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2 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的色彩_颜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_颜色》。
本节课主要介绍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以及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以及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塑料片、白色光束、三棱镜、实验器材一套。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颜色现象,如彩虹、彩色电视等,引导学生关注颜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色光的三原色利用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塑料片覆盖在白色光束上,让学生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引导学生认识色光的三原色。
(2)颜料的三原色展示彩色画作,让学生观察到画家是如何通过混合红、黄、蓝三种颜料来得到其他颜色的,引导学生认识颜料的三原色。
(3)光的色散现象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颜色相关的实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草地是绿色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光的色彩_颜色1.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3. 光的色散现象:白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
答案:1. 天空是蓝色的,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作用较强,所以天空呈现出蓝色。
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2篇)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想:本节教材是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
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本节课的主要物理知识蕴含于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研究方法的习得也与探究过程密不可分。
因此,本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指导、帮助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高质量地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知道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
3.探究色光的混合,观察物体的颜色,获得有关活动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对比法来研究物理问题,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
4.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5.知道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光源的概念,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3.光具有能量。
难点:1.色光的混合。
2.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学突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笔记一记等学习过程,进而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三棱镜、光屏、平面镜、有色透明玻璃若干、白纸、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一组光源图片。
提问:什么是光源?可分为哪几类?图中各光源属于哪一类?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发光体的名称和它们的颜色。
引出本节课题:光的色彩、颜色。
学生对照图片,阅读“信息快递”。
学生讨论回答。
通过观察各图,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发现它们的色彩不同,引发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产生探究其原因的想法。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1 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2)
§3.1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了解光的三基色及产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光具有能量。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2、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太阳日出景象、落日余辉、闪电、五光十色的舞台灯光变幻等。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什么是光源【做一做】学生利用自备器材(蜡烛、火柴、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光。
【点拨】师:像这类点燃的蜡烛、打开的手电筒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讨论】学生交流讨论:若蜡烛没有点燃、手电筒没有打开,它们是不是光源?【小结归纳】(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强调:光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光发出;②是自身发光。
【思考】下面物体哪些是光源?萤火虫、放映幻灯片的银幕、太阳、月亮、恒星、点燃的蜡烛等。
并思考哪些是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归纳】天然光源就是自然界存在并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人造光源就是在人为条件下使其发光的物体。
如:正在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非光源是指看起来也亮但不是自身发光而是靠反射其他光源的光的物体。
如:月亮、宝石等。
【例题】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1、2、3、6、7、11;属于人造光源的是2、7;不是光源的是4、5、8、9、10。
(1)太阳(2)正在发光的电灯(3)萤火虫儿(4)白墙(5)月亮(6)发光的水母(7)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8)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9)闪闪发光的宝石(10)金星(11)织女星2、光的色散现象【想一想】人们认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你认为这是真的吗?【做一做】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
如书中图3-7所示。
【提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教学设计】:本节为新授课。
教学内容有光的色散(实验)、色光的混合,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光知识的基础。
在以前的教材中,该节为选修课,现在的教材为必修课,教学方式也起了大变化,教师是引导者通过启发引导,引发学生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可能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实验方法对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进行探索和验证。
在教学设计上,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材料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光源、光的色散现象相关资料,布置学生走访照相机馆了解滤色镜的相关知识,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猜想,调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三原色。
能力目标:1能够识辨自然界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3搜集资料,组织整理材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教具学具器材】教具:幻灯机、蜡烛、电灯、三张玻璃纸(红、绿、蓝)、颜料工具一套、学具:平面镜、、肥皂泡泡盒,光盘、三张玻璃纸(红、绿、蓝)器材:彩色电视机、放大镜【保留板书】青练习题1 、雨后天空上出现的美丽彩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组成。
2、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的电视机的荧光屏时,就能看到屏上:_________的光点,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光的________混合而成的3、将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到白纸,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色;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_____色;将蓝光和绿色同时照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色。
4、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闪电、宝石、发光水母5、下列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彩色画面五彩缤纷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6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的太阳光是最单纯的光B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C照相机镜头前加上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D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透过绿色的光。
物理八年级苏科版教学设计《光的色彩颜色》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思路教材依据:本设计以苏科版教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为依据。
指导思想: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节教学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老师尽量为学生创造情景,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光的色彩、色光的混合以及探究物体的颜色之谜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初步了解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
学情分析:对光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太阳光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并不困难。
但对于物体的颜色之谜学生比较难理解,这也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习小组的协作精神,激起小组间的竞争意识,经历热热闹闹的实验探究之后,能沉下心来冷静的分析实验现象。
在小组间交流、互相补充的基础上顺利的得出结论。
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能力目标:1、会区分两种常见的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通过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3、会用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4、能根据物体颜色形成的原因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5、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说明光具有能量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及其分类;2、知道光的色散现象;3、识记光的三原色,知道色光的混合;4、知道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彩;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难点: 物体的颜色【教具学具】三棱镜、光屏、小平面镜手电两个、绿色和蓝色的玻璃纸、彩色图片、白纸【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探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 颜色》教学设计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③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
④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⑤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色散难点:1.色光的混合。
2.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PPT课件、三棱镜、光屏、打火机、蜡烛、手电筒、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片各一张、滤镜、放大镜、色光的混合教学仪器一台学具准备(2~4人一小组,每一小组器材):三棱镜、光屏、手电筒、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片各一张、蜡烛、(如果学生面前有电脑或电视准备)放大镜、色光的混合教学仪器一台(如果该器材不够,可以多准备两只手电筒)教学过程:随堂练习1.光源分为和两种.在太阳、发光的白炽灯、闪亮的萤火虫、发光的手电筒、恒星、激光、闪电、月亮、行星中属于前者的是,属于后者的是.2.白色的太阳光经三棱镜可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3.冬天在阳光下人感到暖和,这说明光是具有______的。
4.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5.电视机上各种彩色的图像都是由三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指( ) A.红黄绿B.蓝紫青C.红绿蓝D.红黄蓝6.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全部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A、白色B、黄色C、无色D、彩色7. 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而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是何种颜色?。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
3、知道色光的混合和光的三原色。
4、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5、认识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能够识辨自然界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3、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4、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在阳光下吹泡泡。
展示图片:阳光下的泡泡、彩虹、夜晚绚丽的城市。
光就像大自然的化妆师,将万物描绘出丰富的色彩。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
环节二、层层深入,构建新知1、人眼看见物体的条件提问: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人眼,物理上把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光源啊?学生思考、回答。
生:太阳、电灯、蜡烛等师:引导学生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电灯和开亮的电灯有何区别师: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将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的色散(太阳光的分解)教师:太阳是我们看到的最大的天然光源,太阳光是什么颜色?学生:白色。
师: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不能分解,你们觉得对吗?实验: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学生观察光屏。
活动结束:各组交流实验现象,归纳结论: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就是色散。
因此,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师:关于光的色散,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生:彩虹。
师解释雨后彩虹(太阳光通过空中小水滴经过色散形成彩色光谱。
)师:物理学史上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他不仅将白光分解为七种色光,还通过实验将分解得到七种色光混合还原为白光。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1 光的色彩 颜色 教案 (2)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节为新授课。
教学内容有光的色散(实验)、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和光具有能量。
在教学设计上,课前要织组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能正确面对试验现象与理论结论的差距,并找出影响试验的原因。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调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识辨自然界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
3、知道色光的混合和光的三原色。
4、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5、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学会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6、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在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3、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备注一、引入课题通过观看刚才的画面,同学们有何感想?光的世界五彩缤纷,美丽斑斓的图画让我们心旷神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光的色彩颜色。
(板书课题),光的色彩颜色。
观察图片,上述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举手发言生:发光给学生展示几幅图片,让他们认发光的物体。
二、光源的定义及分类引导学生注意电灯、蜡烛什么时候才发光。
我们把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板书)展示霓虹夜景与太阳两幅图片并进行对比。
引:与五光十色的霓虹夜景相比,白色太阳光显得十分单纯,真的是这样吗?引入色散。
引导学生举例:教师引导:月亮是光源吗,电灯呢【板书设计】光的色彩颜色1、光具有能量2、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天然人造)3、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1《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1节《光的色彩颜色》。
本节主要介绍了光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颜色: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白光和单色光的颜色,以及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2. 色光的三原色: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3. 颜料的三原色:让学生了解红、黄、蓝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颜料,这三种颜料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光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等基本概念,学会用三原色混合产生各种颜色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的概念及混合方法。
难点: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色光和颜料三原色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激光笔、透明塑料尺、彩色透明塑料片、白色屏幕。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括红、绿、蓝三种色光灯泡、颜料盘、画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颜色,思考颜色的来源和产生原理。
2. 光的颜色:(1)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光的颜色,让学生了解白光和单色光的颜色。
(2)用激光笔照射白色屏幕,让学生观察光的颜色。
(3)让学生用透明塑料尺和彩色透明塑料片进行实验,观察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3. 色光的三原色:(1)让学生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灯泡进行实验,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2)讨论得出色光的三原色。
4. 颜料的三原色:(1)让学生用红、黄、蓝三种颜料进行实验,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2)讨论得出颜料的三原色。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光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的概念及混合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1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我设计的这节课的是《光的色彩——颜色》。
设计意图是通过探究光的色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颜色产生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光的色彩,知道颜色的形成原理,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颜色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颜色的三个要素: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了解色光和颜料混合的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颜色现象。
教学难点是光的色散,重点是光的色散现象和颜色形成原理的理解。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电脑、投影仪、彩色光盘、白纸、三棱镜等教具和学具。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下生活中的颜色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光的色散现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色散的本质和原理。
颜色形成原理的理解,尤其是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区别,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颜色现象,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在解释颜色形成原理时,我会特别强调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区别。
我会拿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盘,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它们分别是光的三原色。
然后,我会拿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它们分别是颜料的三原色。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不同。
对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我会给出一些生活中的颜色现象,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我会问学生: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天空是蓝色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作用。
又如,我会问学生:为什么彩虹是七彩的?学生可以解释说彩虹是七彩的是因为阳光通过雨滴时的色散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2苏科版
【关键字】物理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2 苏科版年级学科课题备课人教学目标1、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重难点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3、光具有能量。
课时 1 时间预习练习:1、光源是指的物体,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种。
光也具有能量,叫做。
2、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3、白色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这表明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有多种色光组成的光。
4、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
”这个实验说明了光的现象。
首先用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
5、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教学过程:一、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例:太阳、激光、点燃的蜡烛、舞台灯光、萤火虫、闪电二、光的色散:分解太阳光a)师提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b) 师鼓励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找出正确的答案。
c) 师生交流: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2.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并由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滤光镜(出示给学生看)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色光的混合见教材。
四、颜料的混合色光可以进行混合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美术课上用的颜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调出不同的色彩。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颜料的混合:见教材。
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
五、光具有能量结合身边事例,师生共同讨论光的作用。
1、植物的光合作用;2、太阳能电池;3、太阳能热水器;拓展与提高:为了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透明物体的颜色,某同学找到以下器材:手电筒二只,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纸各一张,白纸一张,请你帮他分别设计一个方案来进行探究 .课堂检测: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月亮B 闪闪发光的红宝石C 萤火虫D 电子表上的液晶2、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全部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A 白色B 黄色C 无色D 彩色3、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A 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doc
《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内容与地位《光的色彩颜色》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对光的色彩之谜的揭秘。
此内容位于《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第二部分:运动和相互作用。
课标对本节的规定为: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例9,观察两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本节知识是光学的第一节,与前面所学内容基本没有联系,但要用的物理探究的一些方法。
对于后面光学知识的学习做铺垫,联系也不是很大,内容难度不大,课标要求为了解级,尽量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相关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或用到到这节的光学知识,前两章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在能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对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难点:色光的混合及物体的颜色。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多种色光。
(3)知道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现象。
(4)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缤纷多彩,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法和学法根据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计划综合采用启发法、实验探究及学生分组学习等多种方法教学。
三、教具学具手电筒、水、平面镜、三棱镜、彩色透明纸、三基色演示仪等、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光的混合重点难点%1红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得到紫光;蓝光和绿光混合得到青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苏科版
红光与绿光混合产生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产生品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混合产生青光。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我们将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4.实验探究活动三:颜料的混合
我们已初步了解了光的三原色的混合规律。而作画时使用的颜料,也有红、蓝、绿三种颜色,它们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是否相同呢?
实验探究活动二:色光的混合
问题:将红、绿、蓝中任意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呢?
(1)学生探究:
实验设计思路:让每位学生动起手来,主动探究色光的混合情况。
实验器材:红、绿、蓝透明玻璃纸、小电筒。
实验目的: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
实验步骤:在两小电筒上各放一片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将不同色光投影到屏幕上,转动电筒使不同色光在屏幕上交会,学生观察交会处光的颜色。
实验器材:投影仪、带有窄缝的遮光板、三棱镜、屏幕。
实验目的:光的色散现象
实验步骤:用一块带有窄缝的遮光板放在投影仪上,调节镜头,使从平面镜中反射出来的光束大约与水平面成60度角,并在屏幕上形成一条清晰狭窄的白光带,将三棱镜安装在铁架上,并让棱镜可绕轴转动。演示前,调节好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演示时,调节三棱镜高度并转动三棱镜,可观察到屏幕上白色的光带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谱。
学具:三棱镜、平面镜、太阳能帽、肥皂泡泡盒,太阳能计算器、光盘、颜料工具一盒、三张玻璃纸(红、绿、蓝)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当我们走进一间暗室,通常会形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怎样才能看到手指呢?
生1:打开房间的灯
为什么?
生(齐):因为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多媒体展示色彩缤纷的光学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2 苏科版
年级学
科
课题备课人
教学目标1、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重难点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3、光具有能量。
课时 1 时间
预习练习:
1、光源是指的物体,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种。
光也具有能量,叫做。
2、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3、白色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这表明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有多种色光组成的光。
4、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
水,成霓虹之状。
”这个实验说明了光的现象。
首先用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
5、光的三原色是:、、;
颜料的三原色是:、、。
教学过程:
一、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例:太阳、激光、点燃的蜡烛、舞台灯光、萤火虫、闪电
二、光的色散:分解太阳光
a)师提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
b) 师鼓励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找出正确的答案。
c) 师生交流: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2.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并由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滤光镜(出示给学生看)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色光的混合见教材。
四、颜料的混合
色光可以进行混合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美术课上用的颜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调出
不同的色彩。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颜料的混合:见教材。
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
五、光具有能量
结合身边事例,师生共同讨论光的作用。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太阳能电池;
3、太阳能热水器;
拓展与提高:
为了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透明物体的颜色,某同学找到以下器材:手电筒二
只,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纸各一张,白纸一张,请你帮他分别设计一个方案来
进行探究 .
课堂检测: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
B 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C 萤火虫
D 电子表
上的液晶
2、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全部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A 白色
B 黄色
C 无色
D 彩色
3、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 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