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

合集下载

《暴风雨》之读者反应批评研究

《暴风雨》之读者反应批评研究

《暴风雨》之读者反应批评研究摘要:凯特·肖邦的《暴风雨》创作于1898年,它所表达的主题是性满足对女性的重要性,这也是这篇小说公开的意识形态目标。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有性欲是不正常的。

本文拟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角度,从情节、女主的身份、故事的不确定性来分析小说人物以及主题,为读者欣赏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张力;似是而非;不确定性引言凯特·肖邦,作为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她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超前,在她的笔下,成功塑造出许多寻求自我和追求灵魂独立,打破传统和冲破社会宗教束缚的前卫的女性形象。

她关注女性生活,笔下的女性总是在试图突破父权制社会的条条框框,为寻求身份不懈地抗争。

“婚外情”也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的主题,其短篇小说《暴风雨》也毫无例外。

正如伊瑟所言,“我们向前,我们向后,我们决定,我们改变,我们质疑,我们深思,我们接受,我们拒绝。

”作者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她的态度,而是把这些不确定因素留给读者去分析,这些不确定性使读者产生一种优越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 在《暴风雨》中,肖邦刻意围绕空白安排情节、展现人物,设置意象唤起读者在多种层次上的参与,从而丰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使作品的意义建构充满张力。

1、充满“张力”的情節安排先开始就交代了天气,沉闷的炸雷会随着不祥的乌云从西边滚来,本来只是儿子感觉到快要下雨了,只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且父子俩断定是肯定会下雨的,两人决定等暴风雨下完过后再开始上路,这就很自然地给妻子留下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后面阿尔塞和卡里克斯塔创造了偷情的机会。

文中第二段也写到,阿尔塞请求要避雨,并且也想等到暴风雨过后再走,这在结构上是一种对应,读者不难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

此外,房间的设置也具有情节性。

第二段下雨的时候,雨由于过大,水都要漫进屋子里了,阿尔塞先是在门廊上避雨,但是雨势过大,在外面避雨和淋雨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顺势躲进了屋子。

暴风雨是个筛子读后感_范文模板及概述

暴风雨是个筛子读后感_范文模板及概述

暴风雨是个筛子读后感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暴风雨》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剧作,被誉为西方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围绕《暴风雨》这部戏剧展开讨论,探索其所揭示的社会问题、道德与伦理议题以及心理学角度下的解读。

通过对剧中故事背景、人物角色及其言行举止进行分析,从而评析该戏剧的文学价值,并探讨它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主体内容、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主要目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

接着,在主体内容中,我们将生动地展示《暴风雨》的故事背景,并深入探讨其中的人物角色。

然后,我们将着重探讨在剧中所揭示出来的社会问题,并从道德伦理和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与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观点,并强调《暴风雨》对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暴风雨》这部戏剧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道德伦理议题以及心理学角度下的解读,并评析它作为一部经典剧作的文学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该剧对个体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暴风雨》这部戏剧作品,并从中汲取到有益的思考与认识。

2. 主体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暴风雨》是英国著名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首次上演于17世纪初。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米兰公爵领地,主要围绕着米兰公爵波内利奥和他的兄弟安东尼奥之间的权力斗争展开。

故事中频繁出现着陷害、欺骗和背叛等复杂情节,将人性的善恶与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2.2 人物角色分析:《暴风雨》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主要角色包括:a) 波内利奥:米兰公爵,在权力面前毫不留情,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b) 米兰娜:波内利奥的妻子,聪明善良,并具备治愈疾病和影响自然力量的能力。

《暴风雨(the tempest》研究综述

《暴风雨(the tempest》研究综述

研究者发现,《暴风雨》运 用浪漫主义的神奇手法充分地 展现了社会、道德理想,并以此 来与丑恶的现实相对抗(亢西民 1992:550),展示了莎士比亚所热烈 向往的美好世界的蓝图和对这 个理想社会必定到来的前景充 满信心(亢西民1992:552)。
阐释者发掘《暴风雨》“对基 督教的认识”(索天章1986:268)上,认 为《暴风雨》具有基督教隐喻系 统(郭华敏2004),隐含了圣经的“U” 型叙事结构(李雷2004) 。近年来,在肯 定《暴风雨》是想象产物(朱雯,张君川 1992:515—517)的同时,强调了宽恕与和 解主题。这样的研究超越了以往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思维模式。
研究状况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历来很少被人 们注意到,就是在学术界都研究得不 够透彻。 在我国,据统计,从1940年到 2004年,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 国内仅有20多篇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 的论文发表。 其实,以《暴风雨》为典型代表 的莎士比亚传奇剧,作为莎士比亚晚 年成熟的作品,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价 值的。
研究状况
王允丽的《生态批评视阈下莎士比亚的<暴风 雨>》则是从生态批评角度探索《暴风雨》中蕴含 的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收藏家>的互文性解读》运用互文性理论来 分析《暴风雨》,也有其独到之处。 洪忠煌的《<暴风雨 > 的假定性与哲理性》、 王忠祥的《“ 人类是多么美丽 !”—<暴风雨> 的主题 思想与象征意义》则从主题思想与审美艺术剖析角 度对《暴风雨》进行探索。
尽管对暴风雨的研究已经摆脱了狭隘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但同时也产生了以人文主义作为惟一标准的弊端即简单地将莎氏传奇剧包括暴风雨在内的意义统统归结为人文主义的影响致使莎氏传奇剧和暴风雨的研究难以深在莎氏传奇剧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观点主导下将暴风雨定位于体现了宽恕和解和批判的主题可以算作是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从文体学角度鉴赏《暴风雨》

从文体学角度鉴赏《暴风雨》
l i t t l e f u l l e r . . . He r bl ue e ye s s t i l l r e t a i n ed t h e i r me l t i n g
《 暴 风雨 》 是美 国女作 家凯 特 ・ 肖邦 于 1 8 9 8年
创 作 的 一 个 短 篇 小 说 作 品 讲 述 的 是 女 主 人 公
a nd r a i n, k i nke d m o r e s t u bb o r n l y t h a n e v e r a bo u t he r
位 普 通 少 妇 的 婚 外 性 经 历 向读 者 展 现 了 她 所 感
e a r s a n d t e mp l e s .” ④ “ b l u e …‘ y e l l o w” 加 上 “ l i t t l e
特. 肖邦 的 短 篇 小说 《 暴 风 雨》 进 行 了分析 。 通 过 对 文 章 的 语 言表 达 方 式 的 阐释 , 旨在 深入 对 文 本 的 主题 意 义和
美 学价 值 进 行 探 索 , 同 时也 加 深 读 者从 各 个 角度 理 解 和 欣 赏 《 暴风雨》 一文 的主 题 意 义 。 关键 词 : 《 暴 风 雨 》 文体 学 前 景化 理 论
家被 定位为 一流经典 作家 ( 万雪 梅 . 2 0 1 3 ) 。
二 分 析 方 法
“ 文学 文体 学 从 严 格 意 义 上讲 . 是 一 门用 现 代 语 h e r f u l 1 . i f r m b o s o m… …‘ l i q u i d b l u e…‘ s e n s u o u s ” . 在
避 雨 的 昔 日恋 人 A c l e e之 间 私 通 的 故 事 肖邦 通 过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上海特氟龙加工/生态批评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被称为“先知作家”的劳伦斯,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生态思想以及哲学思想的学说,很多作品当中也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层面,并且作为一个主题分析它的生态思想观。

本文重点分析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和精神生态思想,以此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人类主宰自然的错误意识,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一、文学中的生态批评在很多的文学文化批判理论当中,生态批判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理论,最早由欧美等国的主要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确定,并且传颂开来。

不过“生态批评”这一术语却先于其理论的提出。

如果要具体给“生态批评”作一个定义,至今还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文学与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otefIy)是最早给这一理论赋予定义的人,他指出,“生态批评”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文学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这一关系中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这条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几点关于生态批评的特征:第一,生态批判这一思想的中心主旨是自然界,是地球本身,而不是人类。

这与以往所有的文学批判理论是大相径庭的,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

第二,生态批判重点研究的是自然界和文学以及文化之间的渊源。

第三,生态批判虽然自称为一门理论,但是它与自然科学当中的生态学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它不是生硬机械地依靠生态学理论去定义研究那些数据或者成果的。

著名学者王诺对此给出了极为精确的评价。

所有的生态学家,借助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去分析解决文学文化当中的问题,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理论的延伸。

从某种角度说,生态哲学就是文学批判理论最为坚实的理论依据。

对此,我们要严格划分生态批判与生态相关的所有科学术语。

生态批判很多部分都借鉴了生态理论的内容,借助生态哲学的主旨思想,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和重新审视了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这一种失衡的社会问题,也是所有生态批判学者从文学内容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根本关键所在。

生态视角【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

生态视角【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

生态视角【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思潮越来越波澜壮阔。

生态思潮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文化批判: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重审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反思现存的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

生态视角的文化批判要回答这样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人类文明究竟从那里开始走错了路?我们的文化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生态思想家沃斯特说得好: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

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他甚至断言:整个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

自然的经济体系已经被推向崩溃的极限,而生态学将形成万众的呐喊,呼唤一场文化革命。

[i]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是生态批评的一个主要任务。

重审的直接目的是对反生态文学作品做出减值判断,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学界对文学发展史做出整体性的重新评价和重新建构,推动人们建立起生态的文学观念、文学标准和文学趣味。

正如著名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所言,和女性主义批评与非洲裔美国人文学批评呼吁文化改变一样,生态批评也提倡文化变革,它要考察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界的种种狭隘假设如何限制了我们想象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能力。

在文化的重审和重构进程中,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分析将发出响亮的声音。

[ii]从总体上看,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十分著名、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

生态批评把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一直上溯到《圣经》文学。

首先发难的是美国生态思想家和文学家雷切尔·卡森。

这位以《寂静的春天》掀起世界范围的生态浪潮的女作家早在1962年就指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暴虐行径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

犹太基督教教义把人当作自然之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于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物质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就连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

《暴风雨》的后殖义解读

《暴风雨》的后殖义解读

《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第29卷第2期2010年6月西安建筑科技J.XianUniv.ofArch.大学(社会科学版)&amp;Tech.(SocialScienceEdition)V oI_29No.2Jun.2010【文学艺术】《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孟欣①~,龚凌燕②~,宋家辉①(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②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③陕西日报社,陕西西安710054)摘要: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解读莎士比亚的收山之作《暴风雨》,力求通过剖析文本中呈现的野蛮化他者和种族自恋的对比性写作,揭示文本中潜藏的殖民思维.指出《暴风雨》为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神话奠定了种族自恋,丑化土着,面向海外的基调,并对后辈作家将帝国话语与白人神话联系在一起的殖民想像提供了生动指向.关键词:后殖民主义;野蛮化书写;种族自恋;他者中圈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10)02—0075一O4 Post'colonialCriticismonTheTempestMENGXin①~,GONGLing—yan⑦~,SONGJia—hui①(①XianUniv.ofArch.andTech.xi厂an710055,Chirrup,②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China~③ShaanxiDaily,Xian710054,China)Abstract:BythecarefulstudyonWilliamShakespeare'SlastworkTheTempest,thispaperem ployspost—colonialcriticismtodisclosethepotentialcolonialism,whichisbasedonauthor'Scomparativ ecreationofthebarbarizationoftheOthersandethnicnarcissism.Itreachestheconclusionthat ThTempest,anAnglo-Saxonswhitemyth,hasbuiltupandconsolidatedhegemonythroughbarb arizingtheaboriginals,ethnicnarcissisticandcolonialexpansion,inordertopromoteAnglo—Saxons'de-scendanttocombineEmpirediscoursewiththewhitemyth.Keywords:post-colonialism;barbaricportray;ethnicnarcissism;theOther莎士比亚一直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收山之作《暴风雨》更是赢得了"高妙的艺术性,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绘,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彼此交融"等赞誉.然而,如果忽视剧中人物的种族差异及其代表性,就不能真正领悟本?琼生何以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称为"时代的灵魂",因而"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的科学性预言.收藕日期:2009—12一O3作者简介:孟欣(1974一),女,江苏沛县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和对外汉语教学.7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英国人对戏剧有着传统的爱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及随后的几十年,英国产生出了两千多个剧本.戏剧逐渐成为了英国人传递思想,情感的载体,戏剧家的创作吸引着公众的目光,而公众的趣味也影响着剧作家的作品.自16世纪后期开始,英国便与欧洲其他列强,在争夺制海权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当时英国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情感,如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敌对情绪,对海外冒险和扩张的兴趣,时时表露在戏剧中.莎士比亚正是这个爱国主义勃发的时代中戏剧家的杰出代表妇....创作《暴风雨》的前_年(1609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英的事:一个由400名殖民者组成的船队驰向北美的弗吉尼亚,即将抵达目的地时遭暴风雨袭击,旗舰"海上冒险者"与船队失散.10个月后"海上冒险者"上的乘客悉数抵达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原来他们在百慕大遭遇风暴后,无一丧生都逃到了一个荒岛上,荒岛上可供人居住,所以他们后来才得以起航.这一消息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撰文报道此事:1610年《关于在弗吉尼亚开拓计划的目的和结果的忠诚宣言》; 1610年1O月13口《百慕大的发现》;1610年l1 月《弗吉尼亚殖民房产公司反驳对本公司信誉造谣中伤以正视听的严重声明》;《1610年7月15 日威廉?斯特拉奇所写关于托马斯?盖茨伯爵船只之事及其获救的真实报告》.莎士比亚应该阅读过大部分报道,特别是《暴风雨》中的语言与最后一篇报导极其相似,"毫无疑问,它们为该剧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及题目的来源"l_2当我们将《暴风雨》纳入后殖民理论的批评视野中,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文本背后潜藏的思想意识, 便会发现剧作中的殖民思维异常明晰.对于荒岛上的普洛斯彼罗而言,与他具有相同文化,宗教背景的同胞和邻人,只要他们忏悔恶行,洗净罪恶就能赢得他的宽恕和仁爱.因此,众人得以尽释前嫌,踏一k返乡之路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生和希望.然而.作为东方"他者"的凯列班却无此幸运,他在荒岛上的磨难不但没能使他重获新生,反而让他的景况日渐恶化.莎士比亚通过对"他者"的野蛮化书写和对自己种族的美化来奠定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神话的基调.一,丑陋,野蛮的他者爱德华?赛义德指出:"欧洲人和他们的'异类'之间的系统交往已长达五六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有一种认识几乎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世界上泾渭分明地存在一个'我们'和'他们',每一方都请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容质疑地摆在那里.[s3178.莎士比亚笔下的凯列班容貌丑陋,浑身斑痣.据普洛斯彼罗所言,凯列班的母亲出生于阿尔及尔(就是现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首都),是一个名叫西考拉克斯的女巫.她年老,丑陋,心肠恶毒,而凯列班的父亲则直接被普洛斯彼罗贬斥为魔鬼.凯列班(Caliban)的名字与英语中野人"凯尼班"Cannibal比较接近,只须调换一下字母位置便可;从词源学考察,其源头为吉普塞语Cauliban,意思是黑色;而凯列班及其母亲信仰的塞提柏斯神(Setebos)椐里查德? 伊登的关于Magellan环球航海的记录显示,是南非土着居民崇拜的宗教偶像[4].由此可以推定, 凯列班是一个来自非洲的黑人,一个与普洛斯彼罗为代表的欧洲人相对照的"他者".虽然凯列班这个名字潜藏着殖民思维,但岛上的殖民者即使对这样一个颇带贬义的名字也不愿称呼.特别是对国人,邻人素以宽容,仁慈着称的普洛斯彼罗,对凯列班的态度竟然是极尽辱骂之能事,将他诬为"恶毒的奴才","满嘴扯谎的贱奴","野鬼","妖妇的贱种","杂种","狗才".而那不勒斯王的仆役特林鸠罗和斯丹法诺,一见到凯列班就想着如何将他用作商品赢利,要么就是把他当作怪物取笑,不断叫他"妖精","怪物".即便一直以美貌,善良形象出现的米兰达对凯列班的评价也是"那是一个恶人", "我不高兴看见他".尽管众人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在如何对待凯列班态度的问题上居然惊人的一致.显然,普洛斯彼罗等人将岛上之人分为两类:人和土着,人即便是仇敌也是他们的同类,而土着则根本不被当作人来看待.以此认识为指导原则,就不难"理解"普洛斯第2期孟欣等:《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彼罗对人和"非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了.对待同类,即便曾经为敌也能宽大为怀:"我是他们的同类,跟他们一样敏锐地感到一切,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感情……虽然他们给我这样大的迫害,使我痛心切齿,但是我宁愿压服我的愤恨而听从我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的多的.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5.而对待"非人",敌对态度则异常坚定,贯彻到底,他咒骂道:"一个魔鬼,一个天生的魔鬼,教养也改不过他的天性来;在他身上我一切好心的努力都全然白费"[5]6.萨特曾深刻地说过,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比种族主义的人道主义更具一贯性了,因为只是通过制造出奴隶与魔鬼,欧洲人才能成为人.二,水仙之恋在古希腊神话里,美少年纳西索斯因为迷恋自己水中的倒影而化为了水仙花.这一寓意深远的形象成为了欧洲白人种族自恋的写照,在无数欧洲文学作品里都可以看到纳西索斯无处不在的影子.早就有人指出:"欧洲文明就是内蕴种族主义的人类文明……种族自恋是欧洲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文化品格"[6J4.欧洲人早在古希腊时就开始了造神运动,他们不但以自己为蓝本创造诸神的形象,而且在此后的文学艺术中形成了以超人为模特塑造主要人物的文化传统.《暴风雨》中就采用了这一传统模式.与众人对凯列班的的污言秽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兰达和腓迪南对彼此的溢美之言.米兰达第一次见到腓迪南时惊叹:"那是什么?一个精灵吗?……它生得这样美!但那一定是一个精灵","我简直要说他是神;因为我从来不曾见过宇宙中有这样出色的人物".而腓迪南的回应则是:"再不用疑惑,这一定是这些乐曲所奏奉的女神了!,,E512223俊男与美女的形象自然赏心悦目,而且更能显现凯列班的丑陋.最后一幕,当米兰达见到国人邻人时所言:"神奇啊!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啊,新奇的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人物!"[5再回想她对凯列班的评价,由此"我们"与"他们"的分界线就得以明确无误地标示了出来.在容貌上与凯列班形成对比的是绝代美女米兰达和英俊的腓迪南;在才智,道德上与凯列班相对照的则是普洛斯彼罗.这种美女俊男与文化超人的组合,一方面传达了作者种族自恋的情结,另一方面使得他以一种自负而又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描写东方他者.在两相对比的写作中, 白人的统治权就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如果说种族自恋和野蛮他者的写作还属于精神层面的胜利,那么荒岛的统治权与话语权的物质支持使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地位得以确定. 精神的物质化,是殖民者最常用的基本逻辑,因为只有这样,思想才能变为现实.荒岛本是凯列班的母亲传给他的,他是小岛的主人.对于落难至此的普洛斯彼罗与米兰达, 凯列班认定他们是好人,将岛上一切的富源都指点给他们,然而换来的非但是感激,反而是日后的奴役.此处虽貌似一个个案,但却道出了殖民掠夺的真相.当天真的凯列班遇到斯丹法诺时,他把这个酒鬼当作了天神.原因之一是斯丹法诺给他喝的仙水(酒)很受用,另一原因则是,在母亲死后他第一次获得了别人的主动给予.凯列班以为换个新主人便可以解除沉重的劳动负担并获得自由,事实上,几乎上岛的所有人都想将小岛据为己有.(第二幕第一场)西巴斯辛:"我想他也许要想把这个岛装在口袋里,带回家去赏给他的儿子,就像赏给他一只苹果一样".安东尼奥:"再把这苹果核种在海里,于是又有许多岛长起来啦".贡柴罗:"如果这一个岛归我所有……", "在这共和国中(指荒岛)我要实行一切与众不同的设施……~[5130--33.(第二幕第二场)斯丹法诺: "……这地方便归我们所有了,,E5146.他们都自然而然地将荒岛视为可供自己支配的所有物.普洛斯彼罗更是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小岛行使着管理权,昭示着他的所有权.他不但将岛上的原岛主——凯列班置于自己的奴役之下,并以他对其7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所作的道德指控("胆敢想破坏我孩子的贞操")让凯列班永世不得超生.由此,普洛斯彼罗,一个具有"高贵血统"的天生统治者,一个"真理"的代言人,名正言顺地掌控了小岛.待他将仇人惩罚,得到他们真心的忏悔之后,他饶恕了仇敌,释放了精灵.其后他重握旧日权柄,准备带领一千人马重返故国.然而,在大赦天下的大好形式下,他对凯列班的自由却只字未提.从凯列班在剧中最后的话语里,"从此以后我要聪明一些,学学讨好的法子"[5]8来看,他恐怕难以摆脱被奴役终生的悲惨命运.普洛斯彼罗不但将继续保有荒岛主人的地位,同时还是自己国家的法定君主,这里的象征意义值得深思,它实际昭示出普洛斯彼罗跨海领地统治者的地位.普洛斯彼罗不但掌控荒岛的所有权,而且拥有话语权.他贬斥凯列班的母语,说他当时只会像一只野东西一样咕噜咕噜.于是他教凯列班学习自己的语言.凯列班不但一直使用殖民者的语言,而且他最后屈服于普洛斯彼罗的暴力威胁,预示着他将成为沉默的"属下".众人经过荒岛的历炼都洗净了罪恶,获得了新生,向更高,更美好的层次迈进.只有凯列班依然身处荒岛经受磨折,他只是一个与殖民者相异的"他者",一个被殖民者,一个没有"改进"希望的"化外之民".因而,他不但没有获得自由的可能,反而日渐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三,结语《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的收山之作,体现了他种族主义的思想.在此无须责备莎士比亚,作为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他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剧场写作,而不是为世界的剧场写作.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弗郎西斯?培根在《论邦国的真正伟大之处》中,对罗马帝国的总结以及对英国辉煌发展前景的惊人预测能帮助我们理解莎士比亚: "历史上最乐于向世界开放的城邦莫过于罗马……同时,罗马人不断向外扩张,拓展和移民.于是罗马的制度就随着罗马的发展而世界化了——一方面是罗马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是世界走进了罗马.这也正是罗马以一个初期的蕞尔小邦,能够迅速地成长为称霸一方的世界强国的原因".莎士比亚与培根,一个是文坛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剧作家,一个是被誉为第一个"产业科学的哲学家",对国家充满热爱的权力层实干家.两人都将目光集中于罗马帝国和英国,这并非巧合,而是英国当时具有远见的预言家在不同领域对民族发出的共同倡议:呼吁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暴风雨》为盎格鲁?撒克逊神话奠定了种族自恋,丑化土着,面向海外的基调,也在召唤后辈作家将帝国话语与白人神话联系在一起,为殖民想像提供生动的指向.参考文献[1]计秋枫,冯梁.英国文化与外交I-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23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I-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白选集[M].谢少波,韩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3华全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1-J].安徽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5—52I-5](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一):暴风雨[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6]蹇昌槐.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l-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莎翁《暴风雨》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莎翁《暴风雨》

收 稿 日期 : 2 0 l 5— 0 5— 2 2 作者简介 : 周丽敏 ( 1 9 7 9一) , 女, 山西忻州人 , 忻 州师 范学院公 共外语部讲 师 , 研 究方向 : 英语 语言 学、 英语 教 育; 王 文 霞( 1 9 7 8一) , 女, 山西陵 川人 , 长治学院外语 系讲 师 , 研 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 学。
的思 想主 题 下 蕴 含 的生 态 意 识 则 实 现 了现 实 意 义
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般说来 , 研究文学 领 域 的理 论 就 是 研 究 文 学 作 品 和 现 实 世 界 之 间 的 关系。“ 世界” 通常指 的是社会或是社会领域 。生 态批评的定义可 以外延到整个生物 圈。这种研 究 文学意识的改变表明学者们对文学研究方法 的探 索。A S L E的创建人之一 S c o t t S l o v i c明确地阐释 ,
生 态批 评 视 阈下 的莎 翁 《 暴风雨》
周 丽敏 王 文 霞
( 1 . 忻 州 师范学 院 公 共外语 部 , 山西 忻 州 0 3 4 0 0 0 ; 2 . 长 治学 院 外语 系, 山西 长 治 0 4 6 0 1 1 )

要: 莎翁戏剧生成 的历 史语境与 不同时代 的受 众之 间具有 “ 差异与重复 ” 的审 美距离 , 《 暴风 雨》 的现 实解
闻 。由于 人 类破 坏 地 球 而 造 成 的 生 态 危 机 已经 威 胁到 了人 类 的生存 。洛夫 洛 克 ( L o v e l o c k ) 写 到 人 类 的一 些行 为 有可 能 造 成 地 球 的 不适 宜 生 存 。人 类
“ 生态 ( e c o l o g y ) ”这 一 词 是 由 希 腊 语 中 的 o i k e s ” 一 词 演 变 而 来 。1 8 8 6年 , 德 国 的 动 物 学 家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肖芳 苏州大学摘 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以深层生态学为基础,以社会生态学为支撑,在文学研究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为解决每况愈下的生态危机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

本文通过研究莎士比亚的极具生态意识的《暴风雨》,领悟到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表明了人类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打破了原生社会关系,反映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启迪人类再思考这一层关系,呼唤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暴风雨》作者简介:肖芳,1993年出生,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14-02《暴风雨》中,故事里的孤岛与大地之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就是活的地球。

在有人类居住以前,这座孤岛有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着生态平衡。

这与詹姆斯 洛夫洛克提出的雏菊世界有共通之处,生态的自我调控的理想模型。

莎士比亚带着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在《暴风雨》作品中建立了这么一个模型,人类拥有超能力并能操控自然。

我们看见孤岛上的生态变得不平衡,有了生态危机。

孤岛与该亚假说具有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理论:生物体促进了自调节的反馈机制的发展,这个机制可以维持适宜生物居住的,稳定的地表环境。

地球具有生命的属性,它内部的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

《暴风雨》中的孤岛就如原始的该亚一样,本是完整独立的生物区,在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米兰达到达这座岛上之前,岛上生长着自己的各类生物。

如果他们没有对该岛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是让其按照原来的生长模式发展的话,小岛的生态平衡也不会被打破,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

莎士比亚以森林砍伐预知了生态危机:从普洛斯彼罗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变得习惯于发号施令,“how to grant suits/ How to deny them, who t’advance and who/ To trash for over-topping”。

生态批评视角下美国灾难片的生态价值及人文意识

生态批评视角下美国灾难片的生态价值及人文意识

电影理论Film Theory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俨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都采取的相应的方式来缓解环境危机问题。

伴随着美国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并通过文字作品表达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想法,灾难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灾难片是一种将灾难的具体意像通过电影的视觉效果进行传递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生态伦理的意蕴。

此外,灾难影片在感官上将生态思想生动展现出来,旨在提升人类生态保护意识。

灾难电影以现实社会素材作为主题内容,阐释灾难影片中的生态价值观念以及人文意识。

一、 美国生态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一)生态文学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文学中人和自然的关联具有极为深刻思想内涵。

充分挖掘生态文学思想内涵是当前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批判。

在19世纪,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问题。

[1]生态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现代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其中生态文学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暗示和批判,从而让人类对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在未来发展中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

2. 人类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

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应当具备着社会责任和保护生态责任,其中生态责任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应肩负的责任。

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当肩负着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自然主义倾向视角下对《暴风雨》作品的赏析

自然主义倾向视角下对《暴风雨》作品的赏析

作者: 杨跃
作者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三河101601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67-6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自然主义 《暴风雨》 赏析
摘要:作为19世纪末美国最著名女作家之一的凯特·肖邦在其举世闻名的作品《暴风雨》中,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大胆融合了自然主义元素,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打破了传统格局下人们对女性的看法。

作品中,凯特·肖邦以人类自然本质属性为突破口,采用象征、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直白、大胆而真实地对自我意识予以展现。

文章在自然主义倾向视角下对作品主题思想、人物特征、写作风格进行评析,对作品特殊的思想性和极高的艺术造诣进行深入挖掘分析。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刘海栖作品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刘海栖作品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刘海栖作品
刘海栖是著名出版人和儿童文学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特别是他的童话作品获得过国家级奖项。

作品充满童趣、幽默,对自然、生物的热爱溢于言表,表现出他的生态关怀。

本论文将侧重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论析刘海栖作品的特质。

论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刘海栖作品中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各类破坏行为,展现刘海栖的生态启示录和生态乌托邦叙事策略下的自然。

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探讨对自然破坏的原因。

第二章是刘海栖作品对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美的呈现,探讨了城市对人类的意义、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出生态批评中城市维度的重要性。

呼吁全面、客观的认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介绍刘海栖作品中的人文环境出现的危机和原因,讨论他特别强调的失业、战争、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

第四章讲刘海栖的生态审美和其作品体现的生态美育。

解决生态问题其实是解决人类价值观的问题,本章论述了刘海栖作品包含的生态审美与生态美育价值,阐释其主张的家庭、学校、社会层面的生态审美教育观念。

刘海栖的作品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因素,其中最难能可贵的部分是他关于城市对人类意义的挖掘,对城市认识的全面性。

这不仅为生态批评开拓新维度提供素材,也为呼吁生态思想重新认定自然概念尽一份力量。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四部劳伦斯小说的开题报告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四部劳伦斯小说的开题报告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四部劳伦斯小说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生态学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深刻地反思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着人类如何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生态批评是生态学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一种新
型学术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发现、分析和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劳伦斯是
20世纪初的英国作家,他的小说中涉及了丰富的自然描写和自然主题,是研究生态批评的重要文本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文以生态批评为视角,选取劳伦斯四部小说《儿子与情人》、《白垩纪公园》、《蛇之恋》和《涟波》为研究对象,探究小说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劳
伦斯在小说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体现,并探究这些小说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
化价值。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劳伦斯小说中的自然主题:分析劳伦斯四部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自然意象,探究小说中自然主题的体现和功能。

2.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劳伦斯小说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后果。

3.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文化价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劳伦斯小说在文化价值上的体现,探究小说对于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和启示。

四、研究意义
劳伦斯的小说涉及到众多的自然描写和自然主题,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我们启示了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本研究能够深入剖析
劳伦斯小说中的生态主题,探究小说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化价值,对于加强文化生
态保护,推动文学批评的生态化转型,具备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种族政治批评——析保罗·布朗对《暴风雨》的解读

种族政治批评——析保罗·布朗对《暴风雨》的解读

种族政治批评——析保罗布朗对《暴风雨》的解读
许勤超
【期刊名称】《淄博师专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保罗·布朗是文化唯物主义莎评的代表人物。

他在对《暴风雨》中的种族问题进行解读时非常注重意识形态的批评。

保罗·布朗认为卡列班是一个被奴役的他者,文明人普洛斯帕罗和野蛮人卡列班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隐语,即殖民主英国人与被殖民者爱尔兰人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许勤超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美国"后种族时代"话语的建构与解构——从保罗·贝蒂《出卖》的讽刺艺术窥探当代美国的种族问题
2.从伊甸园到大海--解读艾米莉·迪金森"夜夜暴风雨,夜夜暴风雨"
3.文化唯物主义莎评中的种族政治批评
4.从伊甸园到大海--解读艾米莉·迪金森"夜夜暴风雨,夜夜暴风雨"
5.论保罗·吉尔罗伊对英国文化研究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状物明理 寓理于物——《暴风雨》赏读

状物明理 寓理于物——《暴风雨》赏读

状物明理寓理于物——《暴风雨》赏读
曹津源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00(000)007
【摘要】暴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少作家都把眼光投向它,或比喻,或象征;或讴歌,或贬抑。

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的《暴风雨》却独辟蹊径,自立新意。

文章有状物,有抒情,但状物抒情都不是目的,结尾两段如异峰突起,一下子使读者从感物悟情上升到明理的高度,由形象思维转入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这就构成了状物明理、寓理于物的构思特点,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曹津源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2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4
【相关文献】
1.寓理于芋以议明理——读周蓉《芋老人传》 [J], 孔凡伦;
2.缘物寄情传理达意——赏读《日子·故乡·客》 [J], 罗晓静
3.状物明理寓理于物——拉法埃莱《暴风雨》赏读 [J], 曹津源
4.以事明理寓理于事——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学谈起 [J], 武兴华
5.以事明理寓理于事——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学谈起 [J], 武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

《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

《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
华泉坤;张浩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8)005
【摘要】本文着力从后殖民的角度,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伟大浪漫传奇剧《暴风雨》的现实文本意义.围绕种族、性别、他者等后殖民关键词,就剧中故事发生地的历史依据所体现的殖民主义象征意义、剧中代表人物蕴涵的殖民话语中东方主义思维方式、被歪曲表征的被殖民者形象、后殖民语境下被殖民者的悲哀四个层面探讨《暴风雨》的殖民主义主题.揭示了普洛斯彼罗代表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虚伪的一面,指出它在殖民时代所蕴涵的殖民者的霸权本质,透视了凯利班象征的被压抑的被扭曲的"东方世界"的文化起因.
【总页数】7页(P46-52)
【作者】华泉坤;张浩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3
【相关文献】
1.《暴风雨》的后殖民解读与挪用 [J], 王虹;焦敏
2.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双重空间——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两种解读 [J], 李伟民
3.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双重空间——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两种解读 [J], 李伟民;
4.东方主义视域下《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J], 闫梦洁
5.东方主义视域下《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J], 闫梦洁[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作者:肖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摘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以深层生态学为基础,以社会生态学为支撑,在文学研究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为解决每况愈下的生态危机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

本文通过研究莎士比亚的极具生态意识的《暴风雨》,领悟到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表明了人类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打破了原生社会关系,反映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启迪人类再思考这一层关系,呼唤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暴风雨》作者简介:肖芳,1993年出生,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暴风雨》中,故事里的孤岛与大地之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就是活的地球。

在有人类居住以前,这座孤岛有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着生态平衡。

这与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雏菊世界有共通之处,生态的自我调控的理想模型。

莎士比亚带着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在《暴风雨》作品中建立了这么一个模型,人类拥有超能力并能操控自然。

我们看见孤岛上的生态变得不平衡,有了生态危机。

孤岛与该亚假说具有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理论:生物体促进了自调节的反馈机制的发展,这个机制可以维持适宜生物居住的,稳定的地表环境。

地球具有生命的属性,它内部的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

《暴风雨》中的孤岛就如原始的该亚一样,本是完整独立的生物区,在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米兰达到达这座岛上之前,岛上生长着自己的各类生物。

如果他们没有对该岛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是让其按照原来的生长模式发展的话,小岛的生态平衡也不会被打破,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

莎士比亚以森林砍伐预知了生态危机:从普洛斯彼罗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变得习惯于发号施令,“how to grant suits/ How to deny them,who t’advance and who/ To trash for over-topping”。

此处普洛斯彼罗又激发了作为一棵树的君王统治意识:“my princely tree”,安东尼奥要把这棵王子般的树连根拔起。

莎士比亚时期,“supplant”一词也有这种连根拔起的意义,这里被用于形容安东尼奥的篡位:“You did supplant your brother Prospero”,“You three from Milan did supplant good Prospero”,“I will supplant some of your teeth”均为实例。

王朝指涉包含在树如君王的比喻里,当普洛斯彼罗警告斐迪南女儿米兰达的“处女情结”(virgin-knot),不能婚前发生性行为,否则上帝会“bestrew/ The union of our bed with weeds”,婚床是布满皇室躯树干的种子的床,必须保持洁净无杂草,不然防止生长。

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树的意象有重要意义,因为普洛斯彼罗初到岛上的主要活动就是破坏植被,这是典型的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

又如:经受了这么多和树打交道的劳动力,卡利班幻想诗意的公正,用木桩刺过普洛斯彼罗的胃置其于死地为自己复仇。

剧中反复出现砍树,不禁令人深思,普洛斯彼罗是偶然解放了爱丽儿,还是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魔力。

通常来说,当船失事,船上的人会做的应该是用木材再做一条,但是文本中普洛斯彼罗没有任何迹象要这么做。

那时期的观众会如何理解砍伐森林呢?答案显然是殖民了。

从生态视角来看,无论是殖民主义还是砍伐森林都是对原始绿色生态的破坏,给全球环境带来灾难。

生态危机最戏剧性的表现就是对森林树木的破坏,因为植被破坏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而普洛斯彼罗不仅不对此做点什么补救,而是等待灾难的发生。

他已经让他的奴隶卡利班砍伐了一大批木材,劳其筋骨,破坏环境。

普洛斯彼罗对他赖以生存的小岛并没有任何生态保护意识,并且想当然地统治一切,动物、植物、精灵、人,欲操控一切。

在现实世界也一样,人类为了无休止的欲望,大肆从自然母亲那里索取,大面积的树木已经被摧毁,加重了全球生态危机。

这都是人类缺乏生态意识的表现。

纵使莎士比亚本人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他也十分关注生态危机,在《暴风雨》里表达了他的声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而罪魁祸首正是“人类中心主义”,剧中普洛斯彼罗拥有至高无上的超能力,他对魔法有绝对的控制使用权,一方面利用魔法给众人上了一课,另一方面,滥用魔力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普洛斯彼罗对魔法的操控完全是凭借意念实施的,他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

超能力魔法使他变得自大,对于生态平衡更是反其道而行之。

更主要的是,他是通过控制爱丽儿当手下得以实施魔力的。

他的复仇是以一场狂热的暴风雨开始的,爱丽儿前来服从一切命令。

爱丽儿听从主人普洛斯彼罗的所有指挥,服从得服从,不服从也得服从,不然就不能被主人释放,得到最终他想要的自由,由于他一直尽心尽力,也得到了普洛斯彼罗的夸奖“我勇敢的精灵”!但他夸奖爱丽儿很有可能不是出于他的努力,而是为了继续让爱丽儿更好地协助他完成魔法复仇。

從他与爱丽儿订下的自由协议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主人,有其让奴隶服从的方式。

但是,魔法毕竟是魔法,除了普洛斯彼罗让奴隶劳作之外,魔法本身并不能改变自然,他不能真的掀起海浪,对自然实施控制。

他更可能是利用魔力给所有人造成幻觉,让人误以为都是真的,他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

从这点上看,他没有比自然更高一筹,所有都是虚幻。

“人类中心主义”可能来源于《圣经》里的上帝,上帝以他自己的模样造人,赋予人类能力,相当于让人代其统治一切,普洛斯彼罗就像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

莎士比亚被看作是自然的孩子,他的作品使读者更清晰地看见他们自身的样子。

《暴风雨》也不例外,通过小岛上发生的故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使读者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取得共存和平衡,而不是一味地驾驭自然、掌控自然,人并没有可以操控自然的超能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当互帮互助,一味索取和破坏只会导致人类最终的灭亡。

参考文献:[1]Branch, Michael P., ed. Reading the Earth: New Directions in the tudy of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Moscow, ID: U of Idaho P, 1998.[2]Buell, Laurence.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3]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Na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4]Coupe, Lawrence. Green Studies Reader: 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5]Egan, Gabriel. Green Shakespeare: From Ecopolitics to Eco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6]Glacken,Clarence. “Man and Nature:An Outmoded Concept.”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H.H.Helfrich,ed.Jr.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7]Kermode, Frank. 1954. The Arden Shakespeare The Tempes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8]Knight,G.W. “Mith and Miracle.” The Crown of Life: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of Shakespeare’s Final Plays. 1947. London: Methuen & Co.Ltd.,1961.[9]Lovelock,J.E.“Gaia as Seen Through the Atmospeare.”Atmospheric Environme nt 6, 1992.[10]——“Daisy World:A Cybernetic Proof of the Gaia Hypothesis.”Co-evolution Quarterly 38, 1983[11]—— 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2]—— The Ages of Gaia. New York: Norton, 1988.[13]—— The Revenge of Gaia: why the earth is fighting back and how we can still have humanity. New York: Allen Lane, 2007.[14]Naess,Arne. “The Deep Ecological Movement.”Deep Ecology for the 21th Century. George Sessions, ed. 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1995.[15]Shakespeare, William. The Tempes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16]陳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文艺与生态,2002(6)。

[17]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18]王诺.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J].当代西方研究,2006(4)。

[19]中文和合本:《圣经》。

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