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三周1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码元 基本波形
编码
信号
25
不同的编码方案
表示不同数字数据的码元的形式不同,产生出 不同的编码方案。 1.单极性遍码 2.双极性编码 3.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6
1.单极性编码
所谓单极性编码,是指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有电流发出表 示二进制“1”,无电流发出表示二进制“0”。 (1)如果整个码元时间内维持有效电平,则属于全宽码,称 为单极性不归零型编码(NRZ); (2)如果逻辑“1”只在该码元时间维持一段时间就变成0电 平,称为单极性归零型编码(RZ)。
量、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 方式和差错校验和控制等技术。
信息 信源
信息 传输媒体与通信技术
信息 信宿
数据通信系统构成与功能示意图
4
3、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1、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
和目的系统;
2、源系统一般包括源点和发送器两部分;目的系统一般包括接 收器和终点两部分。
振幅
f1
f2 频率
振幅频谱图
18
10、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直接来自信源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 换)的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率信号。
调制分为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 1.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交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 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还是基带信号,称为基带调 制; 2.利用载波信号将基带信号搬移到较高频段进行传输, 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也称宽带信号),这类 调制称为带通调制。 3.基本的调制方法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 相(PM)。
清华大学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从高到低的跳变是 1 从 低到高的跳变是 0 。
计算机通信网课后习题及考试要点
计算机通信网课后习题及考试要点一.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指以通信方式连接区域内相对分散的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并在协议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
2.发展趋势:1开放性方向发展2一体化方向发展3多媒体网络方向发展4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方向发展5智能化网络方向发展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突破地域界限/增加可靠性/提高处理能力/进行数据通信3.通信子网:实现通信功能的部分,资源子网:实现数据处理功能的部分。
4.分类:1.按拓扑结构:总线形、环形、星形、网状结构2.按地域范围:lan、man、wan3.按传输技术:广播网络、点到点网络4.按传输介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5.数字调制功能: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6.多路复用的作用: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提高信道利用率7.差错控制的定义:能够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发现或纠正错误,并将错误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目标:提高可靠性方法:\echo\method//voting\method/ARQ method/FEC/HEC8.数据交换技术分类:电路/报文/分组交换技术9.分组交换分类:数据报/虚拟电路原理:存储转发交换是一种将分组分段转发的方法,利用流水线效应共享级联数据链路和缓存,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10.路径选法:1确定式路径选择:泛送式/固定式/概率分配方式2适应式路径选择:集中/孤立/混合/分布式.算法:最短路径算法/后补路径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概率路径算法11.网络协议:语法、语义和时序12.简述osi/rm及其特征:osi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特征:1提供了控制互联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框架2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3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同等层实体4同等层之间的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5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6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7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底层实现8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它层13.OSI层的功能:1)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数据的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通过验证、确认和反馈重传,将原始的、易出错的物理连接转换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它与通信子网的操作控制有关,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协议数据单元从源传输到目标。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三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习题第三章物理层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物理层的协议?( )A.EIA RS-232C B.HDLC C.BSC D.TCP2 .以下哪个不是物理层的协议?( )A . EIA RS-232CB . EIA RS-449C . BSCD . X. 213 .采用RS-232C 接口标准连接PC 机和Modem ,其请求发送信号(RTS )的连接方向为()。
A .DCE→DTEB .DCE→DCEC .DTE→DTED .DTE→DCE 4.在RS-232C接口信号中,振铃指示(RI)信号的连接方向为()A.DTE→DCE B.DCE→DTE C.DCE→DCE D.DTE→DTE5.在RS-232C接口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方向为( ) A. DTE→DCE B. DCE→DTEC. DCE→DCE D. DTE→DTE6.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用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 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 D. RJ—45连接器7.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0”的电平范围分别为( )A. +5V至+15V B. -5V至-15VC. 0V至+5V D. 0V至-5V8.EIA RS-232C的电气指标规定,信号“1”的额定电压值是()。
A.+12伏B.-12伏C.+15伏D.-15伏9.X.21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规定采用()。
A.DB-25连接器 B.DB-9连接器C.DB-15连接器D.RJ11连接器10.中继器的作用是( )。
A.放大和整形物理信号 B.过滤与转发帧 C.路由选择D.协议转换11.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
A.模拟信号的放大 B.数字信号的编码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放大12.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 )A.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C.兼有A与B的功能 D.使用不同频率的载波将信号变换到不同频率范围13.通信时,模拟信号也可以用数字信道来传输,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转换功能的是( )。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模拟题三
填空:1、就消息的传输而言,衡量数字信号系统性能好坏的两项主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性。
与二进制系统相比,多进制系统的_______________性好,_______________性差。
2、就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而言,_______________指标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具体可用_____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_____指标可用差错率来衡量,具体可用_______________来表述。
3、消息中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有关,不可能发生时间的信息量为_______________;必然事件的信息量为_______________。
4、四进制信源的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2、1/4、1/8、1/8,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四进制信源的最大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5、信道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中无差错传输的_______________,连续信道的香农信道容量公式为_______________。
根据香农公式,若想增加信道容量,可以提高_______________信号功率,_______________噪声功率,_______________信道带宽。
6、高斯白噪声是指它的_______________函数满足正态分布,同时它的_______________函数是常数的一类噪音。
7、当无输入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乘性噪声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
8、设基带信号是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_______________,SSB 信号带宽为_______________,DSB信号带宽为_______________。
9、对于SSB,DSB,VSB,AM,FM,WBFM,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频带利用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抗噪声性能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
2015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作业 (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作业1专业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和组成。
2、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个人区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和。
3、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和同步。
4、若码元周期T=1×10-4秒,且传送16电平信号,则传码速率为 Bd、传信速率为 b/s。
5、若AB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为1000km,假定在电缆内信号的传播速度是2×108m/s,数据块长度为105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Mb/s,则发送时延是毫秒,传播时延是毫秒。
6、在常用的有线的传输媒体中,主要有、和光纤。
7、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工作过程包括抽样、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信道复用技术包括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
9、物理层的接口有4个方面的特性,它们是特性、电气特性、特性和规程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2、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
(A) 比特流(B) 帧(C) 分组(D) 报文段3、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
5、在一个带宽为4KHz、没有噪声的信道,采用16相调制技术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
(A)8 Kbps (B)24 Kbps (C)32 Kbps (D)64 Kbps6、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本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3. 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网络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2.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并解决网络故障;3. 提高信息检索、分析、处理的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2.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3.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及网络素养的人才。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有限,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七层模型- 常用网络协议(TCP/IP、HTTP、FTP等)-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2.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等拓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 网络设备在不同拓扑结构中的配置与调试3. 网络通信协议- IP地址、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等概念- 常用网络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t等)的使用4. 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措施- 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安全机制5. 实践操作- 搭建简单网络环境,进行设备配置与调试- 分析网络故障,排除问题- 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二周: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配置第三周:网络通信协议第四周:网络信息安全第五周:实践操作(含总结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第三章:网络通信协议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第五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思维导图
思想
1-坚持CSMA
只要媒体空闲,站点就马上发送,避免了媒体利用率的损失
优点
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
缺点
非坚持指的是对于监听信道忙之后就不继续监听
信道空闲
CSMA协议
如果一个主机要发送消息,那么它先监听信道
相同点
1.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以太网【有线】,而CSMA/CA用于无线局 域网【无线】
CSMA/CD与CSMA/CA对比
2.载波检测方式不同:因传输介质不同,CSMA/CD与CSMA/CA的检测方式也不 同。CSMA/CD迪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 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 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传输介质
双绞线+集线器 逻辑上总线型 物理上星型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
10BASE-T是传送基带信号的双绞线以太网,T表示采用双绞线,现10BASE-T采 用的是无屏蔽双绞线(UTP),传输速率是10Mb/s
物理上采用星型拓扑,逻辑上总线型,每段双绞线最长为100m
10BASE-T以太网
隐蔽站
无线局域网
为什么会有CSMA/CA
发送数据前,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
空闲则发出RTS(request to send),RTS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 下一份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信道忙则等待
接收端收到RTS后,则响应CTS(clear to send)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资料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选择题第一章1、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B)来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路由器 C、城域网 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C)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A:交换机 B、硬件C、通信 D、自动控制3、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提出的网络研究课题的名称为(D)A、WANB、LANC、TCP/IPD、ARPAnet第二章1、波特率等于(B)A、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每秒传输的周期数C、每秒传输的脉冲数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2、在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信号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B )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时需要的设备是(D)A、网卡B、中级器C、集线器D、调制解调器4、将信道总频带划分为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模拟信号,即为(B )A、时分多路B、频分多路C、波分多路D、统计时分多路5、一种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字数据的调制方法称为(A)键控法A、相移B、幅移C、频移D、混合6、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相比,报文交换(B )A、有利于迅速纠错B、出错时需重传整个报文C、把报文分成若干分组D、出错时不需要重传整个报文7、用CRC发现报文分组出错,用(D)方法纠错A、由信宿纠错B、忽略C、按位纠错D、丢弃重传第三章1、TCP/IP协议将(A)合并到应用层A、表示层、会话层B、物理层和网络层C、传输层、会话层2、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含义是(D)A、语法B、语义C、同步D、为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所建立的标准、规则3、在TCP/IP中,地址解析协议协议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属于(B)A、应用层B、网络层C、传输层第四章1、关于物理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物理层处于网络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
B、物理层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C、设置物理层的目的是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传输介质与设备的差异D、物理层的传输可靠性靠自己解决。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多场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
3.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4.学会使用网络命令和工具进行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
5.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OSI七层模型2.2TCP/IP协议栈2.3网络层协议2.4传输层协议2.5应用层协议3.数据通信基础3.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2传输介质3.3网络设备3.4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4.网络互联技术与设备4.1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4.2路由器与交换机4.3网络地质转换(NAT)4.4虚拟专用网络(VPN)5.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5.1网络诊断的基本方法5.2常用网络命令与工具5.3故障排除的步骤与技巧6.网络安全与防护6.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6.2网络攻击与防护技术6.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6.4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三、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网络环境进行讲解。
2.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原理。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4.定期进行课后练习和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1周:计算机网络概述2.第2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第3周:数据通信基础4.第4周:网络互联技术与设备5.第5周: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6.第6周:网络安全与防护7.第7周:复习与实验8.第8周:期末考试六、教学资源1.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IEEE、ACM、中国知网等3.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路由器、交换机等4.辅助软件:Wireshark、GNS3、VMware等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原理、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网络安全与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2.在电缆中采用屏蔽可以带来什么好处?()A.减少信号衰减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C.减少物理损坏D.减少电缆的阻抗3.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卫星通信距离大,覆盖范围广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影响,误码率很低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4.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6.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是()。
A.屏蔽双绞线B.非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7.一般来说,对于通信量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A.同轴电缆B.光纤C.双绞线D.无线8.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是(。
)A.外同步B.群同步C.自同步D.都可以9.模拟数据编码的基本形式有(。
)A.bsk、psk、lsk B.ask、fsk、psk C.ask、fks、pks D.bks、pks、fks10.利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客户端必须有()。
A.路由器B.调制解调器C.集线器D.网卡11.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信号变化的次数C.每秒传输的比特数D.每秒传输的周期数12.如果想要高速大量的传输数据,以下那一种交换方式实时性最好?()A.报文交换B.虚电路分组交换C.线路交换D.数据包分组交换1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B.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之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C.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D.虚电路的各个节点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14.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送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A.调制器和解调器B.解调器和调制器C.编码器和解码器D.解码器和编码器1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建立通信线路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16.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称为()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码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17.市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结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结点构成的物理连接线路,这种市话网采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第1-3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电路交换的缺点:电路建立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的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报文交换的缺点:延迟长。
(3)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同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由用户直接使用。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工作方式:(1)边缘部分: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
(2)核心部分:采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相同之处:两者所描述的都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即求传播时延带宽积。
结果见书上课后参考答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有很多。
比如日常家用电器,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电器具体工作原理,但只要清楚某按钮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可以使用家用电器为日常生活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分析工具,了解不同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3. 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Socket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2. 能够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实际网络故障;3. 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识别并防范常见的网络威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学科,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法律法规;4.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网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协议及其应用3. 网络编程:Socket编程、多线程编程、网络应用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编程技术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网络规划、设备选型、网络配置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5.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防护、加密技术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6. 实践环节:网络设备操作、网络故障排查、编程实践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课时)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4课时)3. 网络编程(6课时)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4课时)5. 网络安全(4课时)6. 实践环节(8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网络计算机课程设计
网络计算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与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的功能,了解网络拓扑结构。
3. 学生能够解释IP地址的分配原则,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网络命令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简单的网络管理。
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信息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攻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网络知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概念、网络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参考教材第一章。
- 网络通信原理与协议:如TCP/IP、UDP等协议,参考教材第二章。
- 网络设备与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参考教材第三章。
2. 网络配置与管理:-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参考教材第四章。
- 网络命令使用与故障排查,参考教材第五章。
- 局域网搭建与网络管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类型与防范措施,参考教材第六章。
- 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意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讲解。
4. 实践操作:- 搭建小型局域网,进行网络配置与管理。
- 模拟网络攻击与防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所谓链路是指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的其他交换结点,它仅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在数据传输时除了必须的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都附加到链路上采构成数据链路。
“电路接通了”表示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可以传输比特流了;“数据链路接通了”则表示已经建立了一条数据链层的连接,可以传输数据帧了。
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
(2)帧定界。
(3)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
(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6)透明传输。
(7)寻址。
优点:能够保证数据在链路层的可靠传输;缺点:太复杂,实现起来麻烦,开销大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2)对数据进行缓存(3)适配器能够实现以太网协议(4)当收到有差错的帧时自动丢弃而不必通知计算机;当收到正确的数据时则通过中断通知计算机并把数据交付个网络层。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封装成帧”即帧定界,它是指在发送帧时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帧的前后都加入商定好的标记,使得接收方在收到帧后能根据这种标记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得接收端不知道一个帧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也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结束。
“透明传输”是指通过字节插入或比特插入等机制时的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的比特组合不受限制。
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得接收端在判断帧的边界时出现混乱。
“差错检测”指采用某种机制在发送的帧中按照一定的规律设置若干个冗余比特,让接收方对收到的帧能够检查或确定是否有传输差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文交换
• 报文交换是指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与 转发的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原理与过程
• 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数据通信中。 • 在报文交换网中,网络节点通常为一台 专用计算机。节点负责从数据终端完整 地接收一个报文之后,报文暂存于节点 的存储设备内,等输出线路空闲时,再 根据报文中所附的目的地址转发到下一 个合适的节点,如此往复,直到报文到 达目标数据终端。
数据传输的基本质量指标
• 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是指发送端和接收 端之间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平均比特 数,其单位为每秒位(bps),或每秒千 位(Kbps),或每秒兆位(Mbps),其 关系为1Kbps=103bps,1Mbps=106bps。 数据传输速率反映了终端设备之间的信 息传输能力,它是一段时间的平均值。
基带和宽带
• 带传输——信号未经频率变换直接在信道上进 行传输。上述信号的频谱特性就是基带信号的 频谱特性。它的能量集中在第一个零点以内, 包含有直流分量。 • 宽带传输——对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后才送上信 道进行传输。其目的,一是为充分利用信道。 二是使数据信号能在模拟信道上进行传输。信 号经频率变换后,其带宽将不再是第一个零点 以内(0~c)的低频频带,而被移致电某个频 带(c1~c2)上。
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 单工通信:两通信终端间只能由一方将数据传 输给另一方,即一方仅可为发送端,另一方仅 能为接收端。 • 半双工通信:两通信终端可以互传信息,即都 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但在同一时间,两通信 终端间只能由一方将数据传输给另一方。即任 一方都不能在同一时间既发送又接收,只能在 同一时间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 • 全双工通信:两通信终端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 时进行数据的收发传输。即在同一时间,两通 信终端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数据。
信号同步
• 除了距离很近的情况外,通常数据bit是 首尾相连地在信道上串行传输的。故宿 端必需能区他出,在时间轴上哪两点之 间为一个bit。这是bit同步的问题。此外, 还要知道哪些bit构成一个字符,这是字 符同步问题。 • 同步技术有两种: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
• 异步法——将一个字符用起始bit和停止 bit包裹起来,使接收方能辩认出哪些bit 构成一个字符。再根据该字符所含bit数, 在起始bit和停止bit之间区每个bit。这种 技术不要求收发双方的定时时钟具有同 步关系,所以叫做异步法。
数据传输的基本质量指标
•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性能指 标。由于数据代码都由离散的二进制数信号序 列来表示,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不论它经历了何 种变换、产生了什么样的失真,只要信号到达 接收端后,接收端能正确地恢复还原出数据源 发出的原始二进制数字信号序列,就达到了数 据传输的目的。 • 误码率=(接收方出现差错的比特数(位数)/ 总的传输比特数(位数))×100%
2.3交换技术
• 交换是指为传递数据信号而把一些功能单元、 传输道路或电路互连起来的处理过程。 • 常用的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 分组交换(又称为包交换)。 • 不同的业务(如话音、数据、图像等)由于对 传输特性(如传输速率、误码率、时延、时延 抖动等)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必须采用不同 的交换技术以保证获得所需的传输特性。
• 电路连通后提供给用户的是“透明通 路”,即交换网对用户(站)信息的编 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等 不加限制,但是对用户终端(站)而言, 互相通信的站必须是同类型的,否则不 能直接通信。即站与站双方的收发速度、 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传输控制等一致 才能完成通信。
电路交换的特点3、4:
(3)信号和数据的传输时延短且时延固定 不变,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和 信号传输。 (4)线路(信道)利用率低。由于电路建 立以后,信道是专用的(被两站独占), 即使是两站传输的间歇也不例外,再加 上通信建立、拆除时间和呼损,其利用 效率较低。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 面向连接的传输——在正式传送数据信号前, 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条传输通路传送,直 至传输结束。该通路可以在每次传输过程中建 立和拆除。也可以是永久性的。电话系统是典 型的面向连接的传输系统。 • 无连接传输——在信源和信宿之间不建立固定 的传输通路。组成一个文电(message)的各 个传输单元(Block、Frame、Packet…)可能 沿着不同的路线送到宿端。故它们都带有地址 信息,且它们到达宿端的次序右能与它们离开 源端的次序不同。
报文交换的特点
• (5)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 转发中,都进行差错控制,即检错、纠错。 • (6)其缺点为:由于采用了对完整报文的存 储/转发,节点存储/转发的时延较大,不适用 于交互式通信,如最常见的电话通信。由于每 个节点都要把报文完整地接收、存储、检错、 纠错、转发,产生了节点延迟,并且报文交换 对报文长度没有限制,报文可以很长,这样就 有可能使报文长时间占用某两节点之间的链路, 不利于实时交互通信。
电路交换的特点1:
呼叫建立时间长且存在呼损。
• 呼叫建立时间:在电路建立阶段,在网站间建 立一条专用通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这段时间 叫呼叫建立时间。 • 呼损:在电路建立过程中由于交换网繁忙等原 因而使建立失败,对于交换网则要拆除已建立 的部分电路,用户则需要挂断重拨,这就称为 呼损。
电路交换的特点2:
电路交换
• 电路交换: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 (站)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物理通 道(传输通道),并保持到连接释放为 止。 • 这条通道是由节点内部电路对节点间传 输路径经过适当选择、连接而完成的, 是一条由多个节点和多条节点间传输路 径组成的链路。
电路交换过程
(1)电路建立阶段:通过源站请求完成交换网中 对应的所需逐个节点的接续(连接)过程,以 建立起一条由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通道。 (2)信号(数据)传输阶段:源站和目的(宿) 站沿已建立的传输通道,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 这种传输通常为双工传输。 (3)电路拆除阶段:在完成数据或信号的传输后, 由源站或目标站提出终止通信,各节点相应拆 除该电路的对应连接,释放由该电路占用的节 点和信道资源。
报文交换的特点
(1)源站和目标站在通信时不需建立一条专用 通路。 (2)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线路 和拆除线路所需的等待和延时。 (3)线路利用率高,与电路交换相比,线路的 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由于节点间可根据链路情 况选择不同的速度传输,能高效传输数据。 (4)要求节点具备足够的报文数据存储能力, 一般节点由微型计算机或小型计算机实现。
报文交换过程
• 在报文交换中,每一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和报 头组成,报头中包含源地址和目标地点。 • 节点根据报头中的目标地点为报文进行路径选 择。 • 节点还对收发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差错 检查和纠错、调节输入/输出速度进行数据速率 转换、进行流量控制,甚至可以进行编码方式 的转换等。 • 报文交换是在两个节点间的一段链路上逐段传 输,不需要在两个主机(数据终端)间建立多 个节点组成的电路通道。
分组交换
• 分组交换即所谓的包交换正是针对报文 交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方式。 • 分组交换也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但它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进 行交换、传输,而是以更短的、标准的 “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
分组交换原理与过程
• 分组是一组包含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例如地 址)的二进制数,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转接, 这些数据、呼叫控制信号以及可能附加的差错 控制信息是按规定的格式排列的。 • 分组交换的过程:。假如某源站有一份比较长 的报文要发给目标站。则它首先将报文按规定 长度划分成若干分组,每个分组附加上地址及 纠错等其它信息,然后将这些分组顺序发送到 交换网的节点,交换网可采用两种方式:数据 报传输分组交换或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进行交 换。
数据传输
• 数据传输就是将数据代码从一端(称之为信源 或数据源)传送至另一端(称之为信宿或数据 宿)。可以是在数据设备内进行近距离数据传 输(1米或数米之内),也可以是在通信网和 计算机网络中的远程数据传输。 • 通常,我们在近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并行 传输技术,在远程数据传输中采用串行传输技 术。
同步法
• 同步法——接收方要把自己的时钟源用 相位锁定等方法调整到和发方按照统一 的定时信号来发送和接收信号位。这样 就完成了位用步。在发送数据字符前, 发方要先发送若干个填充字符(如SYN、 Flag……)。收方在建立了位同位同步 后,按位搜索这些填充字符,连续搜索 到两个填充字符就算建立了字符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