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 八(下)文言文复习(无答案)

合集下载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文言文)附答案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文言文)附答案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文言文)【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16.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帝素.嫌其人()②良久不去.()③帝怒形于色.()④外间百姓正望.雨()1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刑以.惩恶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帝竟从其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左右皆震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严母教读》),完成16-20题。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提示:该资料需值得保存,可供中考复习时用姓名:得分: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2分)假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复习汇总

八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复习汇总

《三峡》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二、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三、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四、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五、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六、朗读节奏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通假字 1、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二、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今义:诽谤,讥讽(贬义词)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三、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文翻译一、《马说》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手里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

拿着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二、《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茅,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三、《活板》译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五代的时候才(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中考语文 八年级下册 文言文考点复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 八年级下册 文言文考点复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考点复习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蝉则千转不穷([答案] “转”通“啭”,叫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案] “反”通“返”,返回3.才美不外见([答案] “见”通“现”,表现出来4.四支僵劲不能动([答案] “支”通“肢”,肢体5.同舍生皆被绮绣([答案] “被”通“披”,穿着6.恶能无纪([答案] “纪”通“记”,记载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答案] “食”通“饲”,喂养8.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 “属”通“嘱”,嘱托(二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差别较大,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 写文章2.局促..一室之内([答案] 拘束3.柔梢披风..([答案] 在风中散开4.前人之述备.矣([答案] 详尽5.尝趋.百里外([答案] 奔向,快步走6.主人日再.食([答案] 两次7.野芳发.而幽香([答案] 开放8.佳木秀.而繁阴([答案] 繁荣滋长9.造.饮辄尽([答案] 一来,往,到10.每有会意..([答案] 领会书中的旨意11.潭中鱼可.百许头( [答案] 大约12.薄.暮冥冥([答案] 迫近13.去国.怀乡([答案] 京城14.春和景.明([答案] 日光15.沙鸥翔集.([答案] 栖止16.吾谁与归.([答案] 归依17.媵人持汤.沃灌([答案] 热水(三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互相轩邈..([答案] 向高处伸展2.亲旧.知其如此([答案] 旧交,旧友3.以乐.其志([答案] 感到快乐4.腰.白玉之环([答案] 腰佩5.斗.折蛇行([答案] 像北斗星一样6.皆若空.游无所依([答案] 在空中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 飞奔的马8.策.之不以其道.([答案] 驾驭方法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答案] 向西10.其岸势犬牙..差互([答案] 像狗的牙齿那样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案] 使……凄凉12.名.之者谁([答案] 给……命名13.翼然..临于泉上者([答案]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14.泉.而茗.者([答案] 用泉水煮煮茶15.罍.而歌者([答案] 端着酒杯16.红装而蹇.者([答案] 骑驴17.忧谗.畏讥,满目萧然([答案] 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18.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答案] 名词作动词,做太守1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答案] 动词作名词,表现,心理活动2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答案] 形容词作名词,废弃的事业21.先.天下之忧而忧([答案] 方位名词作动词,在……先22.负者歌.于途([答案] 唱歌23.影布.石上([答案] 映24.望峰息.心([答案] 使…停止,平息25.手自笔.录([答案] 用笔(四一词多义1.归:(1云归而岩穴暝([答案] 聚拢(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答案] 回家(3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 归依2.道:(1策之不以其道([答案] 正确的方法(2益慕圣贤之道([答案] 学说(3会天大雨,道不通([答案] 道路3.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答案] 动词,观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答案] 名词,景象4.极:(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答案] 动词,到达(2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答案] 极点5.清:(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答案] 形容词,清澈(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答案] 形容词,清静,冷清6.临:(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答案] 动词,靠近(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答案] 动词,居高临下7.至:(1色愈恭,礼愈至([答案] 周到(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答案] 到达8.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案] 名词,乐趣(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3心乐之([答案] 喜欢(4似与游者相乐([答案] 逗乐,嬉戏(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答案] 形容词,欢乐,快乐(五重点实词系列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复习(完整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复习(完整版)

5)《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打算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表达在哪 三个方面?
答: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患病的句子是: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10)对食马者进展猛烈挖苦是哪一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缘由分别是什么? 望峰窥谷
一、解释以下加的词语
1、造饮辄尽
造:往,到 辄:就
2、箪瓢屡空,晏如也 屡:常常 晏如:平稳自假设的样子
3、兹假设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迫的样子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二、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1、故虽知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屈辱在奴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依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依据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 〔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莫非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生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23. 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环围着,静静静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一、《马说》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3)才美不外见(4)其真无马邪2、解释下列加点的一词多义(1)能虽有千里之能.(2)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安求其能.千里也食.之不能尽其材(3)策策.之不以其道(4)其其.真无马邪执策.而临之其.真不知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而.伯乐不常有(2)故虽.有名马(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4)一食或.尽粟一石(5)是.马也(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安.求其能千里也(8)策之不以.其道.(9)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执策而临.之4、翻译下列句子(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用原文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7)全文的主旨句是: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采用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二、《陋室铭》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之乱.耳,之劳.形(6)何陋之.有?2、翻译下列及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用原文填空(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__________ (2)全文点睛句:_ __________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 ___________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1.第二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船头(或舟首)__,以__空间顺序_为说明顺序。

语言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介绍的内容有_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2.第二段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3.第二段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这几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说明的?答:先说船的正面,再说船的背面。

作者按从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

5、第二段怎样介绍核舟?有何作用?答: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介绍舱旁小窗和所刻的十六字文句。

突出“奇巧、灵怪”的特点。

6、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答: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

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7、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答: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东坡。

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

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初衷。

8、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哪些描写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答: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显得拘谨,严肃;后者是僧人,不拘礼节,放浪形骸。

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9、这一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答:两“舟子”虽神情有异,右边的舟子突出他“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和“若啸呼状”的悠闲自在;左边的舟子突出“视端容寂”的平静神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点讲解(江苏专用)专题08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点讲解(江苏专用)专题08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期末考点大串讲(江苏专用)专题08 文言文阅读一、【江苏省淮安市18-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正义》)【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7.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故人不独亲其亲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不独子.其子②货恶.其弃于地也③仿佛..若有光④悉.如外人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十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 【甲】段中阐述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1. 请找出【乙】段中表达“大同”社会特点的语句,并简析两文的关系。

二、【江苏省常州市18-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乙】穷发①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②,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③,绝云气④,⑵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精品】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八下学案

【精品】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八下学案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四)古今异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今:)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今:)
(古:今:)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古:今:)
4.媵人持汤沃灌(古:今:)
5.主人日再食(古:今:)
6.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古:今:)
7.县官日有禀销之供(古:今:)
(五)句子翻译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复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复习准备:
认真阅读并准确对译《马说》、《陋室铭》、《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
二、课堂探究:(合作交流后分组展示)
(一)划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若止印三二本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4.左手倚一衡木
5.为字共三十有四6.满坐寂然
7.四支僵劲不能动
实词
1.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2.有仙则名()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
3.唐人尚未盛为之()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未为简易()
每字为一印()满铁范为一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中轩敞者为舱()
4.若印数十百千本()广故数言欲亡()珠可历历数也()
5.有奇字素无备者()长约八分有奇()
注:①莫乐为人君: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②莫之违:没有谁敢违背他。③师旷:春秋时晋国宫廷一个叫旷的盲乐师。④援:执持,拿。⑤衽:衣襟。⑥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释之,以为寡人戒。
翻译
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3.简要分析师旷的性格特 征。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中考语文 八(下)第一单元复习(无答案)(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 八(下)第一单元复习(无答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复习(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复习(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复习(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八(上)第一单元复习一、字词倦怠dài 翡fěi翠恹恹yān 楠nán木奇崛jué枯瘠jí花骨gū朵迸bèng溅jiàn 丰腴yú生机盎àng然虬qiú枝秀颀qí伫zhù立陌mò头贪婪lán凡几jī飞沫mò锤chuí炼婆娑suō鄙bǐ视皓hào齿犀xī利伶líng仃锈xiù彩凝níng望盘虬卧龙坦荡如砥潜滋暗长争妍斗艳忍俊不禁无足轻重全神贯注纵横决荡旁逸斜出妙手偶得无边无垠不折不挠破口大笑仙露琼浆察颜观色二、自己再找出这个单元的重要生字词,写在下面,写两遍。

三、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1、《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

运用象征手法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文中的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不平凡"三个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马说》唐朝韩愈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

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

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

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4、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

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万马奔腾马到成功一马平川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不停蹄17、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

2023南通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南通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南通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①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②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③,非练实④不食,非醴泉⑤不饮。

于是鸱⑥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⑦!’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①相:做宰相。

②鹓鶵(yuān chú):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止:栖息。

④练实:竹子所结的子⑤醴(lǐ)泉:甜美的泉水。

⑥鸱(chī):猫头鹰。

⑦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是:________②子固非鱼也固:________③或谓惠子曰或:________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甲】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是因惠子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而挑起的。

【乙】文庄子用“鹓鶵”比喻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出行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

子曰:“驱①之驱之,前有贤者。

”至,则皋鱼②也。

被褐拥镰,哭于路旁。

孔子辟车③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歿④吾亲,失之一也。

八年级下课内诗歌鉴赏重难点—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八年级下课内诗歌鉴赏重难点—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八年级下课内诗歌鉴赏22.关雎八下/12/爱情思亲类②(《诗经》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重点梳理】(1)知人论世本诗的诗眼是“求”。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数是民歌,民歌作品很多是男女爱情作品。

《关雎》正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

“雎”指雎鸠,一种水鸟,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关”即关关,拟声词,指雎鸠的相和而鸣。

“关雎”二字来自首句。

(2)炼字 ①“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②“悠”叠用,感叹语气加重了感情色彩,表现男子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

(3)情感 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写尽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4)形象 ①塑造了青年男子大胆追求美好爱情并饱受相思之苦的十分执着的形象。

②塑造了采荇菜的姑娘文静、美丽贤淑的淑女形象。

(5)表现手法 比、兴。

“关关雎鸠”首句起兴,即以雎鸠相互和鸣的美好景象起兴,和第二句的意义关联,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第一个“参差荇菜”采用比、兴的手法,引出下文中男子对心上女子并不顺遂的追求过程。

(6)表达方式 描写。

“辗转反侧”等运用动作描写,想象中的结婚场面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青年男子的相思之苦和追求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

(7)语言特点 ①重章叠句(复沓)。

“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等句运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富于变化,使得诗歌朗朗上口。

②用词讲究、音调和谐。

多处运用“参差”等双声词和“窈窕”等叠韵词,增强了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8)主旨 本诗写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思念和追求过程,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驱使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四、《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五、《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六、《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七、《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