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合集下载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

第48卷第4期2023年7月㊀林㊀业㊀调㊀查㊀规㊀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8㊀No.4July202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3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吴必锋,古定豪,余德会,李萍,唐秀俊,王泽文(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雷山557199)摘要: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㊂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883份㊂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㊁17科㊁48种,其中栗苇鳽㊁红点颏㊁蓝歌鸲㊁斑胸钩嘴鹛㊁灰头绿啄木鸟㊁灰翅噪鹛㊁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㊂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㊂关键词:红外相机技术;鸟类调查;相对多度;网格占有率;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S759.9;S718.63;S757.2;TB86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168(2023)04-0081-05引文格式:吴必锋,古定豪,余德会,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81-85.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3WU Bifeng,GU Dinghao,YU Dehui,et al.Bird Survey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3,48(4):81-85.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3Bird Survey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Based on 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WU Bifeng,GU Dinghao,YU Dehui,LI Ping,TANG Xiujun,WANG Zewen(Administration of Leigongshan Nature Reserve,Leishan,Guizhou55719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grasp the status of wild bird resources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60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points were randomly arranged using a kilometer grid to investigate ground ac-tive birds in key areas of Leigongshan.From January2020to December2021,100infrared cameras worked normally in the field for a total of18074camera days,and a total of2883independent and effec-tive bird photos(videos)were obtained.The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recorded48species of birds in 17families and7orders,among which7species were new records of birds,including Ixobrychuscin na-momeus,Calliope calliope,Luscinia cyane,Pomatorhinus erythrocnemis,Picus canus,Garrulax cineraceus and Centropus sinensi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ophura nycthemera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Bambusicola thoracica and Paradoxornis webbianus;the highest bird grid oc-cupancy rate was Lophura nycthemera(42.05%),followed by Paradoxornis webbianus(35.23%)and Bambusicola thoracica(25.00%).Key words: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bird survey;relative abundance;grid occupancy rate;收稿日期:2022-02-25.基金项目:贵州省林业科研课题(黔林科合 2020 16号);黔东南州科技计划项目(黔东南科合J 2020 063号).第一作者:吴必锋(1986-),男,贵州施秉人,工程师.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Email:jefeng920@林业调查规划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㊀㊀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infrared trigger camera)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并涉及物种识别㊁种群数量估计㊁生境利用㊁活动节律等各方面复杂研究[1-2]㊂以前由于红外相机野外布设不规划㊁布设点位主观随意性大等问题,造成监测数据很难结合物种生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3-4]㊂因此,科学布设相机抽样位点,规范获取监测数据,应用ArcGIS对植被和DEM数据进行自然间断点分级,系统性抽样开展红外相机调查监测,将突破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摸清区域野生动物本底,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创新㊂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贵州境内重要的区域,但有关保护区的鸟类专项调查一直未开展,鸟类种类与资源量分布等数据信息已多年未进行编目和更新,急需开展系统的调查和监测㊂为此,充分利用Arc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开展公里网格系统抽样布设红外相机点位,以覆盖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的调查监测,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核实保护区鸟类物种,为保护区鸟类监测与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㊂1研究地自然概况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 雷公山保护区 )地处苗岭东段(108ʎ5ᶄ~108ʎ24ᶄE, 26ʎ15ᶄ~26ʎ32ᶄN),横跨雷山㊁台江㊁剑河㊁榕江4县,总面积为47300hm2,最高海拔苗岭主峰雷公山2178.8m,最低海拔650m,东西横延约15km,南北纵深约30km,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5]㊂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内雨量充沛㊁生物资源丰富,已经鉴定的各类生物种类5158种,其中:动物2300种,高等植物2595种,大型真菌263种㊂列入国家一㊁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共有85种,其中:植物有红豆杉㊁南方红豆杉㊁钟萼木㊁异形玉叶金花㊁台湾杉等25种(一级4种㊁二级21种);动物有云豹㊁金钱豹㊁林麝㊁白颈长尾雉㊁鸳鸯㊁红腹锦鸡㊁大鲵㊁黑熊㊁穿山甲㊁猕猴㊁藏酋猴㊁大灵猫等60种(一级12种㊁二级48种)[7-9]㊂2调查方法2.1样地布设基于雷公山保护区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通过ArcGIS对ASTGTM3DEM数据进行分析,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海拔划分为650~1062m㊁1063~1334m㊁1335~1617m㊁1618~ 2178m共4个梯度,植被类型划分为阔叶林㊁针阔混交林㊁针叶林㊁竹林和灌丛5种类型,每个梯度内的每种植被类型至少布设一个监测样地点位[4]㊂结合雷公山保护区实际生境情况,在公里网格中选取100个调查监测样地点位(图1)㊂图1㊀雷公山保护区鸟类调查监测样地Fig.1㊀Bird survey and monitoring sample plots inLeigongshan Nature Reserve2.2相机安装监测2020年1月 2021年12月在布设的每个固定样地内适宜点位安装1台红外相机,两台红外相机点位之间直线距离不小于1km,监测时间为1a,所有相机均设置为全天候连续工作,相机模式为图片和视频,单次触发拍摄设置为连拍照片1张和录像时长20s㊁触发间隔为0s㊁触发敏感度为正常,期间每4~6个月收集1次数据㊁更换1次内存卡和电池㊂调查监测使用的红外相机均为北京迪越达BG962-X36W,内存卡为金士顿64G SD卡,电池为南孚5号碱性电池㊂相机安装时,充分考虑动物活动痕迹,选在视线通透㊁地面低矮灌木和杂草较少的位置,捆绑在树干约0.5m高度,机头平行于地面,朝无阳光直射的方向[2,6,10];并做好点位号㊁红外相㊃28㊃第48卷吴必锋,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机编号㊁安装时间㊁坐标海拔㊁植被类型㊁综合覆盖度和调查人员等信息记录,并拍摄1张含有位置和时间信息的现场照片[2,6]㊂2.3数据统计及分析红外相机在野外每监测4~6个月进行一次数据收集,及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物种识别,物种识别主要依靠专家鉴定图片㊁视频㊁羽毛和骨骼等,以及借助工具书‘中国鸟类图鉴“[11]辨别鉴定鸟类物种;依据‘中国鸟类志(上下)“分类系统[12]将其归纳到所属科目;参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织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1年)“,确定每种动物的濒危等级(endangered category,EC);参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确定保护级别㊂将同一监测位点红外相机30min 内拍到的多张同一物种照片或视频记为1张独立有效照片[1,6],单台红外相机野外持续工作24h 记为1个相机工作日[2,6]㊂通过对红外相机记录图像数据的识别统计,获得雷公山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物种名录,计算各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和网格占有率(grid occupancy,GO)[2,13-14]㊂相对多度指数(RAI)为调查区域内每100个单位相机日获取同一物种在所有点位记录的独立有效照片数[6,14],计算公式为:RAI =A i T ˑ100(1)式中:A i 为记录物种i 的独立有效照片数;T 为总有效相机工作日㊂网格占有率也被称为物种相机位点出现率,指某一调查区域内某物种被拍到的网格单元数或相机位点数占所有正常工作网格单元数的百分率[6,14],计算公式为:GO i =n i N ˑ100%(2)式中:n i 为物种i 被记录到的相机位点数;N 为正常工作100个相机日的点位数㊂3结果分析野外调查监测期,全部调查样地位点中100台红外相机正常工作100个相机日及以上的有88个点位,累计工作18074个相机日;相机丢失㊁损坏或系统出错导致正常工作100个相机日以下的有12个点位,累计丢失2571个相机日㊂本次监测调查共获得41739份照片和视频,其中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866份,记录到48种鸟类(7目㊁17科),栗苇鳽㊁红点颏㊁蓝歌鸲㊁斑胸钩嘴鹛㊁灰头绿啄木鸟㊁灰翅噪鹛㊁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㊂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颈长尾雉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栗苇鳽㊁凤头鹰㊁褐耳鹰㊁白鹇㊁红腹锦鸡㊁勺鸡㊁褐翅鸦鹃㊁红嘴相思鸟㊁红点颏等9种(表1)㊂表1㊀雷公山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物种名录Tab.1㊀List of bird species monitored by infraredcameras in Leigongshan Nature Reserve一㊁鹳形目Ciconiiformes(一)鹭科Ardeidae 栗苇鳽Ixobrychus cinnamomeusLC 二级120.011 1.14二㊁隼形目Falconiformes (二)鹰科Accipitridae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 LC 二级110.006 1.14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 LC 二级110.0061.14三㊁鸡形目Galliformes (三)雉科Phasianidae 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LC22473 2.61725.00白鹇Lophura nycthemera LC 二级37731 4.04442.05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LC151270.70317.05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NT 一级9490.27110.23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LC 二级17187 1.03519.32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LC 二级140.0221.14四㊁鸽形目Columbiformes (四)鸠鸽科Columbidae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LC 5120.066 5.68五㊁鹃形目Cuculiformes (五)杜鹃科Cuculidae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LC 二级150.028 1.14六㊁鴷形目Piciformes (六)啄木鸟科Picidae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 LC 3100.055 3.41七㊁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七)鹡鸰科Motacillidae㊃38㊃第4期林业调查规划续表1山鹡鸰Dendronanthusindicu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LC570.039 5.68(八)山椒鸟科Campephagidae短嘴山椒鸟PericrocotusbrevirostrisLC280.044 2.27(九)鹎科Pycnonotidae黑[短脚]鹎HypsipetesmadagascariensisLC110.006 1.14(十)鸦科Corvidae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LC7230.1277.95白颈鸦Corvus torquatus LC230.017 2.27(十一)鸫科Turdidae红胁蓝尾鸲TarsigercyanurusLC630.017 6.82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LC480.044 4.55红尾水鸲RhyacornisfuliginosusLC111460.80812.50灰背燕尾EnicurusschistaceusLC280.044 2.27紫啸鸫MyiophoneuscaeruleusLC240.022 2.27斑鸫Turdus naumanni LC16210 1.16218.18乌鸫Turdus merula LC8290.1609.09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 LC191630.90221.59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 LC240.022 2.27(十二)画眉科Timaliinae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ruficollisLC4130.072 4.55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LC11340.18812.50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 LC二级13720.39814.77蓝翅希鹛Minla cyanouroptera LC110.006 1.14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 LC2180.100 2.27栗头凤鹛Yuhina castaniceps LC110.006 1.14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erythrocnemisLC120.011 1.14灰翅噪鹛Garrulax cineraceus LC390.050 3.41(十三)鸦雀科Paradoxornithidae棕头鸦雀ParadoxorniswebbianusLC312351.30035.23续表1灰头鸦雀Paradoxornisgularis(十四)莺科Sylviidae黄眉柳莺PhylloscopusinornatusLC110.006 1.14极北柳莺PhylloscopusborealisLC140.022 1.14(十五)鹟科Muscicapidae棕胸蓝姬鹟FicedulahyperythraLC2360.199 2.27乌鹟Muscicapa sibirica LC18510.28220.45北灰鹟Muscicapa dauurica LC850.0289.09红点颏Calliope calliope LC二级290.050 2.27蓝歌鸲Larvivora cyane LC230.017 2.27(十六)山雀科Paridae大山雀Parus major LC13250.13814.77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 LC7420.2327.95(十七)文鸟科Ploceidae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LC3310.172 3.41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 LC10490.27111.36㊀㊀对所有监测样地物种的RAI统计分析表明:(1)雷公山保护区鸟类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白鹇(RAI=4.044),其次为灰胸竹鸡(RAI=2.617)和棕头鸦雀(RAI=1.300);(2)雷公山保护区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的为白鹇(42.05%),其次为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㊂监测数据显示,在研究区域内还存在较大的人为干扰,干扰形式包括人类活动以及狗㊁牛㊁羊等家养动物㊂100个样地点位中仅有13个相机位点未探测到人类及家犬和家畜等饲养动物活动,其中探测到人类活动次数>家畜>家犬㊂但监测数据统计也表明,同一物种被2个以上点位记录,且距离农田或公路距离在1km以内人类干扰较大的点位[15-16],占总点位50%以上的有棕头鸦雀㊁红嘴蓝鹊㊁红尾水鸲㊁红嘴相思鸟㊁雉鸡㊁白颈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20种鸟类,占监测记录鸟类物种的42%;其中分布在人类干扰较大点位占比最大的为棕头鸦雀,达81%,其次为红嘴蓝鹊71%和红尾水鸲64%㊂㊃48㊃第48卷吴必锋,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4讨㊀论㊀㊀红外相机技术在动物调查中的影像记录能够准确鉴定物种,本次调查监测记录识别到鸟类48种,与目前雷公山保护区公开发布记录的鸟类名录对比新增了7种分布记录㊂同时,被记录的鸟类大部分是在林底层和地面活动,其RAI值和GO i值均较大,非林底层和地面活动的鸟类则较小㊂这表明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林底层和地面活动鸟类的资源调查㊁监测和编目,具有物种识别准确㊁人为干扰小㊁监测数据真实等优势,这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㊂本次调查监测结果显示,雷公山保护区林底层和地面活动的鸟类资源丰富,尤其是白鹇㊁灰胸竹鸡等雉类和虎斑地鸫㊁斑鸫等鸫类在保护区内拥有较丰富的种群数量㊂因此,进一步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深入地对保护区内雉类和鸫类的生境结构㊁数量分布状况及栖息地植被类型和坡位坡向海拔等空间生态位进行研究非常必要㊂人类活动是影响野生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人类干扰受到各方面极大关注㊂统计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分布影响并非全是负面,有些鸟类喜欢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活动,体现了动物的生境选择是动物响应异质环境的重要形式[17]㊂因此,在物种生境选择利用研究上,应加强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交互作用㊁物种共存机制对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18],这有助于理解物种共存机制以及制定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物种保护政策㊂致谢:感谢贵州林业局冉景丞研究员㊁贵州大学粟海军教授㊁贵州师范大学杨卫诚副教授在调查工作中的宝贵意见和物种识别鉴定中的帮助㊂参考文献:[1]OᶄCONNELL A F,NICHOLS J D,KARANTH K U.Camera traps in animal ecology:methods and analyses[M].New York:Springer,2011.[2]肖治术,李欣海,王学志,等.探讨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J].生物多样性,2014,22(6):704-711.[3]MEEK P D,BALLARD G,CLARIDGE A,et al.Recomme-nde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reporting on camera trapping re-search[J].Biodiversity&Conservation,2014,23(9):2321-2343.[4]粟海军,李光容,陈光平,等.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调查初报[J].兽类学报,2018,38(2): 221-229.[5]周政贤,姚茂生.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6]范宗骥,欧阳学军,万雅琼,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鼎湖山及其周边林地的鸟兽调查[J].生物多样性, 2020,28(9):1147-1153.[7]张华海,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8]王子明,李萍,李扬,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J].野生动物学报,2015,36(1):118-120. [9]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EB/OL].(2021-03-16).http:// /zwgk/xxgkml/zzjg/jggk/202103/t202 10316_67208271.html.[10]肖治术,陈立军,宋相金,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与雉类的编目清查与评估[J].生物多样性,2019,27(3):237-242.[11]约翰㊃马敬能,卡伦㊃菲利普斯,何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2]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OᶄBRIEN T G,KINNAIRD M F,WIBISONO H T.Crouc-hing tigers,hidden prey:Sumatran tiger and prey popula-tions in a tropical forest landscape[J].Animal Conserva-tion,2003,6(2):131-139.[14]陈立军,肖文宏,肖治术.物种相对多度指数在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及局限[J].生物多样性,2019,27(3):243-248.[15]盛琪,董灵波,刘兆刚.应用GIS对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评价 以大兴安岭盘古林场紫貂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6):157-162. [16]游卫云,高欣,梅爱君,等.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白鹇栖息地选择研究[J].四川动物,2019,38(5):564-570.[17]张明海,李言阔.动物生境选择研究中的时空尺度[J].兽类学报,2005,25(4):395-401. [18]钟明,侍昊,安树青,等.中国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境破碎化研究[J].生态科学,2016,35(4):205-209.责任编辑:杨焌熔㊃58㊃第4期。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年度工作总结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年度工作总结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年度工作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年度工作总结篇1时间过得很快,20xx年已经接近了尾声,一年来,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工作、学习、个人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下面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方面在工作上,我严格遵守单位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主要有:第一,成功发表论文一篇。

论文题目是《3s 技术在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投稿到《甘肃科技》期刊上,于12月23日出刊。

第二,完成了第二篇论文。

题目是《地理信息系统初探》,目前投稿至《环境科学与技术》,正在审稿期间。

第三,不管是在站上还是局机关,辅助单位同事做饭,虽然水平有限,但是在同事的建议和宝贵意见下,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在陇南学习了为期7天的动植物标本制作。

第五,在杭州学习了arcgis软件操作。

第六,在省测绘局学习了地形图和植被图的制作。

二、学习上认真学习了《自然保护区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和《自然地理学》三本书,并详细做了读书笔记。

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相关软件,提高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为我们保护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服务。

三、今后打算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发现了自己很多缺点,如缺乏经验、理论知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所以,希望在20xx年通过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达到以下要求:第一,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制度,积极响应单位号召。

第二,实现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

通过加强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实现论文中描述的目的,主要包括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保护区三维系统的制作和建立、为保护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为制作好的植被图和地形图创立一个显示平台。

第三,购买制作标本的所需工具,完成在陇南采集的植物标本上台纸、做边框的工作。

第四,选择两本工作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做好学习笔记和政治笔记。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制(修)订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等功能。

根据《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规定,湿地水鸟是指在生态上依存于湿地的鸟。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来说,水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监测湿地环境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通过水鸟同步调查,了解各类群水鸟的基本活动和迁徙规律,有利于保护甘肃省湿地珍稀濒危的水鸟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候鸟的保护做出贡献。

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对甘肃省湿地鸟类的种群、优势种、居留情况、迁徙规律、多样性水平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湿地鸟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与成功经验。

目前,甘肃省在湿地水鸟同步调查技术规范中,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联合甘肃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甘肃省山丹县湿地保护站、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等湿地保护和管理单位,共同研究制订起草了《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为甘肃省开展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填补我省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工作地方标准的缺失。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鸟类野外调查的原则、目的、范围、因子、器材及工具、时间频次、方式方法、区域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报告编制、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及依托项目简况2013年8月,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并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综合实验站1处,在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6县(区)建立动物(鸟类)监测样线24个、样点18个,购置观测设施设备50多台(件),按照《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了大量的湿地鸟类野外调查与监测工作,为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Vol.34,No.5May,2021第34卷第5期2021年5月环 境 科 学 研 究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 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程智超1,杨立宾2,隋 心",张 童1,王文浩1,尹伟平3,李国富3,宋福强11.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嫩江161400摘要: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森林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 Biolog-Eco 微平板法对位于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典型森林类型——白桦林、蒙古栎林、兴安落叶松林下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林、蒙古栎林、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值、Shannon-Wiener 指数和McIntosh 指数差异显著(P<0. 05). AWCD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其中白桦林的AWCD 值最高,而落叶松林的AWCD 值最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差异显著,主成分1和主 成分2分别可以解释方差变量的38. 81%和30. 30%.从碳源利用率来看,糖类和氨基酸类是影响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 的主要碳源.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皿(SOC)(SOC 为土壤有机质),w(TN) (TN 为全氮)和pH 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显示,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方式均有显著差异,其主要受到土壤pH,w(SOC)和“(TN)的影响.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森林类型;碳源利用模式;Biolog-Eco 微平板技术中图分类号:X176文章编号:1001-6929(2021)05-1177-10文献标志码:A DOI : 10. 13198/j. issn. 1001-6929. 2021. 01. 04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Responses to Different Revegetation Types in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ure ReserveCHENG Zhichao 1 , YANG Libin 2, SUI Xin 1* * , ZHANG Tong 1 , WANG Wenhao 1 , YIN Weiping 3, LI Guofu 3, SONG Fuqiang 1收稿日期:2020-05-05 修订日期:2020-12-31作者简介:程智超(200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责任作者,隋心(1982-),男,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博士,硕导,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xinsui_coo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1153042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LH2020C088);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No.JCL202006)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No. 32011530425 ) ;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 China(No.LH2020C088) ; Outstanding Yout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 China ( No.JCL202006)1.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for Cold Region ,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 Harbin 150080, China2. Institute of Nature and Ecology,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40, China3.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 Nenjiang 161400, ChinaAbstract : Soil microb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st ecosystems. Therefore ,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es under different forest vegetation types. In this study, the Biolog-Eco microplate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soil microbialfunctional diversity under three typical forest types-Betu/a p/atypAy/Za , ^uercas rnon,go//ca , and Larix gmelinii forests in HeilongjiangCentral Station Black-billed CapercaiHi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microbial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 AWCD) values ,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McIntosh index of Betula platyphylla , QuercusmongoZica and Larix gmelinii soil ( P<0. 05). The AWCD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ion time. The AWCD value of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 was the highest , while the AWCD value of Larix gmelinii forest was the lowe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microbes among the three forest types. Principal component 1 and principalcomponent 2 could explain 38. 81% and 30. 3% of the variance variables ,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1178环境科学研究第34卷carbohydrates and amino acids were the main carbon sources that affect the soil microbial function of the three forest types.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 and pH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forest types,and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pH,w(SOC)and w(TN).Keywords:soil microorganisms;forest types;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patterns;Biolog-Eco microplate technology在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养分循环和代谢过程[1],而且直接影响地球生物化学循环[2],在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3],并通过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⑷.地质条件及植被等多种因素又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特征具有反馈作用[5-6],随着植被组成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均呈现明显变化[7-10].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植被更新和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明显.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改变会影响地上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因此,研究植被组成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是目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也是探究生态系统机制的重点研究领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1].森林土壤不但是动植物分解和循环的场所[12],而且还是林木生存的物质基础[13].植物对土壤环境的重要影响之一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14].例如,孙雪等[15]对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分析发现,处于不同森林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差异显著.而且,逢好胜等[16]对大兴安岭森林退化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发现, 3种植被退化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预见,原始森林发生退化后,不同森林类型阶段土壤微生物功能会发生明显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大小兴安岭交错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尚不清楚•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小兴安岭过渡区,其森林类型具有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植被的特征•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兴安 落叶松为建群种的原始林受到了大规模破坏,原始兴安落叶松林面积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次生演替以后出现的大量白桦林和蒙古栋林.森林类型的改变尤其是其建群种的改变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土壤生态系统受到地上植被组成的影响更为显著,但遗憾的是,目前关于植被变化或者说植被长期演替以后,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在森林交错区的研究还很少,对于森林交错区土壤微生物功能的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鉴于此,该研究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的森林类型(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蒙古栋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发生次生演替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差异和变化规律,以期为深入了解我国寒温带森林交错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和数据基础.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试验地点位于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6°00'E~126°45'E、48°30'N~48°50'N),该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南部,地处小兴安岭西南山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988.6km2.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年均气温-0.5弋,无霜期为121d,年均降雨量476.33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2%.不同森林类型呈随机性分布,受周边环境影响,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均有分布,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森林、灌丛、湿地和草甸.森林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2.4%[17].主要植物有兴安落叶松(Zari”grnelinii)、紫椴(Tilia a肌ure兀sis)、钻天柳(CAosenia ar6uti/olia)、白桦(Betula platjpAylla)、黑桦(Betula /a局rica Pall.)、蒙古栋(Quercus mongolica)、山杨(Populus/a”i/iana)、稠李(Prunus pa/us)、大黄柳(Salix ra//eana)、东北赤杨(4lnus man/sAurica)等. 1.2研究方法1.2.1样地设置和样品采集于2019年7月进行样品采集,在保护区内选取白桦林、蒙古栋林、兴安落叶松林3种典型的森林类型,每种森林类型内设置3块样地,每个样地面积约400m2,每个样地内分别再设置3个10mX10m的小样方.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表层(0~20cm)土壤,混合为1个土样.采集后的土壤样品首先剔除植物凋落物,然后过口径为2mm的土壤筛后放入自封袋中,第5期程智超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1179置于4兀保温箱中保存,带回实验室.在实验室内将土壤样品分成2份,一份用于Biolog-Eco分析,一份室温风干后用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1・2・2土壤理化因子测定土壤pH采用水浸提电位法(水土比2.5:1)测定;/(SOC)和w(TN)采用元素分析仪(Elementar, Vario MAX CN,Germany)测定.1・2・3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首先将土壤样品在25°C的恒温箱活化24h,然后称取10.0g鲜土加入到无菌的200mL三角瓶中,再向三角瓶中加入100mL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用密圭寸袋圭寸口,室温条件下,180r/min振荡30min,静置2min后依次稀释至10mL和1mL土壤悬浮液.用移液器吸取150|xL土壤悬浮液于Biolog-Eco 板中,25C下培养,每组试验均3次重复,590nm 处测定吸光度,每隔24h测定1次吸光度,连续测定10d[18-20].1.3数据分析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计算公式:31AWCD二丫(C,-A)/31(1)式中,C,为有碳源孔的吸光度值,R为对照孔的吸光度值,C,-R W0的孔在计算中记为0[21].将培养216h的数据用于计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计算公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1]:丹二p,X ln P,(2) Simpson优势度指数[21]:31D二1-工P,2(3),二1McIntosh多样性指数[22]:〃二*⑷式中,P,为第,个孔的相对吸光度值与所有孔相对吸光度值总和的比值为第,孔的相对吸光度值[23].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进行,采用SPSS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水平选择0.05水平,采用R语言进行热图、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数据包采用Vegan软件包. 2结果与讨论2.1土壤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3种森林类型土壤pH、w(SOC)、w(TN)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白桦林土壤pH最高,为6.03,落叶松最低,为4.39;白桦林的w(SOC)最高,为114.11g/kg,落叶松林最小,为95.04g/kg;白桦林w(TN)最高,为6.21g/kg,而落叶松林最小,为4.69g/kg;落叶松的C/N最高,为20.25,而白桦林C/N最小,为18.37.表1土壤理化性质Table1Soi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森林类型pHw(SOC)/(g/kg)w(TN)/(g/kg)C/N 白桦林 6.03±0.60a114.11±9.99a 6.21±0.22a18.37±1.44a 蒙古栎林 5.34±0.10a100.97±0.76b 5.10±0.15b19.82±0.61a 落叶松林 4.39±0.04b95.04±3.97b 4.69±0.13c20.25±0.36a 注:数据为平均值土标准差5=3),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2.2土壤微生物AWCD的差异AWCD表征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24-25].AWCD值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的密度和活性越高;AWCD值越小,微生物密度和活性越低.如图1所示,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AWCD值的变化规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24h后,土壤微生物适应了Biolog-Eco微孔板的基质环境,所有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都急剧增加,表明所有土壤微生物群落都能够在Biolog-Eco微孔板中代谢有机底物.在24〜216h的培养期间,AWCD值增速更快,并且在216h后趋于稳定,表明所有可培养的微生物都可以在稳定时期内稳定地使用碳源[26].Fig.l AWCD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3different forest types within incubationtime1180环境科学研究第34卷在3种森林类型土壤中,阔叶林(白桦林和蒙古栋林)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216h后,白桦林和蒙古栋林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分别从0增至0.8和0.7,而落叶松林的AWCD值增至0.6左右,表明阔叶林土壤微生物中活性较高.然而,当落叶松林AWCD值趋于稳定时,其AWCD值增至0.6左右,说明落叶松林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最低.综上,不同森林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大小表现为白桦林〉蒙古栋林〉落叶松林.2.3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从表2可以看出,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cIntosh指数差异显著(P<0.05),但是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Shannon-Wiener指数呈白桦林>蒙古栋林>落叶松林的规律,白桦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3.05;McIntosh指数呈蒙古栋林〉白桦林〉落叶松林的规律,蒙古栋林的Mclntosh指数最高,为9.28.表2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Table2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carbon utilization森林类型AWCD值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白桦林 1.25±0.07a 3.24±0.05a0.957±0.002a9.06±0.97訪蒙古栋林 1.20±0.08a 2.92±0.11b0.959±0.001a9.28±0.97b 落叶松林0.84±0.02b 2.65±0.09"0.953±0.000a8.34±0.88a注:数据为平均值土标准差5=3),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2.4土壤微生物利用不同底物的能力根据碳源生理生化特征,Biolog-Ec。

分析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

分析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

分析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摘要:红外相机技术已发展成为陆生兽类、地面活动鸟类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中重要的基础类信息技术。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动物;监测;红外相机技术;自然保护区引言:在野生动物研究与调查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并确保野生动物监测成效。

其红外相机技术在检测中可利用其自身的红外感应设备实现对野生动物的静态、动态拍摄。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它可以将红外热传感器分为主动式运转,并为多样性监测技术提供基础作用。

1.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利用1.1动物行为学研究在野外动物活动中,为研究好动物行为学,应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其红外相机技术具有24小时持续监测的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行特定的监测。

在这样的监测中,可针对红外线相机照片拍摄概率确定好动物活动强度以及其指数,进而发挥行为学研究效果。

同时,在利用红外相机针对动物日常活动进行评估时,也可以按照动物领地的标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在红外相机被应用到食肉动物研究中时,可根据食肉动物气味进行标记与研究,其标记巢捕食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1]。

1.2种群参数研究首先,在种群数量以及其密度的计算中,应合理利用红外线相机技术,应针对动物种群数量以及其密度进行评估工作。

例如,可按照动物特表特征进行识别,并利用好红外相机技术使获得的数据可以标记并建立出模型,进而为后续专项数据分析做好基础工作。

例如,在个体识别中,可按照野生动物不同的特点进行评估,如猫科、硬骨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颈椎类等进行评估与标记。

如,猫科动物体表斑纹等,也可以在人为标记上进行识别其次,在红外相机中,可以按照自然特点识别出具体的特体动物。

例如,在评估东北虎等大型猫科动物中,可按照空间标记以及其重捕模型对动物个体进行调查工作,以此按照具体移位情况进行分析,在特定位置上可以不断加强到对探测的概率。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

第44卷第6期2024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4,No.6Mar.,2024基金项目:环保公益专项生物多样性观测子课题(2017⁃HN⁃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601869);湖南省林业局2023年中央财政提前批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2023⁃2130211⁃001)收稿日期:2023⁃03⁃03;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3⁃12⁃22∗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sfuzzq@126.comDOI:10.20103/j.stxb.202303030388唐佳敏,杨道德,曹越,李佳琦,张志强.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生态学报,2024,44(6):2621⁃2631.TangJM,YangDD,CaoY,LiJQ,ZhangZQ.DailyactivityrhythmdifferentiationofSilverpheasant(Lophuranycthemera)byusinginfraredcamera:studyingDupanglingandDaweishanpopulationsinHunanProvince,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24,44(6):2621⁃2631.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唐佳敏1,杨道德1,曹㊀越1,李佳琦2,张志强1,∗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㊀410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㊀210042摘要:种群行为分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基础,而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体现其生态适应的重要内容㊂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由生态条件和种间竞争等因素引起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物种活动节律的分化,有助于对种群的动态管理和保护㊂为研究同一物种在不同分布区域的年周期行为节律,通过提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中监测到的白鹇(Lophuranycthemera)种群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DensityEstimation)和雅各布斯选择指数(JacobsSelectionIndex,JSI)对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选择进行了构建与比对,同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及T检验(T⁃Test)分析了两个异域分布的白鹇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趋势㊂结果表明: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冷季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模式,暖季为双峰模式;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全年的日活动节律为连续多峰模式,冷季和暖季为单峰模式㊂在活动时段的选择上,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暖季更偏好在上午(JSI=0.479,JSI=0.461)活动,冷季更喜欢在中午(JSI=0.593)活动,全年和不同季节对日落(-0.41<JSI<0)为消极选择;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冷季偏好在下午(JSI=0.454,JSI=0.673)活动最多,暖季在上午(JSI=0.423)活动最多,同时对日落为正向选择(JSI=0.082)㊂依据活动时间重叠系数,都庞岭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暖季的活动时间重叠系数最高(Dhat=0.92);依据活动频次相关性分析,2个地理种群在暖季的活动频次分化程度最高(Cor=-0.92,P<0.01)㊂综合分析表明,气候适应,回避人为干扰,同域竞争者和捕食者压力等因素可能是引起白鹇不同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节律分化的原因㊂本研究结果可为雉类日活动行为分化研究提供经验线索,并为白鹇种群有效管理与栖息地保护提供理论支撑㊂关键词:白鹇;日活动节律;种群行为分化;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DailyactivityrhythmdifferentiationofSilverpheasant(Lophuranycthemera)byusinginfraredcamera:studyingDupanglingandDaweishanpopulationsinHunanProvince,ChinaTANGJiamin1,YANGDaode1,CAOYue1,LIJiaqi2,ZHANGZhiqiang1,∗1InstituteofWildlifeConservation,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2Nanjing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MinistryofEcologyandEnvironmentofthePeopleᶄsRepublicofChina,Nanjing210042,ChinaAbstract:Populationbehaviordifferentiationisthebasisforspeciestoadapttotheenvironment,whilethedifferentiationofgeographic⁃basedactivityrhythmsofvariouspopulationsthatbelongtoonespeciesisanessentialpartofecologicaladaptation.Suchgeographic⁃variedactivityrhythmsofspeciespopulationsaremainlydeterminedbytheecological226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conditionsandinterspecificcompetition.Thus,understandingthegeographic⁃differentiatedactivityrhythmcancontributetothemanagementandprotectionofpopulationsinadynamicmanner.Inordertostudytheannuallybehavioralpatternsofdifferentpopulationsthatdwellgeographicaldifferently,populationdataofSilverpheasant(Lophuranycthemera)wascollectedfromsixtyinfraredcameras(fromOctober2017toSeptember2018)wereutilizedinHunanDupanglingNationalNatureReserveandHunanLiuyangDaweishanProvincialNatureReserve,respectively.ThekerneldensityestimationmethodandtheJacobsSelectionIndex(JSI)wereadoptedtoconstructandcomparethedailyactivityrhythmandthedailytimenodesforthisspecies,whilethedifferentiationtrendsofactivityrhythmbetweenthetwopopulationswereanalyzedwith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andT⁃test.Thefindingsindicatedasingle⁃peakmodeofthedailyrhythmofsilverpheasantinDupanglingallthroughtheyearandincoldseason,andadual⁃peakmodeinthewarmseason.Notably,anobviousseasonalreversalwascharacterizedwithcontinuousmulti⁃peakthroughouttheyear,andasingle⁃peakmodeinbothcoldandwarmseasonsforSilverpheasantinDaweishan.Intermsoftimeselection,SilverpheasantsinDupanglingweremorelikelyactiveinthemorningthroughthewholeyearandthewarmyear(JSI=0.497,JSI=0.461),andtendedtobemoreactiveatmiddayinthewarmseason(JSI=0.593).Inaddition,sunsetswerenegativechoicesthroughouttheyearanddifferentseasons(JSI<0)inthispopulation.However,SilverpheasantsintheDaweishanweremorefrequentlyactiveinafternoonallaroundtheyearandthecoldyear(JSI=0.454,JSI=0.673),andpreferredtobeactiveinthemorning(JSI=0.423)inthewarmseason.While,sunsetswerepositivechoicesbythesepopulationsinthewarmseason(JSI=0.082).Accordingtotheactivitytimeoverlapcoefficient,theresultsshowedtheoverlapcoefficientreachedthehighestdegree(Dhat=0.92)betweenthetwogeographicpopulationsofSilverpheasantinthewarmseason,inwhichtheactivityfrequencyofthetwogeographicalpopulationswasthemostdifferentiatedbyactivityfrequencycorrelationanalysis(Cor=-0.92,P<0.01).ComprehensiveanalysissuggestedthatthereasonsfortheactivityrhythmdifferentiationofSilverpheasantsweretemperatureadaptation,humaninterferenceavoidance,andabundancepressureofcompetitorsandpredatorsinDupanglingandDaweishan.Thestudyprovidedbothempiricalclueforthefutureresearchthatexploresthedailyactivityrhythmdifferentiationofpheasantsandtheoreticalsupportforthepopulationmanagementandhabitatprotectionofsilverpheasant.KeyWords:Silverpheasant(Lophuranycthemera);dailyactivityrhythm;populationbehaviordifferentiation;HunanDupanglingNationalNatureReserve;HunanLiuyangDaweishanProvincialNatureReserve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一直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 2]㊂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常导致种群间的行为节律产生分化,某些行为节律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物种对于环境要素差异的积极响应[3 4]㊂不同地理种群的行为节律分化需要种群至少在时间㊁空间或行为类型上产生分化[3 8]㊂已有研究表明,动物在不同季节或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节律可适应气候变化㊁种间竞争与捕食强度,是动物适应环境周期变化维持存活的基础[9 11]㊂一些动物通过改变活动模式响应物候周期的变化,如季节性的气候变化,依其反应程度被划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12]㊂其中,恒温动物随气温升高通常会减少觅食等活动频率,在舒适温度下增加活动强度[13],如鸟类的日活动模式会显著地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14]㊂已有研究表明,雉类可通过空间或时间的利用分化来响应气候变化㊁种间竞争或捕食者压力[15 19]㊂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雉类物种多样性位居世界前列,且特有㊁珍稀㊁濒危的物种众多[20 22]㊂雉类研究在我国鸟类学研究中一直处于重点研究领域[22],从早期的传统分类学现已扩展到系统发育㊁繁殖生态㊁种群生态㊁行为生态㊁生物地理学㊁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雉类保护工作的开展[23 26]㊂雉类属地栖性鸟类,大部分物种栖息于山地森林[27],适宜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开展野外监测[28 29]㊂随着红外相机监测技术的普及,关注雉类行为时间的研究逐渐增多[18],雉类日活动节律已成为反映行为时间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30 31]㊂相关研究显示,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雉类的活动节律在地理分布区间和日间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差异性[14,28 29]㊂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同域分布的雉类行为节律的分化[30 32],对同种雉类不同地理种群的行为节律分化鲜有报道㊂白鹇(Lophuranycthemera)为大型地栖性雉类,包含16个亚种,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㊁缅甸东部㊁泰国北部㊁越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森林茂密㊁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27]㊂开展白鹇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为多型种雉类在时间生态位的行为可塑性潜在机制的探究提供线索,同时为促进白鹇等雉类种群动态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撑㊂㊀图1㊀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红外相机监测点示意图Fig.1㊀MapofgeographicallocationandinfraredcameramonitoringpointsofHunanDupanglingNationalNatureReserve㊀1㊀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为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都庞岭保护区)和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保护区)㊂都庞岭保护区属南岭山系,位于广西桂林和湖南永州交界处(111ʎ05ᶄ12ᵡ 111ʎ23ᶄ50ᵡE;25ʎ15ᶄ26ᵡ 25ʎ36ᶄ39ᵡN,图1),长约75km,宽20km,总面积200.66km2,分布有大面积结构完整的常绿阔叶林㊂保护区以保护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上最具典型和代表的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人为干扰活动较低㊂山体呈东北 西南走向带状分布,平均海拔1400m以上,主峰韭菜岭2009m,为五岭第二高峰㊂海拔900m以上无霜期约275d,年平均气温16ħ,年降雨量1500mm左右㊂现已记录维管束植物214科㊁861属㊁1949种,植物群落优势种中,除地带性的栲㊁椆林外,有许多典型的南岭区系植物,如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㊁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㊁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mvar.Longipes)㊁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tonkinensis)㊁假地枫皮(Illiciumjiadifengpi)㊁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等[33]㊂区内现已记录鸟类21科㊁174种[34],其中雉类有5种,如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㊁白鹇㊁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㊁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雉类的捕食者记录有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㊁普通鵟(Buteojaponicus)㊁黄腹鼬(Mustelakathiah)㊁亚洲狗獾(Melesleucurus)等[30]㊂大围山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东北部的湘东幕阜山 罗霄山脉接壤地带的北段,与江西省的铜鼓县交界(114ʎ01ᶄ51ᵡ 114ʎ12ᶄ52ᵡE;28ʎ20ᶄ54ᵡ 28ʎ28ᶄ47ᵡN,图2),长约12km,宽5km,总面积66.81km2㊂山体近东西走向,平均海拔1100m以上,海拔范围300 1600m之间,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8m,誉为 湘东第一高峰 ㊂区内年平均气温14ħ,年降雨量1800 2000mm,无霜期243d㊂保护区所在地于1992年建立了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曾被评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历年来具有较高的人为干扰活动㊂区内现已记录维管束植物有245科㊁900属㊁1856种,植被以常绿阔叶林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㊁马尾松林㊁杉木林㊁灌木林和草甸为主㊂区内现已记录鸟类46科㊁147种,其中雉类有6种,如白鹇㊁白颈长尾雉㊁勺鸡(Pucrasiamacrolopha)㊁灰胸竹鸡㊁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和红腹锦鸡,雉类的捕食者有豹猫㊁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㊁凤头鹰(Accipitertrivirgatus)等[21]㊂2㊀研究方法2.1㊀红外相机布设及数据回收利用1kmˑ1km的网格对都庞岭保护区及临近月岩3262㊀6期㊀㊀㊀唐佳敏㊀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㊀㊀图2㊀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红外相机监测点示意图Fig.2㊀MapofgeographicallocationandinfraredcameramonitoringpointsofHunanLiuyangDaweishanProvincialNatureReserve国有林场(图1),大围山保护区及周边张坊镇(图2),分别布设红外相机60台[20 21]㊂通过ArcGIS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区划及预设相机位点,相机安装时,相邻2台相机距离至少500m,安装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不投放任何诱饵,安装位置距离地面高度0.45 1.2m之间,相机镜头基本与地面平行;红外相机参数设置为照片+视频模式,3张连拍,录像时长10s,间隔1s,灵敏度中等㊂每4个月进行一次相机检查,更换相机电池和储存卡㊂红外相机监测时间:都庞岭保护区为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大围山为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㊂根据研究需要以及活动节律分析的样本量(研究时间内物种记录数ȡ30)要求[11],本文使用2017年10月 2018年9月红外相机野外监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㊂2.2㊀数据统计与分析2.2.1㊀活动节律重叠分析红外相机回收后,利用Bio⁃photoV2.1整理储存卡,生成CSV表格㊂逐一鉴别照片和视频中的物种种类㊁数量㊁性别㊁独立探测首张等信息㊂将单位时间30min内同一相机探测到同种个体的相邻照片记为一次独立探测事件[15]㊂累计记录目标物种独立探测事件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拍摄频次㊂对不同分布区域白鹇活动频次进行按月配对的Wilcoxon秩和检验,以评估两个分布区下的红外监测目标物种是否来源于同一分布[35],以及分化的预测㊂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nnelDensityEstimation)分析日活动节律模式和评估日活动时间利用的重叠程度[30]㊂因南岭地区和罗霄山地气候条件(年均温16 18.5ħ)及研究的需要,相机数据在全年和季节两个水平上分析㊂本研究将1年划分为冷季(10月 翌年3月,月均温12.2ħ)和暖季(4月 9月,月均温26.8ħ)㊂使用R软件中的overlap包分析并绘制物种的核密度曲线图和重叠指数,当样本量均大于等于75时,重叠指数采用Delta4值[13];由于执行单次的周期采样,重叠系数选用95%置信区间(95%CI)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9999次引导重采样(Bootstrap函数)计算的Delta4值㊂本研究对两个不同分布区下物种的时间利用重叠程度进行了划分,当Delta4>0.9时定义为 高度重叠 ,0.9<Delta4<0.8时为 中度重叠 ,Delta4<0.8时为 低度重叠 ㊂使用R软件中的Activity包函数CompareCkern检验白鹇2个地理种群的日活动模式的差异性,并将引导迭代的次数设置为1000次[36]㊂2.2.2㊀日活动时间段选择分析为评估不同分布区的物种对日活动时间段的选择强度,将全天划分为6个时间段:夜晚(定义为日落后1h至日出前1h)㊁日出(日出前1h至日出后1h)㊁上午(日出后1h至11:30;中午(11:30至14:30)㊁下午(14:30至日落前1h)㊁日落(日落前1h至日落后1h)㊂日出日落的时间依据每月平均日出日落时间而定[37]㊂利用Jaeobs改变的Ivlev选择性指数(IvlevSelectionIndex)测量日周期中白鹇对各时段的选择性(简称JSI)[38],公式如下:Di=(ri-pi)/(ri+pi-2ripi)㊂其中:Di为i时间段的JSI,i代表6个时段内的某一段;ri为i时段内的活动频率;pi为i时段占全天总时长的比例㊂使用引导重采样,9999次重复采样累计的均值以及95%CI,重新计算每个引导样本的JSI均值和95%CI426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下的范围㊂当JSI及95%CI均为正且不包含零时,即物种对该时间段为积极选择;反之,为消极选择㊂2.2.3㊀活动节律分化趋势的一致性分析本次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检验物种在一年中逐月的活动频次变化趋势是否一致[39],即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白鹇的日活动节律的总体相关程度㊂为检验地理种群间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内活动频次的差异,首先将全年㊁暖季㊁冷季白鹇活动频次数据使用Shapiro-WilkW统计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再对于正态分布数据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U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40]㊂3㊀结果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研究区域内红外相机工作共计43800个照相日,在都庞岭保护区拍摄到白鹇独立有效照片198张,其中冷季61张㊁暖季137张;在大围山保护区拍摄到2548张,其中冷季1090张㊁暖季1458张㊂根据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都庞岭保护区与大围山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的白鹇日活动节律数据样本并非来自于同一总体的分布(V=0,P<0.05),意味着2个白鹇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分化趋势㊂3.1㊀白鹇的活动时间分化都庞岭保护区白鹇全年和冷季的日活动模式相似,呈明显的单峰型(图3)㊂白鹇在全年和冷季,对上午㊁中午和下午为积极选择(JSI>0,表1)㊂在全年,白鹇对上午(JSImorning=0.479)的选择性最高;而在冷季,白鹇对中午(JSImidday=0.593)的选择性最高㊂白鹇在暖季的活动节律呈双峰型,对上午(JSImorning=0.461)的选择性最高㊂白鹇在全年㊁冷季和暖季对日落和夜晚均表现为消极选择(JSIsunset<0,表1)㊂图3㊀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在不同时期的日活动节律和重叠系数的分布Fig.3㊀ThedistributionofdailyactivityrhythmandoverlapcoefficientsforSilverpheasantsinDupang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amongdifferentseasons大围山保护区白鹇在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连续峰型(图3,表1),其中白鹇对下午(JSIafternoon=0.454)的选择性最高,而对上午和中午白鹇的选择性差异不大(0.38<JSI<0.40)㊂在冷季,白鹇的活动模式呈单峰型,对5262㊀6期㊀㊀㊀唐佳敏㊀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㊀下午(JSIafternoon=0.673)的选择性最高;而在暖季,白鹇的活动模式呈单峰型,对上午(JSImorning=0.423)的选择性最高㊂然而,与都庞岭保护种群不同的是,在暖季白鹇对日落表现为积极选择(JSIsunset=0.083,表1)㊂表1㊀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在日间不同时段的雅各布斯选择性指数(JSI)的均值Table1㊀MeanJacobsSelectivityIndex(JSI)and95%confidenceintervalsofdailydifferenttimeintervalsforSilverpheasantsinDupan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amongdifferentseasons地区Regions季节Season雅各布斯选择性指数(JSI)均值和95%置信区间MeanJacobsSelectivityIndex(JSI)and95%confidenceintervals都庞岭保护区DupanglingNatureReserve全年JSI(夜晚)JSInight-1.000JSI(中午)JSImidday0.468[0.467;0.469]∗JSI(日出)JSIsunrise-0.129[-0.133;-0.127]∗JSI(下午)JSIafternoon0.351[0.350;0.353]∗JSI(上午)JSImorning0.479[0.477;0.480]∗JSI(日落)JSIsunset-0.262[-0.264;-0.257]∗冷季JSI(夜晚)JSInight-1.000JSI(中午)JSImidday0.593[0.592;0.596]∗JSI(日出)JSIsunrise-0.129[-0.131;-0.122]∗JSI(下午)JSIafternoon0.311[0.301;0.314]∗JSI(上午)JSImorning0.445[0.443;0.447]∗JSI(日落)JSIsunset-0.007[-0.014;-0.006]∗暖季JSI(夜晚)JSInight-1.000JSI(中午)JSImidday0.395[0.394;0.397]∗JSI(日出)JSIsunrise-0.129[-0.134;-0.126]∗JSI(下午)JSIafternoon0.322[0.320;0.324]∗JSI(上午)JSImorning0.461[0.459;0.462]∗JSI(日落)JSIsunset-0.409[-0.413;-0.406]∗大围山保护区DaweishanNatureReserve全年JSI(夜晚)JSInight-0.984∗∗∗JSI(中午)JSImidday0.399[0.398;0.400]∗JSI(日出)JSIsunrise-0.066[-0.067;-0.065]∗JSI(下午)JSIafternoon0.454∗∗∗JSI(上午)JSImorning0.386∗∗∗JSI(日落)JSIsunset-0.060[-0.061;-0.059]∗冷季JSI(夜晚)JSInight-0.989∗∗∗JSI(中午)JSImidday0.404∗∗∗JSI(日出)JSIsunrise-0.006[-0.007;-0.005]∗JSI(下午)JSIafternoon0.673∗∗∗JSI(上午)JSImorning0.302∗∗∗JSI(日落)JSIsunset-0.318[-0.319;-0.317]∗暖季JSI(夜晚)JSInight-0.978∗∗∗JSI(中午)JSImidday0.396[0.395;0.397]∗JSI(日出)JSIsunrise-0.116[-0.117;-0.115]∗JSI(下午)JSIafternoon0.201[0.200;0.202]∗JSI(上午)JSImorning0.423∗∗∗JSI(日落)JSIsunset0.082[0.081;0.083]∗㊀㊀∗∗∗:P<0.001差异极显著;∗:P<0.05差异显著另据重叠指数测算表明(表2),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在全年和暖季的活动时间重叠程度为 高度重叠 (Dhat>0.9),在暖季(Dhat=0.92,95%CI[0.90 1.00])的重叠系数最高,冷季的重叠程度为 中度重叠 (Dhat=0.83,95%CI[0.74 0.91])㊂表2㊀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在不同时期活动时间的重叠系数和95%的置信区间Table2㊀Overlapcoefficientsand95%confidenceintervalsofactivitytimeforSilverpheasantsinDupan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amongdifferentseasons时期Petiod重叠系数Overlapcoefficient95%置信区间95%CIP全年Year0.900.87 0.96P<0.05冷季Coldmonths0.830.74 0.91P<0.01暖季Warmmonths0.920.90 1.00P>0.05㊀㊀P值:检验两个分布区的白鹇样本数据是否来自同一总体3.2㊀白鹇的活动频次分化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3),都庞岭保护区白鹇与大围山保护区白鹇的活动频次在暖季呈极显著负相关(cor=-0.92,P<0.01),具体表现为都庞岭保护区白鹇的活动频次最高峰出现在7月和8月,而大围山626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保护区白鹇的活动频次最高峰出现在4月(图4)㊂全年和冷季的活动频次的分化趋势不显著(cor<0.45,P>0.05),2个地理种群活动频次最低峰分别出现在10月和11月(图4)㊂另据3个时间尺度内白鹇活动频次数据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可知白鹇2个地理种群的活动频次数据均服从正态性分布(P>0.05,表3),故采用t检验首先对都庞岭保护区白鹇种群不同时间尺度的活动频次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图5),白鹇在不同活动期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冷季和暖季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种群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活动频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图5);最终,白鹇2个地理种群间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活动频次差异均极显著(P<0.01,表3)㊂表3㊀都庞岭保护区与大围山保护区白鹇在不同时期的日活动节律分化趋势统计分析Table3㊀StatisticalanalysisofdailyactivityrhythmdifferentiationtrendsforSilverpheasantsinDupang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amongdifferentseasons时期Periods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t检验ttesta正态性检验Normalitytestt检验ttestbtP都庞岭种群Dupanglingpopulation大围山种群DaweishanpopulationW值cWvaluePW值WvaluePtP全年Year0.411.41P>0.050.9590.7670.9160.251-11.329P<0.01冷季Coldmonths0.280.59P>0.050.8230.0940.9480.726-15.974P<0.01暖季Warmmonths-0.92-4.76P<0.010.8640.2040.8860.300-6.337P<0.01㊀㊀a:t检验针对两个分布区白鹇的活动模式相关程度的检验;b:t检验针对两个分布区白鹇的日活动频次的差异检验;c:W值为Wilcoxonranksumtest正态性检验中的秩和值图4㊀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白鹇的月活动频次Fig.4㊀MonthlyactivityfrequencyofSilverpheasantsinDupang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4㊀讨论4.1㊀白鹇季节性日活动节律的重叠与分化动物行为的季节性变化是动物在生长㊁生理和生存调节的关键因素之一[41]㊂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布区域的同一物种在响应内在节律调节时,通常会出现一致的行为表现,这会对物种的生理㊁生长和存活带来正面的引导[42]㊂本研究发现都庞岭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存在较高程度重叠,暖季活动的时间重叠为高度重叠,冷季为中度重叠㊂此种异域分布的同一物种季节性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现象,与同域分布多种雉类的季节性日活动节律重叠分析结果相似㊂如曹越[20]对都庞岭保护区白鹇与红腹锦鸡㊁灰胸竹鸡和白颈长尾雉活动重叠程度的研究表明,白鹇与部分雉类的活动重叠程度在暖季较高,分别为白颈长尾雉(Dhat=0.899)㊁红腹锦鸡(Dhat=0.903),而冷季时活动重叠程度偏低,分别为白颈长尾雉(Dhat=0.527)㊁红腹锦鸡(Dhat=0.809)㊂根据温度⁃能量假说,暖季高温会增加动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加觅食频率[42]㊂动物在繁殖期寻找配偶㊁7262㊀6期㊀㊀㊀唐佳敏㊀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㊀图5㊀都庞岭保护区和大围山保护区的白鹇在不同时期的活动频次差异性比较Fig.5㊀ComparisonofthevariabilityofactivityfrequencyforSilverpheasantsinDupanglingNatureReserveandDaweishanNatureReserveamongdifferentseasons营巢㊁育雏等繁殖活动易表现出多次日活动高峰[8,27],如海南的白鹇种群日活动高峰的数量在暖季增加,而其在冷季选择下午和中午的研究结果也与本研究相似[29]㊂然而,都庞岭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种群日活动模式在特定时间段的选择上存在差异,都庞岭种群在全年和冷季的日活动模式呈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和下午;暖季呈双峰型,最高峰值出现在中午㊂大围山种群在全年的日活动模式呈连续多峰型,最高峰值出现在下午;冷季和暖季呈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下午和中午㊂可见,在暖季两地种群日活动高峰时段相似;而在全年和冷季都庞岭种群日活动高峰时段稍早于大围山种群,大围山种群则在全年日间呈现多个活动高峰㊂4.2㊀白鹇不同地理种群日活动节律分化的影响因素动物行为是动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㊂动物活动模式不仅受外在因素的调节,如环境因子(气候㊁食物)㊁生物因子(捕食者,人为干扰);也受内在节律的调节,如生物钟和生命周期(繁殖㊁休息)[9,11,42,43 46]㊂根据研究期间收集的相关数据分析,导致2个白鹇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节律产生季节性分化的原因可能与气候㊁同域分布雉类㊁捕食者群落结构以及人为干扰活动等因素相关㊂首先,有研究表明,季节温度变化对动物种群的调节作用明显,如繁殖行为㊁种群动态和海拔分布等[41]㊂大围山保护区暖季平均温度为24.4ħ,冷季平均温度为10.6ħ,季节温差为13.8ħ;而都庞岭保护区暖季平均温度为24.8ħ,冷季平均温度为11.3ħ,季节温差为13.5ħ[47]㊂可见,两地各自的季节温差变化明显,相对比较则差异不大㊂一方面表明,白鹇种群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分化与当地气候季节性变化相关;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证实,暖季的高温足以驱使动物向更凉快的上午或晨昏活动,低温会驱使动物向更暖和的中午和下午活动[13,48]㊂两地种群在暖季的日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中午,且均在黄昏前出现小的活动峰值波动,表明了受海拔和山地小气候产生的影响,白鹇受暖季温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即使是日间的最高温也在其气温耐受范围内㊂然而在冷季,大围山和都庞岭的白鹇种群日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下午,但大围山种群的活动高峰稍晚接近黄昏时段,这可能与高海拔山体下午时段温度下降速率较快有关㊂其次,由于取食生态位接近的同域分布物种或捕食者的存在,动物可通过减少活动时间以避免与同域分826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布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时间重叠[49]㊂根据同期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显示,在都庞岭保护区分布有5种雉类,其中与白鹇存在较大竞争的物种为白颈长尾雉(相对多度RAI=10.93)和灰胸竹鸡(RAI=10.93),其日活动高峰均出现在日落时间段,前者为19:00前后,后者为18:00前后,明显晚于与白鹇(RAI=13.62)的日活动高峰期时段㊂大围山保护区共记录了6种雉类,其中存在较大竞争的物种为灰胸竹鸡(RAI=0.848)的下午活动高峰在日落之前的16:00前,与白鹇(RAI=10.93)在全年的日活动高峰期时段部分重叠,但白鹇的最高峰值出现的稍晚㊂加之,都庞岭保护区白鹇种群受较多的捕食者的威胁,无论种类或数量均较大围山保护区多,如鹰科鸟类,猫科和鼬科兽类㊂其中,鹰类多选择在晴朗天气的上午至中午时段活动,天敌兽类多在黄昏之后的夜间活动㊂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表明,都庞岭和大围山白鹇的主要捕食者豹猫相对多度指数(RAI)分别为0.83和0.04,都庞岭白鹇种群较大围山白鹇种群面临更大的捕食压力,白鹇可能通过缩减时间生态位而避免被捕食㊂可见,都庞岭白鹇种群日活动规避黄昏时段可能是受同域分布的竞争者与捕食者压力而采取的另一积极应对策略,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20 21]㊂再次,已有研究证实雉类会采取主动规避人为干扰活动,如白腹锦鸡(Chrvsolophusamherstiae)会规避人为干扰,而在其他时间增加活动[36]㊂本研究发现大围山白鹇种群在暖季在黄昏时段活动也较为频繁,也可能是出于主动规避人为干扰活动的考虑㊂近10余年来,大围山保护区受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开发旅游业的影响,野生动物面临较大的旅游活动的干扰,具体体现在适宜栖息地的破碎化㊁道路交通与旅游活动引发的噪声干扰㊁林业生产与当地居民的采挖竹笋㊁非法盗猎等活动,尤其是暖季的人为干扰活动最大,对白鹇种群的繁殖与扩散活动影响最为严重㊂导致在暖季大围山白鹇种群的日活动高峰出现在正午时段,而在冷季的日活动高峰则出现在下午时段,可能也是回避人为干扰活动高峰的一种对策㊂相对而言,都庞岭保护区白鹇种群面临的人为干扰的胁迫压力远低于大围山种群,其季节性日活动高峰虽然也出现在中午时段,但在全年和暖季的高峰期活动时长均少于大围山种群,意味着都庞岭种群可能并不需要延长中午时段的活动来弥补人为干扰影响下的日间活动时间,而气候㊁同域分布竞争者与捕食者的压力对其日活动的时间选择影响更为重要㊂4.3㊀白鹇日活动节律的分化暗示其行为具有潜在的可塑性除动物自身的生理需求和生活习性影响动物行为外,外部因素也会发挥重要的影响,导致动物行为发生变异,并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可塑性[50]㊂本研究中的2个白鹇地理种群因受地理㊁气候㊁同域竞争者㊁捕食者及人为干扰的长期影响,而引起特定季节性日活动节律出现明显的分化,表明了该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可塑性㊂其中,大围山种群在全年为连续多峰活动模式㊁而在冷季和暖季呈现出单峰活动模式,且活动高峰时间出现了先后差异;而都庞岭白鹇种群的活动模式在全年和冷季均为单峰模式,暖季为双峰活动模式,但该活动高峰时间未出现先后变化㊂与白鹇海南亚种的相关研究[29]比较,其日活动节律在全年也呈现连续多峰,与本研究中大围山白鹇种群相似,仅峰数略少㊂由于白鹇在中国境内分布广泛,拥有16个亚种,分布在众多的地理区域,因不同地理环境因素差异的影响,各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行为可能具有较强的潜在可塑性,表明白鹇可能对于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决定其种群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㊂然而,由于研究区域㊁研究时间及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在短期内难以对该物种所有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行为的可塑性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加之其日活动行为分化与可塑性影响机制所需的大量外部环境因素的量化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困难㊂未来,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和越来越多的地理种群相关研究的开展与报道,最终将会全面揭示白鹇此类行为分化的趋势与可塑性影响机制,将会极大地促进该物种的种群管理与栖息地保护工作㊂致谢:中山大学刘阳教授㊁四川师范大学付义强教授㊁英国阿伯丁大学陈晓磬教授对写作给予帮助,特此致谢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高如意,贾茹,孔德生,谢文燕,茹文东,吉志红,陆军,张国钢.环境温度对大天鹅越冬行为和活动区的影响.动物学杂志,2021,56(5):655⁃662.[2]㊀SihA,BellA,JohnsonJC.Behavioralsyndromes:anecologicalandevolutionaryoverview.TrendsinEcology&Evolution,2004,19(7):9262㊀6期㊀㊀㊀唐佳敏㊀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㊀。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Methods for Bird Surveys – a practical handbook编者: 马嘉慧、刘阳、雷进宇出版: 香港观鸟会有限公司香港邮政总局信箱12460号电话: (852) 2377 4387传真: (852) 2314 3687电邮: hkbws@.hk(一般)info@(中国项目)网站: .hk赞助: Darwin Initiative(达尔文基金)支持机构: 国际鸟盟/香港观鸟会中国项目、北京观鸟会(筹)资料及图片提供: 国际鸟盟、香港观鸟会、北京观鸟会、厦门观鸟会、陈承彦、张洁、张浩辉、周家礼、何万邦、吕德恒、李海涛、苏毅雄、黄伦昌、余日东、GeoffCarey、Mike Crosby、John Holmes、Richard Lewthwaite、W.J.Sutherland、印刷: 4M Studio2006年3月出版国际参考书号(ISBN):962-7508-07-1本手册所载的所有文字及照片,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复印、储存于可存取系统或传送。

根据香港现行“版权条例”允许之私人研究、研习、评赏或评鉴等合法用途,则属例外。

书中照片及文字的知识产权均属于提供照片的摄影师和文字作者所有。

封面和封底图片: 张浩辉、江明亮、方健华、何文辉、洪家耀、马嘉慧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 Methods for Bird Surveys – a practical handbook赞助出版支持机构引言生物研究工作依赖于高质量的野外工作,以及对种类的准确鉴别技术,而鸟类由于大多具有艳丽的色彩、容易被观察到、并具有高声鸣叫的特点,成为了最容易调查的动物类群之一;因此鸟类研究也是众多野生生物研究中,被较多人所认识的。

自鸟类学发展至今,因为研究的广泛参与性,鸟类无疑成为了被调查最频繁的生物。

许多研究计划广泛吸收了许多的观鸟者参与其中的鸟类调查和监测工作,使得鸟类调查在所有环境监测中是最经济有效的。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分布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分布
2 研究方法
于 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采用样线调查、样方统计、照片拍摄、标本采集以及 GPS 位等相结 合的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参照《东北植物检索表 第二版》对标本及照片进行系 统的整理及鉴 。并根据《中国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中国东北部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中所提 出的区系分析方法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区系分析[13,14]。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高等植物受 威胁名录》的评 结果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濒 等级比较评估[15,16]。
(1.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 嫩江 161499;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摘要:兰科植物物种种类丰富,是世界上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科之一,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物种。为进一
步 解掌握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基本状况,通过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专项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多样性 根据调查,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 8 属 11 种(表 1),分别占黑龙江省兰科植物属和种总数的的 40.0%
和 34.4%;分别占东北地区兰科植物属和种总数的的 30.8%和 23.9%。其中数量最多的属为杓兰属 (Cypripedium),含 4 种,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种数的 36.4%,分别为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紫点 杓兰(C. guttatum)、大花杓兰(C. macranthum)及东北杓兰(Cypripedium ×ventricosum),其中东北杓兰为天 然杂交种。其他 7 属均只含有一种兰科植物。保护区所发现的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以黑桦、蒙古栎为主的 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草甸沼泽中,个别也在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全部 11 种兰科植物其生活型均 为陆生兰,无附生种类。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对福海林区貂熊、棕熊种群动态的初步调查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对福海林区貂熊、棕熊种群动态的初步调查
福海分局林区野生动物资源共有 48 目 194 科 834 种(亚种),其中,鸟类 18 目 44 科 187 种,兽类有 6 目 7 科 50 种,两栖爬行类有 2 目 7 科 10 种,鱼类有 5 目 8 科 14 种,昆虫类有 17 目 118 科 573 种。属于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有 7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 42 种。野 生动物有貂熊、棕熊、马鹿、盘羊、水獭、狐狸、旱獭、雪 兔、雪鸡、松鼠等。河流中有:哲罗鲑、北极鲵、鲤鱼、 白鱼、鳊鱼、狗鱼、五道黑等。 1.2 技术方法 1.2.1 走访调查
在该项目实施前期(2015 年~2016 年),多次到 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内,通过向当地牧民走访了 解情况、野外踏查,采取前期培训野生动物知识与调 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把依据看到的动物实体、粪便、 痕迹或野生动物行走路线,分析总结,进行实施方案 的编制。 1.2.2 相机布设
为了解福海分局林区貂熊、棕熊分布的初步情 况,本研究在沿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林区内沿 监测路线的 9 个监测点布设实施红外相机进行监测 (见表 1)。
棕 熊 ,亦 称 灰 熊 ,分 布 于 欧 亚 大 陆 。 是 陆 地 上 食肉目中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 1.5~2.8 m, 肩 高 0.9~1.5 m,雄 性 体 重 90~800 kg,雌 性 体 重 80~250 kg。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 等 。 主 要 栖 息 在 寒 温 带 针 叶 林 中 ,多 在 白 天 活 动 , 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奔 跑时速度可达 56 km/h。食性较杂。冬眠,在冬眠 时 体 温 、心 跳 和 排 毒 系 统 都 会 停 止 运 作 ,以 减 少 热 量及钙质的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质疏松。冬眠期间 产仔,每胎 1~4 仔。棕熊是泰加林和森林苔原的典 型栖居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几十年来,由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孙继旭1,项凤影1,关艳辉1,郭世贤1,夏本志1,姜广顺2㊀(1.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宁安157400;2.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㊀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㊂调查期内共布设31个监测位点,累计12356个相机监测日,获得有效照片及视频共15849张(段),独立有效记录共计6951次,共鉴定出兽类5目11科19种和鸟类10目16科42种㊂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2种㊁易危(VU)1种和近危(NT)1种㊂兽类相对多度指数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狍Capreoluspygargus(197 96)㊁狗獾Melesleucurus(53.17)㊁野猪Susscrofa(40.95)㊁黄喉貂Martesflavigula(37.07)㊁松鼠Sciurusvulgaris(36.34);鸟类RAI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7.45)㊁松鸦Garrulusglandarius(5.26)㊁花尾榛鸡Tetrastesbonasia(4.13)㊁星鸦Nucifragacaryocatactes(2.75)㊁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1.94)㊂关键词㊀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兽类;鸟类;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㊀S759.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06-0106-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25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vestigationonMammalandBirdDiversity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byInfraredCameraSUNJi⁃xu,XIANGFeng⁃ying,GUANYan⁃huietal㊀(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on,Ningan,Hei⁃longjiang157400)Abstract㊀FromOctober2016toOctober2018,thediversityofmammalsandbirds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wasinvestigatedbyinfraredcamera.Duringtheinvestigationperiod,atotalof12356cameramonitoringdaysweresetupat31monitoringsites,and15849validphotosandvideoswereobtained,withatotalof6951independentandeffectiverecords.Atotalof19speciesofmammalsbelongingto11familiesof5ordersand42speciesofbirdsbelongingto16familiesof10orderswereidentified.Amongthem,therewere3speciesofnationalClassIkeyprotectedwildanimalsand14speciesofnationalClassIIkeyprotectedwildanimals,whichwerelistedasen⁃dangered(EN)2species,vulnerable(VU)1speciesandnearendangered(NT)1speciesbyIUCNRedList.Thetopfivemammalrelativerichnessindex(RAI)fromhightolowwereCapreoluspygargus(197.96),Melesleucurus(53.17),Susscrofa(40.95),Martesflavigula(37.07),Sciurusvulgaris(36.34);ThetopfivebirdsRAIfromhightolowwerePhasianuscolchicus(7.45),Garrulusglandarius(5.26),Tetrastesbonasia(4.13),Nucifragacaryocatactes(2.75),andStreptopeliaorientalis(1.94).Keywords㊀XiaobeihuNatureReserve;Infraredcamera;Beast;Birds;Biodiversity作者简介㊀孙继旭(1990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工程师,硕士,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03-01㊀㊀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及编目评估是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的基础性任务和重要内容[1]㊂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2],是一种具有人为干扰小㊁实时性强㊁非损伤性等特点的取样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自然保护区日常野生动物监测与研究工作中[3-4]㊂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2次综合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工作,均使用传统的样线法㊁样方法㊁痕迹法等调查方法,2009年记录保护区内鸟类18目50科255种,兽类6目15科49种;2016年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调查记录保护区内兽类6目16科50种,鸟类17目54科271种㊂由于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差异,可能在调查中存在人为监测误差,并缺少珍稀濒危物种的有效图片记录㊂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笔者利用红外相机在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调查研究,对红外相机监测物种开展系统编目,并建立红外相机监测信息数据库及影像数据库,以期为今后保护区长期的红外相机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参考[5]㊂1㊀材料方法1.1㊀研究地点㊀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张广才岭中段,地理坐标为128ʎ33ᶄ07ᵡ 128ʎ45ᶄ48ᵡE,44ʎ03ᶄ16ᵡ44ʎ18ᶄ59ᵡN㊂南北长28km,东西宽17km,总面积为20834hm2,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㊂高等植物有694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如红松(Pinusko⁃raiensis)㊁紫椴(Tiliaamurensis)㊁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㊁紫点杓兰(Cypripediumguttatum)等㊂保护区自然景观多样,生境类型十分丰富㊂多样性的森林类型孕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㊂保护区分布有脊椎动物400种㊂其中,东北虎(Pantheratigrisaltaica)㊁紫貂(Marteszibellina)㊁金雕(Aquilachrysaetos)㊁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1种,包括马鹿(Cervuselaphus)㊁黑熊(Ursusthibetanus)㊁水獭(Lutralutra)㊁黄喉貂(Martesflavigula)㊁棕熊(Ursusarctos)等[6]㊂1.2㊀红外相机布设位点设计㊀选择红外相机布设位点时,考虑均匀性原则和尽量增加拍摄概率,首先利用配准后的林相图,通过ArcGIS10.2软件将整个保护区划分为3kmˑ3km的网格㊂然后在每个网格内选择动物出现概率较高的山脊㊁运材道㊁水源地等位置作为监测位点的预设点,并提取每个预设点的地理坐标㊂在调查区域20834hm2的面积内,设置31个监测位点(图1),每个位点相隔数米相对布设2台红外相机,共布设62台红外相机㊂1.3㊀红外相机的布设㊀相机布设日期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相机丢失或损坏及时更换维护㊂红外相机安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3,51(6):106-109图1㊀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网格图Fig.1㊀Gridofinfraredcamerasurvey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装在实际监测位点或路径的两侧相隔数米,与所要拍摄的动物通道中心点相距3 5m[7]㊂选择直径大于15cm的乔木进行红外相机的固定,以保证红外相机不会因为固定物的晃动而引起不必要的空拍㊂相机固定高度以其拍照水平线比动物通道所在平面高出35 50cm为准㊂相机固定强度以确保相机不能因野生动物碰触或其他因素而掉落或改变拍摄角度为准㊂避免红外相机镜头直接面对早晨或傍晚的阳光㊁被阳光照射的开阔地面或岩石㊂冬季监测需根据当地的积雪情况适当增加相机高度㊂相机固定后将阻挡相机视野的枝条和杂草清理干净,以避免触发相机误拍[8]㊂1.4㊀数据分析㊀兽类物种鉴定及分类主要参考‘中国兽类野外手册“[9]㊂鸟类物种鉴定及分类主要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0]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参考IU⁃CN官网[11]㊂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abundanceindex,RAI)计算公式:RAI=Ai/Tˑ100其中,Ai表示第i类(i=1,2, ,m)动物的独立有效记录(照片或视频)数;T表示总相机监测日[12]㊂独立有效记录(照片或视频)定义为同一相机位点含同种个体的间隔时间至少为30min的相邻有效记录(照片或视频)[13]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取样量分析㊀从图2可以看出,物种数量随着有效工作日的增加快速增长,兽类物种数在5000 6000个有效工作日期间趋于稳定,在超过10000个有效工作日时仍略有增加㊂鸟类物种数在1000 5000个有效工作日期间呈快速增长,6000个有效工作日后增长缓慢,但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㊂图2㊀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累计曲线Fig.2㊀Cumulativecurveofspecies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2.2㊀红外相机监测时间和物种统计㊀红外相机监测共计12356个相机监测日,获得有效照片及视频共15849张(段),独立有效记录共计6951次㊂人为干扰974次,其中包括人为活动455人次,放牧519只次,野生动物5977只次㊂根据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该调查共监测到野生动物61种,其中兽类5目11科19种,共5361只次记录,鸟类10目16科42种,共616次记录㊂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物种有狍㊁野猪㊁黄喉貂㊁狗獾㊁东北兔等;稀有物种有东北虎㊁紫貂㊁黑熊㊁马鹿㊁中华秋沙鸭等㊂2.3㊀物种组成㊀红外相机调查拍摄到的19种野生兽类隶属5目11科,其中食虫目1种,食肉目10种,兔形目1种,啮齿目4种,偶蹄目3种㊂兽类相对多度指数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狍(Capreoluspygargus)(197.96)㊁狗獾(Melesmeles)(53.17)㊁野猪(Sus.scrofa)(40.95)㊁黄喉貂(Martesflavigula)(37.07)㊁松鼠(Sciurusvulgaris)(36.34)㊂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东北虎㊁紫貂;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黑熊㊁棕熊㊁黄喉貂㊁水獭㊁马鹿㊁貉㊁豹猫;东北虎被IUCN列为濒危(EN)物种,黑熊被列为易危(VU)物种,水獭被列为近危(NT)物种(表1)㊂㊀㊀红外相机调查拍摄到的42种野生鸟类隶属10目16科,其中鸊鷉目1种㊁鹳形目2种㊁雁形目5种㊁隼形目1种㊁鸡形目2种㊁鸻形目1种㊁鸽形目1种㊁鸮形目2种㊁鴷形目5种㊁雀形目22种㊂鸟类相对多度指数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7.45)㊁松鸦(Garrulusglandarius)(5.26)㊁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4.13)㊁星鸦(Nucifragacaryocatactes)(2.75)㊁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1.94);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鸳鸯㊁普通鵟㊁花尾榛鸡㊁长尾林鸮㊁长耳鸮㊁黑啄木鸟㊁北朱雀㊂中华秋沙鸭被IUCN列为濒危(EN)物种(表2)㊂3㊀讨论该研究利用红外相机在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野生动物27科61种㊂其中,19种兽类和42种鸟70151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孙继旭等㊀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表1㊀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兽类记录Table1㊀Recordsofmammalsmonitoredbyinfraredcameras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目Order科Family物种Species保护等级LevelofprotectionIUCN红色名录IUCNRedDirectory出现网格数Numberofgridoccurrences独立有效照片Independentvalidphoto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abundanceindex食虫目Insectivora猬科Erinaceidae1.普通刺猬ErinaceuseuropaeusLC5241.94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2.貉NyctereutesprocyonoidesⅡLC240.32熊科Ursidae3.黑熊UrsusthibetanusⅡVU8332.674.棕熊UrsusarctosⅡLC360.49鼬科Mustelidae5.紫貂MarteszibellinaⅠLC101088.746.黄喉貂MartesflavigulaⅡLC2145837.077.黄鼬MustelasibiricaLC8574.618.狗獾MelesmelesLC2365753.179.水獭LutralutraⅡNT290.73猫科Felidae10.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ⅡLC8534.2911.东北虎PantheratigrisⅠEN580.65兔形目Lagomorpha兔科Leporidae12.东北兔LepusmandshuricusLC2127722.42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13.花鼠TamiassibiricusLC1021517.4014.松鼠SciurusvulgarisLC1444936.34鼯鼠科Pteromyidae15.飞鼠PteromysvolansLC260.49鼠科Muridae16.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LC240.32偶蹄目Artiodactyla猪科Suidae17.野猪SusscrofaLC2150640.95鹿科Cervidae18.马鹿CervuselaphusⅡLC413.3219.狍CapreoluspygargusLC252446197.96表2㊀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鸟类记录Table2㊀RecordsofbirdsmonitoredbyinfraredcamerasinHeilongjiangXiaobeihuNationalNatureReserve目Order科Family物种Species保护等级LevelofprotectionIUCN红色名录IUCNRedDirectory出现网格数Numberofgridoccurrences独立有效照片Independentvalidphoto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abundanceindex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鸊鷉科Podicipedidae1.凤头鸊鷉PodicepscristatusLC3201.62鹳形目Ciconiiformes鹭科Ardeidae2.苍鹭ArdeacinereaLC3161.293.绿鹭ButoridesstriataLC140.32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4.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LC380.655.斑嘴鸭AnaszonorhynchaLC260.496.鸳鸯AixgalericulataⅡLC3231.867.普通秋沙鸭MergusmerganserLC260.498.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ⅠEN3141.13隼形目Falca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9.普通鵟ButeobuteoⅡLC330.24鸡形目Galliformes松鸡科Tetraonidae10.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ⅡLC8514.13雉科Phasianidae11.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LC10927.45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12.针尾沙锥GallinagostenuraLC110.08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13.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LC6241.94鸮形目Strigiformes鸱鸮科Strigidae14.长尾林鸮StrixuralensisⅡLC680.6515.长耳鸮AsiootusⅡLC120.16鴷形目Piciformes啄木鸟科Picidae16.灰头绿啄木鸟PicuscanusLC4151.2117.黑啄木鸟DryocopusmartiusⅡLC6120.9718.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majorLC8161.2919.白背啄木鸟DendrocoposleucotosLC380.6520.小斑啄木鸟DendrocoposminorLC7110.89雀形目Passeriformes鹡鸰科Motacillidae21.灰鹡鸰MotacillacinereaLC460.4922.白鹡鸰MotacillaalbaLC690.7323.树鹨AnthushodgsoniLC220.16鸦科Corvidae24.松鸦GarrulusglandariusLC15655.2625.灰喜鹊CyanopicacyanusLC7120.97接下表80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续表2目Order科Family物种Species保护等级LevelofprotectionIUCN红色名录IUCNRedDirectory出现网格数Numberofgridoccurrences独立有效照片Independentvalidphoto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abundanceindex26.星鸦NucifragacaryocatactesLC12342.7527.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osLC15201.6228.小嘴乌鸦CorvuscoroneLC8141.13鹟科Muscicapidae29.蓝歌鸲LusciniacyaneLC240.3230.红胁蓝尾鸲TarsigercyanurusLC350.4031.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LC570.5732.虎斑地鸫ZootheradaumaLC4120.9733.白眉地鸫ZootherasibiricaLC360.4934.白腹鸫TurduspallidusLC480.6535.斑鸫TurduseunomusLC6110.8936.灰背鸫TurdushortulorumLC220.16山雀科Paridae37.大山雀ParusmajorLC560.4938.沼泽山雀ParuspalustrisLC9141.13鳾科Sittidae39.普通鳾SittaeuropaeaLC8201.62雀科Fringillidae40.北朱雀CarpodacusroseusⅡLC330.2441.黄喉鹀EmberizaelegansLC690.7342.灰头鹀EmberizaspodocephalaLC570.57类,分别为保护区2016年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调查记录的38.0%和15.5%,虽然该监测拍摄的鸟兽物种数量不及之前传统方法调查的结果,但拍摄到影像资料可以作为物种真实分布的有利证明(如东北虎)㊂因监测到东北虎影像,小北湖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证实为最内陆的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域㊂从监测到的哺乳动物种类来看,小北湖保护区生活着从底层小型啮齿类(松鼠㊁东北兔等)到有蹄类(狍㊁马鹿㊁野猪等),从中级捕食者(黄喉貂㊁紫貂等)到大型捕食者(黑熊㊁东北虎等),几乎涵盖了黑龙江省长白山地区所有哺乳动物种类㊂且狍㊁马鹿㊁野猪等有蹄类和黄喉貂㊁黑熊等捕食者也都具有较高的拍摄频率㊂由于红外相机对于小型啮齿类的探测概率受物种本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对虎㊁东北豹等稀有物种的探测需要相对更长的监测时间,因此所以保护区内的哺乳动物种类可能比实际监测结果更多㊂多样的野生动物群落充分体现了保护区内较高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㊂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分析野生动物特殊活动行为,如拍摄到乌鸦停在野猪背上可能存在的共生关系;不同季节狍取食植物不同部位行为;秋季狗獾夜间将干燥树叶抱进窝的行为等,可以在后续红外相机监测以及数据挖掘中发现新的研究方向㊂红外相机监测也有一些问题,如拍摄鸟类大多为地栖鸟类;小型啮齿类很难鉴别;空拍受风和光线影响,应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设置参数㊂通过比较红外相机监测得到的物种出现概率数据可以发现,狍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放牧现象较少的北部区域,野猪的分布区域与保护区南部放牧较为严重的区域有一定的重叠,有蹄类的总体拍摄概率也随着放牧的出现而降低,表明放牧一定程度上会对有蹄类种群产生负面影响㊂就保护区目前的梅花鹿㊁马鹿和野猪这3种大中型有蹄类数量来看,不足以满足雌性繁殖东北虎定居的要求㊂因此,恢复有蹄类种群数量迫在眉睫㊂参考文献[1]肖治术.红外相机技术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编目调查[J].兽类学报,2016,36(3):270-271.[2]范俊功,王鹏华,陈向阳,等.基于红外相机对辽宁仙人洞 三山 区域鸟兽监测[J].林业与生态科学,2018,33(3):322-328.[3]邢万祥.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6(14):53.[4]周应再,余新林,彭明统,等.红外相机技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4):108-111.[5]胡茜茜,李佳琦,罗旭,等.基于红外相机的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报[J].兽类学报,2019,39(3):333-343.[6]孙继旭,项凤影,马云,等.黑龙江小北湖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4):93-96.[7]李佳灵,周铜磊,黄翔,等.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4):924-932.[8]雷开明,孙鸿鸥,麦浪,等.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四川林业科技,2016,37(1):88-91,50.[9]SMITHAT,解焱.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0]约翰㊃马敬能,卡伦㊃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卢何芬,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1]周鸭仙,李言阔,李佳琦,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9,39(12):4975-4984.[12]胡茜茜,郑维超,李佳琦,等.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步调查[J].生物多样性,2018,26(12):1325-1331.[13]蒋忠军,叶信初,胡加云,等.基于红外相机对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的初步调查[J].四川动物,2019,38(1):99-106.90151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孙继旭等㊀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29-35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3.11.0029尹伟平,邵珊珊,张欣欣,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29-35.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尹伟平1,邵珊珊2,张欣欣3,陈 晶1,陈 思1,武琳琳1,刘 岩1,李 岑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161499;3.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为了解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踏查,样方调查,标本采集等方法,对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㊂结果表明,中央站保护区内有菊科药用植物56种,隶属于34属,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属有蓟属㊁蒿属,该区菊科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入药部位以全草入药为主,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药用部位及药用功效多样,药用价值较高,建议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㊂关键词: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收稿日期:2023-08-2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 经济作物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G X 23G G 04)㊂第一作者:尹伟平(1990-),女,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中药材栽培及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y w p s k y @126.c o m ㊂通信作者:陈晶(1984-),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中药材栽培及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c c y j15@163.c o m ㊂ 菊科(C o m p o s i t a e )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㊂我国菊科植物有240属,约230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2]㊂东北地区有菊科植物89属,311种[3]㊂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以全草㊁根茎入药㊂具有消炎㊁清热㊁解毒㊁活血㊁镇痛㊁补虚㊁止咳等功效㊂黑龙江省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㊂一些学者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相关研究㊂吴修红等[4]对庆安县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庆安县共有药用植物83科243属380种,其中包含重点调查药用植物17种,特色药材6种;周璇等[5]对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得出,富锦市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品种410种,其中包括16个重点药材品种,另有2个药用植物资源品种新记录;王怡然等[6-7]调查发现安达市共有野生药用植物237种,隶属于52科148属;顾小琳等[8]对桦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桦川县现有药用植物316种,隶属于77科215属,其中国家重点调查品种46种;李娜等[9]研究发现鸡西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计54科197种,其中包括16种重点药材;晏宇等[10]调查发现哈尔滨市呼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计56科148属216种,其中菊科药用植物55种;王长宝等[11]对集贤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表明,集贤县域内共有药用植物90科187属225种,其中重点调查品种51科88属104种㊂另有学者对桦川县及岭东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1,12]㊂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境内,地处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的伊勒呼里山南麓,松嫩平原北部边缘㊂保护区总面积46743h m2,多为低山丘陵区,海拔梯度为330.0~620.1m ,坡度多在5ʎ~15ʎ之间㊂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也兼有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雨热同期,冬季较漫长㊂年平均气温仅有-0.4ħ㊂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森林㊁灌丛㊁湿地和草甸等植被型㊂保护区大部分面积都被森林所覆盖,森林类型分为针叶林㊁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82.4%;湿地类型分为森林沼泽㊁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以及沼泽化草甸等多种植物群落㊂保护区内水体分属于嫩江水系,支流水系河网密布㊁水源丰富,与区内的森林㊁灌丛㊁草甸㊁沼泽相互交替[13]㊂保护区独特的生92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1期态类型,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对保护区资源的报道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多样性㊁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但是对菊科药用植物种类和药用功效方面的研究未有报道,本研究对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分别从菊科药用植物的种属分类㊁生活型㊁入药部位及药用功效进行归纳分析,拟对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㊁科学利用及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㊂1 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工作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14-15],于2017年至2019年根据保护区实际情况采用路线调查法㊁定点调查法和全面调查法及标本采集㊁查阅文献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的菊科药用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㊂根据‘中国植物志“[16-17]㊁‘东北植物检索表“[18]㊁‘全国中草药汇编“[19]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及‘中药大辞典“[21]等工具书对调查到的植物种类进行分类整理㊁鉴定,对菊科药用植物的生境㊁生活型及药性药效等药用特征进行鉴定和总结㊂2 结果与分析2.1 菊科药用植物资源通过对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㊁鉴定发现,保护区内共有菊科植物79种,为保护区的优势科,其中菊科药用植物34属56种,分别占中国菊科植物属㊁种的14.17%和2.43%,占东北地区菊科植物属㊁种的38.20%和18.00%㊂保护区内药用菊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以多年生草本类型为主,入药部位以全草入药为主㊂34属药用菊科植物中蓟属植物种类最多,包含5种,分别为烟管蓟(C i r s i u m p e n d u l u m )㊁绒背蓟(C .v l a s s o n i a n u m )㊁林蓟(C .s c h a n t a r o n s e )㊁小蓟(C .s e ge t u m )㊁大蓟(C .s e t o s u m );其次为蒿属,包含4种,分别为歧茎蒿(A r t e m i s i a i g n i a r i a )㊁黄花蒿(A .a n n u a )㊁猪毛蒿(A .s c o pa r i a )㊁野艾蒿(A .l a v a n d u l a e fo l i a )(表1)㊂表1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序号种名学名属名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生境1亚洲蓍A c h i l l e a a s i a t i c a蓍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祛风止痛山坡草地㊁河边草场㊁林缘湿地2高山蓍A .a l p i n a 蓍属多年生草本果实/全草抗菌消炎㊁解毒消肿㊁祛风活血㊁止血镇痛山坡㊁沟旁或林缘3歧茎蒿A r t e m i s i a i gn i a r i a 蒿属半灌木状草本叶止血㊁消炎㊁通经山坡㊁林缘㊁灌丛4黄花蒿A .a n n u a 蒿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清热凉血㊁退虚热㊁解暑山坡㊁路旁㊁沟边5猪毛蒿A .s c o p a r i a 蒿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利湿㊁利胆退黄山野路旁㊁荒地㊁干燥盐碱地6野艾蒿A .l a v a n d u l a e f o l i a 蒿属多年生草本全草理气行血㊁逐寒调经㊁祛风除湿㊁消肿止血林缘㊁山坡㊁草地㊁山谷㊁灌丛7紫菀A s t e r t a t a r i c u s 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㊁根茎消炎止咳阴坡湿地㊁山顶㊁低山草地㊁沼泽8圆苞紫菀A .m a a c k i i 紫菀属多年生草本全草风湿关节痛㊁牙痛湿坡地㊁杂木林缘㊁沼泽9苍术A t r a c t yl o d e s l a n c e a 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根茎燥湿健脾㊁祛风散寒㊁明目山坡㊁林下㊁山坡草地10关苍术A .j a p o n i c a 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根茎健脾燥湿㊁解郁辟秽林缘㊁林下㊁干山坡11羽叶鬼针草B i d e n s b i pi n n a t a 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散瘀消肿水边湿地㊁林缘湿地12戟叶兔儿伞P a r a s e n e c i o h a s t a t u s 蟹甲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解毒活血㊁消肿止痛山地林缘㊁灌丛㊁草甸㊁林下13丝毛飞廉C a r d u u s c r i s p u s 飞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散瘀止血㊁清热利湿山坡草地㊁田间㊁林下14烟管蓟C i r s i u m p e n d u l u m 蓟属多年生草本全草解毒㊁止血㊁补虚山坡草地㊁林缘㊁林下15绒背蓟C .v l a s s o n i a n u m 蓟属多年生草本块根祛风㊁除湿㊁止痛山坡林中㊁林缘㊁河边16林蓟C .s c h a n t a r o n s e 蓟属多年生草本全草凉血止血林中㊁林缘㊁草甸17小蓟C .s e g e t u m 蓟属多年生草本全草凉血止血㊁祛瘀消肿荒地㊁田野路旁18大蓟C .s e t o s u m蓟属多年生草本全草凉血止血㊁祛瘀消肿荒地㊁田野路旁311期尹伟平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表1(续)序号种名学名属名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生境19屋根草C r e p i s t e c t o r u m还阳参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草止咳化痰㊁平喘清热山坡㊁撂荒地20东风菜D o e l l i n g e r i a s c a b e r东风菜属多年生草本根和全草清热解毒㊁祛风止痛山谷坡地㊁草地㊁灌丛21线叶菊F i l i f o l i u ms i b i r i c u m线叶菊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抗菌消炎山坡草地22大丁草L e i b n i t z i z a n a n d r i a大丁草属一年生直立草本全草清热利湿㊁解毒消肿㊁止咳㊁止血山坡林下㊁林缘㊁灌丛23湿生鼠麴草G n a p h a l i u mt r a n z s c h e l i i 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止咳平喘㊁理气止痛㊁降血压湿润草地㊁路旁㊁河边㊁沟谷中24山柳菊H i e r a c i u mu m b e l l a t u m山柳菊属多年生草本根和全草清热解毒㊁利湿消积林下㊁林缘㊁山坡25飞蓬E r i g e r o n a c e r飞蓬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消炎止血㊁利尿山坡㊁林缘26小飞蓬E r i g e r o n c a n a d e n s i s飞蓬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消炎止血㊁祛风湿旷野㊁荒地㊁田边和路旁27泽兰E u p a t o r i u mj a p o n i c u m 泽兰属多年生草本全草芳香化湿㊁醒脾开胃㊁发表解暑山坡草地28旋覆花I n u i a j a p o n i c a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根㊁叶降气㊁消炎山坡路旁㊁湿润草地㊁河岸29山苦荬I x e r i s c h i n e n s i s苦荬菜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利湿㊁排脓解毒㊁活血化瘀山地及荒野30苦荬菜I.d e n t i c a l a t a苦荬菜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去腐化脓㊁止血生肌路边㊁田野31抱茎小苦荬I x e r i d u ms o n c h i f o l i a小苦荬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凉血活血山坡㊁林下㊁河滩地32山莴苣L a g e d i u ms i b i r i c u m山莴苣属多年生草本全草㊁根清热解毒㊁活血止血田间㊁路旁㊁灌丛33火绒草L e o n t o p o d i u ml e o n t o p o d i o i d e s 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凉血㊁利尿干旱草原㊁山区草地㊁丘陵地林缘34长叶火绒草L.j u n e i a n u m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疏风清热㊁止咳化痰山坡㊁灌丛㊁草地35橐吾L i g u l a r i a s i b i r i c a橐吾属多年生草本根㊁根状茎和叶润肺㊁化痰㊁止咳沼地㊁湿草地㊁山坡㊁林缘36蹄叶橐吾L.f i s c h e r i橐吾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润肺㊁化痰㊁止咳水边㊁山坡㊁灌丛㊁林缘及林下37兴安毛连菜P i c r i s d a v u r i c a毛连菜属二年生草本全草理肺止咳㊁化痰平喘山野路旁㊁林缘㊁林下㊁沟谷38漏芦R h a p o n t i c u mu n i f l o r u m 漏芦属多年生草本根清热解毒㊁消痈㊁下乳㊁舒筋通脉山坡丘陵地㊁松林下㊁桦木林下39风毛菊S a u s s u r e a j a p o n i c a风毛菊属二年生草本全草祛风活络㊁散瘀止痛山坡草地㊁丘陵坡地㊁河岸两旁40龙江风毛菊S.a m u r e n s i s风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根和花序清热燥湿㊁消炎解毒草甸㊁针叶林下㊁林缘草地41美花风毛菊S.p u l c h e l l a风毛菊属多年生草本全草祛风清热㊁除湿止痛草甸㊁林缘㊁灌丛42麻叶千里光S e n e c i o c a n n a b i f o l i u s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散瘀㊁止血㊁止痛湿草甸㊁草地㊁林下㊁林缘43羽叶千里光S.a r g u n e n s i s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带根全草清热解毒山坡草地㊁林缘㊁灌丛13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1期表1(续)序号种名学名属名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生境44花叶滇苦菜S o n c h u s a s p e r 苦苣菜属一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止血山坡㊁林缘㊁水边45苣荬菜S .b r a c h y o t u s 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凉血止血田野路旁㊁耕地㊁荒山坡46苦苣菜S .o l e r a c t e u s 苦苣菜属一㊁二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凉血止血田边㊁山野路旁㊁沟边47兔儿伞S y n e i l e s i s a c o n i t i fo l i a 兔儿伞属多年生草本根或全草祛风湿㊁舒筋活血㊁止痛山坡林缘㊁路旁48兴安一枝黄花S o l i d a g o v i r g a u r e a 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或根疏风清热㊁抗菌消炎㊁利水消肿林下㊁林间草地㊁林缘路旁49牛蒡A r c t i u m l a p p a 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果实疏散风热㊁宣肺透疹㊁解毒利咽沟谷林地㊁荒山草地50山牛蒡S yn u r u s d e l t o i d e s 山牛蒡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消肿散结山坡林下㊁林缘㊁灌丛51蒲公英T a r a x a c u m m o n g o l i c u m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消肿散结山坡草地㊁路边㊁田间52光苞蒲公英T .l a m p r o l e p i s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通利小便㊁凉血散结山野㊁山坡路旁53东北蒲公英T .o h w i a n u m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清利湿热山野㊁山坡54狗舌草T e ph r o s e r i s k i r i l o w i i 狗舌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清热解毒㊁利尿塘边㊁路边湿地55红轮狗舌草T .f l a m m e a 狗舌草属多年生草本全草痈肿疔毒㊁咽喉肿痛山地草原㊁林缘56苍耳X a n t h i u m j a po n i c u m 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果实㊁花㊁根㊁茎叶散风㊁止痛㊁祛湿㊁杀虫田野路旁㊁村落附近2.2 菊科药用植物属的多样性分布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药用植物共有34属,含2~4种的寡种属的有13属31种,其中蒿属含4种㊁风毛菊属含3种㊁苦苣菜属3种㊁蒲公英属含3种,其他寡种属均含有2种;单种属占比较高,有20属20种,分别占药用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8.82%和35.71%;寡种属有13属31种,分别占药用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8.24%和55.36%;中等属有1属为蓟属,共5种,分别占药用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94%和8.93%(表2)㊂表2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种属的多样性类别属数比例/%属名种数比例/%种名单种属2058.82鬼针草属㊁蟹甲草属㊁飞廉属㊁还阳参属㊁东风菜属㊁线叶菊属㊁大丁草属㊁鼠麴草属㊁山柳菊属㊁泽兰属㊁旋覆花属㊁小苦荬属㊁山莴苣属㊁毛连菜属㊁漏芦属㊁兔儿伞属㊁一枝黄花属㊁牛蒡属㊁山牛蒡属㊁苍耳属2035.71羽叶鬼针草㊁戟叶兔儿伞㊁丝毛飞廉㊁屋根草㊁东风菜㊁线叶菊㊁大丁草㊁湿生鼠麴草㊁山柳菊㊁泽兰㊁旋覆花㊁抱茎小苦荬㊁山莴苣㊁兴安毛连菜㊁漏芦㊁兔儿伞㊁兴安一枝黄花㊁牛蒡㊁山牛蒡㊁苍耳寡种属1338.24蓍属㊁蒿属㊁紫菀属㊁苍术属㊁飞蓬属㊁苦荬菜属㊁火绒草属㊁橐吾属㊁风毛菊属㊁千里光属㊁苦苣菜属㊁蒲公英属㊁狗舌草属3155.36亚洲蓍㊁高山蓍㊁歧茎蒿㊁黄花蒿㊁猪毛蒿㊁野艾蒿㊁紫菀㊁圆苞紫菀㊁苍术㊁关苍术㊁飞蓬㊁小飞蓬㊁山苦荬㊁苦荬菜㊁火绒草㊁长叶火绒草㊁橐吾㊁蹄叶橐吾㊁风毛菊㊁龙江风毛菊㊁美花风毛菊㊁麻叶千里光㊁羽叶千里光㊁花叶滇苦菜㊁苣荬菜㊁苦苣菜㊁蒲公英㊁光苞蒲公英㊁东北蒲公英㊁狗舌草㊁红轮狗舌草中等属12.94蓟属58.93烟管蓟㊁绒背蓟㊁林蓟㊁小蓟㊁大蓟合计34100.00-56100.00-2311期 尹伟平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2.3 菊科药用植物生活型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共有5种类型,其中以多年生草本为最主要的生活型,共42种,如:苍术㊁线叶菊㊁旋覆花等,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5.00%;其次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有8种,如:小飞蓬㊁苦荬菜㊁苍耳等,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4.29%;二年生草本植物3种,牛蒡㊁风毛菊㊁兴安毛连菜,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36%;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2种,苦苣菜㊁屋根草,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57%;最少的为半灌木状草本,仅有1种,为歧茎蒿,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78%(表3)㊂表3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生活型种数比例/%种名多年生草本4275.00亚洲蓍㊁高山蓍㊁猪毛蒿㊁野艾蒿㊁紫菀㊁圆苞紫菀㊁苍术㊁关苍术㊁戟叶兔儿伞㊁丝毛飞廉㊁烟管蓟㊁绒背蓟㊁林蓟㊁小蓟㊁大蓟㊁东风菜㊁线叶菊㊁山柳菊㊁飞蓬㊁泽兰㊁旋覆花㊁山苦荬㊁抱茎小苦荬㊁山莴苣㊁火绒草㊁长叶火绒草㊁橐吾㊁蹄叶橐吾㊁漏芦㊁龙江风毛菊㊁美花风毛菊㊁麻叶千里光㊁羽叶千里光㊁苣荬菜㊁兔儿伞㊁兴安一枝黄花㊁山牛蒡㊁蒲公英㊁光苞蒲公英㊁东北蒲公英㊁狗舌草㊁红轮狗舌草一年生草本814.29黄花蒿㊁羽叶鬼针草㊁大丁草㊁湿生鼠麴草㊁小飞蓬㊁苦荬菜㊁花叶滇苦菜㊁苍耳二年生草本35.36牛蒡㊁风毛菊㊁兴安毛连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23.57苦苣菜㊁屋根草半灌木状草本11.78歧茎蒿2.4 菊科药用植物药用特点2.4.1 入药部位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药用植物按药用部位(同一植物用药部位不同导致药效不同,故药用部位有重复统计)分为:全草类㊁根及根茎类㊁果实类㊁花类及枝叶类等㊂其中全草类药用植物最多,如:丝毛飞廉㊁大蓟㊁大丁草㊁火绒草㊁麻叶千里光等,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80.36%,可见该区药用植物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其次为根及根茎(紫菀㊁苍术㊁关苍术等),果实类(高山蓍㊁牛蒡)㊁花类(龙江风毛菊)及枝叶类(歧茎蒿㊁旋覆花㊁橐吾),分别占总种数的25.00%㊁5.36%㊁3.57%和7.14%(表4)㊂表4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统计药用部位种数比例/%种名全草类4580.36亚洲蓍㊁高山蓍㊁黄花蒿㊁猪毛蒿㊁野艾蒿㊁圆苞紫菀㊁羽叶鬼针草㊁戟叶兔儿伞㊁丝毛飞廉㊁烟管蓟㊁林蓟㊁小蓟㊁大蓟㊁屋根草㊁东风菜㊁线叶菊㊁大丁草㊁湿生鼠麴草㊁山柳菊㊁飞蓬㊁小飞蓬㊁泽兰㊁山苦荬㊁苦荬菜㊁抱茎小苦荬㊁山莴苣㊁火绒草㊁长叶火绒草㊁蹄叶橐吾㊁兴安毛连菜㊁风毛菊㊁美花风毛菊㊁麻叶千里光㊁羽叶千里光㊁花叶滇苦菜㊁苣荬菜㊁苦苣菜㊁兔儿伞㊁兴安一枝黄花㊁山牛蒡㊁蒲公英㊁光苞蒲公英㊁东北蒲公英㊁狗舌草㊁红轮狗舌草根及根茎类1425.00紫菀㊁苍术㊁关苍术㊁绒背蓟㊁东风菜㊁山柳菊㊁旋覆花㊁山莴苣㊁橐吾㊁漏芦㊁龙江风毛菊㊁兔儿伞㊁兴安一枝黄花㊁苍耳果实类35.36高山蓍㊁牛蒡㊁苍耳花类23.57龙江风毛菊㊁苍耳枝叶类47.14歧茎蒿㊁旋覆花㊁橐吾㊁苍耳2.4.2 药用功效 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药用植物按药效可分为:清热类㊁解表类㊁祛风湿类㊁利水渗湿类㊁活血化瘀类㊁止血类㊁化痰止咳平喘类㊂其中,清热类药用植物为主,共22种,如:蒲公英㊁狗舌草㊁漏芦等,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9.29%,其次为止血类药用植物,共9种,如:苣荬菜㊁麻叶千里光㊁山莴苣,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6.07%(表5)㊂33黑龙江农业科学11期表5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不同药用功效统计药用部位种数比例/%种名解表类814.29亚洲蓍㊁高山蓍㊁丝毛飞廉㊁泽兰㊁兴安一枝黄花㊁牛蒡㊁山牛蒡㊁苍耳清热类2239.29猪毛蒿㊁羽叶鬼针草㊁东风菜㊁线叶菊㊁大丁草㊁山柳菊㊁山苦荬㊁苦荬菜㊁抱茎小苦荬㊁山莴苣㊁火绒草㊁漏芦㊁龙江风毛菊㊁美花风毛菊㊁羽叶千里光㊁花叶滇苦菜㊁苣荬菜㊁苦苣菜㊁蒲公英㊁光苞蒲公英㊁东北蒲公英㊁狗舌草祛风湿类11.78绒背蓟化湿类23.57苍术㊁关苍术止血类916.07歧茎蒿㊁黄花蒿㊁烟管蓟㊁林蓟㊁小蓟㊁大蓟㊁飞蓬㊁小飞蓬㊁麻叶千里光活血类610.71野艾蒿㊁圆苞紫菀㊁戟叶兔儿伞㊁风毛菊㊁兔儿伞㊁红轮狗舌草化痰止咳平喘类814.29紫菀㊁屋根草㊁湿生鼠麴草㊁旋覆花㊁长叶火绒草㊁橐吾㊁蹄叶橐吾㊁兴安毛连菜3讨论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被保存完整,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34属56种,主要归属于蓟属㊁蒿属㊁风毛菊属㊁蒲公英属㊁蓍属等,其中蓟属所含种类最多,为5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8.93%,单种属占绝大多数,多达20属,说明区域内菊科药用植物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分散性㊂植物的生活型是植物群落体现出的共同外貌,是植物长期对生境条件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整体特征,或者说是植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表现形式[22]㊂保护区内的药用菊科植物生活型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该区菊科药用植物总数的75.00%,说明黑龙江中央站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大多数已经适应区域内严寒的气候特征,具有很强的抗寒越冬能力㊂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按照药用功效分为解表类㊁清热类㊁祛风湿类㊁化湿类㊁止血类㊁活血类及化痰止咳平喘类,以清热类最多,为22种,占全部菊科药用植物的39.29%;入药部位分为全草类㊁根及根茎类㊁果实类㊁花类㊁枝叶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为主,为45种,占全部菊科药用植物的80.36%,药用部位不同药效也不尽相同,中央站保护区菊科植物入药部位多样,药效较为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内菊科药用植物,对当地的医疗事业会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㊂菊科药用植物在医学上也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苍术属㊁牛蒡属㊁蒲公英属等含有的多糖成分菊糖具有抗肿瘤㊁提高促进免疫力的作用[23];蒿属㊁风毛菊属等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消炎㊁止咳㊁保肝㊁延缓衰老㊁抗癌等作用[24-26];旋覆花属㊁款冬属㊁紫菀属等含有的香豆素在临床上具有抗血凝㊁扩张冠状动脉㊁降压㊁止咳㊁抑制肿瘤㊁防御紫外线损伤的多种生物活性;另外蒿属香豆素具有降压㊁镇静㊁抗惊厥作用,并能促使胆汁分泌,可利胆保肝[23]㊂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菊科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无论是从科属分类㊁生活类型㊁入药部位㊁药用功效等方面均具有区域优势和多样性,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菊科药用植物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大部分菊科药用植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及有效的保护㊂ 乱采滥挖 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应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对野生药用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方案,采取相对应的保护与利用措施,深入调查区域内菊科药用植物分布区域,建立相应资源数据库,记录植物分布区域㊁储量㊁药用部位等,以便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特征适时适量进行科学开发利用,避免过度采挖对野生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㊂4结论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菊科药用植物34属56种,其中蓟属植物种类最多,为中等属,是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的优势属,寡种属有13属,单种属有20属㊂从生活型来看,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㊁一年生草本㊁二年生草本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及半灌木草本㊂从入药部位来看,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分为全草类入药㊁根及根茎类入药㊁果实类入药㊁花类入药及枝叶类入药㊂从药用功效来看,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分为清热类㊁解表类㊁祛风湿类㊁利水渗湿类㊁活血化瘀类㊁止血类㊁化痰止咳平喘类㊂日后可加以合理开发㊁科学利用及有效保护㊂4311期 尹伟平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参考文献:[1] 张炜,谭龙,郭盛磊,等.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21,27(9):96-100.[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4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 傅沛云.东北植物检索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636-730.[4] 吴修红,刘静,刘磊,等.黑龙江省庆安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初报[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33(6):1-5.[5] 周璇,孙海峰,牟喜君,等.黑龙江省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6):6-9.[6] 王怡然,王臣,张欣欣,等.黑龙江省安达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7):82-86,96.[7] 王怡然.黑龙江省安达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1.[8] 顾小琳,王怡然,韦柳仲,等.黑龙江省桦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2):69-75.[9] 李娜,孙海峰,魏明钰,等.黑龙江省鸡西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药材,2021,44(8):1834-1838.[10] 晏宇,李娜,魏明钰,等.哈尔滨市呼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中药材,2021,44(9):2055-2058.[11] 王长宝,张丽,杨娜,等.黑龙江省集贤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J ].中药材,2022(1):43-48.[12] 李琪,顾小琳,张欣欣,等.黑龙江省桦川县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6):110-115.[13] 尹伟平,李国富,赵振柱,等.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分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5):52-56,65.[14] 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15] 黄璐琦,王永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8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80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 李冀云,王庆礼,李书心,等.东北植物检索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9]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 赵杏花,孙长乐,郭璐,等.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22,42(1):173-180.[23] 王尉.菊科药物药性理论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24] 刘云鹤,司雨,焦玉凤,等.蒿属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2020,42(1):80-94.[25] 朱少晖,方月琴.菊科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品牌,2014(7):181-182.[26] 隋洪玉,王毅,栾海艳,等.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J ].中成药,2009,31(8):1289.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 o n W i l d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R e s o u r c e s o fC o m p o s i t a eF a m i l y i nH e i l o n g j i a n g Z h o n g y a n g z h a n B l a c k -B i l l e dC a pe r c a i l l i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Y I N W e i p i n g 1,S H A OS h a n s h a n 2,Z H A N G X i n x i n 3,C H E NJ i n g 1,CH E NS i 1,W U L i n l i n 1,L I UY a n 1,L IC e n1(1.I n s t i t u t eo fI n d u s t r i a lC r o p s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g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 ,H a r b i n150086,C h i n a ;2.H e i l o n g j i a n g Z h o n g y a n g z h a n B l a c k -B i l l e d C a pe r c a i l l i 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H e i h e 161499,C h i n a ;3.C o l l e g e of L i f e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g y ,H a r b i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 a r b i n 150025,Ch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C o m p o s i t a e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r e s o u r c e s i n H e i l o n gj i a n gZ h o n g y a n g z h a nB l a c k -B i l l e dC a p e r c a i l l i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T h e s p e c i e sa n dr e s o u r c e t y p e so fC o m po s i t a e 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s i nt h er e s e r v e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a n da n a l y z e db y m e a n so f f i e l ds u r v e y ,s a m p l es u r v e y a n d s p e c i m e nc o l l e c 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w e r e 56s p e c i e s i n 34g e n e r a o f C o m p o s i t a e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s i n t h e r e s e r v e ,a n dt h e g e n e r aw i t hr i c h p l a n t s p e c i e sw e r e C i r s i u m a n d A r t e m i s i a .T h e l i f e f o r mo fC o m po s i t a e p l a n t s i n t h i s a r e aw e r em o s t l yp e r e n n i a l h e r b s ,a n d t h em e d i c i n a l p a r t sw e r em a i n l y w h o l e h e r b s .T h e r e s e r v e w a s i s r i c h i n r e s o u r c e s o f C o m p o s i t a e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s ,w i t h v a r i o u sm e d i c i n a l pa r t s a n dm e d i c i n a l e f f e c t s ,a n d h i g hm e d i c i n a l v a l u e .I t i s s u g g e s t e d t o p r o t e c t a n dd e v e l o p t h e mr e a s o n ab l y.K e y w o r d s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Z h o n g y a n g z h a n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C o m p o s i t a e ;m 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s ;r e s o u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53。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不同生长期鹅喉羚活动节律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不同生长期鹅喉羚活动节律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12):36-43·农业资源与环境·作者简介:杨彩凤(1981—),女,宁夏同心人,回族,助理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研究。

收稿日期:2023-11-28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不同生长期鹅喉羚活动节律研究杨彩凤,谭松伟,杨慧,刘超,罗忠燕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红寺堡751900摘要:食草动物活动节律与全年植被不同生长时期(返青期、盛草期、枯黄期)息息相关。

选取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为对象,于2019年5—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鹅喉羚活动进行监测,分析植被生长不同阶段与鹅喉羚活动节律的关系。

结果表明:43台红外相机拍摄到鹅喉羚独立有效照片291张,其中在植被返青期(5—7月)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30张,盛草期(8—9月)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12张,枯黄期(10—11月)获得独立有效照片49张。

针对夜行性指数(β)的分析结果显示,鹅喉羚在植被返青期β为0.29,盛草期β为0.29,枯黄期β为0.20,均为昼行性,返青期与枯黄期存在显著差异(P <0.05)。

通过核密度估计法(KDE )得出,鹅喉羚在返青期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8:00和20:00;盛草期同样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10:00和19:00;枯黄期为单峰活动节律,仅10:00出现活动高峰。

枯黄期与返青期、盛草期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呈中度重叠;返青期与盛草期重度重叠,表明鹅喉羚全天活动模式极为相似。

关键词: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活动节律;红外相机中图分类号:Q958;Q95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3)12-0036-08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3.12.010Activity Rhythm of Tibetan Gazelles at Different Vegetation Growth Stages inthe Lu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Yang Caifeng,Tan Songwei,Yang Hui,Liu Chao,Luo Zhongyan(Lu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Hongsibu,Ningxia 751900)Abstract The activity rhythm of herbivor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vegetation throughout the year (greening period,peak grass period,and yellowing period).From May to November 2019,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activities of Gazelles subgutturosa in the Lu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Ningxia,China.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Gazelles subgutturosa in the Lu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tages of vegetation growth and the activity rhythm of goitered gazelles.43infrared cameras captured 291independent and valid photos of Gazelles subgutturosa ,with 130photos taken during the greening period (May to July),112photos during the peak grass period (August to September),and 49photos during the yellowing period (October to November).The nocturnal activity index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octurnal activity indices of Gazelles subgutturosa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vegetation growth were as follows:greening period β=0.29,peak grass period β=0.29,yellowing period β=0.20,all indicating diurnal activity.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nly observed between the greening period and the yellowing period (P <0.05).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revealed two activity peaks for Gazelles subgutturosa during the greening period at 08:00and 20:00,two peaks during the peak grass period at 10:003664卷12期and19:00,and a single peak during the yellowing period at10:00.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yellowing period and both the greening and peak grass periods,with a moderate overlap,while a pronounced overla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greening and peak grass periods,indicating a highly similar daily activity pattern for Gazelles subgutturosa.Key words Lu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Gazelles subgutturosa;Activity rhythm;Infrared camera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可以展现野生动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行为状态,从而反应其环境适应性[1]。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初步研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黑熊的活动规律和种群密度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初步研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黑熊的活动规律和种群密度

农业资讯NONGYEZIXUN 农业信息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初步研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黑熊的活动规律和种群密度侯德华 吴必锋 弓丽花 王再艳 廖 佳(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黔东南 557100)摘 要 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黑熊可能会对保护区内外居民构成威胁,相应地,人类的活动干扰也可能会对黑熊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黑熊进行监测尤为必要。

传统的监测方法有样线法、痕迹分析法、估计法等,与传统方法相比红外自动相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手段特别是对野生动物活动而言,其优点显著,即人为因素干扰少、对动物影响较小、物种鉴定精准、可全天候持续工作等。

现阶段,红外触发相机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科研调查工作。

基于此,主要分析探讨红外相机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黑熊资源的相关监测,以期能实质性地拍摄到黑熊活体,为今后研究黑熊生境信息提供基础。

关键词 红外相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监测;黑熊黑熊别名狗熊、黑瞎子,毛被漆黑色,胸部具有白色或黄白色月牙形斑纹;头宽而圆,下颚白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1-2]。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约有黑熊7 000只。

亚洲黑熊属,我国有5个地理亚种,分别为西藏黑熊、长毛亚种(喜峰黑熊)、四川亚种、台湾亚种和东北亚种。

黑熊被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为类Ⅰ保护动物,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种,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

近年来,由于黑熊所属栖息地的破坏,致使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态势,因此加强黑熊资源监测至关重要。

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况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贵州省东南部,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相连,北起台江县的南刀寨,南至雷山县的开屯、高岳山,西抵雷山县的乌尧、乌东、猫鼻岭一线,东至台江县的五迷寨、剑河县的大平山、榕江县的小丹江一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达72万hm2[4-5]。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应用的实践分析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应用的实践分析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应用的实践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从野生动物活动监测、物种数量统计、物种行为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探讨了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红外相机技术为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展望未来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发展前景。

红外相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推动野生动物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关键词】红外相机技术、野生动物研究、保护、活动监测、物种数量统计、行为研究、实践案例、可能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许多野生动物种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行为特征以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实践分析,探讨其在野生动物活动监测、物种数量统计、物种行为研究以及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同时结合我国的实践案例,评估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通过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实践分析,旨在探讨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其在活动监测、物种数量统计、物种行为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活动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在监测濒危物种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优势。

2. 分析红外相机技术在物种数量统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野生动物普查和种群数量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研究红外相机技术在物种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分析其对野生动物行为模式和生态习性的深入理解程度。

红外感应相机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和兽类调查中的应用

红外感应相机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和兽类调查中的应用
安徽 林 业科技 , 2 0 1 3 , 3 9 ( 2 ) : 3 6 ~ 3 8
An h u i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红外感应相机在牯牛降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雉 类 和兽类调查 中的应 用
n a t i o n a l p r o t e c t e d a n i ma l s L o p h u r a n y c t h e me r a ,P u c r a s i a ma c r o l o p h a a n d C a p r i c o r n i s s u ma t r a e n s i s .T h e s u r v e y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f e a s i b l e i n i f e l d s u r v e y o f w i l d l i f e i n t h e mo u n t a i n s .
c a r r i e d o u t r e c e n t l y .F i e l d s u ve r y o f t h e p h e a s a n t s a n d b e a s t s w a s d i ic f u l t d u e t o t h e i r h i g h a l e r t n e s s i n t h e wi l d .T h e p a s s i v e i n f r a r e d s e n s o r c a me r a t e c h n o l o g y wa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s c i e n t i i f c s u r v e y .W i t h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y ,p g h o t o s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李国富;尹伟平;邱国良;李天芳;李显达;陈福元;张俊利【期刊名称】《野生动物》【年(卷),期】2018(039)003【摘要】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境内,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结合部,保护区面积为46743 hm2.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布设8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可确定的兽类和鸟类共6目15科19种,其中兽类10种,隶属于3目7科,鸟类9种,隶属于3目8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分别为狼、猞猁、棕熊、雪兔和驼鹿.对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3个物种的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发现:西伯利亚狍、野猪和赤狐的日活动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8:00~20:00时段.本研究初步提供了保护区内兽类的相对丰富度数据,有助于保护区以后科研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总页数】7页(P559-565)【作者】李国富;尹伟平;邱国良;李天芳;李显达;陈福元;张俊利【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1614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相关文献】1.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鸟类多样性研究 [J], 陈庆;李国富;尹伟平;陈福元;邱国良2.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J], 李国富;尹伟平;邱国良;李天芳;李显达;陈福元;张俊利;;;;;;;3.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鸟类多样性研究 [J], 陈庆; 李国富; 尹伟平; 陈福元; 邱国良4.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J], 程智超;杨立宾;隋心;张童;王文浩;尹伟平;李国富;宋福强5.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监测初报 [J], 邵瑞清;李言阔;钟毅峰;吴和平;罗晓敏;熊宇;曹开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雷开明;孙鸿鸥;麦浪;旷培刚;刘源;赵上娟;肖长林;刘洋【摘要】2014年5月~2015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30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通过3 153个工作日获取有效照片2832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525张,其中,鸟类161张,兽类356张,旅游活动及牲畜干扰照片8张;利用照片鉴定出物种29个,包括鸟类2目6科13种,兽类3目9科16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1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为毛冠鹿、鬣羚、斑羚、隐纹花鼠和扭角羚;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依次为灰头鸫、蓝马鸡、橙翅噪鹛、绿背山雀和血雉.黄腹鼬是本次调查保护区一个新记录种;调查发现斑羚、鬣羚罹患皮肤病.文中分析并讨论了红外相机在保护区监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5页(P88-91,50)【关键词】红外相机;九寨沟;鸟类;兽类;疥螨病【作者】雷开明;孙鸿鸥;麦浪;旷培刚;刘源;赵上娟;肖长林;刘洋【作者单位】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坝624000;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6利用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是国内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调查手段(马世来和Harris,1996;裴家骐,1998),其主要优势是对动物的干扰比较小、可24小时持续工作、适合监测活动隐秘的动物等特点而容易获取野生动物种类、分布、种群数量、生活环境、活动规律以及栖息地人为干扰等数据。

与传统野生动物调查方法相比,其结果更为直观,尤其是对夜行性动物的调查其优势更为明显。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王亮;杨增武;田瑞祥;陶金鼎;包新康【摘要】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4(039)005【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野生动物监测;红外触发相机;荒漠地区;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作者】王亮;杨增武;田瑞祥;陶金鼎;包新康【作者单位】甘肃安西极早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酒泉736100;甘肃安西极早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酒泉736100;甘肃安西极早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酒泉736100;甘肃安西极早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酒泉736100;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S862;TN21野生动物数量与种群动态变化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尤为重要,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它的监测工作是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监测和调查方法包括样线法、捕获法、铗日法、标记-重捕法、粪便分析法、访问法、估计法等,每一种都有其局限与不足[1]。

红外触发相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野生动物的手段,用于记录动物的活动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人为因素限制少、对动物影响较小、物种鉴定准确、可24h持续工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群监测、多样性调查、种群密度评估等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 第 一作者简介:李 国 富 ,男 ,2 7 岁 ,硕 士研究生,科 员 ;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E-mail: gfu _li@ 16 * 通 讯 作 者 :尹伟 平 ,E-mail: ywpsky@
560
李国富等: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18, 39 ( 3 ) : 559 -56 5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野生动物学彡艮 http ://ysdw . paperopen. com
基于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1.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Nenjiang, 161499, C hina;
2.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ar Endangered W ildlife Rescue and Breeding Center, Harbin, 150040, China)
李国富1 尹伟平h 邱国良1 李天芳2 李显达1 陈福元1 张俊利1
( 1 .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嫩江 ,161499; 2 . 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哈尔滨,150040)
稿件运行过程
收稿 日 期 :2 0 1 7 -1 1 -2 3 修回日期: 2018 -0 1 -0 8 发 表 日 期 :2 0 1 8 - 0 8 - 1 0
Abstract: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s located in the connecting area of the Greater and Lesser Xing'an Mountains, at the northern part of Nenjiang Town of Heihe Municipal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erve area is 46743 hectares. To
document wildlife resources in the reserve, we installed and monitored 80 infrared camera traps to investigate mammals and birds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 recorded and identified 19 mammal and bird species of 6 orders and 15 families. The ten recorded mammal species represent 3 orders and 7 families, while the 9 species of bird represent 3 orders and 8 families. We recorded five class-1| key state-protected species:wolf( Canis lu pu s), Eurasian lynx( Lynx ly n x ), brown bear ( Ursus arctos), snow hare( Lepus timidus) and moose( Alces alces). We analyzed the activity of three species that were photographed most frequently, and found that Siberian roe deer( Capreolus pygargus), wild boar( Sus scrota) ar\6 red fox( Vulpes vulpes) had a similar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with one peak in the period 18:00 - 2 0 :00. Our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data to quantif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mammals in this nature reserve, information potentially useful for future re­ search and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关 键 词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Key words :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Camera-trapping tech­ nique ; Biodiversity; Activity pattern
中 图 分 类 号 :Q 95 8.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2310 -1 4 9 0 (2 0 1 8 ) 03 - 5 5 9 - 0 7
摘要:
黑 龙 江 中 央 站 黑 嘴 松 鸡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位 于 黑 龙 江 省 黑 河 市 嫩 江 县 境 内 ,地处 大 、小 兴安岭山脉结合部,保 护 区 面 积 为 46743 hm2。2 0 1 5 年 7 月 至 2 0 1 6 年 7 月 ,共布 设 8 0 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可确定的兽类和鸟类共6 目 1 5 科 1 9 种 ,其 中 兽 类 1 0 种 ,隶 属 于 3 目 7 科 ,鸟 类 9 种 , 隶 属 于 3 目 8 科 。其 中 国 家 n 级重点保护动物5 种 ,分别 为 狼 、猞 猁 、棕 熊 、雪兔和驼 鹿 。对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3 个物种的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发现:西 伯 利 亚 狍 、野猪 和赤狐的日活动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8: 00 ~ 2 0 : 0 0 时 段 。本研究初步提供了保护区内 兽 类 的 相 对 丰 富 度 数 据 ,有 助 于 保 护 区 以 后 科 研 和 保 护 管 理 工 作 的 顺 利 进 行 。
Survey of Mammals and Birds by Camera Traps in Heilongjiang Zhongyangzhan 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i Guofu1 Yin Weiping1 * Qiu Guoliang1 Li Tianfang2 Li Xianda1 Chen Fuyuan1 Zhang Junl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