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放射辐射剂量
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一、背景
放射科人员在工作中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必须遵守严格的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以确保其个人健康和安全,并减少潜在的辐射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二、健康管理
1. 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以评估其在放射线工作环境中的健康状况。体检项目应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2. 健康指导:放射科人员应接受相关健康指导,包括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健康、锻炼等方面的建议,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3. 健康教育培训:放射科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培训,包括辐射防护知识、辐射剂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辐射防护意识和技能。
三、个人剂量管理
1. 个人剂量监测:每位放射科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进行辐射剂量监测。个人剂量计应定期校准并记录使用情况,以确保准确监测个人辐射剂量。
2. 剂量限值:放射科人员的个人剂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放射线防护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个人剂量超过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3. 剂量控制措施:放射科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控制措施,以减少辐射剂量,如合理调整工作站位置和姿势,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工具等。
4. 防护措施:放射科人员应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措施,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设备等,以减少辐射暴露。
5. 剂量监测记录:放射科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记录应详细记录和保存,包括个人剂量计读数和使用时间等信息,以备查验和追溯。
四、管理措施与责任
1. 责任方:医院放射科应设立辐射防护管理岗位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辐射防护管理人员、医院管理层和放射科人员本身。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是指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医疗放射检查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和自身安全,遵循一系列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的指导文件。具体内容如下:
一、准备工作
1.1 确认医嘱:在进行任何放射检查之前,必须核对医嘱内容,并与医生沟通确认检查类型、部位、目的等是否明确。
1.2 备足检查所需设备和药剂:根据医嘱,检查前需检查放射线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并备足所需的药剂、消毒液、防护用品等。
1.3 与患者沟通和准备:将检查目的、方法、可能感受到的不适等事项向患者解释清楚,并做好患者准备工作,如引导患者脱掉必要的衣物、戴上防护用品等。
一、操作步骤
2.1 安全和防护:确保放射源和辐射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对患者和放射工作者进行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并保证操作空间的良好通风及辐射警示标识的醒目。
2.2 患者定位:根据具体检查要求,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患者舒适。
2.3 调试设备:合理调整放射线设备的参数,确保光电系统和感光底片的性能符合要求。
2.4 曝光:根据检查类型和要求,准确测量曝光剂量,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小化放射线剂量。
2.5 影像处理:对产生的图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影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并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和保存。
2.6 患者护理:检查过程中,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维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并严格遵循消毒、无菌等相关操作标准。
二、操作注意事项
3.1 根据放射线设备和药剂说明书正确选择和使用设备和药剂。
3.2 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检查对象正确。
3.3 检查时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曝光剂量。
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导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射科人员常常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工作环境对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个人剂量管理制度,保障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对于放射科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放射科人员的健康风险
放射科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常常会接触放射性物质,包括核医学、核磁共振、放射治疗等。这些放射性物质可以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放射科人员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常规的放射性测量和个人剂量监测,可以有效地评估放射科人员接受的辐射量。
放射科人员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导致慢性病发生。例如,甲状腺癌、血液系统疾病、白内障、不孕症等都与辐射暴露有关。高剂量的辐射暴露还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这是一种严重的放射性疾病,会危及生命。
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个人剂量监测是保障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不同种类的放射性物质和不同工作内容,个人剂量管理制度需要有相应的监测和评估程序。常规的个人剂量监测包括: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监测、放射性物质接触剂量计测量、入口剂量计测量等。
个人剂量测量的结果需要记录并保存在档案中,以便评估个人剂量状况。放射科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液、甲状腺、眼科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放射性疾病。
放射科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除了个人剂量监测外,放射科人员还需要做好健康管理,以减少辐射对他们健康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 穿戴防辐射服
放射科人员在进行一些辐射操作时,需要穿戴防护服以保护自身健康。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放射科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放射科工作中,为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导。这些规程旨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放射线的伤害,并确保放射检查和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操作规程的四个部份。
一、设备操作规程:
1.1 设备准备:在进行放射检查或者治疗之前,操作人员应确保设备正常工作。这包括检查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设备的机械部份是否灵便,以及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是否完好。
1.2 设备校准:在使用放射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设备校准。这包括校准设备的辐射剂量输出、图象质量和准确的位置标定。校准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在设备校准表中。
1.3 设备操作:在进行放射检查或者治疗时,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这包括选择适当的辐射剂量和图象参数,确保照射区域准确覆盖,并遵循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南。
二、患者操作规程:
2.1 患者准备:在进行放射检查或者治疗之前,操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允许。此外,操作人员还应确保患者的身体部位适当暴露,并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
2.2 患者定位:在进行放射检查或者治疗时,操作人员应准确定位患者的身体部位。这可以通过使用标记或者参考点,以及辅助定位设备来实现。定位的准确性对于确保放射检查或者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2.3 患者监护:在放射检查或者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和反应。他们应注意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三、辐射防护规程:
3.1 辐射防护设备:在进行放射检查或者治疗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辐射防护设备,如铅衣、铅手套和铅眼镜。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阻挡辐射,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是为了保证放射科人员的健康状况,并确保其能够安全地从事放射工作而制定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的要求:
1. 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检,通常是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
2. 包括的项目:体检项目应包括常规的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等,以及针对放射科人员特殊职业要求的检查项目,如放射线暴露情况的评估、辐射剂量监测等。
3. 辐射剂量监测:放射科人员应接受辐射剂量的监测,以评估其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或参与辐射急救计量仪等方式实现。
4. 职业病筛查:体检中应进行职业病筛查,以便及早发现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问题,如胸部X线片、肺功能检查等。
5. 个人防护用品:体检中可以评估放射科人员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6. 定期培训:放射科人员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以了解最新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保证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这些体检制度应得到严格执行。
第 1 页共 1 页
放射线检查注意事项
放射线检查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腹部检查应安排在上午进行,不要喝牛奶、豆浆等易产生气体的饮料,也不要进食脂肪类食物,以免干扰影像的观察。
2. 进行钡餐检查时要按医生的要求正确服用药品,不要随意调节各种器械或药品的剂量。
3. 检查过程中要听从医生的要求,不要随意移动体位或发出不恰当的语言。在检查结束后,要仔细观察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4. 检查前要注意禁食4-6小时。如果在检查期间医生需要用物品(如检查装置、扩张气囊等)进行检查,需要在接受检查前得到护士的详细说明。
5. 对扫描检查前需要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医保卡等)并按照医嘱留取门诊病历相关检查部分,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申请单,完善检查当日穿着方便暴露的衣物。
6. 需要长期接受放射线治疗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脏器是否受损。
7. 对于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的婴幼儿和儿童要合理喂养,预防和纠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体需要咨询专业的儿科医师。
总之,在进行放射线检查时,要遵守医嘱,配合检查,避免擅自调节物品剂量或发出不恰当的语言,如有不适,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1.穿着合适的衣服:为避免造成图像的干扰或不准确等情况,在进行
放射科检查时,应穿着宽松适宜的衣服,尽量不要穿带有金属装饰的衣物。
2.告知医生身体情况:在进行放射科检查前,必须告知医生自己的身
体情况,特别是是否怀孕、有哪些慢性疾病等。
3.遵从医生的指示: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指示,
保持身体的稳定,不要移动或是大声喊叫等。
4.避免辐射的影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源之下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
的损伤。特别是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需要避免辐射的影响,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低剂量、低放射性的检查方式。
5.加强监护: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放射科检查时需
要特别加强监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6.及时处理异常:如果在放射科检查时出现了异常,比如过敏、胸闷
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放射科质量检查内容
放射科质量检查内容
放射科质量检查是确保X射线、CT扫描等成像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放射科质量检查的内容:
1.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
- 定期校准成像设备,确保X射线和CT扫描的输出准确。
- 检查成像设备的所有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包括探测器、滤光器和辐射防护设备等。
-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如分辨力测试、噪声测试和剂量测试等,以确保成像质量符合标准。
2. 图像获取和质量评估:
- 确保患者在成像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定位和暴露,以获得清晰和准确的图像。
- 对每个成像检查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解剖学结构的显示、对比度和噪声水平等。
3. 辐射剂量管理:
-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和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暴露,遵
守国家和国际标准。
- 对每个成像检查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其在安全
范围内。
4. 放射影像隐私保护:
- 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放射影像信息
得到保密和安全存储。
5. 医学成像质量控制培训:
- 培训放射科工作人员关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执行标准的要求。
- 持续培训技术人员以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照顾的质量。
放射科质量检查是保证放射成像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基础。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内容,可以提高放射科的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诊断服务。
放射科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放射科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解答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部门,担负着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的
重要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常常面临一些常见问题和困惑。本
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旨在提供给放射科医生和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1、如何保证患者的辐射安全?
放射科工作涉及辐射,因此患者的辐射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点
注意事项:
-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准确测量剂量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 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减少剂量暴露,尽量使用低剂量辐射。
- 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围裙、颈套和手套等。
- 对孕妇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应采取额外的辐射防护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性能及时有效。
2、如何提高影像质量?
影像质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以下是一些提高影像质量的常见方法:- 选择适当的成像参数,如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 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成像位置准确。
-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指导其正确的呼吸方式或体位。
- 不同成像方式在不同疾病诊断上有所侧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
适合的成像方式。
3、如何处理医患沟通问题?
医患沟通对于放射科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处理沟通问题的建议: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其隐私和权益,倾听他们的需求和
疑虑。
-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回答他们的问题。
- 在进行详细的诊断解释时,以患者为中心,耐心倾听并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建议。
- 在涉及辐射和安全问题时,详细解释可能的风险和防护措施,消
除患者的担忧。
4、如何处理拍摄难度大的患者?
拍摄难度大的患者可能会增加工作的复杂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放射科安全与辐射防护知识
放射科安全与辐射防护知识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虽然放射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放射科也伴随着一定的辐射安全风险。本文将介绍放射科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辐射防护知识。
一、放射科的安全注意事项
1. 设备检查与维护: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病人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2. 辐射剂量控制:在放射检查和治疗中,必须控制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以尽量减少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调节和合适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剂量。
3. 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尽管在放射科工作中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但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及时的应急准备和有效的措施将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因此,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知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
4. 个人辐射防护:放射科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辐射,需要采取有效的个人辐射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此外,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并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更新。
二、辐射防护知识
1. 辐射的分类:辐射主要分为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离子辐射包
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它们具有能量较高、穿透力强的特点。非
离子辐射包括紫外线和微波等。
2. 辐射防护原则:辐射防护的原则是尽可能降低接受辐射的剂量。
可以通过时间、距离和屏蔽等措施来实现。
3. 防护装备的使用:在与辐射源接触时,人们应该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如铅衣、防护眼镜、手套等。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身体
的影响。
放射科辐射监测要求
放射科辐射监测要求
这份文档旨在为放射科辐射监测提供具体要求和指导。以下内
容将介绍辐射监测的目的、执行要求以及监测结果的报告等方面。
目的
放射科辐射监测的目的是确保辐射设备和辐射源的安全使用,
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执行要求
1. 辐射设备和辐射源的登记管理
所有放射科使用的辐射设备和辐射源,应进行准确登记和管理。包括设备和源的型号、规格、来源等信息。相关信息应存档并定期
更新,确保设备和源的追踪和管理有序进行。
2. 辐射剂量监测
对参与放射操作的医护人员,应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监测应覆盖全部操作岗位,并且应定期进行。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保存,用于评估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辐射防护措施
放射科应建立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规程等。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按规定进行防护措施的使用和操作,以减少辐射暴露的风险。
4. 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
放射科应定期组织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培训内容包括辐射知识、操作规程、紧急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 辐射监测结果的报告
辐射监测结果应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按要求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辐射剂量监测结果、设备和源的管理情况、辐射防护
措施的执行情况等。报告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并可作为改进监测
和管理工作的参考。
总结
放射科辐射监测是保障辐射设备和辐射源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遵循以上执行要求,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辐射暴露的风险,确保医
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医学设备,定期检测是确保设备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定期检测制度的建议:
1. 每年进行一次设备全面检测:这包括设备的性能测试、辐射安全检测、故障诊断和校准等,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每季度进行一次辐射输出和剂量监测:这是为了确保设备的辐射输出符合安全标准,并监测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3. 每月进行一次设备质量控制测试:这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加速器、X射线机、CT机等设备的性能测试,以确保设备输出的影像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4. 每周进行一次设备维护和保养:这包括设备的内部和外部清洁、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每天进行一次设备预检和调试:这是为了确保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处于良好状态,并确保设备在患者接受检查时能够提供准确的影像结果。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定期检测制度的建议,具体的检测内容和频率应根据设备类型、使用情况和相关法规而定。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计划,并确保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 1 页共 1 页
放射诊疗剂量监测规章制度
放射诊疗剂量监测规章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放射诊疗剂量监测工作,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并防止
不当扩大剂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监测范围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工作,包括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两个方面。
三、监测对象
1. 放射诊断:所有接受放射诊断检查的患者;
2. 放射治疗: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四、监测内容
1. 放射诊断:监测放射诊断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确保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放射治疗:监测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剂量,确保患者受到的治疗剂量达到最佳效果。
五、监测方法
1. 放射诊断监测方法:
(1)使用剂量监测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2)定期对辐射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
(3)记录患者接受的每次放射检查的剂量,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2. 放射治疗监测方法:
(1)使用剂量监测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计划,合理调整治疗剂量;
(3)记录患者接受的每次放射治疗的剂量,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六、监测标准
1. 放射诊断监测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控制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合理范围内;
2. 放射治疗监测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计划,合理调整治疗剂量,确保患者受到的治
疗剂量达到最佳效果。
七、监测责任
1. 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放射诊疗剂量监测工作负总责,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放射科主任:负责组织和实施放射诊疗剂量监测工作,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放射技师:负责操作监测仪器,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医务人员:配合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精修订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精修订
放射科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对人体
进行检查诊断的医学手段。放射科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内部器官的结构
和功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然而,由于辐射的原因,放射
科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下面是放射科检查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放射科检查的安全性和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现代医疗
设备已经做到尽量将辐射剂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但仍然有一定的辐射暴露
风险。辐射对身体细胞会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不同部位的放射科检查辐射
剂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医生必须仔细权衡潜在的
收益和风险,确保检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其次,个体差异也是进行放射科检查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不同的人
对辐射的敏感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对辐射更为敏感,而有些
人可能对辐射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辐射的敏感程度
也存在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为敏感,老年人则相对较少。因此,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避免
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第三,女性在孕期或怀疑自己可能怀孕时应特别注意放射科检查。辐
射对胚胎和胎儿可能造成潜在危害,包括畸形、智力发育问题等。因此,
对于孕妇或怀孕可能性较大的女性,应尽量避免进行放射科检查,如果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并尽量选择辐射剂量较低的检查方法。
第四,放射科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也很重要。放射科检查后,可能会出
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不会
持续太长时间,但仍需密切注意并及时告知医生。此外,在一些放射科检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
一、引言
放射科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而制定的。本规程适用于放射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术人员和护士等。通过遵守本规程,可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安全措施
1.个人防护
(1)所有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围裙等。
(2)在进行放射性物质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和防护衣。
(3)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培训,了解辐射防护知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设备维护
(1)放射科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设备的损坏和辐射泄漏。
三、操作流程
1.患者准备
(1)在进行放射检查前,必须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射检查方法,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2.设备操作
(1)在进行放射检查前,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开机和校准。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要求,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平衡。
(3)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辐射防护
(1)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屏、限制辐射区域和减少辐射剂量等。
(2)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辐射泄漏和污染。
四、质量控制
1.图像质量
(1)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保证图像质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定期进行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放射科检查操作规程
放射科检查操作规程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放射科需要遵循一系列操作规程。本文
将介绍放射科的检查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
1.设备检查:在每次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放射设备的电源、线路、机械部件等是否正常,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患者准备:操作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
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清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如是否有对放射线
敏感的过敏史等。
二、检查安全
1.辐射防护: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佩戴辐射防护用具,如手套、眼镜等。患者应穿上铅制防护衣物或使用铅制防护器械,以防止辐射对身
体的伤害。
2.辐射工作区域:操作人员应确保放射工作区域是安全的,没有其他
人员在场。出入口应有明显的标识,以提醒他人避免进入。
三、设备操作
1.参数设置:根据检查需要,操作人员应正确设置设备的参数,如曝
光时间、管电压、管电流等,以保证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2.定位准确性:针对不同检查项目,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正确的定位。在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定位准确,并避免误操作造成的
影响。
3.参数记录:在每次检查之前和之后,操作人员应记录检查所使用的参数和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图像处理和保存
1.图像调优:操作人员应根据检查需要进行图像的调优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对比增强、噪声去除等。
2.图像存储:操作人员应将检查所得的图像及时保存到电子存储系统中,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应制定合理的图像存储策略,及时清理不需要的图像,以节约存储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惊厥、震颤、抽搐、意 识丧失、心跳骤停、呼吸抑制或骤停、休克等,甚至死亡 或其它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 (4)、迟发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1小时至1周内也可 能出现各种迟发性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骨骼 肌肉疼痛、发热等。
• 目前推荐的CT检查剂量指导水平明显滞后于当前的CT技 术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需要重新评估和修正。
• 该指导水平包括不同部位CT扫描中所受剂量的参考剂量 水平,指标为易测量的剂量指标。如实际工作中具体数值 持续地超出该水平,则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CT辐射防护的原则
• ICRP提出的辐射防护原则包括放射实践正当化、 辐射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
• 一线操作人员需要加强辐射防护意识,掌握 相关技术参数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合理优化扫描参数,在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 前提下合理降低辐射剂量
谢谢!
• 7.禁忌症
• (1)、孕期妇女严禁进入检查室。
• (2)、甲亢、过敏性哮喘、含碘类食物过 敏及严重全身感染者禁忌做CT增强检查。
• (3)、过敏体质(包括对药物、食品、花 粉、油漆等过敏)不宜做CT增强检查。
• 8、使用碘对比剂CT增强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1)、轻度不良反应: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 鼻炎、恶心、全身发热、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 等。
• 在受照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女性的癌症发生风 险明显高于男性,而受照射时年龄越小,癌症发 生风险越高。换句话说,每单位辐射剂量引起终 生癌症死亡风险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CT扫描的“剂量指导水平”
• 为了保证放射实践的规范化,避免CT检查中患者接受不 必要的剂量,降低CT检查的辐射风险度,实现辐射防护 的最优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专业机构在调查各种类型诊 断检查和各种型号CT设备的基础上制定出CT扫描的剂量 指导水平,经审管部门审批认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的临床应用中执行。我国推荐CT检查的剂量指导水平只 有头50MGy、腰椎35MGy及腹部25MGy 三个部位。
• Einstein, A. J. 2007年在“Circulation”公布的数据显示 100000人接受单次100-mGy剂量的全器官辐射,预期生存 期内癌症发生风险与受照射者性别、年龄的关系癌症发生风 险与性别、受照射年龄的关系
结论:
• ICRP102报告指出,对应于特定的医疗电离辐射, 儿童期接受照射而产生的致癌风险是20-50岁成年 人的3至4倍,而女孩的致癌风险近乎是男孩的2 倍,因此放射实践中需要重视对高风险人群的防 护
• 放射影像设备和检查方法 的临床准入与监管法的临 床准入与监管
• 具体受检者
• CT检查实施
• 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监管机 构把关成像方法研究、临 床应用评价的重要指标
• 临床医师:了解CT检查适 应证及潜在辐射危害,确 保CT应用的合理性,防止 滥用
• 影像医师:根据受检者的 临床指征及解剖、生理、 病理特点,确定诊断所需 的影像质量级别及CT检查 方案
5-7
• 骨盆
3-4
• 腹部+骨盆 8-14
• 冠脉CTA 5-15
• 非CT检查有效剂量(mSv) • 头部摄影 <0.1 • 牙片摄影 <0.1 • 胸部摄影 0.01-0.02 • 乳腺摄影 0.3-0.6 • 腰椎摄影 0.5-1.5 • 钡灌肠 3-6
癌症发生风险与性别、受照射年龄
的关系
• 2.儿童、不配合检查者、神志不清者、危重 患者需请家属陪伴进行检查,并有相关科 室医护人员陪同。
• 3.胸部检查须对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尽可能 在深吸气憋气状态下操作,以提高检查质量;
• 4、腹部检查者1周内不服含金属的药物,10 日内不做胃肠钡剂检查(若已做钡剂检查, 需先行腹部透视,确定无钡剂残留后才能检 查);检查前须禁食4~6h(上午检查者禁 早餐、下午检查者禁午餐),饮水500~ 800ml。
放射科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及放射辐射剂量
放射科 徐武
主要内容:
• 1.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 2.CT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 3.数字胃肠检查注意事项; • 4.放射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
常规放射检查仪器
• 胃肠∕普通透视; • 数字化拍片(DR); • CT平扫、CT增强; • 磁共振(MRI)平扫、磁共振(MRI)增强;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2、钡灌肠:检查前一天晚上需口服泻药,检查当 天清晨需清洁灌肠2次,将肠道排泄干净。
• 3、检查当日请穿着无任何金属拉链、钮扣、饰品 的全棉运动衣或睡衣前往放射科,女性受检者请 勿穿戴任何有金属物的内衣(如胸罩)。
4.放射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
• 电离辐射在受照人群中产生的辐射效应为两种基 • 本类型的生物效应: • 1.确定性效应:辐射大量杀死细胞,所需辐射剂量 • 很大(>1Gy) • 特点:存在实际剂量阈值,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 • 增加而加大 • 2.随机性效应:由辐射引起基因突变而导致癌症和 • 遗传性效应发生 • 特点:与电离辐射之间存在线性无阈的剂量响应 • 关系 •
• 医疗电离辐射照射正当化:任何医疗放射实践对 受检者来说应是利大于弊,尽量避免不必要照射。
• 辐射防护最优化:放射实践应严格遵循ALARA原 则,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前提下,使受照剂量 保持在合理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 个人剂量限值原则:ICRP认为,个人剂量限值原 则仅适用于职业照射,不适用于医疗照射,也就 是说,CT受检者不适用剂量限值原则。
• 确定性效应
• 介入治疗中患者的皮肤剂量有可能会超过皮 肤放射性损伤的剂量阈值。
• 通常一次CT检查,受检者体表剂量达不到 引起确定性效应损伤所需的剂量,但当受检 者短期内接受多次医疗照射时,确定性效应 发生的可能性则不可被忽略。
• 确定性效应
• 介入治疗中患者的皮肤剂量有可能会超过皮 肤放射性损伤的剂量阈值。
• 通常一次CT检查,受检者体表剂量达不到 引起确定性效应损伤所需的剂量,但当受检 者短期内接受多次医疗照射时,确定性效应 发生的可能性则不可被忽略。
• 随机性效应 • 随机性效应的特点:线性无阈,没有阈剂量 • 效应发生概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效应严重
程度与剂量无关 • 辐射致癌存在一定潜伏期(2-20年不等)
• (5)、使用高压注射器时,注射速率快,注射部位可能出 现碘对比剂渗出,造成皮下组织肿胀、疼痛、麻木感,甚 至溃烂、坏死、局部血管破裂的潜在危险。
• (6)、其它意外情况。
3.数字胃肠检查注意事项
• 1、所有胃肠道透视(食道、上消化道、全消化道、 钡灌肠):检查前一天清淡饮食,检查当日早晨 须空腹,禁食禁水。
• 一次标准胸片的辐射剂量约为0.010.02mSv,相当于自然状态下10天±的天然 辐射
• 按照FDA观点,一个有效剂量0.02mSv的标 准正位胸部X线片,100万人一生中会有一 人因一次这样的检查而患癌症
放射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比较
•来自百度文库CT检查有效剂量(mSv)
• 头部
1-2
• 胸部
5-7
• 腹部
• 影像技师:CT扫描模式和 技术参数设置的正当性
• 影像技师:辐射防护最优 化原则的贯彻
小结
• DR、CT成像中,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是相 互依赖的有机体,如何寻找二者的平衡点需 要在实践中探索;
•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剂量扫描模式是最有 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措施,应大力推广 普及,实际工作中根据受检者情况优先选用
须镇静后方可检查; • 8.外伤流血、流液的患者需经过门诊包扎后检查,以免损
坏机器及检查中产生伪影; • 9.夜间急症病人需在医生陪同下做检查。
2.CT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 1.检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金属物品,例如: 头颅、五官、颈部检查中的发夹、耳环 (气管切开患者换上塑料套管、清理呼吸 道);胸部检查中的项链、胸罩、领带夹、 金属饰物、上衣口袋中的金属物品;腹部 检查中的皮带、手机、钥匙、打火机等。
• 5、盆腔检查者请适当憋尿(留置导尿者在 检查前夹闭尿管2小时),待膀胱适当充盈 后进行检查。
• 6.CT增强扫描:
• (1)、检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金属物品 ;
• (2)、CT增强检查者必须提供近2周肾功 检查化验结果单,以进行检查前肾功能评估
• (3)、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白介素II类药物 者应在停药3天后进行CT增强检查,检查后 至少48小时且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基线 水平后才能再次使用此类药物。
1.DR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 1.放射检查是一项特殊检查,须提前预约,医生开单,交 费后到指定地点做检查;
• 2.接受照射的范围内不可有外物,如:纽扣、膏药、手表、 项链及金属物件;
• 3.年幼、高龄患者需家属或导检陪护; • 4.怀孕及备孕妇女事先告知工作人员; • 5.需提前告知患者摄影时请勿乱动,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 6.特殊体位检查时须短暂闭气,请听医嘱,密切配合; • 7.对不合作的患者、婴幼儿、颤动或意识丧失意识狂躁者
对患者的医疗照射正当性原则的判断
• 1.目前,CT检查的辐射剂量管理滞后于CT 检查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在临床实际工 作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医疗 电离辐射照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 则的贯彻实施
• 2.需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孕妇、婴幼儿、青 少年、青年妇女、CT筛查群体及需要重复 检查的患者)的辐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