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孝道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2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2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2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这本书主要技记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给予了尖锐的抨击,给了我很大的心灵震撼!二十四孝图读后感2一天,蔡顺遇到了赤眉军,他们问他为什么要把红色和黑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两个蒌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留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
赤眉军听了,很是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让他回去侍奉母亲,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意。
这个故事令我感动了许久:蔡顺对母亲的孝心虽然只体现在那么一点儿小事上,但却值得让人回味。
我也很敬佩蔡顺,敬佩他的孝心,事事都为母亲着想。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孝敬父母的事,这样的小事虽然很平常,更不引人注意,但它们包含了一颗颗爱心、一颗颗孝心。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只要从蔡顺“拾葚异器”这一点点小事做起!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本文重点写了“老莱娱亲”,一个老头子躺在父母跟前,拿着摇“咕咚”装样,装孝顺父母,这东西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他应该扶一根拐杖。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郭巨埋儿”,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故埋子。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残酷。
本文通过描写鲁迅在青年时代对于《二十四孝图》的理解,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
身为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对父母实实在在孝敬;身为父母要关心、疼爱自己的孩子,并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4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国学经典孝道读后感
国学经典孝道读后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可是看看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可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怜仃的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血地将他们培养成才,可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妻儿对老父老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我们本身就在做的真实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许,每一位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你们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唤,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走对我们的挂念和他们的口唤,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
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
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
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待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你们的主是最知道你们的心情的,如果你们是善良的,那末,他对于常常悔过者是至赦的。
听,这是真主安的声音。
赶快为你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礼拜后的一个好都尔,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是听他摆以前的事,做个耐心的听众;也许是任他们唠叨,撒气;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双鞋垫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报答父母的恩情即便背着父母徒步朝觐往返七次,亦不能尽,所以,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
二十四孝读后感(15篇)
二十四孝读后感(15篇)二十四孝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二十四孝故事》。
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孝感动天的舜;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还有百里负米的子路……等等一些远近闻名的孝子。
在他们当中,有百姓;有皇帝;有县令……不管他们是谁,是什么身份,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孝顺父母。
其中,刻木事亲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丁兰的人,父母双亡,便刻了两个木像,当做活的父母供奉。
一天,丁兰外出时,张叔来借东西,丁兰的妻子在向木像问卜后,得到“不借”的答案,便如实回答张叔,张叔大怒,对木像大骂,还打了木像,丁兰发现后,去打了张叔,丁兰被衙门逮捕了,他哭着对木像忏悔,木像竟流下了眼泪,官员向皇上奏明情况,还举荐丁兰为孝廉。
这本书让我明白: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最重要的事都是孝顺父母。
“百善孝为先。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吧!二十四孝读后感2“孝”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恪守的人生准则。
《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可动摇。
我们中有谁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闻者感叹:我们自己丢掉、忽视的,发达国度的人却要拾起来。
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否应该好好地珍惜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十四孝读后感3中华美德小故事众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打虎救父》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宣扬的对象。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到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有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已的父亲。
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5篇关于孝道报告观后感
5篇关于孝道报告观后感“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下面总结了关于孝道报告观后感范文,欢迎查看。
(一)翟教授专题讲座观后感近日观看翟鸿桑国学应用大师的讲座,他站在“天人合一”的境界引导人们。
锻炼企业领导人的个人价值,自我提升以及管理实践,体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真实感受。
在惟妙惟肖的演讲中让人感悟着天道,地道,人道,商道和王道。
第一讲修养篇所阐述的是指口乃心之门户,即指一个人嘴里说的必定是他心里所想,否则则是口是心非。
相随心生,即指一个人的面相大多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
互相影响。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很善良目光明亮而清澈,而有些人看起来很阴暗,很圆滑的样子。
翟教授传递给我们有些东西是可以替代的,唯有人的格局,人的胸怀和人的境界是不可替代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改变,所以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哪怕每天仅仅改变百分之一。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笑,就像阳光,不仅给别人更会给自己带来灿烂的心情。
哈弗大学的一则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人的第一印象中,55% 来自肢体语言,37%来自声音,8%来自说的内容。
据说韩国,日本还专门开设了培训微笑的机构,可见良好的人际沟通笑容是多么的重要。
人际沟通中最大的禁忌就是一脸死相,默默的在心里念道:永远不要做情绪和气氛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个扫兴的人。
第二讲心态篇,心态即是心理状态。
领导人具备的心态,喜悦心,其中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志向),正语(正确的语言),正精进(具足勇气,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念头)。
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像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想法。
好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
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8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8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鲁迅先生写的很多__都带有讽刺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__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写这篇__的时候正处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止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恨,他渴望中国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白话文,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空。
整篇__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乍一看,这应该是一本颂扬孝道的书吧,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的孝子故事却是十分反感的,尤其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
……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
装佯,侮辱了孩子。
”我的脑子里似乎也闪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爷爷,却穿着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亲的怀里,母亲手上还拿着“摇咕咚”,那场景着实让人可笑。
“”郭巨埋儿“就更让我不能理解了,郭巨因为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为了对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当挖地三尺多时,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夺,民不能取。
这故事乍一看,觉得匪夷所思,为了养母亲竟然要埋了自己的儿子,埋着埋着竟然还挖出坛金子,可细读后我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图》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颂扬孝道,劝人为善的,可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会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者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
孝道心得体会600字大全_关于孝道心得体会作文600字
孝道心得体会600字范文1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的时候,又可否体会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儿女的消息”的那份情。 一段《跪羊图》拨开人们被世俗尘封的孝心,想到一直被我们忽视在远方的双亲,鼻子酸了,心痛了。 前进着的人们,似乎忘了想像,忘了去回忆。想象是谁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我们?回忆成长路上,是谁张开双手环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是谁用尽半生有心血去培养、去教育子女?又是谁为子女的成家立业愁白了双缤?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但是我现在力所能及做的就是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多关对父母恩” 的确如此,对家里尽孝,工作中尽忠。
孝道心得体会600字范文3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记住一个字—孝!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美德是中国的一种伟大精神。
最近我阅读了道德故事——二十四孝,情节感人,让人不禁被他们的孝道所感动,心中油然升腾起深深的敬佩。
《二十四孝》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亲尝汤药》和《弃官寻母》。
《亲尝汤药》主要讲述了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怠慢。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便母亲随时照用,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人丁兴旺,使西汉十分发达。
汉文帝作为一位皇帝如此孝顺,怎能不让人敬佩。
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都忙,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
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心系父母,都要常回家看看。
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声嘘寒问暖,足以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
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朱寿昌做官后,行四方寻找母亲。
找到线索之后,他便弃官寻母。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和母亲相遇了。
多么感人的孝子啊!这时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一个孝子吗?”“当然,可是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冲着妈妈发脾气,让妈妈很生气。
那一次,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包薯片,准备明天吃。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妈妈竟然正在吃我的薯片。
我很生气,对妈妈大吼道:“你为什么吃我的薯片,你赔我。
”“儿子,薯片这种油炸食品,你不能多吃,我煮了又有营养又好吃的鸡蛋,你快起来吃吧。
”“我不吃,我不吃,我就要你赔我的薯片。
”就这样我闹得妈妈很头疼。
现在想想真惭愧啊!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发育,让我少吃不健康食品,我竟然冲她发脾气。
就算是又有营养又好吃的东西,我也不能只想着自己啊!我以后一定孝顺父母,一定不让父母操心,更不能让他们生气。
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们必须有的精神品质。
而孝道是拥有美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篇中国人通常说:“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孝道,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于国人伦理和美德的精髓。
闲暇的一个人去郑州城隍庙转了一圈,这是第三次来。
第一次和同事,第二次和我弟。
总觉得这个地方,有尘世难得的清净,总之,我喜欢这里。
如果说前两次是看热闹的话,这一次应该是看到了门道。
留心看了正殿两侧的垂直坡面上画的就是二十四孝彩图。
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这样的故事。
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最近细细品味了儒家的经典著作,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感触良多。
个中印象最深的当属,“戏彩娱亲”、扼虎救父、嗜指痛心、鹿乳奉亲等等。
戏彩娱亲,讲的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老莱子的故事。
楚王曾派使者请他出仕,他却表示不屑。
这人很有意思,已经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
对自己的双亲十分孝顺。
他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学者婴儿的样子嬉戏哄二老开心。
取水上堂的时候,故意假装跌倒在地,学着婴儿那样啼哭,父母看了哈哈大笑。
今天看来,老莱子总是让人觉得少不了做作之嫌。
鲁迅先生,对这一点就很是反感。
但我觉得,这又有何妨,其初衷是好的,就是一个劲的让年迈的父母永葆一颗不老的心态。
扼虎救父,是关于晋朝杨香勇敢把父亲从虎口中解救的故事。
一个年仅16岁的小女孩,随父亲去田间割稻,歘然闯出一只白额虎,把杨父叼在口中。
幼冲的小杨香,情急之下,完全忽视了自己与老虎力量的悬殊,竟然用小手卡主老虎的咽喉,直至老虎瘫软在地,父亲得救。
虽然摆布不了夸张的色彩,小小的一个女孩子力气能有多大,但是我们不得不由衷赞赏这样一个勇敢和孝顺的女孩。
曾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
嗜指痛心就是讲的他的事迹。
说他少时家穷,常去山中砍柴。
一日,宾客来访,曾母不知所错,急的狠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猛的觉得心口疼痛,就迅速赶回家中,跪问其母,母亲说,我咬指嗜希望你回来。
二十四孝读后感400字(精选16篇)
二十四孝读后感400字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孝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十四孝读后感400字篇1《二十四孝》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24位孝顺父母的故事。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喝汤药”和“弃官寻母”。
《品汤药》主要讲述了文帝以仁、孝之名的故事。
他的母亲病了三年,他常常忍不住看着自己的眼睛和衣服,这样他的母亲可以随时使用它们。
他先尝了尝母亲喝的汤和药,然后才让她吃。
在他执政的24年里,他强调德治,提倡礼仪,使西汉非常繁荣。
作为一个皇帝,汉文帝是如此的孝顺。
他怎么能不受人钦佩呢?他也让我明白,无论一个人有多忙,无论他的事业有多重要,我们都不能忽视父母。
不管你工作多忙,不管你走多远,你都应该关心你的父母,经常回家看看。
其实,父母并不想要太多,一声呼唤温暖,就足以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
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生母嫉妒,不得不再婚。
五十年来,他的母亲和儿子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朱寿昌当官后,四处寻找母亲。
找到线索后,他放弃了官职去找他的母亲。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见到了母亲。
多么孝顺的儿子啊!这时,一个声音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个孝顺的儿子吗?”“当然,但有时……”有时我会很沮丧。
二十四孝读后感400字篇2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后,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特别敬佩那些孝感天下的人物。
如: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他身为一国之君能衣不解带的在母亲病床前伺俸三年,每次都会亲尝汤药;怀橘遗亲的陆绩六岁时吃到好吃的橘子就能想到让家中母亲尝一尝,还有扇枕温衾的黄香、最让我感动的是卧冰求鲤的王祥。
王祥的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对王祥一点也不慈爱,反而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致让父亲也讨厌他,尽管这样,王祥还是很孝顺父母。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继母生病了想吃鱼,王祥听了,就来到冰天雪地的河面,忍受着外面的寒风刺骨,他发现河水都被冻上了,如果用石头砸开,那自己就会有危险,这时,王祥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他脱掉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冻得瑟瑟发抖,王祥的举动感动了河里的鲤鱼,这时,冰面裂开了,从水里跳出两条红鲤鱼。
【故事】孝道故事读后感
孝道故事读后感在古老的青石镇上,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宅院,每当夜幕降临,宅院内便会亮起一盏盏昏黄的烛光,映照出一张张或喜或忧的脸庞。
这宅院里,住着李家祖孙三代,他们之间的故事,如同一部未完待续的孝道传奇,却又在不经意间,上演了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故事的主角是李家的长孙,李晨曦。
自幼丧父,由祖母一手抚养长大。
晨曦对祖母极为孝顺,每日必请安问好,寒冬酷暑,从不间断。
镇上的人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其为“孝之孙”。
然而,这一切的平静,在晨曦二十岁那年,被一封突如其来的家书打破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悄然落在了晨曦的手中。
信中,是他的亲生母亲,自他记事起便音讯全无的母亲,如今病重,渴望能见儿子最后一面。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晨曦陷入了两难之地。
一边是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祖母,另一边是血脉相连、即将离世的亲生母亲,他该如何抉择?祖母看出了晨曦的异样,温柔地询问。
晨曦犹豫再三,终于将实情告知。
祖母听后,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但随即又换上了坚定的神色。
“去吧,孩子,你的母亲也需要你。
记住,无论身在何方,勿忘孝道。
”晨曦带着祖母的祝福,踏上了寻母之路。
临行前夜,他在祖母的房前,长跪不起,誓言必将尽快归来,继续尽孝。
烛光下,祖母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能照亮晨曦前行的路。
然而,当晨曦抵达母亲所在的小镇,却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
原来,母亲当年因家庭贫困,被迫离开,这些年一直在外打拼,积劳成疾。
而母亲的现任丈夫,竟是他一直视为榜样的商人伯父,这一切的巧合与隐瞒,让晨曦的世界观瞬间崩塌。
更令晨曦震惊的是,母亲在病榻前,向他透露了一个深藏多年的秘密:原来,祖母当年为了保护晨曦不受家族纷争波及,故意制造了晨曦父亲去世的假象,实则将他秘密送往国外学习经商,而这一切,祖母都默默承受,从未言明。
晨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中五味杂陈。
他开始重新审视“孝道”的含义,意识到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陪伴与照顾,更是理解、宽容与传承。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_2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1熟话说:“百善孝为先”,当今年轻人知道“二十孝故事”的人不多啦,近期空暇时间店长带领我们重温了《二十四孝故事》,感触颇深,虽然这是十分久远的故事,但是这种孝道感动好像就在眼前,《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二十四位孝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深知孝悌之道,故事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我们的对待父母是如何的行孝,又能否像《二十四孝故事》中那样感天动地。
读了《二十孝故事》这让我想起了长期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由于前期胃癌做的手术现在复发转移肿瘤压迫到大肠,不能进食,每日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看到妈妈整日被病痛折磨,心里难受至极,多么希望能像晋朝的孟宗《苦竹生笋》,妈妈喝了竹笋羹汤也会好起来……尽孝不在于行,而在于心,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父母要什么,也许和父母打一通电话,一个问候,一次和子女共享家宴的机会……记得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及时行孝,及时尽孝。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2假期里我读了好多书,我觉得《二十四孝》这本书很特别,第一篇《孝感天地》。
这篇__主要讲我国古代舜是一个圣贤的君主。
舜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取了个后妈,后妈生了个弟弟叫象。
从此,舜的后妈和父亲就不喜欢他了,并且虐待他。
他父亲还想杀他。
但是,当舜的父母亲生病的时候,舜马上回到父母身边。
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
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大象跑来为他犁地,小鸟飞来为他播种。
舜在河里捕鱼,遇上了狂风暴雨,可是他却一点也没事。
舜孝顺父母的事,感动了首领尧。
尧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并且还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了舜。
读完这篇__,我深深地被舜感动了。
我要向他学习,在家做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孩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老师说:百善孝为先。
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二十四孝》是儿时必读的书。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1大家都说“百善孝为先”,这么多善举当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尽孝心的吗?这个暑假我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让我给大家讲个卧冰求鲤的故事吧: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因为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很不慈爱,还常常在王祥父亲面前搬弄是非,父亲渐渐对儿子也冷淡了。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到鲤鱼,正在他祷告的时候,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他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仅有一颗纯洁的孝心,我觉得他还有宽宏大度的品质,他的继母居心不良对他心存厌恶,还借着父亲百般刁难他,而王祥不管继母怎样,总是孝敬她,尊敬她,为了继母的爱好历经千辛万苦。
虽然故事的结尾没有写到继母,但我想继母一定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除了这个故事,二十四孝里还有忠孝双全的沈云英、打虎救父的杨香、弃官奉亲的潘岳、卖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给我们带来感动。
读完二十四孝,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突然觉得满足。
因为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一直在长辈的爱中成长。
有什么事都可以由家长代劳,我们有什么需要他们总是尽量满足,身体不舒服或受到打击,前来关系的也是他们,指导学习,纠正错误的还是他们。
长辈给予我们太多的爱,我们应该孝顺他们,不用像古人那么极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脚、或是使成绩提高往往就是孝顺长辈的最好方法。
让我们怀着一颗孝心孝敬长辈吧!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2最近,我们学习了《二十四孝故事》,对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了很大的启发。
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学习和思考。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00字(8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00字(8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00字【篇1】读了《二十四孝》,我最喜欢“拾葚异器”这个小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叫蔡顺的人少年时丧父,对母极孝。
当时环境恶劣,只好拾桑葚充饥。
一天,蔡顺遇到了赤眉军,他们问他为什么要把红色和黑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两个蒌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留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
赤眉军听了,很是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让他回去侍奉母亲,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意。
这个故事令我感动了许久:蔡顺对母亲的孝心虽然只体现在那么一点儿小事上,但却值得让人回味。
我也很敬佩蔡顺,敬佩他的孝心,事事都为母亲着想。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孝敬父母的事,这样的小事虽然很平常,更不引人注意,但它们包含了一颗颗爱心、一颗颗孝心。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只要从蔡顺“拾葚异器”这一点点小事做起!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00字【篇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7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1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二十四孝的前十二孝,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孝。
那个身葬父的董永,以前只从电视剧中知道他和七仙女的故事,其不知他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孝心。
他为了埋葬父亲,甘愿身到富家为奴,他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帝老师和我们讨论,天帝可能是假的,但是身葬父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我想也是的。
知道了这个故事,想一下我自己就很惭愧了,我和他比起来那就太不孝了。
上次爸爸生病了我还是不闻不问,好像和我无关一样。
我天天在外头玩,只有爸爸许诺给我买东西,我才回去。
什么事情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在外头时连爸爸的电话都懒得接,更不要说孝心了。
学习了古人的孝道,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父母生了我们,我们就要孝敬他们,不能忘本。
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他们批评我们也是为我们好,我们也要虚心的接受。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要报答感谢他们,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心。
接下来的十二孝,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2孝,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个性强调的一种,《弟子规》中,对待长辈的态度无疑写的清清楚楚,“孝”这一概念,早就应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一条了,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妇孺皆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了。
文中说,当作者看过二十四孝后,看到做个孝子如此之难,原先做个孝子的计划便彻底放下了,其实我觉的,做孝子不必须非要将事例硬安到自己头上,那样多生硬来着,只要打心眼里替母亲着想,替父亲着想,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在家务上替他们分担一些,也是一种孝,虽不如事例上那么感天动地,但至少也是一种平平凡凡的孝呀!硬把事例往自己头上安,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在变,你说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鲤鱼,你说:“好,我要做一个孝子,卧冰求鲤去!”行的通吗?此刻冬天没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结一层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还没来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当时别说父母吃不到鲤鱼,恐怕也会吓的赶紧跑到湖边来救人,再说,此刻市场上明明有鲤鱼卖,干吗要那么费劲去求鲤鱼呢?其实,这些事例所要证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缕淡淡的香气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600字6篇
二十四孝(èr shí sì xiào)图读后感600字6篇二十四孝(èr shí sì xiào)图读后感600字6篇我在网上看了一篇(yī piān)叫《二十四孝》的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化,让我深受感动。
其中,有一那么是“卧冰求鲤”,这那么小故事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古代的人们如此孝顺。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在构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xiào dào)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是,事实好似有点不尽人意,历史珍贵财富并没有得到局部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他们认为只有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却不谅解(liàngjiě),不理解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辛劳,更不用提要他们孝敬父母了。
他们可否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和父母亲把他们从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假设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人们的唾骂和抛弃。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
假设你够细心,就会发现父母脸上多了一条条皱纹,头上多了一丝丝银发。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精心的养育并教育我们,却不求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所以,我们如今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是帮妈妈做做家务,给爸爸捶捶背,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此外,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chánɡ dà)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孝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就像这那么故事中的王祥那样,我一定(yīdìng)好好孝敬父母。
通常说:“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孝道读后感1500字
论语孝道读后感1500字篇一:论语读后感 1500字论语后感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
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
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
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
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
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
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二十四孝读后感15篇
二十四孝读后感15篇二十四孝读后感1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二十四孝的前十二孝,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孝。
那个卖身葬父的董永,以前只从电视剧中知道他和七仙女的故事,其不知他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孝心。
他为了埋葬父亲,甘愿卖身到富家为奴,他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帝……老师和我们讨论,天帝可能是假的,但是卖身葬父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我想也是的。
知道了这个故事,想一下我自己就很惭愧了,我和他比起来那就太不孝了。
上次爸爸生病了我还是不闻不问,好像和我无关一样。
我天天在外头玩,只有爸爸许诺给我买东西,我才回去。
什么事情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在外头时连爸爸他__的电话都懒得接,更不要说孝心了。
学习了古人的孝道,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父母生了我们,我们就要孝敬他们,不能忘本。
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他们批评我们也是为我们好,我们也要虚心的接受。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要报答感谢他们,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心。
接下来的十二孝,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二十四孝读后感篇4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志,德之正也。
父亲如同高山,深沉而温厚,为我们遮风挡雨;母亲如同细水,清澈而柔和,为我们消散疲惫。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而我们又怎能不知恩图报呢?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那么生养之恩又何以为报呢?虞舜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我们诠释了他的博爱。
舜生母早逝,继母的二个孩子总是加害于他:在舜修补粮仓时,他的父亲和弟弟纵火行凶,舜机智逃脱;在舜掘井时,继母与弟弟又密谋杀死他,舜使尽浑身解数才逃出升天。
可是,面对家人三番五次的陷害,善良的舜毫不怨恨,仍然敬父疼弟。
他的孝心感到了天地万物,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除草,同时,帝尧听闻舜的孝心与才干,便把女儿下嫁于他,后又传位给舜。
舜登基称帝后,仍不忘友爱兄弟恭敬父母。
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敬亦敬之。
”舜教会了我们以博爱待他人,而闵损善待亲人的品质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
12孝图的读后感模板7篇
12孝图的读后感模板7篇只有认真写好读后感,我们的思想觉悟才会得到提高,读后感的写作需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12孝图的读后感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12孝图的读后感篇1在假期里我阅读了《二十四孝》这本书,书里的每个故事都让我潸然泪下。
读完后,我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十四孝》顾名思义,二十四个孝顺长辈的故事。
其中,有孝感动天的五帝之一舜;不辞辛劳百里负米的仲由;全然不顾生命危险鹿乳奉亲的郯子;不畏严寒卧冰求鲤的王祥。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求鲤卧冰的王祥,这样寒冷的天气,他究竟是怎么抵御严寒的呢?那就是爱!这些孝顺长辈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尽全力实现长辈的愿望,那我想问,长辈们的愿望是什么?有人说会是享受儿女的一次洗脚过程;有人说会是一次与老伴一起刻骨铭心的旅行;还有人说会是看着一台崭新的电视机。
而我会说是你与家人永久的陪伴。
刚才,我看了一部简短的动画片。
一位花甲老奶奶每天朝思暮想,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只为在有生之年与儿女重逢。
瑰丽的太阳冉冉升起,彩霞像缕缕金丝浮游中天。
在那熠熠生辉的阳光下,她仿佛看见儿女们带着孩子回归家乡的景象。
老奶奶刚要上前迎接,儿女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天空,把银色的光辉谱写的大地上。
繁星点点,老奶奶望洋兴叹:忙吧!我等你们。
浩如瀚海的星空中,突然跳出一颗星星,来到老奶奶身旁,你还好吗?老奶奶凝视着它,这不是老伴吗?老奶奶自言自语,看着这熟悉的面孔,老奶奶感觉有了依靠,开始对它倾诉衷肠。
一份份牵挂化成一滴滴泪水,湿润了奶奶的眼眶,滴进了她的胸膛。
那天,老奶奶扛不住了,在人间仍留着对儿女的期盼。
如今,社会人才逐渐增多,被公司调到其他城市、国家工作、深造也是家常便饭。
与此同时,中国还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空巢老人的数量也是数不胜数。
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钱没了可以再挣,而父母没了是不能偿还的。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远在他乡的儿女们,乘新年来临之际,回家看看家人,尽一份孝吧!12孝图的读后感篇2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600字范文5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600字范文5篇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十四孝图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600字篇1我是最没有资格谈孝顺的,在我的感觉中,对已去世的祖父母也好,对身体尚可的父母也好、都没有做到孝顺。
爷爷去世时候我还很小,只知道一味地跟着大人们哭,对爷爷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很高大、到老了都不驼背,说话嗓门大,把他石匠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看所有的电视、电影觉得里边的石匠都是我爷爷。
奶奶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很多角色,是奶奶,是最亲的人,更是我小时候的保护伞。
从小就跟着奶奶住,几乎每晚奶奶都给我讲很长的故事。
小时候的礼仪、规矩都是奶奶教的。
奶奶说:闲时莫论他人非;奶奶说:女孩子走路不要那么快,风风火火会把福气跑掉的,女孩子要是懒了会嫁不出去的;奶奶说:星星是有生命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对应的星星;奶奶说:吃饭之前不能敲碗,吃饭时候不能吧嗒嘴;奶奶说:家里来客人了小孩子是不可以上饭桌的,要先给客人盛饭;奶奶说………。
我会把这些都讲给我的孩子,让我的孩子再讲给他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离家读书后每次回去都能看见奶奶在家门口等我,小时候不懂珍惜,现在每每想起,都泪流满面。
这个一辈子走路都不舍得踩死蚂蚁的小脚老太太生命的晚期被哮喘折磨的卧床不起,而作为孙子辈的我们却很少在床前伺候。
现在耳边还经常回想奶奶说的话:你们长大后能享上你们的福吗,我总承诺:会的,一定会的。
可是长大了,有能力了,奶奶却远在天堂。
前几年妈妈住院,我也只是回去了一下,虽然在医院衣不解带的住了一周,但是妈妈的康复期我却只是电话问候。
安慰说是生活的无奈,安慰说以后的日子还长呢,会有时间尽孝的。
父母真正要的是什么我真的要思考一下了:是一个电话、是时不时的给父母卡里打点钱,是生日时的问候,是强装笑颜的报喜不报忧,还是微信里铺天盖地的感叹……时间不会等我们,别在找理由了,有时间就回家看看吧,趁时光还好,父母未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孝道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问孝道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虽做不到“卧冰求鲤”但父母生日总还是记得的,总会用积攒的压岁钱,为他们准备一份意想不到的小礼物,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看见父母的幸福,我也很快乐。
可是,当我翻开,《问孝道》的第一页,我就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我不但不是一个孝顺的人,还可以说是不孝,做了那么多不符和孝道的事情,如果不是有幸看见这本书,我恐怕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并没太用心看,因为书上的一个个黑色的印刷体文字仿佛就是在指控的罪刑,不容我争辩,当怀着“恼羞成怒”的心情看到快一半的时候,才发觉这本书清新易懂,顿入茅塞。
重新审视这本书的封面,觉得封面说不上精致与华丽,高山,树木,互相掩映,给人一种自然最原始的感觉,没有一丝人工修饰的做作,是的,孝不就是这种感觉,没有一丝人工修饰的做作,是啊,孝不就是这种感觉,一种发自内心对父母养育自己的感激,自然界中无数生灵又何止人类这一种知道感恩,“乌鸦反哺”不也是这孝道的另一种表现。
书中大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富有禅机,引人深思,特别是“父母之
恩与天地等”,对我感触最深,父母就是真心实意爱你的人,从你呀呀学语,到你背上书包去上学,毫不吝啬给予我,付出自己的全部的爱,却从未想过回报。
也许爱人会因为年华流逝,容颜衰老而抛弃你,也许友人会因为穷困了潦倒而离开你,父母,无论你的丑陋贫困,都会在你身边一如既往的关爱着你,支持着你。
所以我会用《问孝道》这本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自己这微不足到的孝心,去感谢父母不言回报的大爱。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
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
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
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链,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嚣的世事与人情。
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
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
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够成熟的。
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延续传统理念的基地,我们的生命意涵从中得到滋养、成长、成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从中得到启发与实
现。
因此,体会爱自亲始,甚至推己及人,这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与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显人性与真正的自我实现。
耶稣基-督曾说:“就世人来看,是我被钉在十字架上,依我看来,是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
”
也许,我们真的把自己钉死在外化不觉的意念上,把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钉死在竞争无情的物化生命里,让蕴含永恒价值的真实自我深陷于生灭不实的妄求空想旋涡中。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