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大研〔2018〕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综合测评细则(修订)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学综合》考试大纲(学术学位)考查目标药学综合考试范围为药学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药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其中有机化学部分为100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部分为100分,药理学部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课程药学综合:考试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药理学三门有机化学部分考试内容: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型,异侧的为E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 构型’,逆时针排列记为‘S 构型’。
4、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当化合物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应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母体官能团,其余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个别有例外)。
一些母体官能团按以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COOH ,—SO 3H ,—COOR ,—COCl ,—CONH 2,—CN ,—CHO ,-C=O ,—OH ,—SH ,—NH 2,—C≡C—,—C=C —,—OR ,—R,—X ,—NO 2例如:CH 3COCH 2CH 2CH 2CH 2OH 6-羟基-2-己酮2-羟基-4-溴-1-苯磺酸CH 2=CHCH 2CH 2C≡CH 1-己烯-5-炔5、一些常用见化合物的习惯名称(俗名)或名称缩写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 、NBS 、TNT 、DMSO 、DMF 等。
广东药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评定办法(试行)
广东药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评定办法(试行)
广药[2008]147号
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院决定评选并表彰优秀毕业研究生,具体规定如下:
一、评定条件
(一)思想积极上进,尊师爱校,团结同学,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科学作风严谨,科研课题和学位论文完成较好,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在某一研究领域成绩突出;
(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四)在校期间,未受过行政或党、团组织纪律处分。
二、奖励名额
全体应届毕业研究生均有资格参与评选,优秀毕业研究生一般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10%。
三、评定时间
优秀毕业研究生评定一般于每年4月份进行。
四、评定方法
(一)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填写《广东药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表》,并附发表论文复印件、成果复印件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以班为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打分,确定入选名单,并将初评名单提交所在二级学院(部、所),二级学院(部、所)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应由本部门领导、研究生教育管理老师和研究生导师
代表组成)对入选名单进行评审,确定初评名单,报研究生处审核,经学校领导审批,公示后,发文公布。
五、其他
(一)对受表彰的个人分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记入本人档案,并给予奖励。
(二)本办法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广东药学院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七日。
广东药科大学
建设成果
●承担项目 截至2014年,广东药科大学共承担科研课题共50余项,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20余 项。据2016年4月学校官显示,该校的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科技部“新药 创制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 目45项。 ●获得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重大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
教学建设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生物技术、预防医学、中药学、药学、工商管理、应用化 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生物制药 国家级大学生教育基地子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制药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 中心、基础综合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医学院技能培训中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药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概论、流行病学、卫生化学、人体寄生虫学
历史沿革
1966年6月,受“文革”影响被迫停课。 1970年8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合并为“广 东省卫生学校”(1981年停办)。 1973年6月,广东省革委会恢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并开设卫生、医药、口腔3个专业。 1977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学校开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广东医药学院(1978.12~1994.02)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
《药学综合二》考试大纲
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学综合二》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药学综合二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尤其是基因信息的传递、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基因组学与医药学等知识点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在工业、农业、食品工业和医药的发展中也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书:王镜岩等.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章糖类1. 糖类的概念及功能2. 重要的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3. 糖的鉴定原理第二章脂质1.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2.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3. 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3.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4.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6.蛋白质的变性作用7.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四章酶1.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2.酶的分类及命名3.酶活性调节的因素和酶的作用机制4.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5.酶促反应动力学以及酶活力的测定6.其他酶如抗体酶、核酶,固定化酶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1.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2.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第六章核酸化学1.核酸的组成与结构2.核酸的理化性质3.核酸的研究方法第七章激素1.激素的分类2.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3.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4.激素作用机理第八章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1.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2.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3.ATP的生物学功能4.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5.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第九章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1.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2.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3.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4.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5.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6.光合作用的概况7.光呼吸和C4途径第十章脂类的代谢与合成1.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2.脂肪酸的 -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3.酮体的生成和利用4.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5.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第十一章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吸收及必需氨基酸的概念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及脱羧基作用3.氨基酸的几种脱氨基的作用方式4.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5.转氨基作用:概念、酶及辅酶6.联合脱氨基作用:概念、过程及嘌呤核苷酸循环7.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8.氨的来源与去路9.尿素合成的部位、鸟氨酸循环的基本步骤、尿素分子中2个氮原子的来源及鸟氨酸循环的意义10.α–酮酸的代谢及谷氨酸彻底氧化中产生的ATP11.氨基酸合成途径的6种类型12.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运载体及生理意义第十二章核酸的代谢1.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2.核苷酸合成的两条途径(从头合成及补救途径)的概念及合成部位3.从头合成中嘌呤核及嘧啶核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的基本过程4.脱氧核苷酸的生成5.核苷酸的补救途径6.核苷酸从头合成的抗代谢物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广东药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卫生综合》考试大纲考试目标《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其中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为必考科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其宗旨是检验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2. 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共三门课程,每门课程1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 考试科目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其中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为必考科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一、流行病学(一) 绪论1.流行病学的概念、原理、学科特征和用途。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
(二) 疾病的分布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2.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及用途。
3.散发、流行和爆发的概念。
4.疾病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影响因素。
5.出生队列分析。
(三) 描述性研究1.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2.普查的概念。
3.现况研究的设计、实施步骤、常见的偏倚和质量控制方法。
4.抽样调查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5.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6.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四)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队列研究的设计、样本大小的估计、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3.队列研究资料中各种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指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计算方法和流行病学意义。
4.研究对象(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选择。
5.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五)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实施步骤、常见偏倚的来源及控制方法。
2.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3.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因素。
药学院综合测评加分细则(最新版)
药学院综合测评加减分项细则智育评定(考试课成绩的平均分+附加分)加分项:1.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首次成绩在425分以上者加4分。
(4分)2.参加中、高级口译考试,中级合格者加5分,高级合格者加8分;参加雅思考试,单项不低于6分前提下,总分6分以上者加5分,6.5分以上者加10分;参加托福考试,口语写作不低于24分、听力口语不低于20分前提下,92分以上者加5分,100分以上者加10分;参加GRE考试,写作不低于4分前提下,300分以上者加5分,320分以上者加10分。
以上各项均以首次成绩为准,且只取最高分。
(5-10分)3.在省级以上(不含省级)课外科技活动或评比、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一、二、三等、优秀奖(或第一、二、三、四名)者,分别加10分、7分、5分、3分(集体项目第一、二、三等、优秀奖的每名队员加分同个人项目加分。
以上各项不累加,也不与第4、第5项累加,只取最高分)。
5-10分4.在省级课外科技活动或评比、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一、二、三等、优秀奖(或第一、二、三名)者,分别加7、5、4、3分(集体项目第一、二、三等、优秀奖的每名队员分别加5、4、3、2分。
以上各项不累加,也不与第5项累加,只取最高分)。
(3-7分)5.获校级课外科技活动或评比、学科竞赛中获一、二、三等、优秀奖(或第一、二、三名)者,分别加5、4、3、1分(集体项目第一、二、三等、优秀奖的每名队员分别加4、3、2、0.5分。
以上各项不累加,只取最高分)。
2-5分未获奖者按德育类以参加校级活动者身份加分二、德育评定(基本分85+以下附加分)加分项:1.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超过参评年级专业该门课程平均分者加2分,成绩排名在本年级专业前25%者加4分。
(2-4分)2.个人在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有突出事迹,获校级以上荣誉称号者(国家级加10分、省级加7分、校级加4分,集体获奖,成员酌情加分,以上各项不累加,只取最高分)。
广东药科大学试卷印制管理办法
广东药科大学试卷印制管理办法广药大教〔2018〕07号第一条为了确保课程考试试卷在印制过程中的保密、保质、保时,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结合我校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教务处统筹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试卷的印制工作,负责广州各校区普通全日制学生试卷的印制和管理工作;其他校区办负责本校区学生的试卷印制及其有关的职能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学院(部)负责试卷的试题质量,教务处、各校区办负责试卷的印刷质量。
第四条命题负责人应按照《广东药科大学学生成绩考核管理规定》(广药大〔2017〕121号)中的命题要求,拟定A、B两套试题,使用学校统一试卷头,B5纸打印,两张B5纸并排粘贴构成一页完整的试卷。
将A、B两套试题连同“试卷审批条”送系(教研室)主任及学院(部)主管领导审批,交学院(部)教学秘书登记在册后送印。
第五条送印人必须于考试前20个工作日将“试卷审批条”和试卷送试卷印刷室印制。
未按时送印试卷的,需向教务处(校区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再将试卷交试卷印刷室印制。
第六条试卷送到试卷印刷室后,由专人对试卷审批情况、考试课程、考试时间、试卷形式、试卷张数、印刷数量(在考生人数基础上增加5份)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
同时,送印人必须认真填写“送取试卷通知书”,领卷人凭此单领取试卷。
第七条试卷送印后,未经学院(部)和教务处同意,任何人不得查看试卷、更改印制份数,印卷人要严格按审批条所批份数印制。
试卷印制完毕,份数清点无误后,加盖公章封存。
蜡纸统一销毁。
试卷印刷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试卷印刷室。
第八条试卷开印前,由监印人员或教务处工作人员从A、B卷中随机抽取一份试题作为考试试卷印刷,并登记在册。
第九条领卷人于考试前一天凭“送取试卷通知书”领取试卷,对试卷课程名称、印刷数量、考试班级审核无误后,签名领取。
大学城校区的试卷由监考老师负责领取;赤岗校区的试卷在考试前由教务处负责押运至学院(部)。
广东药科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征求意见稿)
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学校设立“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是指在转变研究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条..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以下简称“教育研究类”)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以下简称“教育实践类”)两类。
1.“教育研究类”成果:应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中取得理论突破和创新,提出了新观点、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并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
2.“教育实践类”成果:应在研究生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制度机制改革、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并得到社会和专家的广泛认可。
第四条评选范围1.凡承担我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干部,均可依照本办法申请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
2.对于跨校合作的成果,我校必须是第一完成单位。
第五条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特等奖成果应当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有重大创新,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教育实践类”成果应经过四年以上的实践检验、一等奖成果应当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上有创新,对教育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省内产生较大影响。
其中“教育实践类”成果应经过两年以上的实践检验。
二等奖成果应当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某一方面有较大突破,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量化评分表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量化评分表- 1 ---- 2 -- 3 -说明:1)参评研究生分年级1、研究生一年级新生按照研究生入学初试成绩参评。
--- 4 -2、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与学年考核相结合,主要依据为研究生上一学年度学习情况、科研工作、综合表现等三方面内容。
具体评分细则可参照上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量化评分表》。
由各二级单位负责审核推荐,报学校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评定。
3、二年级研究生学业成绩主要参照研究生上一学年度课程成绩。
三年级研究生学业成绩主要参照研究生上一学年度学术表现和中期考核结果。
4、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的各类有效材料统计时间均为当评定学年度(即上一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止),所有材料必须是以研究生身份获得。
2)计分方法:总分=学习情况分+科研工作分+综合表现分1、论文:中文论文须以正式发表见刊为准,英文论文须以ONLINE为准,收录须提供图书馆检索资料;若成果具备多重性质,以最高分性质计,不重复累计;若新华文摘转摘论文转摘前已用于申报并获得奖励,则本次申报必须扣除上次享受分值;学术论文均须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对于数学类按姓氏排名杂志,排序由导师认定,且1篇论文只能使用1次),或本人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B11一档按100分计,其余分值减半);3.0分以上SCI论文的第二、第三作者、以及三名以后的作者可按同档次论文,80%、60%、40%给予计分,但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几人同时用一篇论文;SCI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我校的其他作者不能使用,5.0分以上的共同第一作者可以认可,不论分区;细则中涉及A、B类论文界定按照学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榜执行。
2、会议报告:境外会议参会并作主旨报告20分,Poster计10分;国内会议需参会作会议报告计5分;会议收录论文集不计分。
3、课题:参与导师课题,必须是排名前三、且导师之外只计排名第1的研究生,其余情况不予加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其宗旨是引导学生以学为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条综合测评内容包括学生的上一年九月至当年八月(含八月)之间(即一学年度)的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表现三个方面。
综合测评成绩由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表现三个单项构成,每个单项分为基本分和附加分两部分。
第三条综合测评是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综合测评成绩计算方法为德、智、体各计分,其在总评分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各项乘以相应的比例后相加之和为综合测评总分。
第五条本方案适合对象是在当学年度具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籍的参加了综合测评自评的本科生。
第二章品行表现测评第六条品德行为分占综合测评总分的。
品德行为分由基本分与附加分组成,基本分满分为分,附加分累计不超过分。
其公式为:(基本分附加分)×其中:品行表现基本分=自评分小组评分班主任或辅导员评分,三项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
品行分的评定,根据《品德行为表现基本分评分表》进行。
第七条品德行为表现的附加分满分为分,包括若干项奖励和处罚分,计算公式为:其中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一)奖励分评分细则.社会工作加分在本学年度担任以下社会工作满一年,且尽职尽责的,由其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给予加分奖励:()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校团委常委、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及秘书长、校艺术团体正副团长、院学生会正副主席、院团委(团总支)正副书记加—分;()级长、级团总支书记、班长、团支书、党支部书记、校院学生会和校团委正副部长、校社团联合会正副部长、院团委(团总支)正副部长、校优秀社团负责人,校艺术团体策划外联部正副部长、院艺术团体正副团长、宿舍自律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各部门负责人加—分;()校院学生会干事、团委(团总支)干事、校社团联合会干事、级委、班委、团支委、党支部委员、院刊主编、校评估合格的社团负责人、宿舍楼楼长及层长、校艺术团体各声部部长、正副队长加—分;宿舍舍长,院刊编辑、记者(编辑、记者合计不超过人)加分。
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中西医结合专业(100600)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中西医结合专业(100600)硕士研究生
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中西医结合专业(100600)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7]9号)文件精神,参照《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经我校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制订本方案。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原则
1、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2、坚持将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作为复试核心,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复试录取过程中切实做到尊重考生、服务考生,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4、加强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切实维护考生的正当权益。
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药大研〔2018〕2号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综合测评细则(修订)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实施(一)研究生综合测评工作由研究生学院统筹指导,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或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在二级单位(以下简称“二级单位”)组织实施。
二级单位成立综合测评小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秘书、教师代表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
(二)综合测评每学年一次,一般在9月份进行。
(三)测评程序1、学生自评:研究生本人按测评内容和要求认真如实填写测评表,经导师审查确认并签字。
2、班(年)级初评:各专业班(年)级成立由班干部、党、团组织干部、研究生会干部等组成的测评小组,对每位同学的各项测评项目得分进行初评,结果向全班(年)级公布。
3、二级单位审核与测评:二级单位综合测评小组对班(年)级初评结果进行审核及测评,结果在本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研究生学院。
4、测评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测评过程应接受师生监督5、每位在读研究生均须按规定参加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将记录到本人档案,并作为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6、凡在综合测评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参加各种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者当年综合测评为不合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二、测评内容及计分标准综合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学术科技成果、社会工作与实践等方面。
综合测评总分=思想品德分×权重+学业成绩分×权重+社会工作与实践分×权重+学术科技成果分×权重+二级单位评价分×权重测评项目及权重表项目权重权重二年级三年级思想品德0.150.15学业成绩0.50.15社会工作与实践0.10.1学术科技成果0.150.5二级单位评价0.10.1(一)思想品德分(满分100分,由辅导员负责评分)主要考察思想品德表现,参加校级、二级单位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政治学习和活动表现,党员、团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等方面。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思想道德品质包括基础分与奖励分两个方面,满分为40分。
1、基本分(满分40分)测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五项:2、主题活动(满分15分)参加班级、党、团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全年无缺勤者计15分;无故缺席每次扣2分;请假两次以上,自第三次起,每次扣2分;不按时提交材料者每次扣2分,5次之后取消本项得分。
本项累计最高扣15分。
外派的学生按照平均分计算。
3、大型活动(满分20分)按通知要求参加学校、二级单位、研究生会组织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如研究生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毕业典礼、各种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党课、运动会等,全年无缺勤者计20分(原则上每次计2分),无故缺席每次扣2分,请假两次以上,自第三次起,每次扣2分;本项累计最高扣20分。
外派的学生按照平均分计算。
4、其他加分(最高25分)(1)被评为省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每项加10分;被评为省级先进(优秀)集体、党(团)支部或其他集体称号,该集体支部委员每位成员加10分,支部内其他成员每位成员加5分。
(2)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委,每项加6分;被评为校级先进(优秀)集体、党(团)支部或其他集体称号,该集体支部委员每位成员加6分,支部内其他成员每位成员加3分。
(3)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帮弱助残、抢险救灾、抢救伤残等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全国、省(部)、市、学校、学院表彰和通报表扬的以及获得其他优秀个人或者先进个人的,均可奖励加分,加分标准为:国家级加20分,省部级加10分,市级、校级加5分,院级加2分。
(4)在学校或研究生学院组织的各项安全、卫生、文明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集体(班级、宿舍)者,集体的每位成员每次加5分,被评为先进个人者,每人每次加5分。
(5)同一学年同时获评省级和校级同项称号的,只记省级加分。
(6)参加无偿献血者(以献血证时间为准),加1分/次,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5、其他减分(1)无故旷课或缺勤,每次扣2分;学习期间未经请假批准而擅自离校(包括未按时到校报到注册)者,以旷课论处,每天扣3分;无故不按时缴费注册者扣5分。
(2)故意破坏公物或学校环境卫生者,每次扣3分。
(3)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安全卫生文明检查或评比活动中,受到通报批评的集体或个人,每人每次扣5分;在宿舍违规使用各种电器、炉具者,一经查出,每次扣5分。
在宿舍违规留宿外人者,每次扣5分;(4)因严重违规违纪或某方面表现不良而受到学校通报批评者,扣30分;受到学校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者,分别扣40分、50分、60分、70分。
(5)因相同原因受到不同级别处罚的只按照最高级别扣分,不累计扣分。
(二)学业成绩分(满分100分)学业成绩分=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0.6+非学位课(选修课)平均成绩×0.4(三)社会工作与实践分(满分100分)包括担任各类学生干部、参加各类文体竞赛,以及集体组织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1、担任学生职务(满分20分)加分计算公式:学生职务分=基本分×工作表现权重职务基本分学校研究生会主席20学校研究生会副主席、二级单位研究生会主席团18委副书记、年级长(大班长)学校研究生会部长、二级单位研究生会副主席、各专业班长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社团主席、16团委委员学校研究生会干事、二级单位研究生会部长、班级委员、党支部委员、团支部委员、社团部长、8团委干事二级单位研究生会干事、社团干事5说明:若同时担任多于一项职务者只选其中最高一项计分;任职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按基本分折半计算,不满3个月者不计分干部考核权重工作表现权重工作积极主动、工作能力强、效率高、工作成绩突出。
0.91-1.0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能力较强、、工作成绩良好。
0.76-0.90工作能力和表现尚可,基本能完成工作任务。
0.56-0.75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工作能力一般、工作成绩不佳。
0.21-0.55工作能力弱,责任心差,工作马虎、完成任务差0.20以下说明:学校研究生会(含研究生团委)成员及年级长(即大班长)表现的权重由研究生学院组织考核评价,其他干部(含学院团总支、研究生分会)由二级单位及所在班级、支部进行考核评价。
2、文体竞赛类(满分50分)包括参加演讲、书画摄影、征文等文化类竞赛和体育比赛等活动。
文体竞赛类分值表比赛级别不同等级分值一等奖或第一名二等奖或第二名三等或第三名第四-第八名优秀奖国家级5040301510省级252218128市级20151286校级15121052说明:(1)参加不同项目可累加,同一项目参加不同级别比赛不能累计,只按最高级别加分;(2)各项团体(集体)项目竞赛中,主要(主力)成员按级别和等级相应加分,非主要成员(替补队员)折半加分。
3、社会实践(满分20分)(1)参加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个项目计5分;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或受到校级通报表扬者加10分,被评为省级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或受到省级通报表扬者加20分;(2)评为省级、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集体的每位成员按同等次个人奖励分数的一半加分。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违反相关管理规定或社会公德秩序,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者,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有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诚信行为者,取消社会实践分。
4、参加学校各类文体团队(满分10分)如合唱团、舞蹈队、篮球队、礼仪队等,平时积极参加训练(排练)者,每人计2分;完成演出或比赛任务者,每次加2分。
(四)学术科技成果分1、学术交流和科技竞赛包括以学术论文(成果)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学术科技竞赛。
学术交流分值表类别不同等级分值大会报告(或论文一等奖)论文获二等奖论文展示(或论文三等奖)收录论文集优秀奖国际6050403020国内(国家级)4030252010国内(省级级)2010531校级105321科技竞赛分值表类别不同等级分值一等奖或第一名二等奖或第二名三等奖或第三名第四名-第六名优秀奖国家级5045403020省级4035302515市级3530252010校级302520155说明:(1)参加学术会议以论文(成果)被收录入会议论文(成果)集或有入选证明为准;(2)同一项目参加不同级别比赛只按最高级别加分,不能累计加分;(3)团体(集体)项目竞赛中,主要成员可按相应级别和等级加分,非主要成员按相应级别和等级分值的一半加分。
2、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发表论文论文类别每篇最高得分SCI1区(大类)发表论文,基础分每篇100分,论文影响因子<3.0,影响因子每增加1,分值增加5分;影响因子>=3.0,影响因子每增加1,分值增加10分;200《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100在SCI2区(大类)发表论文,基础分每篇80分,影响因子每增加1分,增加5分。
100《经济研究》《中国管理科学》80在SCI3区(大类)、《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发表论文6040在SCI4区(大类)、《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发表论文30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工程索引》(EI)、《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ISI-CPCI-S,原ISTP)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价收录的期刊(CSSCI)发表论文在正式出版期刊(非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申报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0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正式受理)20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正式受理)10说明:论文指与研究生本人专业相关的研究论文,且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按相应分值的一半计。
发表中文综述文章按相应等级分值一半计。
若我校排名成果为非第一单位,则不予登记。
专利指权利人,不分排名先后。
3、科技成果分科技成果分值见下表: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国家级100806040省级80604020市级70503010学校级3525155说明:科技成果指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研究相关的成果,研究生为第一获奖人,或导师为第一获奖人,研究生为第二获奖人。
研究生排名第3-5名的,分别按相应标准分的50%、30%和20%加分,排名第6以后不加分。
4、科研项目分以研究生本人为主持人(负责人)申报并获得立项的科研项目,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项目分别加50、40、30、15分,研究生非担任项目主持人但署名在前5位的项目主要成员(含主持人在内),从第二名开始依次按相应级别主持人标准分值的50%、40%、30%、20%加分,排名第6以后的不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