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2)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同时,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相关的音乐、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现代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包括《秋天》和《夜晚》。

详细内容如下:1. 《秋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金黄的稻田、果实累累的果园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2. 《夜晚》: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如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等,展现了夜晚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以及诗歌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朗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夜晚的星空,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注意韵律和节奏感,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特点。

3. 精讲:分析两首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中的美好景象,分享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板书设计1. 《秋天》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感受秋天的美2. 《夜晚》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感受夜晚的宁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仿照《秋天》和《夜晚》,创作一首以“春天”或“黄昏”为主题的现代诗。

2. 答案示例:春天:绿草如茵,花儿绽放,春风拂面,阳光灿烂。

小鸟欢唱,蝴蝶翩翩,春天的美景,让人心醉。

黄昏:夕阳西下,天空泛黄,归巢的鸟儿,忙碌的蜜蜂。

暮色降临,星光闪烁,黄昏的宁静,如诗如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较高,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意象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创新部编版四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课程教案二

创新部编版四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课程教案二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重要性,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课程。

这门课程涉及了诗歌的两个主要方面:形式和内容。

形式:现代诗歌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自由诗、抒情诗还有象征主义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自由诗和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自由诗是最自由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诗人可以随意运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而节奏和韵律则是诗歌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音乐节奏的感受和声调的转换来掌握韵律和节奏。

内容:现代诗歌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社会现状和人类的情感状态。

本课程学习的两首现代诗,一首是关于城市的,一首则是关于人与自然的。

通过阅读这两首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且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本课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如通过PPT展示图像和视频来让学生了解城市和自然的不同面貌;通过音乐节奏和声调转换来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来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元素。

而学生需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重要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现代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现代诗二首》中的诗意思及背后的情感,能够通过导读和讨论了解诗的内容并带着情感朗读。

2. 教学重点
•看图赏诗,理解诗的意境;
•学会领会诗的情感,朗读诗歌。

3. 教学难点
•通过导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引言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
•学习诗歌:带领学生阅读第一首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分析讨论:对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讨论;
•朗读演练:让学生学习诗歌韵律,进行朗读练习。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学习诗歌:进入第二首诗歌,重点讲解诗歌意境;
•分组演练:分组学生朗读诗歌,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总结复习:对两首诗歌进行综合性总结。

二、课后练习
1. 阅读理解
《现代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XXX》,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2.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你认为在什么情境下能更好地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2. 创作练习
请根据生活中任意一幅画面或场景,编写一首短诗。

要求包含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并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你的写作情感。

3. 诗歌鉴赏
找出一首你喜欢的现代诗歌(可以在课外阅读或查找),进行鉴赏。

请写下你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并分享给同学们。

通过本文档的教案设计和课后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诗二首》中的诗意境,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现代诗二首》•《竹枝》•《青年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现代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隐喻表达。

•表达和分享对现代诗的个人感悟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包含《竹枝》和《青年人》的诗歌全文、诗歌背景介绍和分析等内容。

2.相关诗歌解读资料。

3.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形式营造诗歌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学习《竹枝》(20分钟)1.播放《竹枝》音频,让学生听诗歌朗读。

2.老师简要介绍《竹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3.教师逐句解读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4.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对《竹枝》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青年人》(20分钟)1.播放《青年人》音频,让学生聆听诗歌朗读。

2.老师介绍《青年人》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3.逐句解读《青年人》的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抽象意象和隐喻。

4.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对《青年人》的感悟和体验。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

2.开展诗歌创作或朗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和美感。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相关现代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让学生认识到诗歌是一种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培养了学生对现代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

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试二首》教案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活动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提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活动三:赏析《秋晚的江上》1.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感受“倦”、“驮”两字的妙处。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预设: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2)自由朗读诗歌第1节,想一想这节诗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朗读诗歌时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4.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活动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

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PPT展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

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巢(cháo) 芦苇(wěi) 剪秋罗(luó) 眠(mián) 霸(bà) 占(zhàn)活动三:赏析《秋晚的江上》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现代诗二首》,包括《暮江吟》和《题西林壁》两首诗。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形象描写和哲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现代诗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中的形象描写和哲理,体会现代诗的韵味。

重点: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他们对现代诗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学习《暮江吟》a. 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b. 分析诗中的形象描写,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体会诗中的哲理,讨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含义。

(2)学习《题西林壁》a. 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b. 分析诗中的形象描写,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体会诗中的哲理,讨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现代诗,描绘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色。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韵味,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暮江吟》形象描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哲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 《题西林壁》形象描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暮江吟》和《题西林壁》。

(2)仿写一首现代诗,描绘自然景色。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课本。

(2)示例:以《秋日私语》为题,描绘落叶、秋风、夕阳等元素,展现秋天的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包括《瀑布》和《秋晚的江上》两首现代诗。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两首诗的朗读、欣赏、理解、分析展开,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 学会运用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现代诗的意境理解和创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瀑布和秋天的江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 朗读诗歌(10分钟)教师示范朗读两首现代诗,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10分钟)4. 分析诗歌(15分钟)对两首诗进行逐句分析,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简单的现代诗,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瀑布诗歌手法:比喻、拟人意境:壮观、气势磅礴2. 秋晚的江上诗歌手法:对比、设问意境:宁静、深沉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一首现代诗,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写下自己的感受。

2. 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课通过瀑布和秋天的江景引入,让学生在朗读、理解、分析、创作等环节中,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课后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现代诗,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朗读诗歌的指导2. 理解诗意的引导3. 诗歌分析的方法4. 学生的创作实践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朗读诗歌的指导1. 语音语调: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语音语调,强调韵律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朗读课文《现代诗二首》。

2.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内涵。

4.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2.启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文朗读录音。

3.课堂笔记、黑板。

五、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2. 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课文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

5.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过程,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背诵课文《现代诗二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歌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二首》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背景。

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现代诗二首》的文学意义和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进行诗歌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歌的抽象意义和隐含内容。

•解读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进行合适的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现代诗二首》的诗歌原文。

2.准备背景知识,介绍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讲解重点。

4.提前准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介绍,引起学生对于现代诗的兴趣。

2. 学习《诗1》(15分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学习《诗2》(15分钟)•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整理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导入新的学习内容。

2. 分组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隐含意义和情感表达。

•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

3. 诗歌赏析(15分钟)•聆听学生的朗读,评价表现并给予指导。

•对比两首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表达。

4. 课堂总结(10分钟)•总结诗歌的特点和学习收获。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并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对现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欣赏。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下次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与思辨能力培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课包括两首现代诗歌。

第一首《我爱这土地》是艾青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意和对和平的渴望;第二首《走,植树去》是李瑛所作,通过植树活动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绿化家园的美好愿景。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学生能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培养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情感。

2. 把握现代诗歌的韵律特点和审美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两首诗歌的朗读音频、图片资料和相关背景介绍。

2. 学生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 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 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标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4. 诗歌解析- 讲解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5. 情感体验- 通过集体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6. 诗歌鉴赏- 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特点和审美风格。

7. 总结提升- 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8.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两首诗歌的标题、作者、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通过清晰的布局和合理的色彩搭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 背诵两首诗歌。

2. 选做题- 选择一首诗歌,绘制一幅与之情感相符合的图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3课内容,是一篇介绍现代诗歌的文学作品。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2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比较浅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如自由意识强、形式灵活等。

2.掌握《现代诗二首》这两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3.能用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2.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欣赏诗歌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对《现代诗二首》的内容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2.教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如意象的运用和语言的抽象性。

2.如何帮助学生用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设计4.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现代诗二首》的课文内容及相关解读。

2.准备课堂展示素材,如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3.准备学生课前阅读指导,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

4.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阅读课文(15分钟)•指导学生阅读《现代诗二首》中的两首诗,并解读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逐句解释诗歌中的生字和难点词语,确保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第三步:讨论与表达(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现代诗。

2. 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的能力。

3. 研究运用描绘性词汇来创作现代诗。

4. 激发学生对现代诗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学生个人词典。

3. 课前准备好现代诗的阅读材料。

4. 黑板、粉笔、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介绍现代诗,让学生有初步了解。

2. 讲解(10分钟)
老师以课件为例,讲解现代诗的特征,让学生可以理解现代诗的写作风格。

3. 分析(10分钟)
老师阅读示例现代诗,解析词语的多义性和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

4. 研究(20分钟)
老师让学生阅读和欣赏现代诗,让学生理解和欣赏现代诗的重要性。

5. 创作(20分钟)
老师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短的现代诗,并鼓励他们运用多义词和修辞手法。

6. 展示(15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且相互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现代诗,培养了学生欣赏现代诗的能力,研究了运用描绘性词汇来创作现代诗,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现代诗创作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有更大的学习主动性。

在展示作品的环节中,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这一点值得继续推进。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教案#导语,通过#教案#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

谁来给我们读读。

(学生个别读)2.这段#教案#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秋天的雨》和《草原》,感受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材中的两首诗都具有鲜明的季节特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草原的辽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欣赏到美丽的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并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现代诗与古诗词在表达方式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对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美,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总结出现代诗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感受现代诗的特点,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难点:体会现代诗的特点,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的美。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朗读法:鼓励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3.诗歌表达情感的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秋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朗读。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诗句,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解释。

通过朗读和解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内容为《现代诗二首》。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诗歌里的儿童生活》中的《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现代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现代诗,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味,了解现代诗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中描绘的意境。

2. 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3. 通过对两首现代诗的学习,培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现代诗的韵味。

难点:学习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由此引入课题。

2. 学习《我想》a.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

c. 学生交流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学习《童年的水墨画》a.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 学生交流讨论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体会诗歌的韵味。

4.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首简单的现代诗。

b.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诗意奖等。

六、板书设计1. 《我想》a. 内容概括b. 现代诗特点c. 表现手法2. 《童年的水墨画》a. 内容概括b. 修辞手法c. 感受与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梦想是一双翅膀,让我飞向蓝天;梦想是一颗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梦想是一片海洋,给我勇气和力量。

3. 作业要求:格式规范,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手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2)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2)教案

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巢、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查阅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同学们,谁能吟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2.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现代诗,让我们跟着作者刘大白一起去看看秋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秋晚的江上)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

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三、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

2.听录音,解决生字词,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3.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4.诗歌介绍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生:鸟儿、斜阳、芦苇)5.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生:秋晚、斜阳——秋天的晚上江上——江面上26.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画面。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四、品味探究1.指名学生朗读。

2.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3.那鸟儿,尽管是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是渴望与太阳日夜厮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是害怕黑暗的夜色,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4.“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渲染了绮丽的想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学习《寻隐者不遇》和《登飞来峰》两首诗。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寻隐者不遇》中隐者精神的把握。

2.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诗歌文本、教学笔记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现代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引导学生进入现代诗的学习氛围。

2. 朗读:学生齐读两首诗,注意节奏、停顿、语气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两首诗的作者、背景、意境、情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6. 欣赏:播放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自主选择一首喜欢的现代诗,进行朗读、分析、感悟,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1. 《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2. 诗歌作者及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分析4. 诗歌表现手法5.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两首诗。

2.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写出心得体会。

3. 收集更多关于现代诗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现代诗的意境和情感,掌握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现代诗二首
1.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歌存储量,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有6个需要认识的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把生字放到文中讲解。

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读诗歌、查工具书等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2.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意境非常美,且都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在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要充分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并产生共鸣。

3.学会运用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学习这两首诗,要让学生在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想象的运用,并学会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1.预习提纲
(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利用互联网搜集刘大白、徐志摩的生平及作品,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资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你能回想起来吗?
预设: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

2.交流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两位诗人笔下那独特的景色。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回顾相关诗歌,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把握诗歌内容
1.学习《秋晚的江上》。

(1)我们先来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教师指导朗读: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感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儿、倦了、驮着、头白、芦苇、红颜”。

(2)学生读这首诗,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巢苇
2.本诗描写了秋晚的江上的哪些景物?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这首诗描写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

这些景物在作者笔下都有了生命:归巢的鸟儿驮着斜阳,斜阳让雪白的芦苇有了一瞬间的红颜。

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美妙的意境。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种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4)拓展阅读:朗读古诗《暮江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生读这首诗,根据老师的提示,描述这首诗的画面。

【提示】瑟瑟:青绿色。

可怜:可爱。

学生描述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学习《花牛歌》。

(1)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花牛歌》这首诗,这首诗意境优美,我们朗读这首诗时,要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师指导:在朗读的时候,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

同时,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生默读这首诗,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
1.解释词语:剪秋罗霸占
2.花牛都在哪里活动?
3.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

(3)学生小组活动,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指名或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这首诗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草地里眠、草地里走、草地里做梦等几件事,体现出花牛闲适、美好的生活。

(板书:坐眠走做梦——闲适、美好)
(4)拓展阅读:朗读古诗《画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学生读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教师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对诗歌画面的描述,能让学生通过诗歌梳理思路,并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学习写法
1.朗读这两首诗,感受诗中蕴含的景致美。

2.学习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体现景物的特点。

如,一个“妆”字,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被斜阳染成红色的画面,既写出了斜阳下芦苇的颜色,又赋予斜阳人的情感(充满爱心地为芦苇上妆)。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布置作业
搜集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一读,想象诗歌(小令)描绘的画面,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现代诗二首》是自读课文,由两首现代诗组成。

这两首诗以动物为主人公,描绘出一种独特、闲适、优美的意境。

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

在课堂上,我对这些资料进行检验,及时进行评价,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指导朗读。

这两首诗以动物为载体,描绘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这两首诗不难理解,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中的美妙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