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长度的单位: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4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 和 。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测量的转化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6、时间国际单位:秒(s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 μm 7、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减小: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选用精密仪器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④改进测量方法 8、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9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s/t 换算关系:1m/s= km/h 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0、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 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1噪声的防治:在 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在 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在 处减弱,如带耳罩。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9、直线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径是直线;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
第三章声的世界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2〕音调:声音的上下,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3〕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5、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调到静音状态。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3〕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
6、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应用:B超、消毒、声呐等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第四章多彩的光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为3×108m/s.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反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漫反射_。
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还有湖中倒影〕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光的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
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其比值为g=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在同一地区物体的重力跟运动状态无关,g随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赤道上g最小,在两极上g最大。
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寻找重心的方法:作图法: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几何中心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3、反射分类:镜面反射:
漫反射:
4、平面镜成像定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三)光的折射
一点:两角:、三线:、、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第三章 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体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3、回声与运用:①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2、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分、 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3ms= 106μm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完
第一二章运动的世界1、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说。
经典力学和实验力学的先驱伽利略。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了相对论。
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建立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2、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__________和物体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______m=___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____μm=__________n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①观察________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观察________是多少;③观察________是多少。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一放一靠二垂直三估三记四多测)(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5、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h、min、ms等,写出下面单位换算:3.6×910ms=________h,3h20min15s=________s.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___。
误差和错误的不同,误差是______(填“可”或“不可”)避免的,错误是______(填“可”或“不可”)避免的,我们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二、运动的描述7、运动的描述(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被选作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XXX提出了XXX说。
2、XXX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XXX的日心说。
3、XXX与XXX三大定律。
4、XXX的相对论。
5、XXX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 小的有dm cmmm um nm.(2)换算干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XXX的有h、XXX。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精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元④多次丈量取均匀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第1页5、测量误差(1)误差:丈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透露施展阐发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汇总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 著名科学家及其事迹哥白尼 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伽利略一一实验物理学先驱一一发明望远镜一一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牛顿一一经典物理学奠基人一一牛顿三定律一一发现万有引力一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爱因斯坦一一相对论 玻尔一一量子力学奠基人居里夫人一一两次获诺贝尔奖一一镭的发现者2、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3、 科学探究七环节:提岀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与合作。
第二章快与慢第一节动与静1、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 参照物:(1) 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 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 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 换算关系:1km =10 m , 1m = 10dm = 100cm = 103mm = 106 gm = 109nm 2、 时间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 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gs )。
36③ 换算关系:1h=60min , 1min=60s , 1s =10 ms =10 g )o 3、 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八年级上沪科版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沪科版物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学期,沪科版物理教材主要涉及了力学、能量、电学和光学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力学1. 运动、力和速度的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作用。
速度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指如果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就会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叫做动力学定律,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叫做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每一个作用都会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
5.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指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则是指物体处于某一位置所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二、能量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指物体的状态具有的实体或场的能力,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运动、位置、形态或质量的变化。
2. 功与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进行移动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
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是瓦特。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刻都是不变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电学1. 静电学静电学指电荷、电场、电势等内容,其中电荷有正负之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路与电流电路通常由电源、导线和负载三部分组成。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传输的过程,单位是安培。
3. 电阻和欧姆定律电阻是指电路的一个元件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欧姆定律指电路中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四、光学1. 光线的概念和性质光线是指自由传播的光线,有直线传播和可逆性等特点。
2. 反射和折射反射是指光线在遇到平面反射面时发生反射。
折射则是指光线在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发生折射。
3. 成像的原理成像的原理指在一个像平面上,通过物体与像平面之间的光线传播,可以得到像,有实像和虚像之分。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沪科版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学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科版八年级上期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 μm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word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文档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研究的根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拟定方案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解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关于另一个物体地址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关于另一个物体地址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早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那么:参照物的采用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根本单位:米 (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mmμ m nm换算: 1km=1000m、 1m= 10 dm = 102369㎝ =10mm= 10 μ m= 10 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可否磨损。
测量:会选:依照测量的实质需要采用合适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别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μm换算: 1h=60min=3600s 1s= 10 3 ms= 106μm6、误差看法: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美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能够减小,但不能防范②屡次测量取平均值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行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②相同的时间,比行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竞赛〕③不相同时间和行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行程多少。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因为速度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练:XXX以每秒5米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求他在10秒内所通过的路程。
解答: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小明的速度为5m/s。
所以在10秒内,他通过的路程为5m/s x 10s = 50m。
第一部分运动复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选择方便研究问题的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练: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XXX《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XXX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可以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中,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为m/s,运输中单位为km/h,两者中以m/s为单位较大。
C。
计算公式:根据s=vt公式,可以得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
速度图象:从速度图象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因为速度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练:XXX以每秒5米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求他在10秒内所通过的路程。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5、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 3速度仪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v空气=340m/s..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5、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②金属探伤③测量距离二、乐音与噪声1、乐音1定义: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2乐音的特性3个①响度A、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B、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②音调A、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B、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③音色A、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B、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2、噪声1定义: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2噪声的来源:交通工具、工厂机械、家用电器等..3危害: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4防止办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三、超声与次声1、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叫次声..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 第四章 多彩的光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1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 固<v 液<v 空气..二、光的反射1、基本概念:一点指:入射点;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2漫反射4、光路的可逆性: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5、面镜1平面镜①成像原理:光的反射..②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应用:①、成像穿衣镜②、改变光路潜望镜..2球面镜一凹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会集作用;②、应用:太阳灶..二凸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②、应用:汽车后视镜..三、光的折射1、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的..5、折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四、光的色散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4、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 ③光心O④焦距f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6、凸透镜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2成像规律: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②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③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以外..④当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⑤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1、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①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②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2远视眼老花眼①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②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七、神奇的“眼睛”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3、望远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4、照相机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投影仪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五章知识要点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力F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4使用方法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书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五、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充气垫..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六章知识要点第六章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知道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二、力的合成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F1+F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F=F1-F2三、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4、运动和力的关系:1物体受到不平衡的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2物体受到相互平衡的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 t 、 g、 mg..4、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5、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6、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归零;调平..3左物右码..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超过量程..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三、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3、单位换算:1 g/cm3=103kg/m34、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5、记住水的密度..6、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7、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四、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的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学称这个托力叫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3、公式:F浮=ρ液gV排五、物体的浮与沉1、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2、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 2盐水选种 3潜水艇 4热气球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九章知识要点第九章机械与人一、杠杆的平衡条件1、定义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 F2·L2;也可写成F2/ F1= L1/ L2..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3、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手、撬棍、铡刀等..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二、滑轮及应用1、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3、滑轮组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2原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3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所用拉力为物重的几分之一..F=G/n三、做功了吗1、机械功1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功=力×距离;即W=Fs..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就是N·m;1J=1N·m..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四、做功的快慢1、功率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P=W/t..3功率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s;功率的单位就是J/s..J/s的专用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J/s;意思是1s内完成了1J的功..1kW=1000W;1MW=106W五、提高机械的效率1、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100%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六、合理利用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2势能:势能可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水能和风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的机械能资源..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5、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 3速度仪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v空气=340m/s;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5、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②金属探伤③测量距离二、乐音与噪声1、乐音1定义: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2乐音的特性3个①响度A、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B、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②音调A、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B、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③音色A、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B、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2、噪声1定义: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2噪声的来源:交通工具、工厂机械、家用电器等;3危害: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4防止办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三、超声与次声1、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第四章多彩的光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1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空气;二、光的反射1、基本概念:一点指:入射点;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2漫反射4、光路的可逆性: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5、面镜1平面镜①成像原理:光的反射;②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应用:①、成像穿衣镜②、改变光路潜望镜;2球面镜一凹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会集作用;②、应用:太阳灶;二凸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②、应用:汽车后视镜;三、光的折射1、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的;5、折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四、光的色散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4、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 ③光心O④焦距f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6、凸透镜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2成像规律: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②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③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以外;④当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⑤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1、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①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②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2远视眼老花眼①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②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七、神奇的“眼睛”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3、望远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4、照相机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投影仪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五章知识要点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书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五、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充气垫;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六章知识要点第六章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知道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二、力的合成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F1+F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F=F1-F2三、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4、运动和力的关系:1物体受到不平衡的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2物体受到相互平衡的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 t 、 g、 mg;4、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5、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6、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归零,调平;3左物右码;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超过量程;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三、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3、单位换算:1 g/cm3=103kg/m34、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5、记住水的密度;6、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7、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四、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的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学称这个托力叫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3、公式:F浮=ρ液gV排五、物体的浮与沉1、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2、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 2盐水选种 3潜水艇 4热气球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九章知识要点第九章机械与人一、杠杆的平衡条件1、定义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 F2·L2,也可写成F2/ F1= L1/ L2;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3、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手、撬棍、铡刀等;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二、滑轮及应用1、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3、滑轮组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2原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3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所用拉力为物重的几分之一;F=G/n三、做功了吗1、机械功1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功=力×距离,即W=Fs;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就是N·m,1J=1N·m;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四、做功的快慢1、功率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P=W/t;3功率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s,功率的单位就是J/s;J/s的专用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J/s,意思是1s内完成了1J的功;1kW=1000W,1MW=106W五、提高机械的效率1、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100%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六、合理利用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2势能:势能可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水能和风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的机械能资源;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著名科学家及其事迹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实验物理学先驱——发明望远镜——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牛顿——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牛顿三定律——发现万有引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爱因斯坦——相对论 玻尔——量子力学奠基人居里夫人——两次获诺贝尔奖——镭的发现者2、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3、科学探究七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快与慢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5、测量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第三节 快与慢(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
它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t s v /= 速度 =时间路程/(3)单位:①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 km/h 。
②单位换算:3.6km/h h36001km1000111m/s =⨯=s m sm h km /6.3136001000/1==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3)平均速度:①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s/t v = ③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注意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必须一一对应。
第三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常见物体的发声原理:人发声——利用声带的振动 笛子发声——空气柱振动 蜜蜂、蚊子——利用翅膀的振动 琴、二胡等——利用琴弦振动发声 鼓、锣等——靠鼓面或锣面振动发声 3、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频率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① 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人感到每秒1000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② 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
(3)音色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
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它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就是由于音色不同。
5、人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1、区别乐音还是噪声的方法:(1)从定义本质上区别: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它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超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这一点看,所有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乐音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也可能成为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
(4)减弱噪声的方法:① 在声源处减弱:可以采用更换声源或加屏蔽罩隔离。
②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建立隔声屏障来反射或部分吸收传来的噪声。
③ 在人耳处减弱: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以戴上耳塞、耳罩等护耳器具,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官。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1、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
(2)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
(3)声音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响度,才能引起耳膜的振动,使人有听觉。
2、超声: 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 称为超声波,也叫超声(人听不见)。
3、次声: 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 称为次声波,也叫次声(人可以听见)。
4、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彩超) (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传播1、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个条件)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s m c/100.38⨯=,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8×1015m )。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6、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
(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节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 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 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 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 表示。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4)反射类型:①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④ 实例:a. 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 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电影。
2、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②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④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平面镜中像的形成:平面镜所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入射到镜面,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的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
如图2所示,光源S 在平面镜后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
如果用光屏放在平面镜后的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
(3)实像和虚像:①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像)②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像) (4)平面镜的应用:① 成像 ② 改变光路(光的传播方向)'SS法线N(5)凹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①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②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6)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①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