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资料

合集下载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

四季养生常识

中医是从四季的变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饮食、运动这五个方面来达到对身体养护的原则,对肺的保养也不例外,顺应四时,随“季”应变。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节,这一时期,感冒肺炎的发病率都会明显上升。春季空气湿度大,易使空气中的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室内空气中更会充斥着烟尘、霉菌、花粉、尘螨等细菌,这些细菌侵入人体肺脏,会导致肺脏疾病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春季应注意环境对肺脏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做到环境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咳嗽,二者相加,能达到洗肺的效果。同时,春季的代谢也比较快,所以在饮食方面吃一些微辛、较温、清淡的食物。

从四季的五行属性看,夏属火,而肺通秋属金,火克金,因而,夏季肺气较为虚弱,肺也易于此季发病。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恶寒发热等病变的脏腑均归属于肺。

夏季肺脏的保养也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宜晚睡早起,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相通应,肺属金,与秋季相通,燥为秋之主气,而肺为清虚之体,秋燥最易伤肺,因而,秋季特别需要注重肺脏的保养。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等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历代医学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那么在秋季如何做好肺脏的保养?

首先,要起居顺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应做到祖国医学所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避晚凉,早起以从清爽,吸纳新鲜空气。要敞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还应适度“秋冻”,不要急于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中医药保健知识:

养生之道

中医药的养生之道有很多,比如说在日常饮食方面,可以食用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莲子等。此外,还可以坚持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中医按摩

按摩是中医药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按摩有助于活血、排瘀、舒筋活络,还可以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质量。具体方法可以按摩头部、面部、颈部、背部、腿部等部位。

中成药品

中成药是指用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中医药中,有很多常见症状都可以使用中成药来治疗,如感冒、咳嗽、胃痛、便秘等。但是在使用中成药时,也需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食疗保健

中医药食疗是指通过食物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比如说蜂蜜可以润肺止咳,薏米可以降低血脂,山药可以补脾胃等。

综上所述,中医药保健知识广泛且易于操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实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医药保健时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确保效果和安全。

养生保健资料1

养生保健资料1

养生

古时又称“摄生”、“道生”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增强生命活力和防病益寿原理,并运用各种手段强身健体的传统保健方法。意在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强壮脏腑,保养真气,扶正固本,从而达到减少或避免疾病发生,维系机体身心健康,延缓人体衰老进程的目的。

解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生活中,平平淡淡才是真。无欲则安;妄想徒生烦恼,扰乱情志伤人元气,七情不和,脏腑阴阳失调,百病则生。精神内守,神志不为外欲所惑,七情不过,五脏不受其外扰,脏腑阴阳调和,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是方法,真气从之是习性,精神内守是境界,病安从来是目的。春季养生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 1 月、2 月、3 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们应怎样“顺时养生”?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

肝脏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那么,春季应当怎样养肝呢?

经络腧穴角度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介绍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介绍

顺应自然的原则还 体现在中医倡导的 “治未病”理念中, 即预防为主,强调 早期调理身体,避 免疾病的发生。
01
0 2
03
04
形神兼养
定义:形神兼养是指通过调 整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来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要 注重心理调养,保持心情愉
悦、精神饱满的状态。
添加标题
重要性:形神兼养是中医养 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只 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 得到关注和呵护,才能达到

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变 化规律直接影响人体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因此养生保健应顺应 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和 昼夜晨昏规律。
春养肝、夏养心、 秋养肺、冬养肾, 应遵循四季的特点 进行养生保健,如 春季宜早睡早起、 夏季宜晚睡早起等。
中医强调“天人合 一”,认为人体内部 环境的平衡与自然界 外部环境的平衡是相 互关联的,因此养生 保健还应注重与自然 界的和谐共处。
真正的健康状态。
添加标题
具体措施:饮食方面要保持均 衡,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 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度油 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运动 方面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 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 极拳等;作息方面要保持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过度劳累等。同时,要注 重心理调养,保持心情愉悦、 精神饱满的状态,可以通过听 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放
感谢观看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知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李格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一、中医药基础知识

1.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组成、药物性能、诊法辨证、预防保健等内容。

2.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内容,是

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

3.中药配伍原则:中药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十八反

十九畏等内容,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

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1.顺应四时: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规律,调整饮食起居,如春养肝,夏养心,

秋养肺,冬养肾等。

2.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3.饮食调理:合理安排饮食,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和疾病的食物,如清淡易消

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4.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如太极拳、八

段锦等。

5.按摩针灸:通过按摩针灸可以调整气血,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

6.中药调理: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枸杞子、人参

等。

三、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知识

1.感冒: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板蓝根、金

银花等中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2.咳嗽:咳嗽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可采用抗炎药物治疗,如头孢菌素、

阿奇霉素等。中药如止咳化痰颗粒、杏仁止咳糖浆等也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3.腹泻:腹泻主要由肠道感染引起,可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如黄连素、庆

大霉素等。中药如健脾止泻颗粒、肠炎宁片等也有很好的止泻作用。

4.失眠:失眠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中药如养

心安神丸、枣仁安神胶囊等也有很好的安神作用。

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是古老而独特的中华文化传统,它以中医药学为基础,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自然调节能力。以下是一些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主要理念和知识:

1. 阳和阴: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都与阴阳平衡有关。阳指的是活动、发散、热等性质,阴指的是静止、收敛、凉等性质。养生保健的目标是保持阴阳平衡,让身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运行。

2. 五行学说:中医将自然界的物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与人体脏腑器官、气血津液等相对应。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等方面,可以促进五行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维护人体的健康。

3. 平衡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提倡饮食均衡、多样化。根据个人体质、季节、气候等因素,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

4.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调节饮食、

运动、情志等方面,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起居有节:中医养生注重调整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定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健康。

6. 运动保健: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坚持锻炼,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7. 中药调理: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养生保健中。通过选用适合个体体质和病情的中药材,进行中药调理,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饮食养生:中医药认为饮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方面。养生饮食要注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搭配,避免过度油腻、辛辣和煎炸食物的摄入。中医推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强调吃粗粮、杂粮、新鲜蔬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保持饮食均衡。

2. 运动养生: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和调节情绪。中医推崇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锻炼。

3. 穴位按摩:中医药养生中常使用按摩穴位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运行。比如按摩“涌泉穴”可

增强肾气,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胃痛等。

4. 中草药保健:中医经常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改善各种身体不适。例如,黄芪、党参可以提高免疫力,枸杞子可以明目,当归可以调经养血等。

5. 中医养生理论:养生理论是中医药保健的基础,包括阴阳平衡、五行调理等。中医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的平衡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养生保健注重个体差异的综合调理,强调平衡养生的原则,提倡以预防为主、调理为辅的养生观念。在实践中,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和具体需求,结合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养生保健。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作用。

4.尽量少吃肥甘厚味、大鱼大肉等食品,多吃一些能够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红皮萝卜。

5.在感冒的治疗上,应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感冒初期,可用感冒清冲剂、板蓝根冲剂等。症状较重者须去医院就医。

6.用推拿法来防治感冒,如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四指宽)、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推拿时,拇指重按同侧足三里穴,其余4指置于小腿后面与之相对,加重按压力量,直到局部酸胀为止;而后,再按揉另一侧足三里穴中医具有深度的养生思想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中医养生素材

中医养生素材

中医养生素材

1.中草药养生:中草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泡茶、煎汤、制成药膳等方式进行食用。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人参、黄芪、枸杞、当归、白术等。

2. 食疗养生:中医强调食物与健康的关系,讲究食物的药性和

相克相生。例如,苦瓜可以清热解毒,山楂可以消食化积,桂圆可以补血养心等。

3. 气功养生:气功是中医养生的一种传统方法,通过调节呼吸、调整姿势和修炼功法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常见的气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

4. 推拿按摩养生: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身体各个穴位来调

整气血流通、促进新陈代谢的方法。常见的推拿按摩包括足底按摩、穴位按摩、刮痧等。

5.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常常强调预防保健,通过养生保健来调

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常见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包括起居有节、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

- 1 -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其养生保健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指导。以下是一些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1. 饮食养生:中医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观点,认为食物的性味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若想养生,要根据自身体质和需要选择对应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和节制烟酒。

2. 运动养生:中医讲究“动静有时,方能安居”,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身心,增强体质。可以练习太极拳、气功、瑜伽等,也可以参加步行、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

3. 睡眠养生:中医强调“早睡早起,赖床伤身”,认为稳定的生物钟对身体健康很重要。另外,需要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避免熬夜。如果有失眠等问题,可以采用中医的一些饮食和按摩疗法进行调理。

4. 中药养生:中药多为天然植物和动物,不含化学成分,有着健脾胃、补肾气、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但是,中药的使用需要了解其药性和功效,避免过量和搭配不当,也要注意避免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知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果有疾病需要治疗,应及时咨询医生,避免自行用药。

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全面保养、调

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2.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3.中药保健: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

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4.自我穴位按压: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

击、捶打。

5.刮痧: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6.拔罐: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7.艾灸: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8.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1、饭后五千步防治糖尿病

在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加大,糖分解代谢增强。餐后行走不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

糖迅速进入肌肉组织,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胰岛素抵抗,增强各组织

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使居高不下的餐后血糖很快下降。

2、锻炼预防老人胃肠道出血

一项以8250名65岁以上为调查对象的研究表明:锻炼身体不仅强健身体,还有助于

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发病率。每周坚持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者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相比,

前者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可减少50%。爬楼梯或散步都是锻炼的良好方式。

3、常吃含锰食品可预防骨质疏松

美国生物学家索尔特曼教授研究发现,人体缺锰可造成骨化障碍,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富含锰的食物有黄豆、扁豆、茄子、芋头、萝卜、菠菜及绿叶蔬菜等。茶叶、坚果、

谷类是锰的重要来源。肉类、蛋类、奶制品中含锰量虽不多,但其生物利用率高,也是锰

的重要来源。

4、多食橙子可预防胆囊炎

美国调查发现,在美国1900万胆囊炎患者中,有2/3是。因为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

多地聚集在胆汁中,容易形成胆结石。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形成胆结石的机会相应减少。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

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个良好平衡状态,更别

说强身健体了。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一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人与天地相应,四季养生,当顺应自然,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春季宜捂不宜冻,秋季宜凉不宜暖,主张养心宁志,收敛神气。夏季防暑,长夏宜防湿。冬季宜防寒,冷暖适度防外泄,防止邪伤正气,保持内外阳气的闭藏状态。此四季养生之大要,不可不知。

养生之法虽多,但不离精、气、神三条,精乃健康之基,气乃健康之本,神乃健康之魂,精充、气盛、神安,为生命之要。恬淡虚无,精神愉悦,心胸坦荡,真气内存,自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养神先养心,心境宜宁静,心诚意正到心悦神宁,神安到形壮,自能顺养天年。暴怒易伤肝,郁闷则气滞,思过则气结,气滞则血瘀,气血淤滞,百病乃生。

养生先养胃,保养脾胃,气血化生,身体赖以强壮,自能养生长命。饮食宜多样,口味宜清淡,食酸以宜养肝,食辛以养肺,食甘以养脾,食苦以养心,食咸以养肾。不偏食偏嗜,不暴饮暴食,忌肥甘厚味,忌过食生冷,少食辛辣,戒烟限酒,饮食适宜,五脏安康。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要注意清热解暑,防止暑湿侵袭。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有利于清热解暑,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多喝绿茶、菊花茶等凉茶,可以降温解暑,消除疲劳。此外,夏季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中暑和晒伤。夏季养生的关键是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愉悦的心态,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秋季如何养生保健?

秋季,天气开始转凉,气候干燥,容易伤肺,因此要注意润肺养肺,防止秋燥。饮食上要以滋阴润燥为主,多食梨、百合、银耳、芝麻、蜂蜜等食品,可以润肺止咳,防止秋燥。此外,秋季还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以免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秋季的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宜,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要注意保暖防寒,防止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饮食上要以温补为主,多食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鸭肉等温热性食物,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多喝热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以免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冬季的运动以室内运动为宜,如健身操、瑜伽、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人体的健康需要我们平时的关注和保护,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注意饮食起居,保持愉悦的心态,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在冬季,人体需要顺应气候特点,保持身体的温暖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冬季属于“五行”中的水,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起居时间上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不要过度暖和,也不要过度干燥。心情要保持平和,不要过度悲伤或兴奋,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

最新中医养生保健宣传资料

最新中医养生保健宣传资料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1、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利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3、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愈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7、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8、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9、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10、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11、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12、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13、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4、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15、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16、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17、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18、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养生常识

中医是从四季的变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饮食、运动这五个方面来达到对身体养护的原则,对肺的保养也不例外,顺应四时,随“季”应变。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节,这一时期,感冒肺炎的发病率都会明显上升。春季空气湿度大,易使空气中的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室内空气中更会充斥着烟尘、霉菌、花粉、尘螨等细菌,这些细菌侵入人体肺脏,会导致肺脏疾病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春季应注意环境对肺脏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做到环境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咳嗽,二者相加,能达到洗肺的效果。同时,春季的代谢也比较快,所以在饮食方面吃一些微辛、较温、清淡的食物。

从四季的五行属性看,夏属火,而肺通秋属金,火克金,因而,夏季肺气较为虚弱,肺也易于此季发病。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恶寒发热等病变的脏腑均归属于肺。

夏季肺脏的保养也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宜晚睡早起,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相通应,肺属金,与秋季相通,燥为秋之主气,而肺为清虚之体,秋燥最易伤肺,因而,秋季特别需要注重肺脏的保养。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等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历代医学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那么在秋季如何做好肺脏的保养?

首先,要起居顺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应做到祖国医学所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避晚凉,早起以从清爽,吸纳新鲜空气。要敞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还应适度“秋冻”,不要急于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其次,饮食润燥。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燥是秋令主气。中医认为肺是娇脏,喜润恶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伤津耗液,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无花果、竹蔗以及鸭肉、猪肺、龟、鳖、蜂蜜、蔬菜等以润燥养肺,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再次,摩鼻健身。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不少人鼻黏膜对冷空气过敏,秋风一吹,便不断伤风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咽痛、咳嗽。这类患者应从初秋起就开始做预防工作,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然后按摩鼻部,做法是将两拇指外侧相互搓热,沿鼻两侧上下按摩30次,每天1-2遍,以增强耐寒能力。

冬天是最冷的季节,阴气较盛,这时的呼吸系统很容易被感染,所以此季节宜避寒就温,做到阴阳平衡。

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冬天日照时间短,天地闭藏,早晚寒气重,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保持身体温暖,以养身体阳气;晚起可避日出前之严寒,以养身体阴气,使体内保持阴平阳秘,免遭寒邪袭击。

饮食宜温,减咸增苦。冬季饮食要遵循“养阴潜阳”的法则,宜多食些温性食物,如糯米、狗肉、羊肉、牛骨髓等,既滋补又抗寒;对生冷、油炸类及寒性食物应少食,以免伤阳气或伤阴津。

肺的保养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只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稍加注意,就可让肺脏长期保持健康状态。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

在夏季进行治疗,是有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根据的。例如,治疗关节炎。在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而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殊效。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更加不足,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在夏季利用“季气炙”来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以消除病根,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关节炎、哮喘病、鼻炎等病的治疗,都可以在夏季进行。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人在冬季发病。这也是运气学说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故又称“三伏天天炙”。今年,初伏为7月14日(周二),中伏为7月24日(周五),末伏为8月13日(周四)。我们可以提前买好伤湿止痛膏等药膏,然后在这三天进行穴位敷贴。我先生有关节炎病,肩部下侧骨缝处也容易受风疼痛,我准备在初伏、中伏、末伏这这三天给他做穴位敷贴。养生, 主要靠自己,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学习使用, 它会有着很好的疗效的。

慢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外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内因多由于患者卫阳不足,腠理空虚,正虚邪实,痹阻经络所致。本病在冬季阳气消退趋于尽头之时往往发作或加重。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治疗,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湿,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关节炎在冬季的发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病,都可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进行。

慢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外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内因多由于患者卫阳不足,腠理空虚,正虚邪实,痹阻经络所致。本病在冬季阳气消退趋于尽头

之时往往发作或加重。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治疗,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湿,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关节炎在冬季的发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病,都可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进行。如何在夏季治疗关节炎我们可以采取“穴位敷贴疗法”,即在身体体表敷贴药物,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取每年初

你可能想不到,炎热的夏季,却是治疗冬季疾病的绝佳时机,如治疗俗称“寒腿”的关节炎。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在夏季进行治疗,是有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根据的。例如,治疗关节炎。在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而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殊效。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更加不足,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在夏季利用“季气炙”来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以消除病根,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关节炎、哮喘病、鼻炎等病的治疗,都可以在夏季进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

如何在夏季治疗关节炎

我们可以采取“穴位敷贴疗法”,即在身体体表敷贴药物,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故又称“三伏天天炙”。今年,初伏为7月14日(周二),中伏为7月24日(周五),末伏为8月13日(周四)。我们可以

提前买好伤湿止痛膏等药膏,然后在这三天进行穴位敷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