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某大班为例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合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结构游戏作为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国内外关于幼儿合作行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接着,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观察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表现,分析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促进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策略,包括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投放、教师指导方式等方面。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的合作行为发展,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幼儿合作行为的理论体系,推动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学前教育领域,结构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幼儿园中。
其中,大班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合作行为在结构游戏中显得尤为重要。
大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的社交互动,更对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和团队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及其促进策略,对于优化幼儿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从合作行为的概念界定、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概念界定上,合作行为被普遍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工作的行为过程。
在发展特点上,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表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同伴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之间形成良好同伴关系、建立友谊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性格的养成起着奠基作用。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较强,活动空间较大,活动内容丰富,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观察,深入了解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从而让教师及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幼儿园和家庭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本研究在同伴合作行为、幼儿园户外活动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幼儿园的9个班,共254名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全面详尽地记录观察和访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尝试分析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教育建议。
论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这一部分主要从论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
该部分主要从同伴合作行为的背景、主题、类型以及幼儿在同伴合作中使用的策略四个方面对观察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呈现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基本现状。
第三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该部分主要从同伴合作行为的背景、主题、类型以及幼儿在同伴合作中使用的策略四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分别从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论述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部分,教育建议与反思。
基于前面三个部分对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理论的研究和现状的分析,为更好地培养幼儿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并对本研究及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幼儿教育中,同伴合作行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班幼儿,即3-6岁的孩子,正处于人际交往的关键期,同伴合作行为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不仅对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如何进行培养,对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同伴关系不断增强在大班幼儿阶段,孩子们开始更多地与同龄小朋友进行接触和交往,同伴关系逐渐增强。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更多地与同伴进行互动,并开始学会共同完成一些活动,如游戏、绘画等。
同伴关系的增强为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此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在幼儿园里,一些孩子可能出现自私、不愿意分享的情况,导致同伴合作存在困难。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出现争抢玩具、争抢地盘等行为,导致同伴合作出现矛盾。
这些情况表明,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
1.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要培养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教师在幼儿园中应该创造出一个积极、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互相合作的乐趣。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更容易愿意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活动。
2.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在日常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同伴合作的基础,而孩子学会分享,意味着他们愿意与他人进行合作,愿意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共享。
通过分享,孩子们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喜爱,从而增强同伴合作的意愿。
3.鼓励积极合作的行为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育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合作的行为。
当孩子们在合作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取得了成果时,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及时给予奖励。
这样,孩子们会更加乐意去参与合作,增强同伴合作的主动性。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重视幼儿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共识。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其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幼儿存在着合作能力不足、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等情况。
有必要深入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探讨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以及提出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还能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完善幼儿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展现的合作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幼儿合作能力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探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和常见表现形式;二、分析影响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方面;三、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四、强调教师在幼儿合作行为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和激励幼儿展现合作行为;五、设计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提升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为幼儿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近年来,随着家庭独生子女增加的趋势,大班幼儿间合作行为的现状也受到了关注。
大班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但是缺乏沟通交流、合作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培养,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自我价值。
本文将就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进行探讨。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同伴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大班幼儿之间的同伴合作行为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
1.缺乏沟通交流能力大班幼儿之间过于依赖身体语言,缺少语言交流的环境,因此语言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这导致幼儿之间对于对方的想法、需求和感受等信息了解不足,难以很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2.缺乏协调合作能力幼儿在合作时,容易出现争执甚至冲突,容易走向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难以将个人意见与团队意见进行融合,缺乏协调合作能力,影响了合作效果的达成。
3.缺乏合作意识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良的行为模式,如急躁、自我中心、没有耐心等,这些行为表明他们缺乏合作意识,而且可能给其他同伴带来不良影响。
鉴于幼儿同伴合作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努力引导幼儿培养合作精神、发展社交技能、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1.提供适当的社交环境通过搭建各种合作的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环境,培养幼儿相互关注;通过安排小组活动、大班游戏和运动课等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
2.鼓励语言交流开展有关设施的交流课程,并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积极倾听其他同伴的想法。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的沟通交流。
3.强化行为培养在游戏中适当设置规则,引导大班幼儿们尊重他人,懂得合理有效地表达自己对游戏规则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发生冲突时要双方协商,解决冲突。
4.注重价值观培养在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幼儿合作开展活动,维护团体秩序,习惯礼貌用语,严格按时间安排管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交能力,并且开始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
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
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方法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在大班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已经逐渐具备了自主性,他们开始有能力主动找到伙伴,并展开合作行为。
同伴合作行为在大班幼儿园阶段有着明显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共享资源,比如玩具、游戏等。
他们能够意识到合作比单独行动更有趣,并且能够通过合作得到更多的满足。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开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他们能够在游戏或活动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与固定的伙伴进行合作,逐渐建立起信任和默契。
在大班幼儿园阶段,同伴合作行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幼儿在同伴合作中存在着自私和竞争的现象。
他们往往不愿意分享资源,争抢游戏道具,导致与同伴发生冲突。
一些幼儿在合作中存在着依赖性,他们习惯于依赖他人,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导致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障碍。
部分幼儿在合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导致合作计划难以实施,影响到合作的有效性。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班幼儿园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培养。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幼儿进行同伴合作的基础,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设置各种场景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等。
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鼓励幼儿相互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分析研究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分析研究摘要:对幼儿园的大班孩子进行观察发现,当大班孩子在进行相关的户外活动时,常常会有多种活动,其中最多的当属是同伴的合作行为;而同伴合作时大多是有一人为主导;其中同性之间的合作较多,而异性之间较少。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需要将学生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和优化,并让学生懂得分享的快乐和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和多种人合作,从而增加合作协作的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户外活动;合作行为;培养1 问题提出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懂得合作往往能够将事情做的事半功倍,同时团队的协作也会比个人能力要强。
对此在幼儿时能够将小朋友的游戏的时光中培养同伴的合作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什么是合作,其就是在平日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中进行能够相互配合并做到较好的分工,从而使得游戏或者学习顺利进行的过程就是合作行为。
本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学生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同伴合作行为,且其行为有什么特点,需要如何指导改善等问题出发,希望能够在如此的游戏环境下让孩子们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如何才是正确的合作行为。
2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1 户外活动同伴合作较少,不懂合作方式在平日的户外游戏活动中,例如一些玩沙子和做滑滑梯,玩抓迷藏等等,如果是没有强制小组活动游戏的情况下,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安排同伴合作进行游戏。
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孩子们虽然会一起玩,但是内容是各顾各的,很少会采用合作的手段进行游戏内容的完成或者是日常内容的完成。
例如在户外活动的玩沙子中,大多的学生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很少会有孩子愿意团队合作从而完成一个更加出色的沙子模型。
这也就带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差,没有合作意识等等的情况发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没有合作的思维,一些孩子还是会在户外活动中采用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但是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的孩子在合作时不懂得如何进行,不懂得如何分配工作和游戏中的角色,例如上文中说的户外沙子游戏中,即使是几个孩子进行一个沙子模型制备,但是孩子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其他孩子也不知道具体自己应该制作那个部分,而导致很难进行的情况,如此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选择自己制作而不是大家合作的情况较多的原因。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同伴合作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班幼儿(3-6岁)正处在社交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之间的同伴合作行为对于他们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在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幼儿教育者的重视和研究。
1.1 相互合作意识不强在大班幼儿中,一些幼儿在面对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情境时,并不具备相互合作的意识。
他们更偏向于独自完成任务,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意愿。
1.2 拒绝与他人合作部分大班幼儿会因为个性原因或者对同伴的偏见而拒绝与他人合作。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社交能力,也影响了他人的积极性和合作欲望。
1.3 合作时存在冲突即使大班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是因为彼此意见不一致,或者争夺资源等原因所致,但是这种冲突频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合作的进行。
1.4 缺乏有效的合作技能大班幼儿在面对合作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导致合作的效率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障。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他们的社交和认知发展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2.1 培养同伴合作意识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通过集体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提高他们对于合作的认识和接受度。
2.2 鼓励积极合作在幼儿的合作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也要对于不积极合作的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
针对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教育者需要引导幼儿通过适当的方式解决冲突,让他们学会妥协和沟通,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形式,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技能,包括沟通、分享、倾听等方面的技能。
也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来传递合作的价值观念。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帮助大班幼儿培养良好的同伴合作行为,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同伴合作行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在关注和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 同伴合作行为表现出多样化在大班幼儿中,同伴合作行为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在幼儿园的合作活动中,一些幼儿表现出主动帮助他人、愿意分享玩具和食物等合作行为;也有一些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争抢玩具和不愿意合作的现象。
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也给幼儿园教师的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家庭环境对同伴合作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庭中处于独生子女地位,缺乏和同龄孩子的交往,这对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自私、孤僻的行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而一些有兄弟姐妹的幼儿会在同伴中表现出合作意识和能力,这表明家庭环境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社交技能的培养需要加强在大班幼儿中,一些幼儿缺乏适应社交环境的能力,表现出内向、孤僻的行为。
这也表明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加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和与他人合作。
三、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1. 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活动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游戏、合作绘画、合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比赛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且学会分享和相互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大班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一起参与各种活动时,相互配合、互助、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对幼儿的社会交往、情感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并提出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方法。
同伴合作行为的形式多样。
幼儿可以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共同参与大型项目活动、团队游戏等形式来展现合作行为。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协作能力、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伴合作行为的参与度有差异。
有些幼儿对于与同伴合作的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投入、主动提出建议,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
而另一些幼儿可能在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愿与他人合作、不愿意分享等。
这些幼儿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同伴合作行为的质量有待提高。
在同伴合作过程中,有些幼儿在交流沟通、协商决策以及分工合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可能会出现争吵、冲突,甚至存在依赖他人完成任务的情况。
幼儿需要学习掌握合作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合作的质量。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和方法:营造积极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合作的环境,提供各种合作的机会和资源,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合作活动。
教师还应该倡导分享与合作的理念,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注重合作技能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合作的技能,如交流沟通、互助合作、协商决策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到合作中,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情感素质。
合作是一种需要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行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素质,如培养幼儿的友善、善良、宽容等品质,从而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合作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
然而实际上,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现有研究成果、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共同完成任务或玩耍时互相协作、相互支持的行为。
根据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如下:1. 合作行为存在困难。
幼儿在同伴合作中常常存在难以分配任务、无法妥善沟通、意见不合等问题,导致任务无法完成、玩耍过程不愉快。
2. 合作行为存在依赖性。
在同伴合作中,一些幼儿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需要依赖其他小伙伴的指导和帮助。
3. 合作行为存在机会少。
一些幼儿在幼儿园内定位较低,未能得到同伴的认可和信任,缺乏合作机会。
以上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也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效果。
二、现有研究成果学者们对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伴合作行为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等。
2. 建立正向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同伴合作。
小朋友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让幼儿更加投入到合作中,发挥实际优势,体验合作行为的快乐。
3. 教师给予引导和支持有助于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合适的游戏和任务等方式,帮助幼儿促进建立同伴关系和展开合作行为。
三、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了提高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和方法:1. 创造合作机会。
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见面、接触、合作。
例如搭建合作游戏区、组织同伴交流时间等。
2. 提供游戏和任务。
合作任务和合作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体会成功分享和合作行为的快乐。
例如组队完成游戏任务、协作完成绘画等。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摘要】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合作行为培养方法。
本文还探究了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中的角色,并提出了家庭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分析了现有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措施,指出未来应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以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该研究对提高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水平,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合作行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角色、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建议措施、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幼儿的同伴关系和合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作为幼儿最主要的集体生活场所,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更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导致与同伴相处不和谐;有的幼儿缺乏自信心,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的幼儿缺乏团队意识,倾向于单打独斗。
针对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合适的培养方法势在必行。
本研究将着重从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家庭与幼儿的合作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提升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将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促进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研究意义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对于大班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技能,通过与同伴一起工作和学习,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技能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和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行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们通过合作活动来学习合作、沟通和团队精神,这对他们今后的社交生活和学习成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幼儿缺乏合作意识、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到幼儿个人的成长,也会给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带来困扰。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以及寻找有效的培养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培养研究,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合作行为的比较分析,以及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发展,为幼儿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2. 正文2.1 文化背景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的。
不同文化中对于合作的定义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幼儿的合作行为表现。
在一些文化中,强调个体主义和竞争,可能会影响幼儿之间的合作欲望和能力;而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的文化中,幼儿可能更容易展现出团队合作的能力。
研究表明,亚洲文化凸显的团体主义特征使得幼儿更倾向于参与集体活动和合作,他们更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付出个人利益。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较为突出,幼儿可能更注重自我价值和独立性,合作的行为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合作行为特点至关重要。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幼儿阶段,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幼儿时期的合作技能和行为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阶段的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以共同完成一个给定的任务或目标。
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大班幼儿在同伴合作行为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没有完全发挥团队的力量大班幼儿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存在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的想法。
这使得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集体的利益。
因此,在合作中,他们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例如,在完成一个任务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在个人处理完成后,再合并成一份总的结果。
这种行为缺乏合作精神,也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2. 互相攻击和争吵大班幼儿的同伴之间,存在着许多争吵和攻击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干扰到整个团队的运作和合作,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变得非常有限。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
3. 学习能力的下降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以完成给定的任务或目标。
但是,大班幼儿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下降。
同时,他们还往往会试图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打造团队意识在班级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合作,并提醒他们,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让任务更容易的完成。
让孩子们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2. 建立友好的氛围在班级中,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氛围。
在处理同龄人之间的冲突时,要尽量安排和平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采取暴力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
3. 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帮助激发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进入大班后,幼儿之间的同伴合作行为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幼儿们现在将面临着社交化、认知和情感自我调节等许多挑战,而合作则是他们解决这些挑战的最佳途径之一。
因此,在大班幼儿的发展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和促进显得尤为重要。
1. 同伴合作行为能力不足在大班幼儿中,同伴合作行为能力的单一性和不足是比较明显的。
这主要表现为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缺乏耐心和协调能力,容易疲惫和情绪不稳定,无法保持足够的合作时间和难以完成相应任务。
2. 缺乏沟通和交流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现状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沟通和交流。
幼儿常常遇到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意图和想法的困难,导致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难以解决。
甚至,他们选择了忍让、退让甚至占领主导地位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弥补缺乏交流和沟通的不足。
3. 合作行为虽有改进但难以推广尽管在大部分的大班幼儿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合作的迹象,但同伴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还是远远不能与幼儿园的期望相匹配。
此外,幼儿们缺乏在不同场境下应用合作行为的能力,限制了他们在生活中更广泛的应用。
1. 创设合作场合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设立一些与合作有关的场合,使幼儿们有全面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团队游戏、讨论、共同制作手工、布置任务等等。
这样的活动对于幼儿的能力、情感和认知的多方面发展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2. 调整聚会和游戏规则幼儿相互合作的肇始并不是经过严谨的法则和经验指南来实现的,而是在轻松的聚会和游戏中开始的。
老师应该创造出这样一种环境让幼儿们自己根据规则和游戏形式来发展合作行为。
3. 优化同伴间的沟通通过合作活动来提供通信和互动的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同伴间的沟通和交流。
老师可以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之间的谈话,在保证场外因素不干扰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学习更好的倾听方法。
4. 倡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决策和冲突解决方法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合理决策和争端解决的方法。
比如在一些小组活动中,老师应该指导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并建立公正的决策习惯来防止各种可能的冲突和争端。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班幼儿在园所生活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成为教师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深入了解和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 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大班幼儿在同伴合作行为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分享资源、团结合作等。
在幼儿园生活中,这些行为都表明了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同伴合作行为的不足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同伴合作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
比如个别幼儿表现出竞争心理强、拒绝合作、不愿意分享等问题,这些行为不利于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和团队合作的进行。
3. 影响因素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同伴关系、个体性格特点等。
在大班幼儿中,这些因素对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促进。
1. 培养同伴合作的意识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明确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合作潜能,帮助他们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同伴合作的能力同伴合作需要一些特定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和任务中,通过布置一些团队性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
3. 培养同伴合作的态度幼儿在同伴合作中,要学会分享、互助和包容。
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帮助他们理解和包容其他同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合作是指个体在共同目标下的互惠互利、协作配合的行为,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之间为了共同目标积极互动,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协作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显示,在大班幼儿中,同伴合作行为存在较多的问题。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难以有效地协调和分享资源。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缺乏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和合作氛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的行为表现。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心理,往往将合作变成竞争,带来不良影响。
为提高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积极的合作环境,提供合适的合作任务和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需求和互动。
教师应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沟通能力,使幼儿学会相互理解和包容。
教师应通过模仿和表扬等方式,肯定和激励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情感和协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关注其现状和培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合作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大班幼儿园中,同伴合作行为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在大班幼儿园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大班幼儿通常比较自我为中心,他们倾向于以自己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很难理解和尊重其他幼儿的需求和意愿。
2. 竞争意识强:在大班幼儿园中,幼儿之间的竞争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争夺资源,争取成为中心的角色,而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 合作能力差:由于幼儿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在合作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往往容易出现意见不合,冲突和争吵等问题。
1.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环境:幼儿在合作中学习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一个相应的合作环境。
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合作任务和活动,如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鼓励幼儿通过与其他幼儿合作来完成任务。
2.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示范等方式,向幼儿传达合作和尊重的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3. 发展幼儿的沟通能力:沟通是合作的基础,幼儿要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和对话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幼儿参与冲突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合作中常见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地处理冲突。
可以教导幼儿相关的解决冲突的技巧,如分享、倾听、谦让等,并在冲突发生时及时介入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5.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是合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玩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以增强他们的分享意识。
总结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幼儿园大班的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共同合作,并且相互依赖、共同助力,以完成各种任务和目标。
同伴合作是幼儿社交发展的关键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以及如何培养同伴合作行为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
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大班同伴合作往往是临时的、无明确目的的,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长期的维持。
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常常表现出比较低的质量,即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争抢资源、冲突和不合理要求等问题。
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更多的依赖成人的指导和干预,而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有几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技巧。
幼儿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与同伴合作并解决冲突。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是重要的。
只有在幼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的才能更好地与同伴合作。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资源,以促进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
提供多样化的玩具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集体游戏和角色扮演,从而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些合作项目,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注重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当幼儿展示良好的同伴合作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这将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合作态度,并激发他们持续发展合作能力的动力。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现状较为临时、无明确目的,质量相对较低。
为了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技巧,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资源,重视社交和同伴合作技巧的教育,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这将有效促进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提升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ld Development632018.07-08 教育科研·早期教育一、问题的提出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相关研究表明角色游戏与幼儿的社会性技能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幼儿之间的同伴合作能力[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
”[2]由此看来,有必要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同伴合作能力。
“5~6 岁是幼儿同伴合作本质认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3]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慢慢增长,幼儿对同伴合作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同伴合作水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因此选择大班幼儿作为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角色游戏又是游戏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较容易发生同伴合作行为。
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自己对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角色游戏为媒介,通过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水平、同伴合作中使用的策略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进而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的现状,使教师和家长能更好地了解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其提供更有益于提高幼儿同伴合作意识和同伴合作能力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一)自然观察法1. 观察对象随机选取昆明市官渡区北京幼儿园大班幼儿32名为观察对象。
2. 具体观察过程本研究主要使用自然观察法,在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和控制变量的干扰下,对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在自然状态下与同伴发生的合作行为实施现场观察。
通过对 32 名大班幼儿进行了90 天的观察,研究共搜集到72例有效的同伴合作行为案例,观察者主要使用“白【摘要】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策略、水平进行初步的观察研究,发现该园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幼儿同伴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的同伴合作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同伴合作水平不高;大班幼儿还不能够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同伴合作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究其原因并提出了以下建议:重视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培养幼儿有效运用同伴合作策略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同伴合作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关键词】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同伴合作【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8)07/08-0063-04【作者简介】沈春艳(1989-),女,昆明人,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教师,二级教师。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某大班为例沈春艳(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昆明 650200)Child Development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2018.07-0864描”的方法对观察到的案例进行记录。
在对全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事件进行编码和整理后,根据观察结构表对收集到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访谈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对部分幼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定的访谈。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做出同伴合作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三)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所要观察的具体内容和方向,并对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
研究中所使用的观察记录表和分析框架都是在分析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做出来的,作为观察指标的标准。
三、研究结果(一)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是指幼儿同伴合作双方的主体在发生同伴合作行为时所围绕的中心问题。
同伴合作行为主题是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发生的主要条件,本研究将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划分为获取玩具、分享交换物品、共同游戏、协调意愿、寻求帮助、帮助他人、维护规则、嬉闹等八个方面。
统计表明,在72例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中,共同游戏一共出现29次,是幼儿合作行为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占总体的40%;寻求帮助一共出现14次,位居第二,占总体的19%;分享交换物品、帮助他人、嬉戏这三种主题中出现的合作行为出现次数分别为7 次、7次、5次,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7%、9.7%、6.9%;获取玩具出现了6次,所占百分比为8.3%;而协调意愿和维护规则出现的次数最少,都只有2次,仅占总体的2.7%。
以上统计是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主题所占总量的次数和百分比的简单描述,将上述8个同伴合作主题分为由人导入和由物导入,其中获取玩具和分享交换物品属于由物导入的合作,共同游戏、协调意愿、寻求帮助、帮助他人、维护规则、嬉闹属于由人导入的合作。
其具体分布是:在幼儿合作行为的主题中,由人导入的合作比由物导入的合作多。
由人导入的合作有59例,占总体的82%;然而由物导入的合作只有13 例,仅占总体的18%。
通过把由物导入和由人导入两个同伴合作主题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由人导入的合作比由物导入的合作出现次数高出很多。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使用策略的分布情况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策略主要是指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实现某种愿望或共同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然而幼儿在同伴合作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比较繁杂,本研究将其主要分为单向控制型和双向分享型两大类,具体细分为14种:命令指挥、威胁告状、自觉配合、妥协服从、建议、提醒、判断评价、解释说明、探讨、协商、指导示范、帮助、运用补偿、轮流等待。
统计表明,在14 种合作策略中幼儿使用最多的一种是自觉配合,总共出现了29 次,占总体的39%;处于第二位的是建议,共出现8 次,所占百分比为11%;判断评价出现6 次,所占百分比为8%;妥协服从出现5 次,所占百分比为7%;命令指挥和帮助各出现4次,所占百分比为6%;提醒出现3次,所占百分比为4%;探讨、解释说明、指导示范、轮流等待、威胁、告状和运用补偿各出现2 次,所占百分比为3%;协商只有一次,出现次数最少,所占百分比仅为1%。
把以上14 种合作策略概括为单向性控制型合作和双向性分享型合作两大类。
其中命令指挥、威胁告状、自觉配合、妥协服从、建议、提醒、判断评价属于单向性合作策略;解释说明、探讨、协商、指导示范、帮助、运用补偿、轮流等待属于双向性合作策略。
具体分布显示,单向控制型的合作策略是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中的主要行为方式,一共有57例,占总体的79%;而双向分享合作策略仅有15例,占总体的21%。
(三)大班幼儿同伴合作的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幼儿同伴合作水平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在自己对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合作意向、调解角色关系的合作态度、解决问题的合作技能这三方面对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进行了分析,把角色游戏中幼儿的同伴合作发展阶段由低向高划分为四级水平,即自发性协同、意向性合作、适应性协同、组织化协同。
统计表明,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水平基本上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水平,共53例,占总体的74%;居于第二位是意向性合作,一共有11 例,占总体的15%;Child Development652018.07-08 教育科研·早期教育其次是适应性协同,只有8 例,占总体的11%;而组织化协同并没有发生,可以说明这种合作水平的同伴合作行为对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图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的水平四、讨论(一)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1. 大班幼儿发生同伴合作行为的主题主要是共同游戏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集中出现在共同游戏中,占总体的40%。
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导入方式来看,由人导入的合作占82%,比由物导入的合作出现次数高出很多。
而由人导入的合作还可以分为由教师组织和幼儿发起这两个方面。
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发现,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发生主要还是以幼儿自发的合作为主,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幼儿面对的要求和制约就会减少,幼儿在活动中更加自主、自由,他们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一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2. 大班幼儿实现同伴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单向控制本研究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与同伴进行合作的时候,所使用的主要方式往往是以单向控制型为主,占79%。
偶尔使用双向分享型合作策略,只占21%。
尽管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和其他幼儿发生同伴合作行为,但毕竟大班幼儿还处在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 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主要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了幼儿的同伴合作水平,他们的合作在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发性协同的合作为主。
在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还不能够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从“我”的角度出发。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也会通过语言的交流表达自己与同伴的合作意向,并且在行动上表现出一些积极与同伴配合,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交往对象,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性,不注重去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他们在角色游戏中更强调幼儿的纪律性和规则意识,而不注重去引导幼儿间的同伴交往与合作。
(2)幼儿的同伴合作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同伴合作水平不高研究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主要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总体水平不高。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约了幼儿的合作水平,他们的同伴合作通常情况是自发性协同的合作。
幼儿与同伴自发产生随机性合作,幼儿同伴间虽然有简单的语言交流,也出现了行为上的协调一致,并且努力尝试去解决共同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但幼儿对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没有计划和可行性方略。
(3)大班幼儿还不能够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同伴合作的意识不强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已有了与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
但由于当今社会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同伴间交流玩耍的机会不够多。
从而导致他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大班幼儿还不能够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2. 原因分析(1)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同伴合作的重要性在观察中发现在角色游戏中一些教师不重视幼儿间的同伴合作,也不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行为技巧,过分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纪律性和完成任务的效Child Development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2018.07-0866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