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文科语文10月阶段性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2届高二半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

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

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锺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拜遇黄石公等,就颇具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这天,剃头张刚把王铁匠的头清理干净,中村就带着他的部队从野猫口开进了小王庄。中村看着剃头张给一脸肥皂沫的王铁匠修面,摸摸自己几天没刮的胡子,直剌剌跑过去,一把把王铁匠从椅子上拉了下来,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剃头张也不说话,“啪”一甩围裙给中村围好,剃头剪子利索地在中村头上活动开来,一簇簇头发纷纷落到地上,也就片刻工夫,中村前后就像换了个人。剃头张取来一面镜子,中村满意地点点头,正要站起来,剃头张的一双手就搭到肩膀上,乍一使劲,疼得中村“哎哟”一声,刚想发怒,又忽觉从脚底下冒上来一股酸酸的麻麻的感觉,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爽。这一路的舟车劳顿顿时烟消云散,中村情不自禁闭上了眼睛,正享受着的时候,只听“啪”一声,剃头张什么时候已经解下围裙,正看着一脸不舍的中村,示意他已经好了。中村这才意犹未尽站起身准备开路,剃头张一把把他拉住,伸出手来。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八格!”一名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把枪瞄准了剃头张。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形骸(hái) 炮烙(páo luò) 羡慕(xiàn) 奄奄一息(yān yān) B.上颚(è) 衰竭(shuāi jié) 吞噬(shì) 煞费苦心(shà fèi) C.徘徊(huí) 稀罕(xī han) 荒芜(huān) 逍遥自在(xiāo yáo) D.彗星(huì) 祸患(huò huàn) 孝悌(dì) 膏腴之地(ǎo y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沸反盈天 寥寥无几 诞皮赖脸 错综复杂 B.束手待毙 不曲不挠 无影无踪 莽无际涯 C.武器齐备 生机勃勃 峨眉之巅 群山万壑 D.人才挤挤 碧波荡漾 席卷天下 囊括四海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对,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上班族“全民偷菜”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刘莹分析“偷”是现实生活中不被允许的行为,但白领可以通过虚拟世界中的“偷菜”,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1—2022学年上期高2021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41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头让人感觉真实和亲切了,这是经受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苦痛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受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明显不行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沟通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假如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今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真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唱歌了一些年。

在晚唐或许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当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认真去唱歌。

唱歌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幻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家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家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科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科语文试题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2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 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唐张为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共鸣。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

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

如六朝骄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

而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

于是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

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提出一些相关的主张,如诗歌应“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

不论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新制布袭》言:“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

白居易的讽谕诗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

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

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力避艰涩,追求平易,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

关注现实、语言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减弱,他认为“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他非常重视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2021 届高三上期10 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第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辞汇。

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非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访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式。

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咱们当前碰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000 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后,会有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社会容易暴发信仰危机。

据2021 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 767 美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信仰领域也问题重重。

这是咱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时期背景。

毋庸置疑,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文化创新就必需从头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放眼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国有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德国有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法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完全接受德国文化,反之亦然。

这本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识。

可是近代以来,中国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势力超级壮大,这无异于摧毁自己的精神长城。

其实,文化创新决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传统,相反,文化创新恰恰应该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大体前提。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为此,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题。

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中华元典”那就是要重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最大体的文化经典,比如“五经”“四书”等。

“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其对于一个民族的存续相当重要,正如古语所说:“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

”但对于这一根脉,咱们向来是不过重视的。

成都市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都市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C.最后一段就不同学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理科如何 开 展
通识教育的问题.
D.文章结构清晰,从理解人类处境、扩大认知视野、关联生活与传统等角度探讨了通识教
育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今天遭遇到的一些困境,




人 类 文 明 不 同 处 境 下 也 出 现 过,阅 读 经 典 或 许
系,教科书与专业研究文献成为阅读的主 体.通 识 教 育 在 理 科 要 怎 么 做? 可 能 还 需 要 自 然
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一起来探索.
(摘编自李猛«经典阅读、通识教育与美好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中国当代读者对柏拉图等人的作品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太相信了传统中的道理,以至于没法在现代社会中幸存下来,所以慢慢会把原来文明中建立
的读书、智慧和生活的关系给斩断了.所以现代中国得找到办法把它们重新联系起来,这种
联系的方式,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教育中,都需要许多尝试和探索.通识教育的努力,特别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是通过深入到经典这个层面的努力,有助于实现这点.
代中国来说更为重要.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道,中华文明传统在近代遭到很强的质疑,而且新来的文明传
统直到今天还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很多隔膜之 处,现 代 中 国 的 文 明 处 境 在 今 天 是 未 定 的.这
才需要通识教育给我们在面临今天的社会、经 济、文 化、心 理 等 所 有 问 题 时 提 供 一 个 更 大 的
这些作品表达了对较为重
A.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科语文试题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科语文试题答案

1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2022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D (A .原文只说“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并非解决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问题; B .韩愈、柳宗元发起的是“古文运动”; C .“其创作意图不是‘裨补时阙’”理解错误。

)2.D (文章并没有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

)3.A (“只要内容符合”不合文意,且语气太绝对。

)4. C (“以复仇为线索”理解有误,前半部分围绕“复仇”来写,后半部分则围绕“输血”“救命”展开。

)5.爷:(1)英勇无畏(2)恩怨分明(3)敢于自责(4)有民族大义韦二:(1)表面怯懦,内心勇毅(2)忍辱负重(3)重情重义6.伏笔:(1)爷离开村子已经两年多了,走时,刚出生的儿子放在朋友韦二的家里。

(2)他双手将怀里的孩子送过去,结结巴巴道(3)韦二的女人见了,张着嘴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作用:(从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三方面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如:(1)这一情节暗示了爷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使后面的误解并不突兀。

同时也交代了和韦二的情谊,凸显了韦二的重情重义。

(2)韦二危难之中将自己的儿子交给日本人,到死也无人知其苦衷,可见其“纯爷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勇毅重情、忍辱负重的英雄的赞颂。

推动了复仇等情节,情节跌宕起伏。

7.D8.C (致仕指官员正常退休。

)9. A (“推荐给中书舍人”无中生有。

)10.(1)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

(关键词:暴露、不宜、怫怒、失志各1分,大意1分)(2)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关键词:言事,不见听,乞外,除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

【优质部编】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优质部编】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10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

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

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

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

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铅笔将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的早期书写,包括文字和图像符号在内,是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历史遗存,是我们进行精神考古最宝贵的材料。

进行人类精神考古,必须以实物考古为前提。

当下丰富的实物考古成果,正在为中华民族精神考古提供有力的支持。

近百年来,考古学界对于从旧石器时代到夏商周三代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基本上弄清了中华文明从原始村落到城市,从部族到国家,从早期的刻画符号到文字的成熟,从原始的信仰到大型的宗教活动等一系列发展进程。

仔细比较就会发现,这一条考古学所构建起来的中华文明史的链条,与中国早期书写中所勾勒的从五帝到夏商时代的历史进程基本是一致的。

如二里头文化大体对应于夏文化和早商文化,陶寺遗址与传说中的“尧都”有关。

《史记》中所著录的殷商时代先公先王的名号,与甲骨文的记载基本相同。

正是当下的实物考古,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早期书写的巨大价值。

中华文明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悠久的书写传统。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设立了史官,有意识地把中华早期的精神文明记录下来。

从考古发掘来看,早在上个世纪0年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百多个陶器刻画符号,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前。

特别是1984至1987年在河南舞阳裴李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的刻符,年代上限可早到7500~8500年前。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成都市期末调研高二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成都市期末调研高二语文答案

成都市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分)C(A 项“对较为重要的人性问题的共识”的理解有误;B 项“定能让人们找到日常生活与传统文明的关联”理解绝对化;D 项“反对阅读经典”理解错误)2.(3分)C(“就不同学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进行了具体地对比分析”分析有误)3.(3分)B(推论错误.“中国文明自身也存在着弱点”无法推论出“相信传统的中国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结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3分)C(“执法方式的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理解错误,材料一对“自主创新”进行了界定,“执法方式的创新”不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更谈不上是其重要内容)5.(3分)D(推论不成立,无法推出“如果我国民营企业不盯准就无法实现增长”的结论)6.(6分)①抓住国家制定的最新规划和政策的机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②抓住中外交流的机会,从国际前沿科技里找到新思路;③紧盯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结合市场或消费者的需求.(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7.(3分)B(B 项“强化了小说的批判力量”分析有误,在他“文绉绉的话语”和生活处境形成的反差中,作者对马鸣既有讽刺批判又有肯定赞赏)8.(6分)①他一方面保守迂腐、懒散不好劳作. 他认为简笔字乱了汉字的肌理,是逆乱之举,保守迂腐;他不从事生产劳动,沉迷于做不切实际的梦,行为懒散.②另一方面他坚守生活原则、有自尊心.他钓鱼在乎自得其乐,反感利欲熏心的做法,坚守自己的生活原则; 不收救济粮,不肯取用不劳而获的井水,维护自己的尊严.(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6分)①马鸣的言行独特,他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与大家迥异,他不愿如村民一样去生活;②村民们难以理解马鸣的言行,也不认同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③马鸣与村民之间存在着精神的隔阂,他们彼此都不理解,马鸣的存在被马桥所忽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3分)B11.(3分)B(“历代天子与诸侯为供奉祖先而设置的宗庙”有误)12.(3分)C(“表达了对秦朝覆灭的哀痛之情”错)13.(10分)(1)(5分)然而秦凭借着它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落实“区区”“致”“朝”的含义各1分,大意2分)(2)(5分)打开仓库,散发财物,以赈济处境艰难窘迫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解除百姓的急困.(落实“发”“振”“佐”的含义各1分,大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3分)D(“胡骑从城南攻向城北”理解错误)15.(6分)①本诗第五句写人是有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②第六句写大自然是无情的,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终极,大自然不随人事的变化而变化;③诗人以大自然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传达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6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共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A(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凸显:清晰地显露.突现:①突然显现;②突出地显现.即使:和后文的“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虽然:往往和“可是、但是”搭配,表示转折关系. 索然寡味:形容枯燥,没有趣味.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18.(3分)C (根据括号前面的“自我成长带来阅历的丰富”可以推知,括号里应以“阅历丰富”为主语,排除B、D 两项;A、C 两项相比较,C 项第二个分句的主语与前句衔接更好,所以选 C)19.(3分)D(A 项“文学文本意蕴的丰富与否”不恰当,可改为“客观条件是文学文本有丰富的意蕴”;B 项“客观条件是取决于文学文本有丰富的意蕴”句式杂糅;C 项滥用“对于”导致该句缺少主语)20.(5分)示例:①“华诞”改为“生日”.②“高足”改为“学生”. ③“拨冗”改为“抽出时间”.④“务必”改为“请您”.⑤“惠赠”改为“敬赠”.(修改恰当,一处1分)21.(6分)示例:①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胜利返航;②此次“奋斗者”号完成了万米深潜试验,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宣告着中国人“全海深”科考终梦圆.(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四、写作(60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三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交融,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沉着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一样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到达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化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辛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唐。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外表文章,不管本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承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详细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理论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四川成都七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_0

四川成都七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_0

四川成都七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卷说明: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监生(jiàn)风靡(m) 量角器(liàng)缓步徐行(dàng)B.讪笑(shàn)惫懒(nn)盥洗间(guàn)含糊其词(mó)C.供认(gòng)正月(zhēng)徇私情(xùn)情分不薄(báo)D.黏液(nián)朱拓(tà)拗不外(niù)按捺不住(nài)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俨然皮囊乔装打扮神采弈弈B.尘芥秘谋百战不殆惊惶不安C.寒暄自诩不寒而粟无精打采D.告罄草窠虎踞龙盘宽洪大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视本身的过错,帮忙他们改正,但一些家长却一味纵容本身的孩子,甚至协助孩子说谎,这让人叹为不雅止。

B.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蕴涵着一种无比神奇的强大力量,能够使人世间许多的误会涣然冰释。

C.重阳节前夕,王老太太的两个儿子都从外地赶回来,一家人欢聚一堂,沸反盈天,其乐融融,邻居们都很羡慕。

D.为对抗雾霾,不少参加国际马拉松赛的选手戴口罩参赛,但选手小郭却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本身的身体本质较好,不会受雾霾的影响。

【答案】B【解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本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保存的基础,并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5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罗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C.鉴于三成中小学保存在轻度心理问题,专家建议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以上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D.又是一年秋意浓,九寨沟的枫叶正当红,许多旅行社纷纷推出了到九寨沟赏红叶的旅游项目,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20~2021 学年度上期高2022 届10 月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唐张为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共鸣。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

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

如六朝骄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

而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

于是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

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提出一些相关的主张,如诗歌应“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

不论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新制布袭》言:“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

白居易的讽谕诗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

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

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力避艰涩,追求平易,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

关注现实、语言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减弱,他认为“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他非常重视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艺术家,如屈原、庾信、杜甫、陆游、辛弃疾、郑板桥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

这样的美学传统,应该在新时代被发扬光大,并被赋予当代内涵,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当代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摘编自马奔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光明日报》2019 年5 月)
第1 页共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