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影响因素与培养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站在 政治 参 与 的前 列 , 发挥 着独 特 的作 用 。 学 习 和 实 践科 学 在 发展 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进程 中 , 大学生积极有序 的 政治 参 与 是实 现大 学 生 与社 会 和 谐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 当前 , 大 学生 的政 治参 与 出 现 了 一 些 新 问 题 ,需 要 我 们 高 度 重 视 并 加 以研 究 . 而 对 大 学 生 的 政 治 参 与进 行 引 导 。 进
素进 行剖 析 , 且 提 出一 些 切 实可行 的 对 策 。 并 关 键 词 :大 学生 政 治参 与 影 响 因素 对 策
势力 大 肆 宣 扬 西 方 的 民 主 价 值 观 念 和 生 活 方 式 ,对 我 国 主 流 政 治 思 想造 成 了极 大 的 冲 击 ,使 得 部 分 大 学 生 对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产生 怀疑 , 治 参 与 因此 也 变 得 复 杂起 来 , 政 出现 了部 分 学生 政 治信 仰不 坚定 和 政 治 认 知 混 淆 模 糊 的情 况 ,直 接 影 响 其 政 治评 价 和政 治参 与行 为 的投 入 。
大学 生 是 民族 的希 望 , 国的 未 来 , 学 生 的政 治 参 与对 祖 大 自身 的成 长 和 国家 的 民 主 政 治 建 设都 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直接 影 响着 我 国 民 主政 治发 展 的 未来 。 大 学 生 是 我 国政 治 参 与 的 重要 力 量 。自“ 四 ” 动 以来 的各 个 重 要 历 史 时 期 , 学 生都 五 运 大
与 是 指 普 通 公 民通 过 一 定 的 方 式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影 响 政 府 或 与 政 府 活 动 相 关 的公 共 政 治 生 活 的 政 治 行 为 。l我 认 为 大 学 2 生 政 治 参 与 是 指 作 为 参 与 主 体 的大 学 生 对 国家 的政 治 、社 会 生 活 现 状 的 基 本 了 解 和 认 识 。并 在 此 基 础 上通 过 各 种途 径 的 实 际 参 与 行 为 , 要 包 括 大 学 生 参 加政 党 、 团组 织 和选 举 行 主 社 为等 。 二、 当代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行 为 的 影 响 因 素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使 得 大 学 生 价 值 观 中个 人 本 位 主 义 和 务 实 化 倾 向 加 强 ,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产 生 了 双 重影 响 。一 方 面 , 对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使 得 人 们 的竞 争 意 识 、平 等 意 识 和 民 主 法 制 意 识 增 强 。 大 学 生 也 越 来 越 多 地 对 政 治 现 象进 行 独 立 思 考 和 分 析 , 政 治 认 知 和 政 治 评 价 带 有 更 多 的 自觉 性 , 倾 向 于 通 其 更 过 参 与 来 维 护 和促 进 自身 的利 益 。 一 方 面 , 场 经 济 自身 存 另 市

简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简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简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冯雪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3期摘要:本论文首先界定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等相关的概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论述了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几点对策,目的在于加快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390-01一、大学生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界定“就政治参与这个术语来说,我们指的是平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或)他们采取的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了几个方面的要素: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权利体系的活动以及重大的公共政治生活、以及一种多目的多形式的政治行为。

”本文认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通过对政治原理知识的学习和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的实践参与过程,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政治参与功利性明显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是其把政治参与当作实现自身目标的手段,政治参与本身不是他们的目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目的性和功利性极其明显。

比如,大学生为了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评优、评奖而参加入党或者党团组织的活动。

尤其现在,大学生就难问题严重,为了在就业和求职以及考公务员的时候增加相对的竞争优势而入党或者参加政治活动等。

2、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行为存在脱节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虽然有着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但付诸的实际政治参与行为较少,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存在脱节,低层次政治参与较多,高层次政治参与较少,甚至还存在不参加的情况,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冷漠现象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占首要位置,部分大学生仅仅将政治参与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同时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张扬和价值目标的功利倾向日趋明显,大部分学生谈政治色变或不愿谈论政治,认为民众的意愿无济于事,表现出普遍的政治冷漠倾向。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家庭教育与 学校传 统教育 方式对 大 学生政 治参 与 一)
的影响。
作用 的态 度与倾 向 。它包 括公 民的政治知识 、 政治情 感 、 政 治价值 、 政治思 想、 政治信 念 、 治安全感 、 治效能感 和政 政 政
治技能等。政治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 对人的行为产 生着
维普资讯
第8 卷第 4 期
20 0 6年 8 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U N LO U Z y NIE ST FT C N OG (oi c ne dtn B nh ) O R A FG IH U V R IYO E H OL Y Sc l i c E io)( motl aS e i y
巨大影 响。我 国过 去长 期 自然 经济 基础 和几 十年 的计划 经 济体制造成了人们对政治的较大程度上 的依 附 , 这样 的传统 文化氛围中 , 人们缺乏积极 的参与 热情和 主动 行为。改 革开 放后 中西文化交流更 多 , 政治思 想 出现多元 化 , 附型 文化 依 逐渐向参与 型文 化 转变 。近几 年来 , 知识 经济 和全 球 化加 速 , 年大学 生反应迅 速 , 青 改革在 深化 , 经济在 发展 , 会安 社 定。 物质充裕 , 民生 活得 到进 一步改 善。这些增强 了青年 人 大学生对国家前途 的信 心和社会 内部 的凝 聚力 。对党 和政 府的方针政策支持拥 护 , 习理 论 风气较 以前好 , 学 对党 和政 府的舆论宣传 , 由过去 的逆 反心理 转为理 解 和接 受 , 也 市场 经济为青年人参与社会提供 了环境优 势。
作用。要使大学 生成长为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 业 的合 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不仅要 大力提高 他们 的思想政 治素 质 ,

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包 括两 个方 面 : 第一 , 政 治参 与是 工人 阶级 和 人 民群 众 直接 管 理 国 家事 务 , 实 现
政 治权 利和人 民民主 的必要 途径 ; 第二 , 政治参 与 即普通 公 民参与政 治 事务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l一1 1
基金项 目: 教育部思想政 治工作 司工作委托项 目“ 利用高校 B B S构建健 康向上 的高校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摘要 : 文章 通过 对重 庆 大学 、 陕 西师 范大 学、 山西大学 、 山西省晋 中学 院等 高校 的 7 0 0名学 生进 行 “ 大 学 生政
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 以性别、 政 治面貌、 担任 学生干部 、 参加社 团组织、 学校提供的参与渠道、 校
园文化 氛 围、 个体价值 观 、 思想政 治理 论课教 学 内容 满意度 、 同辈群 体政 治参 与 的积极性 、 政 府提供 的参 与 渠
也 有一 部分 学者 认 为政 治参 与 是公 民通 过合 法 方 式 生 应该 积极 参与 国家 政治 ; ( 4) 了解政 治参 与 的基 本 参 与 国家 政 治 生 活 的行 为 , 同 时他 们 强调 行 为 是 一 种参与, 意 识 也 是 一 种 参 与 。
的 实 践 与 研究 ”
作者简 介: 蒋硎 『 l ( 1 9 7 0一) , 男, 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刘 佳( 1 9 8 9一) , 女,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
蒋研川 , 等
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 因素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G 4 0— 0 5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5 8 3 1 ( 2 0 1 3 ) 0 4 - 0 1 6 6 4 3 6

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收稿日期:2003-3-27 作者简介:罗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长沙/410004)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罗 志摘 要 培养青年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前提条件。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能力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提高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深入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对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行为。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是青年人的核心素质。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大学是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

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要求青年一代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的行为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青年中去,保证广大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向着“四有”新人的目标主动迈进。

因此,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表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大学生政治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入党积极性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综述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综述
to fo e n to i n o n a in. An ti lo t y c nti fc le e sud ns’ poiia uaiy i n w r Colg t e t c n d i s as he ke o a n o o lg t e t ltc lq lt n e ea. le e sud n s o —
第2 8卷 21 00年
总 第 10期 2 第 3期
科 学 ・ 济 ・ 会 经 社
S ENCE ・ CI ECoN0M Y ・S CI Y o ET
Vo . 8, S 12 um No. 2 10 N o 3,2 0 . 01
新 时 期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意 识 的研 究 综 述
Ab ta t o s iu n s f oi c l a t i ai n i t e i o a t a t o e au t eg n r l e e o e p l i a p r cp — sr c :C n co s e so l ia r c p t p t p i o s h mp r n c v l ae t e ea v l ft oi c a ii a t f t h l h l a t i ai n i e r f c st ef t r f h e eo me t f u t t d mo r t o i c , n ly c o s e s o l ia r c p t n w ea af t u u eo e d v lp n rsae e c ai p l is a d p a p t p i o n e h t oo c t a mp r n o e i o s u t n o o il tp l ia ii z t n N v r ee s h r t l x s s me p o l mswi olg n i o t t l n c n t ci fs ca i o i c l v l ai . e e t l s ,t e e s l e it o r b e t c l e a r r o s t c i o h i h e su e t c n co s e s o o i c lp rii ain i e r . Va iu t d e a e b e o e b c d mi n u ie st t d n s o s iu n s f p l ia at p t n n w e a t c o r s su i s h v e n d n y A a e a o nv ri o y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年轻一代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培养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关注公共事务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因此,探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问题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情况是怎样的?
2. 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3.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问卷内容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政治参与的情况、政治参与的原因和障碍、对政治话题的关注度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

四、预期结果
1.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主要以何种方式展开?
2. 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针对当前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摘要]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知能力,净化社会环境,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团结、教育、引导职能。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公民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公民与国家权力、义务和责任关系。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大学生中去,保证广大大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因此,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1.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特点。

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状况、物价、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事务“感兴趣”,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较高,很多大学生非常关注“十六大”等重要会议。

这是因为:(1)教育与政治参与关系密切。

教育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义务观念,培养公民的政治竞争意识、兴趣和责任感。

同时,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自信、自制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而且,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获得参政技能的场所,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如何参加社团活动、完成任务、参加会议和讨论广泛的社会问题、组织和实现集体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部形 式 主义作 风 ,造成 官 民之 间 的不 信任 ,上 下 沟 通不 畅 ,容易 出现 突 发事件 和无序 参 与 ,不 仅 提 高 了管理成本 ,也影响社会稳定 与和谐发 展 。
巨性 、复杂性估计 不足 ,对社会 现有 的承受度欠缺考
虑, 有序参 与制度化路径单一 。因此 , 一旦遇到 问题 ,
养 和 理 性参 与 的实 践 能力 。
央领 导人 和 中央机构 留言板 ” ,温家 宝连续 三年两会 期 间 与 网民 网上 交 流 ,广 受欢 迎 和称 赞 。但 由于政 治 体制 改革 滞后 于 经济体 制 改革 ,制 约着公 民和 大 学 生 的有序 政 治参 与 。一 方 面 ,我 国民主 体制 机制 还 不健 全 ,政治 输入 、输 出 、反 馈 渠道 需要 进 一 步 畅通 ,现 有 的政 治参 与机 制 尚难 以提 供满 足公 民和 大 学生 制 度化 、多样 化 的参 与路 径 ,缺乏 吸纳 民众
力和焦虑带来 的不安 ,考验和影响着其政治参与 的有 序性 。
2 . 政治 因素 的影响
改 革 开放 以后 ,我 国 的 民主与 法制 建设 取 得 了 长足进 展 ,不 断健 全 民主制 度 ,丰 富 民主形式 ,扩 大 公 民有 序政 治参 与 ,公 民享 有广 泛 的政 治权 利 和
学生 作 为青 年 主体 ,他们 的 现代 管理 水平 和有 序 参 与水平 决定着 我 国未 来政治 、经济 和社会 发展水平 。
民主政 治和市场经济具有双 向互动 作用。经济发 展程度 与政 治现代化水平和公 民有序参 与的程度呈正
相关性 。 改 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深入 发展 ,
3 . 文化因素的影 响
济和社会参与 。但 我国生 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的不平 衡 ,直接影 响着公 民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水平 。由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强化其参与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政治文明的前提条件。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的诸多有针对性的对策。

标签: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思考所谓大学生政治参与,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对于政治参与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关联性的基本了解、认知以及把握;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所展开的参与其中的实际行为。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表现。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客观上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就当前现状而言,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从总体上体现出一种健康、积极而又相对理性的发展趋势,然而大量的调查分析却显示出当今大学生在政治参与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一)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从当前呈现出来的问题来看,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积极向上的地方;但如果从实际参与的情况来看,其相应的投入却相对较少。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审视,大学生总体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参与基础和相应能力,表现为基本上能够对社会有较为正确的政治认知,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但在实际上其相应的行为与活动的投入却是滞后的,呈现不对称的发展现状,甚至还会出现与认知背道而驰的现象,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心理状态。

就以在校大学生参与政治选举和被选举为例,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年满十八岁,作为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投票选举是可供其选择的政治行为。

从教育程度、认知水平看,总体上而言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性及热情应该要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在实际参与选举上,他们的实际表现反而可能更消极。

现有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政治时事的关心并不少,而实际参与的比例却明显偏低。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意识研究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意识研究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意识研究概述: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意识的研究,是对大学生政治行为与政治观念的关注和分析。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参与的意义:高校学生政治参与是他们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

政治参与不仅是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政治,学生可以增强民主自治和公民意识,培养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二、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形式: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可以表现为集体行动和个人行动。

集体行动可以通过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例如学生会、社团等。

个人行动可以包括通过投票参与选举、参与公共讨论、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

政治参与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

三、高校学生政治意识的特点与问题:1. 政治觉醒程度不同: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政治觉醒程度不同的现象,有些学生对政治事务关注度高,积极参与政治,有些学生则对政治漠不关心。

2. 政治乏味化的挑战:在当今社会,政治常常与腐败、权力斗争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这种乏味化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对政治感到失望,不愿参与。

3. 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学校的政治教育中,政治知识的灌输往往过于死板,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这导致一些学生对政治产生抵触情绪,无法理解政治的重要性。

四、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意识的培养:1. 政治教育的加强:学校应该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将政治教育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社会责任感。

2. 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例如学生会和社团的组织选举、公共事务的讨论等。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提升政治意识。

3. 建立政治参与的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政治参与的平台,例如开设政治研讨班、政治实践课程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课题报告:一、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普遍不高,这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课题旨在研究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低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意愿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课堂参与不积极、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对思政课的重视和认同等。

这种现象可能与大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因素有关。

2. 存在问题(1)学生个体因素:现阶段大学生兴趣广泛,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缺乏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参与意愿上存在差异。

(2)教学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较为僵化,教师缺乏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3)教学环境和氛围:缺乏积极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和关系,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意愿。

三、对策建议1. 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求和现实社会热点,调整思政课教学内容,注重思政课与学科知识的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2)改进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3)鼓励课外实践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思政课的体验和感悟,增加思政课的参与意愿。

2. 改善教学环境和氛围(1)改进课程设计: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2)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师生之间加强互动,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学业进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

(3)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建设良好的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线上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扩大思政课的学习范围。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与探讨DISCOVERY没有更多的社会经验,从这一点而言,这些学生对于政治等事件有着一种抵触的心理,这是由于陌生而导致的恐惧,而且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治认识,对于政治局势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愿不强。

(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层次过于单一化,可以看出部分学校教育内容对政治参与以及政治行为一笔带过,并未在课堂教学之中言明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的重要性,这些在教学内容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与行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单一化的趋势。

三、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的优化路径探析(一)突出学习意识在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之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的路径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根本宗旨,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以及现在的丰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这一过程的发展能够看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作为高校,需要把握学生对政治的基本观点与态度,才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突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的优化路径展开分析与论述。

在国家政治战略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鼓励学生参与政治活动,让学生将学习意识融入到政治参与的过程之中,显著提升学生对政治实践的积极性,并突出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之中的作用。

(二)创建多元化的渠道,开展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践活动认真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情况能够看出,需要对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进行分析,从当前部分国家的优秀案例之中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人认为需要明确当前政治课堂的主要内容,突出全国大学生的政治认识以及政治水平对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等因素的影响[1]。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而言,高校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看出高校的实践平台的搭建与否以及数量多少、质量高低深刻影响着学生政治参与意愿以及行为,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为学生创建多元化的渠道,以便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之中,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时政以及热点时事。

分析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意愿与行为

分析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意愿与行为

分析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意愿与行为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意愿与行为分析政治参与是指个体在政治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与表达。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他们对政治参与的意愿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形式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1. 政治意识觉醒大学生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认识到政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

2. 追求公正与公平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他们愿意通过政治参与来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并为之发声。

3.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通过政治参与,他们希望能够影响社会政策和决策,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形式1. 参加学生组织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组织来进行政治参与。

学生组织通常有学生会、社团等,他们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推动学生权益的实现。

2. 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政治参与。

社会实践活动通常涉及到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与解决,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3. 运用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政治参与。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渠道,表达自己对政治议题的看法,参与社会讨论,引导舆论舆情,产生影响力。

三、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1. 引领社会潮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态度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他们的政治参与可以引领社会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增强公民意识大学生通过政治参与的经历,可以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将更加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发展。

3. 推动政治改革大学生通过政治参与,可以为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策略和建议。

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介绍了政治参与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途径。

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进行细致探析,揭示了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对现状进行了全面描述。

在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和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能力、当代、影响因素、现状、提升策略、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是当前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政治参与意识是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主动参与并积极表达自己政治意见的一种观念和态度,而政治参与能力则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加便捷,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由于学生主体性不足、政治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弱。

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和建议,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探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其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强化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思政课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提高学生思政课堂的参与度,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

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排斥和厌倦的态度,导致了思政课堂的低参与度。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思政课堂的有效参与。

首先,影响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的因素有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实用性。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反,如果能够创新教材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和实际问题,使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从而提高其参与度。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也对学生思政课堂的参与度产生重要影响。

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授课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和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使思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另外,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也是影响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

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和交流,以及建立互助互学的共同体,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同时,学生个人因素也是影响思政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学习动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的参与度。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并积极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参与热情。

此外,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也对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产生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现状与启示

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现状与启示

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现状与启示【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备受关注,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发现大学生政治参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

在启示部分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教育、提升政治参与意识的建议。

当前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选择偏差和研究方法不够多样。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会注重跨学科研究和长期追踪效果。

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仍需深入,为促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依据。

展望未来,应更加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现状、启示、因素、局限性、趋势、展望、总结、未来、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政治参与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已成为教育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各界学者纷纷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的态度和行为,为政府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建设。

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推动国家政治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提高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思想的研究

提高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思想的研究

提高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思想的研究政治参与意识是参与行为的先决条件,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不可忽视对其主观思想的关注和教育,因此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塑造也是本研究的讨论范畴。

同时,鉴于大学是青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世界观、完善人格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客体范围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影响政府决策”,还应包括他们学习政治参与的一些预演行为。

因而本研究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这样定义:“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政治参与的理论、方法与形式,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或学习参与政治生活,逐步实现自身政治社会化,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核心力量。

”1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与意义1.1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社会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其一,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通常和广泛意义的实现。

青年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就读期间是其获得政治意识、信仰、知识、情感、能力,逐步树立政治观的过程;是掌握社会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进而成为符合主流社会政治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

其二,扩大政治参与是国家政治民主化对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

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群体积极的政治参与,将会带动全社会广泛和普遍的政治参与,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民主意识,全面促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最大的政治功能在于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之尽可能地照顾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使国家政治体系的举措避免或减少对“公平性”的可能偏离,以提高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

亨廷顿等[4]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了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说明政治制度化不良、政治参与无序都会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笔者认为,从另一角度讲:社会发展∝政治参与×稳定的社会政治,即在社会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将会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产生大量的社会精英。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分析论文摘要:本课题针对武汉的几所主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的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我们发现他们政治热情非常高,政治参与意识很强;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网络政治和信访参与比例提高;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及很强的公民权利意识;政治参与行为更加理智化。

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政治参与行为时政治参与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特点。

同时也存在一部分问题,比如他们的政治参与动机功利化;政治参与意识很强,但行为与意识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

一、政治参与意识的内涵1.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另外,它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2. 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是政治参与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政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政治参与意识状况直接地反映了参与者的素质和水平。

就其内容来说,政治参与意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的情感态度、政治参与的行为素养等。

政治认识是政治参与意识的基础,政治态度是参与意识的内在制约机制,政治参与行为是参政意识的外显。

政治参与意识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政治参与行为的内容、方向和方式,即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人们的参与或不参与行为,参与的方式和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等。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由于对于政治参与意识,尤其是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成果很少,都只是集中在政治参与行为的研究上。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及成果主要集中一下(转载自论文之家,请保留此标记。

)几个问题上:1.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⑴大学生政治参与在总体上体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影响因素与培养方法研究
【摘要】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重要代表,当代大学生承继了历代知识分子关系国家时政、关注民族发展的优秀传统,他们积极了解社会政治并热情参与其中。

因此,从微观与宏观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从指导思想上、实践平台搭建上寻找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方法,对于提高培养高校大学生有序、理性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政治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
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重要代表,当代大学生承继了历代知识分子关系国家时政、关注民族发展的优秀传统,他们积极了解社会政治并热情参与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大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平台与机遇更广阔。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了重要发展途径,对推动全民族全国的政治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寻找相应的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政治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1政治参与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

”而有关于影响政治参与意识因素是从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的,在政治学术界中,各色的学者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果。

部分学者们将微观与宏观研究视野相结合,部分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

从微观心理层次讲,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都影响着个体的政治参与意识。

从宏观的角度看,政治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社会与经济平等是影响着个体的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三个是主要的因变量。

丹尼尔·勒纳就曾经明确的点出:“传统社会是不参与的,而现代社会是参与的。

”时至今日,这个说法仍然被广大的学者所普遍认同,而后来的部分专家又对影响人们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家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休戚相关的。

2高校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方法
如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在逐步发展,并向着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这一重大发展为培养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治环境。

如何借助这一发展机遇,推进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意识指向、制度建设、实践拓展等是重要内容。

2.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原则。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寻求自我解放和全世界解放的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传人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建设事业。

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只有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高校大学生才能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

首先要求继续深化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高校的深度发展。

并结合时政,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与科学性以及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的意义,从而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找到适宜的切合点。

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宣传舆论的发展方向,指明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正确方向。

最后,加强高校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以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为载体,结合现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在大学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理论同现实的结合。

同时,创设出平等对话机制,加强学生与学校、教师的沟通机制,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时政的热情,增强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责任。

2.2契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

文化是个体存在及其发展必不可少条件,文化同样是区分不同属性社会的标志。

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以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鼓励儒者积极人世,这区别于道家所倡导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消极政治哲学。

而儒家的政治哲学作为深刻影响着国民的心理文化因子,其作用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的都不应当为我们所忽略,当然这种作用可能存在着积极一面,也可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积极一面在于建立在个体的素养提高的人世行为对于提高参政素质具有提高作用,消极作用在于讲究中庸之道,实践性不强。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价值,辩证地看待其作用,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具体要求,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中融入政治参与意识理论培养和实践推行。

同时,契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将社会发展中的优良文化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结合,促进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

2.3完善大学生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政治。

一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要积极拓宽民主渠道,加大社会成员参与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为大学生表达其政治愿望提供广泛的机会。

如邀请、吸收高校部分学生参与政府决策旁听等,让大学生了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使他们既从中受到教育,又给他们提供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从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制度平台。

二是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要积极适应大学生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推行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适当地让大学生参与与其相关的规制制定过程,有效地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

三是发挥高校各种学生组织的作用。

“在规制人类社会的一切法规中,有一条法则似乎是最正确和最明晰的。

这便是:要使人类打算文明下去或趋向文明,那就要使结社的艺术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正比例地发展和完善。

”低组织化的政治参与容易导致参与的低效、无效甚至无序和混乱。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组织化程度是很高的,除院系、年级、班别、宿舍等层级结构外,还有党团组织、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如学生会)以及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生社团。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使之
真正成为自己的“家”,倾听其成员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并及时传递信息,通过组织的力量引导大学生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参与学校和自身事务的管理。

2.4搭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实践平台。

高校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最终着眼点在于促成学生的对社会政治事件的参与能力的提高,实践平台的搭建与否以及数量多少、质量高低深刻影响着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

由此,创设符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需求、知识结构的实践氛围和平台,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一种切入点。

首先,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微博、博客等新兴的交流媒介,引导大学生关注当前的国内外时政和社会事件,从中启发、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其次,在认知基础上,通过增设学生课题基金方式,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调查同自己专业相结合,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的专注。

学校和教师多扶持学生的课题,帮助其开展各式各样的调研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

再者,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如医学院校、农业院校等在自身专业上存在着优势,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并逐步实现制度化,可以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走人基层,在服务广大社区群众的同时,了解和深入到了社区生活中,对帮助学生关注时政具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社区因大学生服务活动获得了新的发展,促进了社区进一步发展,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促进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

最后,更大范围的促进“三下乡”活动,号召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其中。

农村作为我国政治民主发展重要部分,大学生有必要对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状况进行普识性了解,并逐步深入了解“两推制”、“村务公开”等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特点的民主形式。

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投身于农村发展建设中,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现代民主参与意识、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