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b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王美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发展,城市重心以及内部空间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与调整。

本文运用重心转移、区位商以及实证的数学方法,研究大连市城市重心转移与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大连市人口重心与人口空间趋于郊区化,产业重心与产业空间中二产趋向城市近郊区与远郊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则在市区中心集聚发展,居住重心与居住空间在原有市区发展的基础上同样也趋于郊区化。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factors, the city center of gravity and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adjustment. In this paper, with emphasis, location quotient and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ethods, the research focus of Dalian and Dalian city 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popula-tion space in Dalian to suburbanization, industrial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second industry trend to be suburbanization and to be outer suburbs, the third industry is in the center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center of gravity and living spac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urban development also tend to be suburbanization; In Dali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after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nd finally make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重心转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大连【作者】王美娟【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1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1 城乡空间结构 课件(共55页)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1 城乡空间结构  课件(共55页)

探究问题: (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指出高密度居住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好处。 提示:特点:沿快速交通线呈带状分布。好处:方便居民出行。 (2)(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指出城市绿地自然保护区的布局特点及其环境效益。 提示:特点:分布广泛;镶嵌在各居住区之间。环境效益: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 气候;降低噪音。 (3)(综合思维)新加坡成为世界级宜居城市,原因是什么? 提示:环境优美;房屋质量和结构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社会治安 好。
点 样性
住的地方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组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 由房屋和院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成 水井、池塘和广场等 落组成
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2.乡村空间形态:
类型 集聚型乡村
特点
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其规模可能相差很大,但内部空 间结构相对清晰。集聚型乡村可划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 环状村
D.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2)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选择其中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
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情境 城市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该国不仅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还大力建设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居住问题。如今该国的金融、旅游 等服务产业辐射六大洲,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在城市建设过程 中,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下图为新加坡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5.乡村空间结构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建设用地为主,外围以_农__用__地__为主。 (2)空间形态主要有密集型、_分__散__型__和半聚集型等。 (3)集市流通和_地__方__服__务__功能相对突出。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全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城镇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镇土地利用类型与城镇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镇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镇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镇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2.城镇主要的功能分区及其分布特点。

3.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教学难点:城镇主要功能区的区位要求及成因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小麦进城》主题曲。

新课导入:城镇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更是人们生活向往的地方,《小麦进城》讲述了农村女人小麦在北京近三十年的奋斗史,最终通过诚实劳动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们大家生活在现代化的城镇之中,请大家先谈谈自己对城镇的了解和认识。

承转: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镇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集聚,人地关系和用地也趋于紧张,在乡村和城镇内部的土地都是如何利用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看个究竟吧。

(板书)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投影的图片(图2.3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分析相关问题。

问题设置:乡村的土地利用是怎么样的?它是如何形成与变化的?总结归纳: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思维导图

水污染的工业布局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远离城市水源地或河流上游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2、变化
经济
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付租能力高低。(商业>居住>工业)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1、城镇概念: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成因: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分类: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其他(行政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大城市功能复杂)
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距离城镇中心远近——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政策
其他
文化
环境
城镇发展初期
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城镇发展中后期
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 突出。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
2、功能区
居住区
城镇中广泛分布 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分布在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征
商业区
点状或条状分布 中心商务区(CBD)——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工业区
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
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Code for therm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GB 50176-2016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4.建筑热工设计原则;5.围护结构保温设计;6.围护结构隔热设计;7.围护结构防潮设计;8.自然通风设计;9.建筑遮阳设计。

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细化了热工设计分区;2.细分了保温、隔热设计要求;3.修改了热桥、隔热计算方法;4.增加了透光围护结构、自然通风、遮阳设计的内容;5.补充了热工设计计算参数。

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

1.0.3 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建筑热工building thermal engineering研究建筑室外气候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室内外热湿作用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室内热环境方法的学科。

2.1.2 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分隔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建筑部件。

2.1.3 热桥thermal bridge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2.1.4 围护结构单元building envelope unit围护结构的典型组成部分,由围护结构平壁及其周边梁、柱等节点共同组成。

2.1.5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在稳态条件和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匀质材料的热流量。

2.1.6 蓄热系数coefficient of heat accumulation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匀质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4T07:58:08.64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7期作者:赵亮[导读] 我国城市建筑活动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近年来建筑类型逐渐朝向高层建筑的方向发展赵亮61052119800327****摘要:我国城市建筑活动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近年来建筑类型逐渐朝向高层建筑的方向发展,更是增加了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之下设计工作者更应该利用好BIM技术,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提升设计信息之间的共享率,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增加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实施性,落实建筑物领域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BIM技术;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应用研究1BIM技术的概念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发展现状1.1BIM技术的概念分析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软件工具,在建筑设计活动当中通过自身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以及可出图性的功能,对建筑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处理,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将设计图纸转变为三维模型,并进行参数设计。

以此,来检设计图纸的可实施性,检验设计图纸当中是否存在漏洞,进行实时的数据调整,从而避免重复施工、反复施工的问题,指导后期建设工程有序的开展,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2目前BIM技术的发展现状BIM技术虽然已经运用到我国建筑领域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些都是体现在表面层次的。

该项技术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内企业使用的建筑模型数据并不统一,就容易在施工中造成模型重复和浪费。

但是各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很难达成统一标准。

另一方面就是BIM技术的理念在我国并没有普及,依然是在小范围内使用,不少设计人员对BIM技术的认识就是软件建模这个狭隘的概念,而没有深入理解其应用。

与其说BIM是一项技术,其实倒不如说是一项设计理念,其要求是所有的参加人员都能基于统一的建筑模型,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还没有做到统一,各个环节之间没有明确的模型交互数据,容易产生多次返工返修,从而导致工期延长。

第11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11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1、均质性与均质度 均质性是指城市用地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 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征。它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 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 均质度即指均质性的相对程度,我们可以参考信息论 中熵(熵是信息论中度量随机事件在某项实验中不肯定程 度的概念)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均质度的大小。
势,与其建陶产业的发展条件有关。90年代后期是南庄镇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用地需求巨大。 而在南庄镇并入禅城区以后,承接了禅城区的部分用地压 力,成为禅城区的供地大户,其城市化建设力度日益加大, 建设用地需求更加强劲,建设用地总规模进一步增加。 1996年禅城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5066.89hm2,20 04 年增加到9625.77hm2,其中包含南庄镇3306.63hm2。8 年来城区建设用地共增长1252.25hm2,增长率为24.41﹪。 从禅城建设用地增长的变化看,1996年以来,用地增长呈 现两个高峰:其一是1997―1998 年的快速增长期;其二 是2004年的高速增长期。1999―2003 年则是城乡用地缓
同心圆圈层式发展。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完善,空间 扩展形态逐渐转变为轴线扩展。2002 年并入禅城的南庄 镇发展稍微滞后于老禅城地区,但也沿着吉利涌发展了大 片的工业区。 统计到 2004 年,祖庙、张槎和石湾街道已经没有农 村用地,只有南庄镇还剩一些农田保护区。禅城地势较低 平,城市用地和空间扩展不受地形的限制,城市形态发展 遵循一般的圈层式和轴向填充式规律。目前由于行政边界 的限定,城市发展轴间基本摆满后,空间扩展进入蔓延期。 但由于其行政面积狭小,土地资源有限,所以目前城市用 地的蔓延受到了很大限制。
又有其特殊性。 1.1 1964 年之前:城市形成时期 早在唐宋年间,佛山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 至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 佛山老城地势南高北低,为汾江河所环绕。汾江河是佛山 历代的水路交通枢纽,老佛山城市空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汾江河两岸向南拓展。1964 年以前,佛山建成区面积仅 10.77km2。 1924―1936年,老佛山的道路系统开始建立50―70 年代是其道路系统的发展阶段。当时佛山城市用地主要集 中在现在的汾江河以南、季华路以北、佛山大道以东和文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主要讲的是城市与城市化,你都理解那些知识点点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功能区比较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40%~60%)低价较低,污染较少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两者背向发展商业区占用土地相对较少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经济活动频繁;建筑物高达稠密工业区一个城市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聚集,形成成片的工业区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人文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数量、空间)情况

人文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数量、空间)情况

⼈⽂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变化(数量、空间)情况北京市建国以来⼈⼝变化情况2012.11摘要:本⽂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的数据资料,采⽤描述法研究了北京市建国以来⼈⼝变化情况,发现北京市⼈⼝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依据⼈⼝总量和⾃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

⼈⼝再⽣产类型由建国初期的“⾼低⾼”型逐步⾛向“三低”型稳定增长。

北京市⼈⼝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建国初期的低⽔平到现在城镇化发展进⼊了全⾯发达阶段。

⼈⼝密度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城市中⼼区的⼈⼝向外围区迁移,⼈⼝增加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和近郊区为主, 少部分发⽣在远郊区。

关键词:常住⼈⼝⼈⼝再⽣产类型⼈⼝城市化⼈⼝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正⽂:⼈⼝与⾃然资源、⽣态环境、社会经济、科技⽂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地巨系统的运⾏中,⼈⼝是⼀个关键⽽且敏感的要素,它既是⼈类活动的动⼒基础,⼜是地域综合体的形成核⼼,其变动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挥着最深刻、最活跃的作⽤。

研究北京市建国以来的⼈⼝变化,探讨北京市⼈⼝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对于探索北京市⼈⼝演变规律,研究⼈⼝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确⽴未来⼈⼝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北京市建国以来⼈⼝数量的变化情况1.1北京市建国以来常住⼈⼝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北京市1949年⾄2011年的常住⼈⼝数量的变化进⾏分析,绘制常住⼈⼝总量折线图,见图⼀,常住⼈⼝⾃然增长率变化图,见图⼆。

从图中发现,北京市常住⼈⼝总量⾃建国⾄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也出现过负增长时期,⾃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依据⼈⼝总量和⾃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1950年⾄1960年——⼈⼝⾼速增长阶段。

1949年北京常住⼈⼝为420.1万⼈,到1960年达到739.6万⼈,11年间全市常住⼈⼝增加319.5万⼈,平均每年增加29万⼈。

城市结构类型

城市结构类型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三种类型
1 同心圆模式 2 扇形模式 3 多核心模式
1)同心圆模式
• 同心圆学说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 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
• 美国艺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伯吉斯于1925年最早提出同心圆城市地域结构模型。1871
年芝加哥遭到一场大火几乎有13个建筑区成为平地其核心区全部被烧毁。伯吉斯以1920年代的美国芝 加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商业区(CBD)位在都市中央邻近密歇根湖畔,白天为繁盛的商业区,夜 晚人潮散去,中心商业区几乎没有居民。商业区外是住宅区,首先是包括少数民族聚集区,是贫民聚 集的旧区,之后是高级住宅区,沿着北边的湖畔成圈环状分布,远离工业区。芝加哥的市郊已经有市 郊化出现,城市外围环绕着广大的通勤带,每天大量人口进入中心商业区。通过芝加哥的研究,而推 论出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形成。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 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 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 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 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 住宅区 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某省会城市的第一条地铁1号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纵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

下图示意1号线建设期和试运营期沿线各站点周边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区域拥有的城市公共服务最完善的是()A. ①站点B. ②站点C. ③站点D. ④站点2. 在1号线试运营期,中段地铁站周边住宅价格涨幅总体低于南、北两段,主要是因为中段附近()①商业活动活跃②房价基数较大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大④环境质量更好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该统计低估了地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忽略了()A. 地铁站周边噪声及震动的影响B. 地铁规划期到建设期的房价涨幅C. 地铁开通后对房地产的长期效应D. 地铁对公共设施带动的正面影响【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站点周边的住宅平均价格最高,可见该区域距离市中心越近,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越高,城市公共服务较完善,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题详解】读图可知,中段地铁站周边住宅平均价格一直较高,即房价基数较大,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域在城市中心区,公共交通密度大,人们可选择的出形方式多样,因此地铁线路的修建对该区域房价影响不大,②③符合题意;地铁线修建改善了边缘区的交通条件,会增强边缘区的商业活动,对于地铁线中段的城市中心区来说就相对减弱了,①错误;中段在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比边缘差,④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地铁噪音及振动的负面影响以及地铁对公共设施带动的正面影响,都能够综合反映在实际的增幅当中,AD错误;地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主要是在规划提出及开通运营初期,开通运营一段时间后条件已经稳定,C错误;图中只比较了运营期相对于建设期的涨幅,忽视了建设期与地铁规划前相比的涨幅,一个区域规划地铁时,由于发展前景等因素,房价已经开始上涨,B正确。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1)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距离市中心远近(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

不同点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4)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 BC为工业区在距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水平也有差异,看下图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各发育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不同地块的排、灌及水的深度都要认真管理,因此,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农户住在地势较高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山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各家彼此排列都不太靠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但各农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彼此不连接在一起。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

城乡是一个由城市和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

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互相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七、课堂总结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可分为:单中心型、双中心型、多中心型、辐射型和不规则型等。

1.单中心型:即城市内只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半径向分散状分布。

2.双中心型:即城市内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两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3.多中心型:即城市内有多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多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4.辐射型:即城市内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分散分布的形式。

5.不规则型:即城市内内部空间分布不规则,缺乏中心性。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1.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2.城市空间流动性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结构与空间连通性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交通、人流、物流的流畅性与城市的发展、竞争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3.城市空间的层次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层级结构,即各种不同功能区的相对等级关系。

4.阶段性与动态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其发展历程和演化趋势也是不同阶段的产物。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城市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

2.政策与规划城市空间利用规划是指国家、地区、城市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类型用地,按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进行布局和规范,从而形成城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招商 引资
北票工业园区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要有便捷的交通
原因:1、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 备和原材料,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很大比重,就近沿公器、铁路、河 流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可降低成本。2、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也要有方便的 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减少 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原则: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 服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 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 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 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集聚.把一些同类活 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
2、功能区
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 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 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 功能 。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
提问:城市中一般常见 的功能区有那些?
住宅区、商业区、工 业区、行政区和文化 区等
1)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
用方式,占40%-60%。
从住宅区的建筑质量上和位置上,分析 住宅区的分化特点?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 级住宅区好一些,空间分布 合理一些、大一些,配套设 施完善一些。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状
(二)模式:
模式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
功能区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
平原地形,经过不断 的侵入与迁移,呈同 心圆自核心向外扩展 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 交通线延伸。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地理城市地域结构课件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地理城市地域结构课件
第二章:城市 (chéngshì)与城市
§2.(1ch城én市gs(hcìh)é化ngshì)内 部空间结构
第一页,共35页。
城市(chéngshì)概念及作用:
城市是具有一定(yīdìng)的人口和建筑、 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第三产业高 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城市是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赖以依托的支撑点。
(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捷地带)
其他(如文化区、行政区、游览区等)
(注: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míngquè) 界线
2.大城市功能复杂,功能分 区明显, 中小城市占地面积小,布局分散,形成 不了相应的功能分区。)
第七页,共35页。
二、城市功能(gōngnéng)分区
功能;位于 (wèiyú)市中心; 交通便捷,土地 租金高。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2010·江苏地理(dìlǐ)〕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 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C
1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lèixíng)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 构的主要因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 分析地域结构的变化
命题趋势(qūshì):
1、内容上:左侧考点所 示
2、形式上:以区域图、 模式图、坐标图为情 景,以选择题为主, 亦有读图分析题。
3、能力上:读图分析能 力;信息整合能力; 归纳描述地理事物、 规律能力。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分析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分析

• 城市体系的的等级层次是城市的中心地位与作用 的综合体现,与表征城市综合实力的“性强度 作为划分城市等级层次的依据,是合理可行的。
分析的方法步骤
1 体系
2
3
4
2.1构建评价指标 2.2计算中心性强度
2.3划分等级层次 2.4等级层次分析
2.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城市首位中心城市二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三级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四级城市地方性中心性城市24等级层次分析各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城市体系等级层次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结构逐步完善尉氏县长垣县兰考县原阳县求职应注意的礼仪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果之一
•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是建立在综合考察所有城市 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上的级别系列, 是所有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反 映,同时也反映了城市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和纵向 结构关系。
•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系内城 市的规模大小和职能类型,它为城市体系内部结构 的合理化和功能组织的有序化提供了框架,是城市 体系较高层面的结构层面。
• 若城市体系有完善的等级层次结构,那么其城市 体系的规模序列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 结构也呈有序化,各城市的职能分工明确,功能 互补,空间布局呈现明朗的轮廓,城市体系各功 能子系统结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网络整体。
2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分析的方法
• 中心性强度——城市中心性作用的度量
• 它是一种度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功能组织和在 区域开发中综合实力的指标。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分析
姓名:翟嫚嫚
主要内容
1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的概述
2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分析的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域结构是不变的吗? 城市地域结构是不变的吗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原因
(1)历史成因 ) (2)经济因素 ) (3)社会因素 ) (4)行政因素 ) (5) …….. )
图2. 10展示了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 展示了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 试评价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 案,试评价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修改 意见吗? 意见吗?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通勤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在19世纪以前, 市民主要步行上班。现时如汽车、火车、公共 汽车、单车等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 快捷地上班。 随著交通技术的进步,城市可以扩张到以前不 可能扩张的地方。市郊的设立亦令市民可以在 远离市区之处定居,并以通勤来上班。许多大 城市都有所谓的通勤地带,或称大都会区。这 种区域包括很多通勤城市。人们在通勤城市内 居住并到城市中心上班。
同心圆模式 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经济因素—地租 经济因素 地租 工资水平 形成 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其他 发展变化
城 市 地 域 结 构
商务中心区,又称中央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
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 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 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 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 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 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 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 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主要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
集 聚 效 应
住宅区 功能分区 商业区 工业区 行政区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 功能 区 形态 位置 影响因素
低级住宅 地价较低,污染 区靠近工 较小 业区,环 境差 便捷的交通,拥 有大量消费者 运输需求量大, 沿交通线分布
住宅 占地较大, 高级住宅 分为高级 区位于城 区
和低级住 宅区 市外缘, 环境好
商业 占地较小,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 区 点状或条 干线两侧或街角的路
带状 口处
工业 区

聚集成片
集中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分析成都的各种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成都的商业区—— 成都的行政区 —— 成都的教育区── 成都的高新技术区── 成都的居住区── 成都的工业区──
经济因素—地租 经济因素 地租 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其他
城市地域结构受影响因素: 城市地域结构受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经济因素 尤其是其中土地租金这一要素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 地租, 主要因素是地租 主要因素是地租,而 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 交通便捷程度和 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 离市中心的远近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标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其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 区位特征。 3.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 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4.学会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 学会运用实例, 学会运用实例 解释其形成原因。 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对城市发 展的参与意识。
√ √


a b
距离市中心近,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距离市中心近,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经济效益最高。 经济效益最高。
商业
通达性
BC
图 2 6
香港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中心为商业 区(中环、尖沙 咀) 中心商业区的外 围是商业与住宅 的混合带(湾仔) 半山区为高级住 宅区 城市外缘为工业 区和低级住宅区
在城市中,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 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 地域结构
讨论: 讨论: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是怎样形成 城市地域结构受什么因素影响)? 的(城市地域结构受什么因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