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二 《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0 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0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存目)
0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 《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 鲁周公世家 *河渠书 *六国年表
0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0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 *赵世家 魏公子列传 淮阴候列传
0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 响
*《史记》与史学 *《史记》与文学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 活动建议
感谢聆听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 录
0 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0 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0 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0 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 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
0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 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滑稽列传 刺客列传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记述夏朝各代君主兴亡事迹,是《史记》的第二篇“本纪”,夏朝约存在于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当时还是无文字记载时期,它是据先秦遗留下来的典籍编缀而成,主要依据是《尚书》(古代帝王的文诰汇编)。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本文节录的是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鲧Gǔn颛顼Zhuān xū曾大父zēng巡狩shòu殛jí稽首qǐ后稷jì皋陶gāo yáo沟淢xù契xiè陂九泽bēi度九山dù敏给克勤jǐ亹亹穆穆wěi乘橇qiāo檋jú规矩jǔ攸同yōu
涤原dí祗台zhīyí东渐jiān暨jì嗣sì
玄圭guī姒氏sì
2、写出通假字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敷,分布
2、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三、学习时间:2课时。
四、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史记》体例
1、本纪:
记载帝王事迹的传记。十二本纪大约是根据材料的多少,有的几个帝王为一本纪,有的是一个帝王一个本纪,有的是一个朝代为一本纪,年代愈久的材料愈少。
2、世家:
用以记载诸国王侯功臣的事迹。有的是一国一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两国两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多个为一世家;也有是一些特殊人物被称为世家的。
关于夏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 夏本纪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 夏本纪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夏本纪一、读准字音鲧.(ɡǔn) 殛.(jí) 祗.台(zhī) 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 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 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二、识记通假(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三、一词多义 (1)视⎩⎪⎨⎪⎧女其往视.尔事矣(动词,办理)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动词,看看)行视.鲧之治水无状(动词,发现)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词,比较)子孙视.之亦不甚惜(动词,看待)(2)度⎩⎪⎪⎪⎨⎪⎪⎪⎧度.九山(音duó,动词,测量)度.我至军中(音duó,动词,估计)身为度.,称以出(名词,尺度)一夜飞度.镜湖月(动词,渡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过)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动词,考虑)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名词,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名词,法度,制度)高祖为人有大度.(名词,度量)众里寻他千百度.(量词,回,次) (3)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形容词,正确)无乃尔是.过与(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指示代词,这)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指示代词,这样)安能辨我是.雄雌(动词,表示判断)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动词,认为正确)唯命是.从(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后,宾语前置的标志) (4)道⎩⎪⎪⎪⎨⎪⎪⎪⎧以开九州,通九道.(名词,河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词,道义)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名词,思想,主张,学说)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规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5)其⎩⎪⎨⎪⎧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代词,他的)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女其.往视尔事矣(副词,还是)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难道)四、词类活用(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 (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 (6)行山表.木(名词用作动词,作标记) (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名词用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中;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五、古今异义(1)中国..赐土姓 古义:指九州之中。

苏教版语文选修之《史记》选读专题2夏本纪

苏教版语文选修之《史记》选读专题2夏本纪

2.鲜活素材速递 杨善洲好大一棵树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 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
1988年3月,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
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杨善 洲家乡最高的山。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杨善 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 秃变荒,乱砍滥伐。他当地委书记期间,一个 “种树扶贫”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 3月9日,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他带领着从各 方调集的15个人,雇18匹马,驮着被褥、砍刀 镢头,上了山。
杨善洲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买种子,买牲 口少钱,就从兜里往外掏。 杨善洲对自己的生活却“抠”得很。他常年穿的 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 胶鞋,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 外的笑话。 [适用话题] 该材料可用于“赤子之心”、“父母官”、“楷 模”、“无私奉献”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1990年,杨善洲跑到省上要了一笔钱,林场开 始修路。他找来仪器,背上干粮亲自出去测量。 最后,全部路修下来,平均每公里只花了不到 1万元钱。 买树苗资金不足,杨善洲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 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 扔掉的桃核、梨核、龙眼核、芒果核……放在 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用马驮上山。如 今,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成为大亮山上郁 郁葱葱的果林。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南面朝.天下 __使__…__…__朝__拜___ (2)动词的为动用法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_为__…__…__而__感__伤___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__低__湿__的__地__方__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第二专题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夏本纪一、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鲧.(gǔn ) 巡狩.(shòu ) 后稷.(jì) 亹.亹穆穆(wěi ) B.禹.(yú) 傅.土(fū)皋.陶(gāo ) 东渐.于海(jiān ) C.殛.(jí) 子嗣.(sì) 姒.姓(sì) 祗台..(zhī tái )D.暨.(jì) 涤.原(dí) 沟淢.(yù) 陂.九泽(bēi ) 解析:B 项,“禹”应读“yǔ”;C 项,“台”应读“yí”;D 项,“淢”应读“xù”。

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 毁:败坏 B.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杀死 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相:察看,考察 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 解析:B 项,“殛”应解释为“流放,放逐”。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A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D.陂.九泽,度九山 解析:D 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用作动词。

表:作表记。

陂:筑堤防。

A 项,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深感痛心。

B 项,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

C 项,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①其,语气词,不译;②其,语气词,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它;④是,形容词,正确。

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3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3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doc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D.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3课 夏本纪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3课 夏本纪
(1)诛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惩罚 臣不臣则诛: 诛杀 通九道: 疏通 (2)通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 通晓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普遍 度九山: 测量,勘测
(3)度
身为度: 尺度 则思三驱以为度: 限度 鲧为人负命毁族: 命令(名词)
(4)命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任命(动词)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命令,让
使动用法,使……均衡 (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省略句 (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_______
省略句 (2)可种卑湿:_______ 状语后置句 (3)薄衣食,致孝于鬼神:___________ 被动句 (4)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_______ 被动句 (5)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__
答案
(1)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源于他对人民的责任。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他觉得
自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任务。正因为如此,他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最 终使得天下太平。 (2)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也源于为父雪耻。父亲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而死,是他的羞 耻,更是家族的耻辱;他要为父雪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世家的能力。正如文中所 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也正是这种压力变成他治水的精神动力。
①测量用的绳子。②画圆画方的工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②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课时作业: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课时作业: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 夏本纪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 陂:堤防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东渐于.海 B.⎩⎪⎨⎪⎧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以.均诸侯C.⎩⎪⎨⎪⎧ 咸则.三壤成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 摄行天子之.政可成美尧之.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 .过家门..不敢入C .天下于是太平..治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当帝尧之时……及山川之便利”,回答6~10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摄行..天子之政 摄行:代理执行B .鲧为人负命..毁族 负命:违背命令C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即没有取得成绩D .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战胜7.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②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③让于契、后稷、皋陶④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A .②④B .①③C .①②D .③④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女其往视尔事矣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C.致费于沟淢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9.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禹是黄帝的后代,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被流放到羽山,后来就死在那里。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 Word版含解析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解析:选B 。

A.陂:动词,筑堤防;C.被:覆盖;D.受: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觉今是.而昨非 B.⎩⎪⎨⎪⎧ 鲧为人负.命毁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身为度.度.九州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解析:选A 。

B.动词,违背;动词,背,用背驮东西。

C.名词,法度;动词,测量。

D.动词,察看,考察;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是⎩⎪⎨⎪⎧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解析:选D 。

其: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是:代词,它;形容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解析:选A 。

B 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 .过家门..不敢入 C .天下于是太平..治 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

百姓:百官。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夏本纪嶓冢[注][唐]胡曾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

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鲧.(ɡǔn)殛.(jí)祗.台(zhī)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视(2)度(3)是(4)道(5)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6)行山表.木(名词作动词)表记(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名词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中国..赐土姓古义:指九州之中。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

《史记》所记内容博杂丰富,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它贯通上下三千年;从涉及范围来看,它包揽无以数计的历史人物事件,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志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

本专题由《夏本纪》《鲁周公世家》《河渠书》《六国年表》四篇文章组成。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至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鲁周公世家》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六代君主、历时8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河渠书》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潜渠和灌渠。

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进行详细记述,同时他还怀着满腔郁愤,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作了揭露,从而对汉代弊政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六国年表》主要叙述了六国的兴衰史,体现了司马迁公正地对待历史的态度。

第3课夏_本_纪表山治水定九州的英雄——禹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孙子,黄帝轩辕氏第九玄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夏本纪》诞生的始末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洪水灾难中解救出来。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三专题《高祖本纪》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三专题《高祖本纪》Word版含答案

《高祖本纪》教案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三专题“不虚美、不隐恶”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史家“贵乎真”的传统。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选文较长,没有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在理解疏通时,对于那些浅易的文本,可以用全文总结的方法,一下子全部提取出来处理;对于连教师看一两遍尚不能全部理解的文本,本人的做法就是一段一段来“清障”,这样的课虽然不好看,但实用。

这篇课文的处理,先指出要积累的词句,让学生理通意思,再整体理解翻译,最后在全文理通的情况下做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

4、了解刘邦,并探讨刘邦的个性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时设置:4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有人评论二十四史说“多不可信”,为什么?因为史是人写出来的,人是可以说假话的,正史是官方修订的,官方是要替当朝统治者粉饰的;再有我们一般人最容易以结果看人事,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名人、伟人、成功者,看到的就是优点,常人、小人、失败者,看到的多是缺点。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史记》而言,我们从那篇《太史公自序》里就知道,《史记》的写作是司马迁的一种独立行为,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笔下的汉最高权位者和最高享誉者刘邦,是个怎样的人?是否完美无缺的?今天我们学《高祖本纪》。

二、疏通1、2、3段1、朗读注意难认的字:媪陂晦冥须髯泗水狎侮贳酒酤雠折券弃责繇喟然2、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词句意思息大泽之陂——已而有身——隆准而龙颜——喜施——意豁如也——狎侮——贳酒——怪之——酒雠数倍——折券弃责——繇咸阳——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3、先和同学交流,等待老师提问(息,休息;陂,岸坡。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夏本纪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夏本纪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4.大禹治水给了我们哪些启迪? [名师指津] 从大禹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展现的精神,肩负 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去寻找对我们的启迪。 我的理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体会到的是中国远古时 期人类前赴后继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拼搏精神,在失败中寻求 经验教训,毫不气馁,万众同心,最终达到“九州攸同,四奥 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的太平盛 世。这表现了中国人自古就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热爱和平 ,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的朴素 理想。大禹去治水是子承父业,完成先人的遗愿,这也可以 看出中国人尊师重道、忠义孝顺等优良品德和对社会、对世 界的责任心。
栏目 导引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五、古今异义 ①四.海.会同 古义:___四__方__诸__侯__________。 今义:天下。 ②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____百__官________。 今义:人民。 ③天下于.是.太平治 古义:___从__此_________。 今义:副词,就。
栏目 导引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一、课内素材开发 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第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 开九川,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 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明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 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 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而欣欣向荣的局面。 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 的体例
一、字音
鲧.(Gǔn)
禹.(Yǔ)
殛.(jí)
巡狩.(shòu) 暨.(jì) 沟淢.(xù) 子嗣.(sì)
姓姒.(Sì) 祗.台.(zhī)(yí) 陂.九泽(bēi)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夏本纪》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

该板块“本纪”“世家”“书”“表”各有一篇。

本文属于教学课文。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但选文不长,也附了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进一步了解《史记》的体例。

3、适当积累文言知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今天我们学习《夏本纪》二、题解《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记,系统的叙述了从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作者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人们诉说着夏禹的业绩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课文是其节选部分。

二、朗读课文1、注意通假字的读音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通“敷”女平水土:“女”通“汝”。

致费于沟淢:“淢”通“洫”,田间水道。

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奥”通“墺”,四方可定居之地。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通“源”,源头。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二 《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二 《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含答案

第3课夏本纪1.通假字(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汝”,你。

第二人称代词(2)同“敷”,分布(3)同“源”,水源(4)同“征”,征收(5)同“赐”,赏赐(6)同“拒”,抗拒(7)同“避”,躲开 (8)同“洪”,大2.一词多义(1)诛⎩⎨⎧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臣不臣则诛.:(2)通⎩⎨⎧通.九道: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度⎩⎨⎧度.九山: 身为度.: 则思三驱以为度.:(4)命⎩⎨⎧鲧为人负命.毁族: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答案 (1)惩罚/诛杀 (2)疏通/通晓/普遍 (3)测量,勘测/尺度/限度 (4)命令(名词)/任命(动词)/命令,让3.虚词归纳于⎩⎨⎧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致费于.沟淢: 以告成功于.天下: 声教讫于.四海:答案 比/在……方面/向/到 4.古今异义词(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二专题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夏本纪一、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鲧.(gǔn ) 巡狩.(shòu ) 后稷.(jì) 亹.亹穆穆(wěi ) B.禹.(yú) 傅.土(fū)皋.陶(gāo ) 东渐.于海(jiān ) C.殛.(jí) 子嗣.(sì) 姒.姓(sì) 祗台..(zhī tái )D.暨.(jì) 涤.原(dí) 沟淢.(yù) 陂.九泽(bēi ) 解析:B 项,“禹”应读“yǔ”;C 项,“台”应读“yí”;D 项,“淢”应读“xù”。

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 毁:败坏 B.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杀死 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相:察看,考察 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 解析:B 项,“殛”应解释为“流放,放逐”。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A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D.陂.九泽,度九山 解析:D 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用作动词。

表:作表记。

陂:筑堤防。

A 项,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深感痛心。

B 项,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

C 项,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①其,语气词,不译;②其,语气词,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它;④是,形容词,正确。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 夏本纪1.通假字(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汝”,你。

第二人称代词 (2)同“敷”,分布 (3)同“源”,水源 (4)同“征”,征收 (5)同“赐”,赏赐 (6)同“拒”,抗拒 (7)同“避”,躲开 (8)同“洪”,大2.一词多义(1)诛⎩⎪⎨⎪⎧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臣不臣则诛: (2)通⎩⎪⎨⎪⎧ 通九道: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度⎩⎪⎨⎪⎧ 度九山:身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4)命⎩⎪⎨⎪⎧ 鲧为人负命毁族: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答案 (1)惩罚/诛杀 (2)疏通/通晓/普遍 (3)测量,勘测/尺度/限度 (4)命令(名词)/任命(动词)/命令,让3.虚词归纳于⎩⎪⎨⎪⎧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致费于沟淢:以告成功于天下:声教讫于四海:答案 比/在……方面/向/到4.古今异义词(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夏本纪
1.通假字
(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帝锡.禹玄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禹辞辟.
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帝尧之时,鸿.
水滔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汝”,你。

第二人称代词 (2)同“敷”,分布 (3)同“源”,水源 (4)同“征”,征收 (5)同“赐”,赏赐 (6)同“拒”,抗拒 (7)同“避”,躲开 (8)同“洪”,大
2.一词多义
(1)诛⎩⎪⎨⎪⎧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臣不臣则诛.:
(2)通⎩⎪⎨⎪⎧ 通.九道: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度⎩⎪⎨⎪⎧ 度.九山: 身为度.: 则思三驱以为度.:
(4)命⎩⎪⎨⎪⎧ 鲧为人负命.毁族: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答案 (1)惩罚/诛杀 (2)疏通/通晓/普遍 (3)测量,勘测/尺度/限度 (4)命令(名词)/任命(动词)/命令,让
3.虚词归纳
于⎩⎪⎨⎪⎧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致费于.沟淢: 以告成功于.天下: 声教讫于.四海:
答案 比/在……方面/向/到
4.古今异义词
(1)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