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重点知识点
题型:1、选择(1x10*)2、判断(1x10*)3、材料分析(20x4*)(1、反应什么
理论简述即可。
2、感想结合理论展开)
绪论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
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
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
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
B,运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
动观的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i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动中有静。
B,静中有动。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16.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
试验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18.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A,联系构成了发展(运动、变化)B,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
联系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持方法和意义。
P128
答: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②人心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问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
2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1.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22.真理的功能包括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与激励
23.为什么要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一是理论只要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正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三章
1.(考5次单)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答:①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的的始终
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火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21.社会阶级的分化的根本的原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的私有制。
22.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3.阶级首先是个经济范畴
24.阶级斗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5.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解决手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三种形式经济,政治,思想斗争.
26.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
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一起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7. 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①含义: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②作用: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次序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30. 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31.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的创造者③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33.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有3个特征: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功能,假话,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发发展的功能,具有认识功能.
34.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36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四章
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
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的价值。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182―――
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基础)。
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
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
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
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
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
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与商品的赊购赊销相联系的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0.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答①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②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山炮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11.金属货币在流通情况下,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1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表现: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能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赢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的命运
1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14. 论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答:①.价值规律本身的作用。
就是商品按照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11.资本主义的在生产成本是①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值的最低界限
②价值中的C+V部分③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成本
资本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
停工时间,非劳动时间
1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①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②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得到补偿
13.社会总产品的补偿①架子补偿②物质补偿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一般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危机阶段的特点:商品销售困难甚至被销毁,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货币信用制度被破坏,工人大批失业。
14.资本周转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次数(成正比)有关系
15. (多选)例如:劳动资料属于:1、不变资本2、固定资本3、生产资本4.产业资本
16.生产资本按照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①固定资本②流动资本
17.一般情况下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19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时候: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20.论述为什么说生产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它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答:①生产价格是在价格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的总额是相等的,商品生产价格的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21.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家可获得: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
22.个别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有了:超额利润
23. 超额利润它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
24.商业资本是:①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②商品资本独立化形式③采取G---W---G的运动方式④为销售服务⑤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5.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
26.商业资本的作用
答: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27.剩余价值的形式:①产品利润②商业利润③利息④银行利润⑤地
租
28.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9.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30.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
资本
32.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同一方向上发生
变化。
3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1、级差地租2、绝对地租3、平均利润4、超额利润
39. 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本质是什么?
答: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生产剩余价值即增殖过程,是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2)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③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
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格,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价值增殖的秘密。
40、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一)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
2.价值。
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本质
的因素。
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
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
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三)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四)价值规律。
41、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运行的指导作用。
(二)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的指导意义。
(三)理顺当前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