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向农村居民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了483份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还深入了解了涉及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文化设施建设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设有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和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并且有定期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
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较少,面临着服务范围窄和设施陈旧的问题。
2. 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问卷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
举办书画比赛、文化讲座和舞蹈培训等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
但仍然存在活动内容单一和覆盖面不广的问题。
3. 传统文化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例如传统戏曲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然而,一些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老年人口多、青少年参与度低等问题。
4. 农民文化素质提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问卷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仍然存在一些居民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覆盖面也需扩大。
再次,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缺乏后继人才等问题。
最后,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等困难。
五、建议为了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解决偏远地区的文化设施不足问题。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随着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短板,如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活动匮乏、文化人才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改善。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
一、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1.文化设施缺乏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
农村中缺乏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娱乐选项过少。
2.文化活动匮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的种类和数量远不如城市丰富多样。
缺乏各种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都有不良影响。
3.文化人才不足农村人才较少,文化人才尤其缺乏,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缺乏专业人才,难以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有品质的文化活动,坑维护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
二、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路径1.多元化完善文化设施完善小学、中学的图书角和阅览室,在乡镇上设立图书馆,同时建立更加专业化的文化设施。
如影剧院、音乐厅和展览馆等。
这样,农村民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
2.创新文化活动为农民和农村群众建立自我服务和活动机制,如互联网文化活动、户外文化活动等。
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引进文化人才政府可以向社会招聘一些文化专家、文化人才来帮助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事业,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水平。
此外,可以引导和鼓励本地优秀文化人才来农村创业,带领农村群众开展更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4.强化政策引导为了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政府可以加强重视,放宽政策限制。
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等。
并且明确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方向和目标,提高政策引导和组织实施层次。
总之,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一样,也是以人为本的,在合适规划和扶持下,未来农村公共文化将会更加鲜明多彩。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国家对于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
根据现有的信息,以下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些特点和现状:主要特点与成就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建设农村书屋、乡镇文化站等。
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外,还有图书阅读、文化下乡、电影放映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财政支持增加:为了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特别是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
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综合性的文化站,缺少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
文化体制不健全: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作。
文艺人才缺乏:农村地区文艺人才的培养工作滞后,文化工作的组织和辅导力量不足。
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匮乏。
对策与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
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确保文化站等机构能够有效运转。
人才培养与引进:注重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文化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提供更多符合农民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能够真正落地见效。
未来展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预计农村文化事业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持续的努力,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这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总结反映了近年来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概况。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也会有所差异。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将更为有效。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不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传统逐渐淡化,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不高,乡村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2.乡村文化设施不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限制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的乡村地区,难以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3.乡村文化创意不足乡村文化创意的缺乏导致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不强。
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难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二、对策建议为了推进乡村文化,促进美好乡村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乡村文化传承通过开展文化传统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建立乡村文化传承基地,组织传统文化技艺的培训和传承,激发乡村文化传统的活力。
2.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包括文化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3.鼓励乡村文化创意通过举办乡村文化创意大赛、艺术展览等活动,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创意的发展和推广。
支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4.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城市文化机构、高校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城市文化的先进经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5.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将乡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增加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6.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目前,农村尚有不少乡镇没有综合性文化站,有的也大多被挤占、挪用;没有自己的专职文化干部,临时兼职的较多;无法做到财政拨款,兴建专门办公场所。
此外,不少行政村还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阅报栏。
(二)农民文化活动有待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民文化生活并没有显著改善,农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贫乏和枯燥的基础上。
电影电视、文体活动、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离大部分农民似乎还很遥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求知求学的欲望不强,致使他们的子女也过早脱离了学习,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
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法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设施建设。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建设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
只依靠上级文化部门或大企业送书、赠书。
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
村级书刊报纸受经费限制每年订得较少,而且大多是党报党刊,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报或书籍少之又少,并且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放置在村部,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所限,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使得队伍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
文化专职干部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发展不平衡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
就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就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第一篇:就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就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近几年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各地为加快农村文化体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农村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市场得到发展。
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较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现状1首先农村现在普遍拥有的传媒设施有: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寺庙、在部分发展较好的村庄也拥有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老年活动室文化消费: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国家逐步降低对农村基层的介入程度,乡镇和村一级的经济实力弱化,除东部个别地方之外,中西部的绝大部分乡镇和村都不再有文化设施上的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村一级的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村组文化室大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县乡文化机构组织的“文化下乡”、“电影进村”活动,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喂食”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往往是政府唱独角戏,难以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心中的文化热情,也没有点燃农村的文化火种,几十年的建设和努力依然没有培养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
与这种公共文化活动逐步退缩相对照,农村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开始起步,农民自发集资改建文化阵地、资助政府办电视差转台、成立个体电影放映队、兴办舞厅、游戏厅与网吧等,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生力量。
调查显示,农村文化公共投入在配置上不尽合理,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且大多数是一次性基建投入。
中西部地区县以下几乎没有对文化人才的投入,也几乎没有保证文化设施正常运行的经费,绝大多数是只管“建设”,不管“运转”,存在明显的“重投轻管”的特点。
与公共文化设施严重老化衰败相对照的是电视、影碟机等现代文化设备快速普及到家庭,从投入主体上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开始进入一个以个人(家庭)为主的时期。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着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关乎着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和探讨。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建设效果不佳。
比如,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模仿城市的文化设施,而忽视了农村特有的文化需求和特点。
2. 建设投入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很多地方的投入不足,导致建设规模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一些地方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认识和理解,也影响了建设的进展。
3. 农民参与度不高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广泛的农民参与,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农民对于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参与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难以吸引农民的兴趣和参与。
4. 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新的文化形式。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导致文化活动缺乏活力和创意,难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反思与思考1. 加强规划设计,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农村的特点和需求,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建设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充分考虑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使用习惯,确保文化设施的实际效果。
2.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建设质量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建设质量和规模。
同时,需要注重建设的可持续性,确保文化设施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推动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了农村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涉及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的改善,还包括了农田耕地整治、水源保护等方面。
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2.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向着多元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渐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2.2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更加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
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农村居民将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拉近城乡差距。
2.3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就业机会。
同时,休闲农业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休闲方式,推动城乡交流与互动。
2.4 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新农村建设必将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绿色化,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3.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尽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文化资源不足:由于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具有较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家、作品和设施等,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农村文化市场不完善:在农村,文化市场相对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
3.农村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宣传手段和渠道的不完善,很多优秀的农村文化资源无法充分展示和宣传,农民对农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较低。
4.农村文化传承不到位:很多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逐渐淡化,很多文化的传承断层,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败和失传。
5.农村文化教育投入不足: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农民没有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文化资源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艺术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农村文化资源,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2.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通过引入农村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农村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市场供给,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3.加强农村文化宣传:加大对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民传播农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
4.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调查和整理工作,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等,增强农村文化的传承意识,确保农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5.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农村文化教育基地,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完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宣传、保护传统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陈旧落后,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其次,由于财力有限,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和投入,导致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文化人才,无法有效管理和运营文化设施,使得文化设施的效益不高。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问题分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资金是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有限,很多地方难以进行文化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其次,缺乏规划是导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很多地方没有明确的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另外,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管理和运营也存在问题,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使得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不高,影响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一些地方开始注重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加强规划,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些农村地区也开始引进文化节目和活动,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设施的使用率。
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文化设施将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例如数字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等将逐渐普及。
其次,文化设施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另外,文化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也将更加专业化,引进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提高文化设施的效益和服务水平。
五、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首先,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其次,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文化设施的布局和功能,使其更符合当地的需求。
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现状分析文化建设的背景某县位于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在经济开展的推动下,农村文化建设却面临一些挑战。
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农村根底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偏低,文化认知水平有限。
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文化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在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艺术团体、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建设缺乏。
这导致农民群众缺乏接触和参与高品质文化活动的时机,文化消费水平较低。
缺乏文化活动引导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文化活动组织和引导机构,无法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这使得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引领力,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对策建议提高教育水平1.加大农村根底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环境。
2.开展农村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认知水平。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1.增加艺术团体、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建设数量。
2.提升文化设施的质量,注重场所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开展。
加强文化活动引导1.成立农村文化组织,负责组织、筹划文化活动。
2.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相关培训和奖励机制。
加强文化产业开展1.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就业时机,带动农村经济开展。
2.支持文化企业和创业者,鼓励他们投资农村文化建设。
实施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3.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文化活动的筹划、执行和评估。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策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活动引导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开展,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开展的道路,并使广阔农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县的农村进行了调研。
一、文化设施不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县的许多农村没有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甚至连基础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运动场等都极为缺乏。
这使得农民生活缺乏文化氛围和娱乐消遣场所,对新型文化生活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传统婚俗逐渐失传在传统农村社区中,婚俗一直是重要的社交场合。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城乡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婚礼采用了城市的方式,将传统婚宴改成酒店宴请,快速简单的流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婚俗文化也逐渐失传,年轻人的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不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文化教育在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该县的乡村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而中青年人才相对较少。
这也反映了该县的教育和文化状况。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
此外,缺乏对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和培训,导致农村青少年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足,文化素质低下。
四、传统文化舞台狭窄在农村社区,传统文化一直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歌舞和民间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是,现代化的影响和市场化的需求,使得农村文化的传统表达形式逐渐被边缘化。
缺少舞台和表现机会,文化传承困难。
以上所述仅是调研中所发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需要引导和支持,以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艺术家的文化创新和创作。
同时,需要引导农村青少年,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利于文化传承和转型。
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政府、企业、志愿组织、文化创作者、文化消费者等都应当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持续的效果,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新型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
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道路、供水、照明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村的交通、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在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来,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
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发展需求,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拓宽农村的发展空间。
未来,应加大对农村的技术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思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保护制度,保护农村的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四、农村教育和文化建设农村教育和文化建设是培养农村人才和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文化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村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同时,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培养农村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保障。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服务水平,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健康水平。
六、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农村内涵、提高村民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助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内涵薄弱现有的农村文化多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缺乏多样性与跨界融合。
文化内涵和形式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农村发展需求。
2. 设施不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适合发展需求的文化设施和场所。
例如,缺乏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场所,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和知识交流的平台不足。
3. 资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到位。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4. 人才荒缺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与农村人才储备不匹配,导致人才荒缺。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5. 农村文化传承不完善由于农村流动人口增加和青少年外出务工等原因,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不完善。
这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败、乡土特色文化丧失等问题。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 关于文化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和跨界融合,提高农村文化的品质。
2. 关于文化设施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力度,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数量,满足农村人民文化需求。
3. 关于资金支持政府应切实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社会化筹资等方式,增加对新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4. 关于人才引进加强对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5. 关于文化传承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如开展农村文化节日活动、建立文化基地等,保护和挖掘农村悠久的文化历史。
六、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1. 引导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认知意识和参与度。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领域。
农村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关乎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精神需求。
本文将从现状与问题两个方面,对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一、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基层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农村地区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基层农村文化活动相对单一。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承,农村文化活动大多以传统节日庆祝、戏曲表演等为主,缺少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导致农村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难以长期保持文化传统。
最后,基层农村文化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优秀的文化人才往往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缺乏专业的文化从业人员。
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文化服务无法提供到位。
二、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 设施建设不完善基层农村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无法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娱乐环境。
这不仅限制了农民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更多的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给农村居民。
同时,可以引入新技术,如互联网、电子书籍等,拓宽农村居民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2. 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基层农村文化活动较为单一,大多以传统节日庆祝、戏曲表演等为主。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缺乏长期参与的积极性。
解决方案:鼓励基层农村创造性地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例如文艺表演、体育赛事等,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还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外地的优秀文化资源,拓宽农村居民的文化视野。
3. 人才短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优秀的文化人才往往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文化人才匮乏。
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
当前,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逐渐凸显,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建设富有活力与内涵的农村文化注入新的动力。
一、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现状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现状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
首先,传统文化遗产在农村依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许多乡村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节庆、戏曲表演等,这些活动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其次,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冲突也在农村频频出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文化元素不断渗入农村,一些传统价值观与新兴文化发生碰撞,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碎片化。
再次,信息技术改变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也让农村居民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内容,这为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然而,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文化资源匮乏、传统技艺失传、文化产品匮乏等。
传统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式微,文化传承面临断层。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发展滞后,现代文化产业的供给能力不足,农村文化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无法被有效释放。
此外,农村青少年缺乏高质量的文化熏陶,文化品位和审美观念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亟待得到破解。
三、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稳定水平。
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能够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同时,文化建设也是增进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水平。
首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有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常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
其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规划不足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由于规划不完善,导致文化设施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无法形成有机的文化建设格局。
再者,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农村文化设施常常无人管理、破损严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既有亮点,也有不足。
亮点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得到了改善。
不足之处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仍不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着农村地区缺乏文化氛围、缺乏配套设施等问题。
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更多高水平的农村文化设施。
其次,要加强规划和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文化设施的建设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同时,要加强管理和运营,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营。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农村文化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认知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既有进步,也存在不足。
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村居民共同努力,确保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为扩大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而且会有力推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
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
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易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生活中表现出不思进取。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除陈去旧,革除弊端,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武装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作者:晁明弟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4期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为扩大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而且会有力推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
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
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易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生活中表现出不思进取。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除陈去旧,革除弊端,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武装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比较低,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缺乏认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的态度不积极。
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农业生產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第一,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中国现存的文化样式是农业文明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
因此,当代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始终以家庭、宗族为活动基本单元的特点;也体现了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小农意识。
第二,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
中国在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一过程产生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
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不明白城市人,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的生活,又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盲目地模仿城市生活却是“四不象”,既丢弃了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第三,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还不健全,农民教育水平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使得农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少,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又不愿意下乡,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9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
同时,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得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许多人家仅读完初中、高中。
科学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贫瘠、文化的落后。
即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农村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旧贫困,科技依然滞后,鲜有改变,镰刀割麦、老牛犁地随处可见。
许多农村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也只是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农村的,更不用说城里人愿意下乡了。
这些成为了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只能是口号与侈谈。
第四,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在东西部农村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在优势经济后盾的推动下,使本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也得到相应提高,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个人收入的提高。
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因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第五,农村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影响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甚至电脑、网络得到普及发展。
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有限,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第六,农村文化管理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
对于文化建设,偏重于一时一地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设施、文化工具的简单建设和配发,缺乏农村文化工作的长远规划,仅仅使文化成为农村工作中“锦上添花”的摆设,没有发挥发文化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途径(一)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首先,要把文化基础性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二)推进农民群众文化软性素养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重视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专业性教育中来,培养出一批能够联系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现化化的农业工作者。
同时,通过外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農村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
在实践中,应当继续发挥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教化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只有用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去教化农民群众,培育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革除陈规陋习,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与效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
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
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
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飞跃,真正发挥农村文化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地区,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四)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来,才能确保文化建设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农村新文化的建立中,我们应当把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制化、规范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交流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在农村教育中,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