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知能提升:第6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步骤一专题六踏歌前行__近现代中国
3.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生活 幸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在于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增加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持续、稳定、均衡、 协调地发展。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建立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切实维护好 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4)社会保障是化解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政 治、经济体制的稳定和社会团结。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答案:B
3.命题点:洋务运动中的“官督商办”模式 [2023·海南卷,6]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 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 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 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股份制企业 19世纪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
出现 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证券机构出 现
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大型百货公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司的出现 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核心素养情境化
微点1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五)现代中国课件
(2)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外交政策日渐成熟;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 日关系改善,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经济上:1949—1956年:“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56—1978年:社会 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加速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 A
史学新论(一)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闭关”与“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其蕴含 的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 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 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整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 封闭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的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中国在不同 时期的角色也大相径庭。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邓小平“南方谈话” (1)从政治上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 复杂的局势,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社会 主义信念,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强调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科学解决了改革开放道路上的政治路线问题。 (2)从经济上看,“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科学回答了市场经济是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成为确定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指导理论。 (3)从思想上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 的成熟。
2020高考历史新课标专用版冲刺大二轮讲义: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通史整合概要
经济
(1)列强侵华: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军工企业、近代民用企业、新式海军、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9)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命运面临抉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重大努力;内战爆发后,经过防御、反攻、决战,1949年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实行土地革命路线,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国民革命: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黄埔军校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开展;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工农武装割据: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城市中心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向西方学习提高到制度的层次,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4—1919年)
领域
核心知识
特征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五台山佛光寺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3.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4.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5.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6.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1935 年 29 年
(续表)
科学发现
年份
技术发明
年份 孕育过程
雷达原理 青霉素原理 铀核裂变 发现半导体
1925 年 制出雷达 1935 年 1928 年 制出青霉素 1943 年 1938 年 制出原子弹 1945 年 1948 年 半导体收音机 1954 年
10 年 15 年 7年 6年
A.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基本历程 B.科学发现促进了技术不断革新
3.(2022 届河南南阳期中)《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0》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 界第一,中国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将在强化学习、知识图 谱、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重点发展。这反映出我国( )
A.人工智能应用广泛 B.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C.高等教育水平世界一流 D.对外开放纵深发展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解析:选 D。根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 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分析 179 所大型 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 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 应用提高了公司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故 D 项正确。
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网络 技术
1969 年,___美__国___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计算 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商业化,目前已遍布全球
(续表) 是通过___计__算__机___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工智 的技术。它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
能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1957 年___苏__联___ 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讲
2.解放战争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1949年解放 军攻占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 础。
3.民族工业:美国商品排挤、官僚资本挤压、苛捐杂税、通 货膨胀等因素,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答题要素荟萃——抓主旨] 主旨一 复兴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五四爱国运动的深远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历史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 四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 的舞台上,成为改造中国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2)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作为一场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 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进一步觉醒,这 种意识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整合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革命道路的开辟 (1)“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2)红军战略转移 ①1934年10月,由于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整合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 与独裁。 (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 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 议。
3.文化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 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板块串讲 现代世界专题线索归纳课件
(一)长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期
发展历程
二战 后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 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 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 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 了经济活动领域
同时应付与苏联、中国,外加另一个国家的重大战争,到 70
年代尼克松时期调整为“一场半战争”。美国做出这一战略调
整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
B.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崛起
C.美国军事实力严重衰退
D.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面临经济“滞胀”,西欧、日本的
经济崛起,苏联的军备竞赛,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这种情
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
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
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
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
3.供应学派主张“供给创造需求”,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出
(三)如履薄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时期
发展历程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盟:1993 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
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
区域化、 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020年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12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微专题2
社会经 济制度
建立
工业化 建设
经济结 构
与体制
借鉴
创新
失误
对农业、手
社会主义过
工业、资本
渡时期的总
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
路线,变革生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文
义改造,逐 产关与发 化大革命”时期,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
答案▶ D
2.(2019·海南单科,12)1963~196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 11%;轻工业产值从 404
亿元增加到 703 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解析▶ 社会主义原则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指导思想是以 《共产党宣言》为指导的马列主义,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故排除 A 项。根据材料“民主的主 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体,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可知此 项规定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选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 社会主义原则,C、D 两项不属于 1954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故排除。
02 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变迁以及思想、
科技、文化成就
1 考点 ▶ 通史视角分析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的表现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 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 1959~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板块串讲 现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含答案)
现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一、现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2大线索1.2.祖国统一[对点演练]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
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解析:选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监督职能,但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能,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政协就变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2.(2017·石家庄二模)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A.完善法律程序B.突出社会立法C.维护国家统一D.注重经济立法解析:选D 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主要法律,没有涉及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定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国家统一只是诸多法律之一,不是每个时期首先考虑的因素,故C项错误;从表格法律名称来看,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居多,故D项正确。
3.(2017·唐山三模)《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这意味着(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B.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C.“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D.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解析:选D 材料并未提及两种制度,故A项错误;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故B项错误;香港自治必须要在中央的领导之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故D项正确。
(二)大国风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对点演练]1.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
2020届二轮复习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课件(48张)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1956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 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
基本建立起来。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三、思想文化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方针;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 具体 政
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 表现 治
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
五”计划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具 体 表 现
经 济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社会 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 发展。社会生活有所变化,但受政治运动的影响 较大,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整合
一、政治与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指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 移到城市及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 方面的基本政策等。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代行 全国人大的职能。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真题2】 命题点:“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目的 和特点
(2016·全国卷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 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
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标通用课件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演变概述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
被动应对外来侵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大量国家主权 和领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同时积极 寻求国际支持和援助。
改革开放后
逐步调整外交战略,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推动文化与经 济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和综合效益。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社 会文化氛围。
05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中国需要积极适应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形 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需要积极 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04
文化传承:现代中国文化教 育事业发展
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中国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 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需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应对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冲击和影响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 统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解读北师大版必修2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史料
图一汉阳铁厂图二上海机器织布局
[史料解读]
史料中两个企业都是洋务派创办,使用机器生产,反映出洋务派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问题思考]
(1)在某次中国工业展览会上,主办方准备将上述两幅照片放在一个主题里进行展览,请你为他们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2)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目的何在?有何作用?
提示(1)都是由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达到寓强于富的目的。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史论总结]
洋务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从目的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为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统治。
②从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③从结局上,由于内外因素,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评价
①进步性: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②局限性: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2020高考历史通史知能提升:第6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9年与1952年企业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状况表时间项目1949年1952年加工订货产值8.11亿元58.98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88% 56.04%公私合营产值 2.2亿元13.67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3.1% 11.5%A.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B.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加强C.私营企业获得较大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B。
根据材料“1952年……加工订货……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5%”可知,无论加工订货还是公私合营,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大的提升,故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
2.(2019·泰安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
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售余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未活跃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排除D项。
3.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漫画。
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朝鲜战争爆发B.中美关系解冻C.中国重返联合国D.美国入侵越南解析:选A。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漫画中的文字“中国人民正义控诉”并联系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符,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9年与1952年企业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状况表时间项目1949年1952年加工订货产值8.11亿元58.98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88% 56.04%公私合营产值 2.2亿元13.67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3.1% 11.5%A.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B.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加强C.私营企业获得较大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B。
根据材料“1952年……加工订货……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5%”可知,无论加工订货还是公私合营,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大的提升,故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
2.(2019·泰安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
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售余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未活跃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排除D项。
3.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漫画。
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朝鲜战争爆发B.中美关系解冻C.中国重返联合国D.美国入侵越南解析:选A。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漫画中的文字“中国人民正义控诉”并联系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符,排除。
4.(2019·海门一模)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该会议()A.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选B。
1954年,政协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故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5.(2019·深圳一模)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
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解析:选B。
“《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强调改造的稳定性,故选B项;仅凭材料“《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年底,已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D项。
6.(2019·德州一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
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
这些扫盲运动()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解析:选B。
题干中提及的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从而更加认同新中国政权,故选B项;义务教育的普及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排除A项;提高科技水平需要科研人员的钻研,排除C项;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经费的支撑,排除D项。
7.(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
这些变化()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解析:选A。
由材料可知,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较大,由此可见1951—1959年中国社会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有较大影响,故A项正确;1957年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执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而非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也未涉及报刊与杂志的宣传功能,故C、D两项错误。
8.(2019·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 100万剧增至5 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 000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 104万人,占总数的53%。
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解析:选C。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要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不符,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城市需要大批工人,推动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相符,故C项正确;1960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D项错误。
9.(2019·淄博摸底)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全党要着重抓好的两项中心工作是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
并据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减工作的力度,决定将中央财经小组原建议减少职工900多万、城镇人口 1 300 万的计划上调为1 000 万和2 000 万。
这说明()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人民公社化运动方兴未艾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D.经济调整的工作正在展开解析:选D。
由材料“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可知,这项举措是在调整工业、农业生产比例,说明经济调整工作正在进行,故D项正确。
1927年井冈山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故A项错误;1962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已经显现,党和国家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故B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C项错误。
10.(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质测)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表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C.“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解析:选C。
根据“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表”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故选C项;表格中只有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由此无法得知职业教育以前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已经兴起,排除A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1年学校数为955,而1972年学校数为755,无法体现“逐年上升”,排除B项;表格中仅有学生和学校的数据,没有政治方向的史实,排除D项。
11.(2019·德州期中)“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上述材料是20世纪50年代两个国家签署条约的部分内容,这两个国家是()A.美国、苏联B.中国、美国C.中国、苏联D.美国、英国解析:选C。
题干信息“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可知,该条约是针对日本及其与日本勾结的国家,据此可判断该条约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
12.(2019·唐山摸底)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 A.联美抗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边倒”D.不结盟政策解析:选A。
1973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外交战略的核心为联美抗苏,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福州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梁漱溟、晏阳初和陶行知等认为乡村改良是摆脱危机、复兴民族的一条希望之路。
1923年,民间组织“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香河县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合作社。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向合作社发放低息0.6%—0.7%贷款,再由合作社以1%—1.2%的利息贷给社员。
从1930年开始,合作事业在中国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运动。
1935年发展到河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16个省。
全国合作社数量从1930年2 463 个增长到1937年的46 983 个。
合作主义作为理想,一直体现在国民党的纲领中,但合作运动也被国民党作为反共政治斗争的工具。
1933年国民党政府设立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并逐步扩展到川闽甘黔。
到了1940年,国民党政府仍继续热衷于合作社的推广,但合作运动既没有解决农村金融的枯竭,也没有改变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村经济的恢复最终成为空话。
——摘编自林善浪《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材料二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和《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不以赢利为目的,贷款应优先社员、组员;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银行以低息贷款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
到1956年,全国建立了10.3万个农村信用社,入股农户近1亿户,吸收农民储蓄存款4.32亿元,发放贷款10亿元,提前实现原定的合作金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