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初三各区一模作文范文(15区)

上海2020年初三各区一模作文范文(15区)
上海2020年初三各区一模作文范文(15区)

目录

【宝山】 (2)

【崇明】 (3)

【奉贤】 (4)

【虹口】 (5)

【黄浦】 (6)

【嘉定】 (7)

【静安】 (8)

【闵行】 (9)

【浦东】 (10)

【普陀】 (11)

【青浦】 (16)

【松江】 (17)

【徐汇】 (18)

【杨浦】 (19)

【长宁】 (21)

【宝山】

找到藏在身边的幸福

阳光,就在眼前,谁经意去看?空气,就在周围,谁经意去闻?幸福,就藏在身边,去找,就能发现。

一、藏在杯子里的幸福

晨光中,我又看到饭桌上的那只杯子,那只司空见惯的透明玻璃杯。杯子里盛着乳白色的液体,淡淡的雾气从杯子里面腾出,淡淡的奶香飘进我的鼻孔。几乎从记事开始,早晨一杯鲜奶就是我的必修课。惯了,也腻了。然而,我不能不喝,也不敢不喝,我怕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

一个坏坏的念头忽然一闪,要是……

“宝贝,快把奶喝了……什么,不好喝?……不行,你要身体……来来来,我再给你加一点糖!”杯子空了,我却在这个杯子里找到了满满的幸福。

二、藏在本子里的幸福

打开作文本,那熟悉的漂亮字体跳入我的眼帘:“我被你的美文鼓舞了!”

美文?老师啊,我亲爱的老师,你知道你的学生此刻是多么幸福吗?要说鼓舞,首先应该是您对我的鼓舞。那一次,我似懂非懂地把一个时髦的词用在作文上,你在全班同学面前那个夸啊,说我的文笔有某某作家的味道。于是我找来了那位作家的好几篇文章,精心地品味,不知不觉间,觉得自己写作文时有感觉了。

于是,我珍藏起每一本作文,因为那里面藏着您的圈圈点点,打开它,就能找到藏着的幸福!

三、藏在眸子里的幸福

我跟a不说话了。同学,特别是顶要好的同学,一旦搞起了冷战,那简直是度日如年。其实不过是一个小误会罢了,但为了面子,彼此谁也不肯放下架子。

“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滋味,我真是受够了。于是,当我们的眼神相遇,我忍无可忍了,送给对方一个微笑;投桃报李,对方的眸子立即灿烂起来。就这样,我们又恢复到无话不说的状态。每当我看见同学诚恳的目光,我就会想,那里面藏着我的幸福,我可要好好珍惜啊!

幸福如阳光,如空气,就藏在我们的身边,用心找,总能找到的。

找到藏在身边的幸福

宁静的下午,我闭上眼躺在草原上感受暖暖的春风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

过年的时候我和爸妈共同踏上新建的高铁体验了“中国速度”,我坐在窗边赏着大好河山,窗外的景色渐渐模糊,只能看见残留的光影。不一会,乘务员便推着售买车来卖午餐,我吃着美味的午餐,享受着舒服的座椅,不一会就到站了。心里想着:“高铁竟然这么稳,服务歌真是周到。中国速度可真是名不虚传。现在回奶奶家可真是方便”一出站,去村中的巴士早已在站边等候。我便一路安安稳稳地到奶奶家。我发现我可真是幸福。

记得幼时,最恐去奶奶家,因为记忆中每每回奶奶家都是满面灰尘,疲惫不堪,最挥之不去的是那一抹深绿。过年前,爸妈拉着我的小手踏上了那绿皮火车,要不是爸妈保护的周全,我早被别人从身上踏过去了。上了车,人们挤来挤去,摆放行李,找座位。时不时有人撞到我,时不时又有人大声喧哗。我就被挤来挤去的挤到了座位边。车慢慢开了,我趴在窗边,看窗外的景致慢慢地从我眼前跑过去不知不觉的晃了神,想着自己在窗外与火车竞速。坐着久了坐椅腿有些麻木,站起身来活动筋骨,本想去其他车厢随便看看,没想到自己没走几步前方就被层层人山挡住去路,只好乖乖坐到座椅上,继续随着火车晃来晃去。不知不觉就随着火车的“咣当咣当”声进入梦乡。等再睁开眼时,窗外的蓝天已被夕阳染上了几抹黄。慢慢走下火车,等着通往村里的车,心里想:“可真是煎熬啊”。等到了村头,最后一抹余晖早已落下,已是满天繁星了。偶尔能听闻几声犬吠,羊叫。拿着手电筒照着土路,慢慢才看到奶奶家屋中闪着灯光,此时早已疲惫不堪了。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乡下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水泥路代替了坑坑洼洼的土路,村里通了电,街边的一排排电灯亮起,照亮了黑夜,家家户户连上了互联网,与亲友视频通话,观看春晚,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对比幼时,我发现原来幸福就藏在我们身边呀!

昔日的破旧落后早已不复存在,新时代的先进科技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幸福程度不断提高,欢声笑语响彻草原,一片欣欣向荣。我站在大草原上看着牛马奔腾,刹那间我感到无比地幸福。

【崇明】

我给记忆命名

“卖——葱——泥——饼——咯——”又是这熟悉的叫卖,只是一种在我脑海中久久挥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C.第○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

2016年上海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松江区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3、,白水绕东城。(《送友人》) 4、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5、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甲、乙分别通过“”和“_”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2分) 7、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 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 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

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节选语段的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 (姓名)。(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崖限当道者()(2)半山居雾若带然() 10、下列对划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描绘了泰山顶上时而日照时而迷雾的奇特气象。 B、“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表现了积雪的厚实白亮。 D、表达作者历尽艰险领略到美景后的兴奋畅快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学毕,乃牧豕②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③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注】①不为章句:不死记章句。②豕:猪。③责让:责备批评。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悉以豕偿 之。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 2、,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3、孤村落日残 霞,。(《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 矣。(《岳阳楼记》) 5、稍出近之,,。(《黔之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2分) 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 【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上海徐汇区高三英语一模卷附答案

上海徐汇区高三英语一模 卷附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5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英语试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11页。所 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第I卷(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A. $14. B. $40. C. $45. D. $80. 2.A. Go sightseeing. B. Go to a singing club.

上海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上海市徐汇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8分)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④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不如张景一书。”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 (《雨晴》) 2.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 ) A .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 .第②段叙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 ,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 然有声。余问故,阍③ 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 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注]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 ā):象声词。③阍(h ūn ):守门的人。④良: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英语一模(附解析)

2017 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英语试卷 (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017.12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4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題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 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題前,务必在答題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貼在指定位置上,在 答題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At a bank. B. On the street. C. At home. D. In a cafe. 2. A. A concert. B. A book sale. C. A banquet. D. An art exhibition. 3. A. 50 minutes. B. 25 minutes. C. An hour and a quarter. D. An hour and a half. 4. A. The train will arrive on time. B. The train is late due to the storm. C. The woman will take the next train. D. The woman has to wait for the train. 5. A. She talks too much. B. She doesn’t like speaking. C. She is always very frank. D. She often talks loudly. 6. A. She doesn’t want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B. She doesn’t like the gift. C. She wants to forget her birthday. D. She doesn’t w ant to grow old. 7. A. The woman doesn’t want to go out in the evening. B.The film is not worth seeing at all. C.The man won’t go to the movies with the woman. D.The man is very tired from his work. 8. A. The summer this year is terribly hot. B. Last summer was even hotter. C. Hot weather helps people lose weight. D. Light was stronger this morning.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3.昨夜江边春水生,。(朱熹《观书有感》)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满目萧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8-9题(4分)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作者是______(人名),【乙】文作者是____(朝代) 9.(1)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 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谢医使.去()(2)窃.窥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12.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附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7.12 一、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 (2)?。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3)《师说》的语言简洁生动,文中的“,”就凝练传神地勾画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1)为了向普通读者介绍中国古代园林中“窗”的艺术作用,建筑学家引用下面哪句诗文最为贴切?()(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C.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种由生育和婚姻事实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句话应在下文中 ()处。(3分) 社会结构中最重要联系是亲属关系。[A]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当我们用这个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属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B]我们在这个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 [C]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连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D]每个网络都有个?己?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相同。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感觉的等级通常井然有序。根据统计,人们的绝大多数经验来自视觉,视觉所复盖的空间范围是无可比拟的。这无形地决定了视觉的特殊威望。如若听觉、味觉、嗅觉或者触觉异于视觉,视觉有权力予以否决。这种优先甚至使视觉晋升至精神范畴。?观点?、?意见?、?看法?、?重视?、?洞见?,这些词的词根均出自视觉。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上海市徐汇区2015届高三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官方版)

2014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英语试卷 2015.1 I、听力(略)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A Directions: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s below,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s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A) Residents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re trying to get used to skyrocketing prices for gasoline. The average price for 87 octane(辛烷)economy gas is $2.22, almost 30 percent higher today than it was 12 months ago. The(25) (low) gas price in the Southland right now is $2.09 a gallon at the Seashell station in Arcadia. The station manager, Everett, said the reason his gas is cheaper than elsewhere is (26) he bought a lot of gas two years ago at(27) (reduce) prices, so he is passing his savings on to his customers. The lines at the Seashell station often run 10 to 20 vehicles long. The police have been here several times (28) cars blo ck traffic on Horsetrail Drive. Everett said, “I tell people in line that the Barco station a block away is only $2.14, (29) they’d rather wait and save 5 cents. It’s OK with me, of course. I don’t mind (30)(make) money.” A young man pump ing gas was said(31) (wait) in line for 20 minutes. When asked why he didn’t go a block away where there were no lines, he said, “Every penny counts. When I bought this ’99 Bummer, gas was only $1 a gallon, which was pretty cheap. So, (32) I only get eigh t miles per gallon, I wasn’t paying that much to fill my tank. But today’s prices are killing me. I drive to work, and I drive to the grocery store. That’s it. I used to drive around the neighborhood just to show off my wheels, but I(33) never do that any more.” (B) People joke that no one in Los Angeles reads; everyone watches TV, rents videos, or goes to the movies. The most popular reading material is comic book s, movie magazines, and TV guides. City libraries have only 10 percent of the traffic (34) car washes have. But how do you ex-plain this? An annual book festival in west Los Angeles is" sold out year after year. People wait half an hour for a parking space to become available. This outdoor festival, sponsor ed by(35) newspaper, occurs every April for one weekend. This year's attendance (36) (estimate)at 70,000 on Saturday and 75,000 on Sunday. (34)The festival feature d 280 exhibitors. There were about 90 talks given by authors, with an audience question-and-answer period(37) (follow) each talk. Autograph seekers (38) (seek)out more than 150 authors. A food court sold all kinds of popular and ethnic foods, from American hamburgers to Hawaiian shave ice drinks. (39) a $ 7 parking fee, the festival was free. Even so, some people avoided the food court prices by sneak ing in their own sandwiches and drinks. People came from all over California. One couple drove down from San Francisco. “This is their sixth year here now. We love it.” said the husband. “It is just fantastic to be in the great outdoors, to be among so many books and authors, and to get some very good deals, too.” The idea for the festival occurred years ago, but nobody knew if it(40) . Although book festivals were already popular in other US cities, would Los Angeles residents embrace one? One of the festival founders said that it all depends as angelinos are very unpredictable. Section B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cha word can be only be used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need.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晴》)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零丁洋》)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10题(9分) 捕蛇者说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痿、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 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②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 第G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C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2015.12.28)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洛下:洛阳方面。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②东渡意: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更重问之()(2)异昨日之言()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认为长安像太阳一样远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