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说课稿:第一章氮族元素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章 氮族元素第一节 氮和磷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 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充分认识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 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
4.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5.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6. 氮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氮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通过分析氮气的分子结构,启发学生认识氮气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的研究,认识红磷和白磷的关系及性质差异。
教具准备充满NO 2试管、大烧杯、橡胶手套、石蕊试液、铁架台、长硬质玻璃管、酒精灯、红磷、白磷、火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我们在高一学习了卤族、氧族、碳族三族主族元素,请同学们把这三族的元素符号填写在周期表相应的位置上。
[学生活动]填写周期表。
[过渡]位于第Ⅳ主族和第Ⅵ主族之间的第Ⅴ主族, 称之为氮族元素。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氮族元素的性质。
[板书]第一章 氮族元素[师]从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看,这一族元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生]最外层都应该有5个电子,不同之处是电子层数不同。
[师]结构决定性质,氮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但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氮和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氮和磷的性质。
[板书]第一节 氮和磷[师]我们都知道,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
根据你的观察,并结合课本,总结出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ⅣA ⅤA ⅥA ⅦAC N O FSi P S Cl Ge As Se Br Sn Sb Te IPb Bi Po At[板书] 一、氮气1. 氮气的物理性质[生]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略轻,熔沸点低。
[师]在呼吸时,我们吸入人体内的空气中的氮气会全部呼出,氮气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似乎没有什么用处。
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第一章 氮族元素2
第一章 氮族元素教学内容1.归纳氮元素、磷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2.几种重要物质的制取、检验及比较 3.掌握四种主要规律的应用 规律、重点剖析及典型例析 (一)掌握知识网络1.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二)用比较法区分相关物质△△ H 2纯O 2、点燃 H 2O 2 放电O H 2O 2、H 2OCu 、△Cu O 2、Pt.浓稀Cu 、△NaNO 2 NaNO 3 CuONaOH N 2O 4浓H 2SO 4 NaOHMgHCl HCl OH-△、H 2O△NH 4ClNH 3·H 2O NH 3 N 2 NO NO 2 HNO 3 3)22(三)抓住典型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制取等内在关系 1.氮气物 性难溶于水熔沸点很低 N2 无色无气味 气体2非极性分子 分子晶体 N ≡N 叁键键能大:N::N: . . 固定常 温:很难反应(作保护气) 高 温(或放电) :也能反应(制NH 3、HNO 3) 氮的化合态 氧化性N 2+3H 2 2NH 3 高温、高压 催化剂+N 2 Mg 3N 2点燃 化 性 用 途还原性 N 2+O 2 2NO 放电3.硝酸无色 有刺激性 易挥发(或Fe(OH)2 M(NO 3)2+NO 2(或N 2 任意比溶于水 M(NO 3)n (高价)+NO 2HNO 3 酸性 不稳定性 氧化性HNO 3=H ++NO 34HNO 3 4NO 2+O 2+2H 2O 久置 黄 HNO 3 △或光棕色瓶、冷暗处、密封浓HNO 3 C 、S 、P Fe 、Al一般金属CO 2、SO 2、H 3PO 4 钝化 稀一般金属 较活泼金属 Zn 、Mg 等I -S 2-Fe 2+溶于+浓HCl王水 溶解Pt 、AuM(NO 3)n (高价)+NOI 2S +NOFe 3+冷△注意1.NH3的干燥剂选用① 氨是碱性气体(有水),故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P2O5等 ② 氨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故也不能用无水CaCl2 ③ 氨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 2.氨催化氧化法制HNO3有关事项(1)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补充空气,多次氧化和吸收 (2)尾气吸收——用碱液NO +NO2+2NaOH =2NaNO2+H2O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当n 2NO :n NO ≥1.均可被吸收完全 (3)硝酸浓度的提高稀硝酸 浓缩(五 ①吸水剂 ②蒸发浓H 2SO 4或△(六)重要规律 1.铵盐分解规律 铵盐热稳定性差,受热均能分解.但请注意:未必有NH3产生.这由盐中对应酸的稳定性、挥发性、氧化性等因素来决定.① 稳定易挥发酸成的铵盐 NH3↑+酸的挥发性物质如 NH4Cl(s) NH3↑+HCl ↑ 类似的有 NH4F NH4Br “假升华” 能否类推 NH4I ? 区别 I2(s) I2(g)② 稳定难挥发酸成的铵盐 NH3↑+酸如 (NH4)2SO4 2NH3↑+H2SO4③ 不稳定且无强氧化性酸成的铵盐 NH3↑+酸的分解产物如 (NH4)2CO3 2NH3↑+H2O +CO2↑NH4HCO3 NH3↑+H2O +CO2↑NH4I NH3↑+I2↑+H2↑ (有色)④ 由不稳定且有强氧化性酸(HNO3)成的盐 一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分解化合 冷NH 4Cl (s)△升华 冷 I 2(s)△△△△△△△NH 4N低温,可得NH3+HNO3如 5NH4NO3 2HNO3+4N2↑+9H2O2NH4NO3 2N2↑+O2↑+4H2O +Cl易爆物 注意妥善保存,勿研磨、勿撞击. 2.磷酸盐的溶解性规律① 磷酸二氢盐一般都易溶于水② 磷酸一氢盐和磷酸正盐大多难溶于水(除K +、Na +、NH4+等)③ 同种阳离子所形成的三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同温):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酸正盐如 NaH2PO4>Na2HPO4>Na3PO4Ca(H2PO4)2>CaHPO4>Ca3(PO4)2 联系:制磷肥的主要目的: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植物吸收 磷矿石 +(H2SO4) 磷酸二氢钙 [Ca3(PO4)2] 或H3PO4 Ca(H2PO4)2190℃500℃或撞击 (爆炸性分解反应)转 化 有利于。
氮族元素教案范文
氮族元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用途和产生的环境问题。
3.了解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氮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1.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1)氮族元素包括氮、磷、砷、锑和铋,它们位于周期表的第15族。
(2)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3(3)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减小、电负性和氧化态的正负两种。
2.氮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1)氮:是一种气体,具有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性质。
在大气中占比最大,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2)磷:是一种固体,具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3)砷:是一种固体,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4)锑:是一种金属,具有脆性和导电性。
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冶金等领域。
(5)铋:是一种金属,具有高密度和熔点。
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冶金等领域。
3.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1)氮族元素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为化肥、杀虫剂和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氮族元素在化工中的应用:用于制造肥料、药品和塑料等,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业产品的需求。
(3)氮族元素的环境问题:过量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污染等,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做实验观察氮族元素的性质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物,直观地展示氮族元素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五、教学过程:1.思维导图展示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实验观察氮气和磷的性质变化。
氮族元素说课稿
说课稿:氮族元素何文惠一.考纲解读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其丰富,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及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历年高考中均有所体现。
本章考查的重点是:1.了解氮族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
3.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根离子的检验。
4.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5.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防治,以及含磷洗涤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6.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氮族元素》是在继《卤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之后必须学好的又一章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氮族元素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中的重点内容。
《氮族元素》有“三多”,即:新物质多,涉及氮和磷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共有二十多种;化学反应多,且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计算题型多,包括氮氧化合物与水反应、工业制硝酸、硝酸与金属反应等。
氮族元素的有关知识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常以氮、磷及化合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有机结合,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氮、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生物学科有点紧密的联系。
农业生产中常使用氮肥,其生产过程中常产生氮的氧化物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大量含氮、磷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形成“水华”或“赤潮”。
高考主要考点有:1.氮气的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
2.氨的分子结构及其水溶性和化学性质。
3.铵盐与铵根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4.硝酸的化学特性;硝酸的有关计算。
5.白磷的分子结构及保存方法。
白磷和红磷的性质、同素异形体;磷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6.磷酸与碱反应产物的判断及环境保护等知识。
7.氨、铵盐、NO、NO2、HNO3等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8.NO、NO2、O2等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有关计算;9.氮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反应为载体,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水解等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
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第一章 氮族元素2
第一章 氮族元素教学内容1.归纳氮元素、磷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2.几种重要物质的制取、检验及比较 3.掌握四种主要规律的应用 规律、重点剖析及典型例析 (一)掌握知识网络1.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二)用比较法区分相关物质△△ H 2纯O 2、点燃 H 2O 2放电O H 2O 2、H 2O Cu 、△CuO 2、Pt.浓稀Cu 、△NaNO 2 NaNO 3 CuONaOH N 2O 4浓H 2SO 4 NaOHMgHCl HCl OH-△、H 2O△NH 4ClNH 3·H 2O NH 3 N 2 NO NO 2 HNO 3 Cu(NO 3)22(1.氮气物 性 难溶于水熔沸点很低 N2 无色无气味气体 2非极性分子分子晶体 N ≡N 叁键键能大:N::N: . 化 性 用 途3(1.NH3的干燥剂选用①氨是碱性气体(有水),故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P2O5等②氨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故也不能用无水CaCl2③氨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2.氨催化氧化法制HNO3有关事项(1)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补充空气,多次氧化和吸收(2)尾气吸收——用碱液NO +NO2+2NaOH =2NaNO2+H2O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当n 2NO :n NO ≥1.均可被吸收完全 (3)硝酸浓度的提高稀硝酸 浓缩(五(六1.铵盐分解规律铵盐热稳定性差,受热均能分解.但请注意:未必有NH3产生.这由盐中对应酸的稳定性、挥发性、氧化性等因素来决定.① 稳定易挥发酸成的铵盐 NH3↑+酸的挥发性物质如 NH4Cl(s) NH3↑+HCl ↑ 类似的有 NH4F NH4Br “假升华” 能否类推 NH4I ? 区别 I2(s) I2(g) ② 稳定难挥发酸成的铵盐 NH3↑+酸①吸水剂 ②蒸发浓H 2SO 4或△△分解化合 冷NH 4Cl (s)△升华 冷I 2(s)△△如 (NH4)2SO4 2NH3↑+H2SO4③ 不稳定且无强氧化性酸成的铵盐 NH3↑+酸的分解产物如 (NH4)2CO3 2NH3↑+H2O +CO2↑NH4HCO3 NH3↑+H2O +CO2↑NH4I NH3↑+I2↑+H2↑ (有色)④ 由不稳定且有强氧化性酸(HNO3)成的盐 一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低温,可得NH3+HNO3如 5NH4NO3 2HNO3+4N2↑+9H2O2NH4NO3 2N2↑+O2↑+4H2O +Cl易爆物 注意妥善保存,勿研磨、勿撞击. 2① 磷酸二氢盐一般都易溶于水② 磷酸一氢盐和磷酸正盐大多难溶于水(除K +、Na +、NH4+等) ③ 同种阳离子所形成的三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同温):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 酸正盐如 NaH2PO4>Na2HPO4>Na3PO4Ca(H2PO4)2>CaHPO4>Ca3(PO4)2 联系:制磷肥的主要目的: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植物吸收 磷矿石 +(H2SO4) 磷酸二氢钙 [Ca3(PO4)2] 或H3PO4 Ca(H2PO4)2△△△△△190℃500℃或撞击 (爆炸性分解反应)转 化 有利于NH 4N。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部分:氮族元素的基本概述在化学中,氮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钋(Bi)。
这些元素共享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
第二部分:氮(N)的化学性质氮是氮族元素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1.形成三键:氮气(N2)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N≡N三键,具有高结合能力和稳定性。
2.嗜电性:氮原子的电负性较高,嗜电性强,能够形成许多共价化合物。
3.氮的氧化态:氮的氧化态范围广泛,从-3到+5。
常见的氮氧化物包括亚氨基(-3)、氨(0)、亚氧化氮(+1)、氧化氮(+2)、亚硝酸盐(+3)、硝酸盐(+5)等。
第三部分:磷(P)的化学性质磷是氮族元素中的第二主要代表,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1.氧化态的范围:磷的氧化态范围从-3到+5,形成的氧化物有磷化氢(-3)、氧化磷(0)、磷化物(+1、+2)、亚磷酸盐(+3)、磷酸盐(+5)等。
2.活泼的反应性: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活泼的反应性。
例如,白磷(P4)能与氧气反应,形成五氧化二磷(P4O10)和三氧化二磷(P4O6)。
第四部分:砷(As)和锑(Sb)的化学性质砷和锑是氮族元素中的次要代表,拥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1.氧化态的范围:砷的氧化态范围从-3到+5,锑的氧化态范围从-3到+5。
两者形成的氧化物有砷化氢(-3)、氧化砷(0)、砷化物(+3)、砷酸盐(+5)以及锑化氢(-3)、氧化锑(0)、锑化物(+3)、锑酸盐(+5)等。
2.亲核性:砷和锑都具有一定的亲核性,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有机反应。
第五部分:钋(Bi)的化学性质钋是周期表中罕见的放射性元素,其化学性质与其他氮族元素有所不同。
1.放射性:钋是一种高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其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和核能产业。
2.氧化态的范围:钋的氧化态范围从-3到+5,形成的氧化物有砷化氢(-3)、氧化钋(0)、钋化物(+3)、钋盐(+5)等。
高二化学教案-【高二教案】第一节氮和磷 最新
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4.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1.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氮气的化学性质。
2.磷的性质教学难点:1.氮气分子结构。
2.磷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自学、对比、练习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几族元素?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族新的元素—氮族元素。
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氮族元素包含哪些元素?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这些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第一章氮族元素(VA)氮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填写表格】【解释】我们都知道磁铁可以吸铁,当铁的距离里磁铁远的时候,磁铁不容易吸铁,而当铁离磁铁很近时就容易吸住磁铁。
同样的道理,非金属性与核电核数和原子半径有关系。
从氮到铋,随着核电核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其中原子半径起决定作用,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渐减弱,金属性渐增强。
【思考】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同周期的氧族元素比较哪个强为什么?从原子半径的角度分析氮族元素与氧族元素之间非金属强弱的比较。
【结论】同一周期,电子层数不变,核电核数就起主要作用。
随着核电核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元素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降低。
所以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弱【学生阅读】氮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单质的颜色、状态、密度、溶点、沸点。
【学生】氮族元素呈现多种价态,由于锑,铋为金属,所以为+3,+5。
颜色氮是无色气体,磷有白磷,红磷,白磷是白色或黄色固体,红磷是红棕色固体,砷是灰黑色,锑和铋为银白色。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化学说课稿:《氮和磷》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在高一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后,已经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了解。
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绍氮和磷的单质。
旦气的化学性质在大纲中的要求为“掌握‘,是教学重点。
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是B层次。
1、教学重点(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并能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加以解释。
(2)氮气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有关计算(3)白磷和红磷的结构和性质2、教学难点(1)混合气体(NO、NO2、O2等)与水反应的综合计算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2)氮元素的化学活性与氮气稳定性的区别(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何不属于酸酐(4)如何证明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二、教学目标1、是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使学生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3、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4、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的概念5、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新课,学习本章绪论:氮族元素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和氧族之间的第V 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我们称之为氮族元素(1)练写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引入竞争意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清写准(2)分析总结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1)相似性a、最外层电子,与金属、氢气反应b、最高价,最高氧化物及对应的水化物c、氧化物通式R2O3,对应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d、气态氢化物通式RH32)递变性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3)特殊性(3)总结氮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2、具体讲氮和磷氮气一、氮气的存在1、游离态:大气中N2占78%(体积比)75%(质量比)2、化合态: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等),无机物(KNO3等)3、观察周围空气存在的氮气二、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稍轻三、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大,很牢固,不易断裂,多余氮分子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2、氮气的化学性质在高温或放电等苛刻条件下,氮气可与氢气、金属、氧气等反应(1)与氢气反应注意:条件、是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方法。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第一课时)
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沉着说课氮族元素是高中阶段介绍的最后一族主族元素。
在此之前,学生既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知识,又将其运用于学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因此可以说,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
教材的引言以“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比较卤族元素、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这样既复习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也为同学们掌握氮族元素知识奠定了根底。
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化肥入手,介绍氮和磷的单质。
大纲中对氮气的化学性质要求为“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材以氮分子具有牢固的N≡N键因而结构稳定入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不活泼,从而说明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又联系化学键的知识,从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能使化学键断裂的角度,说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响,从而使学生认识氮气应有的化学性质。
虽然这样,但对具体物质的性质还应从结构入手,把结构和性质联系起来。
至于磷,在大纳中的要求为B层次,即要求了解。
教材在初中介绍过的磷与氧气反响的根底上,又介绍了磷与氧气的反响。
另外为了稳固和复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教材着重介绍了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的性质差异,以及白磷和红磷的转化。
教学中可设计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本局部内容,并注意归纳,不仅要找出相似点,关键要找出不同点。
这样学生就在掌握同族元素相似性的同时也掌握了物质的特性和个性。
本节教材联系实际,结合目前汽车污染问题,简单介绍了光化学烟雾,旨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然教学中不应无视教材中配置的图画和照片的作用。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 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充分认识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 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
4.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 氮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氮的分子结构与氮气化学性质的关系●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 通过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精品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
高二教学案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1、2、1、2、高温、高压催化剂 第一章 氮族元素 氮(N ) 磷(P ) 砷(As ) 锑(Sb ) 铋(Bi )相似性:(1)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能够结合3 (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氮族元素都显+5价,分子式为R 2O 5。
(3)在其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分子式为:RH 3。
(锑、铋为金属,无负(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 4RO 4。
(因为氮的原子半径小,所以+5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 3,而+5价磷却有HPO 3和H 3PO 4两种含氧酸)递变规律:(1 (2)元素的非金属性N >P >As ,金属性:Bi >Sb (3)氢化物的稳定性:NH 3>PH 3>AsH 3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H 3PO 4>H 3AsO 4。
第一节 氮和磷一、氮气 1. 2. 3. 1N 2+3H 2 2NH 3(2N 2+O 2=====2NO 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无色 红棕色放电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2NO4HNO第一节氮和磷(第三课时)1、使学生了解磷的同素异形体将0.1mol红磷在一定量的氯气中燃烧,其质量增加15克,则其生成物是( )A.只有PCl5B.只有PCl3C.PCl3和PCl5D.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氨气的物理性质NHO+3CuO第二节氨铵盐(第二课时)2Cl33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NH 4Cl 溶液、NaOH 溶液、碱石灰 B.饱和氨水C.NaOH 溶液、NH 4Cl 晶体、浓H 2SO 4D.NH 4Cl 固体、碱石灰、消石灰6.一种盐X 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将Y 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 ,再将Y 和Z 反应又可生成X ,则盐X 是( )A.NH 4NO 3B.NH 4ClC.(NH 4)2SO 4D.(NH 4)3PO 41.实验室制备下列各组物质时,制气装置相同的是( ) A.NH 3、HCl 、O 2 B.Cl 2、HCl 、CO 2 C.CO 2、H 2S 、H 2 D.NH 3、CO 2、Cl 22.有白色固体X ,它跟NaOH 溶液共热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Y ,固体X 跟浓H 2SO 4混合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Z ,在气体Z 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气体Y 和Z 相遇时产生白烟.根据以上现象写出:(1)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X+NaOH ; X+浓H 2SO 4 . 3.NaCl 、NH 4Cl 怎么鉴别?第三节硝酸(1课时)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配平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 2.00 g,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A )17.8mL(B )14.8mL (C )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案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2);属于电解质的有(3);其中(4)是强电解质;(5)是弱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6)。
氮族元素教案(初稿)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氮族元素教案提纲1、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3、重点难点4、教学准备5、教学过程6、巩固练习7、课堂评价8、课件结构二零一零年七月第一节氮和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
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氮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引入]投影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
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2、氮族元素的递变性:氮磷砷锑铋NH3PH3AsH3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3、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第一节氮和磷一、氮气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教案
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
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3)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4)掌握白磷、红磷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了解磷的含氧酸的性质,了解常见的磷酸盐。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ⅤA族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
2.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原子的最外电子数相同,均有5个电子,最高价均为+5价,最低负价是-3价(Sb,Bi无负价)。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2)氮族元素的递变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氮磷砷锑铋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NH3PH3AsH3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碳族强,比氧族卤族元素弱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氮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3, +3, +5.3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1)颜色和状态:(2)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先增大(N2→As)后减小(Sb→Bi)。
第一章《氮族元素》备课材料
第一章《氮族元素》备课材料一、新教材内容安排与教学目标从知识内容上看,本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章引言及第一、二、三节,介绍氮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第四节,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第三部分是第五节,介绍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㈠内容变化1、增加的内容⑴增加相当数量的插图(包括演示实验示意图及其它图示等)。
⑵增加环保知识“光化学烟雾”。
⑶增加“红磷转变成白磷”的演示实验。
⑷增加“铵盐与碱的反应及铵离子的检验”的演示实验。
⑸增加用浓氨水制氨气的内容。
⑹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内容。
⑺增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节内容。
⑻增加阅读材料《玻尔的诺贝尔金质奖章》和资料《砷的发现》。
2、删减的内容⑴删减氮气与镁的反应。
⑵删减白磷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⑶删减“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的比较”的演示实验。
⑷删减五氧化二磷的部分性质、偏磷酸和磷酸的部分性质和工业制法。
⑸删减硝酸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⑹删减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变更的内容⑴将“氮族元素”一节改作章引言。
⑵将磷的知识内容删减后与氮合为一节。
⑶将旧教材第一章“磷与氯气反应”的内容放在本章磷的内容里。
⑷将“安全火柴”作为资料,“氮的固定”作为阅读材料“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亚硝酸钠”作为选学内容“亚硝酸盐的用途及对人体的危害”。
⑸将“氨的实验室制法”改成了讨论内容。
⑹改进了“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⑺将旧教材第一章“有一种反应物过量时的计算”安排于本章。
⑻新材料增设了“思考题”改变了以往教材编写演示实验的方法,增加了学生的活动量。
*建议:⑴考虑到铵盐用途的广泛性,建议在铵盐的用途中补上硝铵用作炸药,氯化铵用作焊药的内容。
⑵教材中图1-14“铵盐与碱的反应”,试纸接触试管口的画法不妥,建议改作接近试管口。
4、必修本情况第二册化学必修本第一章为《氮和氮的化合物》,与必修加选修本相比,删去了磷元素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中的某些讨论题和思考题。
氮族元素教案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主要表现-3,0,+1,+2,+3,+4,+5几种化合价。
因为其分子为双原子分,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通过氮氮叁键相连。
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比较高,所以氮气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即不活泼。
但在一定条件下,N2也能和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①N2与H2的反应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解释】
A.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氮气分子中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很大
B.氮气可用于制氮肥和硝酸在原料
C.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工业上用来替代稀有气体做焊接金属时保护气
D.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氮气比磷活泼,易燃烧
练3下列关于氮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氮气不与金属直接化合 B.合成氨时氮气作为氧化剂
C.氮气是一是种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单质 D氮气在纯氧中燃烧时先生成NO,后又生成NO2气体。
高二化学第一单元氮族元素教案人教
高二化学第一单元氮族元素第一章氮族元素教课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氮族元素的相像性和递变规律2, 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3, 使学生认识磷的性质.4, 使学生运用和掌握元素周期律和原子构造知识指导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5, 使学生认识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 加强环保意识.教课要点 :氮族元素的相像性和递变规律,氮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 : 氮分子的球棍模型, 一试管的二氧化氮, 试管 , 玻璃管 , 水槽 , 胶塞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 : 氮族元素 , 氮气性质第二课时 : 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及磷的性质和用途教课方法 :指引 ----研究法教课过程 :前言 : 前方我们已经学习了几个主族, 这此中包含典型的非金属卤族元素及典型的金属碱金属元素 , 今日我们来学习另一个重要的主族----氮族元素.发问 :1, 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 名称 , 符号 , 原子序数 , 原子构造表示图2, 氮族元素的原子构造有什么特色?在化学反响中有什么规律?3, 氮族元素化合价有何相像之处?锑 , 铋元素为何无负化合价?投影显示 : 氮族元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相同点 : 最外层均有 5 个电子 .不一样点 : 跟着核电荷数的增添 , 电子层数增加 , 原子半径增大.氮族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只为0.0046%( 质量 ). 自然界里氮主要以游离态为主, 其体积分数为气78%,生物体中蛋白质含有化合态的氮, 土壤中有硝酸盐, 如硝酸钾 , 硝酸钙等 , 所以有人说 , 氮是生命的元素.往常状况下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固, 拥有化学稳固性, 实考证明既使在3000 度只有 0.1%电离 .但在必定条件下, 能够发生反响. 主要反响以下:A,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响生成氨气N2+3H2=2NH3B,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难溶于水 , 但能够很简单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 ,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成化合的氮的方法, 称为氮的固定 .第一课时氮族元素原子构造 :一氮气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A, 与氢气反响B, 与氧气反响 ,( 一氧化氮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C, 与金属反响 :( 氮化镁的生成, 氮化镁与水 , 盐酸等反响 )小结 : 要点为氮气的氧化性课后录:氮气的弱的非金属性-----弱氧化性的认识( 从周期律的角度).第二课时 :发问 : 氮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 , 二氧化氮 , 它们对环境有很大危害 ,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 对人 , 动物 , 植物 , 建筑物的危害都很大 , 如一氧化氮 , 二氧化氮对日本东京和英国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 我国四川乐山大佛腐化变形, 酸雨造成美国洛杉矶湖泊已无生物.--------,且它们一旦它们污染空气 , 人类无处可藏 , 为了我们的家园 , 为了人类自己 , 我们应方方面面注意保护环境 , 防备污染 .磷与氮相同是构成蛋白质的元素之一. 不论动物仍是植物体内都含有磷, 它对保持动物体内的正常的生理机能起侧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 : 红磷与白磷焚烧对照实验这个实验说了然什么,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白磷易燃 , 那么怎样保留白磷呢?少许时的保留 , 大批时的保留红磷的保留 .五氧化二磷是吸湿极强的固体, 是常用的干燥剂, 它与冷水反响生偏磷酸, 与热水反响生成磷酸 . 请同学们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化合, 生成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 它们分别无色油状液体及浅黄色固体 , 是重要的化学试剂.白磷又称黄磷 , 红磷又叫赤磷, 它们可互相转变, 互称同素异形体.因而可知 : 磷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 简单和氧气 , 氯气 , 等很多物质反响, 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磷 , 只有磷的化合物,, 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矿石中.练习(投影 )1, 红磷与白磷在必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变, 这一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C, 氧化复原反响D, 非氧化复原反响2,0.1mol红磷在必定量的氯气中焚烧, 质量增添了15g, 其产物是 :A,, 只有三氯化磷B, 只有五氯化磷C, 都有 D, 没法确立 .二 , 污染的防治3, 氮气的用途:A,做化工原料.B,做保护气.C,做冷冻剂二磷1, 白磷和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 往常是固体 .2, 磷的化学性质 :A, 与氧气反响 : 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与冷水, 热水反响分别生成偏磷酸B, 与氯气反响 , 当氯气不足时, 主要生成三氯化磷, 过度时 , 主要生成五氯化磷C, 互相转变 : 在必定条件下 , 红磷与白磷可互相转变, 且属于化学变化.3, 磷的用途 : 白磷 : 制磷酸 , 焚烧弹 , 烟雾弹红磷 : 制造安全火柴. 农药 .小结:磷的化学性质--- 复原性课后录:磷在自然界存在的特别性..,磷酸.第二节氨铵盐教课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3, 使学生认识铵盐的性质4, 使学生掌握离子的查验方法教课要点 :氨的化学性质 , 铵离子的查验.实验准备 ; 氨分子模型 , 一集瓶的氨气, 一烧瓶氨气 , 浓氨水 , 浓盐酸 , 烧碱溶液 , 氯化铵晶体 , 硝酸铵晶体 , 硫酸铵晶体 , 酚酞试液 , 红色石蕊试纸 , 试管 , 烧杯 , 试管夹 , 玻璃棒 , 滴管 , 酒精灯 , 双孔胶塞 , 乳胶管 , 止水夹等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 氨的性质和用途第二课时 , 氨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的性质 ,.教课方法指引 ----研究法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前言 : 我们知道 : 氮是生命元素, 也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 动 , 植物生长需要汲取含氮的养料 . 一般植物不可以直接摄入空气中的游态的氮, 只好汲取两种形式的氮既一种是氨与铵盐 , 另一种是硝酸盐. 本节我们学习有关氨和铵盐的有关知识.一 , 氨分子构造 :写出分子式 , 构造式 , 电子式 , 空间构型 , 键角 , 分子的极性 , 键的极性二物理性质 ; 展现一瓶氨气 ; 按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氨气易溶于水 , 往常状况下 , 一体积的水可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 , 易液化 , 在往常状况下加压到7---8 个大气压或常压下 , 冷却到— 33.3 度左右 , 都可成为液氨 . 据此可用氨做致冷剂 .实验室采集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三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响 ; 氨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 , 并有少许的一水合氨电离生成了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比如 0.1mol/L 的氨水在 250C, 时 , 只有 1.34%发生电离 . 有关的化学方程以下 :氨水不稳固 , 受热易分解 , 写出化学方程式,如向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固体或氢氧化钠固体发生的变化是------说明 : 氨水是混淆物, 此中存在的离子有: 氢离子 , 氢氧根离子 , 铵根离子 , 分子有 : 氨分水 ,一水合氨分子, 水分子等. 氨水的溶质往常是以溶于水从前的氨气的总量来计算的, 如1mol/L的氨水是指此中铵根离子, 一水合氨分子 , 氨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 其摩尔质量也是以17g/mol 来计算的 , 其实不是以一水合氨的35g/mol 来计算的 .2, 与酸作用 :氨水与酸作用生成铵盐,演示实验 : 浓氨水与浓盐酸, 可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靠近但不接触分别写出氨水与盐酸, 硫酸 , 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能否所有的酸都能与氨空瓶生烟., 或空瓶生烟实验., 并说明酸与氨反响的本质前方氨的性质所波及的都是非氧化复原反响廉价态 ,, 在必定条件下表现出复原性.. 但在氨分子中, 氮的化合价为— 3 价,是最3, 复原性 :A; 催化氧化反响 ; 在 800 度时 , 在铂铑合金 , 存在时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以下 :B, 与氧化铜作用生成铜和氮气与纯氧作用生成水和氮气.与氮的氧化物作用生成氮气和水.说明 :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硝酸的重要反响, 是制硝酸的基础反响.氨的用途 :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冷剂 , 制氮肥 ( 硫酸铵 , 硝酸铵 , 尿素等 ), 制硝酸等 .小结 : 氨的性质练习 :1, 氨水 , 液氨 , 氨气 , 铵离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何 ?2, 氨水的储存应用什么容器?3, 用两种方法查验氨气?小结氨气的性质----复原性和碱性课后录 : 氨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氨的制法及铵盐一氨气的制取前言 :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在高温, 高压 , 催化剂条件下, 制取氨气 . 而在实验室则可用铵盐和碱的反响 ( 往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 ) 制备氨气 , 请学生先学习教材 ,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所用试剂 :发生的反响 :装置种类 ( 固体与固体反响, 与氧气相像 )所用仪器主要有:采集方法 :查验方法 :(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或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干燥方法 :汲取方法 :( 倒置的漏斗 )整套装置的安装和打开的次序:棉花的作用 :二铵盐 :1, 由铵根离子的酸根离子构成的盐.2, 物理性质 :A, 都晶体 ,B, 都易溶于水3, 化学性质 :A, 受热易分解 : 写出以下盐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铵 :碳酸铵 :碳酸氢铵 :并联合教材以氯化铵为例, 研究其受热时的变化, 并与碘的升华作以差别.重申指出 , 也有一些铵盐受热分解的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如 : 硫酸铵固体受热分解可生成氨气 , 二氧化硫 , 氮气 , 水 , 而硝酸铵在分解时可有多个反响发生 , 如生成氮气 , 硝酸和水或生成氮气 , 氧气和水等 .铵盐的分解表现了其不稳固性.B, 与碱反响 : 生成新的盐 , 氨气 , 水等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这是铵盐的共同性质, 其反响的本质是 : 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在溶液生成了水和氨气.用此性质可查验其的存在, 铵根离子的查验方法一般以下:先取少许铵盐制成溶液, 加入碱溶液 ,加热 , 放出的气体可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小结 :练习 :1, 写出以下实现转变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铵 ----氨气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硝酸 -------硝酸铵2, 用加热的方法能够分别的一组物质是:A, 氯化铵与硝石灰 B, 碳酸铵与过氧化钠 C, 碘与食盐 D, 氯化铵与氯化钡3, 只用一种试剂便可鉴识硫酸铵, 氯化铵 , 硫酸钠 , 氯化钠的是 :A, 氢氧化钠 B, 盐酸 C, 氢氧化钡 D, 硫酸4, 若制取少许氨气 ,(不用铵盐和碱 ) 还有其余方法吗 ?板书设计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一氨气1, 氨的构造2, 氨的物理性质3, 氨的化学性质4, 氨的用途小结 : 要点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后录 : 氨气的化学性质-----复原性.第二课时5, 氨的实验室制法:所用试剂 :发生的反响 :装置种类 ( 固体与固体反响, 与氧气相像 )所用仪器主要有:采集方法 :查验方法 :(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或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干燥方法 :汲取方法 :( 倒置的漏斗 )整套装置的安装和打开的次序:棉花的作用二铵盐 :1, 通性2, 物理性质3, 化学性质4, 铵根离子的查验 :小结 : 系统理解氨气的制法及铵盐的性质 .课后录 : 铵盐的通性 硝酸 教课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 使学生认识硝酸的用途 教课要点 :硝酸的不稳固性和氧化性 教课难点 : 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准备 :浓硝酸 , 稀硫酸 , 铜片, 锌片,铁片 ,铝片 ,木炭, 烧杯, 试管, 滴管, 石棉网 , 铁架台 (带铁圈 ), 酒精灯 , 无色透明塑料袋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教课方法 : 启迪 ----- 掌握法教课过程 :前言 : 三大强酸中我们已经学过了盐酸, 硫酸 , 今日我们来学习另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既硝酸 . 展现两瓶硝酸 ( 一瓶浓硝酸 , 另一瓶是稀硝酸 ), 经过实验我们看到硝酸与盐酸相像 -----有挥发性 , 下边我们一同来详尽学习有关它的性质 .1, 硝酸的物理性质 : 主要从颜色 , 状态 , 气味 , 密度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挥发生等 , 同时要解释”发烟硝酸’的意义 .2, 化学性质 A, 不稳固性无色的硝酸在试剂瓶中久置而发黄,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说明硝酸的什么性质 ?启迪 :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 生成了二氧化氮 , 氧气 , 水 , 此中的二氧化氮溶于水而使硝酸呈黄色 .,剖析以下 , 在硝酸中 , 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 氮元素为 +5价 , 均为最高价 , 氧为— 2 价 , 又由于生成二氧化氮 , 氮元素化合降低了 , 氧元素化合价应高升, 因此有氧气生成 .怎样保留硝酸 ? 放在黑暗低温的地方 .B, 硝酸的氧化性 :指引学生察看两个演示实验 : 浓硝酸与铜反响;稀硝酸与铜反响, 并达成以下要求 :剖析现象 : 加浓硝酸的试管 , 反响强烈 ,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 溶液变成蓝色 ( 或蓝绿色 ) ;加稀硝酸的试管 , 放出无色所体 , 遇空气气体变成红棕色. 溶液呈蓝色 .写出化学方程式 , 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并从氧化复原的角度进行剖析 , 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指出氧化剂 , 复原剂 , 氧化产物 , 复原产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Cu+4HNO( 浓 )= Cu(NO ) 2 + 2NO 2↑+2HO3323Cu+8HNO( 稀 ) =3Cu(NO3)+2NO ↑ +4H O22离子反响2++━2+Cu +4H +2NO 3 =Cu +2NO ↑ +2HO2++3━ 2+23Cu +8H +2NO =3Cu +2NO ↑+4H O实验现象的不一样, 在复原剂均为铜的相同的条件下, 氧化剂不一样 , 氧化能力的强弱不一样,反响的现象强烈程度不一样 , 能够看出 , 浓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 . 防备一种错误的判断 , 就是以为复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 一氧化氮比二氧化氮中氮的化合价更低 ), 原物质氧化性越强 . 而正确的理解应为 : 复原产物价态越低 , 其复原前的高价态时得电子的时机越多 , 故氧化剂的浓度一般越小 . 往常能够这样以为 : 复原剂相同时 , 氧化剂的复原产物中价态越低 , 其本来浓度越小 .同时需要指出 , 在以上两个反响中, 浓 , 稀硝酸的作用是: 氧化性和酸性演示实验二 : 浓硝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牢固的氧化物保护膜 .常温下 , 硝酸能与除了金和铂等少量之外, 的绝大部分金属反响, 硝酸被复原成廉价的氮的氧化物 , 一般没有氢气放出.演示实验三 : 木炭与浓硝酸反响,在烧杯里盛有10ml 的浓硝酸 , 用酒精灯加热 , 把一块烧红的木炭浸入到此中.察看加热浓硝酸和加入红热的木炭后的现象, 写出化学方程式,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4HNO3( 浓 )=CO2↑ +4NO2↑ +2HO与某些化合物反响:与氧化亚铁与亚硫酸钠现硫化亚铁 :3, 用途 : 化工原料, 化学试剂小结 :随堂练习 :1, 怎样冲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铜?2, 怎样储存和运输大批的浓硝酸?3, 用以下三种门路来制备相同质量的硝酸铜(1) 铜与浓硝酸反响(2)铜与稀硝酸反响(3) 铜先与氧气反响生成氧化铜, 再与硝酸反响生成硝酸铜.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三种途径所耗费的铜的物质的量相同.B, 三种途所耗费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同.C, 所耗费的铜的物质的量 : (3)>(2)>(1) .(D)所耗费的硝酸物质的量: (1)>(2)>(3)4, 在 5NH4NO3=2HNO3+4N2↑ +9H2O 反响中 ,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复原的氮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3 ∶5 B,1∶1C,5∶ 3D,5∶8板书设计 :第三节硝酸一硝酸的物理性质二硝酸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不稳性三硝酸的用途化工原料 , 化学试剂小结 : 硝酸的化学性质课后录 : 硝酸的强氧化性.第四节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教课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起落法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 教课要点 :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和步骤 教课难点 :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课时安排 : 二课时第一课时 ; 氧化复原反响配平的原则和一些规律 第二课时 : 氧化复原反响配平的方法和相应练习 .教课方法 : 讲练联合法 教课过程 :在本章及从前我们接触了很多氧化复原反响 , 如氨气的催化氧化 , 碳 , 铜分别与硝酸溶液的反响等 , 有些反响若用察看法进行配平 , 明显有必定难度 , 那么 , 我们今于就来研究此类反响的共同规律 , 采纳较为简单方法来实现配平 . 请看下边的反响 :C+ HNO 3( 浓) ─ CO 2↑+ NO 2↑ + H 2O (2) Cu+ HNO 3( 浓 ) ─ Cu(NO ) 2 +NO ↑+HO3 22(3) Cu+ HNO( 稀 ) ─ Cu(NO 3 ) 2+ NO ↑+ HO32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是化合价的起落, 而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包含得失和偏移 , 得失电子数 , 必定是相等的 .氧化复原反响配平的基本方法 ;1, 察看法 -----质量守恒2, 化合价起落法 ------ 按照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二化合价起落法配平法的基本步骤 ( 联合本质例子练习 , 解说 )A, 标好价 B, 列变化 C, 求总数 D, 配系数 E, 要检查 三基本种类A, 分子间的氧化复原 ( 举比以下 )AsH 3+AgNO 3+H 2O ─ As(OH) 3+Ag+HNO 3NH 3+ O 2 ─NO+ H2OB, 分子内氧化复原反响KClO 3─ KCl+ O 2↑(NH 4) 2PtCl 6 ─ Pt +NH 4Cl+N 2 ↑+HCl 展现师生的练习及配平结果小结 : 凡在反响中出现双原子单质分子时 , 若价态变化一致 , 不论元素能否所有发生化合价变化 , 均以双原子单质分子为整体配平后 , 再与化合价未变的部分相加 , 确立化学计量数 .C, 自己氧化还反响 :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 , 反响前价态相同 , 反响后 , 一部分化合价高升 , 另一部分化合价降低 . 这样的反响称为氧化复原反响 . 如以下四个反响Cl 2+ NaOH(热 ) - NaCl+ NaClO3+ H2OCl + NaOH(冷 ) - NaCl+ NaClO+ H O22S+KOH- K2S+K 2SO3+ H2ONO2 + H2O - HNO3 + NO投影 : 展现配平结果,小结 ; 此类氧化复原反响可利用逆向配平的方法 , 依据生成物的价态变化 , 行确立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 再确立反响物的化学计量数 . 以下几个例子分步达成 ,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配平的思路和过程 , 在本质配平中 , 是合在一同达成并书写的 .板书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1, 察看法2, 化合价起落法 :二化合价起落法----按照得失电子守恒规律1, 标好价2, 列变化3, 求总数4, 配系数5, 要检查三基本种类1, 分子间氧化复原反响2, 分子内氧化复原反响3, 自己氧化复原反响小结 : 基准物的选择: 所有选反响物 , 部分选生成物, 自己选生成物 .课后录 : 氧化复原按照两条原则: 电子得失陷恒和原子守恒第二课时前言 : 回想我们学习的有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 请配平以下反响方程式:( 投影 )(1) KI+ KIO3+HSO━ I+ K2SO+ H2O 2424(2) K 2Cr2O7 + HCl ━ KCl+ CrCl3+ Cl 2↑+ H2O指引 : 经过以上配平 , 能否能领会到氧化复原反响的方程式虽有必定的方法, 但详细到每一个反响来说 , 它的配平技巧也不完整相同, 下边我们总结一下配平技巧:1, 所有被氧化或所有被复原以反响物为基准物进行配平. 如上边 (1)反响2, 部分被氧化或被复原以生成物为基准物, 如上边的反响 (2)3, 自己氧化复原反响以生成物为基准物4, 当存在原子个数之间的限制关系时, 以生成物为基准物 .如以下两个反响 :FeS2+ O2━ Fe 2O3 + SO 2↑P+ CuSO 4+ H 2O ━Cu 3P+ H 2SO 4+ H 3PO 45, 分解反响的反响物系数设1 法配平只假如分解反响 , 均可设反响物的系数为1, 用 a,b,c,d----依据质量守恒来求出 , 假如 a,b,c,d---- 等是整数则直接填好成最简单的整数才能够.6, 整体归一法等代表生成物的系数 , 而后, 假如有分数则一定同时扩大如 Na 2 S X +NaOH+NaClO ━ Na 2SO 4 + NaCl + H 2O如 : 四氧化三铁与硝酸反响生成硝酸铁 , 一氧化氮 , 水以及铁与水蒸气反响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 如将四氧化三铁当作一个整体 , 进行配平比较简单 . 下边我们来学习有关氧化复原 的离子反响方程式的配平方法:(3)Fe 3++ H 2S ━ Fe 2++ H ++ S ↓(4)KMnO 4 + KNO 2+ ( )━ MnSO 4+ K 2SO 4 + KNO 3+ H 2O叙述 : 上述二个反响有所不一样 , 反响 (3) 是离子方程式 , 而反响 (4) 为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氧化复原怎样配平呢 ?它的总的原则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同 , 往常先依据电子得失相等 配平有关变价的元素的系数 , 再用察看法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 而后进行练习 .经过以上两个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 , 进一步熟习配平的方法, 同时在配平注意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 查离子电荷能否相等 (2) 查各原子能否相等(3) 查电子得失数能否相等练习 :1, 以下配平氧化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2MnO ━ +HO+6H + ━ 2Mn 2+ + 3 O ↑+4HO42 222 B, 2MnO━+ 3H+2+ + 4 O↑+6H O2 O+6 H ━ 2Mn2422━+ 5H 2O 2+2++5O 2 ↑+8H 2OC, 2MnO 4 + 6H ━ 2 Mn D, 2MnO 4━+ 7H 2O 2 +10 H +━ 2 Mn 2+ + 5 O 2↑+ 12 H 2O2, 配平以下氧化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K 2Cr 2O 7 + C + H 2SO 4 ━ Cr 2(SO 4) 3+ K 2SO 4+ CO 2↑ + H 2On ━+ I━+ H + ━ R ━+I 2+H 2ORO 3小结 : 配平方法的应用板书设计第四节氧化复原反响 四配平技巧 1, 从正向配平 2, 从逆向配平 3, 整体归一法4, 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配平:标好价 , 列变化 , 求总数 , 配系数 , 要检查 5, 缺乏物质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课后录 : 经过有关反响的训练 ,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第五节有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教课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反响物有一种过度的计算2, 使学生掌握多步反响的计算3, 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方法 , 增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剖析问题的能力教课要点 :反响物中有一种过度的计算, 多步反响的计算教课难点 :多步反响计算中反响物与最后产物间量的关系式确实定课时安排 : 二课时第一课时 : 反响物中有一种过度的计算第二课时 : 多步反响的计算教课方法 :示范 --- 实践的教课模式教课过程 :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都有很宽泛的应用. 怎样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 由所给反响物的量求算生成物的量 , 或由生成物的量求算反响物的量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写 :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找 : 找出已知物质与所求物质的定量关系列 : 列出比率式解:求解结果投影 : 教材例题1剖析该题的特色, 议论得出 , 同时给出两种反响物的量, 求生成物 . 按一般步骤看应以哪一种物质为标准?请同学们试做一下( 可将学生疏组并分别按不一样的方法进行训练, 并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板演)剖析 : 按一般步骤剖析, 解题步骤能否正确?, 两种演算结果有何不一样 ?在化学反响中本质参加反响的物质之间的量, 都应切合化学方程式所确立的量的关系, 既 8mol 的氢气与4mol 的氧气完整作用, 可见本题中氧气是过度的, 下边就来学习反响物有一种过度的有关计算. 当反响物中有一种过度时, 其过度的部分不行能参加反响, 则生成物的量应以不足量的反响物的为标准来计算.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阅读教材相应内容, 结论 , 当有一种反响物过度时, 其过度部分不行能参加反响, 则生成物的量应以不足的反响物来进行计算, 这就需要在给出的两种或多种反响物中进行选择, 怎样确立依照哪一种反响物的量进行计算呢?投影 : 请同学们议论以下几种方法的能否正确?过程以下 ( 过度计算的两种方法的演示)经过以上方法判断过度计算的一般过程, 请同学们练习 :1, 向 1L0.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0.05mol 的 CO2 , 可生成 Na2CO3多少克 ?解法一 ; 主要思路 , 假定氢氧化钠完整反响, 则需要0.1mol的二氧化碳,现只有0.05mol 的二氧化碳 , 故二氧化碳不足量.解法二 : 与法一相像 , 但经过计算表达出上述过程的.解法三 , 用每一种物质的本质量除以它们各自的方程式中的用系数表示的物质的量, 所得的数值越大 , 该物质既过度 .请同学们练习本节书后相应的习题 1,2,3板书设计 : 第五节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有一种物质过度时的计算 1, 求解前要进行选量 2, 选量的方法 :(1) 将一种已知量设成未知量 , 求解后与所给的数值对照 , 找出不足量 (2) 利用比率式的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的关系, 找出不足量 .(3) 按所给的量分别求出两者的物质的量 , 按化学方程式确立关系对照 , 找出不足的量小结 : 计算的原则 : 电子得失陷恒 课后录 : 电子得失陷恒计算方法: 获得或失掉电子的那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乘以化合价变化.第二课时发问 : 在一个化学反响中若已知两种反响物的量时, 为何一定选量?这是由于在某一化学反响中 , 只有本质参加反响的物质间的数目( 或物质的量 ) 关系才切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 所以应经过选量判断 , 确立本质参加反响的反响物后, 才能列比率式计算 .例题 1,1mol 氨气与 2.5mol 的氧气反响 , 可制得多少克硝酸?解法一 :有关反响 4NH 3+5O 2=4NO+6H 2O 2NO+O 2=2NO 3NO 2+H 2O=2HNO 3+NO 经过上述反响多步过度计算而求得 m(HNO 3)=42g解法二 :有关反响 4NH 3+5O 2=4NO+6H 2O 4NO 2+O 2+2H 2O=4HNO 3 也是经过过度计算可求得m(HNO 3)=63g评论 : 解法一中氨气并未完整反响 , 有部分以 NO 存在 , 所得硝酸不切合题目要求 . 有无更简单的方法呢 ?在本质生产中 , 从原想到最后产物 , 一般都不是一步达成的 , 中间需要经过多个连续的反响过程 , 像这样的连续反响 , 我们称之为多步反响 .多步反响的计算方法以下1, 写, 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 找, 找出反响物 , 中介物质和生成物间量的关系 3, 定, 确立反响物与所求生成物间的量的关系 4, 列, 列出关系式5, 解, 依据所确立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进行计算.我们已知的解题步骤 , 此中最要点的是正确地找出关系式 , 下边按步骤持续将上一题达成 . 经过以上反响可知 :4NH 3----4NO-----4NO 2-----4HNO 3 从而简化成以下关系NH----NO-----NO -----HNO 3 既 1mol 的氨气可生成 1molHNO .323例题 2,1mol 氨气在制取一氧化氮的过程中的利用率是98%,NO 在制取 HNO 时损失率是310%,试求可制取硝酸多少克 ?解法题示 : 其一是分步计算 , 简单理解 , 但较繁琐 .其二是 : 将中间所有步骤的损失都归解为最先原料的损失 , 相当于损失后的原料转变率是 100%.最后可求得硝酸质量为 55.57g. 自然也能够依据氮原子守恒来计算.小结 :1, 进行此类计算时 , 应第一找出参加反响的物质的始态和终态的定量关系, 列出关系式 , 进行计算2, 当已知反响物中某元素所有转变成产物的构成时 , 能够直接依据反响物和产物的分子。
高二年级教学案——第一章《氮族元素》 学生版讲述
第一节氮和磷学习目标:1、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指导,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掌握氮气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以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3、了解氮的氧化物的污染与防治;4、了解磷的性质。
重点: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难点: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第一课时[复习] 请同学们试说出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有何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有何递变规律?一、氮族元素[思考] 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1页并阅读,试回答下列问题:(1).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氮族元素包括哪几种元素及它们的元素符号?(2).氮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何相同点、不同点?1.周期表中位置:第族,包括:。
(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2.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a.相同点:最外层电子。
b.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电子层数的,原子半径的,得电子能力越来——元素非金属性越来,单质氧化性越来;失电子能力越来——元素的金属性越来,单质的还原性越来。
[思考]根据以上事实回答: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a.性质的相似性:a.最高正价为,最低负价为(Sb、Bi无负价)b.最高价氧化物通式为(但正+3价Bi稳定)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通式为或(用R代表氮族元素)d.气态氢化物的通式,且稳定性为:。
[注意] 主要化合价:P、As:-3,+3,+5价;Sb、Bi:+3,+5价;N:-3,+1→+5价。
b.性质的递变性:a.非金属性依次,金属性依次(从表中亦可看出,N、P表现为明显的非金属,As虽为非金属,但已表现出一些金属性,而Sb、Bi已明显表现出金属性)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到: .c.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到: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到:[思考](1)N、O、F是同周期元素,根据O、F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分析O、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S、Cl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分析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高三化学教学案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 氮和磷
注意: (1).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 5 个电子,获得 3 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 价,最高价均为+5 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 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 HRO3 或 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 RH3。 (2)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3)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5 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 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三、磷: 白磷和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最 重要的两种。 1.磷的性质 (1)磷跟氧的化合反应 (磷在空气中燃烧) : 点燃 4P+5O2 2P2O5(白烟现象) 注意:五氧化二磷吸水 P2O5+3H2O H3PO4 (2)磷跟卤素化合(磷在氯气中燃烧): 2P+3Cl2 点燃 2PCl3(白雾现象) 2PCl3+Cl2 点燃 2PCl5(白烟现象) 2.白磷、红磷性质差异的原因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得多,当 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或被加热到 40℃时,就会燃烧;即使在常温下,白磷在空气中也会缓 慢氧化,氧化时发出白光,在暗处可以清楚地看见。所以,白磷必须贮存在密闭容器里,少 量时可保存在水里。白磷和红磷燃烧,都生成唯一的产物——白色的五氧化二磷。 3.磷的存在和用途: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磷存在,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 石中。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之一,是化工原料之一。 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的比较 白磷 分子结构 颜色 密度(g· cm ) 溶解性 毒性 着火点 还原性 保存 相互转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章 氮 族 元 素氮族元素的通性:1、原子结构:元素符号NPAs 2 8 18 5Sb 2 818 18 5Bi 2 8 18 18 32 52、性质上的相似性:(1)能获得3个电子,在气态氢化物中化合价都是3-价 RH 3(2)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合价都是+5,最高价氧化物为R 2O 5,其对应水化物为H 3RO 4或HRO 3,呈酸性。
3、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结构上的不同点,总结性质上的递变规律:(1) N 和P 有较显著的非金属性;砷有非金属性,也表现一些金属性;而锑铋已表现出明显的金属性,有金属光泽,能导电。
(2) 与O 2反应情况(以N 、P 为例)2×2eNO 2O N 22放电+ (难化合)4×5e522O P 2O 5P 4点燃+ (易化合)可见,其还原性N<P ,非金属性N>P 。
(3) 与H 2反应情况:(以N 、P 为例)3×2×e相同点: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 不同点: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在 N P As Sb Bi 金属性渐增强 非金属逐渐减原子半逐渐增N 2 + 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P 很难与H 2直接化合为PH 3其氧化性N>P ,非金属性N>P 。
(4) NH 3 PH 3 AsH 3 SbH 3稳定性逐渐减弱(5) HNO 3 H 3PO 4 H 3AsO 4 H 3SbO 4 HBiO 4酸性减弱提问:氮族元素和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及卤族元素相比,谁的非金属性较强?为什么?举例说明。
( P S Cl非金属性渐强P 与H 2很难直接化合成PH 3S H H S 22∆+ H C lH Cl 222光照或点燃+ PH 3 H 2S HCl稳定性渐强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A 族,包括:N 、P 、As 、Sb 、Bi 五种元素。
(1)原子结构 相同点:原子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 氮和磷
第二课时
例1.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充入一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 )
A .1/4 B. 3/4 C. 1/8 D. 3/8
例2.将V ml 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水吸收后,得到 a ml 无色气体
A ,将A 与等体积O 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 ml 无色气 体
B 。
试回答:(1)A 、B 各为何种气体? (2)A 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3) V 的取值是多少?
例3.在标准状况下,用盛满NO 2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实验完毕后,假若
瓶内液体不外溢,则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 A .4
.221mol/L B.
6
.331mol/L C.
8
.443mol/L D. 无法计算
第三课时
1.下列反应中,气体反应物只作还原剂的是 ( ) A .Cl 2通入石灰水 B . CO 2 通入苛性钠溶液 C .NO 与HNO 3反应生成N 2O 3和水 D .NO 2与水的反应
2.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
究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 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 . NO 不是亚硝酸酐 C .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 . NO 是红棕色气体 3. 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
比为 ( ) A .3 : 1 B . 1 : 3 C . 1 : 2 D . 2 : 1
4.当9·3g 红磷与一定的Cl 2完全反应后,生成48·35g 产物,则产物中PCl 3
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 3 : 1 B. 2 : 1 C. 1 : 1 D. 1 : 2
第二节氨铵盐
第一课时
2·如图,装置a中充满Cl2,将b中浓氨水挤入
a中,开始时,a中发生的反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
NH3 + Cl2 N2 + HCl ,同时生成白烟并发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中生成白烟是。
(2)反应完成后,将a瓶的导管插入水槽的水面
下,并打开止水夹c ,观察到有水吸入a瓶,
形成喷泉,当喷泉停止后,升入a中的水约
占a瓶容积的。
(3)标志a瓶中反应全部完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课时
1·液氨滴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A.变蓝色B·褪色C·变紫色D·不褪色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一、配平原则
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二、配平步骤
1.标价态2·列变化3·求总数4·配系数
三、配平方法
1.顺配法
HNO3 + C——H2O + NO2•+ CO2•
Cu + HNO3(浓)——Cu(NO3)2 + NO2• + H2O
Cu+ HNO3(稀)——Cu(NO3)2 + NO• + H2O
2。
逆配法——适应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先配平生成物系数,再配平
反应物系数。
Cl2 + KOH ——KClO3 + KCl + H2O
(NH4)2PtCl6——Pt+ NH4Cl + N2• + HCl
3.整体配平法
As2S3 + HNO3 + H2O ——H3AsO4 + H2SO4 + NO•
Cu2S + CuO——Cu + SO2•
4·零价配平法:元素化合价难以确定时,可以把某一物质各元素均视为零价。
Fe3C + HNO3(浓)——CO2•+ Fe(NO3)3 + NO2•+ H2O
P + CuSO4 + H2O——Cu3P + H3PO4 + H2SO4
5.缺项配平法:根据元素守恒,推测缺少的物质,再配平
KMnO4 + KNO2 + H2SO4——MnSO4 + K2SO4 + KNO3 +
四
·
有关计算——电荷守恒法的应用1.关于氧化剂、还原剂用量的计算
例1.在反应3Cl2+ 6KOH
∆
===KClO3 +5 KCl+3H2O中,当有m g Cl2
被氧化时,则被还原的Cl2是()A.3m g B.5m g C.6m/35.5 mol D.5m/71 mol
例2.0.3 mol Cu2S 与适量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2mol B.1.2 mol C.0.6 mol D.1 mol
2.关于化合价的计算:
例3.24mL 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 浓度为0.02mol/L 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3 C.+2 D.0
例4.用0.1mol/L 的Na2SO3溶液30mL ,恰好将2×10—3mol 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更多资源请访问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海量资源等你下载
第五节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100mLH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爆,完全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气体
体积缩至7mL ,则原气体中H 2的体积是 ( )
A .69 mL
B · 67 mL
C · 65 mL
D · 62 mL
2·在一定条件下,将24 mLNO 2和8 mLO 2混合置于量筒内,把量筒倒立于水 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多少毫升?
3.工业上欲制取63%的硝酸1000t ,问需标准状况下的氨气多少立方米(设产 率为85%)?
4·氨氧化制硝酸时,如果由氨制成NO 的产率为96% ,由NO 制成硝酸的产
率是93% 。
10t 氨可制备多少吨50%的硝酸?(65·46t )
总结:多步反应的计算,常常运用关系式法,即抓住变化的始态和终态,省略
复杂的中间计算过程,即可使推理演算简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