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及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运用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3.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抽象出数。
**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存在数错的情况,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数错的情况,可以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第二课时:比多少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教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
**不足之处:**1. 学生对“同样多”的观察能力还需提高。
**改进措施:**1. 加强学生对“同样多”的观察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更多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以游戏为主,强化主题,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
2. 通过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前后的概念。
3.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位置的相对性。
**不足之处:**1. 学生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
2. 课堂氛围略显浮躁。
**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理解不足,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进行巩固。
2.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把握节奏,使学生能够更专注地参与课堂。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让学生了解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走,明白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
2. 组织全班同学举着右手走楼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对左右方向的理解仍存在偏差。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对左右方向理解偏差的问题,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左右方向。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1~5的认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模板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模板6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数学乐园”是新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中的第一个数学活动。
其中安排了五个活动:数学迷宫探秘、找朋友、我当邮递员、比一比谁的耳朵灵、你投球我评说。
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及关键设计时我遵循下列原则:一、活动性原则。
大纲特别强调学生要运用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学习数学,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要突出活动性,要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获得数学知识,增长能力。
“数学乐园”本身就是一次数学活动,因此,教学要体现活动性。
二、全体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要获得对数学的认识,就需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乐园”活动时,我采取分组的办法,以便所有学生都有活动的`机会。
三、兴趣性原则。
对刚入学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要让他们感到数学单调、枯燥,从而失去对数学的爱好。
因此在组织“数学乐园”活动时,教师要把教材上的内容活化变成学生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在乐中求知。
四、发展性原则。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主流。
“数学乐园”的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情感放在首位,使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劲头。
课堂教学实施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催化剂。
教师应主动地把开放性原则作为创新思维教学的突破口,从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去考虑课堂教学创新因素,让学生的眼睛、嘴巴、头脑、双手及学生的时间、空间开放。
这种开放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励学生思维创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铃鼓,邮箱,球,篮子,卡片,数字迷宫图,方块,旗帜。
教学设计导入师:同学们,前一段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有关知识,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数学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师:好,下面先来看一看“数学乐园”中我们安排了哪些游戏。
介绍游戏内容和规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数字迷宫”彩虹图),在“数学乐园”的大门前有什么?生:画一些有数字的方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反思一、前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是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培养,是学生未来学习深度数学的基石。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人在此进行课程反思,旨在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课程优点1.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学生理解。
如在数的认识中,通过学习0-100的数字,让学生在认识数字的同时,能够将其与生活中的数量对应起来。
2.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教材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在逐步学习中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中,首先从简单的同位数加减开始,再逐步过渡到进位退位等复杂计算。
3. 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配备有相应的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材不仅重视知识传授,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不足1. 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进位退位等概念的引入还是相对较早,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2. 实践操作环节不足:虽然教材提倡动手操作,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这一环节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实施。
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多依赖于笔试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四、改进建议1. 调整教学进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建议在教学中适当放慢进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辅导。
2.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
五、结语总的来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引言本文旨在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优点1. 教材内容简明扼要: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材内容简明易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
2. 综合性研究活动: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教材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编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研究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思维的框架,提高研究效果。
不足之处1. 缺乏足够的巩固练:教材中的题数量较少,练题类型相对单一,未能充分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
2. 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居多,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缺少实际问题的应用:教材中的题目较为抽象,缺少实际问题的应用,未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改进措施1. 增加巩固练:在课后布置更多的巩固练,涵盖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互动教学的比例:增加课堂上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入实际问题的应用:在教学中融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结论通过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我们发现教材内容简明扼要、综合性研究活动和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是其优点所在。
然而,教材仍存在着缺乏巩固练、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以及缺少实际问题应用等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增加巩固练,提高互动教学比例,并引入实际问题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数学研究效果。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反思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希望小学杜杼芬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有得有失。
下面将按主要教学目标逐一分析。
一、会数20以内的数,并按一定顺序数数学生数数都能要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甚至有学生能采纳我的建议一边数数边标序号。
然而,从测验结果来看,依然有有学生数错。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粗心大意以外,在数数量在11~20的物品时,我没有反复强调要先圈出10个再接着往下数,这也是我疏忽的地方。
二、辨认并运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词起初很多学生左右不分,多次提醒他们“我们写字的手是右手”也收效甚微。
为此,我参考改编了网络资源《拍手操》,让学生通过拍手动作感受六个方位。
为了加深学生对易错的“左、右”的熟悉程度,我自己编写了《左右歌》:“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多吃青菜,长得快快!左手压书,右手写字;认真学习,我争第一!”这首简短易懂的儿歌朗朗上口,又反复提到“左、右”,深受学生喜爱。
每当有学生左右混淆时,我就让他们背《左右歌》。
当然,仅仅动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教读《左右歌》时还要求学生学我的样子配上拿碗、拿筷、吃青菜、压书、写字等动作。
“长得快快”的动作是在放下“碗筷”之后高举双手并起跳,这对于好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我争第一”的动作则是高高竖起大拇指,学生每次竖起大拇指都有意比拼谁喊得大声,好像喊得大声、大拇指竖得有力,自己就真的争得第一似的。
学生在临近期末的一次周五安全、卫生教育中,班主任问大家“周末在家应该注意什么”时,还有学生举手回答“要多吃青菜才能长得高”。
三、正确、工整地书写0~20各数部分学生写0、8、9时总是搞错方向,屡次强调都不见起效。
因此,我在给学生的早读资料中放入一些自编的简短儿歌,教读的同时也书空。
学生每次读到这些儿歌,都会伸出手来书空。
然而,已经养成坏习惯的小朋友并不能一下子改过来,他们偶尔还是会按照相反的方向来书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篇1作为教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
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
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
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
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
如教学数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组成方法,还会把方法并成又如,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个数。
可以用身体,手等。
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
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
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二、不足与困惑。
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
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
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背景人教版一年级上的数学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该教材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观点和建议。
观点和建议1. 教材内容简洁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概念和题目设置都很清晰,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教材中的练习题数量充足,但有些题目过于简单或重复。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题目表现出不感兴趣,而对于一些重复性的题目则没有新鲜感。
建议在教学中对练习题进行适当的筛选和调整,确保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 教材中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相对传统,缺乏一些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学生对于多媒体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
建议在教学中尝试引入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如使用教学软件、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4. 教材中的知识点安排较为合理,但在一些概念的引入和扩展方面可以更加具体和深入。
建议在教学中注重对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深入的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
5. 教材中的练习题解答和思考题解析较为简略,希望能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解答过程和思考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
建议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例讲解和解题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总结总的来说,人教版一年级上的数学教材在内容和安排上都比较合理,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需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材内容的深入拓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反思第【1】篇〗自然数有两个含义,用来表示事物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
本节课教学了几和第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首先,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几和第几”。
课前,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他说得对吗?”“不对,不对。
”“为什么?”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这时我们班刘畅同学站起来说:“他要吃4个才饱,如果只吃第4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
”我借此机会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几和第几》。
接着,利用情境图,教学“几和第几”。
引出课题后,我便出示了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到情境图上,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情境图,明白图的意思,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第一”。
有了第一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描述:“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谁吗?排在前三个的又是谁?背着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一共有几人排队买票?……”有了指向性较明的问题,学生迅速认识了1个、第1;5个、第5……然后,学生主动参与,巩固“几和第几”。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必须利用不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情境图是静态的,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演动态的排队图,既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在实际情景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排队学生的具体位置。
从左数排在第几、从右数排在第几,一共有几人排队的描述。
但由于部分学生还分不清左右,因此,叙述起来容易混淆,区分左右的训练有必要加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孩子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那就需要教师采取不同形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反思第【1】篇〗《1-5的认识》教学反思《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
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开课伊始,我会和学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想不想看看?”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这些数来表示?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境,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认识1—5”各数,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
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1、数一数。
教师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问用数字几来表示?添上1根是几根?用数字几来表示?……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学具(圆片)按要求摆出相应数量的学具。
(1-5个)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
教学时也可以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
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
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全册课文同步配套教学)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孩子们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也是在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
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孩子们有很深远的影响;要让孩子们爱数学;要让孩子们真正喜欢数学课;这几天的课很重要。
本课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要让孩子们能手口一致地按顺序数数。
新课伊始我创造了“学校校园”这个让孩子们感到新鲜好奇的场景来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校园中有那些物体;再数一数它们的个数;最后用点子表示个数。
整个课堂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孩子对数数已经非常熟悉;没有用手指点着一个一个数的惯;在用点子表示物体个数时有个别孩子画的太过于随便;没有形成排列规则、整齐的画图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着重让孩子们用手指点着数了好几遍;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品质。
对于画图不规则的现象;我也进行了指正;以防今后的作业中出现随意、马虎的现象。
第2课时《比多少》教学反思我曩昔教学“比多少”时;总是自己拿出不同的图让学生根据我拿的图进行比较。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意想到学生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活泼、自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一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在课本里有意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
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的研究兴趣高涨;激发了他们自动探索的欲望。
学生经由过程仔细观察、着手操纵、尝试;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启发和补充;使自己对“比多少”的问题获得清晰全面的认识。
有些学生还发现了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
小组合作。
探究研究改变了原来单1、被动和陈旧的研究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研究的快乐;增加了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由于年龄较小;自律性不强;在小组讨论时一些学生呈现了开小差的现象。
对此我没有直接对他们提出批评;而是经由过程互动提醒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与课堂有关的问题;收到了不错的回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精选20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精选20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15以内数的认识,属于小学数学的起始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数的各种知识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复杂的数学计算的`基础,所以总体说来,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教材中选择的是校园里“科技活动小组活动”的一些场景,组成一些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我让孩子认真观察场景,了解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不仅能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还能用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感受到数产生于生活,同时经历了“由物到数”和“由数到物”的过程,体会到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2《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
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在时间观念上的初次尝试。
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水平,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我上了《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后,具体反思如下:1、我利用课件,出示有声音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非常感兴趣。
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这样,同学们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反思第【1】篇〗“几”和“第几”这两个概念对我们成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几”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几”指的是事物的顺序,是其中的某一个。
但“几和第几”这两个概念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平常用“几”表达的经验多,而使用“第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少。
所以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几”和“第几”的认识。
一、活用主题图。
教材的主题图是排队买票的情境呈现,而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中我没有被主题图束缚,而创设了这样一个语境:老师带学生去动物园玩,进动物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了。
”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有的说:一共有5人排队;有的说: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2;有的说:小姑娘排在第5……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参与和学会了几和第几的不同,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但仅仅通过例题的教学还有不少学生仍搞不清几和第几这两个概念。
二、巧用“想想做做”。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又特意安排了点灯笼游戏这一环节(想想做做第1题):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从右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一环节,不仅要训练几和第几,还要想到左右,开始稍微胡点难度,不少学生只顾着4和第4,没考虑左右这方位。
同样的题型,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这样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识几和第几”。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我觉得应该通过摆一摆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后反思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
上课伊始,以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以小动物为主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而且从中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反思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
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
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
在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进行反思时,我想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以及评估方式的改进。
教材内容的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材内容设计简单明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
然而,在一些单元中,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因此,我建议在教材设计中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尽量采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然而,在教学中,有时候我过于依赖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我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小组合作等,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有时候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采用一种通用的教
学方式。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采
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评估方式的改进
在评估方面,我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笔试形式。
然而,这种评估
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因此,我需要探索
更多形式的评估方式,例如口头表达、实际操作等,以更好地了解
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综上所述,对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中,我认为应注
重教材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以及评估
方式的改进。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的反思引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作为学生数学研究的入门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对上学期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回顾上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四个方面。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等,提高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效果分析优点1. 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基础知识的扎实:学生对数的认识、基本运算等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基础知识的扎实:学生对数的认识、基本运算等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3. 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研究,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1. 个别学生研究困难: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
个别学生学习困难: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
2. 实践操作不足: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够多,导致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实践操作不足: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够多,导致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3. 个性化关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未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个性化关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未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反思: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反思:人教版引言本文旨在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估,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读写和数的比较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加法和减法等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板书、示范、游戏和小组合作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数的认识和数的读写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同时,部分学生在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然而,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解方面,我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教学更加清晰明了。
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帮助,提供个体化的辅导。
教学改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计划在下学期做出以下改进:1.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对数的认识和数的读写的训练;2. 设计更多的针对性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论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组织方面还有待改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后反思
一、准备课
1、数一数
“数一数”一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
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
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2、比多少
“桥和房子同样多”。
二位置
1、上、下、前、后
“上下”和“前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
可能很多老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
6岁以前就能完全正确辨
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为标志为中心进行辨认。
12、学会用
3
课的难点。
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1
2
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
特别~~~
2、左右
的认为左手变成了右手。
我就举着右手转动给学生看。
为了训练这个环节。
我特意组织全班同学举着右手走楼梯。
让孩子了解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走。
使学生明白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
从而突出难点。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有趣的数学
2、比大小
1-5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多谁少。
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3、第几
从左边起涂4学生可能只涂了第四个。
4、分和合
强
5、加法
1、学生的倾听和回
6、减法的认识
8、0的认识
面0
者
9、有关0减法0
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
6-1019
6和7的认识
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
松。
6和7 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学习2——5的分解与组成方法进行自主探究6和7
了教参中要求渗透的“有序”思想。
而且学生能根据分法写出式子。
但教学中要求渗透“推
6
和7
透“有序”与“推想”思想。
另外熟记之后可以为学生进行6和7
学生可以运用6和76可以分成4
和27可以分成4和38、9、10的组成时自己要注意这一点。
第三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易但仍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同学理解有困难。
1
两式”。
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把1只小鸡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
以列出道不同的算式。
2我们设计的第
两组6
些学习习惯的培养。
3
4
教材内容。
6和7
5生生
活。
a.
b. 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
地选
是由
第四课时用数学。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课
第六课时8和9的认识8和9
8和9的概念。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
1、
本节课拖堂5
过多。
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
1
8和9
2、8和9的书写环节应该调整在揭题之后。
吴
8、9
88
从而突破难点。
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
21
习设计也都在
第七课时8、9的组成
8的组
8的组成为什么只记4
74
7种“8的组成”了。
从而在学习“99”的8种组成中挑出44种衍生出全部8种。
纪律乱是最令人头疼的事
尝试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8和9的加减法《8、98、9的
易
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其次、在老师的
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接着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
的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
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本节
89的组成不够熟练
第十课时综合练习课
8的组成去了。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一定要有实际材料操作。
第十一课时10的认识
1合0时都
0时要求不够严格。
只有真正让学生
第十二课时10的加减法
第十三课时巩固练习课
第十四课时填未知加数
第十五课时连加连减
4+3再加1的列式教师板书为4+3=7+1=8 应该列为4+3=7 7+1=84+3+1=8
不够通彻。
第十六课时加减混合
第十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
现了方法。
第十八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十九课时综合练习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出示“小明的
描述画面内容。
2、集中展示“整时”的4: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习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
随后的
56
1、进一步认识钟面。
2
1→2→3→4→??→12→1→2→??。
经过这样的
312时、12时半、6时、6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
1
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9加几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
1、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何时优化?目前使一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5、4、3、2加几
发展思维。
让学生在合理适时的评价中发展提高。
让学生始终在不知疲倦地状态中学习着。
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
的总结帮助学生将本课内容再做一个回顾同时肯定同学们的课堂表现。
20
现把10-3算成10+3.千万不要做"小马虎"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习
自己整理出20以内的加法表。
学生
理的方法。
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这样一个一题多
总复习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