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
科研简报
2008年第5期(总第15期)
编辑: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教科室责任编辑:李文龙陈正
编审:姜正德签发时间:08年6月30日本期要目
●《投机取巧是正道》姜正德
●《玩味语文》姜正德
●《用小练笔扮靓阅读课堂》张身贵
●《指导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的策略》张身贵
●《以童话促作文的教学策略》张身贵
投机取巧是正道
——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姜正德
一、取巧——取长补短,去粗取精
1、取题。

指导学生借风使船,向课文要题目。

《乡下人家》学过之后,先请大家认真谈谈自己的深切感受,再请大家仔细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最后话锋一转,把乡下替换成括号,请大家说说还可以组成什么人家?学生七嘴八舌:《水上人家》、《幸福人家》、《山城人家》、《城市人家》、《水乡人家》……那么,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抓住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选用朴实生动,清新秀美
的语言把你最熟悉的什么人家描绘出来吗?
2、取材。

指导学生借题发挥,向课文要题材。

《乡下人家》对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纺织娘高唱甜蜜浓墨重彩,但对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却一笔带过。

为此,我们可以跟学生商量:能不能画一画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式的乡村晚景图呢?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写一写这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呢?
3、取法。

指导学生向课文学写法。

如《乡下人家》、《麦哨》中描写山乡美景的句子比比皆是,所以,不妨先学生找找说说:哪些句子用了拟人、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然后让学生嚼嚼品品:为什么我们司空见惯的乡村生活会如此令人耳目一新呢?从而启发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拟人、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如,“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学生指出这个排比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表达了一种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接下来让学生写写评评:描写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照例句的样子恰当地用上一些修辞手法。

再如,《麦哨》的结尾与开头结构犹如哨音前呼后应,情感好似咏唱此起彼落,贴切自然的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更别致的是文中除开头与结尾写到麦哨,中间竟只字未提,却把乡村的柔美、欢快表现地淋漓尽致,真可谓此时无“哨”胜有“哨”,把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运用到了极致!对这样不同凡响的布局谋篇自然要好好揣摩,学以致用!
4、取意。

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积累,对《乡村人家》《麦哨》《牧场之国》等文中的景物特点进行比较评价;或赏析某些精彩片断,说说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或对书中的某些内容如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等发表个人的一得之见。

这样使阅读感悟与表达运用自然结合,收获读与写的“双效”。

取其精华而学之,取其道法而练之,但“取巧”还需“投机”配,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能会功败垂成!
二、投机——随机应变,伺机而动
1、机杼。

对于小练笔,老师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与布局,做到胸中有机杼。

比如,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
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厚积”,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通过造句,写段等形式“薄发”。

这样,语言才能“保鲜”,才能“保存”!才不至于“老死”在笔记本里。

所以,每当学习生字词之后,我照例要对学生进行拓展迁移,发展语言的训练:词语串联式——任选几个精美的词语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主题拓展式——以某个词句为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

像“和谐”、“风趣”等;引用增色式——写一段话,适当地引用等,使语段更具文采。

英国有一位作家说过一句俏皮话:“莎士比亚是个有名气的剧作家,他是靠写让人家引用的话来过日子的。

”这说明“引用”在写作中的存在价值。

2、机动。

有精心的预设,也有动态的生成,课堂教学有时要权宜处置,灵机一动尤为可贵。

比如《乡下人家》结尾说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突发奇想,决定趁热打铁来个联想补编。

于是话锋一转,的确,我们领略了“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的春景;赏析了“若是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感受了“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的妙景,可在静谧的冬季,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吧。

我想,在你们笔下,冬天的乡村肯定也一定会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3、机遇。

对于物候变迁,天象变化、以及课堂突发状况等上苍赐予我们的稍纵即逝的机会,一定要紧紧拽住,随机调教学进程,免得“错失良机”。

比如,在学完古诗《古诗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美丽的插图联想,联系古诗的意境解读,结合《乡下人家》、《麦哨》等景物描写来个趣味改写。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6期
玩味语文
姜正德
之所以想到玩味语文这个题目,是缘于毛主席“学习与快乐相伴”的训示,是缘于新课标“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
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要求。

有鉴于此,我着力把语文课堂建设成“快乐老家”,努力把语文教学演绎成“轻松驿站”,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语文学习是快乐的,真切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幸福的,使语文成为学生最期待的一门课程。

一、玩的氛围浓一点,要有趣味,这样才能玩到底。

1、挖掘语文中趣味的东西。

语文中蕴含的趣味元素数不胜数,语文中包藏的趣味魅力引人入胜。

其中有我们乐于知晓的东西,有我们急于求索的内容,有让我们心旷神怡的异域风情,有让我们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有让我们豁然开朗的绝妙思想……这些东西让我们乐此不疲,乐不思蜀,成为我们享受阅读,神游于语文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掘语文的特质,精心谋划,认真策划,让对对子、猜谜语、讲笑话、说故事、填字词、背诗文等活动散发出语文风味,荡漾开醉人的清香,撩动起听者的心弦,触摸到学生的兴奋点,让学习变得快乐,让学习变得生动。

比如,有些时候,我喜欢拿学生的名字来说事:范智睿,勤学善思,我就夸奖他:“敏而好学,是以智睿也”;陈医豪,热情过度,我就提醒他:“你‘豪’情万丈,壮志冲天,但过犹不及,必须‘医’治,要学会自我约束!”学生听了这样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教育,自然会唤醒学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情感与行动!
2、开发课堂中快乐的因子。

对于教学,我认为最首要也是最主要的是先有想学、乐学,再有能学、会学、后有学得好,学得快!打个比方说,学生想学就相当前面的一个1,而教学内容就好比后面的无数个0,可以是10,是100,也可以1000,甚至10000。

所以,就算你这个教学有天大的意义,学生无动于衷,你得到的还是0。

因此,必须讲究别出心裁的教学预设,另辟蹊径的教学操作,独具慧眼的教学生成……唯有如此,课堂才能变得多姿多彩,学生才会如痴如醉!
有一回,学生作文《我看姜老师》、《印象姜老师》或《——的姜老师》。

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姜老师在我心中真像一个鼎鼎大名的魔术师”;“有一次,姜老师拿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写上几个字就变成了一首美妙的古诗,好像真的一样”;“我记得还有一次,姜老师利用班里同学的名字组成一句话,而这句话有好多种不同的读法,这样,老师举了好多例子”……
我想,大家看了这样的叙述,肯定恍如走迷宫——摸不着头脑,好似猜谜语——理不出头绪。

肯定着急地嚷着,这云遮雾罩的,到底说些什么呀!我琢磨着怎样讲评,才能亡羊补牢呢?第二天进了课堂,我装作一脸无奈地说:“大家说说看,姜老师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幽默”,我不言;有的说“严肃”,我不语;有的说“知识渊博”,我不声;有的说“一丝不苟”,我不响……这下,轮到他们纳闷了,有个急性子的忍不住了:“老师,我们说的都不对吗?”我索性再卖个关子:“猜猜在你们笔下,我成了什么人?”“木头人!”“啊!”他们呆住了,眼中一片茫然。

“对,就是你们的得意之作,让老师成了个耳朵听不到声音,手脚做不出动作,眼睛看不到景物,大脑不能够思维的木头人。

”“哦?”他们愣住了,还是莫名其妙:“怎么可能?”“难道不是吗?翻开你们的作文看看,在你们笔下,我会说话吗?在你们笔下,我有动作吗?在你们笔下,我会思想吗?在你们笔下,我有表情吗?我不是木偶一个吗?”“噢……咳!”经历这么一段难忘的“插曲”,他们惊醒了,也清醒了!我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启发他们思考:马克思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那么,更何况是人呢?我就是我,一个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我,你不能用一种眼光来观察,用一个模子去套用,用一种腔调去描摹。

我就是我,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我,你记叙的时候不能贴一个标签,下一个定义,给一个概念就了事,而应该让事实来说话,用行动来诠释,用语言来证明,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真切切的我,既不拔高,也不贬低。

”同学们,你们手上的圆珠笔是判官笔,日记本是生死簿,求求你们让我复活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写法,还原本真,恢复本色,事实上老师是一个多面体,让老师从生活中走来,向生活中走去,把那真实的状况,真切的体验,真正的情感,切实地反映老师的庐山真面目,自然地流露学生的内心真感受,好吗?
二、玩的水平高一点,要有品位,这样才算玩到家。

1、品出语文味。

我非常赞赏“三味语文”一说: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这三味归根结底应落在品字上,为什么品?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
目的就是积累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所以,玩味文章的语言,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头戏。

品什么?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慧心”,运用自己的“慧眼”,引领学生找准每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每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语甚至一个动作、一个标点,努力品出味道,透过精妙的文字引领学生倾听弦外之音,嚼出言外之意。

怎么品?让学生走进文本,浸淫其中,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能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语言特征。

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领悟语言的神韵所在,把精妙的语言玩熟于心,得到语言的熏陶,品出语言中的情趣。

学习《白鹅》时,我紧扣“三眼一板”这个牛鼻子词眼,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感悟鹅的高傲之性,作者的喜爱之情:“我们经常赞扬人家歌
唱得好,称之为‘有板有眼’,那么,你知道板和眼分别指什
么吗?”“对,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板’指重拍,‘眼’
是弱拍。

用手掌拍击一下,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称
作‘眼’。

现在,你们说说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呢?对了,就
是三个弱拍,加一个强拍,实际就是4/4拍”。

“大家能画出4/4拍的指挥图吗?” “那为什么把鹅吃饭称做三眼一板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有的说:“总是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 可见吃饭讲究程序,次序分明,一成不变。

这就像一首曲子的节拍是基本固定的,一丝不苟,毫不马虎。

有的说“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一主三副,缺一不可,这好比强拍1是吃饭,三个弱拍分别是喝水、吃泥和吃草。

老师接过话题:“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顺水推舟:“你们能在图上给它们标识出来吗?”此刻,有个学生好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地嚷起来:“吃饭、喝水要近一些,吃泥、吃草相对要远一些。

”老师接过话茬:“是呀,这就给谁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的说:“因为鹅从容不迫、三眼一板地吃饭,导致附近的狗都摸清了它饮食的脾气,都掌握它吃食的规律,以致‘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可见吃法有板有眼!有人答:“‘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狗之所以迟迟不肯离去,是因为鹅依然不长记性,仍 吃饭
喝水 吃泥 吃草
‘再吃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

’可见这白鹅实在迂腐,实在固执,循规蹈矩,不会变通,就像一首曲子的节奏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因势利导:“哪现在你们说说三眼一板与吃相高傲有什么关系呢?指责“人们供养不周”,真是岂有此理,见证了鹅的老爷脾气。

”“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端足了老爷的派头,真是架子十足!”一个三眼一板就把鹅的高傲刻画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那么,一日三餐,像堂倌一样侍候它,烦不烦呢?”“不胜其烦”。

“那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呢呢?答案很清楚,憨态可掬的外形,一丝不苟的品性,有谁不爱呢?老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最终破茧化蝶;老师顺势而动,顺势而发,铺陈开来,结果事半功倍!
2、品出人文味。

语文具有自化化人的作用,正所谓“博古通今,纵论四海,全由语文而生;思辨明析,审时度势,定国安邦,也由语文而起”。

所以,要充分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切实做到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小木偶奇遇记》的学习即将结束,我在黑板上奋笔疾书: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愁。

谁知刚一写完,思维活跃的崔臻妍就举手道:姜老师,我觉得这好像是一副对子,我想加一横批:百味人生。

她的话音刚落,底下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赵周逸抢先一步跟进:“品尝酸甜苦辣咸,感受喜怒哀乐愁”,钱煜昕接过话头:“酸甜苦辣咸,尝遍人间滋味;喜怒哀乐愁,享受人生幸福”。

看到学生才情勃发,应“对”自如,我心里当然是乐开了花。

喜不自胜地宣布:今天,我给你们发喜报。

“喜报?”“喜报报喜”机灵鬼姜悦宜又不由自主“对”上了,看来她的思维又“串”到《语文园地》一“天连水尾水连天,雾锁山头山锁雾”式的回文联上来了。

我也豁出去了,索性就来个征集下联。

这下班里可真“火爆”了:这个说“水车车水”,那个喊“风扇扇风”;左边答“球拍拍球”,右边报“油榨榨油”;前面讲“笔洗洗笔”,后面跟“霜降降霜”……好戏在后头,余文昕听江竹菁报“史记记史”之后,觉得意犹未尽,通过排列组合,创造性把它变成一幅佳联妙对:“万里喜报报喜讯,金榜题名;千年史记记史实,竹简传世”……从这以后,我发现班里的学生钻研起对联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些同学竟然捧起《千古才情万古对》、《名联鉴赏词典》、《对联纵横谈》、《对联格律及撰法》、
《名联欣赏》等大部头啃起来。

后来,从学生的日记中得知,对联引人入胜,令人回味,使他们对语文有了新的感受和体验,对语文充满着兴趣和向往。

再后来,我时不时地会收到让我玉成足对的“考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的确是我始料不及的!
综上所述,我的“玩味”语文的理想,就是寓品于玩,玩中把味,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快乐是兴趣的基石,玩味是快乐的源泉!只有课堂像魅力十足,引力强大的磁场,教学像简单生动、主题鲜明的故事,才会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理解文章的精髓,在兴致勃勃中领悟语言的深刻含义,在心有灵犀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浓郁情感!
本文发表于《青年教师》2008年第6期
用小练笔扮靓阅读课堂
张身贵
小练笔形式灵活,既可促读又能助写,练笔中学生可以将个性化的解读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诸多优势使其逐渐为一线语文老师所喜爱。

但又因其费时多易冷场而让不少老师不敢轻易尝试,尤其是在公开课中用得不多,用了也往往流于形式,事倍而功半。

前不久,和同年级组刘敏老师共同执教了人教版第十册《金钱的魔力》一文后,我们觉得小练笔完全可以成为阅读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阅读课不但精彩,而且内涵丰富。

教学中,我们大胆地设计了三个小练笔:初读课文时以“猜猜‘我’的身份”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深读课文时以“我看着他手忙脚乱,听着他语无伦次,……”为话题生发了学生精彩纷呈的片断;学完课文后续写故事,让学生流连于课文故事中,回味无穷。

三次小练笔,每次均把课堂气氛推到了最高潮,究其原因,除紧扣课文情境外,各有侧重的设计为练笔出彩提供了保障。

一、记录想法,让思维熠熠生辉
《金钱的魔力》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讽刺小说《百万英镑》的节选,文风辛辣幽默,学生初读课文后,便被文中入木三分的人物描写和戏剧
性的故事发展所吸引,对课文中的人和事都“有话要说”,但又不太说得清楚,像“这个百万富翁怎么会穿成这样?这钱是怎么来的?”学生当即议论纷纷:是偷来的,是奖来的……我不满足于学生这样说说而已,而是顺势启发:对呀,这个百万富翁为什么与众不同,这钱是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来服装店?请设想“我”的身份,把它写下来,‘可别单凭我的穿着来判断我的身份呀’。

不过七八分钟基本完成,学生丰富多彩的设想让我欣喜:
“我是一个作家,但一直以来没人买我的书,我穷得揭不开锅。

最近我编了一部长篇小说,竞一夜走红,稿费很可观,还要出席各种各样的宴会,我必须买一套讲究又雅致的像模像样的衣服。


“我是一个流浪汉,我的外公外婆最近去世了,他们很富有,一生都省吃俭用,给我留下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巨额现钞。

这几天,我刚刚找到了工作,想来买一套干净的衣服。


“我是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家了,身边只带了一张百万英镑大钞,没有带其它的零钱。


“我是名牌服装行业管理局的局长……”
“我是一个捡到一张百万英镑的流浪汉……”
“我是一个职业小偷……”
“我中一个无业游民,喜欢买彩票,这次中了一百万……”
……
全班五十多名学生的设想没有一个是完全重复的,而且基本上能自圆其说,我暗自庆幸没有放过这一练笔机会,让学生思维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为课堂增色不少。

其实阅读课堂中,这样的“点”是很多的,如第六册《西门豹》中“巫婆和官绅头子被西门豹扔下漳河后,其他官绅在想什么”等,老师经常会碰到学生情绪高涨,欲言又止的情形,如能加以引导,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思维过程,定能比说得更精彩。

二、内化语言,让文笔神采飞扬
《金钱的魔力》一文对服装店伙计看到百万英镑时的表情描写及店老板见钱后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都非常出彩,力透纸背。

课堂上,如果只是读读品品,总觉得有些浪费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操练一番这样的特色语言,多化一些时间又
何妨。

在重点品读完伙计的表情描写和老板的语言描写后,我让学生接着“我看着他手忙脚乱,听着他语无伦次,……”的话题写一写“我”当时心里在想什么?交流时,吃惊地发现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模仿能力是如此之强,现摘录两位学生的练笔片断。

学生一:我看着他手忙脚乱的,又听着他语无伦次的,不禁想:哼!这些见钱眼开的家伙,起初看我衣衫褴褛,摆出一副刻薄的嘴脸,还讽刺我,现在看我拥有百万英镑就像见了哈利法克斯公国的亲王殿下那样,不,简直比见了他还疯,一个劲地奉承我,那笑脸恰像维苏威火山那些小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看着我就恶心。

不过,这起码比我以前做无业游民去买彩票的时候发售站的人看我的眼神好多了,从此,我再也不用遭受白眼了。

唔,我买了衣服以后还要搬家,搬到别的地方去,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说得真不错!
学生二:我看着他手忙脚乱,听着他语无伦次,不禁觉得好笑。

他大概也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吧?真是一个可怜的人,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就是为了钱吗?钱啊,真是人好东西!这百万英镑的旅程刚刚开始,但愿它能给我带来好运。

稚嫩的笔触竟也能和文学大师有几分相似,我们语文教学不就是要学生学习语言吗,阅读是吸取,写作是表达,而小练笔则是融读写于一体的最佳形式,只要是建立在课文情境中的练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有助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

而这种“补白”式的练笔机会在我们的课文中比比皆是,如第十册《刷子李》中的细节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传神的外貌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等,只要老师能抓准课文特色,经常训练,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三、积淀感悟,让阅读余韵长存
作为小说节选的《金钱的魔力》,这个故事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都有许多的悬念在其中,老师则可以把这种悬念让学生去设想结局,设法让学生去续写故事,这样既可以升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练就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在教学完本文时,我就安排了以《金钱的魔力还在继续》为题想象故事还会怎样发展。

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在练笔中展现出的对课文的理解之深,令人欣慰。

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