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第八周
年级:2009 专业:医学检验班级:一班姓名:赵富海学号:2009221792实验八、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K-B法】菌种(均为幼龄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5×108/ml、大肠埃希菌1.5×108/ml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新诺明、环丙沙星方法:1.涂菌(棋盘划线法),室温放10min;2.贴药敏纸片,注意间距(大于24mm)和边距(大于15mm);3.置35℃ 24h判读结果。
结果如图所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评价结果实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新诺明、环丙沙星敏感。
【试管稀释法】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1.5×108/ml、大肠b1.5×108/ml抗生素:庆大霉素32u/ml方法:1.对倍稀释抗生素2.加菌液0.1ml/管,摇均35℃ 16—18h3.判读MIC试验操作如下图所示:注意 :设立对照管(肉汤对照管,待测菌生长对照管和质控菌生长对照管) 结果判断: 不出现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该细菌的MIC. 如图:实验结论:MIC=原药物浓度(32u/ml) ×稀释倍数(1:24)=2u/ml【联合药敏试验】(示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b结果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判读:①青+链=青单+链单→相加作用②青+红=青单+红单→相加作用③青+万=青单+万单→相加作用④青+林>青单+林单→协同作用大肠b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判读:①青+红=青单+红单→相加作用②青+链=青单+链单→相加作用③青+林=青单或林单→无关作用④青+南>青单+南单→协同作用【实验讨论】1.K-B法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所含有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八次测试卷
1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 应选______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5.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__.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 ,是由于光的________,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________而成的___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 的像,是由于________而成的_______像。
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
第二周
第十一周
14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九上第三章
第三周
15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九上第四章
第四周
16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九上第五章
第五周
17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九上第五章
第六周
18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九上第六章
第八周
19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九上第七章
第十一周
20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新课标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所在册次章节
大致时间进度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八上第一章
第二周
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八上第二章
第四周
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八上第四章第八周4 Nhomakorabe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八上第四章
第九周
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上第四章
第十周
6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八上第五章
第十二周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八上第五章
第十三周
8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八上第六章
第十四周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八上第六章
第十五周
10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八下第七章
第二周
11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八下第七章
第三周
12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下第十章
第九周
1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八下第十一章
第八次作业
1.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所用的染色剂是()
A 甲基绿
B 派洛宁
C 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色剂
D 龙胆紫
2. 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 核酸
B 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脱氧核糖核苷酸
3. 植物细胞中含有DNA 的结构是()
A 细胞膜和细胞壁
B 液泡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细胞核
D 染色体和叶绿体
4.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5.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D.核苷、碱基和磷酸
6.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
A. 5、2、8
B. 4、2、2
C. 5、2、2
D. 4、4、8
7.所有的核苷酸分子中都含有()
A.核糖B.含氮碱基
C.脱氧核糖D.氨基酸
8.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包括DNA和RNA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9.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
B、8种
C、4种
D、5种
10.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每个细胞中
B、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C、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式中:Vo—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L;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气温,℃;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 于103.4kPa时需要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5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作业场所粉尘的国家标准
★耐电弧和耐振动性能好 在运行中玻璃绝缘子遭受雷电烧伤的新表面仍是光滑的玻 璃体,并有钢化内应力保护层,因此,它仍保持了足够的 绝缘件能和机械强度。
★自洁性能好和不易老化 据电力部门普遍反映玻璃绝缘子不易积污和易于清扫,南 方线路运行的玻璃绝缘子雨后冲洗得较干净。 对典型地区线路上的玻璃绝缘子定期取样测定运行后的机 电性能,从积累上千个数据表明运行35年后的玻璃绝缘子 的机电性能与出厂时的基本一致,未出现老化现象。 11
公司主要产品有钢化玻璃绝缘子、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高压电瓷、大型瓷套、高压互感器、高压隔离开关、火花塞 等十大类上千个品种。
产品不仅为国内电力建设、铁路电气化、地铁配套,而 且还有三分之一出口,远销世界各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
6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7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南京电气集团 钢化玻璃绝缘子生产线
4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第一次主要内容
分析电瓷厂可能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的步骤
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
5
职业卫生综合实验
南京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南京电瓷厂)始建 于1936年,现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机械工业的重点骨干企 业,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南京燕子矶,毗邻南京 长江第二大桥和南京新港开发区,占地50万平方米,建筑面 积23万平方米,下设6个专业制造厂、1个合资企业、2个专 业研究所。
SPSS实验多因素方差分析8
29.211a
1.597
24.778
33.644
a. Based on modified population marginal mean.
Multiple Comparisons
Dependent Variable:语言能力测试得分(X3)
(I)阶层(X1)
2.两个因素即年龄和阶层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而且两个变量各自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
3.由于本数据中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是具有方差齐性的,所以应就LSD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有以上数据分析的结果表中比较相应两组均值的P值与显著性水平为0.05下可知阶层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可言,也就进一步说明了阶层对语言能力的影响不是显著性的。
Intercept
23859.980
1
23859.980
336.849
.000
阶层(X1)
300.323
2
150.162
2.120
.236
年龄(月)X2
1226.352
22
55.743
.787
.689
阶层(X1)*年龄(月)X2
24.807
1
24.807
.350
.586
Error
283.332
4
70.833
F
df1
df2
Sig.
1.328
25
4
.434
Tests the null hypothesis that the error variance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equal across groups.
实验八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
实验八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一、概述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在传递转矩时传动带的紧边和松边受到的拉力不同。
由于带是弹性体,受力不同时,带的变形量也不相同。
紧边拉力大,相应的伸长变形量也大。
在主动轮上,当带从紧边转到松边时,拉力逐渐降低,带的弹性变形逐渐变小而回缩,带的运动滞后于带轮。
也就是说,带与带轮之间产生了相对滑动。
而在从动轮上,带从松边转到紧边时,带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加,带的弹性变形量也随之增大,带微微向前伸长,带的运动超前于带轮。
带与带轮间同样也发生相对滑动。
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这种弹性滑动在带传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是使从动带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使传动比不准确,并引起带传动效率的降低以及带本身的磨损。
带传动中滑动的程度用滑动率ε表示,其表达式为%100)1(1122121⨯-=-=n D nD v v v ε (8-1) 式中21v v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圆周速度,m/s ;21n n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 ;21D D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mm 。
如图8-1所示,带传动的滑动随有效拉力(有效圆周力)F 的增减而增减,表示这种关系的F -ε曲线称为滑动曲线(曲线1)。
当有效拉力F 小于临界点F '时,滑动率ε与有效拉力F 成线性关系,带处于弹性滑动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F 超过F '点以后,滑动率急剧上升,此时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等于m ax F 时,滑动率近于直线上升,带处于完全打滑的工作状态。
图中曲线2为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即表示带传动效率η与有效拉力F 之间关系的F -η曲线。
当有效拉力增加时,传动效率逐渐提高,当有效拉力超过点F '时以后,传动效率急剧下降。
带传动最合理的状态,应使有效拉力F 等于或稍低于临界点F ',这时带传动的效率最高,滑动率%2~%1=ε,并且还有余力负担短时间(如起动)的过载。
8第八次课 调查法
--封闭式问卷。指为被调查者直接提供了几个具 体的答案,由调查者自主选择一个答案的问卷, 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问卷。这种问卷采用了标准 化方法,填写方便、省时,易于整理作统计分析。 但是,它限制了被调查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如: • 您对实行的运动员最低保线标准感到? •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5不满意, 6无所谓 3满意, 4不大满意,
7.3.2 访问法的分类 (1)结构访问与无结构访问 (2)个体访问和集体访问 (3)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4)一般访问和特殊访问
7.3.3 访问过程 (1)访问前的准备
(2)进入访问
--提问“一短三化”:
语言简短,通俗化、口语化、地方化
--“善听”、“善问”
(3)访问后工作
7.3.4 访问员的条件
复习:
1、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局外观察和 参与观察与(完全参与、半参与),结构 观察和无结构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磨损测量、累计物测量) 2、观察体院学生在食堂对餐后盘子的处 理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7章 调查研究法 7.1 概述 7.2 类型 7.3 调查访问法 7.4 问卷调查法
7.1 概述 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调查法,采用自 填式问卷或访问访谈的形式,从研究对象 那里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 7.1.1 应用领域 (1)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2)社会问题调查 (3)市场调查 (4)民意调查 (5)学术性调查
(questionnaire)
7.4.1 问卷调查的概念和类型 (1)访问问卷和自填问卷(报刊、邮政、送发、 网络、电话等) (2)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和混合型问卷 --开放式问卷。指调查者没有为被调查者提供 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的问卷。这种问 卷对被调查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填答费时, 答案五花八门;虽可以获得丰富、具体的资料, 但整理资料困难,定量化困难。如: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表
年级
周次 实验名称
第 一 周
第 二 周
第 三 周
第 四 周
第 五 周
第 六 周
第 七 周
第 八 周
第 九 周
第 十 周
第 十 一 周
第 十 二 周
第 十 三 周
第 十 四 周
第 十 五 周
第 十 六 周
第 十 七 周
第 十 八 周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十 九 周
应做实验 七年级
已做实验
应做实验 八年级
已做实验
初中 物 理实 验 教 学 课 程 表
周次
实验名称
第 一 周
第 二 周
第 三 周
第 三 周
第 四 周
第 五 周
第 五 周
第 六 周
第 九 周
第 十 周
第 十 一 周
第 十 二 周
第 十 三 周
第 十 四 周
第 十 五 周
第 十 五 周
第 十 六 周
第 十 七 周
第 十 八 周
年级
探究重 阻力
弹簧测 力的大 对物
应做实验 力计的 小与质 体运
使用 量的关 动的
八年级
系 影响
探究 二力 的平 衡条 件
探究影 响滑动 摩擦力 大小因 素
探究影 响压力 作用效 果的因 素
探究液 体内部 压强特 点
流体压 强与流 速的关 系
探究浮 力的大 小跟哪 些因素 有关
探究阿 基米德 原理
探究物 体动能 跟哪些 因素有 关
探究杠 杆的平 衡条件
探究定 滑轮和 动滑轮 的特点
测量滑 轮组的 机械效 率
高中物理高考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第七章 动量
实验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不同案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在不同实验案例中 要求 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内容 索引
实验技能储备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点二 探索创新实验 课时精练
实验技能储备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 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 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案例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 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__M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 __N___点;
碰撞前,小球m1落在题图中的P点,由于m1>m2,当小球m1与m2发生 碰撞后,m1的落点是题图中M点,m2的落点是题图中N点;
(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m__1 __sP_=__m__1 _s_M_+__m__2__s_N_, 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本实验需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实验中必须要测量质量和速 度,速度可以根据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求解,而质量通过天平测出, 同时,挡光片的宽度可以消去,所以不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故 选B、C.
(3)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 表达式为__m_1_Δ1_t4_=__(_m_1_+__m_2_)_Δ1_t5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如果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则满足12m1v12=12m1v1′2+12m2v2′2 代入以上速度表达式可得m1sP=m1sM+m2sN 故验证m1sP和m1sM+m2sN相等即可.
C++实验习题
实验注意事项
每次实验下课前,将实验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 jiaozuoye_email@ 注意邮件主题与文件名相同,保持正确,否则等同未交 实验报告格式:见实验报告样例
第六次实验要求: (4 月 21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6:练习题三 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英文字符进行加密。加密方法为,当内容为英文字母时,使用 26 个字母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该字母,即'A'替换为'D','X'替换为'A'等等,若为其 它字符时不变。 2、 实验 6:自测练习一 编写函数实现删除字符串中字符'T'的功能,要求使用内联函数。
#####
# # # # # # # #
#####
#####
图2-1用“#”号组成的数字“8”
5、 实验 2:自测练习四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两个整数 m、n 的和、差、积、商。(参考《实验指导》:实验 3, 练习题二)
第三次实验要求: (3 月 24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3:练习题一: 已知三条边 a、b、c,求三角形面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
A =
1 4
2 5
3 6
B =
3、 实验 5:自测练习一
试统计键盘输入的一串英文字符中每种英文字符个数。 要求:⑴相同英文字符的大小写形式视为同一种统计对象; ⑵遇到任意非英文字符时统计终止; ⑶按每行 10 个数据的格式输出数据。 4、 实验 5:自测练习三 A 和 B 是两个 4×4 的下三角方阵(即行列相等)初始化后的状态,请编程输出任意方 阵(键盘输入方阵的行列值)的这类初始化状态。 1 2 4 7 0 3 5 8 0 0 6 9 0 0 0 10 0 0 0 1 0 0 2 3 0 4 5 6 7 8 9 10
第八次课 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 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的两种配置方法。
2.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
3.掌握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1.21.31.3.11-1)。
1)2)在PC1)2)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者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的区别:1.用户模式交换机启动完成后按下Enter键,首先进入的就是用户模式,在些用户模式下用户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用来查看一些统计信息。
Switch>2.特权模式swa#sh run ;看配置信息swa#exit ;返回命令回答问题:1.看看登陆需要哪个密码?进入特权模式又需要哪个密码?为什么?如果进入以后,我们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取消特权加密口令swa(config)#no enable secret ;取消特权加密口令为 aaa2.退到最初状态,再次登陆,再次进入特权模式又需要哪个密码?为什么?3.怎么取消特权非密口令为 aax?4.怎么取消控制台口(Rs232)登录口令aa?可以用 exit 或 end 命令,注意这两个命令退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exit 是逐级退出,即从接口模式退回到全局,再从全局退回到特权,从特权退回到用户,甚至可以从用户模式退出到未登录的状态;而 end 命令则是跨级退出,无论你在全局模式还是在接口模式,一下就退回到特权模式,但是它不能退回到别的状态,即终点只能是特权模式。
试验二计算机与交换机IP地址设置1.设置主机A连接在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1,默认网关为:02.设置主机B连接在交换机的 FastEthernet0/,默认网关为:03.设置交换机的名称为C,默认网关为:0,注意一点:要Vlan 1的端口打开,使用no shutdown。
测试:1.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看到主机B,交换机是不是通的?2.在主机B上使用ping命令,看到主机A,交换机是不是通的?。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6) 等于;水平向右;
(7)0;
(8)不同意;因为该实验的关键是利用二力平衡的来测出摩擦力,水平面受到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改为斜面后,会受到重力的影响,难以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在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3]将B放在水平木板上进行实验,再与用A做的实验进行对比,两物体质量相同,即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故目的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用A、B分别做实验时,水平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与地面的接触面不变,故地面对水平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练习2:(2020·阜新)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6)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实验器材来研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静止状态为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为平衡力,则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相反,即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向右;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和接触面都不变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即摩擦力与木板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5、转换法应用:通过拉力的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6、在木块移动时,如提高拉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会不变。
7、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实验报告
第一个对比实验为波形&频谱:保持相位值不变,第一次频率为10,第二次频率为20.结论:正弦波随着频率的增加,波形变密。
第二个实验为传递性实验:第一次实验比值为0.1 第二次实验比值0.2 结论:传递比随着C和Cc的比值增大而减小。
第三个实验为总谐波失真实验第一次实验噪声幅度为0.4,第二次为0.6实验结论:随着噪声幅度的增大,信号水平幅度增大。
第四个实验为谐振第一次实验C/Cc为0.01,第二次实验为0.1实验结论:随着C/Cc的增加,受迫振动幅度减小。
第五个实验为轨道实验第一次振动频率为500,第二次振动频率为1000. 实验结论: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轨迹越密集。
第六个实验为频率测漏第一次实验频率为4赫兹第二次实验为6赫兹实验结论:随着频率的增大,信号波越密集。
第七次实验为倒谱第一次试验频率为10赫兹,第二次试验频率为40赫兹 实验结论:随着频率的增大,信号越来越密集。
第八次实验为自相关第一次实验噪声幅度为1,第二次实验噪声幅度为6.实验结论:随着噪声幅度的增大,信号越密集。
第九次实验为滤波响应的时间第一次实验低频截止频率为100,第二次为150。
实验结论:随着低频截止频率的增大,滤波后的信号幅度越大。
第十次实验为时移实验:第一次实验相位为-90,第二次实验相位为90实验结论:频率谱的相位峰值随相位大小移动。
信号实验处理报告单(1)自相关的实验时间一定,改变噪音幅度。
第一次是1,第二次是5结论:时间一定的时候,噪音的频率越大,变化就越大(2)高级信号处理轨道噪音量级一定为0.1,振动频率变化分别为1000和1500的图结论:噪音量级不变,图形随振动变化而变化,振动越大,图形变化越大。
(3)滤波响应的时间高频截止频率一定为100,改变低频截止频率分别为100和200,。
结论:当高频截止频率不变,随低频截止频率增加,信号基本不变,滤波后的信号由小变大。
(4)频域分析的时移频率一定为4,改变相位分别为-90和90结论:频率一定的时候,相位由负到正增加,时域不变,频率普由下向上变化。
2010-2023历年高三上学期第八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高三上学期第八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现象)。
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假设:略。
(2)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不同标号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相同培养液和不同试剂(加入试剂种类填上图空白处)。
第二部:取__________________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__________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4组。
第三步:将分好组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不同标号的培养皿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并计算每组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直至实验第48 h。
(3)分析图中曲线得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2.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
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生长;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④4.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切段内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伸长,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
大专寄生虫实验报告
寄生虫学实验报告(专科)姓名:学号:班级: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与寄生虫教研室编写第一次实验显微镜使用蛔虫【实验内容】实验一显微镜使用1、光学显微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2、光线调节的方法实验二蛔虫1、蛔虫成虫的形态观察(肉眼观察)2、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的形态鉴别(低倍镜观察)3、熟悉蛔虫卵的检查法--粪便直接涂片法【作业】1、绘图区别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注明结构。
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2、粪便直接涂片法优点:缺点:注意事项:成绩:_________________批改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实验鞭虫钩虫蛲虫【实验内容】实验一鞭虫鞭虫虫卵(低倍镜观察)、鞭虫成虫(肉眼观察)的形态观察实验二钩虫1、钩虫虫卵的形态观察(低倍镜观察)2、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的形态鉴别(肉眼观察)3、熟悉钩虫卵的检查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实验三蛲虫1、蛲虫虫卵(低倍镜观察)、成虫(肉眼观察)的形态观察2、熟悉蛲虫卵的检查法—肛周虫卵检查法(首选透明胶纸法)【作业】1、绘图:鞭虫虫卵和钩虫虫卵、蛲虫卵,注明结构。
鞭虫卵蛲虫卵钩虫卵2、粪便饱和盐水漂浮法(1)原理:(2)漂浮静置的时间:成绩:_________________批改时间: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实验姜片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实验内容】实验一姜片虫1、姜片虫虫卵(低倍镜观察)、成虫(肉眼观察)的形态观察2、姜片虫中间宿主扁卷螺和媒介植物茭白、荸荠的观察(肉眼观察)实验二绦虫1、带绦虫虫卵的形态观察(低倍镜观察)2、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头节(低倍镜观察)、孕节的形态鉴别(肉眼观察)3、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囊尾蚴寄生肌肉的病理标本观察(肉眼观察)【作业】1、绘图:姜片虫虫卵和带绦虫虫卵,注明结构。
姜片虫虫卵带绦虫卵2、绘图: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的一个孕节内子宫分支形态图猪肉绦虫孕节牛肉绦虫孕节成绩:_________________批改时间:_______________第四次实验肠道原虫包囊观察【实验内容】实验一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与结肠内阿米巴原虫两种包囊的形态观察(高倍镜观察)实验二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形态观察(高倍镜观察)【作业】1、绘图: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与结肠内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形态。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八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八次双周考试题(试验班)一、选择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
每小题4分,共48分)1.图中a、b、c是与纸面重直的固定长直导线,其截面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bc 沿水平方向,导线中均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O点是三角形的中心。
(O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A. 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O点的磁场方向垂直Oc向下C.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D.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bc连线方向指向c2.如图所示,带电粒子P所带的电荷量是带电粒子Q的3倍,它们以相等的速度从同一点动身,沿着跟电场强度垂直的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分别打在M、N点,若OM=MN,忽视粒子重力的影响,则P和Q的质量之比为()A.3∶4 B.4∶3 C.3∶2 D.2∶33.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点的电势最高,c点的电势最低C.点电荷+q在球面上随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势能肯定做增加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随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不肯定最多4.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从右侧垂直等势面A向左进入电场,运动轨迹与等势面分别交于a、b、c三点,若电子仅受到电场力作用,其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大小为中φC>φB>φA;B.电子由a到b电场力做功不等于由b到c电场力做功;C.电子在a、b、c三点的速度关系v b>v c>v a;D.电子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关系E PC>E PB> E PA5.探讨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试验电路。
第八次课程改革情况介绍
第八次课程改革情况介绍一、中国音乐教育现状1、中国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国从1986年开始实现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制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中高中职、高等教育等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2、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建国以后,中国的教育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在学习中重视“两基” 教育,即着重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开始逐步转型,在更广的范围里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
其中,音乐教育已经由“两基”教育转向为“感知”教育,也就是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在感觉音乐形象,体会音乐之美的过程中,分辨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逐步掌握表达情感、描写生活的创作活动。
“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精神” ,“没有一个人能自觉的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全部潜能” ,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在人的一生中,是极其重要的。
3、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辅性而在一个人的“人格、思维、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而具有表达自己情感的需求,人生来有流泪和欢笑的本能。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人类思维的宽度和速度,是所有仪器和测量设备无法记录的。
在中外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身上,我们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艺术上拥有不浅的造诣。
如爱因斯坦拉得不错的小提琴,毛泽东很深的书法与诗词造诣,钱学森先生对艺术深刻的理解等等。
是谁阻碍了我们思维的自由?由于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设置断层,我国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就基本没有了音乐教育,在“学以致用”的现实主义下,学习一门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成为了所有学生的统一行动,走进了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狭谷。
所以中国能培养出一个个的竞赛型学生,但却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
是“匠人”而不是“大师。
”二、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为了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国家教育部于2001 年秋季开始实施《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高中物理DIS通用实验】实验19: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九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位于轨道上的两小车碰撞前后,合外力为零,故总动量守恒(注意动量的方向性)。
碰撞中两小车接触,有完全弹性碰撞(小车前安装弹簧圈或强力同性磁铁)、完全非弹性碰撞(小车触点处放橡皮泥或尼龙粘扣,小车相碰后粘在一起)和非完全弹性碰撞(小车直接相碰)三种类型。
本实验只介绍接触碰撞中的前两种形式。
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DISLab力学轨道及附件、天平等。
实验装置见图19-1。
图19-1 实验装置图(完全弹性碰撞)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1.在两小车前安装同性磁铁片,用天平称出两小车质量分别为208.2g、208.5g;2.取两只光电门传感器,分别接入数据采集器的第一、二通道,将传感器用支架固定在轨道上;3.将轨道调整水平,两小车上安装宽度0.020m的“I”型挡光片;4.检测并调整光电门的高度,保证挡光片可顺利通过光电门的间隙;5.打开“计算表格”,点击“开始”,轻推两小车使之做相向运动,分别通过两光电门后发生碰撞,碰后两小车均被弹回,反向通过光电门;6.重复上述步骤,实验多次;7.输入计算碰前与碰后的总动量的公式:P=0.2082*0.020/t1-0.2085*0.020/t 2,得出实验结果(图19-2);图19-2 完全弹性碰撞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8.表格中第1、3、5、7行的计算结果为三次实验碰前总动量,第2、4、6、8行为三次实验碰后总动量的相反值,单位:(kg*m/s);9.由实验结果可计算出四次实验碰前与碰后的动量损失分别为2.17%、3.6%、1.9%、2.9%;10.将两小车的弹簧圈改为尼龙粘扣,把小车1放在两光电门传感器之间,推动小车2通过一个光电门传感器后与小车1相碰,碰撞后的两小车粘合在一起通过第二个光电门传感器;11.输入碰前和碰后总动量计算公式P1=0.2085*0.02/t1、P2=0.4167*0.02/t2,输入计算二者相对误差计算公式n=(P1-P2)/p1,计算得出实验结果(图19-3);图19-3 完全非弹性碰撞实验数据1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八次实验碰撞碰前与碰后的动量损失分别小于2.53%;注意:推动小车时,应尽量远离光电门,避免小车通过光电门时形成加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像处理
开课系(部、中心)工程技术系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内容二值图像的四种基本形态学运算
时间2012年10月 30日地点学10309
实验要求:要求对图片使用不同大小及不同类型的结构元素(及模板)进行各种运算,并比较得出最好的处理结果。
知识内容>> I=imread('d:/11.jpg');
>> E=ones(3,3);
>> C=imerode(I,E);
>> D=imerode(I,ones(7,7));
>> subplot(1,3,1),imshow(I);
>> title('原图');
>> subplot(1,3,2),imshow(C);
>> title('3*3腐蚀');
>> subplot(1,3,3),imshow(D);
>> title('7*7腐蚀');
E=[0,1,0;1,1,1;0,1,0];
>> F=imerode(I,E);
>> subplot(1,3,3),imshow(F); >> title('3*3四角为0');
C=imdilate(I,ones(3,3)); >> D=imdilate(I,ones(7,7)); >> subplot(1,3,2),imshow(C); >> title('3*3膨胀');
>> subplot(1,3,3),imshow(D); >> title('7*7膨胀');
>> F=imdilate(I,E);
>> title('3*3四角为0');\
C=imopen(I,ones(3,3));
>> D=imopen(I,ones(7,7)); >> subplot(1,3,2),imshow(C); >> title('3*3开运算');
>> subplot(1,3,3),imshow(D); >> title('7*7开运算');
>> F=imopen(I,E);
>> subplot(1,3,3),imshow(F); >> title('3*3四角为0开运算');
C=imclose(I,ones(3,3));
>> D=imclose(I,ones(7,7));
>> F=imclose(I,E);
>> subplot(1,3,2),imshow(C); >> title('3*3闭运算');
>> subplot(1,3,3),imshow(D); >> title('7*7闭运算');
>> subplot(1,3,3),imshow(F); >> title('3*3四角为0闭运算');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四种基本形态学运算(腐蚀、膨胀、开运算和闭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