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1课时)

合集下载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

解:2) q 1 2,a3 52a1 (1) a = n = , n 2a= ±q1) 2 说明:.∴ q = 1 n 1 即 意q(1 q 1 的取值, 1 在利用公时式一定要注 应把它作为第一素考虑 当代入公式 an = a1q , sn .=2,2, , q = 1时,数列为常数列 21 - q 得: , 2 S = na 1 , n n, n a 所以.在五个变量 =12q,2 4na, Sn中,知三可求 4 1 a5 na1q (1-q ) , 82[1-( -1) n ] 二,并要根据具体题目 选择适当的公式 .n a1
七.新课导学,作业布置
(1).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2).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分组求和法的方法求等比数列的 前n项和 (4).预习课本 p56-58 (5).习题2.5 A组 第1、2题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分析: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知,任一项 皆可用首项及公比来表示,因此上式可变为: Sn =a1+a1q+a1q2 + … +a1qn—1 ①
如果将等式①两边同乘q,则得到一个新的等式
qSn=
a1q+a1q2+a1q3 + …+a1qn—1 +a1qn
n

Sn-qSn=a1-a1qn ①-②得:
a1 - a1q a1 1 q n ⑴当q≠1时 Sn= 1 q 1 q
⑵当q=1时
(1-q)Sn=a1-a1qn
Sn=na1
三、总结升华,得出结论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a1 (1 q n ) (q 1) an= a1qn-1 Sn 1 q na (q 1) 1

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

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

若q=1,则 S3=3 a1 , S 6 6a1 , S 9 9a1 由 a1 0可得S3 S 6 2S 9,与题设矛盾
q 1 a1 (1 q ) a1 (1 q ) 2a1 (1 q ) 1 q 1 q 1 q
3 6 9
整理,得q3+q6=2q9
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是:
1, 2, 22, 23, 24, 25,…,263,
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就是: 1+ 2+22+23+24+25+…+263.
通项: an=2n-1
前n项和:Sn
等比数列的求和
引入新课
1 2 2 2
2 3
2
4
263
这一格放 的麦粒可 以堆成一 座山!!!
263
分析:由于每格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 共有64格每格所放的麦粒数依次为:
1, 2, 2 , 2 ,, 2 .
它是以1为首项公比是2的等比数列, 麦粒的总数为:
2
3
63
S64 1 2 2 2 2 .
2 3 63
S64 1 2 2 2 2 的方法 . (1) ,就 2 3 63 是错位相 2S64 2(1 2 2 2 2 ). 减法 ! 2 3 63 64 (2) 即2S64 2 2 2 2 2 .
1 243
.
已知等比数列an 中,
练习1.
2或-3
1 a1 2 , S3 14.则q
a3 8或18 2 a1 1, a4 216 则 q -6 , S4 185
a1、q、n、a n、sn

第二章 2.5 第1课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第二章 2.5 第1课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习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知识点一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知识点二 错位相减法1.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2.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求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积的前n 项和,即若{b n }是公差d ≠0的等差数列,{c n }是公比q ≠1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 ·c n }的前n 项和S n 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思考 如果S n =a 1+a 2q +a 3q 2+…+a n q n -1,其中{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q ≠1.两边同乘以q ,再两式相减会怎样?知识点三 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事项(1)一定不要忽略q =1的情况;(2)知道首项a 1、公比q 和项数n ,可以用S n =a 1(1-q n )1-q ;知道首尾两项a 1,a n 和q ,可以用S n =a 1-a n q 1-q; (3)在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中共出现了五个量:a 1,n ,q ,a n ,S n .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b ,公比为q ,则前3项和为b (1-q 3)1-q.( ) 2.求数列{n ·2n }的前n 项和可用错位相减法.( )3.a 1(1-q n )1-q =a 1(q n -1)q -1.( ) 4.等比数列前n 项和S n 不可能为0.( )题型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直接应用例1 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1)12,14,18,…; (2)a 1=27,a 9=1243,q <0.反思感悟 求等比数列前n 项和,要确定首项、公比或首项、末项、公比,应特别注意q =1是否成立. 跟踪训练1 (1)求数列{(-1)n +2}的前100项的和;(2)在14与78之间插入n 个数,组成所有项的和为778的等比数列,求此数列的项数.题型二 前n 项和公式的综合利用例2在等比数列{a n}中,a1=2,S3=6,求a3和q.反思与感悟 (1)a n =a 1qn -1,S n =a 1(1-q n )1-q ⎝⎛⎭⎪⎫或S n =a 1-a n q 1-q 两公式共有5个量.解题时,有几个未知量,就应列几个方程求解. (2)当q =1时,等比数列是常数列,所以S n =na 1;当q ≠1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有两个公式.当已知a 1,q 与n 时,用S n =a 1(1-q n )1-q 比较方便;当已知a 1,q 与a n 时,用S n =a 1-a n q 1-q比较方便. 跟踪训练2 已知等比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若a 1,a 3是方程x 2-5x +4=0的两个根,则S 6= .题型三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 项和例3 求数列⎩⎨⎧⎭⎬⎫n 2n 的前n 项和.反思感悟 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跟踪训练3 求和:S n =x +2x 2+3x 3+…+nx n (x ≠0).分期付款模型典例小华准备购买一部售价为5 000元的手机,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并在一年内将款全部付清.商家提出的付款方式为:购买2个月后第1次付款,再过2个月后第2次付款,…,购买12个月后第6次付款,每次付款金额相同,约定月利率为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求小华每期付款金额是多少.(参考数据:1.00812≈1.10)[素养评析]本题考查数学建模素养,现在购房、购车越来越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但有关方不一定都会计算,所以建立一个老少皆宜的模型来套用是必要的,在建立模型过程中,要把制约因素抽象为符号表示,并通过前若干项探索规律,抓住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1.等比数列1,x,x2,x3,…的前n项和S n等于()A.1-x n1-xB.1-x n -11-xC.⎩⎪⎨⎪⎧ 1-x n 1-x ,x ≠1且x ≠0n ,x =1D.⎩⎪⎨⎪⎧1-x n -11-x ,x ≠1且x ≠0n ,x =1 2.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2,前n 项和为S n ,则S 4a 2等于( ) A .2 B .4 C.152 D.1723.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 1=81,a 5=16,则它的前5项的和是( )A .179B .211C .243D .2754.某厂去年产值为a ,计划在5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从今年起5年内,该厂的总产值为 .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n =n ·2n ,则S n = .1.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n ,q ,S n ,其中首项a 1和公比q 为基本量,且“知三求二”.2.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中,注意前n 项和公式要分类讨论,即当q ≠1和q =1时是不同的公式形式,不可忽略q =1的情况.3.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一、选择题1.等比数列{a n }中,a 1=2,a 2=1,则S 100等于( )A .4-2100B .4+2100C .4-2-98D .4-2-1002.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3,a n =48,S n =93,则n 的值为( )A .4B .5C .6D .73.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8a 2+a 5=0,则S 5S 2等于( )A .11B .5C .-8D .-114.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若a 2+2,a 4+4,a 6+6构成等比数列,则数列{a n }的公差d 等于() A .1 B .-1C .2D .-25.设公比为q (q >0)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3a 2+2,S 4=3a 4+2,则a 1等于( )A .-2B .-1 C.12 D.236.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a 2=-43,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 ( ) A .-6(1-3-10) B.19(1-3-10) C .3(1-3-10) D .3(1+3-10)7.一弹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来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则第10次着地时所经过的路程和是(结果保留到个位)( )A .300米B .299米C .199米D .166米二、填空题8.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S 6=4S 3,则a 4= .9.数列a 1,a 2-a 1,a 3-a 2,…,a n -a n -1,…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那么a n = .10.已知正项数列{a n }满足a 2n +1-6a 2n =a n +1a n .若a 1=2,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 11.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则数列的公比q = .三、解答题12.(2018·绵阳检测)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a 1=2,且2a 2为3a 1和a 3的等差中项,求数列{a n }的首项、公比及前n 项和.13.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2+32a 3+…+3n -1a n =n 3,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n a n,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14.在等比数列{a n }中,对任意n ∈N *,a 1+a 2+…+a n =2n -1,则a 21+a 22+…+a 2n 等于() A .(2n -1)2 B.(2n -1)23 C .4n -1 D.4n -1315.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0,a 6+a 8=-10.(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 n 2n -1的前n 项和.。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1课时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练习(含解析)新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1课时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练习(含解析)新

第1课时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求解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设{a n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 1=1,a 5=16,则数列{a n }前7项的和为() A .63 B .64 C .127 D .128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则有a 5=a 1q 4=16,所以q =2,数列的前7项和为S 7=a 1(1-q 7)1-q =1-271-2=127.答案:C2.设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2,前n 项和为S n ,则S 4a 3的值为() A.154B.152C.74D.72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公式,得S 4a 3=a 1(1-q 4)(1-q )·a 1q 2=(1-q 4)(1-q )q 2=1-24(1-2)×22=154. 答案:A3.一座七层的塔,每层所点的灯的盏数都等于上面一层的2倍,一共点381盏灯,则底层所点灯的盏数是()A .190B .191C .192D .193解析:设最下面一层灯的盏数为a 1,则公比q =12,n =7,由a 1⎣⎢⎡⎦⎥⎤1-⎝ ⎛⎭⎪⎫1271-12=381,解得a 1=192.答案:C4.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a 2=-43,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A .-6(1-3-10) B.19(1-3-10)C .3(1-3-10) D .3(1+3-10)解析:因为3a n +1+a n =0,a 2=-43≠0,所以a n ≠0,所以a n +1a n =-13,所以数列{a n }是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a 2=-43,所以a 1=4,所以S 10=4⎣⎢⎡⎦⎥⎤1-⎝ ⎛⎭⎪⎫-13101-⎝ ⎛⎭⎪⎫-13=3(1-3-10).答案:C5.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存在m ∈N *,满足S 2m S m =9,a 2m a m =5m +1m -1,则数列{a n }的公比为()A .-2B .2C .-3D .3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若q =1,则S 2mS m=2,与题中条件矛盾,故q ≠1. 因为S 2m S m =a 1(1-q 2m )1-q a 1(1-q m)1-q =q m +1=9,所以q m=8. 所以a 2m a m =a 1q 2m -1a 1q m -1=q m =8=5m +1m -1,所以m =3,所以q 3=8, 所以q =2. 答案:B 二、填空题6.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2,前99项的和S 99=30,则a 3+a 6+a 9+…+a 99=________.解析:因为S 99=30,即a 1(299-1)=30,数列a 3,a 6,a 9,…,a 99也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8,所以a 3+a 6+a 9+…a 99=4a 1(1-833)1-8=4a 1(299-1)7=47×30=1207.答案:12077.对于数列{a n },定义数列{a n +1-a n }为数列{a n }的“差数列”,若a 1=1,{a n }的“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a n =2n,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________.解析:因为a n +1-a n =2n ,应用累加法可得a n =2n-1, 所以S n =a 1+a 2+a 3+…+a n =2+22+23+ (2)-n=2(1-2n)1-2-n=2n +1-n -2.答案:2n +1-n -28.(2016·某某卷)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a n +1=2S n +1,n ∈N *,则a 1=________,S 5=________.解析:a 1+a 2=4,a 2=2a 1+1⇒a 1=1,a 2=3,再由a n +1=2S n +1,a n =2S n -1+1(n ≥2)⇒a n +1-a n =2a n ⇒a n +1=3a n (n ≥2),又a 2=3a 1, 所以a n +1=3a n (n ≥1),S 5=1-351-3=121.答案:1121 三、解答题9.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3,a 5=81. (1)求a n 及其前n 项和S n ; (2)设b n =1+log 3a n ,求数列⎩⎨⎧⎭⎬⎫1b n ·b n +1的前10项和T 10.解:(1)设{a n }的公比为q ,依题意得⎩⎪⎨⎪⎧a 1q =3,a 1q 4=81,解得⎩⎪⎨⎪⎧a 1=1,q =3.因此,a n =3n -1,S n =1(1-3n )1-3=3n-12.(2)由(1)知b n =1+log 3a n =1+(n -1)=n , 则1b n b n +1=1n (n +1)=1n -1n +1,所以T 10=11×2+12×3+…+110×11=1-12+12-13+…+110-111=1-111=1011.10.数列{a n }满足a 1=1,na n +1=(n +1)a n +n (n +1),n ∈N *. (1)证明:数列⎩⎨⎧⎭⎬⎫a n n 是等差数列;(2)设b n =3n·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 (1)证明:由已知可得a n +1n +1=a nn+1, 即a n +1n +1-a nn=1,所以⎩⎨⎧⎭⎬⎫a n n 是以a 11=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解:由(1)得a nn=1+(n -1)·1=n , 所以a n =n 2.从而b n =n ·3n.S n =1×31+2×32+3×33+…+n ·3n ,①3S n =1×32+2×33+…+(n -1)·3n +n ·3n +1.②① —②得,-2S n =31+32+…+3n -n ·3n +1=3·(1-3n)1-3-n ·3n +1=(1-2n )·3n +1-32.所以S n =(2n -1)·3n +1+34.B 级 能力提升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n =2n -1(n ∈N *),则a 21+a 22+…+a 2n 等于() A .(2n -1)2B.13(2n -1)2C .4n-1 D.13(4n -1)解析:a 1+a 2+…+a n =2n-1,即S n =2n-1,则S n -1=2n -1-1(n ≥2),则a n =2n -2n -1=2n -1(n ≥2),又a 1=1也符合上式,所以a n =2n -1,a 2n =4n -1,所以a 21+a 22+…+a 2n =13(4n -1).答案:D2.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a 2+a 3+a 4=1,a 5+a 6+a 7+a 8=2,S n =15,则该数列的项数n =________.解析:a 5+a 6+a 7+a 8a 1+a 2+a 3+a 4=(a 1+a 2+a 3+a 4)q 4a 1+a 2+a 3+a 4=q 4=2.因为a 1+a 2+a 3+a 4=a 1(1-q 4)1-q =a 1(1-2)1-q =-a 11-q =1,所以a 11-q =-1.所以S n =a 1(1-q n )1-q=q n-1=15,所以q n=16,即(q 4)n4=24,所以n4=4,所以n =16.答案:163.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 1+2a 2=5,4a 23=a 2a 6.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b n }满足b 1=2,且b n +1=b n +a 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3)设=a nb n b n +1,求数列{}的前n 项和T n . 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4a 23=a 2a 6得4a 23=a 24,所以q 2=4,由条件可知q >0,故q =2,由a 1+2a 2=5得a 1+2a 1q =5,所以a 1=1,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2)由b n +1=b n +a n 得b n +1-b n =2n -1,故b 2-b 1=20,b 3-b 2=21,……,b n -b n -1=2n -2(n ≥2),以上n -1个等式相加得b n -b 1=1+21+…+2n -2=1·(1-2n -1)1-2=2n -1-1,由b 1=2,所以b n =2n -1+1(n ≥2).当n =1时,符合上式,故b n =2n -1+1(n ∈N *).(3)=a nb n b n +1=b n +1-b n b n b n +1=1b n -1b n +1, 所以T n =c 1+c 2+…+=⎝ ⎛⎭⎪⎫1b 1-1b 2+⎝ ⎛⎭⎪⎫1b 2-1b 3+…+⎝ ⎛⎭⎪⎫1b n -1b n +1=1b 1-1b n +1=12-12n +1.。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课件 1-优质公开课-人教A版必修5精品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课件 1-优质公开课-人教A版必修5精品

1.19≈2.36 1.110≈2.60 1.111≈2.85
1.00499≈1.04 1.004910≈1.05 1.004911≈1.06
解:(1)今年学生人数为b人,则10年后学生人数为b(1+4.9‰)10≈1.05b, 由题设可知,1年后的设备为 a×(1+10%)-x=1.1a-x, 2年后的设备为 (1.1a-x)×(1+10%)-x=1.12a-1.1x-x=1.12a-x(1+1.1),…, 10年后的设备为
题型三 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3】 (12分) (2012年高考陕西卷)设{an}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其前 n项和为Sn,且a5,a3,a4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公比; (2)证明:对任意k∈N+,Sk+2,Sk,Sk+1成等差数列.
名师导引: (1)由a5,a3,a4成等差数列,列方程求解; (2)利用求和公式,等差中项证明. (1)解:设数列{an}的公比为q(q≠0,q≠1). 由a5,a3,a4成等差数列, 得2a3=a5+a4,……………………………………………………2分 即2a1q2=a1q4+a1q3.………………………………………………4分 由a1≠0,q≠0得,q2+q-2=0, 解得q1=-2,q2=1(舍去), 所以q=-2.………………………………………………………6分
法二 对任意 k∈N+,2Sk= 2a1(1 qk ) , 1 q
Sk+2+Sk+1= a1(1 qk 2 ) + a1(1 qk 1) = a1(2 qk 2 qk 1) ,
1 q
1 q
1 q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a高二数学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a高二数学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 『规律总结(zǒngjié)』 在等比数列{an}的五个量a1,q,an,n,Sn 中,a1,q是最基本的元素,当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时 ,均可以用a1,q列方程组求解.
第十六页,共五十页。
〔跟踪练习1〕 (2015·重庆文,16)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3=2,前3项和S3=9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等比数列{bn}满足b1=a1,b4=a15,求{bn}的前n项和Tn.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帮他算一算.
第六页,共五十页。
• 1.等比数列(děnɡ bǐ shù liè)的前n项和公式
已知量 公式
首项、公比与项数
Sn=__a_1_n1_a-_1 _q_n_q=1 ___1_-__q____q≠1
首项、末项与公比 Sn=__a_1-_n_aa_1 _nq_q=1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
(2)由(1),得bn=an+k及{b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得 Tn=b111--22n=b1(2n-1), 由bn=an+k得Tn=Sn+nk,∴Sn=b1(2n-1)-nk. ∵S6=T4,S5=-9, ∴6331bb11- -65kk= =1-5b91,, 解得k=8.
新课标导学
数学
必修5 ·人教A版
第一页,共五十页。
第二章
数列(shùliè)
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 2.5
(děnɡ bǐ shù liè)
n
课时 第1
(kèshí)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二页,共五十页。
1
自主预习学案
2
互动探究学案
3
课时作业学案
第三页,共五十页。
自主预习(yùxí)学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求等比数列的第n项;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示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举例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计算公式;如何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学生课前准备的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5分钟)1.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介绍等比数列,并引导学生思考:(1)你们在购物时是否遇到过折扣问题?是否觉得价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2)在旅行中,大部分的车票、门票都是按照一定比例的折扣出售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给定了第一项和公比,如何求前n项的和呢?(3)在金字塔的设计中,每一层的砖块数量都是前一层数量的2倍,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计算指定层数金字塔的砖块总数呢?2.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Step 2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并通过问题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

(1)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的等差数列,能否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2)为什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找到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3)如果将等差数列进行分割,每一项分割成两部分,两部分的比例保持不变,这样的数列是否存在?2. 让学生通过运算验证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2.5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会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知识回顾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比数列的性质:知识探究探究(一)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问题导思:对于数列1,2,22,23,…,2n,…问题1: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分别是多少?问题2:该数列的前n项和S n怎样表示呢?问题3:观察求和的式子,相邻两项有什么特征?怎样把某一项变成它的后一项?问题4:那么该数列2S n的表达式如何?问题5:S n与2S n的表达式中有许多相同项,你有什么办法消去这些相同项?所得结论如何?探究新知:等比数列{a 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如何求它的前n项和S n呢?问题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 n怎样表示呢?问题2:前n项和S n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化简呢?问题3:观察求和的式子,相邻两项有什么特征?怎样把某一项变成它的后一项?问题4:需要构造另一个式子,而要达到消项的目的,就须使两式具有相同的项,如何构造式子?问题5:为了消项,接下来将这两个式子怎么样?思考:你还有其他方法去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吗?1.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 n =⎩⎪⎨⎪⎧na 1(q =1)a 1(1-q n )1-q(q ≠1)思考1:根据求和公式,要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一般要先求出哪些量?思考2:能否将S n 和用a 1, q ,a n 来表示?思考3:q ≠1时,应该怎样选用哪个公式?探究(二)错位相减法求和问题 教材中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这种求和方法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拓展到一个等差数列{a n }与一个等比数列{b n }对应项之积构成的新数列求和.下面是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n2n }前n 项和的步骤和过程,请你补充完整.设S n =12+222+323+…+n2n∴12S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n -12S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12S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典例讲练例1.设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且S 3=3a 3,求公比q 的值.例2.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求数列的公比q .变式: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n =66,a 3a n -2=128,S n =126,求n 和q .例4.求和:1×21+2×22+3×23+…+n ·2n =______________.例5.求数列1,3a ,5a 2,7a 3,…,(2n -1)·a n -1的前n 项和.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首项、末项与公比 S n =⎩⎪⎨⎪⎧na 1q =a 1-qa n1-qq2.两种方法:错位相减、解方程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一般适用于求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积的前n 项和.3.三种数学思想:类比、方程、分类讨论 课后作业1.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a 2=34-,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 ) A.()-10-61-3B.()-1011-39C.()-1031-3D.()-1031+32.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8a 2+a 5=0,则( ) A.11 B.5 C.-8D.-113.已知{a n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 A.或5 B.或5 C. D.52S S =369s s =1n a ⎧⎫⎨⎬⎩⎭15831163116158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S n =2a n +1,,则S n =( )A. 2n -1B.⎝⎛⎭⎫32n -1C.⎝⎛⎭⎫23n -1D.12n -15.已知等比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若a 1>0,且2(a n +a n +2)=5a n +1,则数列{a n }的公比q = _______.6.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公比不为1.若a 1=1,则对任意的n ∈N *,都有a n +2+a n +1-2a n =0,则S 5=________.7.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a 2+…+a n =2n -1,则a 12+a 22+…+a n 2等于________.8.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12. (1)若a 3=41,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 (Ⅱ)证明:对任意k ∈N +,a k ,a k +2,a k +1成等差数列.9.已知等差数列{a n }前三项的和为-3,前三项的积为8.(Ⅰ)求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若a 2,a 3,a 1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会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回顾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数学符号表述:a n +1a n=q (q 为常数,q ≠0,n ∈N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q n -1(n ∈N *)或a n =a m ·q n -m . 3.等比数列的性质: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n=p+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 推论1:若m+n =2p ,则a m ·a n =a p 2.推论2:若{a n }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相等,且等于首末两项之积,即a 1a n =a 2a n -1=….知识探究探究(一)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问题导思:对于数列1,2,22,23,…,2n ,…问题1: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分别是多少?【提示】首项为1,公比为2.问题2:该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怎样表示呢?【提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1+2+22+…+2n -1①问题3:观察求和的式子,相邻两项有什么特征?怎样把某一项变成它的后一项?【提示】后项=前项×公比。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1)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1)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知识要点】1.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方法. 【学习要求】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3. 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和技巧.【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55 页~第 57 页)1. 教材开头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求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的前 项的和. 2.公式推导 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 a 1,a 2,a 3,..., a n ,...它的前n 项和是 Sn= a 1+a 2+a 3+...+a n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以写成Sn= ①① 式两边同乘以公比q 得qSn= ② 思考:①,②的右边相同的项有 1 ; 如何消去这些相同的项? 得(1-q)Sn= a 1-a 1q n , 当q≠1时,Sn= (q ≠1); 又a n =a 1q n-1 所以上式也可写成Sn= (q ≠1);上述推导公式的方法叫作错位相减法,适用的求和类型是: 当q=1时,Sn= .3.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n (q ≠1)中含有5个量, (1)注意公比q 是否为1;(2)应用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 ; (3)在公式中,当1q ≠时,如果令1,1a A q=-那么n s = ,从函数的角度看,可以由指数函数n q 的图象变换得到.4.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构成一个新的数列:123,,,,,n s s s s ⋅⋅⋅⋅⋅⋅,则新数列的递推关系为 【基础练习】1. (2008.福建)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0>q ,若16,151==a a ,则数列{}n a 前7项的和为().()A 63 ()B 64 ()C 127()D 128.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下列条件,求前n 项和Sn . (1)13,2,6;a q n ===(2)1112.7,,;390n a q a =-=-=(3)1581,16,a a ==求前5项和Sn .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n n s a =+则=1a , =2a ,=3a ,a 的值为 .4.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7n n a n =-⨯,求其前10项的和10.s 提示:231010173757197.s =⨯+⨯+⨯+⋅⋅⋅+⨯ 【典型例题】类型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基本性质例1 (1)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和;①111,,,248⋅⋅⋅⋅⋅⋅;② 19127,,0.243a a q ==< (2)求等比数列1,2,4,8,⋅⋅⋅,从第5项到第10项和.(3)在等比数列{}n a 中,12166,128,n n a a a a -+==且126n s =,求项数n 和公比.q【变式练习】1.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42,1,q s ==则8s = .2.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3,46875,39063,n n a a s =-=-=- 则q = ;n =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3312,9,a s =-=-则1a = ;q = .类型二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例2 (全国)已知等差数列{}n a ,259,21,a a ==求:(1){}n a 的通项公式;(2)令2,n an b =求数列{}n b 的前项和.类型三 数列的求和例3(1)()()()()23123;ns a a a a n =-+-+-+⋅⋅⋅+-(2)12321-+⋅⋅⋅+++=n n nx x x s . 【变式练习】nn n n n n Sn n T n b a b ;a n n n a 项和的前求数列若是等差数列证明数列项和的前已知数列}{,2)2(}{)1(.32}{.12⋅=-=1.若等比数列{}n a 前n 项的和,5m s n n +=则()=m .()1-A ()1B ()5-C ()5D .2. 若等比数列{}n a 前n 项的和,13-=n n s 则此数列为().()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 ()C 常数数列 ()D 递减数列.3. 在等比数列{}n a 中,(1)已知64,141=-=a a ,则=q ,=4s ; (2)已知,29,2333==s a ,则=q ,=1a 或=q ,=1a . 4.如果一个等比数列{}n a 前5项的和为10,前10项的和为50,那么它15项的和 为 .5. 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321-=+⋅⋅⋅+++n n a a a a ,则求2232221n a a a a +⋅⋅⋅+++.6.已知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693,,s s s 成等差数列,求证582,,a a a 成等差数列.1.(2008.宁夏)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的和为n s ,则()=24a s .()A 2 ()B 4 ()C 215 ()D 217.2.(2008.全国)在数列{a n }中,.22,111n n n a a a +==+.}{)2(}{2)1(1n n n n nn S n a ;b :,a b 项和的前求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证明设-=必修5 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3. 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和技巧. 【重点】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 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和技巧. 【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55 页~第 57 页)1.教材开头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 2.公式推导 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 a 1,a 2,a 3,..., a n ,...它的前n 项和是 Sn= a 1+a 2+a 3+...+a n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以写成Sn= a 1+a 1q + a 1q 2 +...+a 1q n-1 ①② 式两边同乘以公比q 得 qSn= a 1q+ a 1q 2 +...+a 1q n-1+ a 1q n ② 思考:①,②的右边相同的项有 a 1q+ a 1q 2 +...+a 1q n-1 ;如何消去这些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得(1-q)Sn= a 1-a 1q n , 当q≠1时,Sn=qq a n --1)1(1 (q ≠1);又a n =a 1q n-1 所以上式也可写成 Sn=qqa a n --11(q ≠1);上述推导公式的方法叫作错位相减法,适用的求和类型是: 数列的通项由两部分的积组成,一部分是等差数列,一部分是等比数列 当q=1时,Sn= 1na .3.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n (q ≠1)中含有5个量, (1)注意公比q 是否为1;(2)应用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知其中三个通过联立方程(组)求另外两个; (3)在公式中,当1q ≠时,如果令1,1a A q=-那么n s = n A Aq - ,从函数的角度看可以由指数函数nq 的图象变换得到.4.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构成一个新的数列:123,,,,,n s s s s ⋅⋅⋅⋅⋅⋅,则新数列的递推关系为()()111,(1).n n n s a s s a n -=⎧⎪⎨=+>⎪⎩ 【基础练习】1. (2008.福建)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0>q ,若16,151==a a ,则数列{}n a 前7项的和为()C .()A 63 ()B 64 ()C 127 ()D 128.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下列条件,求前n 项和Sn . (1)13,2,6;a q n ===(2)1112.7,,;390n a q a =-=-=(3)1581,16,a a ==求前5项和Sn 答:(1)189n s =;(2)9145n s =-(3)211n s =或55.n s =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n n s a =+则=1a 2 , =2a 6 ,=3a 18 ,a 的值为 1- .4.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7n n a n =-⨯,求其前10项的和10.s 提示:231010173757197.s =⨯+⨯+⨯+⋅⋅⋅+⨯ 解:231010173757197,s =⨯+⨯+⨯+⋅⋅⋅+⨯2351011107173757177197.s ∴=⨯+⨯+⨯+⋅⋅⋅+⨯+⨯两式相减得:23101110617272727197,s -=⨯+⨯+⨯+⋅⋅⋅+⨯-⨯121014479s +⨯∴=.【典型例题】类型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基本性质 例1 (1)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和;①111,,,248⋅⋅⋅⋅⋅⋅;② 19127,,0.243a a q ==< (2)求等比数列1,2,4,8,⋅⋅⋅,从第5项到第10项和.(3)在等比数列{}n a 中,12166,128,n n a a a a -+==且126n s =,求项数n 和公比.q【审题要津】这里能用的公式有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而前n 项和公式只有两种情况,直接利用公式或通过通项公式转化.解:(1)①8181112211255,,12225612a q s ⎡⎤⎛⎫-⎢⎥ ⎪⎝⎭⎢⎥⎣⎦==∴==-; ②8191127,,27,243243a a q ==∴=⨯8116400,,.381q q s <∴=-∴= (2)10410412121008.1212s s ---=-=-- (3)1211128,66n n n a a a a a a -==+=,12,64n a a ∴==或164, 2.n a a ==当1q >时,264126.1n qs q-==-解得2,q =6;n = 当1q <时,642126.1n qs q-==-解得1,2q = 6.n =【方法总结】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正确分析条件,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变式练习】1.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42,1,q s ==则8s = 17 .2.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3,46875,39063,n n a a s =-=-=- 则q = -5 ;n = 7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3312,9,a s =-=-则1a = -3 ;q = -2 .类型二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例2 (全国)已知等差数列{}n a ,259,21,a a ==求:(1){}n a 的通项公式;(2)令2,n an b =求数列{}n b 的前项和.【审题要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数列的特例和基础,注意它们基本公式在解题的思路和作用.解:(1)设数列{}n a 的公差d ,依题意得119421a d a d +=⎧⎨+=⎩,解得15,4a d ==.故{}n a 的通项公式为4 1.n a n =+ (2)由41n a n =+得412,n n b +=当412,2,nn b n b -≥= 所以{}n b 是首项512,b =公比42q =的等比数列. 故得{}n b 的前n 项和()()54442213221.2115n n n s --==-【方法总结】利用基本量、基本公式解题是数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类型三 数列的求和例3(1)()()()()23123;ns a a a a n =-+-+-+⋅⋅⋅+-(2)12321-+⋅⋅⋅+++=n n nx x x s .【审题要津】观察数列的通项,适当变形后,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解. 解:(1)拆项法求和()2123n s a a a n =++⋅⋅⋅+-+++⋅⋅⋅+1(1)(1)12n a a n n s a a +-+∴=-≠-当 (1)1,.2n n a s na +==-(2)错位相减法求和12321-+⋅⋅⋅+++=n n nx x x s n n n nx x n x x xs +-+⋅⋅⋅++=∴-12)1(2 n n n nx x x x s x -+⋅⋅⋅+++=-∴-121)1( 当1x ≠时,;1)1(12xnx x x s nn n ----= 当1x =时,.2)1(+=n n s n 【方法总结】认真观察分析数列的通项,(1)拆项法求和:适当变形后,转化为两个等差或等比数列求和后再求和差;(2)当数列的通项可化为等差与等比的积或商时,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3)应用并体会数列求和中的转化的思想方法. 【变式练习】nn n n n n Sn n T n b a b ;a n n n a 项和的前求数列若是等差数列证明数列项和的前已知数列}{,2)2(}{)1(.32}{2⋅=-=.2)94(182)94(182)54(21)21(4422)54(242②① ② ,2)54(2)94(22①,2)54(232,25)(4n (2)b 1.a 4,d }{a ,45)1(45n 4a a ,2n *).(54a ,a .54)1(31)-2(n 3n 2n S S a ,2n 1,S a 1:1n 1n 1n 11n 2112n 21n 1n 1n n n 1221n n n 11+++-++--⋅-+=∴⋅---=⋅----⋅+-=⋅-++⋅+-=--⋅-+⋅-++-=⋅-++⋅+-=∴⋅-=-===+---=-≥∈-=-=-+--=-=≥-==n T n n n T n n T n T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得是等差数列且所以时当故适合上式又时当)证明(解1.(2008.宁夏)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的和为n s ,则()C a s =24. ()A 2 ()B 4 ()C 215 ()D 217.2. (2008.全国)在数列{a n }中,.22,111n n n a a a +==+.}{)2(}{2)1(1n n n n nn S n a ;b :,a b 项和的前求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证明设-= 解:()() 1.1)2(n 2n 1)(2 2n 2221S 两边相减得,2n 2222S 得:2两边乘以,2n 23221S 2n a 即n,2a 知1 2.的等差数列1公差为1,是首项首}{b 因此1,a b 又 1.b 12a 222a 2a b 得22a a 由已知数 (1) n n n n 1n 21n n 2n 1n 21n 1n n 1n nn 11n 1n n n n n n 1n 1n n n 1n +-=⋅+--=⋅+-⋯----=⋅+⋯+⋅+=⋅+⋯+⋅+⋅+=⋅====+=+=+==+=-----+-+由。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时1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时1

2.5等比数列前n 项公式(课时1)课时作业A一、选择题1. 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第6项与第5项的差是729,第二项与第一项之差是9,这个数列的前6项的和是( )A .1636B .1637C .1638D .1639 2.等比数列{}n a 中,若842a a =,44S =,则8S 的值等于( )A .12 B. 16 C .24 D .32 3.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2S =,634S S -=,则93S S -=( )A .1 B. 2 C .4 D .84.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63S3S =,则96S S =( ) A .12 B .73 C .83D .1 5.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54,前2n 项的和为60,则前3n 项的和为( )A .66B .64C .2663D .2603二、填空题6. 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11a =-,前n 项和为n S ,若1053132S S =,则公比q 等于 7. 在等比数列{}n a 中,公比2q =,前99项的和9956S =,则36999a a a a +++⋅⋅⋅+=8. 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且10m S =,230m S =,则3m S =三、解答题9. 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此数列的公比和项数。

10. 已知{}n a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1a =,且1a ,3a ,9a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na 的前n 项和为nS.课时作业B一、选择题1. 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42S S =,则公比为( ) A.1 B.1或-1 C.21或21- D.2或-2 2 已知公比为q ()1≠q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数列⎭⎬⎫⎩⎨⎧n a 1的前n 项和为( ) A.n nS q B.n n q S C.11-n n q S D.121-n n qa S 3.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24a =,532a =,则12231n n a a a a a a ++++= ( )A .8(21)n- B .8(41)3n -C .16(21)3n -D .2(41)3n-4. 等比数列{}n a 的项数为偶数,奇数项之和等于偶数项之和的12,则此数列的公比q =( ) A .2 B.4 C.6 D.8 5.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有公比2=q ,并且30303212=⋅⋅⋅⋅⋅a a a a ,那么30963a a a a ⋅⋅⋅⋅⋅为( ) A.92 B.102 C.112 C.202二、填空题6.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a =,634S S =,则4a =7.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7S =,663S =,则公比q 的值为8.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2110S a a =+,59a =,则1a =三、解答题9. 在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13a =,前n 项和为n S ,等比数列{}n b 的各项均为正数,首项11b =, 且22b S +12=,{}n b 的公比22S q b =。

第一部分 第二章 2.5 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部分  第二章  2.5  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重要性质
(1)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满足 Sn,S2n-Sn,S3n -S2n, 4n-S3n, S …成等比数列(其中 Sn, 2n-Sn, 3n-S2n, S S … 均不为 0),这一性质可直接应用. S偶 (2)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偶数时, =q; S奇 S奇-a1 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奇数时, =q. S偶
理解教材新知
2.5 第 二 章 数 列 等 比 数 列 的 前 第一 课时 把握热点考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等比
n
项 和
数列
的前n 项和 应用创新演练
返回
返回
返回
已知等比数列{an},公比为q,Sn是其前n项的和,则 Sn=a1+a2+…+an=a1+a1q+a1q2+…+a1qn-1. 问题1:若q=1,则Sn与an有何关系? 提示:Sn=na1.
na1q=1, a11-qn Sn= q≠1 1-q
首项a1,末项an与公比q
na1q=1, Sn= a1-anq 1-q q≠1
公式
返回
1.当公比 q=1 时,等比数列{an}是常数列,各项均 相等,所以 Sn=na1. 2.当公比 q≠1 时,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有 a11-qn 两个计算公式,当已知 a1,q 与 n 时利用 计算 1-q a1-anq 较方便;当已知 a1,an 与 q 时,用 较好. 1-q
n
返回
又∵2
n-1
96 = 3 =32,∴n=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1-anq 法二:由公式 Sn= 及已知条件得 1-q a1-96×2 189= ,解得 a1=3,又由 an=a1·n-1, q 1-2 得 96=3·n-1,解得 n=6. 2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件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件

反思与感悟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等比数列模型及弄清数列 的项数,所谓复利计息,即把上期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本金,在计 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为S=P(1+r)n, 其中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
跟踪训练3 一个热气球在第一分钟上升了25 m的高度,在以后的每一 分钟里,它上升的高度都是它在前一分钟里上升高度的80%,这个热 气球上升的高度能超过125 m吗?
跟踪训练2 在等比数列{an}中,S2=30,S3=155,求Sn.
方法二 若q=1,则S3∶S2=3∶2,
而事实上,S3∶S2=31∶6,故q≠1.
a111--qq2=30,

所以a111--qq3=155,

两式作比,得1+1+q+q q2=361,
解得aq1==55,
a1=180, 或q=-65,
达标检测
1.等比数列1,x,x2,x3,…的前n项和Sn等于
1-xn A. 1-x
1-xn-1 B. 1-x
1-xn

C.
1-x
,x≠1,
n,x=1
解析 当x=1时,Sn=n; 1-xn
当 x≠1 时,Sn= 1-x .
D.1-1-xnx-1,x≠1, n,x=1
1234
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q=2,前 n 项和为 Sn,则Sa42等于
A.2 解析
B.4
√C.125
17 D. 2
方法一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S4=a1+a2+a3+a4=aq2+a2+a2q+
a2q2,得Sa42=1q+1+q+q2=125. 方法二 ∵S4=a111--qq4,a2=a1q,∴Sa42=11--qq4q=125.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5教案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5教案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1) 定义: (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推导思想: (4) 在等比数列{}na 中,公比为q ,则1kk a q a+-=II )探索与研究:你能计算出国际象棋盘中的麦粒数吗?一.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公式推导 已知等比数列{}na ,公比为q ,求前n 项和n na a a S+++=Λ21。

分析:先用q n a ,,1表示各项,每项的结构有何特点和联系?如何化简与求和?2.公式与公式说明1(1)(1)1n n a q S q q -=≠-(1)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 特点:在等式两端同时乘以公比q 后两式相减。

(2)1=q 时,)1(1==q na S n(3)另一种表示形式q q a a S n n --=11总结:⎪⎩⎪⎨⎧=≠--=)1()1(1)1(11q na q qq a S n n 或 ⎪⎩⎪⎨⎧=≠--=)1()1(111q na q qqa a S n n注意:每一种形式都要区别公比1≠q 和1=q 两种情况。

二.例题讲解例1.课本63页例1例2.某商场第1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10%,那么从第1年起,约几年内可使总销量达到30000台(保留到个位)?例3.求等比数列Λ,83,43,23从第7项到第15项的和。

例4.已知等比数列{}na 中,661=+n a a ,12812=-n a a ,126=n S ,求公比q 与项数n 。

例5 在等比数列{}n a 中,n S 表示前n 项和,若3221a S =+,4321a S =+,求公比q 。

2.5.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2.5.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且末一中仇怀英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2章第5节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钻研教材.只有明确了本节内容在我们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是前面学习数列、等比数列的深化、延伸、扩展,又是函数、方程思想的特殊体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又将为以后方程和不等式等的学习打下基础.不难看出,这节内容学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特点等,考虑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方程组法求解S的n思想;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S的表达式.n(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对数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学习.3、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实现以上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及应用.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究.二、教法和学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成为他们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法:教法:讲解法发现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学法: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三、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复习思考1)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n q a a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的讲解打下基础. 2 引例由成语“聚沙成塔”引出等比数列求前n 项和的问题.设计意图:设置引例的目的是引出课题,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展示新知难点突破: n S 推导方法的探究. 为突破此难点,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 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体现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大胆猜测,探寻公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及动手的能力. 3) 应用逻辑推理证明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等差数列求n S 的根本思想是方程组思想,根本方法是消元法.消去的是132,,-n a a a ,解出的未知元是n S其次,学生小组讨论探究推导n S 的方法,即怎么构造方程组;小组成果展示,教师点评.设计意图:1) 使学生掌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 学会类比思想.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nnn n qa a a a qS a a a a S 32121 做差有:)1(11≠--=q qqa a S n n注意: )1(1==q na S n引导学生继续化简公式,可得到)1(1)1(1≠--=q qq a S n n设计意图:在讲解n S 推导过程时,我选择用板书上、下排列,并使用彩色粉笔,让学生能直观的感觉到求解n S 的过程就是解方程组的过程:消去的是132,,-n a a a ,解出的未知元是n S . 公式剖析:在选用公式q q a a S n n --=11和qq a S n n --=1)1(1求等比数列前n 项和时应注意:1.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一. 2.公式的选取:依已知条件而定.设计目的:使学生熟练公式,会运用公式.例1 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第n 项为28,公比为2.求前n 项和.例2 (情景2) 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21.求前n 项和. 变式训练:1.求等比数列1,2,4,...,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2.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若 30,102010==S S ,求30S 4 练习练习1 等比数列{}n a 中,前6项之和为50,公比为2,求首项.练习2 等比数列{}n a 中,第2,5项分别为20,50,求第2项到5项的和. 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原则:1) 基础性; 2) 灵活性; 3) 思想性; 4) 难度的递进性. 设计目的:1 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公式,实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2 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5 总结提炼(自我反思)1)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类比的思想,方程(组)的思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6 作业布置知识的掌握需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作业布置主要根据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让学生学会熟悉选用公式,再进一步到公式的变形应用,巩固知识.1 复习2 必做题:习题2.5:1,2..选做题:习题2.5:6.3 思考:等比数列{}n a的前n项和S n的最值怎么求?4 预习下节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应变能力;正确的预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效果.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例1例1变式训练练习1练习1小结作业复习引入设计意图:板书层次分明,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助于理解知识.六、教学评价总之,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等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来设计的,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选取、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两个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等比数列前n项和案例

等比数列前n项和案例

案例课题: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材:数学必修5(人教A版)授课教师: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必修五第二章第五节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节,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样,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也是数列求和的化简式,用这个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出任意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教材中,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方法时“错位相减法”,这也是一种算法,其设计的思路是“消除差别”,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

也可以让学生探究其它的求和算法,学生已掌握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并有探究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经验;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具有对数学问题探究的能力;高中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有很大差别,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还没有建立起运用方程思想、由一般到特殊等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特征,本着素质教育为主的宗旨,特设定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并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会运用错位相减发解决类似数列求和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形成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从特殊到一般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的错位美,知识间的迁移转换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节课的宗旨是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猜测、探求、归纳等合情推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勇于探索。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公式的推导、推导方法的迁移运用、公式的简单运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推导方法的迁移运用.关键点是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使教学过程体现流畅、自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依个性思维进行了“合情推理”的思维训练.四 、课堂过程实施(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1)请同学们说出等比数列的基本量?通项公式?及 q=1时,数列的性质?设计意图:基本量是研究等差、等比数列有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q 和1的关系是研究等比数列相关问题讨论的一个关键点.也为这节课公式推导方向及注意点作一个必要的铺垫.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倒序相加法还可迁移运用到哪种数列求和上?设计意图:不只公式是我们应掌握的,还应注重它生成的过程,方法、迁移转换以及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个人体验.3)因式分解:1-q 2=(1-q )(1+q )1-q 3=(1-q )(1+q +q 2)1-q 4=(1-q )(1+q +q 2+q 3)1-q 5=(1-q )(1+q +q 2+q 3+q 4)……1-q n =(1-q )(1+q +q 2+q 3+q 4+…+q n -1)设计意图: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为求和公式推导奠定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推导中很快获得成功感,有信心继续探索.课堂活动: 三个问题要求同桌互相检查、补充,体现学习的合作精神与多边交流.(2)设计问题,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介绍饶有趣味的古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的典故,然后提出问题:“国王能做到吗?”(“能”,“不能”,同学们争起来了.),“能,还是不能呢?打个比方,你就知道了:用(1+2+22+…+263)粒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10米宽,18米厚的大道.”(学生会露出惊异的表情,急于想知道究竟有多大,有的都忙着算起来了.)“别急呀,如果我又讲了几个故事,要计算a +a 2+a 3+a 4+…+a 20;或(21)2+(21)3+(21)4+…+(21)14;……呢?” 学生思维活动:通过类比思想,学生抽象出研究问题:等比数列a 1 , a 2 , a 3 , a 4 , …,a n ,公比是q (q ≠0),试用基本量a 1 ,q 表示s n (其中s n =a 1+a 2+a 3+a 4+…+a n )设计意图:学生不仅能很快地领悟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且适时的锻炼了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急于想找到答案又会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新内容.(3)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先思考,讨论刚才的问题。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一)一.目标定向: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公式的证明思路;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二.回顾思考1.复习回顾:(1) 等比数列的定义:(2) 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q a a n 1n =-q a q a n n 1(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探索研究: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你能计算出国际象棋盘中麦粒数吗?(1)6322221++++ =(2)若q ≠1,则121-++++n q q q =(3)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a n },若q ≠1,其前n 项和112111-++++=n n q a q a q a a S 如何化简?如果q=1呢?(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以怎样写? 三.分组讨论1.分小组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点拔.2.师生共同小结.四.例题讲释例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和…(1)21,41,81,… (2) 1,2,22,…(3)2,2,2,…例2.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a n =-32,S n =-21,求公比q 和项数n .五.当堂检测1.等比数列⋯,81,41,21的前多少项和为6463; 2.等比数列{a n }中,a 1=41,a 3 =1,求S 5; 3.等比数列{a n }中,3a 2=,9a 3=,求其通项公式n a 及其前n 项和n S .六.探究反思1.甲乙两人约定甲每天都给乙一百元钱,乙则第一天给甲一元钱,第二天给甲两元钱,第三天给甲四元钱,即乙后一天给甲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问10天后甲乙两人谁赢谁亏? 2(1)求等比数列⋯,b ,b ,b ,132的前n 项和.S n(2)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n b a =,求其前n 项和n S。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说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说案)

说课课题: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课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数列是高中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推理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的重要题材和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课本把它安排在五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后面,并把数列作为定义在自然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函数的一列函数值。

这样在学生学习了自变量连续变化的函数之后,又接触到了自变量离散变化的函数,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同时也说明了数列与函数的联系,使这一部分内容与前面知识连接得更为紧凑。

本节教材内容有: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和推理过程、公式的特点及应用等。

按教参的安排、结合课本内容的实际,一节课难以完成,所以我把它分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和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及初步应用等问题;第二课时结合前面所学的有关数列、等差数列的知识及等比数列的知识,着重解决灵活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综合应用问题。

这里主要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问题。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本课题是高中代数(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

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已具有的知识有:高一学习的函数的有关知识、高二本节前面已经学过的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等。

因而学生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与已学过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从公式的形成、公式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

不利因素是:本节的求和方法是高中代数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错位相减求和法”,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用到,而这里是第一次使用本方法,它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这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n
⑴-⑵,得 由此得q≠1时,
a1q a1q a1q
2
n 2
a1q
n
a1q . ⑵
1 q Sn a1 a1q
a1 1 q Sn 1 q

n

,
错位相减法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a1 1 q n 因此,当q≠1时, S n 1 q



a1q n a1q n1 q an q,



a1 an q Sn 1 q
显然,当q=1时,
Sn na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表述为:
Sn
{
na1 ,
( q=1).
n
a1 an q a1 1 q , 1 q 1 q


(q≠1).
历史回眸
今有女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 日织几何?——《九章算术》
小结
等差数列
sn n (a1 an ) 2
等比数列
前 n பைடு நூலகம்和公式 或
n(n 1) sn na1 d 2
推导方法
a1、d (q)、an、n、Sn
Sn na1 ( q 1).
a1 (1 q n ) a1 an q = ( q 1); 1 q 1-q
倒序相加法
a1、d、an、n、Sn
方程法、错位相减法
a1、q、an、n、Sn
关系
知三求二
知三求二
(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230 =1073741824)
小结
1.已知 a1 , n, q 则
Sn
{
na 1,
a1 1 q n , 1 q


( q=1).
(q≠1).
( q=1). (q≠1).
已知 a1 , an , q 则
Sn
{
na 1,
a1 an q , 1 q
2.对含字母的题目一般要分别考虑q=1和q≠1两种情况。
例1
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1 1 1 , , (1) 2 4 8
, 3,, 3 3 (2) 1
2
3
例2
1 1 {an }为等比数列,a1 8, q , an , 2 2 求n、Sn .
例3
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 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 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 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 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 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 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 ”请同学们 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设等比数列 a1 , a2 , a3 ,, an , 它的前n项和是 即
Sn a1 a2 a3 an
2 n 2
Sn a1 a1q a1q a1q
a1q .
n1 n
n1

⑴×q, 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