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二)开端:五四运动。
(三)新旧民族主义的区别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
2.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阶级。
3.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
4.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6.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封建主义。
7.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官僚资本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 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经济纲领:主要内容、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阶级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特色)。
2.文化纲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一)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统一战线(1)1924-1927年,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2)1927-1937年,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45-1949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1)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
(2)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政治工作。
3.党的建设(1)思想建设是首位的,是最突出的特色;是最核心的内容。
(2)组织建设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3)作风建设,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延安整风运动1.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风运动开始。
2.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整风运动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
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
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
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下: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上的失败 时间: 1919年5月4日
经过:
结果: 性质: 意义:
两个阶段
重心
前期: 经 过 北京
主力
学生
方式
示威游行
后期:
上海
工人阶级
罢工
三罢
罢市 罢课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 时间: 经过: 结果: 性质: 意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发展沿海经济
以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具 体事件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的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 了” 。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2.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 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小结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失 败
资产阶级
农民、 地主、 资产阶 级都不 能救中 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 利,使中国先进知 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8年,李大钊 发表《法俄革命之 比较观》《庶民的 胜利》等文章,介 绍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新青年 》出版“马克思主 义研究专号”,刊 载了李大钊的《我 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思主义作 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伟大的爱国主义。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 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彻底地不 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彻底的民主革命,它是中国在20世纪初由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的最初阶段。
它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打破国家的封建主义,开创独立、民主、统一的现代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下列几个显著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由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联合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人民民主利益而战。
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打破国家的封建主义,开创独立、民主、统一的现代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这场革命发生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起步阶段,从而产生了土地制度的问题、民族和国家民主问题、社会问题等各种重大矛盾和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具体表现为:•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向中国提出要求,并逐步通过多种方式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加入侵略战争行列,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的国家。
•封建土地制度的压迫和剥削。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就是以地主剥削农民为基础,并形成了全国性的封建王朝。
这种制度保障了地主阶级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却极大的压迫和剥削农民市民。
•经济落后,社会落后。
19世纪末,中国是全球的“病夫国家”,经济几乎停滞不前,这使得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重大矛盾和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和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持续了几年,并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结束,该党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通过推进武装斗争和革命运动,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政治主权和民主权利,让中国共产党成为具有执政基础的最大党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 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 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 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5.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 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 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 释正确的是( )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6.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 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 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三次机遇和错失 原因.
•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原因:帝扶袁夺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 • 第二次:国民革命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原因:蒋汪背叛革命,中共犯右倾错误; • 第三次:抗战胜利后通过和平建国决议。 原因:美蒋悍然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决议。
1.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 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 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 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 ”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2.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 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 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
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历程第一阶段(1919~1927)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1927~1937)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
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备考知识点: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2、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及意义
3、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 收起义及其意义、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土地革命的作用、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红军长征及其意义、遵义会议及意义、 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 及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等
⑤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新方向。
对西方资本主义希望的破灭。 (2)过程: ①爆发:1919年5月4日,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 ②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运动性质——反帝反封建) ③新阶段:6月初始,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地点:上海 ④初步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会签字。 (3)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历史地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两者的相互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奠定了基础。(阶级、思想基础) ④五四精神: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五】、抗日战争: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参见抗日战争一节。) 【六】、解放战争: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1】、背景:(1)内部阶级矛盾: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坚持内战 和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2)外部:美国扶蒋反共,妄图控 制中国。 【2】、和平建国阶段: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飞抵 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3】、解放战争阶段:1946年6月到1950年6月。 A、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毛泽东提 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1947年解放区土改,没收地主土地, 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分得土地,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 略反攻的序幕,成为解放战争转折点。 C、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 或改编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 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目标的革命。
该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受到多个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控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和完全主权。
2.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封建剥削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另一个目标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民的解放。
3. 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官僚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机构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个目标是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确立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制度。
4. 实行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强调人民的民主权利,包括普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中国共产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5. 实现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包括反帝、反封建的性质,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等,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
活状况。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国家的独立和完全主权,改革土地制度和农民解放,实行民主革命并促进经济发展。
这场革命为中国共产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
1919年到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
重点: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伟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端
二、国民革命(1924---1927) 发展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胜利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6---1949)
五 四 运 动
中 共 成 立
国 民 革 命
抗 日 战 争
解 放 战 争
新 中 国 成 立
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立独立、民主、富 强的新中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名称 领导阶 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前途
最 根 本 的 区 别 是 : 领 导 阶 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 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 级 相同点:
图一
图二
(图一)1926年7月,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 会演讲。 (图二)上海工人第 三次武装起义。 (图三)叶挺独立团 攻打贺胜桥。
图三
广 州 国 南京 上海 武汉 民 政 南昌 结果:消灭吴、孙,打击了张,基本上消灭北洋军阀; 府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的 长沙 福州 北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伐 进 吴佩孚 孙传芳 广州 张作霖 军 图
合作方式
合作实现
校长:蒋介石
周恩来任黄埔军校 政治部主任
2、发展-------北伐战争
目的 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战果 取得巨大成功。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歌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民主革命(democratic revolution)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参与者包括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甚至包括产业工人这个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或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其压制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旧的生产关系。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革命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
•不同点:(1)革命对象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要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2)革命的动力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四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三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3)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
阶级性质的革命
•相同点:(1)领导力量相同。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所属革命相同。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4)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旧民主革命失败根本原因:软弱性妥协性“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落后总根源是帝国主义(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旧民主向新民主转变转折点:五四运动①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革命性质决定因素: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这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创造条件,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具体内容(最重要)★★★★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1948年4月毛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①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②根本目的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知 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 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 广泛传播; 先进知识份子深 入到工人中间,促成马克思 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 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 的最核心体现
(二)中共一大、二大——无产阶级政党的 诞生及初期活动
1919年 1921年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民大革命分 裂来自解放战争1946—1949
(分 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开辟革命新路时期
1927—1937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点
击
高
考
• 1、(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 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 • 中国缺乏民主制度,无议会可以利用,工人 没有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只能武装夺权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工人阶级力量 相对弱小,而城市中的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深受压迫 革命性强,而且在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 革命容易取得成功 • 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的失败
第一次
第二次
打倒列强、 党内合作 除军阀 驱日出 中国
党外合作
教 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 训 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会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60
路线:瑞金---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 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进入甘肃 两次会师:1、吴起镇会师(陕北) :时间:1935年10月 双 方: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 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间:1936年10月。地点:甘肃会 宁 双方: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 意义: 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意义:⑴: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 革命的企图⑵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⑶使中国革命新局面 的到来 P62
吴起镇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 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铭记历史, 缅怀英烈,我们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 的时间定为节日。下列节日与历史事件对 D 应错误的是( ) • A 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 • B 中共一大——七一建党节 • C 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 • D 毛泽东逝世 ——3.12植树节
中国近代史阶段线索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国民大革命时期 十年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1946-1949 解放战争时期/内战
谈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
谈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一场具有彻底性、全局性和现代性的革命。
它是中国共产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阶段,是为实现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而进行的一场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繁荣。
这个任务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条件下确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措施都必须围绕这个任务展开,包括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土地革命、打击远东资本主义的经济操作、组建人民军队等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其最根本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那一系列先进的革命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经过中国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得到了证实和发展。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提出并贯彻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前奏,也是中国共产奠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中 中 国 国 不的不的 可人可土 以民以地 低可断可 五头以送以 四!杀!征 传 戮 服 单 而 而
——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第一阶段:
时间 5月 4日 -6月初
表一 大 ”
a.孙中山屡遭挫折; 一、兴起(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十月革命和五四运 动影响; 1、原因: A、第一次工人运动挫折的教训(中共认识) B、孙中山认识转变,以“俄”为师(原因 ) C、国情所决定(根本原因) a.国共合作的方式: D、共产国际帮助(外因) 党内合作; b.国共合作的政治基 2、标志: 础: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意义)新三民主 义 (2)高潮(1926-1927年)---北伐战争;
揭开序幕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南昌 长沙 汉口
城 市
农村包 围城市 道路的 形成
点燃星火
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建立巩固
井 冈 山
革 命 重 心 转 移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星火燎原
根据地建设
瑞 金
农 村
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原因: A、李德,王明等“左倾”错误领导(根本原因);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原因); ●中央红军:1934---35(吴起镇会师) (2)长征时间: ●全国红军:1934---36(三路,会宁会师) (3)路线: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1937-1945) 2、解放战争(1946-1949) (1)抗战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
(2)三年解放战争: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反内战漫画: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国民党拥有经济、军事绝对优势,为何迅速败亡? ●根本原因:人心所向……●中共领导 (政治、军事、经济)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历史意义和成功经验(胜利的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年——1924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新 (北伐战争时期) 民 (1924年——1927年) 主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主 (土地革命时期) 义 (1927年——1937年) 革 抗日战争时期 命 阶 (1937年——1945年) 段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不同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发动群众的 深度、广度 联系(共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 充分,土地没解决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中共)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走社会主义道路 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 发动群众,解决土地
江
遵义
金 沙 江 巧渡金沙江
1935.1. 贵 遵义会议 南
湖
红一方面 军 西
江
瑞金 1934.10. 福 建
贵阳
州
广 西 遵义会议:标志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敌众我寡)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队数量
装备情况
430万人
130万人
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 军和物资。 没有外国的接济。 全面内 战爆发
国民革命运动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孙 传 芳
时间: 1926.7-1927 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北 最大的功绩 : 伐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战
黑 吉 辽
共产党战略战术: 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术上重视敌人,“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依据:国民党不得人心 结果: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辽沈战役(锦州)
平津战役(北平)
战略反攻的标志 意义: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 山,革命转折。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国军主力基本 消灭。
(1)中共一大到二大: 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2)第一工运高潮到国民大革命: 工人单枪匹马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武装反抗。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革命道路的开辟: 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遵义会议: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6)国共关系调整: 依据主要矛盾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北京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直 隶
山东
江 安 南京 安 安 苏 上海 徽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长沙 湖南 南昌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a.孙中山屡遭挫折; 一、兴起(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十月革命和五四运 动影响; 1、原因: A、第一次工人运动挫折的教训(中共认识) B、孙中山认识转变,以“俄”为师(原因 ) C、国情所决定(根本原因) a.国共合作的方式: D、共产国际帮助(外因) 党内合作; b.国共合作的政治基 2、标志: 础: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意义)新三民主 义 (2)高潮(1926-1927年)---北伐战争; (3)失败(1927年)---两次政变;
(4)遵义会议内容和意义:
1、内容:军事上辨明是非;组织上改组领导。结束,肯定 2、意义: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 策问题,生死攸关转折点,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5)长征意义: 1.粉碎国军“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 2.途中播下了革命火种。 3.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中共成熟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1949年 新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 新民革兴起时期(1919,1921—1924)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第三阶段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第四阶段 全民族抗日时期(1937—1945) •第五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保存了红军实力
1936. 10(红一、二、四)
甘Hale Waihona Puke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肃 长征胜利结束 过草地
西
大
会宁
腊子口
吴起镇 陕
1935.10. 红一方面军 黄 胜利到达陕北
河
西
红四方面军
草地 毛尔盖
强渡大渡河
康
爬雪山
渡
飞夺泸定桥
安顺场
雪山 四
川
泸定桥
河
红二方面 军
长
四渡 赤水
水 赤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本代表拒绝签署!”
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 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爆发标志、口号、前后阶段主力和中心、成果)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学生 罢课 1919年5月4日 北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6月3日起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 拒绝 (3)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4)作用和影响: A、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 B、促进马克思主义流传,为中共成立 奠定思想基础;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淮海战役歼敌最多(徐州)
(1)渡江战役(1949.4.21) (2)占领南京(1949.4.23)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失 武装 败 起义
九一八 七七 百团大战 重庆谈判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合作 北伐 农 井 长 村 冈 征 山 西安 初步合作 正式合作 平型关战役 双十协定 内战 爆发 战略反攻 胜 战略决战 利 渡江战役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对比
辛亥革命 国民大革命 旧民主革命 新民主革命 不 背景 同 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统一战线 点 推翻君主专制 打垮北洋军阀 革命成果 工农运动大力支持 群众基础 只依靠革命党人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破坏革命 相 客观原因 同 主观原因 领导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点 启示 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自己的武装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
(1)历史条件: A、工人队伍壮大及运动发展——阶级基础; B、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基础; C、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组织基础;
中共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2)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 部中 (3)中共二大(1922)---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内容、评价) 分共 (4)中共成立意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代“ A、新的领导阶级;B、彻底的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 主义);D、新的前途(社会主义);E、 群众基础更广泛(工人、农民等)
国民革命运动
(4)国民革命运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1、历史功绩: A、近代前所未有人民大革命,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B、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C、为革命继续前进奠定基础; 2、失败原因: A、客观原因:敌人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 B、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放弃领导权。 3、经验教训: 中共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 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