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解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创作的行旅散文,具有深刻的审美韵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文解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

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

“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承上段“饱尝”二字而来,作者采用贬抑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用以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个分号前是正面直接列举南国之秋的不足,之后写个人的感受。

前后都采用排比的短句,读起来好比山东快书,痛痛快快地数落一番,把南国的秋天结结实实地贬抑到了极处。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进一步申述南国之秋为什么不足。

这里先从反面设喻,后从正面设喻,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第一部分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以领起下文,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①的芦花,钓鱼台②的柳影,西山③的虫唱,玉泉④的夜月,潭柘寺⑤的钟声。

《故都的秋》赏析 课文解读

《故都的秋》赏析 课文解读

清水出芙蓉,闲笔见真情——《故都的秋》赏析泱泱中国现代散文史,郁达夫是一个异数,他不同于鲁迅的冷峻深刻,林语堂的诙谐睿智,胡适的轻松闲适,而是以其超乎一流的文学禀赋与丰富至极的创造能力,颠沛流离的不幸人生,妻离子丧的辛酸家事,抗战烽火中以一瘦削身材力救抗日志士于危难之中的壮举及终遭日本宪兵杀害的人生结局,让人惊诧于如此单薄身躯中所蕴藏的欣赏不尽的光荣与伟大。

他所遗留下来的诸多名篇佳作,更让我们咀嚼不止,回味无穷。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故都的秋》就是这样一篇能充分展示郁达夫独特艺术风格和个人才情的佳作。

每次的欣赏与教学过程,那种洗尽铅华之余的清丽、清水芙蓉般的自然、闲笔背后的真情,总让我们叹为观止。

“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可以说是恰如其份的评价。

清水出芙蓉。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听得到青天里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山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一文中类似的清秀词句不胜枚举。

开篇至终,我们竟然无法找到一处用词刻意华丽、造句用心雕饰的痕迹。

郁达夫闲庭信步、潇洒拈来之语,自然流畅,典雅洒脱,长短相间,整散结合,读来朗朗,其味悠远。

欣赏故都秋景,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以眼观、耳闻、心觉娓娓而言着故都平凡的秋姿、秋声、秋色,传递着北方之秋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

那枝清水芙蓉笔端,一面轻快演奏出“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故都宏观秋色秋声之匀称和谐之音,一面又缓缓流淌出“青天”“飞声”“落蕊”“秋蝉”“秋雨”等景中略带的忧伤之情。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篇文章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你想啊,秋天这玩意儿,在咱生活里那可太常见了。

就说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吧,去了一趟老家的小胡同。

那胡同里的秋景,真有点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呢。

胡同两边的老房子,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

房顶上的瓦缝里,长出了一丛丛的小草,在秋风里摇啊摇的。

走进胡同,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平整,走起来嘎吱嘎吱响。

路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我站在树下,看着那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心里突然就有点感慨。

这场景,不就跟郁达夫写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有点像嘛。

胡同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大妈们聊天的声音。

这声音在秋天的空气里传得老远,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郁达夫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咱这胡同里虽然没有秋蝉,但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也给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我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有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几盆菊花。

那菊花开得可真艳啊,红的、黄的、白的,啥颜色都有。

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写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可不嘛,这秋天的美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故都的秋》里还写了秋天的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我也觉得,秋天的雨很有味道。

有一次,我正走在胡同里,突然就下起了雨。

那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赶紧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看着雨丝在眼前飘落,心里特别宁静。

这故都的秋啊,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郁达夫用他的笔,把这秋天的美景都写活了。

咱读着他的文章,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充满秋意的故都。

到最后,我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秋色,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故都的秋,真的是让人难忘啊。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2)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2)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2)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第一①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①第一:这里是“最好的”之意。

)像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①。

(①GoldenDays:黄金般的日子。

)[这是作者向我们展示的第五幅故都秋景图:金秋红枣。

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来表现这“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黄金般的日子)”。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地会提出一个问题: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

我们读前面的文字,发现作者选用的大多是一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秋的清、静和悲凉。

但在这里,作者却突然改用暖色,用绿、黄、红等,这不是破坏了秋的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清、静和悲凉的风味和神韵?其实,作者写金色之秋,正是为了更好地反衬悲凉之秋。

如王国维所说:“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秋天是枣子、柿子、葡萄成熟的季节;同样,对于人来说,生命的秋天也应该是收获的季节。

但是,如果秋天来了,你却一无所有,面对硕果累累的金色之秋,难道不倍感落寞人生的悲凉?须知,秋天一过,“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人生不也如此?秋天一过,等待的便只有衰老和死亡!也许基于这个原因,人才有悲秋之叹,作者才有下面的一大段“秋士”之悲的议论。

]第二部分叙秋,依次描写了秋晨破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桥头、金秋红枣等五种景观,表现“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故都的秋课文精讲

故都的秋课文精讲

故都的秋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故都的秋》的段落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总起。

第1自然段: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同时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第2自然段: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分写。

第3-11自然段:分别从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等方面描写故都的秋景,展现了一幅故都秋色的美丽画卷。

第12自然段:以议论收尾,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浓。

第三部分(第13、14自然段):总括。

第13、14自然段:再次强调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以上的段落划分,可以看出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既展现了故都秋色的美丽画卷,又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念和热爱之情。

同时,文章以“清、静、悲凉”为情感基调,通过对比和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它的独特感受。

二、文章赏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北京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念和热爱之情。

整篇文章以“清、静、悲凉”为情感基调,通过对比和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它的独特感受。

在文章的结构上,作者首先以江南之秋作比较,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接着,作者从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方面,分别描绘了故都的秋景,展现了一幅故都秋色的美丽画卷。

在描绘过程中,作者不仅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语言,还通过细腻的触感、听觉等感官体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北国之秋的清新、静谧和悲凉。

在文章的情感表达上,作者通过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例如,在文章开头,作者就直言“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极尽笔墨,写出自己对故都秋景的无限热爱。

但是对高中生而言,能够体悟到这种悲凉秋景的美,并理解作者的炙热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从关键词、作者和文化传统这三个方面进行挖掘。

以期能更好的理解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一、关键词整篇文章营造的都是“清”“静”“悲凉”的氛围,所以我从这三个词入手,来理解文章内容。

故都秋天的“清”可以理解为清凉,作者在第二段写“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只能感受到一点点的清凉,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第一段作者要饱尝秋味形成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清”有清凉的意思,写下雨的时候也是“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那些都市闲人也都穿上了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也写出了故都的秋天给人带来的清凉之感。

“清”也可以理解为色彩的清雅。

文中有蓝天碧落,或白或灰的鸽子,还有牵牛花的蓝朵,黄褐色的落蕊、淡绿微黄的枣子,都给人一种清透雅致的感觉。

“清”还可以理解为人的清闲,在故都的秋天,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悠闲地看碧绿的天空,听鸟的飞声,还可以从槐树叶底,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还有那一些都市闲人,在雨后,咬着烟管,用缓慢悠闲的语调聊天,都把这种清闲的感觉徐徐地表现出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而“静”可以理解为静谧,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触觉体现出来的。

在院子里一坐,可以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早晨起来,脚踩落蕊,可以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它们都以动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

而在现实的车马喧声中,这种感受已经远离了我们。

同时,“静”还可以理解为内在的宁静状态。

作者可以细数一丝丝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一样的蓝朵,只有自己宁静安然,才可以呈现这样的状态。

而“悲凉”,主要是通过“破屋”“牵牛花”“秋草”“蝉”等意象体现出来的。

破屋本身就给人破旧之感,而作者又用“一椽”来修饰,更显现出房屋只剩下大梁这样的基本架构,遮挡不住朝来寒雨晚来风,更给人一种沧桑衰败之感。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

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故都的秋》表达了何种情感

《故都的秋》表达了何种情感

《故都的秋》表达了何种情感郁达夫《故都的秋》(1934年8月)表达了何种情感?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是认为此文表达了赞颂秋天的情感。

郁达夫本人在《北平的四季》中就说:“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而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的结尾也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情怀:“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二是认为该文表现出一种忧郁、孤寂和落寞的心境。

比如文中写一片飘零的槐叶,几声秋虫的哀鸣,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者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更有甚者从题目中去推寻:为何不是《北平的秋》而是《故都的秋》?是因为《故都的秋》反映了作者忧国的深沉情怀。

理由之一是本文写作时间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之后,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出作者的悲凉思绪,表达对国家的深深的隐忧,体现他的“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理由之二是郁达夫本人在1934年夏游览了青岛、北平和北戴河等地以后,就在游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在关以内和关以外,何尝没有明媚的山川?但大好的山河,现在都拱手让人拿去筑路开矿,来打我们中国了,叫我们小百姓又有什么法子去拚命呢?古人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的诗句,希望衮衮诸公,不要误信诗人,把这些好地方都看作了雪地冰天,丢在脑后才好!”(《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这说明作者虽然在巡游,但在民族危机面前不能不时刻流露忧国忧民的情绪。

阿英说:“郁达夫的小品文,是充分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里的苦闷心怀。

即使是记游文罢,如果不是从文字的浮面来了解作者的话,我感到他的愤闷也是透露在字里行间的。

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篇一:2故都的秋12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体会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通过欣赏性写作,把握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物”“我”之间轻松融合的文学创作特点。

3.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赞美北方秋景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之秋的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深入细致体会作家内心的幸福情操,体会文章浓厚人文精神和浓浓故都情结。

教学难点:1.认知作家独有的视角,把握住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读法。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式方法:1.教具:多媒体课件。

2.教法: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诵读法,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设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3.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秋天存有其特有的魅力,迎合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他们笔下的秋天,呈现万种风情,多姿多彩。

恳请观赏名家描绘秋天的名句――秋有秋意,秋有秋姿,秋有秋情,秋有秋味,秋有秋声,特别是秋有秋韵,秋有秋魂。

1934年,有一个人他“不远万里”从杭州到青岛,再由青岛到北平,就是为了饱尝古都的秋味。

他深情地说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接得居住的话,我愿把寿命就是三分之二折去,再加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就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一路赶来、风尘仆仆的人,为了遗留下这古都的秋而折回去三分之二的生命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品味郁达夫笔下那十足的秋味吧――二、走进作者,阐释文题(二)解读文题“故都”北平,即为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表示“北平的秋”而叫做“故都的秋”呢?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到录音,初步认知作者情感。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421934年,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北平的秋天,于是在北平写下了《故都的秋》。

文章篇幅虽不长,但是郁达夫却用简洁凝练的语句描绘出五幅秋景图——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围绕“清”“静”“悲凉”,将秋色、秋声、秋姿、秋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文章中,郁达夫将自己所遭遇的经历融入秋日之景,表现出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纠结与斗争的状态,在凄凉秋景中蕴含着对于秋天和祖国真挚深厚的热爱之情。

一、秋景之哀“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故都的秋》的开头,郁达夫就直接点出了“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在接下来的五幅秋景图中,郁达夫皆选取了秋天极具代表的景物。

比如“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花铺满地,这是视觉;脚踏花地,这是触觉感受;无声无味,这是听觉与嗅觉。

这种无声无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此景尚无哀伤,却透出秋天的清冷,亦可见作者敏感多愁的内心,是后文情绪的铺垫。

同样是北国之秋,同样是季节的轮换与生命的流逝,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中如此描写:“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虽然绿色渐渐被黄色遮掩,但老舍笔下却有着一种欢欣。

而《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普遍带着哀伤之气。

比如秋蝉是无力、衰败的,发出“衰弱的残声”,这微弱的蝉声在北平无论哪个地方都可以听得到,这也表现出秋天凄凉的气息萦绕着整个北平。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白居易笔下富有顽强生命力,在《故都的秋》里却是“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有一种无力的悲凉。

这些都是郁达夫消极心理的流泻。

主持人:李薇薇文本解读研 究E-mail:**************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郑书妍二、用语之淡《故都的秋》有着鲜明的语言个性,通篇几无华丽辞藻,总是用恬淡的语言营造清净、悲凉的感情氛围。

故都的秋分段解析

故都的秋分段解析

故都的秋分段解析【篇一:故都的秋》结构分析】故都的秋》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网【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2、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结构图解】【篇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篇三:《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一、《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郁达夫通过《故都的秋》完美的诊释了这样一种感情。

那么这篇文章所诊释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用的什么手法表达的呢?如想读懂一篇文章,必要先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所以,我们就先来分析下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以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

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

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这些经历使得郁达夫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故都的秋》的创作源泉。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是唐代词人白居易的词作,也是绝句的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文章
渲染了都城落日萧瑟的凄凉情节,令人怅惘不已。

白居易首先也描绘了历经冬春雨雪,夏夜萤火虫所熔炼出来的故都:“衰庭陈
落尽景物,惟有秋风起不穷。

”故都的落日、萧瑟与衰败的景象如此动人,令人感叹不远处,秋光袭人,收敛不尽。

接着,白老吾把这萧瑟夕阳背后的悲凉抒发出来:“功名休与世情鬱,我独悲
秋夜长.”此处,显露出他有志难伸的尘世痛楚与凄凉,英雄不甘、男儿有泪,都
透出胸襟的酸楚寂寥的情感。

最后,他象征性的叹息:“哀而不伤”,意即尽管心酸,却不至于落入绝望,
只能以哀叹回荡着故都的秋意。

这句词的出发点及其核心,是希望我们保持一份遗世绝顶的豁达心境,世间会得更多正面的洞察,而特立独行的梦终究还有可能实现。

《故都之秋》以萧瑟景象及忧伤情怀,抒发出白居易为全体尘世人心中绵延不
尽的疏离感。

他的情思只有在某种落寞的心境下,才能够感同身受,最终深深的勾起心的回响。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一、《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郁达夫通过《故都的秋》完美的诊释了这样一种感情。

那么这篇文章所诊释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用的什么手法表达的呢?如想读懂一篇文章,必要先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所以,我们就先来分析下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以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

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

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这些经历使得郁达夫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故都的秋》的创作源泉。

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与理解。

我将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句子的赏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中重点在文章的写作特色上。

(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故都的秋》,顾名思义,这篇文章描写的地点是“故都”,描写的景物是“秋”的景色。

从“故都”二字分析,所谓故都,即原来的都城,也就是北平,这篇文章描绘的就是北平的秋,但作者却没有用北平二字,而是用了故都,则更具有感情色彩,饱含了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也一下子把题目赋予了情感,而不是空洞洞的概括。

“秋”,即秋天,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古今中外写“秋”之人不在少数,而作者把“故都”这一人文景观与“秋”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却是很少见的。

解“故都的秋味”,品秋天的深情——郁达夫《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解“故都的秋味”,品秋天的深情——郁达夫《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富,不仅指故都秋天的“景物之味”,还指“人味”
“心
文的景物和“故都的秋味 ”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同
味”。这三种“味”围绕着“故都的秋”融合成整体,即
心圆。
二、纵向的情感连贯:
“ 故都的秋味”串联全文的
情感
“故都的秋味”。故都秋天的景物如前面所言,酝酿的
是清、静、悲凉的“景物之味”,而“人味”与此不同,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08-02
所谓“杂音”,是指在教学中那些出乎教师意料的
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杂音”。
“ 杂音”,往往闪现出创
观点、问题或回答。
“ 杂音”折射的是课堂的真实和本
新的火花,展示出学生独特的理解等,因此教师应给
真状况,尽管它有时也许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打
者的情感相互交融,进而显现了文章结构的有机统一性。
[关键词]秋味;内聚;连贯;
《故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06-03
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郁达夫《故都的秋》享有
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另一类是故都的秋天
较高的评价,并且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
语文·学科视点
解“故都的秋味”,品秋天的深情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528000) 陆素敏
[摘 要]
《故都的秋》成为经典散文之一的关键在于其结构,主要表现为秋天景物的整合与作者情感的变化。
“故都的秋味”统
领全文的景物,串联作者的情感,强化了文章横向的景物内聚和纵向的情感连贯。在内聚和连贯的合力下,故都秋天的景物与作

故都的秋作品介绍

故都的秋作品介绍

故都的秋作品介绍
摘要:
一、概述《故都的秋》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二、分析《故都的秋》的主题和风格
三、解读《故都的秋》中的象征意义
四、评价《故都的秋》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正文:
《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散文佳作。

这篇文章创作于1934年,正值抗日战争前夕,作者流亡江南,对北国的秋天产生了无尽的思念。

通过对故都北平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故都的秋》的主题深沉而富有内涵,作品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北平独特的风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文章以“秋”为线索,通过对故都自然、人文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同时,作品还透露出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风格上,《故都的秋》具有鲜明的个性。

郁达夫以其独特的抒情手法,将对故乡的思念和国家的忧虑娓娓道来,文字优美,情感真挚。

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文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故都的秋》中的象征意义也十分丰富。

秋天在文中象征着衰老和没落,寓意着当时中国的命运。

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同时,秋天还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
人的眷恋之情。

总体来说,《故都的秋》是一篇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散文佳作。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北平秋天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国家的忧虑。

故都的秋文体类型

故都的秋文体类型

故都的秋文体类型
摘要:
一、故都的秋简介
二、故都的秋中的意境描绘
三、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情感及主题
四、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五、故都的秋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
正文:
《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故都北京的秋天景色,表达了对故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历史,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故都秋景。

文章开篇,作者便以一种舒缓的笔调描绘了故都的秋,通过对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名胜古迹的描绘,展示了故都秋天的韵味。

同时,郁达夫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故都美景的喜爱,更借此抒发了对故都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文渗透着一种浓厚的故都情结,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故都的人、故都的事的深深怀念。

在艺术特色方面,《故都的秋》具有鲜明的个性。

郁达夫在描绘故都秋景时,采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词汇,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情感。

此外,《故都的秋》还通过对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回顾,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的
关注。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既展示了故都北京的秋天美景,又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厚感情。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可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郁达夫博学多才,对中国的古典诗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对古诗,他更是痴情过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创作里,便自觉不自觉的借用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观,是自我的散文到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说其大,是因为这幅水墨有必须的连续性,是由几幅角度不一样,浓淡不一的水墨图组合而成,这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那高挂的残月,纷飞的芦花,飘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钟声,更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这幅秋夜小景的色调是素淡的,组合在一齐,展现出很强的立体感。

整幅画,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尤其是那秋风里的钟声,隐隐约约,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魅力。

3、秋雨蒙蒙。

太阳渐渐的高起来了,整个宇宙都亮堂起来,夜里、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渐渐远去,这似乎能叫人暂时忘却秋天的来临,然而这些情感瞬间便被那衰弱的蝉声消退了。

听着那有气无力的叫声,人会怎样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吗更何况,随着一阵秋风吹过,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一九三四年八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文章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郁达夫对“悲凉之美”的独特情思,本文从文艺学角度试对文本进行解读。

文章题目为“故都的秋”,而提到“故”字,我们常联想到“故乡”,“故”字饱含了眷恋之感,从题目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的怀念之情。

作者不是北平人,却把北平称做“故都”。

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南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开篇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可以想见,南国之秋自然也是极美的。

可是作者却选择了北国之秋。

北国之秋可写之物也很多,有皇家宫殿、园林,远近郊区也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但作者并没有对这些景物进行细致描摹,而是把目光投射在普通的、破败的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苍渺的天空里,驯鸽的飞声里。

在言语形式上,作者既有典雅的表述,又有口语化的表述,尤其是语气词的运用,给人一种平易之感。

例如第一段“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在这里,如果没有“啊”字,读起来就会显得生硬,这里加上“啊”,读起来从容舒缓,就像是作者在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表达作者谈话时悠闲的韵味。

文章第三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这里的“吧”字能使人联想到作者写作时轻松闲适的心境,将自己看作普通的归乡之人。

文章第六段“还有秋雨哩”,这里的“哩”不仅写出了作者写作时的轻松自如,同时也带有一丝俏皮幽默的意味,暗示出作者内心的闲趣。

作者用闲适写意的笔法借悲秋之景流露出当时复杂的心境。

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作者所到之处北平是当时的大城市,但是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没有商业的繁华和政治的喧闹,而是选择“租一椽破屋”,破屋给人一种沧桑之感,暗示了清寂的心境。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郁达夫
在这似乎是信笔写来的朴素话语中,蕴含着真 情,倾诉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之情。
15
描写
1衬托法
景 物
2绘生绘形绘色
• •
形:疏疏落落的秋草、一丝一丝的日光 声:驯鸽的飞声
• 色:牵牛花的颜色、碧绿的天色
描 3对比法
写 4多种感官结合法
16
衬托对比
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 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 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
一、感言识体,据体解读
本文是写景抒情性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2
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 描绘的有几处景物: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 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它们之间并没有 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
3
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排比等 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使用了借景抒情、对 比衬托等。
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 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 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11
家: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 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 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背 景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今北京)。《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
9
语言描绘的画面——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
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解读作者:马冰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9年第7期马冰郁达夫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故都的秋》作为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散文名篇,多少年来入选过几种不同版本的中学教材,在各种公开课、竞赛课中也成为参赛教师的热衷选项,相关备课的课件涉及的课文练习以及中学语文教研杂志上的解读赏析文章自然是数量繁多,但从实际的课堂活动和刊行的文章来看还是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很多的时候对这篇精品散文的解读还是显得简单化、粗浅化和形式化。

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读者的文本鉴赏遮蔽了作者的情景作文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说,文本脱离作者之后,似乎就与作者无关了,于是按照阐释者个体阅读经验来理解就可能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建构出多种新异奇妙的见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智慧之光。

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比较灵巧,对文本的挖掘甚至也有深刻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全脱离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情感状态,只是在课前导语中以文学常识为知识模块做一般的陈述性知识介绍,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有些结合时代背景和郁达夫当时的家庭生活和创作情况进行分析,有时又得出相对比较模糊和缺乏说服力的一些说法,例如:国内紧张的政治形势,迫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1933年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日益突出的民族矛盾,1933年日军进犯并攻陷了热河省会承德,古都北平受到威胁,国事危急。

家庭生活中隐藏的痛苦,1926年,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

个人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当时的生活闲散而安逸,许多时间在外游山玩水,排遣思想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等。

在以上种种的解读中,我们不应该忽略的一种情况是,郁达夫写作这篇散文时的更为具体的情况,时代政治、社会生活、家庭事业等的影响是一个大的模糊的背景,但还不能完全说明作家写作时的具体的思想情感状态,而这种具体的情感状态被遮蔽被忽略,自然会影响对文体的准确把握和文意的真实领略。

在已有的资料中,我们是不能忽略郁达夫写作这篇文章时的真实具体的情境。

据郁达夫之子郁文的回忆,郁达夫在其《故都日记》里记载,郁达夫是接了当时上海《人间世》杂志社编辑王佘杞的快信约稿,在1936年8月17日的日记写道:“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

”可见,这篇散文是应编者的索稿而一气呵成的急救文章,具有非常真实的回忆、非常新鲜的体验、非常具体的情景、非常应景的浓郁的感情。

这种带有极为真实新鲜的“在场”,在感受作者一再强调的秋味,体会那种陶醉其中的深沉情怀时非常重要。

比如:庭院品茗、破壁花草、秋槐落蕊、驯鸽飞翔、秋蝉残鸣、市民神态腔调韵味等等非以情景化的场面还原身临其境的体会不能得其意境和韵味。

二、写景散文的“情——景”概括遮蔽了散文的意境体味和人事风物的文化精神自从苏轼对王维的诗歌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语后,“诗情画意”就成了我们惯用的从诗歌到散文的意境的评价了,在具体的鉴赏中,形成了让学生给诗句和散文文段用“画面”概括的方式来鉴赏的方法,仿佛概括出了某种画面就达到了鉴赏的目的。

这套方法似乎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湖北省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首倡,随后的便形成潮流。

但我们的赏析如果只止步于概括出“画”,而缺乏对“画”背后的“意”的赏析和感受,是极容易流于一种形式的。

而《故都的秋》恰好是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来概括的,可惜我们的教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就是以此来引导学生作概括的,有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则是“清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叹凉”“北国秋果”。

诚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景与情的关系中透过景的背后概括出“清、静、悲凉”之情。

但这样做就忽略了郁达夫在全文中一直在重点强调的秋的“色”“姿态”“味”和“意境”。

这几个词语中,除了“色”是有画的构成的客观要素外,“姿态”是“姿势”和“意态”的合成,包含有客观要素和主观情感两个方面,而“意态由来画不成”,汉代的宫廷画师也不是画不出王昭君的美来吗?再者,就算是画面,这样概括也似乎不怎么准确,“清晨院落”完全是一幅立体的构成,并且作者对于破壁腰中的牵牛花所做的颜色的搭配本意就不是在于将美景呈现给读者,而是在于自己体味的十足的“秋意”。

而“秋槐落蕊”后面扫帚扫地后落下的丝纹则是一幅延时后的另一个特写,“北国秋果”后面也是加上西北风来后的结果的对比联想,也不是将目的落在构图和美景的呈现上,况且“秋雨叹凉”完全是写都市闲人的对话。

最后,更重要的是,作者似乎还在有意识地躲避画面的呈现,在画面的构图中甚至在逐渐减少有关视觉听觉的感知,除了第一幅画面中有颜色和声音外,后面就十分单一的用一种视觉或听觉来感知,而在秋槐落蕊中则只是强调一种十分细腻的触觉。

而秋雨的凉意也似乎不用肤觉来感知,直接调用的是想象中的感觉。

由此可见,作者一直强调的“看”饱、尝透和赏玩十足才是我们赏析的重点。

在这种用画面概括情景关系的模式下,被遮蔽的故都人们生活中有着“一椽破屋”的胡同院落,秋槐秋枣这些北国特有的风物,破壁腰中用花草点缀、秋蝉作为家家户户豢养的家虫的生活情趣,清晨杂院中一把椅子随意地一坐、秋雨桥头树底下潇洒惬意地一立的生活情态,都市闲人悠闲无意微叹的话语体现出的韵味,这些普通大众的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情感态度和话语韵味不正是我们北方民族文化情结的最好体现吗?三、对秋的热爱套语遮蔽了浓厚“颓废”情调的探究在很多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中,只要是诗人在诗中有山水美景的描写,多有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的套语。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对《故都的秋》的赏析中,因为“美景”导致“热爱”是符合逻辑的,于是就有将一些“景”安上了“美”和“热爱”,何况文中也有“秋的全盛时期”,“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赞美。

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么就又和前文中的“清、静、悲凉”感受产生了矛盾。

作者在抛出有些批评家的看法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秋容易让人产生“悲”的感受,作者前面说的“清、静、悲凉”就是如此,但接着说中国诗文中却又有着许多赞美秋的文字,最后说出原因,就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

这就清楚地表明,作者赞美的并不是真的属于美的“乐景”,而是含着“悲”的“悲景”,这种看似不正常的心里就是批评家所说的“颓废”。

“颓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作者在后文中专门做了辩解说明。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极容易走极端,容易对诸如“积极”“正面”“阳光”之类的单方面肯定,而对“消极”“负面”“阴暗”之类完全否定,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句就被人简单地定性为流露出“消极”的情绪。

其实,唐代诗豪刘禹锡《秋词》(其二)对其喜欢秋天给出了另一种理由: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清秋的高楼披襟当风,自然寒冷砭骨,但能清减精神,励志奋进;而春色撩人,自会软化精神,消磨意志。

据《王映霞自传》中讲,郁达夫在1933年11月,接受国民党“杭州铁路局”的邀请到浙东旅行,途中写了一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游记文章,颇有点缀升平之嫌,鲁迅对此大不以为然,曾写下一首《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律诗对他进行劝告。

诗句尾联“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意在忠告郁达夫不要迷恋杭州等地的美景,消磨了斗志,要看清现实,投入到时代的风波巨浪中去。

很显然,这篇写于1934年8月的文章中,郁达夫对先前这种生活还是有了一些不满意的,他在文段中说“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那种名花美酒半开半醉的状态不是他心底里渴望的状态,那么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就特别能引起一种“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这种感触是一种浓郁、深沉、悲慨的炽热之情,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作者才会在空间上不远千里奔波要到北平,在感觉上“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在生命中宁愿折去三分之二也要留住折这北国的秋。

四、简单的南国与故都的秋的对比遮蔽了“小”与“大”统一在对文本作分析的时候,很多文章分析或课堂讲解只是提到了首尾部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这样的分析其实也是窄化了作品的情感范围,浅化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很多人在提到散文特征的时候会用以小见大来概括。

《故都的秋》在写法上有一个很独特的思路,这个思路恰好是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这种大开大合,给文章形成了一种奔放而又浑厚的气势。

文章在开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强调了要饱尝北国之秋的愿望。

接着,在北国的地域范围内,将北平著名的赏秋景点撇开,把视域集中在皇城人海的一家极为普通的院落里,然后,将目光从高远深邃的天空转而专注于破壁腰中的牵牛花,也有特意与随意的对比,复杂与简单的对比,例如,文中对皇城人海随意一椽破屋的一家院落中简单随意的一坐。

接着,摒弃综合的感觉而几乎不用刻意去调动感官只凭无意的触觉就可以感受到十足的浓浓的秋意。

作者在这种不断缩小范围和感官的意念中,终于点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一叶”之小,而正是这一叶而知秋,可见北国之秋有多浓郁、广大和深厚,同时,又点出了如同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和鲁迅“心事浩茫连广宇”的责任和情怀。

然后思域又向远大和外围联想延伸,在与中外文学和作家情怀的比较中,得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有着共通的不能自已的深情。

再次将“秋士”的天下情怀加以强调,最终又回到北国之秋的深味与感觉上来。

五、对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单项探究遮蔽了士子赏玩的心态和情怀在比较多的课件或鉴赏文章中,也有在文本细读中花了不少气力的,对学生理解文中的感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对应“清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叹凉”“北国秋果”这五处画面时,却出现了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的尴尬。

其实,《故都的秋》有着浓郁的士大夫情调,“秋士”的感怀传统总是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文中出现的“饱尝”和“赏玩”就是明证。

作为封建帝都,又是封建制度灭亡的帝都,无论是宫城皇城还是普通四合院的民居,无论是故都中怎样的政治气候还是皇城根下的普通市民也自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尤其是都市闲人的清闲自在和无论怎样的风云变幻总有见过一切而一切又似乎与己无关的自得与骄傲,从八旗子弟的提笼架鸟到市井平民的养花种草,清闲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悠然陶醉的精神韵味是故都文化最动人的地方,这其中有个人孤独落寞的感觉又有时代投影下的对故都的深情眷念,当然,这种深沉厚重的生命感受是深藏在他所寄托的“清、静、悲凉”的故都浓郁的秋味之中的。

总之,郁达夫《故都的秋》表面上是在写故都的秋色、秋的姿态,实际上是在玩赏故都的秋味,体会故都秋的意境,眷念故都的文化精神,而在秋的景、物、人、事的描写之中,又将重心放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上,以一种士大夫的情怀结合他自身的身世经历、人生态度和审美倾向,在祖国处于多事之秋的时代写出了这篇充满了他独特的文气和神韵的现代散文精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