计中,需要注重问题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 针对性评价针对数学问题情境设计,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价机制,评价学生在情境设定中的表现,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情境设计中,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1. 商场折扣情境:小明和小杰去商场买东西,商场正在举行折扣活动。
小明买了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打了8折,小杰买了一件原价150元的衣服,打了7折。
他们分别付了多少钱?解答:小明的打折后价格为200 * 0.8 = 160元,小杰的打折后价格为150 * 0.7 = 105元。
小明付了160元,小杰付了105元。
2. 餐厅账单情境:小华和小明一起去餐厅吃饭,他们点了三道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和糖醋排骨。
鱼香肉丝的价格是28元,宫保鸡丁的价格是25元,糖醋排骨的价格是30元。
他们还点了一瓶可乐,价格是8元。
他们需要付多少钱?解答: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和糖醋排骨的总价格是28 + 25 + 30 = 83元,加上可乐的价格8元,总共需要付91元。
3. 几何图形的面积情境:小明在花园里种了一片长方形的蔬菜地,长为8米,宽为5米。
他想知道这片蔬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蔬菜地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所以面积为8 * 5 = 40平方米。
4. 分数的运算情境:小华买了一杯果汁,一共倒了0.4升的果汁。
他想喝其中的四分之一,应该喝多少升的果汁?解答:四分之一等于分数1/4。
0.4升乘以1/4等于0.4 * (1/4) = 0.1升,所以应该喝0.1升的果汁。
5. 速度问题情境: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班车也在同一时间出发到达学校。
班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
如果班车用时2小时到达学校,小明用时多久?解答:班车的速度是小明的速度的1.5倍,所以小明用时为2小时 * 1.5 = 3小时。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通常需要构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比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1. 数列(1)假设有一堆石子,我们每次可以从中拿出一半(如果石子数是奇数,可以向下取整),问经过几次操作后,最多只剩下一个石子?(2)一家从事电视机生产的企业在第一年生产了50000台电视机,之后每年生产的数量比前一年增加2000台,问到第几年可生产超过10万台电视机?2. 平面几何(1)一条航线的地图上距离是10cm,改为地面距离为多少千米?(2)已知矩形的长为a,宽为b,求其对角线长度。
3. 三角函数(1)一架飞机从地面起飞,直升机从离地100米的平台上升起。
飞机的巡航高度是3000米,求在怎样的位置上,直升机和飞机的高度相等?(2)太阳直射南半球的部分,玛丽亚岛与赤道垂直距离为8000公里,求在这个位置上地球赤道半径的长度。
4. 统计与概率(1)有两个骰子,第一个骰子6个面,第二个骰子8个面。
现在同时投掷这两个骰子,求第一个骰子打出6的概率,并求两个骰子同时点数相加等于6的概率。
(2)某份问卷调查有6个问题,每个问题的选项数为4,每个问题只能选一个选项,问有多少种答题方案?5. 代数(1)已知x+y=5,x-y=3,求出x和y。
(2)若甲数比乙数大4,乙数比丙数大3,丙数比甲数大7,求这三个数。
6. 几何证明(1)已知三角形ABC中,∠BAC=90°,BD ⊥ AC,DE ⊥ AB,垂足D,E,相交于点O,试证:OD²+OE²=BD²+CE²。
以上就是几个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些情境涵盖了初中阶段数学中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在趣味的情境中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摘要】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生活场景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和参与度。
故事情节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视觉化和多媒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则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善于运用各种创设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今后在教学中,应继续探索更多的创设方法,不断提升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实际生活, 游戏化, 故事情节, 视觉化, 多媒体, 重要性, 学习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1. 引言1.1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游戏化的情境、故事情节的情境、视觉化的情境以及多媒体的情境来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购物场景或建筑设计等情境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游戏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故事情节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沉浸在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视觉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图片、图形等形象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具体情境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数学问题的情境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并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
案例: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甲地有一个人要去乙地。
甲地有一辆自行车,乙地有一辆摩托车。
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0公里,摩托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
如果他们同时从各自的地方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两人能够在中间会合?步骤1:引入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甲地和乙地分别是两个相爱的人,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分开,但他们发誓要在中间会合,因此需要计算他们在什么时间会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问题,并询问他们的理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例如甲地和乙地的距离、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速度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速度=距离/时间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利用已知信息,用代数方法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方程,求出两人会合的时间。
步骤4:讨论和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技巧,例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如何解决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等。
思考问题:1. 在这个案例中,情境教学的优势是什么?情境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这个案例中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适性?这个案例中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方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性方程的解法。
线性方程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线性方程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3. 如何将这个案例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案例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的数学公式和概念。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
这些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下面是几个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情境一:购物结账小明去超市购买了苹果、香蕉和橙子。
苹果的单价是3元/个,香蕉的单价是2元/个,橙子的单价是5元/个。
小明购买了5个苹果、3个香蕉和2个橙子。
请问小明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解决思路:小明购买的苹果总价为5×3=15元,香蕉总价为3×2=6元,橙子总价为2×5=10元。
所以小明一共需要支付的钱为15+6+10=31元。
情境二:邮票收藏小红收藏邮票,她一共有5个小本子,每个本子可以装8张邮票。
小红已经收集了32张邮票,请问她还需要收集多少张邮票才能让每个本子装满?情境三:买书小明在书店看到一本图书的原价是80元,但书店正在打折,一本打8折。
小明决定买下这本书,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解决思路:书的原价是80元,打8折后价格为80×0.8=64元。
所以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是64元。
情境四:电影票小刚去电影院看电影,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是25元。
他去了4次电影院,但每次去都有不同的优惠活动。
第一次,他使用了一个优惠券,减了5元;第二次,有学生票半价,他只支付了12.5元;第三次,朋友帮他买票,他没支付任何费用;第四次,他使用了会员卡,打了8折。
请问小刚一共支付了多少钱?解决思路:第一次看电影,减了5元,所以需要支付25-5=20元。
第二次看电影,半价票,所以需要支付12.5元。
第三次看电影没有支付费用。
第四次看电影,打8折,所以需要支付25×0.8=20元。
所以小刚一共支付了20+12.5+0+20=52.5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故事背景:小明是一个初中生,数学学习一直是他的短板。
最近的一次数学考试,他只得了60分,让他非常沮丧。
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小明决定向数学家父亲求助。
情境一:小明去找父亲求助小明沮丧地走进家里,看到父亲正在书房里看书,于是他走上前去向父亲求助。
小明诉说了自己的数学学习困难,父亲听后笑了笑,然后说:“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只要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父亲说:“我们来做个实际问题吧,比如我们家的花坛,你来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土和种子。
”情境二:花坛的土和种子小明和父亲来到家里的花园,看到一块准备好的花坛。
父亲说:“我们要给这个花坛装满土壤,并且要在上面撒种子,你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土和种子。
”小明沉思片刻,然后说:“我知道,首先我们要测量花坛的长宽高,然后计算体积,然后再根据土壤和种子的密度来计算数量。
”小明拿出卷尺测量了花坛的长宽高,然后开始计算,最后得出了需要的土壤和种子的数量。
情境三:花坛周围的边框父亲又说:“花坛周围还需要一些木头做成的边框来装饰,你计算一下需要多长的木头。
”小明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们要计算花坛的周长,加上一些预留的长度,然后再乘以4,就是需要的木头长度了。
”他又拿出卷尺来测量周长,然后开始计算,最后得出了所需要的木头长度。
情境四:结论和收获小明完成了父亲给出的实际问题计算,父亲满意地点点头,说:“做数学题也是一样,要了解问题的意义,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
”小明感到豁然开朗,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从这次经历中,小明学到了有关实际问题的数学计算的实际应用,也明白了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
他决心努力学习数学,提高自己的成绩。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充满趣味和应用的学科。
通过实际问题的求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一、问题情境1:商店打折活动周末,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商场逛街。
他们来到一家服装店,看到商店正在进行打折活动,标价的货品都打了9折。
小明看中了一件原价为200元的T恤,小红看中了一条原价为150元的牛仔裤。
他们想算一算打折后实际要付的价格是多少。
问题:1. 小明的T恤打9折后,实际价格是多少?2. 小红的牛仔裤打9折后,实际价格是多少?3. 如果他们一起购买,打折后总共需要付多少钱?二、问题情境2:分配食物小明小红从商店出来后,又一起去了一家餐厅。
他们点了一份面条和一份炒饭,打算平分食物。
但是他们发现餐厅上菜的份量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小明调皮地说:“我们来算一下,看看这两份食物是不是真的能平分。
”问题:1. 面条一共有500克,小明和小红分到的重量各是多少克?2. 炒饭一共有800克,小明和小红分到的重量各是多少克?3. 他们是否能平分这两份食物?如果不能,小明和小红各应该得到多少克食物?三、问题情境3:比较优惠吃完饭,小明小红又去了一家超市。
他们在冰箱货架上看到了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品牌A的牛奶一瓶售价为9元,而品牌B的牛奶一瓶售价为6元。
他们想比较一下哪个品牌的牛奶更划算。
问题:1. 如果小明买了3瓶品牌A的牛奶,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如果小红买了4瓶品牌B的牛奶,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3. 哪个品牌的牛奶更划算?为什么?四、问题情境4:几何图形的变化经过超市,小明小红来到了一个公园。
在公园里,他们看到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上画着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
小红说:“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比例吧。
”问题:1.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也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一?五、问题情境5:体积的应用公园里还有一个游乐设施,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小房子。
小红看到小房子的墙壁上挂满了气球,好奇地问:“这个小房子能挂多少个气球呢?”于是她和小明商量着计算起来。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案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数学学习中。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发现数学规律和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问题情境相关的数学题目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向学生介绍问题情境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情境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评价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问题情境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数学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避免盲目追求新颖和复杂。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设计
【摘要】数学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现代数学教学理念就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而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本文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学习兴趣;创新意识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而问题也是创造思维的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能力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主要特征
(1)情境性:“情”和“境”有不同的含义,“情”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和情感的培养。
“境”就是根据真实环境或者模拟的世界设计出发现问题的情境,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和知识近距离接触,让学生能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2)问题性:“问题”不仅仅是是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方向与动力,也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并想办法自己去解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学习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新知识学习紧密相关的情境,这样易于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3)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4)针对性:创造情境的材料应该有针对性,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和实际教学内容,问题情境主要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趣味性:为了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加入趣味性的设计。
(6)连续性: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有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兴趣才不会把学习当作负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②在rt△abc 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在问题①中,学生首先就会想到用勾股定理,而在问题②中同样利用勾股定理却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在教“轴对称”时,就
可以设计以下例子:
首先让学生将白纸对折,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的图案,比如三角形、蝴蝶等等美丽的图案,最后再把图案剪下来,通过剪下来的图案,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来体验轴对称。
这样同学们在理解概念时,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加入一些小实验,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只有这样设计情境,才能使学生认识到∠a+∠b+∠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动脑、动手、动眼,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分式的意义》一课时,正好学校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要求每班按时完成小制作任务,针对这次活动,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①学校在下个月举办科技节,
组织学生开展制作小制作活动,现规定每班要交60件作品,如果甲班有50名同学,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件?如果乙班有a名同学,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件?②如果现规定每班要交x件作品,如果甲班有50名同学,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件?如果乙班有a名同学,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件?如果两个班学生一起制作x件,则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件?
虽然在问题设置上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来的,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增加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字母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渗透了函数思想,就能很容易的得出分式的概念。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目标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大胆创新、开拓新的思维,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完全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从而才能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方姣.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4期
[2]刘红.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3期
作者简介:
王涛(1985.10~),女,民族:汉,籍贯:陕西省定边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