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黔之驴》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成语】
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道理】
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重要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hao):喜欢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名词作状语、用船/载,省略“之”
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巨大的样子。

5.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它)-----当作。

“以”后边省略“之”字。

6.蔽林间窥之(蔽:隐藏);窥(kui):偷看
7.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稍:渐渐地);慭慭(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8.虎大骇,远遁(大骇:hai 非常害怕);(遁dun、逃走)
9.以为且噬己:以为:认为。

;且:将;噬::(shi)咬。

10.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然而,但是);
11.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2.益习其声:(益:渐渐)(习:熟悉。

习惯)
13.终不敢搏(搏bo:扑、击)
1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狎xia: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15.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闯;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

16.驴不胜怒,蹄之:(胜sheng:忍受,禁受);蹄:作动词用,踢。

17.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计:盘算
18.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耳:罢了
1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离开)
【一词多义】
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然: A、慭慭然,莫相知(…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且: 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 B、且焉置土石(况且)
【词性活用】
1.稍出近之(靠近)
2.驴不胜怒,蹄之(踢)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4.虑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止一只)
【重点句子】
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它(驴),(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神物。

⑵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老虎)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⑶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老虎)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驴,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⑷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老虎)渐渐靠近驴子,态度更加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⑸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重点问题整理】
1.驴子本是无辜的,可最终却被老虎所吃。

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答:老虎:机智勇猛;驴子:蠢笨无能;好事者:安置不当;黔之人:未用其才。

2.如果让你对文中的驴、虎各说一句话,你会分别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对虎: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对驴:不要将自己置于无用之地的境地;不要轻易地暴露自己的实力;要努力增长才干。

3.通过《黔之驴》这则故事,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答: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4.从文题来看,文章的主角应该是驴;可从内容来看,文章的主角应该是虎。

对此你有怎
样的看法?
答:通过写虎的聪明凶猛来衬托驴的愚蠢无能的特点。

5.《黔之驴》一文描写细腻生动,用词极为传神。

请从文中找一例,简要加以赏析。

答:示例:蔽林间窥之
“蔽”、“窥”是对老虎的动作描写,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虎初见驴子时害怕恐惧而又好奇的心理,表现出老虎的谨慎小心。

【三年中考汇编】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12分)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

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

久之,蛇将行矣。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

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

如是者三四次。

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

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

②踞:趴。

③盬(gǔ):吸饮。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A.有好事
..者船载以入好事B.虎大骇,远遁.遁
C.果腹
..而去果腹D.蜘蛛引丝疾.上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4分)
(1)驴不胜怒,蹄之。

(2)蛇复昂首待之。

12.填空。

(4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 ”到“觉无异能者”,再
到“ B ”。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
重描写蜘蛛的 B 。

13.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

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

(2分)
【答案】(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12分)
10.(2分) A.喜欢多事; B.逃跑; C.吃饱肚子; D.飞快(迅速)
11.(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

(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12.(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

蜘蛛引丝疾上,
还守其网。

(1分)
(2)A 心理, B 动作。

(各1分)
13.(2分)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
(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2题。

(12分)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当止不止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

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

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通“固”,本来。

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缭曲:曲折缭绕。

⑤窦:孔穴。

⑥不意:没想到。

⑦窒:堵住。

⑧并:一起。

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稍出近.之()(2)益习.其声()
(3)技止.此耳()(4)遂蛇.行而入()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

(2分)
A.虎因.喜 / 罔不因.势象形B.驴不胜怒,蹄之. / 聚柴以焚之.
C.尽其.肉 / 其.如土石何D.以为.神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1.用原文词句填空。

(3分)
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 A ”,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B ”;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 C ”,最后用“ D ”的做法战胜了老虎。

12.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3分)
【答案】(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2题。

(12分)
8.(2分)(1)靠近,接近(2)熟悉,习惯(3)同“只”,仅(4)像蛇一样9.(2分)B
10.(2分)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地。

11.(3分)A.庞然大物(0.5分) B.技止此耳(1分) C.窘迫(0.5分) D.(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1分)
12.(3分)甲文的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的老虎:愚蠢鲁莽,有勇无谋,急躁冒进,当止不止。

(意近即可,两个要点各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8.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
9.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

这个句子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11.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8.(1)偷看(2)更加(3)用蹄子踢(或“踢”)(4)摸
9.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答后半句亦可,其他的“者”都理解为“……的人”)10.(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2)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像蜡烛。


11.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