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误解_因_瞬时的理解_而称义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术语辞典1 .文学四要素。
这是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组成。
2 .摹仿说。
这是古希腊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
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3 .观物取象说。
这是中国古代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
4 .表现说。
这是西方18 世纪以来伴随浪漫主义思潮而形成的学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或情感的表现。
5 .言志说。
这是中国先秦产生的学说,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和志向的表现。
6 .文学本体论。
这是美国批评家兰色姆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7 .劳动说。
这是有关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认为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
8 .不平衡说。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有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学说,认为艺术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或快或慢,有时甚至呈反方向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
9 .循环说。
这是加拿大批评家弗莱提出的有关文学发展动因的学说,认为文学的变化与自然节律相似,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与循环过程,黎明和春天与喜剧对应,日午和夏天与传奇对应,日落和秋天与悲剧对应,黑暗和冬天与讽刺文学对应。
10 .文学三义。
这是说文学一词历来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既包括今天所谓语言的艺术品——文学,也包括今天不称作文学的政治、哲学、历史和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误解名词解释
误解名词解释
“误解”指的是因为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而产生的不正确的理解或认识。
具体来说,“误解”涉及到的方面有:
1. 语义层面:即对词语或句子的表面意义或字面意义理解错误。
2. 语境层面:对特定语境下的事物或行为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理解错误。
3. 事实层面: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或理解存在偏差。
4. 逻辑层面:在推理或论证过程中,由于逻辑错误导致对某一观点或事实的错误理解。
5. 情感与意图层面:对他人的情感或意图产生错误的解读。
造成误解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完整等。
而消除误解则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澄清事实、增加背景知识等方式来实现。
误解的意思是什么
误解的意思是什么误解[wù jiě] 的意思是:1.理解得不正确。
2.不正确的理解。
指认识与对象的不一致,即行为人对民事行为的内容或其他有关情况产生认识上的错误,以至于意思表示与内心意志不一致。
近义词:歪曲曲解误会英文:[misread;misunderstand;misconstrue;misconceive]字词释义理解得不正确。
巴金《关于<父与子>》:“一百多年前的激烈争论早已平息,对作者的种种误解也已消除。
”沙汀《涓埃集·闯关》:“但是,即使余明实行了他的愿望,打声招呼,他也不可能消除那种在他自己毫无所知的左嘉的误解。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前些年,对现实主义有误解,对浪漫主义的误解则尤甚,已经近于歪曲。
”鲁迅《集外集拾遗·好东西歌》:“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
”明赵汸《葬书问对》:“昔人谓误解《本草》,为生人之祸,今《葬》术岂轻於《本草》?”误解还表示误会,指误会下的不正确的理解。
误解字词造句1、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
2、宽容就是忍耐。
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
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3、在经受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在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4、真诚也有被误解的时候,但为了爱,我仍把心真诚地奉献。
5、水平高的父母与子女之间造成悲惨的误解的,常因成年人要在青年身上获得只有成年人才有的反响与情操。
6、何必一定要求他人的理解呢?只要不被误解就行了。
7、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
8、我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两个字“误解”。
9、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
误解的词义近义词及运用
误解的词义近义词及运用误解的近义词【误解解释】:1.理解得不正确。
2.不正确的理解。
近义词:歪曲,曲解,误会相似词:误打误撞,勘误,不误,延误,误区,无误,刊误,错误【误解造句】:1、我本来是一番好意,却遭到他的误解。
2、好不容易才弄清楚,原来这是一场误解。
3、她对我的误解很深,一时还解释不清。
4、莉莉受到误解,委屈极了,忍不住抽泣起来。
5、你应该主动找他谈谈,消除误解。
6、老师误解了小明,小明感到委屈,抽抽搭搭地哭了。
7、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误解了。
8、遇到误解时,为了顾全大局,他只好委曲求全。
9、姚厂长到处乞哀告怜,划点原料回来,却遭到一些人的误解。
10、在被人误解之后还能坚持做好这样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更应当受人敬佩。
11、这些误解与谎言看着眼熟啊,好象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有过这些观点,看过正确的观点之后,你是不是也恍然大悟呢。
12、他能以坦然的心态对待误解。
13、我们应该承认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以免产生误解。
14、根据量子力学,用数字方法说明了波节的确切意义,从而破除对它的误解。
15、日汉同形词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日汉语言的沟通,但也极易造成误解误译。
16、某些误解可以导致合同无效。
17、由于本书虽然属于单主前进,但是书名却很容易让人误解成双男主旅行,双穿并不代表是双男主。
18、第三部分,对形式法律推理的规范性、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提出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一种传统逻辑推理形式的误解。
19、人们总是会对此产生误解。
20、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而别人对它的无解比你更深。
王怜花21、假如你并不了解一个人的基准线,那么犹豫就会非常容易的被误解为撒谎。
22、不把话说明白,是乐趣,也是麻烦。
听的明白是乐趣,听不明白就会想破脑袋。
歧义,还有可能被误解。
一误解,说话的人就乐了,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周梦23、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的误解,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2024年语病分类总结范本(2篇)
2024年语病分类总结范本____年语病分类总结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但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语言错误,即所谓的语病。
语病不仅会影响信息的传达效果,还可能导致误解和误导。
因此,对语病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修正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____年的语病进行分类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范例和修正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语言。
第一部分:词语误用1. 同音词误用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思不同的词语。
在日常口语和写作中,同音词的误用是一种常见的语病。
比如,常有人将“起会”误用为“起义”,将“毛巾”误用为“抹布”,将“特色”误用为“特点”等。
这种误用不仅会引起困惑,甚至可能改变原意。
修正的方法是仔细辨析词语的意义,并在写作和口语中同音词之间保持清晰的语境。
2. 近义词误用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但略有区别的词语。
在语言使用中,常有人将近义词用法混淆,导致语言不准确。
例如,有人将“颇为”和“相当”混用,将“孤独”和“寂寞”混用,将“静态”和“动态”混用等。
为避免这类误用,需要对近义词的具体语义有准确的理解,并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第二部分:语法错误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不匹配。
例如,有人会说“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她很友善”,其中主谓不一致出现在人称上。
也有人会说“这些苹果看起来很新鲜,但它们已经过期了”,其中主谓不一致出现在数上。
修正主谓不一致的方法是确保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 时态使用错误时态错误是指在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动作时,时态使用不准确。
例如,有人会说“我昨天和他在公园玩乐”,其中时态错误。
修正时态使用错误的方法是在表述动作的时间和状态时,使用准确的时态,如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3. 语态混淆语态混淆是指在表达主动和被动意义时,使用不准确的语态。
例如,有人会说“这个项目将会由我们领导”,其中语态混淆。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
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
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
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
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
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
“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大学英语精读第五册Unit 2 The Fifth Freedom
这一课的译文还需对照教参修改一下!!Unit 2The Fifth FreedomMore than three centuries ago a handful of(少数)pioneers(先驱者)crossed the ocean to Jamestown and Plymouth in search of freedoms they were unable to find in their own countries, the freedom we still cherish(珍视)today: freedom from want, freedom from fear,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religion(宗教)。
Today the descendants(后代) of the early settlers (早期殖民者),and those who have joined them since ,are fighting to (斗争)protect(保卫)these freedom at home and throughout the world.(国内国外)(300多年前,少数拓荒者穿过大洋来到詹姆斯顿和普利茅斯,寻找他们在国内不能找到的自由,这些也是我们今天仍然珍视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
今天这些早期殖民者的后代们和那些后来加入他们行列的人们还在国内国外为保卫这些自由而斗争。
)And yet there is a fifth freedom----basic to those four ---that we are in danger of (处于--危险中)losing: the freedom to be one's best(达到自己最佳水平的自由)(然而,我们正面临失去第五种自由的危险,它是上述四种自由的基础,这种自由是:达到自己最佳水平的自由).St. Exupery(埃克苏佩里)describes (描述)a ragged(衣衫褴褛的), sensitive-faced (长相聪明)Arab child(流浪儿),haunting the streets of a North African town(北非小镇),as a lost(失去)Mozart :he would never be trained or developed. Was he free?(埃克苏佩里把一个衣衫褴褛、面貌聪慧,常在北非某市街头游荡的流浪儿描写成一个被埋没的莫扎特,他决不会受到训练或培养,他自由吗?)"No one grasped you by the shoulder(肩膀)while there was still time; and nought will awaken in you the sleeping poet (诗人)or musician (音乐家)or astronomer(天文学家)that possibly (可能)inhabited (居住)you from the beginning.(从出生)" The freedom to be one's best is the ch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person to his highest power (力量).(“也许从出生开始,你就具有成为诗人、音乐家、天文学家的才能,但是在时机还不算太晚的的时候没有人拉你一把,但是时机一过,就再也无法唤醒在你身上沉睡的这些才能了。
从意思表示的误解与错误中看重大误解制度-最新资料
从意思表示的误解与错误中看重大误解制度一、误解与错误(一)关于误解。
误解是“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所使用的言词和其他表示发生的错误”。
[1]它发生于受领人在了解对方所做出的意思表示时,停留在对整个情形或意思表示的了解阶段。
误解从另一方面说是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隐形的不合意。
所谓合意,是指数个当事人所谓的意思表示一致,这种一致又可从主客观方面来认定。
[2]主观的一致是外在意思表示一致从行为人主观来说也是确定的,即想表达的事项、对象与实际上接受的对象是一致的。
如甲对乙发出要约,想出售一套家具,乙也向甲发出承诺愿购买这套家具,则为主观上一致。
客观上一致是仅在外部看来几个意思表示的一致。
发生误解时,只是出现了客观上合意而非主观上的合意。
所谓不合意,就是数个当事人意思表示不一致。
不合意又分为两种:一是公然的不合意,即当事人明知意思表示不一致;二是隐存的不合意,即当事人并不知道意思表示不一致。
例如甲欲将“白头翁”卖与乙,甲指的是鸟,而乙以为是蟋蟀。
[3]事实上这种不合意就是误解发生的情形,它是以双方意思表示为存在条件的,一方的错误表示并不能构成误解;误解也并不注重意思与表示的关系,它关注的是这几个意思表示之间的关系;同时不管当事人有无过失而言,都可能发生误解的情形。
根据《民通意见》第71条的规定,当事人发生误解的事项主要有三种。
一是对对方当事人发生的误解;二是对行为的性质发生的误解;三是对标的物发生的误解。
(二)关于错误。
错误是表意人不知其真意与表示不一致而为意思表示,而这种不一致并不是表意人故意的,是行为和意思无意识的分离。
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动机错误。
如夫不知妻已购买一台电视机而又订购一台。
[4]动机错误原则上不影响该意思表示的效力,仅在对交易有重大影响时才可撤销。
二是表示内容错误。
这是以表意人所希望发生效力所为的行为来认定。
表示内容上的错误是表意人对表示内容在法律上的意义和表示的效力有不正确的认识,具体包括对当事人的错误,对标的物同一性的错误,对物之性质的错误等。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文学理论复习资料1、填空题大家自己网上找些看看就好了,仅列出部分,其他自己网上查找。
2、名词解释也仅是根据老师平时讲课时提到的列出,并不可能完全都是。
5篇文献必有一篇名称是名词解释。
3、老师明确回复5篇文献只会出在简答题上,不会出在论述题上。
4、论述题一题是《文学理论》或《批评意识》整本书的概述,另一题可能是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一、填空题1.文艺学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个分支。
2.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通常文学本体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等五个方面。
3.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普遍问题的理性思考,具有自己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科学性。
(2开放性。
(3实践性。
(4)中介性。
4.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其中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5.关于艺术分类,最具有普遍性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其所使用材料和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不同,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
6.着眼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区分意象的类型,可以将意象分为兴象、喻象、抽象。
7.“落红万点愁如海”,诗句中的意象类型属于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
8.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精神愉悦性、2. 具体功利的超越性、3. 心灵的自由性。
9.文学媒介大体可以分语音媒介、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电脑媒介。
其中,电子媒介又可以分为广播媒介、电影媒介、电视媒介。
10.真正的文学语言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两个不同取向:其一,文学语言的具体性。
其二,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抒情文本的现象层,是指具体可感的生活片段,如人物、事件、场景、景物等。
12.文学文本的意蕴层面,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是历史意蕴层次、第二是审美意蕴层次、第三是哲理意蕴层次。
13.网络文学的特点如下:第一,结构开放性、第二,传播便捷性、第三,技艺综合性、第四,语言解构性、网络游戏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介绍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
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
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
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
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先把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先掌握起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一词多义又叫多义词。
辩题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
辩题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首先是一辩稿分享(反方)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方观点是被误解不是表达者的宿命。
破题立论定义先行,被误解是指被错误的理解,表达者表达的内容和接收者接收到的内容在严重偏差。
表达者是有目的传达信息的人,宿命,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命运。
所以我方认为,接收者对表达信息的所表达的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不是生来注定的结果。
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被表达事物来讲,当今社会已存在的规范式表达能让被误解不再是必然结果,在医疗领域,当医生作为表达者,告诉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时,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是不允许存在误解的。
计算机语言同样如此,我们创造出了二进制的机器语言以及C语言、JAVA,以实现输入指令的精准执行。
在这些专业领域中,表达者的表达是不存在误解的,也是不容许存在误解的,因为每一次误解的出现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
其次,从表达者来讲,对于大多数的表达者来说,其表达精确的程度,根本就轮不到去谈“宿命”。
文人仿佛总有一种天然的清高,除了“清者自清”,还有“懂的人自然懂”。
因此,有一些人喜欢把明明很简单的事情说得玄之又玄,以彰显自己的思想深刻;可这些恰恰为知识的传播造成了困扰,同时又加剧了误解的产生。
在这种时候,我们更不应该鼓吹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去增加误解。
最后从被误解本身来说,认识到被误解不是表达者的宿命更有利于表达的发展。
我方承认,在现代的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表达被误解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而在这样的场景中,对于被误解这件事情的态度,应该抱有平常心,而不是一味怪罪于宿命,我方倡导大家不要将被误解始终看成我们不可逃脱的命运,被误解只是一件我们日常表达中存在的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仅仅是表达者和听众之间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已,而这些偏差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消除,形成表达者和听众之间的共鸣。
同样我们也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存在,允许彼此之间的不同理解存在,而非过分在意有无被误解,一味套上被误解是宿命的枷锁。
被误解的孟子名言
被误解的孟子名言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个人任意行为,忽视了其强调遵循天命和规律的重要性。
2. "存天理,灭人欲"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主张完全抑制个人欲望,实际上他强调的是要调适欲望,以符合天理。
3. "仁者爱人,不仁者爱物"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提倡对人以外的物体漠视,实际上他只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普通人必须承担整个国家兴衰的责任,实际上他只是在强调每个人都应当尽力做出贡献。
5. "上善若水"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无欲无私的境界,然而他实际上强调的是人们应该效法水的柔软和善良。
6. "人之初,性本善"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然而他的实际观点是人的本能是善,但仍需要教育和培养来发挥正面品质。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这句话被误解为只学无思或只思不学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孟子强调学习和思考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
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与众不同,而小人应该与众同。
实际上,他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有独立思考能力,而小人则盲从他人。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拒绝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实际上他强调的是要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思想。
10. "生无可恋,死无可怖"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对生活和死亡无所畏惧。
然而他实际上是在强调一个人应当遵循正道,无论生死都无愧于心。
11. "养心莫善于寡欲,志气莫善于安宁"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无欲无求的状态,然而他实际上是在强调要控制欲望,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说文解字》误释字举例
《说文解字》误释字举例以《说文解字》误释字举例》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辞书,公元前2世纪由汉代文学家孔融编纂而成,为中国古代汉书中专门研究文字的著作。
此书以字形解释字义,系统地总结了春秋以来的文字的语义变化,是中国古代文字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说文》的解释方法最为典型,就是形声法讲解字义,尽管“形声法”不能正确解释所有文字,但它却是一个有用的参考点。
而,数千年来,“形声法”也有人受到误解和误解,它被用来解释一些字的意义,却不是“形声法”的本意。
以“舞”字为例,《说文》的解释是“多动,律动”。
也就是说,这个字写出来是一个表达了“多动”作用的形状。
然而,它常常被误解为“舞蹈”的意思,这显然不是“形声法”的本意。
另一个字“峰”,《说文》解释为“尖顶”,但它经常被误解为“悬崖”,而实际上悬崖和尖顶是不同的概念。
再如“鸟”字,《说文》解释为“踊跃”,但它被误解为某种鸟类的意思,这可能是由于这个字有一个小鸟的形状而得到的错误解释。
此外,“火”,《说文》解释为“明亮”,但它被误解为火焰的意思,这可能是因为它用了“日”的形状来表示“明亮”的意思,而“日”在中国古代用来表示火的图形,所以才被误解为火的意思。
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看出,《说文》中的一些词的解释都会被误解,这些误解可能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引起的。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单纯以形声法解释文字,把握它们本来的意思。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说文》里关于每个文字的具体解释,以免受到误解和误解。
总之,《说文》中的文字有不少被误解的例子,因此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字,就不能单纯采用“形声法”来诠释其义,而要特别注意字义的变化和它们本来的含义,以免受到误解和误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说文解字》中的字义,为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文字做出贡献。
2024年语病分类总结范文
2024年语病分类总结范文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病则是在语言运用中产生的错误或不准确的用词、句法或修辞等现象。
语病不仅影响了交流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还可能产生误解甚至引发争议。
因此,对语病的分类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的语病进行分类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运用。
一、词汇语病:1. 词义混淆:指在用词时混淆了不同词义,导致表达不清楚或产生误解。
例如:他对学习持有浓厚的喜爱(应为热爱)。
2. 词性不当:指将一个词用作其他词性的错误用法。
例如:他非常自学(应为自信)。
3. 词语搭配不当:指在搭配词语时出现不合适或不得体的搭配,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
例如:他的汉语说得很好,很标准(应为很流利)。
二、句法语病:1.主谓不一致: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破坏了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例如:我和他们是好朋友,但他们不是(应为我和他们是)。
2.语序不当:指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不符合语言的习惯和规则,使得句子难以理解或表达不清楚。
例如:昨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应为昨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一部很有趣的电影)。
3.标点符号错误:指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错误,影响了句子的语调、节奏和表达效果。
例如:他走路很快。
他总是很低头。
他不经常说话(应为他走路很快,他总是很低头,他不经常说话)。
三、修辞语病:1. 比喻夸张:指在修辞手法中过分夸张或使用不恰当的比喻,使得修辞效果失真,产生滑稽或不合逻辑的表达。
例如:他的眼睛亮得像太阳(应为他的眼睛亮闪闪)。
2. 措辞不当:指选用词语或表达方式不当,使得文笔平庸或不得体。
例如:这个问题很重大(应为这个问题很严重)。
3. 重复冗余:指在表达中重复了相同的内容或使用了冗长的句子,破坏了表达的简明性和精确性。
例如:他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应为他坚持努力不断进步)。
四、语义语病:1. 歧义模糊:指在表达中出现了歧义或模糊的用词,造成对表达内容的不确定理解。
误解的词义近义词及运用
误解的词义近义词及运用误解的词义近义词及运用误解的近义词【误解解释】:1.理解得不正确。
2.不正确的理解。
近义词:歪曲,曲解,误会相似词:误打误撞,勘误,不误,延误,误区,无误,刊误,错误【误解造句】:1、我本来是一番好意,却遭到他的误解。
2、好不容易才弄清楚,原来这是一场误解。
3、她对我的误解很深,一时还解释不清。
4、莉莉受到误解,委屈极了,忍不住抽泣起来。
5、你应该主动找他谈谈,消除误解。
6、老师误解了小明,小明感到委屈,抽抽搭搭地哭了。
7、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误解了。
8、遇到误解时,为了顾全大局,他只好委曲求全。
9、姚厂长到处乞哀告怜,划点原料回来,却遭到一些人的误解。
10、在被人误解之后还能坚持做好这样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更应当受人敬佩。
11、这些误解与谎言看着眼熟啊,好象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有过这些观点,看过正确的观点之后,你是不是也恍然大悟呢。
12、他能以坦然的心态对待误解。
13、暫你误解了我讲话的'意思。
14、暪她俩之间的误解尚未消除。
【扩展阅读:怎么做好近义词的辨析与使用】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
(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近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
如:“简单”强调难易程度低,结构简单不复杂,人比较单纯之类的;“简洁”可以强调不拖拉不繁琐。
“毕竟”与“究竟”都是副词,意义上有区别,但也有相近点,都有“终归、到底”意思,只是“毕竟”强调不管别人怎么说,终究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重;“究竟”强调不管条件怎样,结果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轻。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鼓舞、鼓动、煽动都是有激发人的情绪而让人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鼓舞是褒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却是贬义词。
5、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15-16学年高考语文复习病句类型总结讲解之语意不明-语文综合知识.doc
15-16学年高考语文复习病句类型总结讲解之语意不明|语文综合知识-高考语文病句考察的常见考点之一是语意不明,以下是病句类型总结讲解,请考生学习。
一.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1、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2、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
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
理解与误解文学理论【理解与误解】
理解与误解文学理论【理解与误解】理解和误解的争辩核心其实在于是否承认经典文本是否具有原意性,即文本本身就具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旨或者说作者所构建的理论意义,还是此意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本来面目就是随着阅读者的不同而改变的,它不具有唯一性但具有强烈的适应性。
在对待经典要彻底的理解上,施特劳斯提倡,要“像古人理解自己那样理解古人的作品”;陈寅恪提倡,对古人要有“同情的理解”,二者都是说要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在创作文本过程中的意义,即原意。
在意义要读者阐发上,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认为理解就是“误解”,文本的意义就在于对不同读者的不同歧视。
一、彻底的理解施特劳斯和陈寅恪两位大师在对待古人作品的提法,其都是放文艺作品到起特有的历史环境中,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知识构成,甚至是创作当时作者的喜怒哀乐等,都成为了理解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对作品及相关信息的研读,就是为了最接近真实的还原和重现作品的诞生过程,以达到“像古人理解自己”一样,反过来说,就是理解古人的作品能像理解自己的作品一样。
先不论这种还原是否可能,通过不遗余力的阅读而接近古人的这个过程本身才是值得经历的。
两者的表达在于:⑴作品都具有其原意性,不论是一个人的还是多个人的,在作品形成的时候也就伴随着其原有意义的产生。
陈寅恪“盖古人著书立说,盖有所为而发”,就是说在对待作品之时,首先要尊重作者的本意,亦即经典作品总是存在着不为作者以外所明了的意义,是阅读所要探求之根本。
施特劳斯在《什么是自由主义》中引用的苏格拉底的一段话也能明确的说明其对待作品的态度,“我已经理解的部分是卓越而高贵的;我相信我所不能理解的部分同样如此”。
施特劳斯注重作品理解的回归性和陈寅恪虔敬的探求古人的“有所为而发”,二者都是在对待作品的前提上确立了其具有经典的原意。
⑵自身是理解古人作品之桥梁,不论是“同情”还是“像古人理解自己那样”都需要阅读者做足工夫。
陈寅恪“神游冥想”的境界,是对作品现存一切资料几乎都穷尽之后,然后依据读者本身所达到的灵性高度和对作品对古人的理解来实现此身同彼身,此境同彼境也甚至是此身是彼身,此境是彼境,从而实现“同情之理解”,去解开古人在创作时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原意。
大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逻辑学》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逻辑学》参考答案第二章概念(教材P21)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1、错,因为属性是对象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错,一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3、正确。
4、错,因为任何概念都有外延,空概念的外延是空集合,而不是无集合。
5、错,因为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正确定义。
6、错。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对负概念下定义可以使用否定句。
7、错。
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正确。
定义过宽。
正确的例子:平反就对无罪而判有罪的案件进行纠正。
2、不正确,定义过宽。
正确的例子: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推论组成的具有可检验性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不正确,“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正确的例子:战士的勇敢。
4、不对。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正确概括的例子:山。
三、1 C;2,ABC;3,A;4,A;5,B;6,BC;7,B;8,B;9,BC,10,A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人们在社会……”从内涵方面说明“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从外延方面说明“社会关系”。
2、“交流思想的工具”从内涵方面说明“语言”;“记录语言的符号”从内涵方面说明“文字”。
3、“用各种纤维……”从内涵方面说明“纺织品”;“棉纺织品、麻纺织品、丝纺织品、天然纺织品、化学纤维纺织品”以及“人造……”从外延说明“纺织品”。
4、“带有原理……”从内涵说明“经”;“《周易》……”从外延说明“十三经”。
5、“由于地球……”从内涵说明“地震”;“火山地震……”从外延说明“地震”;“地下深处……”从内涵说明“震源”;“地面上……”从内涵说明“震中”。
6、“林木和林地……”从外延说明“森林资源”;“防护林……”从外延说明“森林”。
文学理论 问答题
1、以作品为例阐述(chǎnshù)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所谓误解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路理解(lǐjiě)作品的意思,而没有正确理解作家的意思。
如鲁迅《阿Q正传》,曾有些读者怀疑作者借阿Q影射自己或另外的某一个人,在泄私愤,这种情况,即是“误解(wùjiě)”。
误解(wùjiě)可分为“正误(zhèngwù)”和“反误”两种情况。
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
比如从《红楼梦》中,我们的确可以感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崩溃没落的趋势,但在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中,却未必有这样的认识。
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例如唐人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的诗句,本意是抒发对优美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元人赵章泉却不顾全诗的整体结构,将其说成“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
2、试谈黑格尔有关性格特征的观点。
3、以作品为例阐释“情不可以激也,则有譬而喻也”。
魏源是说,诗不可直言,需要通过曲折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
如用比喻,象征间接表现思想感情,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点出情感具体内涵,使象征意义具体化,既是象征又似隐喻。
例如中国诗词中“月”就是含有哀思,别情,思乡的象征意义:“长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乡明”“永夜月同孤”(杜甫)都是如此。
“诗贵含蓄”成为中外古典抒情诗的一个重要艺术准则。
4、试根据王弼和黑格尔的论述谈文学文本的层次结构。
答:“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王弼一分为三言、象、意针对《周易》黑格尔一分为二言/象、意面对文学文本正确具体例子见书200王弼认为,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人们首先接触的是言,其次窥见的是象,最后才能意会到由这个象所表示的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解”因“瞬时的理解”而称义刘小枫屈指算来,有幸认识顾彬教授已经整整二十年,我们算是老朋友,但在我心目中,他一直是个谜,或者说是个问题。
作为德国汉学家,顾彬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已经二十五年(从当教授时算起),在中国朋友一大把,为何偏偏希望我来给他的多卷本文集写几句前言序语?他是否觉得,自己的中国朋友虽多,但大多是文学专家或著名诗人、作家,少有搞西方文学思想研究的——也许,顾彬把我看作他真正的同行:不仅都致力理解某种文学思想,同样重要的是,这研究对象对我们俩来说都是所谓“他者”——顾彬虽写“汉”学文章,毕竟是德国人,我虽写“洋”学文章,毕竟是中国人。
我们更容易相互理解么?未必。
前不久,我读到两篇顾彬的文章,对这位老朋友的“理解”算又多了几分——文章一篇题为《梦想与幻灭之间: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实践经验谈》(李雪涛译,见《国外汉语教学动态》二○○四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梦想与幻灭之间》),另一篇题为《误解的重要性:重新思考中西相遇》(王祖哲译,以下简称《误解的重要性》,收入本文集)。
“梦想”什么?怎么又“幻—灭”了?“梦想”能像一个中国人一样学好中文、像一个中国学人那样搞懂中国文化——幻灭的是:顾彬后来明白,对一个德国人来说,这样的“梦想”没可能实现。
139读完这篇文章,我这个中国人心里一阵子乐:如此“梦想”注定幻灭、自然会幻灭、且理所当然该幻灭。
“能像一个中国人一样学好中文”,就说说写写“中文”而言,对一个德国人来说,完全没问题(正如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生活上十来年,也可以说和写漂亮的“洋文”;倘若有文学天赋,甚至成为名作家也说不定——比如说程抱一先生)。
但一个德国学人要是觉得没法彻底搞懂中国文化就要“幻灭”,就有点奇怪了——中国学人难道因首先是中国人就一定会实现这样的“梦想”?如果顾彬说的是前一种情形,那他是在谦虚(顾彬的中文的确相当好)——事实上,他说的是后一种情形。
我进一步想,既然明知“梦想”像一个中国学人那样搞懂中国文化难免会幻灭,为什么顾彬教授不早点想到改行(研究比如说德语文学)?——据说,有好几位研究西洋哲学十几年的中国学者就在有一天猛醒过来,赶紧改了行。
顾彬没改行,原因我猜是这样的:顾彬心里明白,作为一个德国人并非就一定搞得懂德语文化,因为他知道:“类比性的解释学意味着不存在固定的和最终的知识,因此没有人能够拥有对他自己的或另外一个文化的最终理解。
”(《误解的重要性》)道理讲得何等清楚!是否最终理解得了德语或汉语文化的名堂,说到底是偶然,因此,研究汉语抑或德语文化,其实没什么所谓,只要能在一种文字的“理解”生涯中度过此生,就会幸福——毕竟,“理解和解释并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过程”(《误解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确可以乐此不疲。
然而,选择研究汉学抑或本国的学问,在顾彬那里,不是像雅典民主制城邦选将军那样靠抽签来决定的,而是自己的一个“决断”——正如我选择研究西学曾是一个“个人决断”。
因此,我仍然会问:德国人顾彬为什么非要研究“汉学”?顾彬极聪明,他一定会先反问我:那你为什么非要研究“西学”?140我这人向来反应迟钝,但有一点还算清楚——不能给顾彬再有对我继续盘问下去的机会,因此,我会这样试着来回答:“西学”一脚踢开了本来封闭的中国大门,搞得偌大的文明古国“天翻地覆慨而慷”,迄今现代化得没法收拾——作为一个中国学人,对“西学”耿耿于怀恐怕情有可原罢。
再说,西方的古典大智慧者都不仅深知、而且明确说过,对于一个道德的政治生活秩序来说,封闭是必要的、应该的。
为什么到了近代,一些德语哲学家们说,封闭是最坏的政制——为什么西方的古人说,封闭社会好,西方的现代人说开放社会好,如此颠转究竟是怎么回事?搞清这些事情,不仅与中国的“现实”相关,起码也算一道有意思的“思考题”罢——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封闭”就是不要去“理解”别人的东西(以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既然封闭已经被打破,变成了彻底的敞开,“理解”别人的东西就有必要。
我相信,顾彬会承认,德语知识人对中国文化的敞开程度,远不如中国知识人对西方文化的敞开程度(但不等于理解有深度)。
顾彬为什么“决断”研究“汉学”?他当初真正的“梦想”是什么?我迄今仍然不晓得。
顾彬早就晓得。
大学并不能为某一职业做准备,而只提供各种选择的可能性。
真正的培训应该是在大学毕业考试之后。
不过这里应当有个前提,亦即学生应当知道,他将来要做什么。
(如今)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后也还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开始自己的人生。
(《梦想与幻灭之间》)既然有如此“经验”,我就可以推想,顾彬当年知道“怎样开始自己的人生”……当年是什么年?火红的六十年代末——当年不仅全中国火红,欧洲的大学也火红。
欧洲的大学当年火红起来,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火红;于是,古老的文明中国为世界的现代性又一次做出了贡献(如果先后抗141击日本人和美国人算有过的贡献的话)。
那时,好些欧洲青年为了搞懂文化革命的“星星之火”是怎么回事,开始学起了汉语。
后来,好些这样的“汉学”青年经历了“幻灭”——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幻灭,而是对某种现代性“梦想”的幻灭。
我不知道顾彬是否属于这样的欧洲汉学青年,至少顾彬自己没有说过,这是他没改行而继续研究汉学的理由。
相反,他倒是明确提供过另一种理由:解释学的理由——“理解”就是“误解”,“误解”是一个学人的“理解”生涯中不可避免的。
解释学是“理解”的学问,怎么成了“误解”的学问?何谓“解释学”?——八十年代末,国朝学界引进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约莫五六年功夫,国学界也开始大谈“中国的解释学传统”。
正如顾彬多次笑话过的,好些中国学人有一种奇怪的思维习惯:西方有什么,就一定要说咱中国也有。
顾彬毕竟有一副德国式的清醒头脑,对所谓“中国解释学”的一类说法,他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解释学:一只想像中的怪兽》——顾彬断言,中国古代根本没有什么解释学。
我觉得这断言没错。
在中西方文化的相遇中做学问,并非就不可以寻“同”(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在寻“同”),而非要寻“异”。
无论找“异”、还是寻“同”,都不是文化相遇研究的Sachlichkeit(实处)。
“异”就是“异”,“同”就是“同”,看到“异”抑或“同”,都算触到Sachlichkeit。
重要的是,要看到真正的“同”或“异”,不要搞错——为此往往需要在“同”中见“异”,或从“异”中见“同”,从而,更为重要的是,搞清楚寻“异”找“同”所依赖的划分尺度(Nomos)。
凭什么说中国古代没有“解释学”?顾彬给出的理由是:其实,西方古代也没有什么“解释学”——“解释学”是德国浪漫派的现代“发明”。
固然,西方古代没有的东西,并非等于中国古代也一定没有,不然的话,反驳的逻辑就与“西方有什么则142中国有什么”的逻辑没有二致。
顾彬在这里强调的是:解释学是一种现代式的知识学问,作为一种现代式的东西,不仅中国古代、而且西方古代也没有。
由此可见,对于“现代性问题”,顾彬倒是和我一样一直挂记在心:现代性像寄生虫似地依靠“他者”活着:只有通过与“他者”相遇,现代“自我”才能对自己的定性有信心。
让自己确信,这种过程,伴随着怀疑。
与中国最早的那些历史接触,以及这些接触所产生的那些令人震惊的信息,削弱了欧洲的踏实感。
在现代性中,对自我的怀疑和对别人的怀疑,手牵着手走路。
对理解的不确定,是现代最重要的学术特征之一。
于是,我们可以说:“我怀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Dubito, ergo cogito; cogito, ergo sum)。
”不幸的是,这些怀疑的许多方面,在跨文化研究中,很少被人们意识到。
在我看来,亚洲研究领域中的学者,似乎仍然抓着这样一个观念不放:对“他者”的完全的理解是可能的,而且一个“真实的”陈述是我们非常想要的。
……理解,在这个词语的通常的意义上,不仅不可能,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或文化,那也将非常乏味,甚至危险。
因此,误解必须被恢复为人类的一种权力,也是我们寻求幸福的一个必要的部分。
误解不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创造性的误解,而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错觉。
(《误解的重要性》)在西方的古代,没有解释学不等于没有“理解”这回事情(中国古代同样如此)。
古人也读书、也要“理解”,但古人不会宣称“误解”的正当性。
瞄两眼解释学的通识书,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现代西方的解释学源于与古代的注经学传统的决裂——通常,德国人施莱尔马赫被视为现代解释学的开端,其实他不过是其结果(参见Harald Schnur,Schleiermachers Hermeneutik und ihre Vorgeschichte im 18. Jahrhundert:Studien zur Bibelauslegung, zu Hamann, Herder und F.Schlegel,《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及其十八世纪的前历史:哈曼、赫尔德、小施勒格尔的解143经研究》,Metzler Stuttgart,1994)。
为现代解释学开其端并奠定原则的,恐怕当推斯宾诺莎和康德:前者的《圣经》解释“别开新面”,后者的“主体性哲学”为现代解释学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哈曼、赫尔德、小施勒格尔对《圣经》的解经,已经在施展“解释学”,施莱尔马赫对柏拉图的解释,只能算现代“解释学”的总成。
现代的解释学与古代的解经学的“异”处,三言两语说不清。
让我们来试图理解一下这“异”处的要害何在。
不妨举个例子来看。
阿伯拉尔德(Petrus Abaelardus,一○七九——一一四二)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位名人、经院学大师——可惜,如今人们提及他的大名却主要因为这位僧侣因属灵的恋情而受过宫刑(参见蒙克利夫编,《圣殿下的私语》,丘丽娟译,广西师大二○○一年版);至于业内人士,通常因近代形而上学的旨趣而关注其理性思辨。
总之,人们不会去注意他如何读经书。
其实,阿伯拉尔德最重要的著作是为保罗的《罗马书》作的注疏。
这位“前现代”的古人如何“解释”《圣经》解释基于理解,古今同然——在《罗马书注疏》(Expositio in Epistolam ad Romanos,波恩大学古典学教授Rolf Peppermüller校勘本三卷)的“前言”(Prologus)中,阿伯拉尔德一上来就摆明这样的“理解”原则。
《圣经》的所有篇章都有其意图,按与其言辞相应的某种修辞规则,不是教诲便是劝诫;……然而,这还是所有书信的一般意图。
就个别的书信而言,恰切的是,要寻求特别的意图或材料或处理方式。
基于如此原则,阿伯拉尔德对理解提出这样的要求:Quid sitintentio praesentis epistolae〔眼下这篇书信的意图究竟是什么〕?现代的解释学与古代的解经学不同,首先在于,解释学放弃了由理解“作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这一原则来引导阅读,从而废除了文本作者与文本读者之间的高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