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解析:C 分析表格可知,商朝与夏朝相比、西周与商朝相比,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种类增多,功能也越来越细化,故C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耒”“析”等农具表明当时仍使用木制农具,B项错误;表格中不涉及农业管理信息,D 项错误。
2.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 )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
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筒车,而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灌溉工具不能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故C 项错误;筒车只是灌溉工具,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故D项错误。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耕地面积逐步减少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解析:A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自公元1734年至公元1766年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因此有必要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中是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不是耕地面积,故B项错误;材料中人均土地减少主要是因为人口增长,不是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
材料中表现的是人地矛盾,不涉及抑商,故D项错误。
4.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A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发展,C项因果倒置;土地兼并是大土地所有制形成的主要途径,农业发展,小农经济形成无法阻止土地兼并,D项排除。
5.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解析:C 材料反映出两晋南朝时期农作物的种植,不能据此推断当时的赋税和社会状况,故A项错误;由农业不能推断当时的商业与城市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由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以推断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江南开发加速,故C项正确;由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能推断当时的经济重心与租佃关系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6.《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时期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
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
A.脆弱性
B.停滞性
C.封闭性
D.先进性
解析:B 材料未涉及农业发展的脆弱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战国到1949年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可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具有停滞性,故B项正确;封闭性指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的先进性,故D项错误。
7.《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解析:B 东西织室是西汉时在都城长安设立的服务于皇室的工场,只为帝王、贵族服务,属于官营手工业,故选B项。
8.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B 根据题干提及均田制下“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可知此规定促进家庭纺织业发展,有利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商品经济注重商品的流通,材料中绢、帛、布等均不进入市场,A 项排除。题干强调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民营、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C、D两项。
9.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 )
A.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
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
C.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
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
解析:D 根据材料中“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等信息可以看出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D项正确。10.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解析:A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各诸侯国君重视商业的发展,其原因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
11.某同学搜集到唐朝晚期的二则史料,一则是关于唐文宗禁止京城夜市的诏令,另一则史料中有“锦江(成都)夜市连三鼓(三更)”的记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市的管理落后于新形势
B.南方夜市比北方发达
C.市已经突破时空的限制
D.夜市已经与早市相连
解析:A 根据题干中唐朝晚期一方面明文禁止京城夜市,而另一方面成都夜市繁荣,说明市的管理落后于新形势,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南北方的夜市的比较,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市冲破时空的限制是在宋代,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出现早市,故D项错误。
12.明洪武八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货卖,“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致使货物很长时间不能卖出。“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
A.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
B.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C.朝廷约束勒索商人的行为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C 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与材料“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关吏留而税之”说明官府依旧对商业进行有效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可知,官吏对商人的盘剥受到皇帝的惩罚,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关吏留而税之”,结合所学,可知商人的地位依旧较低,故D项错误。
13.《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
解析:B 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广告是否从北宋时期开始,故A项错误;夜市在宋朝常态化,灯箱广告的形式适应了晚上的商业活动,故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北宋广告的形式,未涉及商业竞争问题,故C项错误;灯箱广告反映灯箱功能多样化,与家庭手工业发展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