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玉米主产区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广泛,生产量巨大。

然而,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并探讨适应性研究,为玉米种植者和农业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直接影响1. 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中国气温的升高,直接影响到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玉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高温会造成玉米花粉不活跃,导致花期受阻,降低了受粉率和果实结实率。

2. 降水不均: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持续干旱或暴雨等,会对玉米生长产生重大影响。

持续干旱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导致玉米根系发育不良,影响生长和产量。

暴雨则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导致玉米受灾和减产。

3. 病虫害增多:气候变暖极易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

玉米受到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如玉米花叶病、玉米螟等。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和降水不均使得病虫害生存环境更加适宜,进而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间接影响1.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可能改变土壤质量、病虫害种类与分布等因素,从而影响到玉米的生长环境。

2. 影响粮食品质与安全:气候变化引起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害爆发,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降低粮食品质,甚至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三、适应性研究及建议面对气候变化给中国玉米生产带来的挑战,适应性研究势在必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适应性措施:1. 品种改良:通过培育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适应能力。

2. 调整种植结构:根据气候变化特点,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降低灾害风险。

3. 水资源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因降水不足造成的干旱危害。

内蒙古东部自然历史与气候调查汇报

内蒙古东部自然历史与气候调查汇报

内蒙古东部气候情况分析(内蒙古气象局沈建国白美兰等)1、内蒙古东部气候概况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林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其余地区基本位于半干旱气候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异,地区间降水量差别较大。

总的特征:年降水总量少,降雨日数少,局地性暴雨较多,但降水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季、雨热同季。

内蒙古东部区年降水量在250-510毫米之间,多年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为380毫米。

降水量最多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山区,约为460毫米以上,最少区位于大兴安岭岭北地区,为250-300毫米,主要农业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从各地区降水分布看,兴安盟年降水量最多,平均425.3毫米,呼伦贝尔市为406.3毫米,赤峰、通辽市在300-400毫米。

与我国东三省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相比,内蒙古东部降水量总量少,是内蒙古东部区农牧业林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降水量还具有雨量集中,水热同期的特点,大部分集中在作物生长季5-10月,70-75%集中在夏季6-8月。

局地性暴雨多,导致局地性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蒸发量的分布与降水量相反,年蒸发量为1126—2360毫米。

其特点为越是少雨地区,由于日照充足,地表植被稀疏,蒸发量越大。

内蒙古东部从北到南,气温分布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在-4.9—7.2℃;无霜期短,一般有50-150天,空间分布特点为南长北短;日较差大,一般在13-17℃。

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秋季短促,夏季热量较为充足。

2、内蒙古东部气候特征所谓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指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南北自北纬41°——52°N,东西自东经116°——120°E,主要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个地区。

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相邻,并与此三省的西北部同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因而两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基本相近。

2.1光能资源较丰富内蒙古东部区虽纬度较高,但云量不多,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栽培技术研究

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栽培技术研究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玉米生产和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与管理栽培技术有着密切地联系,其中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所以,研究气候条件对夏玉米播种期与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农户能够根据气候变化,合理研究玉米栽培技术,减轻豫南地区气象灾害对玉米的危害,从而实现玉米优质高产目的,也能对驻马店市的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豫南地区气候变化对典型代表的驻马店市泌阳县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地区夏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气候灾害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玉米生长期的影响分析1、洪涝灾害对玉米生长期的影响在整个玉米的生育期,由于豫南地区的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季节性气候变化较大。

降水也主要集中在6-8月,这期间的雨量非常充沛,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

驻马店市降雨洪涝最早出现在6月份,最晚也会持续到9月份,暴雨季节经常连续降雨,其平均值甚至达到了300mm。

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的影响非常大,过多的水分会引起玉米的根茎的腐烂,甚至死苗。

2、冰雹大风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下冰雹时常伴有大风,会对夏玉米幼苗的生长严重受损。

在夏玉米中后期阶段,发生冰雹灾害会导致玉米植株的叶片撕裂,严重损害叶片的功能,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玉米的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长时间的大雨和冰雹所带来的大风,如果遇到开花授粉期,会造成玉米植株折断,大面积倒伏,甚至是绝收。

3、花粉期阴雨、高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花粉期出现高温、阴雨天气较多,经常会造成夏玉米授粉不良,结实率降低。

7月下旬到8月是驻马店市的最高温时期,也是正值夏玉米开花授粉时期。

遇到高温阴雨天气,会导致玉米花粉粒吸水破裂,降低或丧失活力,授粉不良,导致秃尖、缺尾、缺行少粒,结实率降低。

8月中旬以后的一个月,该地区日温差较差,温差较小严重影响了干物质积累,再加上8月下旬以后温度仍旧较高,绿叶功能丧失早,灌浆期缩短,是籽粒关键受到影响,千粒重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家之一,中国的玉米种植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性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1. 温度变化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对中国玉米生产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

玉米是一种适合生长在温暖环境下的作物,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玉米的花粉活力降低,甚至造成不育现象。

高温还会抑制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速率,影响生长和产量。

2. 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如降水量和降水时期的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造成了不确定性。

降水增加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度饱和,增加土壤的渗透性,造成根系缺氧和根系腐烂;而干旱则会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3.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还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干旱和洪水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玉米的生长环境造成短期且严重的破坏。

例如,强风暴可能摧毁玉米的茎和叶片,干旱可能导致玉米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洪水则可能淹没玉米地并导致病虫害的爆发。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1. 品种改良通过育种选择抗旱、抗寒和短生育期的玉米品种,适应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例如,研发耐高温品种,提高玉米花粉活力,以提高产量;选育抗旱品种,增强玉米的耐旱性,减少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减轻干旱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3. 运用适应性栽培措施在田间管理中采用适应性栽培措施,如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对玉米生产的损害。

4.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生态农业等。

全国玉米气候参考表

全国玉米气候参考表

全国玉米气候参考表第一章: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中国玉米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这种气候特点决定了玉米的生长季节以及生长节奏。

1. 冬季特点: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气温往往低于零下十度。

此时,玉米处于休眠状态,需要耐寒能力较强的品种才能生存。

同时,由于降水较少,冬季玉米需要充足的灌溉保证水分供应。

2. 春季特点:随着气温的回升,北方地区的春季逐渐到来。

春季气温较为温暖,适宜玉米的生长。

此时,农民会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玉米的播种工作。

3. 夏季特点: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降雨丰富。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夏季是玉米生长最为迅猛的季节,也是农民需要加强管理的关键时期。

4. 秋季特点:随着气温的下降,北方地区的秋季到来。

秋季气温适宜,降雨量适中,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较小。

此时,农民需要做好玉米的收获和储存工作,以保证丰收的果实不受损失。

第二章: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中国玉米种植的另一个重要产区。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北方有所不同,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1. 冬季特点:南方地区冬季相对较暖,气温很少低于零度。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南方地区的玉米无需经历严寒季节,可以保持一定的生长活力。

2. 春季特点: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适宜玉米的生长。

此时,农民会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玉米的播种工作。

3. 夏季特点: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较大,降雨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夏季是玉米生长最为迅猛的季节,也是农民需要加强管理的关键时期。

4. 秋季特点:南方地区秋季气温适宜,降雨量适中,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较小。

此时,农民需要做好玉米的收获和储存工作,以保证丰收的果实不受损失。

无论是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都受到气候的影响。

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时机,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优化种植方案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优化种植方案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优化种植方案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农业领域尤其受到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生产也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优化的种植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1.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这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了直接影响。

玉米喜欢温暖的气候,但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高温会导致玉米的生长速度过快,使得植株过早进入开花期,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干旱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干旱的加剧,这是玉米生产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而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干旱还会增加玉米受到病虫害的风险,进一步损害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3.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暴风等)的增多。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玉米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洪水可以淹没农田,导致玉米大面积损失。

而强风和冰雹也会破坏玉米植株,降低产量和品质。

优化种植方案1.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选择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是关键。

这些品种具有耐高温、耐旱和抗灾害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农业科学家应该加强研发工作,选育出更适应气候变化的玉米品种。

2.改善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对于抵御干旱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这样可以确保玉米在干旱条件下能够获取足够的水分,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3.合理调整种植时间根据气候变化的情况,合理调整玉米的种植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高温时期,可以选择早熟品种或者提前种植,以避免高温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在干旱季节,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并注意保证足够的灌溉。

4.加强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增加了病虫害的风险,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指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南北自北纬41°——52°N,东西自东经116°——120°E,主要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个地区。

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相邻,并与此三省的西北部同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因而两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基本相近。

1、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气候要素分布特征1.1 日照时间较长内蒙古东部区年日照时数在2523——3061小时之间,其地理分布规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位于赤峰市、通辽市的南部,最短区域位于呼伦贝尔市林区。

年日照百分率为57——72%,其中农业和牧业地区均在60%以上;林业地区由于湿度大,云雾天气多,日照百分率低于60%。

各地≥0℃期间的日照时数在1220——2040小时间,约占年日照时数的48——67%,日平均日照时间为7.5——9.1小时;≥5℃期间的日照时数为992——1650小时,约占年日照时数的39——54%,日平均日照时间为7.7——9.3小时;≥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630——1570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25——51%,日平均日照时间为7.8——9.5小时。

除大兴安岭林区外,其余地区每日日照时间均在8小时以上。

日照时间较长,光资源丰富。

冬季内蒙古东部区日照时数最少,为502——661小时,占全年的20%左右,且纬度愈偏北的站点,日照时数愈少,如海拉尔12月份日照时数仅为162小时。

东部区日照百分率为63——76%,最低值出现在大兴安岭林区,最高值出现在通辽南部地区,且日照百分率均大于70%,属中国东北区域冬季日照时数高值区。

春季随着太阳位置的北移,内蒙古东部雨季还未来临,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迅速增加。

东部区春季日照时数为775——846小时,约占全年的31%左右,分布特点与冬季基本相似。

高值区位于通辽南部,与东三省的松嫩平原、西辽河、辽西山地和辽东湾东侧同属中国东北区域春季日照时数高值区。

内蒙古通辽玉米九月份的生长

内蒙古通辽玉米九月份的生长

内蒙古通辽玉米九月份的生长内蒙古通辽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而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通辽地区也有着广泛的种植。

本文将以内蒙古通辽玉米九月份的生长情况为主题,探讨该时期玉米的生长特点和农民的栽培技术。

九月份是通辽地区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玉米进入到抽雄期和抽雌期。

在这个时期,农民需要密切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

通辽地区九月份的气温逐渐降低,白天温度适宜,但夜晚温度较低。

这对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农民需要注意及时测量土壤温度,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灌溉和施肥的时机。

在夜晚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覆盖物,提高地温,保护玉米的生长。

九月份是通辽地区降雨量较多的时期。

农民需要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及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水涝对玉米的影响。

同时,也要合理利用降雨水源,减少灌溉的次数和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辽地区九月份的日照时间逐渐减少,光照强度也逐渐降低。

这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农民可以通过适当修剪植株,保证玉米叶片的光照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促进玉米的生长。

九月份也是通辽地区玉米的拔节期和抽穗期。

这个时期,农民需要及时检查玉米的生长情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玉米的病虫害,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促进玉米的生长。

通辽地区九月份的风速较大,这对玉米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加强对玉米的支撑和固定,防止玉米被风吹倒。

可以采取加固支架、增加支撑物等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稳定性。

内蒙古通辽地区九月份的玉米生长情况受到气温、降雨量、光照强度、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民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栽培措施,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使玉米在九月份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因此,针对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此外,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畜禽粪便处理不当,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2. 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此外,农村地区乱砍滥伐、乱挖乱采等行为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乱倒、乱堆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建立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体系。

此外,还应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对农业污染进行实时监控。

2.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加强土地整治和草场恢复工作,推行轮作、休牧等措施,防止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

同时,加强农村地区森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3.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

同时,加强垃圾处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4. 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结论内蒙古东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内蒙古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内蒙古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内蒙古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根据内蒙古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观察到的变化和趋势:
1. 温度变化:内蒙古地区的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的升温最为明显。

这种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影响,包括冰雪消融和湖泊蒸发增加。

2. 降水变化:内蒙古地区的年降水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较大的年际变化,尤其是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由于内蒙古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3. 风速变化:内蒙古地区的风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大气环流变化和气候异常有关,对于风力发电等风能资源的利用有一定影响。

4. 季节变化:内蒙古的季节性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季节的交替发生时间有所改变。

春季和秋季的长度缩短,夏季和冬季的长度延长。

这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动植物迁徙等生态系统变化。

5. 干旱化趋势:尽管内蒙古是干旱地区,但近年来干旱的频率和强度似乎有所增加。

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这些观察结果提示内蒙古地区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并可能对当
地的环境、农业和生态系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的影响,并制定适应性措施。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变化分析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粮食生产重要区域之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的变化情况。

春玉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较大。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将直接影响春玉米生育期的长度和发育速度。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观测,我们可以发现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暖导致春玉米生育期提前。

随着气候变暖,春季来临的时间比以往年份更早,这使得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提前。

温度升高也促进了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生育期缩短,从而提前进入成熟期。

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东北地区春玉米的生育期平均提前了近10天。

降水变化对春玉米生育期的影响较大。

气候变化导致东北地区降水量和分布发生变化,降水频率和降水量不稳定,给春玉米的生长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降水不足会导致春玉米生长受限,生育期延长,影响产量和品质;降水过多则可能引起水浸和根部窒息,同样会对春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东北地区春玉米的生育期变化与降水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高温等,给春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极端天气事件对春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可能引起春玉米生育期的延长、抗旱性减弱、病虫害增加等问题,从而对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技术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以应对。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前、延长和不稳定。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生产者需要调整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控,以适应气候变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玉米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玉米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其生长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日照、土壤、二氧化碳浓度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阐述玉米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气温气温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玉米的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

如果气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在生长早期,低温会导致叶片变黄、生长缓慢;在生长中期,高温会促使植株生长加快,但同时也会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在生长后期,高温和干旱会导致果实萎缩、叶片焦枯。

因此,为了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应该选择适宜的种植时节和气候条件。

二、湿度除了气温之外,湿度也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长的不同阶段,玉米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生长早期,玉米需要较高的湿度来促进发芽和生长,但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在生长中期,玉米对湿度的要求较低,此时应控制土壤水分,并保持充足的日照和通风;在生长后期,玉米需要较高的湿度来保持果实水分和营养。

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日照日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充足的日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加速植株生长和果实成熟。

通常来说,玉米需要每天8个小时以上的光照。

如果缺乏日照,玉米生长会变慢,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种植玉米时,也应考虑日照的时间和强度,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时间,以确保玉米充分利用光能,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

四、土壤土壤是支撑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基础,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在种植玉米时,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同时,也需要注意土壤的PH值、盐分浓度等环境因素,以避免对玉米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应根据土壤类型和玉米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以保证玉米生长获得良好的土壤环境。

五、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其浓度直接影响玉米生长的速度和产量。

通常来说,二氧化碳浓度在300ppm以上时,玉米生长速度会加快,发育周期将比常态缩短,同时产量和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6年第4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

同时,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将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优势充分发挥,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首先就会影响玉米的发芽,再加上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玉米的总产量带来一定的变数。

一般情况,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都会发生改变,而且还会让霜冻灾害出现的日期呈推迟态势,东三省的霜冻推迟时间平均为7d 以上、10d 以内,月变化将会使玉米减产。

五、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种植率的影响玉米的种植率会对玉米的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的变暖,为适应气候的变化,东北地区对玉米的种植面积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虽然国家执行大豆种植补贴和玉米订购调减政策,但是在气候变暖条件的影响下,玉米的整体种植面积呈一定的增长趋势。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使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域有所限制,而气候的变暖,让更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这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率有所增长的原因,其中,吉林省播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其次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六、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产量的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和农副作物生长的摇篮,土地肥沃,耕地面积大,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的增长速度最快。

气候的变暖,让东北地区更加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不仅让玉米的适宜播种时间有所提前,也扩大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这些构成玉米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玉米的总产量也达到了一定的增长,吉林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黑龙江和辽宁。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十分显著。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默特右旗的气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土默特右旗的气候特征。

土默特右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昼夜温差较大。

降水不均,集中在夏季,且降雨集中在6-9月,其他时间干旱少雨。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温波动较大,日照充足,风大,气候干燥。

这种气候特征使得土默特右旗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并且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气温升高。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土默特右旗的平均气温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夏季的高温天气更加明显。

这种气温上升的趋势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温天气会使得土地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干旱等自然灾害。

其次是降雨量减少。

尽管土默特右旗的降水一直不多,但是近年来降雨量明显减少,而且降雨的分布也变得更加不均匀。

降雨量的减少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作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而降雨量的减少会导致土地干旱,使得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大幅下降。

还有风力增强的特征。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风力明显增强,风沙天气频繁。

这种风力增强的特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强风会破坏作物,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同时还容易引发风沙灾害,对土地造成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扰。

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夜间气温升高和风力增强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气候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是作物生长受阻。

由于气温升高,夜间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产量大幅下降。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扎赉特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农业区,也是著名的农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条件都会对农作物的种植产生一定影响。

了解该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对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以及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及其农业气候区划进行综述。

一、气候特点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寒冷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暑气温较高。

具体来说,扎赉特旗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夏季平均温度在20℃左右。

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

由于其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主要农作物1. 小麦内蒙古扎赉特旗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小麦在当地的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小麦在该地区的生长期与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当地的小麦主要以春小麦为主,也有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

小麦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种植作物,也是扎赉特旗的主要粮食来源。

2. 玉米玉米是内蒙古扎赉特旗的另一主要农作物,玉米在当地的适宜种植面积较大,向阳的坡地和低洼湿地都适合种植玉米。

内蒙古扎赉特旗的玉米品种主要以玉米种子和鲜食玉米为主,其中鲜食玉米以其味道鲜美、口感好而备受青睐。

3. 大豆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处高原地区,地形复杂,而大豆则是一种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灵活的农作物。

扎赉特旗的大豆产量较高,大豆在当地的种植面积也较大,尤其是在丰收村等地,大豆的种植以丰收大豆为主,对当地农民的生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 马铃薯内蒙古扎赉特旗的地理条件对马铃薯的种植非常有利,因此马铃薯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扎赉特旗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原山地和东部的低洼地带,马铃薯种植规模较大,产量也较高,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三、农业气候区划综述1. 麦区内蒙古扎赉特旗的麦区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和冬小麦。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1.主要分布盟市:阿拉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

1.1主要分布旗县: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期、五原县、临河区、磴口县、杭锦后旗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乌审旗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土默特左旗赤峰市:碦喇沁旗、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通辽市:科尔沁旗、奈曼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期、扎鲁特旗兴安盟:科右前期、科右中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 1.2主要分布乡镇: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图勒镇五原县:主要分布在银定图、塔尔湖、新中公、巴音套海一线西南区域临河区:主要分布在狼山农场、新华镇、乌兰图克镇、隆胜镇、双河镇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黑柳子、团结、新民、公庙子、先锋、白彦花等6个多乡镇杭锦后旗:211省道以南的区域,涉及头道桥、小召、召庙3个乡镇磴口县:辖区中东部沙金套海、公地、纳林套海、哈腾套海4个乡镇苏木达拉特旗: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鄂尔多斯以北的沿黄河冲积沉积平原,从西向东覆盖了中和西、昭君坟、展旦召、树林召、白泥井、盐店6个乡镇乌审旗:省道S306沿线的纳林河、陶利、达布察克、河南、图克5个乡镇杭锦旗:杭锦旗西北与磴口县和杭锦后旗交界的巴拉贡镇和呼木都镇土默特右旗:在海子乡与小召子乡一线有分布土默特左旗:在兵州亥、北什轴乡、万家沟果园有分布和林县:主要分布在巧什营乡、舍必崖乡、大红城乡一线松山区:早熟品主要分布在沿阴河流域的刘家营子、大庙镇一线,中熟品主要分布在沿舍路嘎河流域的老府镇、王府镇、中晚期品主要分布在太平庄、兴隆庄沿线。

阿鲁科尔沁旗:主要分布在西南的与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接壤的双胜镇、巴拉旗新发镇巴林左旗:主要分布在集通铁路东南以隆昌镇为中心的区域巴林右旗:主要分布在辖区东南、西拉沐伦河流域以北的区域林西县:主要分布在集通铁路以南,西拉沐伦河流域以北的区域科尔沁区:分布在沿西辽河流域的丰田镇、育新镇、孔家堡镇、钱家店镇科尔沁左翼中旗、:由西向东沿新开河流域在希伯花、舍伯图、腰林毛都3个乡镇科尔沁右翼前旗:古迹乡、额尔格图镇、葛根庙镇、呼和马场良种厂有分布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义和塔拉林场、杜尔基镇开鲁县: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麦新、黑龙坝、建华、东风、吉日嘎郎图扎鲁特旗:在格日朝鲁镇、嘎亥吐镇、巨日河镇、黄花山镇、香山镇、乌力吉木仁苏木均有分布突泉县:六户镇、杜尔基农场、水泉乡、太平乡、永安镇第二篇:四川玉米种植区域发展方向[定稿]我省玉米种植区域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生态特点和经济现状,优化种植布局,对促进四川玉米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张翼超【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并引发多种衍生、次生灾害,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利用东胜国家基准气候站(现已更名为东胜国家基本气象站)及7个旗区1957—2015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局地气候变暖的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力求经过分析所得的结论能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在今后的天气预报制作、防灾减灾、预警发布等多方面决策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气候变暖;鄂尔多斯;农作物;影响【作者】张翼超【作者单位】东胜区气象局,内蒙古东胜 0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2+2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50a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鄂尔多斯市的气候变化和全国是一致的,均呈现出增高趋势,但是各地区增温的幅度是不同步的。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1-4]。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

全市辖七旗一区,东西长约400km,南北宽约340km,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总面积86752 km2,总人口194.07万。

此前许多专家[5]分析探讨过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变化,但均是以全市年、季气温要素的变化着手,而从各站点具体气温要素的变化方面分析的较少。

本文尝试着在全球和我国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从鄂尔多斯地区七旗一区共8个站点出发,以各个站点为基点,选用各站1957—2015年的逐年平均气温资料(因各站点建站时间不同,故所选资料年限略有不同),通过对近60a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及气温距平变化的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事实,旨在提高人们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利弊的认识,尽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且为了解本地区气候小区域变化提供参考。

内蒙古玉米生产

内蒙古玉米生产

内蒙古玉米生产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下面将从内蒙古玉米生产的地理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条件内蒙古地处北纬40°40'~53°23',东经82°07'~126°03'之间,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生长。

内蒙古拥有充足的日照资源和温暖的夏季,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充实籽粒。

同时,内蒙古的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内蒙古的玉米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品种选择内蒙古的玉米品种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内蒙古农民可以选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例如,早熟的玉米品种适用于北部寒冷地区,而中熟和晚熟的品种适用于南部和中部地区。

此外,抗病虫害的品种也应优先选择,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种植技术内蒙古的玉米种植技术也是玉米生产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农民应根据土壤状况进行适当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其次,合理的灌溉措施也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和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及时防治病虫害也是玉米生产不可忽视的一环。

农民应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四、市场前景内蒙古的玉米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粮食安全的要求,玉米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之一。

内蒙古的玉米生产量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不断增长,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同时,内蒙古的玉米也出口到国外市场,为国家的对外贸易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内蒙古的玉米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内蒙古的玉米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内蒙古玉米简介

内蒙古玉米简介

内蒙古玉米玉米既是主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呵再生的工业原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玉米加工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已南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产品体系,并且各类产品都各自形成了产品系列。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等领域。

玉米深加工是玉米转化增值、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对发展玉米产业和玉米经济意义重大。

作为国家玉米主产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发展玉米产业,提高玉米综合效益,是促进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玉米的现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人为环境的影响。

1.中国是全世界玉米面积和单产增长最快和最多的国家,而内蒙古则是国内玉米面积和单产增加最多最快的省份。

纯在全区种植业调整、东西部跨度广、品种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2.2000年出口玉米350万t.2001年出口50万t,2002年16月份‘出口9O万t。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积极开展了优质、专用、特用玉米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如哲单14、哲单2O、四单l9、农大108、郑单958、中单9409、巴单3号、陕单911、长单98、高油ll5、白糯l号、白糯2号、津鲜1号、垦粘1号、垦粘2号、中原单32、东凌白、英国红、科多4号、科多8号、科青1号、科青2号等高淀粉、高赖氨酸、高蛋白、高油、高糖、糯玉米、饲用青贮等优质、专用、特用玉米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开展了多项不同系列品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专特用玉米系列品种栽培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有了一定种植基础。

3.玉米消费(1)饲料内蒙古自治区属半农、半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生态建设、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外销玉米是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自治区玉米年出口量只在3O 万t左右,出口量与玉米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很不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内 蒙 古 东 部 4盟 市 是 内 蒙 古 主 要 的 玉 米 种 植 区 , 通 过 分 析 该 区域 1 9 5 1 ~2 O 1 O年 温 度 、 降 水 和 气 候
生 产 力 的变 化 , 评价了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 响. 研 究表 明 : 从 1 9 5 1 年到 2 0 1 0年 , 区 域 内 6个 站 点 的 温 度 均
2 . 1 数 据 来 源
为 了研 究气 候变 化对 东部玉 米生 产 的影响 , 按 照 内蒙 古玉 米 种植 区 划 , 在温凉区、 温暖 区 和温 热 区各 取 2 个 代表性 站 点 ( 表 1 ) . 研究 所需 的资 料主 要有 玉米 生产 资料 和 气象 资料 . 玉米单 产 数据 来 自内蒙 古农 业 厅 和《 内蒙古社 会 经济统 计年 鉴 》 , 温度 和降雨 量等 气象 资料来 源 于 国家 气候 中心 , 时间跨 度为 1 9 5 1 ~2 0 1 0年 .
第 4 2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 汉 文 版 )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玉米 是 中国和世 界 主要 的粮食作 物 , 内蒙 古是 中国玉 米 主产 区之 一 , 种 植 面 积 和产 量 均 居 全 国前 列 , 研
究气 候变化 对 内蒙古 玉米 种植 业 的影响 具有 重要 现实 意义 . 中外 科学 家 在 气候 对 农 业生 产 的影 响方 面作 了 大量 的研 究口 ” ] . 例如 , 美 国玉米带 随着 生 长季平 均 温度 的升 高 , 玉 米生 长 临界积 温等 值线 北移 , 玉 米生 长 临 界 土壤等值 线 东移_ 1 . 中国气温 的升 高 幅度 由南 向北 递 增 , 年 均气 温增 加 1 ℃时, ≥1 O℃积 温 的持 续 日数 平 均 可延长 1 5 d左 右 , 适 宜作 物种 植 和多熟 种植 的北 界将 北移 口 . 较 寒冷 的高 纬度 地 区作 物生 长期 延长 , 产 量 预计 会相 应增 加. 但是, 增 温会 使极 端天 气 的发生 几率增 加 、 地表 蒸发 量加 大 、 地下 水位 下 降 、 旱 情趋 于严 重 ; 低纬 度地 区高 温天气 和伏 旱加 剧 , 如 果不 采取 应对 措施 会使 种植 业生 产 能力 在 总 体水 平 上 下 降 5 ~1 o , 到2 1世纪 后半期 玉 米等 主要粮 食作 物产 量最 多可 下降 3 7 [ 1 . 由于玉 米生 产对 于粮食 安 全 的重 要性 , 世 界上 许多 国家 , 如南 非[ 1 、 尼 日利亚 _ 2 、 加拿 大 2 、 智利 ] 、 美 国 、 、 肯 尼亚 、 喀麦 隆_ 】 引、 尼泊 尔_ l 2 、 中 国[ 1 4 , 1 7 , 2 6 ] 以及 其 他 一 些 国家 和 地 区 删 , 先 后 开展 了气 候 变 化对 玉米生 产影 响 的研究 . 气温 升高 不仅 影响 玉米 的产 量 , 也影 响种植 制 度 、 适 宜 种植 区 , 1 4 1 5 】 , 甚 至
来年 平均地 表气 温上 升 明显 , 升温 幅度 0 . 5 ~o . 8 ℃, 增 温 速 率 比同期 全 球 平均 略 高 , 预计到 2 1世 纪末 全 球 平均 气温将 升 高 1 . 1 - 6 . 4℃. 中国年 降水量 没 有 明显 的趋 势性 变化 , 但 秋 季 降水 量 略有 减 少 , 春 季 降水 量 略 有增 加 ] . 气候 变化 首 当其 冲影 响 的是农业 l 6 , 而作 为农业 主 体之 一 的玉米 产业 将受 到严 重影 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汉 文 版 )
第 4 2 卷
构 的调整 和资 源优 化配 置提供参 考 依据.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内蒙古 自治 区疆 域 辽 阔 , 东起东经 1 2 6 。 2 9 , 西至东经 9 7 。 1 0 , 东西 直线距 离为 2 4 0 0 k m, 南 起 北 纬
作者简介 : 张宝 林 ( 1 9 7 1 一) , 男, 内 蒙 古 宁城 县 人 , 内蒙 古 师范 大 学 副 教 授 , 主要 从 事 气 候 变 化 对 农 业 生 产 的 影 响 研 究
通信作者 : 高 聚林 ( 1 9 6 4 一) , 男, 内 蒙 古 鄂 尔 多斯 市 人 ,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教 授 , 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 , E — ma i l :g a o j u l i n @y a h o o . c o n. r c n .
一 ,
是一 1 2

 ̄ / 口 r ( S 女 )
其 中 :U F 一0 ; E( S ) 、 r o a r ( S ) 是 累计 数 5 的均值 和 方差 , 在 , , …, 相互独 立 , 且有 相 同连 续分 布
时, E( S ) 一[ ( ” 一1 ) 3 / 4 , v a r ( S ) 一[ ( r / 一1 ) ( 2 n+ 5 ) ] / 7 2 . u F 为标准 正态 分布 , 是按 时间 序列 3 7顺序 , z , …, 计 算 出的统计 量序 列 , 给定显 著水 平 O l , 查正 态 分布 表 , 若 1 UF 1 > u , 则表 明序列存 在 明显 的趋势 变化 . 按 时间序 列 逆 序 ,
S 一∑ ∑ s g n ( x , 一 ) ,
s g ,~ = = = ,
其 中 :秩序 列 s 是第 i 时刻 数值 大于 J时刻 数值个 数 的累计数 ; , , z 分 别为 , 走年 的相应 测量 值 ;s g n ()
为符 号 函数. 在 时 间序列 随机 独立 的假设 下 , 定 义统计 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ol _ 42 NO. 2
Ma r . 201 3
内蒙 古 东 部 玉 米 主产 区气 候 条 件 的 变 化 及 其 对 玉 米 生 产 的 影 响
张 宝林 ,罗瑞 林 ,高 聚 林
( 1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1 0 0 2 2 ; 2 .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 内蒙 古 呼 和 浩特 0 1 0 0 1 9 ; 3 .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图 书馆 , 内 蒙 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2 2 ; 4 .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1 8 )
3 7 。 2 4 , 北 至北 纬 5 3 。 2 3 , 土地 总面 积 1 1 8 . 3 万 k m , 占全 国总面 积 1 2 . 3 . 内蒙古东 部 4盟市 ( 呼伦 贝尔 、 兴 安盟、 通辽、 赤峰) 共 占全 自治 区玉 米总产 7 O . 2 2 .
2 数 据 与方 法
呈显著上升趋势 , 并且发生了温度突变 ; 降 水 量 变化 剧 烈 , 但 没 有 明显 的 变 化 趋 势 ; 气 候 生 产 力 的 变 化 表 明 降 水 量 是 玉 米 生 产 的 主要 限制 因素 , 尤 其 是 温 暖 区 和 温 热 区 ;受气 候 变 化 的 影 响 , 温凉区具有成为 内蒙古玉米 稳产 区 的潜 力 . 气候生产力与内蒙古玉米单产的相关分析表明 , 近些年来 玉米单产 停滞 的主要限制 因素是气候 , 因 此 气 候 资源 应 纳 入 影 响粮 食 安 全 的重 要 因 素 范 围 内 . 关键词 : 内蒙古 ; 玉 米 ;产 量 ; 气 候 变 化
程, 同时使 U B = 一UF , 走 一 , n 一1 , …, 1 , U B 一0 .
, …, , 再重 复上 述过
M— K法 主要 用来 检 测 均值 突变 , 该 方 法 因为 能够 准 确地 检测 出时 问序列 的突变 点 , 因此 被 广泛 地 用于 突变检 测 , M— K法 突变 检测输 出结 果 中有 两条 水平 线 , 分 别 为一定水 平信 度 ( 如9 5 ) 的上 下界 限 , 还有 2 条 曲线 , 一条 为 U F值( UF) , 另一 条 为 U B值( U B) , 若u F 曲线与 U B 曲线相 交 , 且交 点 落在 水 平置 信 度线 之 间则说 明 时间序 列存 在均值 突 变 , 突 变时 间发 生在交 点对 应时 间点 .
肯德 尔检验 法对 温度 的变化 进行 了趋 势检 验l 3 , 利用 桑 斯维 特 纪 念模 型计 算 了气候 产 量 , 并 与 玉米 实 际
单 产相 对照 , 分 析气候 生产 潜力 和资 源利 用情 况 , 提 出切 实 可行 的适应 措施 , 趋 利避 害 , 为玉米 区域化 产业 结
的重点 . 非参 数 的肯德 尔检 验法 ( M— K法 ) 被 广 范应 用 于气 象 资 料 的波 动 性分 析 , 弥 补 了 回归分 析 只 能对 正
态分 布或偏 正态 分布 检验 的不足 , 是 F AO( F o o d a n d Ag r i c u l t u r e Or g a n i z a t i o n ) 推荐 的气候 突变分 析方 法. 对 于具 有 n个样 本 的时 间序列 3 7, 构 造一 秩序 列 S :
2 Ol 2 0 7 l 0 收 稿 日期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D O 1 0 4 / 4 0 9 6 1 0 1 4 , 4 1 2 6 1 0 4 8 ) ;国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2 0 0 9 C B 1 8 6 0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