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六上)K11

合集下载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 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1、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1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3、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5、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6、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 上册

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 上册

国学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第二课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目录编者的话公民道德三字经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古诗篇八阵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岳阳楼黄鹤楼秋夜寄邱员外听筝赠别(二)贾生清平调三首之一、二满江红雨霖铃一剪梅长相思青玉案元夕声声慢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现代诗歌流星麦苗迎春花融冰枯叶蝶书古今对偶句(节选) 走进永州零陵春望伤渔溪三首国学经典论语十则增广贤文(下)编者的话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学习中华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

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认知,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小学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我们杨梓塘小学地处西山,与永州最高学府湖南科技学院相邻,西邻朝阳岩,北接文化圣地柳子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

长期以来,学校本着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文化兴校,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六年级国学经典选读指定篇目

六年级国学经典选读指定篇目

六上【12篇(97-108)】97.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zh é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b ó,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译文: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9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 īn 薄b áo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 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

判官,官职名。

⑵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4)惨淡:昏暗无光。

(5)满:铺满。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六年级国学第1课《始皇出游》教案

六年级国学第1课《始皇出游》教案

第1课:始皇出游一、教材内容:始皇出游(第一课时)课文、日积月累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了解“皇帝”这个称呼的来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日记月累”的部分,导入新课。

2.介绍“皇帝”这个称呼的来历,然后导入,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三)再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课文,认真听,注意老师的停顿。

2.教师范读课文。

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教师可以重点指导。

例如: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渡。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特别注意句子的停顿。

第1课:始皇出游一、教材内容:始皇出游(第二课时)古今对译理解课文二、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和译文,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大意。

2.简单了解始皇出游的路线以及在途中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和译文,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注释和译文,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大意,简单了解始皇出游的路线以及在途中发生的事情。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始皇出游》,齐读课题2.齐读课文,读通句子,读正确、流利。

(二)古今对译理解课文1.那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请同学看课文的内容,老师读译文内容,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

2.教师读,学生看、听。

3.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请同学们再读译文或借助注视。

4.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相信你现在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文。

(三)了解故事1.同学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你能简单说说始皇出游的路线以及出游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及指定书目汇总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及指定书目汇总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12首)班级:六(3)班 姓名:9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 īn 薄b áo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 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

判官,官职名。

⑵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4)惨淡:昏暗无光。

(5)满:铺满。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98.夜归鹿门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1)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2)余:我。

(3)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4)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5)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译文: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同学们,咱们的国学经典诵读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世界的大门,那里面的宝贝可多啦。

还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理解,这多神奇啊。

就像我们玩游戏,第一遍玩可能只知道个大概,再玩一次就发现了好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小细节、小技巧呢。

学习也是这样,不断回顾之前学过的东西,总能发现新的宝藏。

再讲讲古诗词。

李白的诗就像一场盛大的魔法表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瀑布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银河一样,这想象力简直要冲破天际了。

我们读着这样的诗,感觉自己就站在那瀑布旁边,被那巨大的水流冲击得目瞪口呆。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幅塞外的壮丽画卷就展现在眼前啦。

那沙漠里孤孤单单的一股烟直直地升向天空,黄河边一轮圆圆的落日慢慢下沉。

感觉我们就像骑着骆驼的探险家,在这广阔的沙漠里欣赏着这独一无二的美景。

国学经典诵读可不只是死记硬背那些文字哦。

它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我们能和古代的智者对话,能看到古人眼中的山川日月、人情世故。

每一句经典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们的脑海里闪闪发光,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有内涵。

所以啊,同学们,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场国学之旅吧!。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古诗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古诗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古诗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古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 《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年级上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六年级上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LD小学六年级(上)国学经典背诵篇目1、《夜月》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格外地感到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3、《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原本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4、《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论语》节选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DOC)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DOC)

国学经典一第一单元《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 I-八经典畀现—:A人◎宪①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層,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⑤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⑥◎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⑧善射,募⑨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⑩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子曰:“为命,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修饰之,东里⑤ 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⑥。

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曰:“人也⑦。

夺伯氏⑧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⑨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 (经典再现過◎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薛④大夫◎子路问成人⑤。

子曰:“若臧武仲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⑦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⑧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⑨于公明贾⑩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子曰:“晋文公谲0而不正,齐桓公1正而不谲。

”(四)(经典再现邇2…・臥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⑤,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目录六年级上学期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赤壁唐·杜牧……十五夜望月唐·王建……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六年级下学期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七夕唐·白居易……夏日山中唐·李白……观沧海三国·曹操……《论语》《论语》是记载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古代经典,是我国古代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

《论语》名称的由来,班超《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通行的《论语》20篇,共511章。

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教育、道德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性格、思维等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指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学说和《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著名学者李南也指出:“认识中国文化传统要从儒家开始,认识儒家要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需从《论语》开始。

《论语》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部奇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著名学者李家秀提出:“《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早成功的传记书,是中国经籍中最好的一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汤一介提出:“《论语》是一部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伟大的书。

六年级国学第十一册古诗

六年级国学第十一册古诗

六年级国学第十一册古诗
墨梅王冕(元末明初)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洞庭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泊船瓜洲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子吟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国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国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国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在国学课程的六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本文将介绍该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经典名著一部分课程内容将涉及到中国古代经典名著的阅读和解析。

这些著作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1.《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学生将会读到小说的选段,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一些深刻的道理。

2.《论语》这是孔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会学习其中的经典语录,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3.《三字经》这是一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精髓的经典读物。

学生们将会背诵和解读其中的内容。

二、诗词欣赏在这个学期里,学生们将会学习一些古代的优秀诗词,并欣赏其中的美。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智慧。

1.唐诗宋词学生们将会学习到一些唐代的名家作品,如杜牧、杜甫、白居易等,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宋代的优秀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

2.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这两种古体诗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表达方式,学生们将会通过学习和创作这些绝句,锻炼自己的诗词写作能力。

三、传统节日与礼仪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将会学习到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相关的传统礼仪。

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课程中,学生们将会了解到春节的习俗、风俗和由来,并学习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传统诗词。

2.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学生们将会学习到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同时也会了解到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食品和活动。

四、传统文化艺术学生们还将接触到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包括书法、绘画和剪纸等。

1.书法欣赏学生们将会学习到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并有机会亲自体验书法的乐趣。

2.绘画技巧学生们将会学习一些传统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颜色的搭配等,同时也会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目录一、国学经典1.古今贤文(志向篇)...... ........... (3)2.古今贤文(劝学篇)................. (3)3.古今贤文(真理篇)................. (4)4.古今贤文(合作篇)................. ....... .. (5)5.古今贤文(读书篇)................. ........ . (6)6.苏幕遮·怀旧 ....................... 宋·范仲淹6 7.相见欢 ........................ ......宋·李煜7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8 9.江南春....................... ........宋·寇准8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911. 蝶恋花·春景............... ..... ...宋·苏轼912.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1013.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114. 陋室铭.................. .........唐·刘禹锡1115.爱莲说................ ............宋·周敦颐12 16.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17.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14 18.螳臂挡车.................... 《淮南子·人间训》15 19.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15 20.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16二、经典美文1.《海燕》.......................... .. ..... ............... ........ ....... .高尔基172.《春》.......................... ....... ..................... . .... ... .... .朱自清173.《匆匆》.......................... ........ ............... .... .... ... ....朱自清184. 《桂林山水甲天下》....... ......... ..................... .... . 陈淼195.《乡愁》................... ............... .... .... ... ..... ....... ... 余光中20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217.《少年中国说》.................................. ........... .... .... 梁启超228.《爬山虎的脚》.................................. ............ .........叶圣陶229. 《趵突泉》......................................... ....... ........... .老舍2310.《燕子》......................................... ... .................. ..郑振铎2411.《麻雀》.......................... ....... ................ ......... 屠格涅夫2412. 《眼睛》.................................................. .......... ...姜华2513.《雷锋日记》..................... ................. ...... ...........雷锋2614. 《猫》.............................................................. .... 老舍2615.《珍珠鸟》......................................... ........ ...........冯骥才27三、爱我中华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82. 我爱这土地.............................艾青303.炉中煤 .................. ...............郭沫若30四、对联集锦第一部分国学经典——古今贤文1. 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

国学经典六上K1课件

国学经典六上K1课件

国学经典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国学经典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
特点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传承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传承和发展国 学经典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道德观念
国学经典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 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公共活动
举办国学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吸引公众参 与,提高国学经典的知名度。
教育推广
加强国学教育在中小学、大学的推广力度,提高 青少年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认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国学经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启示作用。
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现代生活
教育引导
通过教育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接受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念,将
其融入日常生活。
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如国学讲座、 读书会等,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国 学经典的内涵和价值。
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社区 建设等,将国学经典的价值观转化 为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代视角
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视角来解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现代社会的 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04
国学经典与现代生活
国学经典中的现代价值观念
01
02
03
仁爱与尊重
国学经典强调对他人的关 爱与尊重,这是现代社会 中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诚信与责任
国学经典强调个人的诚信 和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 中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促进文化交流
国学经典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有助 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6上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6上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第11周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

6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7

沁园春·雪毛泽东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湖南长沙白沙古井联
第14周
叠韵联
老枣靠道倒,矮槐捱阶栽。——杨慎对杨廷和联
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第15周
行业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撰茶馆联
绘色绘香绘声绘影,有水有山有物有人。——照相馆联
佳木由来堪作器,良工自古不遗材。——家具店联
歇后语诵读
西游记歇后语
无情对
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张之洞
五风十雨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
有酒不妨邀明月,无钱哪得食云吞。
第9周
数字联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小学六年级上册国学PPT 第一课 始皇出游

小学六年级上册国学PPT 第一课 始皇出游
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 (kē),渡/海渚(zhǔ)。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 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kuàijī),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shèng)/渡。并/海/上,北/至/琅邪(lángyá)。方士 /徐巿(fú)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 得,然/常为大鲛(jiāo)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 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 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令/入海者/赍(jī)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琊北/至 荣成山,弗见。至/之罘(fú),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史 记》)
统一六国
始皇出游
始皇出游。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kē), 渡海渚(zhǔ)。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 渡。上会稽(kuàijī),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shèng)渡。并海上,北至琅邪(lángyá)。方士徐 巿(fú)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 然常为大鲛(jiāo)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 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 赍(jī)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 至之罘(fú),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史记》)
《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 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 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 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经典要义3、4、5条。
2、通过领悟、反复诵读记住内容。
3、教育学生做事要讲策略。
教学重点
背诵经典要义。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ຫໍສະໝຸດ 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复习(5)
1、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第1、2条。
2、抽背。
二、学习新内容。(33)
1、明确学习内容,出示句子。
2、师读。
3、生试读。
4、纠正错误。
5、逐句练习,理解句子含义。
6、各种形式练习背诵。
三.小结(2)
一、
1、生自由练习背诵。
2、生背,互相提建议。
二、
1、从教材中找出句子。
2、学生认真听,并试着断句。
3、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
4、学生交通流。
5、认真倾听老师讲解,领会句子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壹”主题词及部分经典要义。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
2、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记住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
3、明白智慧对人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
教学难点
理解意思。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三、提出要求,总结表扬
作业布置
自由练读
教学反思
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对照。
3、学生跟读。
4、教师一句一句教读,并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大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吕氏春秋·察今》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你知道以下成语 的意思吗?请你连一连。
释车下走 知人不易 鄙人弃玉 厉王击鼓
只要一次失信,就会丧失信誉,造成严重后果。
无真才实学而又盲目听从他人,其结果必然是上当受骗
越是情况紧急越要头脑冷静、办事周密,否则欲速而不达。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只凭表面现象判断他人优劣 往往会出差错。
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方法来找 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 们:世界上的事物总在 发展变化着,事情、地 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 题的途径、方法也应灵 活有变。
1.这三则寓言故事中的“郑人”、“宋人”、 “楚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
做事( )、(
)、( )。我们不能向他们学习,凡事要

)、(
)、(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有且之履者:且,想要。置,购买。履,鞋子。 者,······的人。
自度其足:度,测量。 置之其坐:置,放。之,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
座位。
至之市:至,等到。之,到······去。 忘操之:操,拿、携带。之,量好的尺码。 乃:才。 吾忘持度:持,拿。度,量好的尺码。 反归取之:反,同“返”,回去。之,它,指尺码。 及反:等到赶回集市上。 罢:散,结束,停止。这里指集市已经散了。 遂:于是,就。 试之以足:即“以足试之”,用脚试试鞋子。 宁:宁可。
“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的这句话真是可笑之至!然而 这则寓言是想让我们笑过之后明 白这样一个道理:凡事要从客观 实际出发,不应只相信 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 教条,要大胆尝试, 这才是解决问题最有 效的途径。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田者。田
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 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 的尺寸,然后把它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去集 市的时候却忘了拿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 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却发现量好尺 寸的绳忘记带了,于是又急忙 赶回家取。等到他返回集市 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 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 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教试试鞋呢?”他 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 信自己的脚,”
)。(括号中填相关的成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吕氏春秋·察今》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你知道以下成语 的意思吗?请你连一连。
释车下走 知人不易
只要一次失信,就会丧失信誉,造成严重重后后果果。。 无无真真才才实实学学而而又又盲盲目目听听从他从人他,人其,结其果结必果然必是然上是当受上骗当受骗。
世界万物总是在 不断地发展着、变 化着,情况变化了, 我们想问题、做事 情应该怎样做呢? 读读下面的寓言故 事,想想是否能从 中受到启迪呢?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 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 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 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 育或讽刺的目的。寓言最 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 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 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 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 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 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 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 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 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
剑于舟中坠于水,遽 契其舟曰:“是吾剑 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 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
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 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 这个人顺着船沿上 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 还在原来的地方,不
郑人买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且之履者,先 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儿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 归取之。及反,市罢,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 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韩非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政论家。韩非子继承和发扬
了荀子的法学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 的集大成者。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 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直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 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于是,那 个 农民荒废了他的耕 作,天天等在树桩旁, 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 了宋国的笑柄。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 多么偶然碰巧的事啊!这位宋人却 把它当做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由此 就“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可想而知。这则寓言让我们懂 得:偶然性不能代替必然性, 情况变了,事情也会随之 改变。我们不要想着不劳 而获,而应该努力创造, 踏踏实实做有意义的事。
鄙人弃玉 厉王击鼓
越越是是情情况况紧紧急急越越要要头头脑脑冷冷静静、、办办事事周周密密,,否否则则欲欲速速而而不不达达。。
要要深深入入了了解解一一个个人人并并不不容容易易,,只只凭凭表表面面现现象象判判断断他他人人优优劣劣 往往往往会会出出差差错错。。
1.这三则寓言故事中的“郑人”、“宋人”、“楚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 做事( 墨守陈规 )、( 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 )。 我们不能向他们学习,凡事要( 随机应变 )、( 除旧布新 )、 ( 推陈出新 )。(括号中填相关的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