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计核算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

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

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会计核算理论是指在会计领域中针对核算方法、原则和制度的理论研究。

作为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会计核算理论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会计核算理论的基础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会计核算理论的基础1. 会计核算的概念会计核算是指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最终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了会计的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以及会计信息的处理和表达。

2. 会计核算的目的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外部用户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定,例如会计核算实体原则、会计周期原则、货币计量原则等。

这些原则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也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指导。

4. 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方面的核算。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准确核算,可以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果。

二、会计核算理论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核算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完成,同时也提高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读性。

2. 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也日益频繁。

为了更好地满足跨国企业的需求,国际会计准则逐渐统一。

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制定,使得跨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3. 环境会计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会计逐渐得到重视。

环境会计是指将环境责任和环境影响纳入到会计核算中,通过对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核算,揭示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

4. 社会责任会计的兴起社会责任会计是指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到会计核算中,通过核算和披露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贡献和行为,增加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基础会计》(第五版)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第五版)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 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 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 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实际发生的 交易或事项 虚构的交 易或事项 不符合确 认和计量 要求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会计 信息
A 企业
应收账款 资产 应付账款 负债
B 企业
★注意:以上交易内容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同经 济性质及其在会计上的确认结果。
◆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 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其他会计核算基 础建立的基础。
会 计 假 设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可靠性 其 他 基 础 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 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账簿
重要交易或事项——对财 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有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 财务状况
交 易 或 事 项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信息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2009年
7.谨慎性(稳健性、保守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 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要素确认(会计确认) ●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 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包括初始确认、 中止确认和最终(再次)确认等。
交易 或 事项
确 认
会计
确认
初始确 认
会计要 最终确 素 认 会计 会计 会计 计量 记录 报告

基础会计笔记 完整版

基础会计笔记 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一)古代会计(古1494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会计”即“月计岁会”总和算之为“会”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公式:入—去=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公式:进-缴=存-该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今)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3.原始计录与计量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目标管理4.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电算化第二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 分支(P6)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1.核算(反映)职能提供会计信息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报告 ① 实现条件 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输出(报账)②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基础会计第三章记账方法记账原理及分类及复式记账法运用

基础会计第三章记账方法记账原理及分类及复式记账法运用

③购买设备2500元,款项未付

应付账款

本期减少额 3000
期初余额 10000 本期增加额 5000
25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7500 期末余额 14500
期末余额=10000+7500-3000=14500
A企业10月1日原材料期初余额为1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5000元 ②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8000元 ③盘点时发现一批原材料报废2000元

库存现金

期初余额 1000 本期增加额 3000
本期减少额 2000 2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200
期末余额 180 0
期末余额=1000+3000-2200=1800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P50)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本期减少额 XXX XXX
应收账款(资产-)
银行存款(资产+)
6、货向款银行申请短短期期借借款款(负12债0+0)0元,直接偿还之应付前账所款欠(负供债应-)单位的
7、经批准将其资本公积20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
8、某公司将贾公司所欠应付的账货款款(负20债0-0) 0元,转作对实收贾资公本司(所的有投者入权益资+本)
A企业10月1日短期借款期初余额为1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从银行取得6个月的短期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 ②归还前期短期借款60000元
A企业10月1日实收资本期初余额为5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获得国家以价值100000元的新机器设备一台作为对A企业的追加投资 ②同意将对B企业的债务50000元转为本企业的股权 ③经董事会同意由国家调出不需用的价值50000元的新设备,作为所有者回收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与难点通过总论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属性,进而掌握会计和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基本职能、任务、作用和目标,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

重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方法等问题。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经济资源耗费的过程。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一定是先有投入(耗费),后有产出(收入)。

记录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收入,并加以比较,才能判断是否有经济效益,继续生产是否有意义。

收入大于耗费,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记录耗费与收入的活动即为会计的基本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称为会计的萌芽阶段或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其特点:一是产生了会计的萌芽,二是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记录。

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称为古代会计时期,其特点: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其与私有制的结合,造成了私人财富的积累,进而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二是单式簿记应运而生。

会计的涵义。

一直以来对会计涵义的界定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旨在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而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由会计人员加以管理,用以处理经济数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有机整体。

二是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一、概念解释
简单来说,会计恒等式就是指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

它是根据各会计要素或结算项目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对各会计要素或结算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而成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二、业务要点
进行会计处理有一些基本的准则,会计恒等式就是其中之一。

它有效地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联系在一起,会计报表编制就是以会计恒等式为基础的。

因此在对财务知识系统了解之前,我们先看看会计恒等式包括哪些内容。

1.静态的会计等式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来源一般有两个方面:投资人投入和借债。

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构成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资金来源。

这些资金和投入物(机器、设备)形成企业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如银行)的部分,形成负债;来源于投资者的资金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

而这之间就存在一个基本的恒等式:
企业资金占用=企业资金来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一)
等式一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静态平衡关系,表现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时点,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对等关系。

这一静态等式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

2.动态的会计等式。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
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若加以扩展,将收入和费用进行综合,则会计等式变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1.星海实业公司 2×20 年 10 月初有关账户余额
2. 该公司 10 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收到某单位投入的法定资本 2 000 000 元存入银行。
(2)用银行存款 250 000 元偿还前欠某企业账款。
(3)用银行存款 500 000 元购入一台全新机器设备。
(4)将资本公积金 400 000 元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
定义:所谓账户,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 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用来登记增加数或减 少数,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初余额,结束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 账户一般有四项金额,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例】以用银行存款250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为例,按上述步骤,经分析这项业务涉及 的是资产和负债两个要素;资产减少,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 反映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增减变动的账户是“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两个账户,据 此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借款 2 500 000

会计核算原理

会计核算原理

会计核算原理会计核算原理是会计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会计处理业务的依据。

会计核算原理包括货币计量、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下面将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货币计量原则规定,会计应该以货币作为度量单位,将经济业务以货币计量并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这意味着会计处理的对象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而且应该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其次,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

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即A=L+OE。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和运用,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在会计处理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平衡,这是会计等式的基本要求。

再次,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权益,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核算对象。

此外,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

会计确认是指企业应该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确认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

这意味着会计处理应当以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为依据,及时、准确地确认和记录相关的会计要素。

最后,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会计计量是指企业应该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确定相关的金额。

会计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会计计量应当符合会计确认的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原理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货币计量、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等内容。

这些原理构成了会计处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会计核算原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贵州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第三章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贵州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第三章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第三章)第1页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本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应重点掌握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会计分录、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等式;(两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要素组成的。

2.“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要素组成的。

二是复式记账法;(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理论基础) 三是借贷记账法;四是会计分录的概念;五是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求。

(4个)第一节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

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资产=权益(静态等式)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权益,分别归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

由于权益是由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因此会计恒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第一会计等式、会计恒等式)。

以上等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基本等式是以下几项的理论基础(后面会逐步学习到):【拓展】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务原则、会计实体原则、会计等值原则和持续经营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通过货币的计量来反映经济事物的价值。

实务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靠主观臆断或推测。

在会计核算中,只有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才能被记录并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会计实体原则是指企业与业主之间应当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来看待,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受业主的个人因素或其他企业的影响。

会计等值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经济业务应当按照事实、准确和公正的原则进行,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财务报表的内容。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持续经营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进行,假设企业将来将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企业可能解散或破产的情况。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并采用相应的会计方法和估计。

会计基础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会计主要采用的计量单位是()。

A. 实物计量单位B. 劳动计量单位C. 货币计量单位D. 工时计量单位2. 按权责发生制要求,下列不属于本期费用的是()。

A. 本期摊销的费用B. 本期预提的费用C. 本期应付未付的费用D. 本期预付的费用3.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

A.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计划成本计量B.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C.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支出时应当按照计划成本计量D.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支出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4. 会计分期是指()。

A.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间断、相等的期间B.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间断、不等的期间C.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一个连续、相等的期间D.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连续、不等的期间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 会计目标B. 会计任务C. 会计职能D. 会计假设6.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A.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B.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美元为记账本位币C.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美元D.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7. 对各项资产应按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计量,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

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 公允价值B. 现值C. 历史成本D. 重置成本8. 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属于企业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费用9. 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内容的是()。

A. 预付账款B. 预收账款C. 实收资本D. 投资收益10. 未分配利润属于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负债B. 所有者权益C. 收入D. 利润11. 营业成本属于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资产B. 负债C. 收入D. 费用12.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基础会计各章重点

基础会计各章重点

第一章总论主要内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重点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概念(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其中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它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核算。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

(三) 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各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

会计对象可分为: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由自然人创办的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时必须作为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会计学基础-会计

会计学基础-会计

会计学基础单元测试级答案第1章第一章总论单元测验1【单选题】近代会计史中的两个里程碑是()。

A、帕乔利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的成立B、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会计萌芽阶段的产生C、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逐渐分化D、首次出现“会计”二字构词连用和设置了“司会”官职正确答案:A2【单选题】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是( )。

A、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B、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会计领域C、从单式记账过渡到复式记账D、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正确答案:C3【单选题】现代会计的主要标志是()。

A、复式簿记B、公开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会计原则C、会计成为专门的工作D、统一用货币计量正确答案:B4【单选题】以下对会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会计是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B、会计是一门计量科学C、从广义上讲,审计也属于会计D、未来会计信息的加工生成过程将被计算机所代替,企业单位也将不再需要会计正确答案:D5【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C、预测与决策D、计划与控制正确答案:A6【单选题】会计监督主要通过( )来进行的。

A、数量指标B、价值量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正确答案:B7【单选题】会计的一般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为( )A、各种经济业务B、会计科目C、会计要素D、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正确答案:D8【判断题】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时会计理论体系也更加完善。

()正确答案:√9【判断题】从广义会计看,审计也属于会计。

()正确答案:√10【判断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而核算职能则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正确答案:√第2章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单元测验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应付账款B、应付债券C、预收账款D、其他应付款正确答案:B2【单选题】下列会计要素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是()。

A、资产B、收入C、费用D、利润正确答案:A3【单选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可统称为()。

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收入-费用=利润(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三、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A。

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答』B『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等式。

【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与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4、会计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六大会计要素:资产就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就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收入就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所有者权益就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

费用就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与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与其她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就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与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就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会计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1 2 3 4 5
会计分期
6 7 8 9 10 11 12
1月1日 月度
季度 会计中期
半年度
12月31日
会计年度
11
2014-1-11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2.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 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问题。
3月各账户的发 生额、 余额怎 样?结账可知
企业“本身”的含义 ①不反映其他企业的 交易或事项; ②不包括企业经营者 个人的财务收支。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B 会计 主 体
D 会计 主体
★ 应予注意的几个关键名词: ◆会计确认: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 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 【例】企业用银行存款2 000元购买管 理部门办公用品。
纵 向 可 比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等
横 向 可 比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 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 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2014-1-11
21
6.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 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要素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 记录的过程——初始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列入 财务报告的过程——最终确认。
初始 确认 最终 确认
经济 业务
2014-1-11
会 计 要 素
账 簿
财务报告
25
1.初始确认条件 (1)符合要素定义; (2)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3)有关价值可靠计量。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其他方面
企业内部的 经营管理者
2014-1-11
18
3.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也叫明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的信 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理解和运用。
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企 业正常经营期间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 主体 经营发 展趋势
持续经营
★交易或事项确 认、计量的前提
◆是合理选择会计程序及方法的基础。 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等。 ◆是“会计分期”假设等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 1. 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 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人为的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 期间,目的是及时进行会计报告。
27
对负债的计量 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2014-1-11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 用历史成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 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014-1-11
28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 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 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例2:7月10日销售产品40 000元, 8月10日收款存入银行。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 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二、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 准—实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 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 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 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 的收入和费用。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一、研究权责发生制和 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 两种方法(处理基础)。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 关的款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 (见下图)。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 相互配比,就要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 和费用的问题。
企业集团
B母公司
A母公司
A1 子公 司
2014-1-11
A1 子公 司
A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8
(二)持续经营 1. 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 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 主体 经营发 展趋势 停业清理 持续经营 趋势1 ★交易或事项确 认、计量的前提
趋势2
如果发生停业清理,交易或 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方 法进行确认和计量
三、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 1.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 准——应收应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 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 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 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 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2.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
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 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 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虚假 经济业 务

虚假 会 计 信 息
会计 核算

会计 报告
2.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 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 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二章会计核算理论基 础
学习目标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掌握、重点) 基本 理论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理解) ◆会计计量属性(了解) 基本方法 ◆掌握权责发生制的概念与运用(理解、 及其应用 难点)
第三章
会计核算理论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 量要求。 前提 条件 会计 核算 标准 要求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1 2 3 4 5
会计分期
6 7 8 9
货币计量
10 11 12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年度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2.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 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 素,也便于综合。
会 计 要 素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 权 益 利 润 货 币 计 量
1 2 3 4 5 6 7 8 9 会计报表 (财务状 况等) 10 11 12
报告
会计 主体
1 月1 日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12月31日
年度
◆界定了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 以准确提供各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料, 也便于进行各期会计信息的对比。
(四)货币计量 1. 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 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 等计量单位)。

收 入
费 用

四个假设共同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核算范围 时间范围 会计期间——

2014-1-11
持续经营——
货币计价——
计量尺度
15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1.可靠性
也叫客观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
影响要素
资产
报告
变动结果

费用

负 债
+ 所有者 + 收入 权 益
-2 000
+2 000
计 量
变动金额
了完整的财务会计处理系统。
经济业务 (交易或 事项)
2014-1-11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构成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财务会 计的处 理系统
6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 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例】A企业向B企业销售产品一批, 货款暂未收到。

3.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及 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2)日常账簿记录不能完整反映本期 收入与费用,应于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 (3)核算手续复杂,反映不同会计期 间的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可正确计算经 营成果。 (4)适用范围:制造业企业等。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举例
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 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
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 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
★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
2014-1-11
35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 见教材P.37
3.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不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 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只要款项已收入 或支出,就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2)于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 期收入与费用,不存在期末账项调整问题。 (3)核算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 切实性,但缺乏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 (4)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
第一节 会计核算假设
一、含义 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 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 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空间范围
讲 解
前 提 条
2014-1-11
时间范围 基本程序
会计
计量方法
3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基本准则 1.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 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
目的: 合理确 定费用 的计入 期间, 准确确 认各期 利润及 资产。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