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析胡适的全盘西化论
学为用”的同义替换。究其实质, 这一观点仍然没有摆脱对西方物质 文化优于中国,而精神文化弱于中 国的错误认知,人为地把物质文化 与精神文化割裂开来,认为只要吸 取西方文化中先进的物质文明,就 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十教 授”的中国本位文化观点带有一种 明显的折衷调和论倾向,对此胡适 强烈反对。在胡适看来,中国文化 与生俱来的带有一种文化惰性,中 国文化本身是保守的,它“对内能 抵抗新奇风气的起来,对外能抵抗 新奇方式的侵入”。这种文化惰性 使得文化折衷论在实践上成为不可 能,“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 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 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 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 他们就一步不走了”。因此,要想 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目的势必以全 盘西化论为手段,只有如此,才能 实现胡适毕生的思想革命和道德革 命的目标。
3. 胡适对保守派的文化批判: 胡适以“有限可能说”反对梁漱溟 的“文化路向说”。梁漱溟认为, 西方、中国、印度是三种不同的文 化路向。西方文化意欲向前;中国 文化意欲自我调和持中;印度文化 则意欲反身向后,由此发展形成三 种不同的哲学路向。梁漱溟认为中 国文化是知足的文化,造就懒惰的 民族。西方文化是不知足的文化, 造就勤奋的民族;中国文化重视精 神文明,而西方文化重视物质文明。 胡适则坚决反对梁漱溟的观点,他 认为中西文化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二、胡适“全盘西化论”
的利弊评价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郭 静(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
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收稿日期]2009-03-15[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
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
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
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
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
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
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现代文化。
胡适与中西文化读书报告1
读《胡适文集》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胡适与中西文化》这门课程,让我能有机会去了解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白话文之父。
为了让我对胡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借阅了《胡适文集》,希望从他的文章中了解并理解这位摩登而矛盾的里程碑式人物。
首先,自然不能错过胡适的开山之作《文学改良刍议》。
这篇文章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
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先生首先提出了文学改良要做到八件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随后一一论述了为何要从这八点入手来进行文学改良。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乍看之下依然是古文的写法,但是已经非常接近白话文,非常的通俗易懂,没有生僻词或复杂的句式等富有古文气息的元素,也正如先生文中所提的那样真正做到了这八件事,我想这也是让人们看到白话文优于古文的最好的论点吧。
先生本文中花了最多的篇幅论述了其中第六点,即“不用典”这一观点。
首先先生举出了朋友写给他的信件,其中是对于先生主张的批判,然后先生说明了自己要废止的是“狭义之典”的“用典之拙者”,而非使用广泛的广义之典,并列举了不同的广义之典与狭义之典,细致的阐述了自己并非一位否定用典的主张,这严谨的态度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此外胡适先生所列举的用典例子也非常恰当且来源十分广泛,从中足以看出先生对于传统文化并非一知半解,而是十分精通,这也着实为这样一位国学大师提出的这个重量级观点加了不少分量。
从本文中我认识到胡适先生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自身对于传统文化非常了解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当时文坛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文学的八大关键来纠正文坛的不良风气。
原本胡适先生那戴着眼镜的书呆子一样的形象已经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大伟岸的文学巨头形象。
另一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老章又反叛了!》。
这篇文章以幽默辛辣的讽刺批判了学术上一直与之对立的章士钊的守旧观点,表达了自己不屑接受章士钊的投降,弘扬了自己提倡的白话文学。
文化大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胡适 (8 1 16 )安徽绩 溪人 , 代 些天经地义的话语只能算是废话连篇 了, 19~ 92 , 现 不 胡 适 一 贯 宣 著名学者和文化大师 , 诗人 、 文学家 、 历史学 足以信 。 胡适对 中国文化本位论进行 了经典 传 自由主 义 , 家 和哲学家 ,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 。原名嗣 评说 , 他认 为人们不能空谈“ 中国本 位” 也 提 倡 怀 疑 主 , 糜 , 改 名 胡适 , 之 , 名 取 自当时 非 常 不必替 “ 后 字适 该 中国本位” 担忧 , 因为中国的旧有文 义 , 吹和宣 鼓 盛行的达尔文学说“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的 化惰性过于庞大 , 中国在发展过程 中不应 当 传 民 主 与 科 典故 , 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 。由于提倡文学 仅仅局限于旧有的文化传统 , 而应该努力接 学 , 倡导 向西 革命 ,胡适成 为新 文化运 动的著名领袖之 受新世界当中的新 文明。只有这样 , 旧文化 方 进 行 学 习 ,
90年 ,胡适 曾推荐当时青年人 阅读十本 科 目为两项( 文章述评和文理杂科 )其 中第 努力革命 的胜利果实 ,是 大家愿 意接受 一 13 ,
一
个 科 目考试 , 胡适 挥洒 自如 , 最后 获得 了 个新世界与新文 明的必然结果 ,只有 向前 书 ,其 中有一 本 就 是 l 世 纪法 国启 蒙 主义 9
定 的 中 国古 文 基础 。之 后 , 适 远赴 上 海 求 刍议》 胡 一文 , 强烈主张 以全新的 白话文代替 境 与 问题 现 在 又来 鞭 策 中 国 了 , 来 中国 的 将
学, 先后入上海梅溪学堂 、 澄衷学堂攻读 , 并 旧有 的文言 文 ; 他所撰写汇集 的诗歌《 尝试 科 学 化 与 民主 化是 毋庸 置 疑 的 。12 , 99年 胡 在此期间受到梁启超 、 严复等先进人物的影 集》 是我 国第一部 白话文诗集 ; 他以孔儒学 适发表了《 中国今 E的文化冲突》 l 等文章 , 认 响, 逐步接触 了西方的思想文化。10 94年 , 说为基础而研究撰写 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为 中国之所 以还没有在现代化 的世界 中实 上卷 ) 将孔 子及其 儒学置 于一定 的历 现 自我调整和发展 , 中, 主要是因为政府组织没 在认 真研读《 天演论》 等新思潮 著作 的基础 (
胡适与西方文化: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关于科学
《孔教与现代科学思想》(Confucianism and Modern Scientific Thinking) 宋代理学家用格物致知来作为治学的方法,其精神 与现代科学完全一致。 science最初的翻译是‚格致‛,这个词远比‚科学‛ 更能体现science这个字的本义
《礼记· 大学》:
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毕生研究神圣经典的大学者,他们必须 站在坚实的基础上说话:他们必须有证据才能怀疑,他们必 须有证据才能解决怀疑。这,在我看来,可以为一个了不起 的事实,做出历史的解释。那就是,这些伟大的学者,虽然 他们研究的材料不出书本、文字和文献,但却能成功地留给 后人一个冷静而有严格训练的科学传统,严格的依靠证据思 想和探索的传统,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传统——这个 科学精神和方法的伟大传统使今日的中华儿女,在当今的科 学时代里,不但不致茫然无所措,反而有宾至如归之感。
《孔教与现代科学思想》
孔教如果能得到正确的阐释,绝无任何与现代科学 思想相冲突的地方 孔教的许多传统对现代科学的精神与态度是有利的 孔教有一种尊重真理,并承认‚知的有限‛的传统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夫学贵得之于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 也‛——孔教尊重真理的传统未尝中断
《信心与反省》:‚我们的固有文化实在是贫乏的, 谈不到太丰富的梦话。……我们所有的,欧洲也都有; 我们没有的,人家所独有,人家都比我们强。……至 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 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庭杖、 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 无不足以单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 文物制度。‛
胡适与西方文化: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初兴之时,反对复辟孔教逆流是一个重要 内容 ‚打孔家店‛‚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 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 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 子》) ‚最有力的两位健将‛:陈独秀、吴虞(稚晖) 胡适热情称赞吴虞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 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 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建立在‚重新估
定一切价值‛的信念之上
三项特别要求:
(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 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 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 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 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 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
第一节 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 《新思潮的意义》: ‚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个新态度。这种新 态度可以叫做‘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 简单地说,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 好。‛这就叫做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重 新估定一切价值,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 释。‛
一个中西文化汇合论者 一生从事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价值判断 目的:探索中华文化的出路 指导思想:‚输入学理,整理国故,研究问 题,再造文明‛
‚他是西方文化的信从者,同时,他又是中国文化熏陶 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式学者,他的气质,他的兴趣,他的 情感,这一切是他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层次都无法摆脱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戚戚之感、依依之情,更不用说在行为 模式上的循规蹈矩。正由于此,尽管他在30年代力倡全 盘西化或充分西化,但事实上,他却自觉不自觉地从事 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最为典型地体现在他对中 西科学方法的沟通。由于当时这个思想文化界缺乏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亦缺乏对西方文化的真正全面 而入理的把握,因此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课题的探 讨和解决,不能不带有极大的局限性。超越这种局限性, 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王鉴平
胡适哲学思想概说兼治中西哲学
胡适兼治中西哲学,使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发生现代转换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嗣糜,字希强(疆)、适之。
别号铁儿、胡天、藏晖室主人、冬心、蝶儿、适庵。
笔名:骍、铁、适广、天风、藏晖、笑。
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
原籍徽州府绩溪县上庄村。
早年毕业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作为庚子赔款的第二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为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编辑部,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
他首举文学革命义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白话文运动,由他开创的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之先河。
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
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市主持院士会议时,由于心脏病突发逝世。
主要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先秦名学史》(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等。
胡适是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余英时在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文中指出:‚适之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
从1917年因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纲领而‘暴得大名’,(这是他在1959年给胡光麃信上的话。
原信影印本见胡光麃《波逐六十年》新闻天地社,第六版,1972年,页三八0。
)到1962年在台北中研院的酒会上遽(ju4)然逝世,他真是经历了‘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一生。
在这40多年中,无论是誉是谤,他始终是学术思想界的一个注意的焦点:在许多思想和学术的领域内——从哲学、史学、文学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等——有人亦步亦趋地追随他,有人引申发挥他的观点和方法,也有人和他从容商榷异同,更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他施以猛烈的批评,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
这一事实充分地说明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据的枢纽地位‛。
胡适中西文化观述评
胡适中西文化观述评作者:王沛战张凤美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02期摘要:胡适的中西文化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全盘西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8)02-0065-04胡适中西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借用胡适评价吴稚辉先生的一句话来评价他本人最合适不过:他对西方新文明之了解不下于对东方旧文明的了解程度。
正是基于对东西文明都有很深的了解,胡适才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才能把输入学理与整理国故有机结合起来,也才能高擎“充分世界化”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沟通中西文化的再造文明之路。
胡适中西文化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西文化汇合阶段(1917年~1925年)。
胡适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宣扬新思想的同时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此时胡适的思想还没有像后来那样激烈,而是非常肯定中西文化的融合汇通,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比较客观。
在这个阶段,胡适基本保持了一种中西文化汇合的观点,即通过输入学理和整理国故两条途径来沟通中西文化,进而实现中西文化汇合、再造中国文明的目的。
充分西化阶段(1926年~1935年)。
此时胡适对西方文明推崇更甚,对中国传统文化痛恨更深,这种推崇与痛恨基于对中西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于对当时封建专制主义与黑暗现实的强烈反叛,特别是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更使他坚信中国文化必须彻底改造,必须充分接受西方近代文明。
胡适通过对中西文化的透彻对比与反思,通过对“文化惰性”的深刻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文化保守主义的理性批判,提出“充分世界化”的主张。
平静反思阶段(1936年后)。
此时的胡适已经从诸多激烈的文化论战中摆脱出来,经过平心静气地深思熟虑和认真反省,恢复了较为平和的趋于调和折衷的中西文化汇合观。
胡适的史学思想解读——从文化的角度
胡适的史学思想解读——从文化的角度作者:刘杰来源:《商情》2010年第24期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上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师、巨匠。
他一生著述称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历史学等各个领域。
在史学思想领域,他主张史学研究应注重群体的生活样式,并据此提出了一套具有范式意义的史学方法论,即实验主义。
笔者认为,胡适的这一史学思想主要是建立在他的文化观基础之上的。
本文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对胡适的史学思想做一点不成熟的解读。
[关键词]胡适史学思想实验主义文化观一胡适的史学思想源于他的文化观。
人们一提到胡适的文化观,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他的“全盘西化”论,这个观点是长期以来使胡适饱受争议的主要缘由。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首先看胡适对文化概念的阐释。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围绕中西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对于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国学大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梁启超认为,文化是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的共业;梁漱溟认为,“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贺麟则认为,“文化是理性化,就是以理性来处理任何事,从理性中产生的即所谓文化”。
胡适在《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表达了他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他首先对“文明”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在此基础上,他把“文化”定义为“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并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因子的结合,都是同样的生活意向的现实表现。
文化的区别主要是人们在解决基本相同的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的解决样式。
胡适坚持世界文化本质上的同一性,认为没有绝对差异的两种文化。
由此,胡适反对对不同文化的优劣进行烦琐的争论。
其次看胡适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见解。
从胡适对文化概念的阐释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的——把文化看作本于文明并随着文明的进化而进化的过程。
因此,尽管胡适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似乎与梁漱溟的界定差异不大(胡适认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梁漱溟认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其实大相径庭,并因而导致他们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作者:————————————————————————————————日期:2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摘要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
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
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
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
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
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
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
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
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
胡适中西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胡适之先生那一辈的革命志士,口口声声要 打倒孔家店;他们不知道西方的耶家店,更 应该打倒! ——唐德刚
成为杜威信徒
‚我在一九一五年的暑假中, 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从 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 和思想的一个导向,成了我自己 的哲学基础。…我写《先秦名学 史》,《中国哲学史》,都是受 那一派思想的指导,我的文学革 命主张也是实验主义的一种表现; 《尝试集》就是一个证据。‛
韦莲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 精神伴侣
‚吾自识韦女士以来,生平对于女子之见解为之大 变,……今始知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乃在造成一种能自 由能独立之女子。‛ ——胡适日记 ‚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 — —胡适日记 1959年,74岁的韦莲司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把房子 全部租出去,为胡适建立基金会 胡适去世后,韦莲司把所有胡适给他的信函寄到台湾
留美七年:中外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为他日国人导师之预备”的七年 吾平生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盖吾返观国势,每以 为今日祖国事事需人,无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国 人导师之预备。不知此缪想也。吾读书十余年,乃犹不 明分功易事之义乎?吾生精力有限,不能万知而万能。 吾所贡献于社会者,唯在吾所择业耳。吾之天职,吾对 于社会之责任,唯在竭吾所能,为吾所能为。吾所不能, 人其舍诸? 自尽往后,当屏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此吾所 择业也。(1915年5月28日日记)
唐德刚质疑
就在全美排华最烈之时,也正是胡适之先生这一辈 “庚款留学生”大批来美之时。而这批少爷小姐留 美期间,对上层白种美国人,真是桃花潭水,一往 情深!而对正在此邦受苦受难的最下层黄皮肤的自 己同胞,却未听过他们说过一句话,或写过一个字! 也真是咄咄怪事! 五人近日回头检讨近百年来我国留美教育史,对这 一点,真不能不有所警惕!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注
浅析胡适的文化观
浅析胡适的文化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胡适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中国近代文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胡适的文化观更是影响了一代学人。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胡适热,胡适的文化观更是成为大家普遍研究的课题。
文章拟就胡适文化观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做简单的分析。
一、初步接触中西方文化及影响(1891——1910)胡适文化观的形成与其幼年时接受的私塾教育和后来留美学习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在胡适留美前他接受的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七年的留美生活中,胡适系统的学习了西方文化,而且体验了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
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影响,才逐步形成了胡适的文化观。
(一)幼年私塾教育对胡适文化观的影响胡适幼年时代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为其培养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胡适的父亲为绩溪名士,家中藏书丰富。
胡适五岁启蒙,在绩溪老家接受了九年的私塾教育,在这段时期里胡适通读了《律诗六钞》、《孝经》、《资治通鉴》、《御批通鉴辑览》、“四书”、“五经”等书,这开阔了胡适的视野。
家庭文化的熏陶更使胡适学习传统文化得心应手,在这时期胡适不仅看一些经文,更喜欢看经文的评注。
幼年时代的私塾经历为以后胡适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比如,早在接触进化论前胡适便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自己说“这些都是从司马光、范缜、王冲那里学来的”。
[1]私塾经历给了胡适很大的影响,即使后来留学美国期间胡适仍坚持研习经史子集,特别是在其后的“整理国故”中作了巨大贡献,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是其把握传统文化现状提出文化主张的基础。
(二)上海求“新学”对胡适文化观的影响1904年胡适离开家乡跟随三哥到上海求学,他进的第一个学堂是梅溪学堂。
当时学堂只开国文、算学、英文三门,在这时期胡适第一次接触到了关于介绍西方的书籍。
胡适在此阅读了《明治维新三十年》、《新民丛报》一类新书,这使他的眼光从古代转到了现代,从国内转到了世界。
他开始如饥似渴的呼吸新鲜的空气,汲取新的知识,追随着时代的浪潮并自命为“新人物”了。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摘要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
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
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
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
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
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
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
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
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造。
由于恢复固有文化在中国行不通,因而胡适尖锐地批评复古主义思潮,坚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变革的现代化路线,反对文化保守主义者以“中国文化道德优越性”和“民族性”为由保守旧文化和抗拒新文化,进而有力地批判了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彻底批驳了孟萨武等十教授的“中国本位”文化思潮。
胡适的科学文化观
摘要作为上个世纪初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胡适,终生秉持科学理性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而不是盲从和迷信,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的推广,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
在胡适看来,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它包含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因子。
科学可以减除人类的痛苦,提高人生的幸福。
现代世界文化的第一个理想目标是充分发展科学,充分利用科学,充分利用科学的成果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因此文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能促进人类的福利事业.中西文化要发展,必须科学化.科学的目的是致知和求真,知识起源于疑,有疑而问是知识增长的源泉。
而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则是科学的特性。
胡适一生不厌其烦的事业是推展科学。
在胡适眼中的科学其实是指科学方法,他不断地宣传、倡导“科学方法”。
他提倡的科学方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主义,二是假话主义。
他一生治学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
科学方法几乎遍及他四十多年来所有的著述,并且他将科学方法提高到至高无尚的地位。
胡适将毕生心血放在中国科学的推广上,其一是想在科学不发达的中国普及科学方法,其二是想在科学理性严重匮乏的中国大力提倡科学精神。
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中,首推怀疑精神,即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二是创新精神,强调有严格的知识探索上的勇气,是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的特征。
三是求实精神,指出科学唯一武器是证据。
这些精神的倡导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扫除愚昧迷信、输入学理、再造文明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在科学与人生观及民主的关系上,胡适也有较多的论述。
他首先强调科学能运用到人生观上来,能建立科学的人生观。
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的国家,而民主的建立要靠科学的发展。
只有民众的科学素质提高了,民主才能真正地推行。
他为推广民主而终身致力科学教育事业,为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胡适:科学;科学文化AbstractHushi,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representativegreatmenintheChinesehistoryofideologyandscienceintheearlyoflastcentury,heldthescientificandrationalattitudeinhiswholelife.Hemeasuredthetraditionalthought,culture,system,customandpeoplewiththeeyesofexamininginsteadoffollowingblindlyandsuperstition.Hedevotedhimselftopopularizingthescienceanddevelopingasetofsystematicscienceandcultureconception.AsforHushi,culturewasawayoflifethatcivilizationleadsto.ItincludestWOfactorsmaterialandspirit.Sciencecanlessenman’spainandimproveman’shappiness.Thefirstidealgoalinmodernworld’Scultureistofullydevelopandmakethemostofscience,makefulluseofthescientificresultstoimprovepeople’Slife.Therefore,cultureshouldbaseonscienceanditcancontributetoman’swelfarecareer.TheChineseandWesterncultureneeddevelopment,whichshouldbeputthesciencetOit.Thecharacterofrecentcentury‘Scultureisscientificcultureandit’Sgoalistogetknownandachievetruth,Knowledgeoriginatesfromquestion.Askingwithquestionsleadstotheincreasingofknowledgewhilethespecificpropertyofscienceispositivism,rationalityanduniversality.ThecareerHushidevotedhiswholelifetoistospreadscience.Asamatteroffact,thescienceinhiseyesreferstoscientificmethods,whicharekeptproposinginhiswholelife.TherearetWOaspectsincluded,oneisexperi—mentalism,theotheroneissupposing-mentalism,scientificmethodsarepopularizedinallhisworksduringthe40yearsandputinthemostloftyposition.HushidevotedhisheartandsoultospreadingChinesescience,Firstly,bewantedtospreadscientificmethodsacrosstheunder-developedchina;Secondly,hewantedtoproposethescientificspirits,inwhichthemostimportantisskepticalspirit,nextisinnovativespirit,thenmatter.of-factattitudeisfollowed.11Thesespiritshavepositiveinfluenceonspreadingscientificmethods,wipingignoranceandsuperstitionout,instillingdoctrineandreconstructingcivilization.Hushiexpounded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cience,philosophyanddemocracy.Hestressedthatsciencecanbeappliedtothephilosophyanditcanhelpbuildupscientificone.Chinaisacountrywhichislackingindemocracy.However,thebuildingofdemocracyreliesonthedevelopmentofscience.Onlywhenthepublic’sscientificqualityisimprovedcandemocracybecarriedout.Inordertospreaddemocracy,hedevotedhimselftothedevelopmentofscientificandeducationalcareer.HemadegreatcontributionstoChinese-noderneducationandthedevelopmentofscience.KeywordsHushi;science;sciencecultureIII序言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科学史和思想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无法抹去的,他就是胡适(1891-1962)。
胡适 中西文化之比较
胡适中西文化之比较一近年来欧洲许多消极的举者,唱着这种论调:西方的物质文明业已破产,东方的精神文明将要兴起。
去年我在德国的时候,有一个很渊博的学者和我说:“文化是建筑在精神上面。
甚至东方人的灵魂得救,都是以道德高下为选择的标准。
轮回之说,不是如此吗?”这种言论,虽然是他们战后一种厌倦的心理;然而对于那些东方文化夸耀者,实足以助长其势焰。
依我个人所见所闻,这种论调,也使西人对于他们自己那日见增长的文化,没有得着一种正确的观念。
我草此文讨论东西之文化,就是想大家对于这两种文化有一种新的观念。
二我是一个中国人,所以就从孔子讲起。
依照孔子观象制器的理论,一切文化之起源是精神的,是从意象而生的。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孔子举出许多事实,证明这个理论。
我们看见木头在水上浮,就发明了船;看见另一种木头可以沉入水内,就发明棺材坟墓以保存父母的遗体;看见雨水落在地下,就发明文字以记载事实,因为恐怕它们也像雨水一样落下不见了。
柏拉图与亚理士多德也有道种理论。
人类的器具与制度都起源于意象,即亚理士多德所谓“法因”(formal causes),孔子,柏拉图,亚理士多德等都生于上古时代,那时并无所谓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论,所以他们能够认清一切物体的后面都是有思想的。
实际上,没有任何文化纯粹是物质的。
一切文化的工具都是利用天然的质与力,加以理智的解析,然后创造成功,以满足人的欲望、美感、好奇心等。
我们不能说一把泥壶比较一首情诗要物质些,也不能说圣保罗礼拜堂比较武尔威斯洋房要精神些。
最初钻木取火的时候,都以为这是一件属乎精神的事,所以大家都以为是一个伟大的神所发明的。
中国太古神话时代的皇帝都是发明家,并不是宗教的领袖。
譬如燧人氏发明火,有巢氏发明房屋,神农氏发明耕种与医药。
我们的祖先将一切器具归功于神是很对的。
人是一种制造器具的动物,所以器具就构成了文化,火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中第一个新纪元,农业的发明是第二个,文字是第三个,印刷是第四个。
试谈胡适的文学观
1、试谈胡适的文学观。
(50分)一、胡适的文学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
用大量俗言俚语,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甚至晦涩难解的弊端。
第二、平实,冲淡的意境。
第三、托物寄兴。
借蝴蝶,鸽子等来表达新文学拓荒者执着的追求和时感欢欣,时感孤寂的情怀。
二、胡适与白话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把白话文学有力得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地位,而在白话文学中心化的过程中,推崇最卖力、倡导最坚定的是胡适。
对于白话文的倡导与鼓吹,胡适的确不是独一无二的开风气的大师。
但他是一个最有系统,出力最大的一个推波助澜的领导人。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在二十世纪初叶,中西思想、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观点激烈碰撞,自由争论成为一时风气,伴随先秦时代那股朝气勃勃、自由探究真理精神的复苏,胡适以“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享誉海内外,其形象至今光辉依旧。
胡适的中国文学观主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为全面理解和宏观把握胡适的中国文学观,本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胡适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借助流变之方法,理清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分析胡适之中国文学观形成的历史环境的预备,在这两个大的前提下,再分析其主观思想之预备,以期避免在胡适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
然后在近现代大的环境下,分析其文学观之核心概念:“白话”、“活文学”、进化论、自由主义、实验主义、易普生主义等及其相关概念的具体使用方式。
在梳理各概念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对其文学观的理论构架,以避免目前单纯侧重其文学观形式的讨论,或偏向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其文学观以本来面目。
最后,对胡适之中国文学观进行价值评判,提出:胡适在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对文学革命的倡导,借助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呈铺天盖地之势,由此形成的他的中国文学观,实乃当时中国之客观需要;胡适的文学观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不在于当时有多少人皈依其思想,有多少人反对其传播,而在于是否能够使更多的中国人改变其行文甚至思想方式,这才是胡适的中国文学观对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意义所在。
胡适中西文化观
浅析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以民族虚无主义为中心指导老师:王建勇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原琦学号:1092207023浅析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以民族虚无主义为中心研究生:原琦导师:王建勇引论:中西文化论战开始于上世界20年代,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今,这一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作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胡适的对中西文化的观点有着其特殊的特点。
关于他的全盘西化论,以多次被讨论,此处笔者旨在对其西化论中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进行客观的讨论和分析。
望能够通过讨论对胡适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全盘西化‛与‚充分世界化‛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既然是文化运动的领袖,研究其文化细想有着重要意义。
对胡适西化论中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分析要以其‚全盘西化‛理论作为基础,虽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还是要对其理论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的分析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胡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观察,以及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其根本宗旨在于推进资产阶级的西化运动。
胡适认为,中国几乎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来不能适应现代世界。
为了要在现代世界上生存、发展,中国的民族文化必按西方的榜样来一番彻底的改造。
胡适曾例举出很多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弊病。
从今天客观的眼光来看,其中不少问题,当时的国人确实存在,但并非全部国人都有诸多弊病,会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胡适在二三十年代,就能看出国人的诸多问题,也显出你思想和眼光的深刻独到。
但从另一方面讲,胡适作为资产阶级学者,他并没有看不到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迫切要求,否认封建势力,尤其是否认帝国主义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他认定中国文化的落后只是中国人自己不争气,根本不应该把错处都‚堆在洋鬼子的头上‛。
所以胡适主张:第一是‚自己要认错‛,‚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第二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由此便得出了他的所谓‚全盘西化‛和‚充分世界化‛的主张来。
论胡适的文化观论文
论胡适的文化观论文论胡适的文化观论文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是其中精神领袖之一,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真实。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近30年里,胡适一直是作为负面历史人物形象出如今大陆的学术界。
其“历史观”也受到了广泛而全面的批判。
①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学术界对胡适的整体评价逐渐由负面转向正面,进而更加全面,对其“历史观”学术价值与产生的问题分析^p ,也趋于客观。
一般而言,学界对胡适历史观中所蕴含的进化论思想、杜威实验思想皆有明晰地提醒,对其史学思想与中国乾嘉学术以及与近现代疑古思潮的关系、历史观的得失,论之颇详。
②然而,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用“历史的目光”对待中国的典籍,以及在“中国文化史”的大历史视野下所提出的古典知识分类研究的知识谱系的构划,系统的研究方法,似乎关注得还不够充分。
本文的要点并不在于比拟新史学运动中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等人的作用大小问题,而是仅仅从“历史的目光”出发,来考察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历史观,并从如下两个大的方面来重新认识与评价胡适这一历史时期“历史观”的思想内容:一是胡适对待中国古代历史的根本态度与看法,二是胡适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详细要求与方法论考虑,然后再重新认识其历史观对近现代疑古思潮的奉献。
一、“拿历史的目光”来“整理国故”可以这样说,科学、实证是胡适哲学思想的灵通,也是其“古史观”的有机组成局部,而历史的态度那么是胡适科学、实证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学的整合。
胡适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研究“古学”,必需要有现代人的方法,那就是要:扩大研究的范围。
注意系统的整理。
博采参考比拟的资料。
这三种方法统合起来,就是要“拿历史的目光来整理一切,认清了‘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便可以把一切狭陋的门户之见都扫空了”。
众所周知,章学诚在乾嘉时代,为了对抗考据学,以自己特有的“别识心裁”,重提“六经皆史”的.命题,再一次将史学进步到与经学相抗衡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摘要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
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
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
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
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
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
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
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
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造。
由于恢复固有文化在中国行不通,因而胡适尖锐地批评复古主义思潮,坚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变革的现代化路线,反对文化保守主义者以“中国文化道德优越性”和“民族性”为由保守旧文化和抗拒新文化,进而有力地批判了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彻底批驳了孟萨武等十教授的“中国本位”文化思潮。
当然,胡适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只有他的极端才能惊醒国人,他的极端正如“当头棒喝”,给复古主义猛烈的痛击,给危难之中国敲响警钟。
胡适在中西文化的未来取向上开明大度,把输入学理和整理国故作为再造文明的必经之路,认为输入学理就是从海外输入新理论、新观念和新学说。
但胡适所谓输入学理并非全盘输入、简单替换,而是有批判地选择并十分注意同中国固有文化结合。
同时,胡适始终未忘整理国故,坚持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整理,从乱七八糟的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胡适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批判和整理,扫除“再造文明”道路上的垃圾和障碍;另一方面,也绝不是对西方文化生吞活剥、全盘照搬。
胡适号召人们对旧有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观进行重新评估,这反映了他关于文化的发展是在崭新的、更高层次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反映了他“再造文明”的积极态度。
(二)“充分世界化”并非“全盘西化”仅以“全盘西化”来概括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显然有失公允。
胡适所谓“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是在出现恢复儒教等复古主义潮流的情况下提出的,主要是充分接受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特别是西方科学技术,因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
从胡适一贯的精神和一生的著述可以清楚看出,他始终坚持“充分世界化”或“一心一意的现代化”主张。
胡适对西方近代科技文明的倾慕不言而喻。
胡适说,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积极宣传新思想,特别是在输入学理方面颇有成绩,对引进西方近代文明可谓倾心竭力。
但胡适对西洋文化决非全盘肯定,对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的弊病也有所揭露。
胡适在《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一文中强调:“西方文化确有不少因袭的成分,我们不仅理智上不愿采取,事实上也不会全盘采取。
但是,胡适对西方近代文明既不像保守派那样躲躲闪闪,也不像顽固守旧派那样苛刻责备、夜郎自大,而是大胆地肯定其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器械的进步、物质的发达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意识。
有必要分析胡适“全盘西化”的提出与含义。
胡适主张西化,并非因为那文化是西方的,而是因为那是现代的、世界的,其西化口号的实质是世界化、现代化。
胡适在总结《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的立场时说:“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立场是中国必须充分接受现代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与民主。
”[2](P172)胡适认为,对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现代西方文明可以有三种态度:一是抗拒,二是全盘接受,三是有选择性的采纳,他承认自己曾经是其中选择性过程的倡导者之一。
为什么胡适又提出“全盘西化”或者是“充分世界化”主张?“因为我认为谨慎选择的态度是不可能的……由于广大群众受惰性规律的自然作用,大多数人总要对他们珍爱的传统要素百般保护。
因此,一个国家的思想家和领导人没有理由也毫无必要担心传统价值的丧失。
如果他们前进一千步,群众大概会被从传统水平的原地向前带动不到十步。
看胡适是不是“全盘西化”论者,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看他一贯所持的态度和全部著述中的主线,而非某一时期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的某一句话。
胡适曾提出“全盘西化”,但这绝不是他的本意,也绝不是他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更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充其量是其“一心一意地”接受西方文化的策略和手段。
胡适在其众多著述中,仅有两处使用过“全盘西化”来表示自己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第一次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把“全盘西化”与“全力现代化”、“一心一意的现代化”作为同义词使用,这并不违其一贯的“充分世界化”的主张;第二次则是在第142号《独立评论》的编辑后记中为了表明立场,声明自己决非折衷派,而屈从于吴景超和陈序经所划分的复古、折衷和全盘西化三派中的“全盘西化”派,称自己是“主张全盘西化的。
胡适提出“全盘西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即他深信的“文化惰性”的作用。
他说:“文化自有一种…惰性‟。
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现在的人说折衷,说…中国本位‟都是空谈,此时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
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
这句话把胡适折衷调和的目的暴露无遗。
理解胡适的文化观,特别是他的中西文化观,必须了解其“文化惰性”的观点。
“文化惰性”是胡适文化观念的基点,也是其“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思想根源。
胡适认为:“凡一种文化既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然有他的绝大保守性,对内能抵抗新奇风气的起来,对外能抵抗新奇方式的侵入。
这是一切文化所公有的情性,是不用人力去培养保护的。
”[4]只有全力西化,“拼命走极端”,才能矫枉过正,经“文化惰性”之作用实现与外来文化的折衷调和。
可见,胡适承认事实上和结果上的折衷调和甚至是中国本位,因为这是客观趋势和必然结局,但他同时清醒认识到,旧传统和文化惰性如此强大,新文化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谈折衷调和、中国本位,只会有利于保守复旧势力而不利于新文化,所以他必须走极端。
胡适始终坚持中西文化的自由接触,满怀信心地期待最终产生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文化。
胡适虽曾提出“全盘西化”,但从未有“全盘西化”的目的,也从未要达到“全盘西化”的结果,而是迫于“文化惰性”这一事实不得不采取的文化改良策略,是打破旧文化阻力、引入先进文化的一种方法。
后来胡适也觉得“全盘西化”这种过激之辞有些不妥,遂于《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一文中重新解释并修正了“全盘西化“的含义:这个名词的确不免有点语病,至少我可以说我自己的原意并不是这样,我赞成‘全盘西化’,原意只是因为这个口号最近于我十几年来‘充分‟世界化’的主张;我一时忘了潘光旦先生在几年前指出我用字的疏忽,所以我不曾特别声明…全盘‟的意义不过是‘充分’而已,不应该拘泥作百分之百的数量的解释。
王新命在《全盘西化论的错误》中分析胡适及陈序经说:陈序经是主张以西洋的文化代替中国的文化,并希望全盘西化的父亲能生全盘西化的儿子。
胡适是主张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拽自己回到‘中国本位’。
前者是从西化到西化,后者是从全盘西化到半盘西化,前者是极端的全盘西化论,后者是以折衷为目的的全盘西化。
这段话指明了胡适与陈序经“全盘西化”的根本区别,深刻地揭示了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的本质含义,是对胡适西化思想更为深刻的评价。
再看看胡适的“充分世界化”。
胡适始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把西化作为“现代化”、“世界化”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理解他所提的“全盘西化”是“一心一意的“现代化”、“充分世界化”。
“充分世界化”并不是胡适全盘西化论的变通说法,而是他一生坚持的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胡适的文化建设方向是“充分世界化”的再造文明方向,而绝不是“全盘西化”,他所要建立的始终是中西结合的新文化。
二、民族文化反省与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我们从不曾悔祸,从不曾彻底痛责自己,从不曾彻底认错。
胡适由此认定,中国文化要振兴,国人首先必须反省。
尽管胡适的“反省”带有局限性,仅以西洋文明作为“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的自卑,从而显露其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但毕竟指明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必须站在反省的基础上,这是很有勇气和见地的。
主张进行“民族反省”是胡适整个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胡适特别注重心理建设和反省精神,并先后有三篇文章专题讨论“信心与反省”。
胡适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观点是发人深思的,目的是催人向上的。
胡适认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固有文化,因为实事求是才是最可靠的反省,我们的民族信心必须站在“反省”的唯一基础上,只要勇敢地承认中国“老文化”的落后,大胆地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民主和法治的“学理”,我们向来有伟大历史的民族终还有生存自立的机会,并能跟上现代化的世界潮流,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当然,胡适所提倡的“反省”是片面的甚至是极端的,他所提到的反省“就是要闭门思过,要诚心诚意地想,我们的祖宗罪孽深重,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要认清了罪孽所在,然后我们可以用全副精力消灾灭罪。
尽管胡适的目的是要借此惊醒国人,但却暴露出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这无疑是非常有害和非常危险的,很容易让人丧失自尊、丧失信心,可能造成民族自暴自弃的心理,丧失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根基。
正如张岱年指出的:“他(胡适——引者注)再三宣称‘中国百事不如人’,甚至说过‘中国不亡,是无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