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蒙特斯潘的中国瓷宫——欧洲仿造中国瓷器略述

合集下载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作者:刘旭方益鸣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人最认可的便是中国陶瓷。

从宋代开始,中国瓷器便引起了西方的惊奇,把中国称为“瓷器之国”。

而陶瓷这种特殊的艺术品的广泛输出,绝对不是单纯的日用器皿交易,而是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它影响了西方的审美意识,推动了西方的美学思潮,在世界文化上有极大的贡献。

关键词:传统陶瓷中西贸易仿制审美要素一、中国传统陶瓷的输出1、马可波罗的贡献号称“中国通”的马克·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描述了当时中国陶瓷的概况。

包括福州、德化的生产过程、市场规模、瓷器价格等。

马可·波罗不仅记载了中国的陶瓷历史,也向西方最早的宣传和输出了中国陶瓷。

2、中国陶瓷风靡世界中国瓷器的精致和珍贵引起西方各国皇室的极大喜爱。

无论是政府外交还是民间贸易,得来的上品都是最宝贵的收藏。

德国公爵在15世纪收藏的素身瓷碗,以银座供奉,相传百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斯在执政的第一年,花费十几万元巨款收集中国瓷器。

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的皇室成员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瓷器的收藏者。

中国瓷器在欧洲艺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二、欧洲对中国瓷器的效仿中国陶瓷受到了全世界各国贵族和百姓的青睐,贸易量急剧增加,由于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的高涨,欧洲人尝试解开陶瓷制作的奥秘,进行仿制。

最先仿制成功的是威尼斯。

当时的化学家制作的花瓶和日用品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瓷器,质地较软,釉色较暗,并不能与中国当时坚硬而洁白的瓷器相提并论,但是还是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喜爱。

其他国家也渐渐开始加入了仿制行列,法国路易十四对中国瓷器的热爱使得中法两国的陶瓷交流密集起来,法国人不仅成功的仿制了中国瓷器,它的珐琅手工艺品对中国工艺品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这种珐琅工艺运用到中国陶瓷工艺之上,变成了中国宫廷大爱的珐琅彩瓷。

另外,西班牙、英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也纷纷效仿,并且开设了专门的陶瓷工厂,甚至彩绘学校,批量的生产瓷器。

【名人故事】奥古斯都二世:拿精锐萨克森骑兵交换中国瓷器

【名人故事】奥古斯都二世:拿精锐萨克森骑兵交换中国瓷器

【名人故事】奥古斯都二世:拿精锐萨克森骑兵交换中国瓷器,我的新书《国风西行》,论述“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三百年是指16到19世纪,那时,欧洲社会疯狂迷恋中国艺术品,把中国艺术品如瓷器、漆器、家具、丝绸等称为奢侈品,并以拥有为自豪。

在这东风西渐的过程中,青花瓷器立下了汗马功劳,欧洲很多宫廷喜欢用中国青花瓷、青花色调来装饰皇家宫殿。

英国学者柯玫瑰在她的《中国清代瓷器》中说,“中国在印刷、制瓷与运输等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西方民族降服于中国傲慢的裙裾之下。

”法王路易十四最先在自己的宫廷里建造中国瓷宫,三百多年前,他不满足于收藏中国艺术品,还把中国艺术元素化入日常生活中,如在凡尔赛宫里为情妇蒙特斯潘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即中国宫),可谓大手笔。

瓷宫的装饰,特别是内部环境设计,主要受中国青花瓷的影响,以白地蓝花(即青花)装饰。

瓷宫由三座单层亭子式的建筑组成,一字排开,每层檐翼悬挂着响铃,这是借鉴中国建筑的特点。

瓷宫内安放着许多中国花瓶,以及不少模仿中国式样的家具。

设计者还运用中国方式设计园林,如岩洞、假山、拱桥、曲溪以及曲折多变的小径,园内花木错落,杨柳岸,晓风残月,地道的中国风情。

如此充满中国元素的设计,在当时,算是赶时髦。

特里亚农瓷宫用当地鲁昂(Rouen)瓷厂的低温软陶做成,瓷化不够,以致时间一久,软陶开裂,屋顶接连渗水。

这时,路易十四与情妇的关系也岌岌可危。

1679至1682年间,这位国王花心连连,蒙特斯潘无奈之中想用春药挽留他,这起“下毒事件”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她也因此名誉扫地。

路易十四已有新宠,趁机抛离前妾,矗立17年之久的瓷宫也随之拆除。

瓷宫被毁,对于中法乃至中西文化交往史而言,甚为可惜。

我到凡尔赛宫所叩访的,已是之后重建的产物,大特里亚农宫,欧式风情,中国味道轻描淡写,难与曩日的瓷宫等埒。

奥地利皇宫内有不少用中国元素命名的大厅,其中的中国瓷器厅是受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莎之命,由法国艺术家让・彼埃尔设计而成。

英法贵族的专属中国瓷

英法贵族的专属中国瓷

英法贵族的专属中国瓷作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提供来源:《中国收藏》2016年第05期16世纪,中国瓷器很偶然地被带入英国,或是通过黎凡特——它曾在东西方贸易方面担当重要的经济角色,或是通过好望角附近的海域。

因为数量稀少,所以中国瓷器被认为是珍贵而特殊的财物。

当时,许多有着高超技艺的英国银匠被委托为这些瓷器作镀银镶接装饰。

“脱胎换骨”后的瓷器,有些被用作赠送贵族的礼物,有些则被用来装饰华丽的家居。

到了18世纪的法国,瓷器镶接工艺又有了更极致的发展。

这一时期,铜鎏金工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角色。

在王公贵族家庭中,铜鎏金被广泛应用于铁制柴架、家具五金、壁灯、烛台、枝形吊灯中。

当然,它也被用在亚洲和欧洲瓷器的架置装饰中。

尤其是洛可可(ROCOCO)艺术兴起后,瓷器的架置装饰变得更加富丽堂皇,而这种风格正好符合“法式口味”。

洛可可艺术是流行于18世纪前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又称“路易十五式”。

它从大自然中吸收养分,运用各种贝壳、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纹饰,花卉、流水般的曲线。

同时,也受到东方庭园、花鸟纹样等艺术的影响,还从中国丝绸、瓷器、漆器、家具的图案与造型中汲取了灵感。

洛可可艺术在构图上强调不对称,造型的基调常用S形曲线、卷涡、波状和浑圆体。

这种艺术风格在瓷器的架置装饰中一览无余。

18世纪的法国人,对中国瓷器十分推崇,他们也经常邀请金匠为瓷器量身打造铜鎏金的架置装饰。

这种装饰,一方面可使瓷器变得更为牢固,另一方面,器物风格也更贴近法国人的审美趣味。

而且,这类瓷器也成为不少著名收藏家的囊中之物。

无论是美国银行家、著名收藏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英国富豪、著名收藏家威廉·贝克福德(William Beckford),还是伊丽莎白一世的顾问威廉·塞希尔勋爵(William Cecil),美国著名收藏家查尔斯·莱斯特曼夫妇(Mr. and Mrs. Charles Wrightsman),他们的珍藏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从中我们也能一探那个年代英法藏家的口味。

中国古代出土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出土的艺术品

从景德镇到塞夫勒 路易十四的长子病逝后,路易十五继承了王位,他 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五为了 让宫廷全方位地使用中国瓷器,竟下令把宫廷所用 的金银器全部熔化另作他用。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 杜夫人也热烈迎合国王的兴趣,她千方百计诱使路 易十五亲近艺术,她在室内装饰、戏剧、服饰上注 重改良与创新,时时刺激路易十五的艺术神经。她 听从农学家魁奈的建议,鼓动国王学习中国雍正皇 帝重视农事,带头耕种。在她的倡导下,塞夫勒陶 瓷厂于1738年成立, 从维森迁移到塞夫勒,并于1759年成为皇家陶瓷厂。1765年,法国人在利摩日附 近的圣伊利埃发现了高岭土,于是开始开发法国式的瓷器,模仿中国工艺烧造出的 素瓷雕塑。蓬巴杜夫人亲自督导瓷器生产,精心挑选瓷器的纹饰,大量采用、借鉴 中国图案,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因此名之为“蓬巴杜纹饰”。“蓬巴杜纹饰” 对法国时尚产生了久远影响。 塞夫勒工厂最初生产的硬质瓷器力仿中国形式,又受德国迈森瓷的影响,而迈森瓷 的源头也来自中国,因此塞夫勒瓷器与中国艺术难断渊源。蓬巴杜夫人之所以掀起 一场造瓷运动,既表示不甘落后于德国,又想抵制中国瓷器的影响。因为不仅法国, 乃至全欧,中国器物满目所见,使得许多国家的国库银子大量外流,引起政坛震动。 制瓷成功,
减少了对中国瓷器等奢侈品的依赖,法国因而扬眉 吐气,蓬巴杜夫人因此成了法国时尚艺术的领军人 物。 与其他国家一样,早在1686年,法国就派基督传 教士到中国传教,目的多种多样,搜集中国瓷器生 产的技术情报是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传教士是昂纳雷科(中文名殷弘 绪)。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中国风情装饰最出色的设计 家皮勒蒙喜欢将典型的洛可可涡卷纹饰与飘渺的 人物、滑稽猴、中国建筑造型结合成一体。画家 布歇设计过以“中国舞会”为图案的挂毯,作为 配有东方漆器的室内布局的背景,那棕色调的、 富丽精致的构图来自中国的建筑风格。 这是当时欧洲许多地方模仿中国风情的标准设计,如花园凉亭、茶屋等,与英国人 习惯将中国园林设计移至家具设计中相似。凡尔赛宫里的“中国国王” 1673年冬天,最时髦的巴黎妇女都急欲购买中国进口、手绘异国花卉图样的外套。 巴黎所有的街道都充斥着这种外套,但多数是仿冒货。 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 世纪的到来,路易十四国王举办了以“中国国王”为主题的舞会,并亲自身穿中国 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上出场。凡尔赛宫廷里模仿中国风情的装饰成了 晚宴的最佳背景,同时有许多穿着中国服饰的演员混在宾客之中。

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

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纹章瓷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它的瓷器属性。

通过对纹章瓷的释读,可以为我们揭开西方历史悠久的纹章文化,可以为我们梳理中国源远流长的精湛制瓷工艺,可以重现18—19世纪中西贸易的场景,可以体验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及相互影响。

本文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Gijsbert…Arendsma…Van…Idsinga(下面统一简称G.A)与Willemina…Eduarda…Van…Burmania(下面统一简称W.E)联姻纹章瓷盘为列(图1),把它分解为纹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部分)、边饰(第五部分)、瓷器(第六部分)进行释读。

1 严整的结构与艳丽的色彩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G.A与W.E的联姻纹章是由盾牌(十字分割的四分区盾牌及内嵌的小盾牌)、公爵头盔、头盔上的公爵冠、孔雀羽饰、两头立狮扶盾者构成。

欧洲纹章的构成一般包括盾牌、羽饰、头盗、冠晃、披风、扶盾者、格言。

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身份的不同,有些元素会被省略[2]。

较高级别的纹章会更华丽些,盾牌由人或兽扶持;如果纹章主人拥有伯爵或公爵头衔,则代表头衔的头盔和冠冕也会出现在纹章上,头盔根据条格多少来确定等级,冠冕根据顶部的叶子和珍珠确定等级;君主通常会用圆盖形帐篷来代替斗篷,再把王冠置于帐篷之上。

在G.A与W.E的联姻纹章中,有代表贵族身份的公爵头盔和公爵冠。

在G.A与W.E的联姻纹章中,色彩的搭配特别醒目,不同色彩对比鲜明,虽色彩鲜艳但却能一目了然。

蓝底绘绿花,白底绘红狮,小盾上的金底绘黑色翅膀。

西方纹章在用色上有特定的原则,绘制纹章首先会用到背景色。

纹章常用的背景色主要有红、蓝、黑、绿、紫五种,有时也会使用混合颜色,或可使用同色系的多种颜色,如红色可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黄付才(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广东…东莞…523000)摘 要:中国纹章瓷简单地说就是西方纹章和中国瓷器的精美结合,是一种“来样加工”高档私人定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瓷器明明是中国人发明的,为什么产品做不过欧洲

瓷器明明是中国人发明的,为什么产品做不过欧洲

瓷器明明是中国人发明的,为什么产品做不过欧洲瓷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制瓷特别难,这项技术绝对是古代的高科技,而且在18世纪以前,一直被中国所垄断。

欧洲人直到瓦特发明出万用蒸汽机,还没有发明出瓷器。

但是,瓷器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欧洲人长期从中国进口瓷器,自己却造不出来,瓷器在欧洲的身价就水涨船高,它逐渐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为情妇建造奢华的宫殿,里面放满了来自中国的青花瓷。

18世纪中期,青花瓷的价格和等重量的白银差不多,价格非常昂贵。

但是欧洲人始终就是搞不明白,这瓷器到底是怎么做的。

甚至牛顿、莱布尼茨都研究过,但没有结果。

因此,你能感受到,欧洲人是铆足了劲儿想把这个技术研究出来,也正是迫切的商业需要,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后来欧洲也确实发明了瓷器,而且在后来的工艺水平上甚至超越了景德镇,而且还自主研发了新的瓷器品种,也就是骨质瓷器。

那么欧洲是如何实现技术的反超呢?欧洲人卓有成效的研发居然也是从炼金术士开始的,这一讲我们就看看欧洲炼金术士是如何逆袭的。

18世纪初,欧洲有个超级瓷器迷——萨克森公国的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他曾经为了得到150个大型龙纹瓷缸,用了600名近卫骑兵去换,可见他对于瓷器的痴迷。

萨克森和瑞典开战,财力枯竭,为了获取钱财继续战争,奥古斯都二世抓来了两个炼金术士,他命令二人为自己炼制黄金,但是很快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是不可能的。

于是,奥古斯都二世便命令两个炼金术士开始研制瓷器,因为当时瓷器在欧洲就是白色的金子。

其中一个炼金术士叫伯特格尔,奥古斯都二世把他软禁在城堡里,并在那里为他建立了实验室。

伯特格尔尝试用各种材料调制出瓷土,包括大理石、骨粉等颇为怪异的材料。

1707年,他也只烧制出了红褐色的陶器,我们前面说过,没有高岭土就不可能烧出洁白的硬质瓷器,这是困扰欧洲陶工几百年的问题。

不过,伯特格尔比较幸运,1708年,人们在德国的麦森地区(Meissen)发现了高岭土矿,后来麦森也诞生了欧洲最早的陶瓷工厂。

清代外销瓷:欧洲宫廷里的中国风景

清代外销瓷:欧洲宫廷里的中国风景

清代外销瓷:欧洲宫廷里的中国风景任300年海水冲刷与泥沙覆盖,头顿沉船里的青花瓷出水之后依然蓝光幽幽,还是那清朝的不朽风韵。

路易十四的特里亚农瓷宫却在建成几年后就开裂了,屋顶渗水,颜色消退。

墙面的用材都出自法国制造的低温软陶,完全扛不住风吹雨打,当蒙特斯潘夫人失宠后,瓷宫最终被拆除,重新营建了一座更恢宏的特里亚农宫。

1670年,凡尔赛宫花园里,法王路易十四与情妇蒙特斯潘夫人正耳鬓厮磨,金屋藏娇大抵是东西方帝王的共同爱好,他决定建造一间宫殿送给情人。

什么样的宫殿才配得上我的宠姬?看着收藏的大量中国瓷器正缺一个好展厅,那就仿建一座中国瓷宫吧。

这一年,用软陶制成的特里亚农瓷宫建成,白底蓝花的风韵宛如在凡尔赛宫内立起了一座巨大的青花瓷器。

此时,路易十四喜爱的中国瓷器正源源不断地运出中国的沿海港口,沿着越南的海岸线一路向南,先到巴达维亚(即雅加达)或者马六甲后被重新封装,运往欧洲的港口,每一次抵达,都是一场疯狂的抢购。

跨越半个地球的航程总是难以一帆风顺,就在20年后的某一天,在今天越南南部省份头顿(Vung Tau)附近的海上,一艘满载瓷器的荷兰籍帆船突然起火,随后带着满船的货物和无数欧洲人的等待沉入海底。

近300年后的1986年,一个越南渔民在一处暗礁边洒下渔网,当渔网慢慢收起,除了活蹦乱跳的热带鱼,还有白色的瓷器,上面绘着海一样蓝色的花纹……六万件青花瓷浮出水面这位幸运的渔民将瓷器卖给了头顿城里的商人,精明的商人很快便意识到瓷器的价值,向渔民许诺,将大量收购这样的青花瓷。

于是,渔民返回标记点开始打捞,并再次成功地发现了一大批瓷器。

大量瓷器流入市场,多年以后仍能在古董商店看见它们的身影。

这一批海捞瓷引起了越南政府的注意,并制止了民间打捞,经过调查发现打捞处有一艘沉船,将其命名为“头顿沉船”。

1990年,越南国立海上营救组织联合一家瑞典的打捞公司,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打捞。

最后,近六万件瓷器被打捞出水,据打捞报告《Porcelain from the Vung Tau wreck》记载,这艘货船沉没于17世纪90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康熙时期,其中近70%是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它们应该正被运往巴达维亚,在那里重新分装后,运到荷兰的港口销售。

瓷之韵:外国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

瓷之韵:外国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

瓷之韵:外国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众所周知,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词,这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瓷器作为中国古代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个渠道传到国外。

瓷器早期外销是从明代开始的,之后逐渐发展为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精品,不仅国内博物馆有收藏,国外一些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比如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一起领略的,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几乎件件精美明代外销瓷器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开辟了中国和欧洲的直接贸易。

此前,在元代和明代早期,中国瓷器很少为欧洲人收藏。

17世纪初,荷兰人和随后的英国人扩大了直接贸易的规模。

景德镇陶工开始生产特殊定制的瓷器。

他们把传统纹饰与纹章等外来纹饰结合起来,制作出具有异国情调的瓷器。

中国和中东商人把部分欧洲定制的瓷器出售给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他们发现这些瓷器在那里很受欢迎。

最早出现在欧洲的中国瓷器物美价昂,它们经常与其它异域珍品一起被王室和贵族陈列在特制展柜或住所内。

一些瓷器被加装银配件,以凸显其价值。

此杯体上的金饰是将切割的金箔用漆粘合剂粘贴在其表面而成,即日语所称的“金襕手(kinrande)”(“黄金织锦风格”)。

订货只是整个瓷器贸易的极小部分。

商人们在中东购买了一些具有中国明代中期风格的瓷器,并把它们带回欧洲。

在欧洲,这些普通的杯、碗被加装了银质或金质饰件,用途改变,身价倍增。

这些瓷器为王室和贵族所收藏,其形象还出现在宗教画里。

从明代晚期的沉船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贸易瓷器是中国风格的青花、青瓷和白瓷。

这些大宗商品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仿制风潮,形成了用瓷器装饰住宅的时尚。

青花葡萄牙盾形徽章纹执壶由于葡萄牙商人往返于欧洲时经过中东的港口,因而也推进了中国与中东间的贸易。

这件青花执壶是首批带有欧洲纹章装饰的中国瓷器中的一件,其形制具有16世纪时期出口至中东市场执壶的特征。

18世纪中国制瓷术在欧洲的传播

18世纪中国制瓷术在欧洲的传播

18世纪中国制瓷术在欧洲的传播中国曾是世界上唯一懂得制造瓷器的国家,个中奥秘令世人赞叹、惊奇。

随着欧洲各国对中国了解的加深,制瓷技艺逐渐流传海外,激发了各国陶瓷技术的交流与革新。

本文将回顾18世纪中国制瓷术在欧洲传播所涉之人与事,兼述中国陶瓷技术对世界工艺文明的深远影响。

《马可·波罗游记》的欧洲效应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对中国瓷器扬名欧洲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用英文单词Porcelain指代“瓷器”,而在亚里士多德时代Porcelain意为“贝壳”,当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据说马可·波罗在13世纪下半叶到访云南大理和福建德化,在德化看到精美的白瓷,如他在大理所见的贝壳般洁白,以为是贝壳磨粉所造,名其为“贝壳瓷”,用Porcelain命名中国瓷器。

之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他在监狱里口述,由鲁斯蒂谦执笔,于1298年出版《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本向欧洲人介绍中国风物的著作,除记录1271年至1295年马可·波罗东游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见闻,大部分篇幅记述中国风土人情,其中详述1290年底他在德化所见制瓷工艺:流经刺桐(Zai-tun,即泉州)港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是经京师(Kin-sai)那条河的支流之一。

德化(Tin-gui)就位于该支流和主流的交汇处。

这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烧制瓷杯或瓷碗碟,这些瓷器的制作工艺如下:人们首先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并把它堆成一堆,在三四十年间,任凭风吹雨淋日晒,绝对不能翻动它。

泥土经过这种处理,就变得十分精纯,适合烧制上述的器皿。

然后工匠们在土中加入合适的颜料,再放入窑中烧制。

因此,那些掘土的人只是替自己的子孙准备原料。

大批制成品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八个瓷杯。

《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引发欧洲人疯狂仿制中国瓷器,最早学习制瓷的国家是马可·波罗的家乡意大利,15世纪下半叶意大利人参照德化制瓷法,生产出“梅迪契瓷器”,实际上只是低温烧成的陶器。

故宫陶瓷馆学习笔记(二十二)——瓷之行?番外下

故宫陶瓷馆学习笔记(二十二)——瓷之行?番外下

故宫陶瓷馆学习笔记(二十二)——瓷之行•番外下上一篇只写到中国陶瓷对亚洲其他地区陶瓷业发展的影响。

在欧洲范围内,葡萄牙陶工是以釉陶仿制中国青花瓷器的先驱之一。

16世纪晚期,葡萄牙陶工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釉陶以及中国青花瓷器的影响下,开始生产白釉蓝彩的锡釉陶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充当中国瓷器的替代品。

但17世纪60年代起,受到质量更佳的代尔夫特釉陶的冲击而衰落。

葡萄牙锡釉陶白釉蓝褐彩人物图盘(葡萄牙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藏)约1650-1700年代尔夫特是荷兰的地名,不过荷兰的锡釉彩陶技术是先由意大利和葡萄牙带到安特卫普的。

到17世纪中期,代尔夫特成为荷兰的制陶业中心,并在明清易代的时期开始模仿中国瓷器。

代尔夫特陶工除了用白色锡釉覆盖器物表面,更在锡釉和蓝色纹饰上再覆盖一层透明釉,模仿瓷器的洁白莹润,“代尔夫特蓝”因此声名远播。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白釉蓝彩开光花鸟图盘(荷兰国立博物馆藏)约1650-1675年下图中的康熙景德镇青花瓷盘和代尔夫特锡釉陶盘并列展示,是不是很难分辨?如果能多角度细看,不妨注意一下边沿的位置,锡釉陶因为釉层较厚,时间久了会有剥釉的现象。

左:中国景德镇瓷器青花开光花卉纹盘(荷兰国立博物馆藏)清康熙(1662-1722年)右: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白釉蓝彩开光花卉纹盘(荷兰国立博物馆藏)约1710-1735年下面这只小罐的罐身是景德镇瓷器,但盖子是由代尔夫特陶工后配的,仿制的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

青花如意花卉纹盖罐罐身:中国景德镇窑瓷器清康熙(1662-1722年)罐盖: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约1700-1800年(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几乎与荷兰同时,法国的釉陶生产也在16世纪由意大利传入,并在17世纪大量仿制中国青花瓷器。

圣克卢、鲁昂、讷韦尔、马赛等地都出现了生产技术成熟的釉陶工厂。

法国讷韦尔锡釉陶白釉蓝彩博古盆景图瓶(上海博物馆藏)17世纪同时,以鲁昂、圣克卢瓷厂为代表的法国陶瓷工厂在研制硬质瓷的过程中,还制作出了一种软质瓷,下图就是模仿德化窑白瓷的软质瓷。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1994年,德国法兰克福历史博物馆在Kronberg的贵族宫殿开设了赫斯特瓷器博物馆(H·chster Porzellan-Museum),并作为该馆的一个分馆,展示了赫斯特瓷器工厂从1746年成立至今琳琅满目的作品,以及赫斯特瓷器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

展品包括近1800件赫斯特釉陶和瓷器,其中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雕塑,有出自赫斯特著名画家之手的精细的紫色衣袍、风景、花卉和鸟虫作品,还有在宴会甜点长餐桌上装饰摆放的整套瓷器和精美绝伦的餐具,这些作品引领了18世纪欧洲日常生活之风骚。

最重要的一位大师是赫斯特瓷器的式样设计师约翰·彼得·梅尔基奥尔。

在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即1765年至1779年间,他设计了超过300件人物雕塑形象和餐具,同时展现了从洛可可风格到经典主义的转变。

他的早期作品显示了洛可可和18世纪中国风格的珠联璧合。

在1765年至1766年,梅尔基奥尔完成了他最奢华的一组人物瓷器雕塑作品,即中国皇帝。

在这组人物中,皇帝形象高大威严,突出的构图和人物情感的丰富表达,使得此件作品成为传世杰作。

中国皇帝高贵地端坐在龙椅上,龙袍具有异域风情。

其色调丰富的袍子以及轻盈的碎小网格状的华盖上有用贝壳和石子做成的洛可可式的装饰品。

在宝座的台阶上围坐3位朝臣,他们分别代表了科学家、诗人和艺术家,他们毕恭毕敬,诚恐诚惶。

瓷器雕像中的书籍、画卷、调色板、凿子和皇帝脚下的儿童头颅模型,无不展示了皇帝是艺术的赞助者。

中国皇帝的雕塑形象是当时中国风格的盛大的宴会台桌装制品的中心。

节日盛宴的甜点餐桌上摆放精美瓷器作为饰品,在18世纪欧洲上层社会寻常可见。

在西方雕塑中,中国皇帝站在台子上,陪伴他的是妃子、宫女,四周有打起遮阳伞的仆从人员以及唱歌、跳舞和杂耍的宫廷人物,这是欧洲人想象中的中国皇帝的生活。

赫斯特瓷器中的中国式绘画赫斯特的中国风格题材在装饰瓷器中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17世纪中期的欧洲出现了“中国风”的巨大潮流,到18世纪则达到高潮。

瓷器的旅行

瓷器的旅行

瓷器的旅行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20年第9期文·图/王成兰法国凡尔赛宫1687年6月14日,17岁的萨克森王子奥古斯都来到巴黎,他拜访凡尔赛,参观了路易十四建造的特里亚农(Trianon)瓷宫。

瓷宫外墙和屋顶砌以欧洲仿制的蓝白两色“瓷”片,与室内陈列的中式瓷器相呼应。

瓷宫被人们反复称颂,法国人对中国瓷器的倾慕与喜爱,让奥古斯都印象深刻。

根据1689年配有精美插图的财产清册,法国国王的儿子、王太子的房间藏有381件中国瓷器。

清册中第111号是“一只酒壶形的瓷花瓶”。

根据古文物研究者盖涅画的图样,这件名为盖涅雷斯-方特希尔瓶的瓷瓶曾被添加底座、盖、流、把手等,约1320年至1340年间在景德镇制作,1381年到达欧洲。

瓷瓶在列入法国王太子的财产清册前,曾因欧洲各王室、贵族间的外交、联姻而不断辗转易主,后为英国收藏家威廉·碧福所得。

这是有档案记载最早抵达欧洲的一件中国瓷器。

这只青白色的玉壶春瓶到达欧洲之际,青花瓷已主宰了它的原产地景德镇的出口贸易。

中国景德镇:天下瓷都1699年7月24日,天主教耶稣会法国籍传教士殷弘绪经过十八个月的辗转换船后,在中国厦门登陆。

此后他得到官方许可,在统辖景德镇的江西饶州传教多年。

不仅传教,他还默默观察着景德镇的制瓷情况。

元代,景德镇就以当地较为成熟的青白瓷烧造技艺为基础,用产自西亚的钴料(苏麻离青)进行彩绘,同时采用伊斯兰风格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等,烧造出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格、又以西亚地区为主要销售地的青花瓷器。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青花瓷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葡萄牙人首次直接从中国贩运大量瓷器到欧洲。

他们的克拉克商船(Krack)往来于东西方之间,以运输瓷器而著称。

当时装载的构图繁密、装饰有扇形或椭圆形开光的青花瓷,因为这种船而获名“克拉克瓷”。

1603年2月,葡萄牙“圣卡塔琳娜”号从中国驶向印度,在马六甲海峡附近,遭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舰,船上装载的“克拉克”瓷器也被荷兰人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

丝绸瓷器大受追捧,欧洲曾出现“仿造中国”热

丝绸瓷器大受追捧,欧洲曾出现“仿造中国”热

丝绸瓷器大受追捧,欧洲曾出现“仿造中国”热从“南海I号”沉船点打捞出的部分精美瓷器1792年,英国著名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其日记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

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

真货价值千金,于是只好仿造”,他所抱怨的是当时欧洲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入欧洲,并迅速引起人们的尊崇。

到17—18世纪时,欧洲又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在这一热潮中,中国的各种商品深受欧洲各阶层的追捧。

然而由于当时远洋贸易的局限,中国商品往往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欧洲各国便出现了一股仿造中国商品的热潮。

描龙画凤仿造中国丝绸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的丝绸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罗马帝国。

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这种轻盈柔软、光彩夺目的织物时,立即视其为珍品,争相购买。

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整个罗马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越来越崇尚丝绸。

此后1000多年的时间里,丝绸都是欧洲最大宗的进口商品之一。

直到18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最多竟达75000余匹。

为了保护国内贸易,制止大量财富流向中国的势头,欧洲各国很早就开始极力抢夺丝绸市场。

最初,他们先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中国的养蚕术。

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的丝绸,并不断发布禁止丝绸进口的法令。

到16世纪之前,意大利、法国已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丝绸生产基地。

即便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仍在欧洲市场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由于“中国热”的影响,欧洲人更偏爱中国出产的丝绸。

比如17世纪时,欧洲的贵妇们都喜欢穿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并在鞋面上装饰中国风格的图案。

尽管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仍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虽然欧洲当时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但其产品上的图案如龙、凤、花鸟等都处处仿造中国,并且特意注明“中国制造”以保证销路。

欧罗风情中国造

欧罗风情中国造

欧罗风情中国造在中国历史上,16到18世纪出现了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器大多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而特别烧制的。

据T.佛尔克编著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瓷器》记载,万历年间我国瓷器就已经按照欧洲的需要进行专门生产且出口量大。

香港艺术馆编纂的《中国外销瓷》一书也指出,在1729-1794年的数十年间,海外瓷器商人都被指派到中国买某一类的瓷器,明确地指定数量、价钱及种类。

为了确保所购瓷器能迎合欧洲人的品位,其订制有范本。

同时,商人及船员也经常为亲友特别订制瓷器,这部分瓷器大多有指定的形状和纹饰。

所以为了适应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格,明清时期外销瓷器上的瓷画相应具有了浓厚的欧洲文化色彩。

而当如火的市场态势、如荼的文物回流趋势主流了当下艺术市场时,我们今天对这种文化色彩表现的认知和分析,就会对鉴赏、辨伪和投资等收藏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政治色彩外销瓷的政治色彩浓厚这一特性在内销瓷器中相当少见,也是重要区别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殖民色彩。

葡萄牙国王玛利亚(1708-1754年)在1472年摄政。

当时葡萄牙已侵占了巴西,并在经营巴西的黄金和钻石中获得大量钱财。

这位酷爱中国瓷器的国王委托商人在中国生产午餐具,则送给侵占巴西的士兵们,以表扬他们的战绩。

餐具的碗上画者国王的肖像,让士兵们永远铭记国王的恩典,以鼓励他们为殖民主义努力。

1778年3月,美国议会通过了纽约的纹章,它是二位穿着德国服装式样的自由女神和公正女神。

她们谨慎地站在英国王冠图案的后面,而这一图案也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各种外销瓷器上,表明了美国在没有取得独立前所带有的殖民地色彩。

独立革命色彩。

180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徽,刻在一些杯及花瓣形碟上,并刻有“勇敢,解放,独立”的英文样。

在外销美国的中国瓷器上,类似的题材颇为丰富。

1882年,在巴西宣告独立之时,一些爱国者赠送巴西第一任国王皮罗一套中国瓷器餐具,磁盘上面的皇家纹章是烟草和咖啡的枝叶,在边缘上写着“巴西独立万岁”的英文。

这项独门“秘术”,中国人垄断了1000多年,是怎么传到欧洲的?

这项独门“秘术”,中国人垄断了1000多年,是怎么传到欧洲的?

这项独门“秘术”,中国人垄断了1000多年,是怎么传到欧洲的?图注:中国德化白瓷,楼阁纹样茶壶,1281年瓷器,如今已是人们生活中的寻常之物。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它,都在使用它。

人们也都知道它发源自中国——瓷器就是中国(China, Chine),是中国古代工艺和文明的象征。

这项蕴含着复杂而精微技艺的工艺品,早在汉代便出现在贵族的生活中,在此后长达一千多年里,它曾为中国人所独有。

作为瓷国的国民,我们一直为拥有它而骄傲。

然而你是否了解,今天的中国瓷在国际高端市场上不见踪迹,成为廉价日用品的代名词。

相反,深受中国影响的欧洲瓷器经过数百年的改良发展,成为了高端产品乃至奢侈品的主流。

德国麦森瓷英国韦奇伍德瓷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先应该“追究”另一个问题:最早,欧洲各国人民是怎样千方百计获得这门为中国所独有的“秘术”的——1291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第一只瓷瓶,此后四百年间,瓷器在欧洲引发了疯狂的痴迷和收藏热。

瓷被称作“白金”,成为了中国的不传之秘。

从王侯贵族、传教士、炼金师、商人到冒险家,人人竞相希望获取制作瓷器的秘方。

图注:14世纪初的盖涅-丰山瓶是现存最早来到欧洲的瓷器之一,欧洲人加装了银质的手柄托盖等,把它改装成了酒壶。

那么欧洲各国是如何开展行动,试图揭开瓷器的奥秘,打破中国垄断的呢?今天微信,我们借着一本讲述瓷器历史的书——由世界级陶瓷艺术家、《纽约时报》畅销作家埃德蒙·德瓦尔写就的《白瓷之路》,来看看这段充满着历险、争斗、发明、贸易与财富的瓷器传播故事。

《白瓷之路》,理想国,2017年10月出版。

作者历时18个月穿越欧亚,寻访几座世界性瓷都——中国景德镇、德国德累斯顿、英国普利茅斯,利用传教士书信、中国皇宫收藏清单、欧洲王侯与炼金师传记、地区史等大量史料,生动地呈现了一条浩渺辉煌的白瓷之路。

透过这位“外国专家“的眼光,也许我们可以认识到:瓷器不仅是中国人生活哲学、审美态度乃至整个社会现实的极致体现,瓷器商品传入欧陆各国,被欧洲人破解秘方,重新发明与再造,也与各国的民族性格、现实传统密切相关,以瓷器为棱镜折射出的是近代中西交流之路上数百年的风云诡谲。

欧洲人用两百年就超越了中国两千年的制瓷技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欧洲人用两百年就超越了中国两千年的制瓷技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欧洲人用两百年就超越了中国两千年的制瓷技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从13世纪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中国的白瓷开始,就对白瓷产生了深深地痴迷。

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在18世纪初的德意志地区,有个叫萨克森的公国,它的大公叫奥古斯特二世,因为外表孔武有力,又被叫做“强力王”。

就是这个外表孔武有力的强力王,偏偏有个文雅的爱好,他极其痴迷于收藏中国的白瓷,要是听到欧洲谁家有好的白瓷,他就会想尽办法把它们弄到手。

1717年,同属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搞到了一批精美的白瓷,这个消息被强力王奥古斯特知道了,然后他就和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商量想买下这批瓷器,腓特烈一世当然不同意。

后来由于奥古斯特实在心痒难耐,就提出用自己国内最精锐的600名龙骑兵来换这些瓷器。

痴迷白瓷的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当时的这批龙骑兵算是欧洲的顶级战力,能在马上放火枪,就是100年后拿破仑时代也是强大的威慑力量,奥古斯都竟然用这些骑兵来换瓷器。

后来这些龙骑兵在普鲁士打败奥地利的战斗中大放异彩,普鲁士也同时成为了德意志地区最强大的公国,为后来的统一德国奠定了基础。

为了几个瓶瓶罐罐,可以连江山都不要,可想奥古斯特对白瓷有多喜欢,而奥古斯特只是欧洲人喜欢白瓷的一个缩影。

白瓷当时在欧洲号称“白金”,无数的欧洲人想破解白瓷的制造秘密。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白瓷之路》就是讲述欧洲国家仿造白瓷的历史。

从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中西方对待技术的态度差异。

《白瓷之路》的作者是埃德蒙·德瓦尔,他是英国的陶瓷艺术家和作家,《纽约客》杂志誉之为“最擅长说器物故事的大师”。

《白瓷之路》是德瓦尔用了18个月,走访了世界三大瓷都——中国的景德镇、英国的普利斯茅、德国的德累斯顿后,又翻阅了大量的传教士书信、中国皇宫收藏清单、欧洲王侯与炼金师传记、地区史等大量史料才写成的。

德瓦尔在书中认为,瓷器一直的联系东西方交流的纽带,本书也通过欧洲人追逐白瓷的足迹,向大家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

青花瓷里的世界史

青花瓷里的世界史

青花瓷里的世界史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并陈着三件瓷器,一套印有希腊女神沐浴图案的杯碟,一尊眉目严肃的卧佛,一个趴在酒坛子上沉思的李白,它们都制造于中国清朝年间,分别是景德镇销往欧洲的出口品、英国瓷厂生产的仿制品和康熙宫里的摆件,这一偶然的排列,为美国学者罗伯特·芬雷的《青花瓷的故事》作了生动的诠释。

瓷器在中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意义无需赘述,在英语里,中国是瓷,瓷就是中国、可美国阿肯色大学历史教授罗伯特·芬雷打破瓷器——中国的单一格局,从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角度,为我们熟悉的中国瓷勾画了一幅别开生面、趣味横生的图景。

三百年前,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狂热和痴迷大概和时下人们对欧洲时尚奢侈品的追捧不相上下,从重金购买、视如珍宝到燃起效仿之心,《青花瓷的故事》的开篇叙述了欧洲传教士到景德镇考察制瓷工艺,煞费苦心却始终难得要领。

这种困惑,直到二十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熟才真正解开。

就地取材、不含杂质的高纯度黏土,为制出细腻光洁的瓷器提供了现成原料,而十七世纪后期的欧洲人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钻研出正确的配方;另一方面,远古的火山和板块运动在华夏大地上留下高熔点的黄土,那是构筑高温窑的天然建材,使中国从青铜时代起就有了高1/ 4温烧陶的经验,比西方领先了三千多年。

这两者成为中国垄断制瓷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虽然制瓷工艺在十八世纪以前堪称中国的独门绝活,但瓷器本身却早已融汇了不同文化,变成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商品、日用品和艺术品。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景德镇闻名天下的青花瓷。

今天提起青花瓷,那几乎是中国风的一个代名词,可殊不知,青花瓷的诞生并非完全中国地道的原产,令其得名的钴蓝色料最初来自伊斯兰世界。

早在公元一千几百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工匠就开始把这种蓝色颜料用在陶器和墙砖、地砖上。

提取这种颜料的氧化钴在波斯中部接近地表,极易取得,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宋代,中国纯净素雅的白瓷、青瓷进入西南亚市场,引起当地陶匠的纷而效仿,但因无法百分百烧出单色瓷通透的光泽,他们只能靠彩绘弥补。

300年前的瓷器间谍

300年前的瓷器间谍

300年前的瓷器间谍程庸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贵族阶级视中国瓷器为“白色黄金”。

于是,私底下纷纷“山寨”中国产品,并派出瓷器间谍,刺探中国景德镇烧瓷秘方。

中国外销瓷进入欧洲的过程中,虽有许多无奈,但输出了当时中国所拥有的高科技,也输出了中国文化。

客观上看,中国外销瓷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瓷业生产,使欧洲瓷业得到蓬勃发展,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

欧洲各国纷纷“山寨”中国瓷器300年前的18世纪初欧洲人餐桌上使用的餐具,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质餐具。

贵族阶级虽然使用银质餐具,但银质餐具易生锈发黑。

此时中国冰清玉洁、极其卫生的白色瓷质餐具传到了欧洲,全欧洲为之倾倒,视之为“白色黄金”。

于是,欧洲大量从中国进口外销瓷,很多国家因此财政拮据,不少国家颇感危机,在呼吁抵制中国货的同时,私底下纷纷“山寨”中国产品。

而实际上,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更早就开始了。

马可•波罗的日记里曾记录了瓷器的存在,并大为宣扬瓷器的好处,这助推了欧洲人的热情,其中尤以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法兰西斯科最为疯狂。

16世纪中后期,法兰西斯科即在佛罗伦萨的鲍博利公园建窑,开始试验模仿中国瓷器。

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国瓷器从造型、釉色上看已经十分逼真,但由于试制困难重重,又花费巨大的财力,1587年,法兰西斯科去世后,美第奇陶瓷生产才停止下来,目前传世的瓷器只有60多件。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国瓷器带了一个头,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纷纷效仿,开窑建厂,大量模仿,试图找到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

同时,有的欧洲国家还派出间谍,专门刺探中国瓷器生产的情报,这一重任落在了传教士的身上。

于是,受政府派遣的宗教间谍来到中国,法国传教士昂特雷柯莱是最著名的一位。

法国传教士偷寄景德镇原料从1698年开始,昂特雷柯莱(中文名殷弘绪,1664—1741年)作为在江西省的传教士,担任景德镇一个陶工圣会的牧师,但他同时秘密地探询景德镇烧瓷的秘方。

他与当地陶工交往已久,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瓷器生产的秘密。

纪录片《China·瓷》(上集)内容简介及解说词汇总

纪录片《China·瓷》(上集)内容简介及解说词汇总

《china·瓷》(上集《青花瓷的故事》)内容介绍2012年,恰逢中英建交40周年和英国伦敦奥运年。

作为文化奥林匹克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英国大英博物馆和V&A博物馆于6月在北京推出“陶瓷杰作”主题展览。

展品包括中国历代出口陶瓷、欧洲仿制中国陶瓷以及英国收藏的中国陶瓷精品。

展览呈现了中国陶瓷出口欧洲,并影响欧洲瓷器发展的历史。

瓷由中国人发明,它是人类最早的人造产品。

瓷器也是第一个全球化的商品,始终居于世界交流的核心。

一把瓷土搅动地球,瓷也被称为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china·瓷》从一次展览出发,描绘了明清之际中国外销瓷寰宇之旅的恢弘图景,将历史上关于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现,讲述中国外销瓷,特别是明清之际与整个世界接触与相互影响的故事。

探讨瓷器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的角色,西方世界如何将中国瓷纳入自身的社会生活艺术、宗教、政治和经济之中。

中国瓷称霸天下,明清之际的三个世纪共有三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邻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大量进口。

行销全球数量之巨,遍布之广,充分证明某种打破疆域、世界级的文化接触之存在。

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是在东西美学的相互影响之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本片既关注文物细节,又聚焦全球主题:瓷做为第一件全球化商品如何将世界相联。

第一集(上集):青花瓷的故事上集通过深入挖掘景德镇产青花瓷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国际化视角,展示了瓷器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经济往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外销瓷,这种不同于中国人记忆中的瓷器样式,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它所联系的东西方贸易链条,对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集着眼于外销青花瓷的寰宇之旅,呈现发生在800年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通过深入挖掘景德镇产青花瓷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国际化视角,展示了瓷器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经济往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外销瓷,这种不同于中国人记忆中的瓷器样式,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它所联系的东西方贸易链条,对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集着眼于外销青花瓷的寰宇之旅,呈现发生在800年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