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68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完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68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妇科共收治60岁以上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68例,其中60~69岁者56例,≥70岁者12例,最高年龄81岁。手术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诊断以病理结果为依据。

1.2 妇科肿瘤分类

本组病例中恶性肿瘤36例(52.94%),其中子宫内膜癌17例,卵巢癌11例,宫颈癌7例,子宫肉瘤1例;良性肿瘤32例(47.06%),其中子宫肌瘤10例,卵巢良性肿瘤22例。

1.3 术前主要合并症

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10例。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17例。

1.4 术前处理

术前请相关科室会诊,制订出相应的治疗计划。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如巯甲丙脯酸等口服,术前将血压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者分别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药物口服、胰岛素应用,使血糖控制在8.4 mmol/L以下可行手术。合并冠心病者术前给予扩张冠状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口服。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但心功能正常者,术前不需要特殊处理;有心律失常者须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待心律失常纠正后手术。手术前请麻醉科会诊制定合理的麻醉方式。

1.5 术中处理

1.5.1 麻醉方式及手术范围

42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1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及插管供氧,5例采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32例良性肿瘤行单纯卵巢肿瘤切除术10例,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22例。36例恶性肿瘤中,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6例卵巢癌行全子宫、双附件、部分大网膜及阑尾切除、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8例,次广泛子宫切除6例。

1.5.2 术中及术后处理

术中应用多生理参数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情况。糖尿病患者术中输液为非糖平衡液,手术时间超过120 min者,应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68例

患者1例术中出现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低、心前区不适,予输血、加压供氧后血压回升,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其余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所有患者均继续使用监护仪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监测血糖,进食前静脉补液保证每日葡萄糖入量为150 g左右,葡萄糖与胰岛素之比为4∶1,并适当补钾,恢复饮食后改为口服降糖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后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心衰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本组资料中,1例术后出现心衰,经强心、利尿、吸氧后好转。1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组织液化,给予局部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1例不完全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后恢复正常。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溶栓治疗10 d 后血栓消失。无1例病人围手术期死亡。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妇科肿瘤以恶性肿瘤居多,占52.94%,子宫内膜癌占首位,卵巢癌次之。老年妇女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1〕。这就给麻醉和手术增加了一定风险,如果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所以,在手术前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计划,确保术中术后安全。本组资料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者,围手术期给以降压治疗。降压药物的选择,主张把符合老年血流动力学及生物化学特点的药物作为第一线,目前较流行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符合这一要求〔2〕。术前将血压控制在23.9/13.3 kPa以下,可以明显降低术中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3〕。糖尿病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手术和麻醉对糖尿病病人是一种应激状态,可使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又使胰岛素分泌下降,血糖升高,游离脂肪酸增加,导致酮症酸中毒,增加围手术期的风险,所以,调整血糖在理想水平是保证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前提,可采用控制饮食、降糖药口服、胰岛素应用等方法控制血糖,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4 mmol/L 以下较为安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是另一种常见合并症,术前给予扩张冠状血管的药物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适应性,进而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老年妇科肿瘤手术范围主要局限在盆腹腔,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但用药量要偏少,手术范围波及到中上腹时,则选择静脉复合麻醉及插管供氧相对较安全。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管理不善易发生意外及并发症,所以术后应加强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防止心衰发生,多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感染发生,防止伤口裂开。

参考文献:

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xyfm/class/.2002年05期

4 张怀亮,谭正辉,孙叶梅,李梅,俞玉芳,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xyfm/class/.2002年06期

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8 陈五一;;痤疮辨治体会[J];世界中医药;/yisheng/main/index.php.2007年03期

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J];新中医;/book/main/index.php.1992年09期

10 李东华;异维生素A酸治疗痤疮[J]; /新医学;1993年10期

1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book/main/index.php.2010年

1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6 张俊海;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7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qikan/class/?150.html.2004年

19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20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佚名.郭尚云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68例分析.中医药期刊学会/jiaoan/html/?663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