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镇康县旱地宿根蔗低产改良及栽培措施

合集下载

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

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
蔗地深松深耕技术 , 深沟浅种 , 覆盖地膜技术。五是 综合 防治病虫 鼠害 。利用农业 、 物理 、 生物 防治为
分重要蔗芽萌发受到抑制 , 这就会使宿根蔗总萌芽 率大大降低。
5 科学管理是 夺取宿根蔗高产稳产
的关键
甘蔗是典型的宿根性作物。当地上部砍收后由 于除去 了顶端优势 , 减少了从 上而下 的生长激素对
关键词 : 旱地 : 宿根蔗 ;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5 614 ¥ 6.0 文献标识码 : B
湛江蔗区农 民种蔗素有 留宿根蔗习惯 。 宿根蔗
不 同甘蔗品种其地下部 蔗茎 的芽 的萌芽能力差异
很大。故要选种地下芽萌发能力强 , 宿根性好 的品
在甘蔗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宿根蔗 占种蔗
面积4 5 因此, — 成。 宿根蔗产量高低对夺取大面积平
种就能使宿根蔗高产稳产获得基本保证 。 选择宿根
性好 的良种是全 面夺取 宿根 蔗高产稳产高糖的有 效措施。 因此 , 要因地制宜地选用 良种。 如新台糖 l O
衡高产关系很大 , 对全面提高甘蔗总产和产糖量具
有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证 明, 旱地宿根 蔗亩产可超6 8 生产潜力很大 。 — 吨, 只要加强科学管
维普资讯
20 3 0 6年 月
广 西 蔗 糖
GU ANGXIS UGA RCA NE & C ANE UGAR S NO.. r. 0 6 1 Ma 2 0
第1 ( 期 总第 4 期 ) 2
文章编号 : 10 0 7—4 3 2 0 ) 1一O 7 2(0 6 0 2
化。
3 种 好新 植蔗 是 宿 根 蔗高产 稳产 的
基础
宿根蔗是在新植蔗 的地 上部蔗茎收获后 由留

旧城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

旧城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

旧城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旧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05年6月1日旧城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内容提要:旧城乡80%属旱坡地甘蔗,旱坡地甘蔗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乡的甘蔗总产量,而每亩有效茎数又是甘蔗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甘蔗的总产量,必须从造成旱坡地宿根甘蔗减产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新植甘蔗的抗旱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改进技术措施。

旧城乡位于施甸县城最南端,属典型立体气候的农业乡,全乡境内最高海拔2595.2米,最低海拔583.8米,年平均气温22.9℃,年平均降雨量800mm左右,最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热带水果、反季蔬菜等。

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区域,农作物“一年三熟”,分布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40%。

其中:甘蔗属旧城的骨干产业,同时也是全乡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几年来,由于糖业市场起伏不定,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低,抗卸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导致产量较低且不稳定。

低产给蔗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积极性挫伤。

本人多年来配合糖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及有关专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并进行宣传推广。

全乡2004—2005年榨季共种植甘蔗52000多亩,甘蔗总产量17.53万T,其中宿根蔗约占甘蔗总面积的80%,新植甘蔗种植面积只占20%。

旱坡地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甘蔗总产量的高低,旧城虽然具有较好的温光资源优势,但由于降雨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冬春干旱严重。

一方面,干旱严重制约旱地甘蔗的萌发、出苗、成茎,传统粗放的栽培管理也制约了甘蔗产量的提高,平均单产一直在3—4T左右徘徊,有些坡度较大的旱地甘蔗平均产量仅仅只有1—2T;另一方面,新植的秋播和春播甘蔗也因气候干旱而出苗不齐,严重的影响了甘蔗的基本苗数,达不到需要的基本苗数量,也是造成产量提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1.造成旱坡地甘蔗减产的原因1.1降雨量少及分布不均匀导致冬春干旱严重。

旱地甘蔗全膜覆盖抗旱保水栽培管理技术

旱地甘蔗全膜覆盖抗旱保水栽培管理技术
3. 合理密植、施肥、施药、放种盖土。根据 当地气候、植蔗沟的耕作情况、品种的茎种大小等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一般亩下种量为 : 中小茎种 800 ~ 1000 千克,中大茎 1000 ~ 1200 千克 )。一 次性施足甘蔗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农药,施前需 将肥料、农药拌和均匀,以保证甘蔗整个生长期养 分供给和防治病虫害。每亩施用高效复合肥 ( 氮、 磷、钾养分总含量 42%)80 ~ 100 千克,或氮、磷、 钾 养 分 总 含 量 为 25% ~ 30% 的 甘 蔗 专 用 复 合 肥 150 ~ 200 千克,同时将长效杀虫剂与复合肥拌匀 撒施于蔗沟。为减少蔗芽直接接触肥料影响出苗, 应先施肥再下种,下种时采用三芽种茎苗或四芽种 茎苗排放于沟底板土上,保持芽在两侧,种茎贴紧 土壤,然后清沟覆土盖种 ( 盖土厚度 5 厘米左右 ) 镇压,土要打细、整平。利用种苗吸收水分萌芽生根。
三、宿根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高效管理 关键技术措施
1. 快锄低砍,保护蔗蔸。为保证蔗蔸侧芽萌发, 宿根蔗萌芽整齐健壮,建议砍蔗用小锄入土 2 ~ 5 厘米低砍,达到蔗桩不外露、不破裂的要求。
2. 清理蔗园。在破垄松蔸前进行火烧蔗叶、蔗 梢及杂草,用快锄清除已出土的蔗笋或蔗苗,将蔗 地清理干净。
3. 开垄松蔸。开垄时要离开蔗头 3 ~ 5 厘米翻 开,以靠近蔗头又不影响蔗头为宜,蔗头至少 1/2 露出地面,以利于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萌发。 有条件的可灌溉发棵水。
3. 提高防虫效果。应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全膜 覆盖栽培技术,能防止施用到土壤中的杀虫剂挥发, 发挥杀虫剂的熏蒸作用,提高了杀虫效果。发挥全 膜覆盖的屏障作用,使得害虫无法穿过地膜出土, 有效地减少了害虫的交配机率,降低了虫口密度, 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4. 经济效益较高。 ①新植蔗:采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栽 培技术可以减少 15% 以上用种量,而且不需要中耕 培土、揭膜、多次除草等人工费用。每亩投入成本 为 1760 元,扣除投入成本后,每亩纯收入 940 元, 与不盖膜的相比较,每亩增加纯收益达到 445 元, 效益增加明显。 ②宿根甘蔗:采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全膜覆盖 管理技术的宿根甘蔗,可以不再进行中耕除草,并 节约多次除草人工费用。每亩投入成本为 710 元, 扣除投入成本后,每亩纯收入达到 2215 元,与不盖

宿根蔗栽培管理措施

宿根蔗栽培管理措施

影 响 较 大 , 必 须 选 用 宿 根 性 较 强 的 高 倍 液 , l % ̄ 虫 啉 2 0 或 O t t 0倍 液 , 2 % 或 0
产 高 糖 早 熟 品 种 。如 闽 糖 6 4 1 选 蔗 速 灭 杀 丁 2 0 92 , 0 0倍 液 , 或 4 %毒 丝 本 0 3号 及 新 台 糖 2 2号 、 9号 、 1号 、0号 、 10 1 0 0倍 液 喷 零 1 6号 等 。
2 宿 根 蔗 栽 培 措 施
⑧ 加 强 病 虫 害 防 治 , 尤 其 是 绵 蚜
的 防 冶 : 蚜 吸 食 蔗 叶 汁 液 . 损 蔗 } 绵 耗 朱
营 养 , 响 白糖 结 晶 , 低 蔗 头 质 量 . 影 降
( ) 用 宿 根 性 强 的 品 种 。宿 根 性 使 宿 根 蔗 萌 芽 势 弱 , 时 诱 发 煤 烟 病 . 1选 同 的 强 弱 对 宿 根 蔗 萌 芽 发 株 和 高 产 稳 产 影 响 光 合 作 用 。 可 用 2 %抗 蚜 威 2 0 5 00
坏 蔗 头 、 芽 , 导 致 土 壤 板 结 , 露 的 宿 根 蔗 厢 蔗 苗 补 值 , 可 挖 取 较 密 的 蔗 并 裸 着 新 鲜 切 口 的 蔗 头 易 被 污 染 , 有 害 病 蔗 蔸 带 泥 补 植 ;也 可 在 田 边 地 角 空 隙 菌侵 染 造成 腐烂 , 低发 侏 率 。 降 硬 锋 利 的 锄 头 人 士 低 砍 , 人 士 5厘 米 处 提 前 下 种 育 苗 。 补 值 后 浇 足 定 根 水
蔗 被 砍 伐 后 . 在 厘 米 左 右 . 施 有 机 吧 !0 留 亩 0 0千 克 。 地 下 蔗 桩 上 的 蔗 芽 在
适 宜 的 温 湿 条 件 下 萌 蔗 株 生 长 不 良 , 头 小 ,朱龄 长 , 虫 蔗 } 病 芽 出 苗 ,经 过 人 ¨ r管 为 害 严 重 . 会 降 低 蔗 头 的 营 养 积 累 , 就 理 . 或 新 的 一 茬 蔗 } 使 宿 根 芽 活 力 下 降 , 芽 率 低 。 因 此 , 长 朱 发 即 为 宿 根 麓 , 称 旧 根 必 须 采 取 以 下 措 施 提 高 蔗 头 质 量 。 俗 蔗 。栽培 宿根 蔗 . 但 不

宿根蔗管理技术要点

宿根蔗管理技术要点

陇川县宿根蔗深铲蔸管理技术要点宿根蔗管理是甘蔗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栽培制度。

宿根蔗不但有省工、省种、降低种植成本的优点,而且早生快发,早熟高糖,有利于糖厂提早开榨,增产潜力大。

我县每年的宿根蔗都占总面积的60%以上,但由于病虫害严重,农家肥缺乏,肥料单一并且用量不足,施肥、培土、防病虫方法不当、不进行铲蔸及地力下降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县宿根蔗的产量历来不高不稳,往往比新植蔗低,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随宿根年次的增加而产量越低,大部分宿根蔗产量比新植蔗低2~3吨/亩,因此,掌握宿根蔗生长发育规律和了解其对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的关系,结合陇川实际,提出甘蔗深铲蔸技术措施,对指导抓好宿根甘蔗生产,达到节本增效,夺取甘蔗高产稳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它发株早、封行早、分蘖早、拔节伸长早、收尾早、成熟早的生长特性,宿根蔗一切管理措施要狠抓一个“早”字。

1.选种宿根性强的品种,是宿根蔗高产稳产和延长宿根年限的保证。

2.种好、管好上季甘蔗,加强新植蔗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地下害虫的防治),为宿根蔗高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注意砍收技术,提高上季甘蔗砍收质量:甘蔗收砍的早迟与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宿根蔗的发株,留宿根的甘蔗要适时收砍(11、2~3月份收砍),采用快锄低砍,入土1~2寸,避免砍裂蔗头,损伤蔗芽,促进低位芽的萌发。

4.及早清理蔗园、深铲蔸、施肥防虫、覆盖地膜:甘蔗收砍后,及时进行:①清园:提倡蔗叶还田,将蔗叶隔行覆盖在蔗行间;对螟虫及病害重的田块采用火烧蔗叶的方法清园,此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好,既能烧死在蔗叶、残茎中越冬的病虫,减少病虫源;同时可烧死高位芽、促进低位芽萌发。

②及时深铲蔗蔸:甘蔗砍收清园后,用锋利锄头把覆盖蔗蔸的土、秋冬笋及上部的蔗桩全部铲去,翻向两边行间,在操作上要求一锄过顶,避免铲裂蔗头。

铲蔸的深度要根据土壤、品种、根次、地下害虫危害情况、培土高度及地下活芽数等来具体确定,在深铲蔸前要对田块的情况进行调查蔗桩长短、深浅、是否倒伏、地下害虫危害重不重等以确定铲的深度。

宿根蔗的栽植农艺

宿根蔗的栽植农艺

宿根蔗的栽植农艺
宿根蔗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等优点,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其栽植农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宿根蔗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佳。

2. 种植时间:宿根蔗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以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

3. 种植方法:宿根蔗的种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播种于田间,而育苗移栽则是先在育苗地培育出幼苗后再移植到田间。

4. 施肥管理:宿根蔗需要充足的养分来保证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

一般来说,宿根蔗在生长初期需要施用氮肥和磷肥,而在成熟期则需要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5. 病虫害防治:宿根蔗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甘蔗螟虫、甘蔗蚜虫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宿根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宿根蔗管理技术

宿根蔗管理技术

宿根蔗管理技术宿根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它具有高产、高糖和高纤维素的特点,被广泛种植用于生产糖和制作酒精。

为了提高宿根蔗的产量和质量,宿根蔗管理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宿根蔗的种植地选择非常重要。

宿根蔗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0摄氏度。

同时,宿根蔗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宿根蔗能够生长良好。

宿根蔗的育苗工作也非常重要。

宿根蔗的种子较小,播种时应该控制好密度,避免过于稠密。

种子的质量也是关键,应该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育苗。

育苗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浇水并施肥,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然后,宿根蔗的田间管理也是关键。

首先,要进行适时的除草工作,以保持田间的清洁。

除草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喷洒。

其次,要注意及时的灌溉和施肥。

宿根蔗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要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

同时,定期施肥可以提供宿根蔗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

最后,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宿根蔗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袭,因此要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宿根蔗的健康生长。

宿根蔗的采收和储存也非常重要。

宿根蔗的采收一般在生长期结束后进行,可以通过割取或挖掘的方式进行。

采收后的宿根蔗应该及时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储存。

宿根蔗的储存要求温度适宜、湿度适度,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宿根蔗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宿根蔗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种植地、进行良好的育苗工作、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合理的采收和储存措施,可以提高宿根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宿根蔗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宿根蔗的健康生长。

只有科学管理宿根蔗,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宿根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镇康县旱地甘蔗种植高产技术 - 种植技术

镇康县旱地甘蔗种植高产技术 - 种植技术

镇康县旱地甘蔗种植高产技术-种植技术镇康县甘蔗种植90%以上的面积为旱地,由于冬春干旱的影响,严重阻碍着甘蔗生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春植栽培1.品种选择选择抗旱耐瘠、宿根性强、早中熟、丰产潜力大、糖份高、纯度高、纤维份适中的品种为宜。

选择我县着力推广的新台糖系列品种及经鉴定确认的蔗区良种。

2.技术要求槽深30cm,播幅宽30cm,槽心距100-120cm,土壤肥力低行距应小,肥力高行距应大,严格要求现挖现栽、开挖深沟、板土下种、闭垄、栽后填压、覆膜一次完成。

3.操作规程3.1开沟沿等高线开挖槽沟,槽深30-35cm,播幅宽30cm,槽心距100-120cm,挖到板土,不留松土。

3.2闭垄成槽植蔗沟的两端封闭[],形成槽形,如果植蔗沟太长,根据地形,隔10-20米,留一个20cm宽、30cm高的隔埂,形成若干个槽,以便保留水份,减少地面径流和水土流失。

3.3放种根据攻产目的,采取两行或三行接顶,芽朝两边,排放于沟底板土上。

3.4施肥若有堆厩肥,每亩使用3000千克,施盖于种苗之上,然后使用2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50千克普钙混合施于厩肥之上;若无厩肥,则将化肥混合施于种苗两侧。

3.5盖土将下一沟挖起的底层潮湿细土覆盖在上一沟的种苗上,覆土厚度4-5cm。

3.6填压覆土后,将土层压实(用锄拍紧)。

3.7化学除草下种覆土后,进行除草处理,每亩使用莠去津150-250克或阿灭净100-150克,兑水60千克,对沟内表土进行喷施。

3.8盖膜地膜应选择厚度0.008-0.012mm、宽度40cm的农用膜或除草型甘蔗专用膜,盖膜墒面为板瓦形,盖膜时要拉紧铺平,紧贴墒面,再用细土沿地膜四周边缘压紧、压实、不通风漏气。

4.田间管理4.1地膜护膜和揭膜应经常注意检查,发现裂口要及时用细土封口压实,部份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人工破膜辅助出苗,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雨季来临并结合小培土或施肥时揭膜。

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蔗糖产业是镇康县 的主要 支柱产业之一 ,全县七 乡镇 均有 种植 , 占全县六 大( 蔗糖 、 茶叶 、 咖啡 、 核桃 、 橡胶 、 坚果 ) 支柱产业 之首 。 在 目前全球不可再生资源 日渐枯竭 的形势下 , 甘蔗作为食 用糖 、 乙醇 、 生物肥 等产品的再 生原料 , 在 全县社会 经济 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1 5 0 0毫米 ,年 平均相对 温度 ,年平均 气温 l 8 . 9  ̄ c,最高 气温 最低气温为 一 2 . 1 ℃, 月平均最 高气温 2 6 . 6 ℃, 月平均最低 气温 1 3 . 6 , 无霜 期 3 3 3 天, 年 日照 时数 1 9 3 6 . 8小时 , 年有 效活动
农村经济总收入 6 . 5 4 亿元的 3 2 . 0 4 %, 农民人均蔗款 收入达 1 3 7 7 元 ,占农民人均 收入 2 7 8 2 元的4 9 . s %。蔗糖产业实现财政增收
6 1 0 0万元 , 占财政 总收入 1 9 2 8 4万元的 3 1 . 6 %。
业产 量 2 8 5 万吨 , 工 业入榨 量 2 6 0 万吨 ; 建 成蔗糖生产 线 4 条,
镇康县是 临沧 3 个边疆 县之一 ,也是临沧市与缅甸 边境贸 易合作 区的组成县之一 ,是云南省面 向西开放南桥头堡 的重要 前沿 。
镇 康县 甘蔗生产以山地蔗为主 , 虽然县委 、 政府高度重视 甘
蔗下 K t 3 2 作, 曾多年多次号召大力推广甘蔗下 田, 但全县本来 水 田面积就很少 ,加之广大干部群众传统性地需要满足 自 给 自足 的粮食需求 , 甘蔗下 田面积始终上不 去。目前山地蔗仍 占甘蔗 总 面积的 8 5 %以上 , 虽有灌溉 沟渠 , 但多数年 久失修 ; 主要还是靠 自 然 降水供 给甘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 ,其中相当部分是坡度 2 5 度 以上的陡坡地 , 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 , 整个蔗 区水 利基础条 件差, 蔗区水利条件严 重滞后 , 灌溉条件难 以改善 , 基本 上都属

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上造甘蔗收获后留在土中的蔗蔸(头、桩)上的蔗茅,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下萌发出土长成新的植株,经过人工栽培管理而形成新的一造甘蔗称为宿根蔗。

近几年来,广西南宁华侨投资区蔗区宿根蔗除少部分比新植蔗增产外,大部分宿根蔗减产20%-40%。

因此,找出宿根蔗低产原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宿根蔗实现高产、高糖、高效益已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

原因一、缺苗断垄。

1、新植蔗基础差种好新植蔗是宿根蔗栽培的关键。

对新植蔗的栽培要求是:改善地下根芽的生长条件,确保“三笋”(秋笋、冬笋、地下笋)的孕育成长;深耕浅种、合理密植,保证收获时每公顷有效茎数在82500 条左右,并且分布均匀;注意防虫、防旱、防涝和防倒,使宿根蔗蔸具有良好的根系和健壮的地下芽。

该蔗区栽培水平低,管理较粗放,很少施壮尾肥,造成新植蔗后期生长势弱,蔗蔸营养不良,断垄缺株严重,有效茎数少。

据调查,一般有效茎数仅为60000-75000 条/公顷,单产也只有60-75 吨/公顷。

2、蔗蔸越冬受害严重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我场绝大多数宿根蔗在砍收后都没有得到及时管理,越冬时间长,越冬造成的死芽、死蔸较多;倒伏的蔗蔸芽点外露,容易受到冻害而造成死芽;冬季食物少,老鼠活动频繁,经常在蔗蔸下打洞,啃食蔗芽;没有及时清园,病虫害多,碰到雨水多时,田间湿度大,蔗蔸伤口易受感染造成蔗芽甚至整个蔗蔸霉烂。

3、发株条件不良造成蔗蔸不能发株的因素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破垄松蔸质量差。

宿根蔗芽一般分布在表土0-20厘米的范围内,其中20%左右分布在表土0-10厘米的土层中,称为上位芽,这部分芽所处的环境透气条件较好,一般都能发株,但蔗苗纤细,根系分布不深,成茎率低。

还有80%左右的蔗芽分布在表土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称为中下位芽,这部分芽由于通气不良而处于休眠状态,如不松蔸则难以萌发;萌发出的蔗苗粗壮,成茎率高。

该蔗区没有破垄机械,也没有松蔸机械,当地蔗农只用小犁进行破垄,没有松蔸。

浅析提高旱地甘蔗产量和糖份的栽培措施

浅析提高旱地甘蔗产量和糖份的栽培措施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镇康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共有砖 红壤、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宗壤、石灰(岩) 土、紫色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12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水 稻土种17个,旱地土种29个。红壤居多,偏酸缺磷。 2.4 地质、地貌状况
镇康县地处横断山系南末端,属滇西南中低山窄谷地貌。县内 地质为属燕山运动以后发展起来青藏滇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西支 皱褶带,代表性构造有镇康复背斜及较多的次级断裂和皱褶。主要 地质构成为石碳系和三叠系喷出岩,扭压性断裂发育明显。其中, 白云岩组含牙形刺化石,厚242m,薄板状灰岩组含瓣鳃和腕足类 化石,总厚度370余m。地层分布除中生带白垩纪、古生带下寒武 纪和下三叠纪以外均有出露,但以古生代三叠纪~第四纪为主。 3 镇康县甘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是当前镇康县蔗糖生产上的一个 重大科研课题。目前镇康县甘蔗种植面积2.18万hm2,其中旱地蔗 1.74万hm2,占总面积的79.75%,这些旱地,耕作层浅薄、土壤瘦 瘠,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地影响到甘蔗的正常生长,旱地甘蔗单产 只达3.3t/667m2,甘蔗含糖份12.5%,与吨糖目标相差甚远。为了进 一步提高镇康县甘蔗单产,以至达到高产高糖目标,本文试图从镇 康县的土壤、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和甘蔗生长特点,就如何实 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提出个人浅见,以便抛砖引玉,为镇康县甘蔗 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从而实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 2 镇康县基本情况 2.1 区位状况
镇康县属于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 978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低海拔510m,最大高差2468m,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 数2 232.6h,日照百分率50.5%,平均气温18.8℃,最高年平均气温 26.6℃,最低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36.3℃,正常年无 霜期333天,年降水量1 600~2 000mm,80%降雨集中在5~10月, 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积累。绝大部份地区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湿润。 2.3 土壤状况

旱地甘蔗栽培技术分析

旱地甘蔗栽培技术分析

旱地甘蔗栽培技术分析郑观华Z a i p e i j i s h u甘蔗作为多年生实心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如广东、广西、云南等。

遂溪县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该县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的温度相对较高,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月-9月,当地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合甘蔗栽培。

一、选地与整地1、优选栽培地在遂溪县进行旱地甘蔗栽培的过程中,应当对栽培地进行优选,为后续甘蔗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由甘蔗的生长习性可知,其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绝大多数的土壤中均能成活,而想要实现高产的目标,就必须对甘蔗栽培地进行优选。

所选地块的土壤越肥沃越好,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土质疏松,便于排灌,具备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

2、精细整地当旱地甘蔗的栽培地点选好之后,为了给甘蔗健康生长发育创造出一个有利条件,应当进行精细整地。

要想使旱地甘蔗达到高产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升甘蔗本身的品质,应当采用深耕、深松的方法对栽培地进行处理。

借助深松整地,可以使犁底层土壤透水和透气性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助于改善土壤的性质,增强蓄水保墒能力,同时,随着深层土壤性质的改善,给甘蔗根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深耕深松整地过程中,可将翻耕深度控制在35cm 左右,可间隔2年进行一次深耕整地。

在整地后,可对地块进行耕作,借此来增强耕作质量,掌握好犁地或是耙地的时间,以土壤细碎作为标准,确保土壤墒情。

精细整地阶段,可向地块内施入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首选,施用量控制在2000kg/667m 2,并施入尿素和氯化钾,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 2和12kg/667m 2,借此来增强土壤的肥力。

一、选种与播种1、选择抗旱良种遂溪县进行旱地甘蔗栽培时,应当对选种予以高度重视,可将抗旱能力强的良种作为首选。

如粤糖93/159、粤糖94/128等。

其中93/159为特早熟、高糖分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产量相对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实现高产的目标,适宜广东省旱坡地种植。

浅谈提高旱地宿根甘蔗产量的途径

浅谈提高旱地宿根甘蔗产量的途径

浅谈提高旱地宿根甘蔗产量的途径
赵和平
【期刊名称】《临沧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根据沧源县旱地甘蔗发展状况,找出旱地甘蔗的生长特点,分析旱地甘蔗单产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提高单产的途径。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赵和平
【作者单位】沧源南华勐省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6.1
【相关文献】
1.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 [J], 伍宏;冯奕玺
2.提高云南旱地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几条措施 [J], 周艳飞
3.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 [J], 伍宏;冯奕玺
4.浅析提高旱地甘蔗产量和糖份的栽培措施 [J], 王顺有;于正文
5.提高云南旱地甘蔗产量和糖份的几条措施 [J], 周艳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旱地生态蔗园的管理技术 - 种植技术

旱地生态蔗园的管理技术 - 种植技术

旱地生态蔗园的管理技术-种植技术1.选用抗旱甘蔗良种。

选用桂11、云蔗89/151、桂糖89/5(17号)、粤糖79/177、ROC16号等抗旱优良品种。

2.改变植期,提倡秋植。

秋植栽培可充分利用秋季温润的自然条件,是保证蔗芽萌发、延长甘蔗生长期夺取旱地高产高糖的有效措施。

下种时间:9月上中旬。

这样秋蔗出苗后可以利用11月前后的气候资源,在最冷月前或霜冻到来之前完成扎根、分蘖而不拔节。

3.采用节水抗旱技术——深沟板土栽培。

①沿等高线开挖植蔗沟,以利保蓄降水。

沟深30厘米,播幅宽25~30厘米,沟心距90~110厘米,土壤肥力低行距宜小,肥力高行距宜大。

沟底宽(播幅)要保证,挖到板土,不留松土。

②闭垅成槽:植蔗沟的两端封闭,形成“槽”状。

若植蔗沟太长,则可根据地形,隔10米或20米,留下一个20厘米宽,30厘米高的隔埂,形成若干个“槽”,以便于截留保蓄降水,减少地面径流和水土流失。

③放种:采用三芽苗或双芽苗,芽朝两边,排放于沟底板土上。

④施基肥:每亩使用20千克尿素,20千克锍酸钾,50千克普钙混合施入。

⑤盖土:覆土厚度3~5厘米。

⑥化除:选择早晚或土壤潮湿情况下,每亩使用40%莠去津150~200毫升或阿灭净100~130克,兑水40~60千克,均匀喷施于植沟土壤表面。

4.加强田间管理。

旱地甘蔗田间管理要做好节水抗旱、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①秋植甘蔗要追施过冬保暖肥:在施足肥的基础上,在11月底12月初每亩施用20千克尿素,并进行浅覆土。

有条件灌溉的蔗区还应适当灌水,湿润土壤,增强抗寒能力。

②重施攻茎肥:次年5月底、6月份,进入雨季,旱地甘蔗进入伸长期,重要施攻茎肥,亩使用尿素40千克,普钙20~30千克,条施于蔗沟,然后进行覆土,避免肥料挥发。

③病虫害防治。

在甘蔗管理中,()随时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

对下种后易受白蚁危害的要在甘蔗栽培下种时,亩使用3%甲基异柳磷、5%丁硫克百威等药剂3~5千克与细土混合施入蔗沟再覆土;甘蔗生长前期有螟虫、金龟子为害蔗地,枯心苗未大量出现前(一般3~4月),每亩选用3%甲基异柳磷、5%丁硫克百威或5%杀死双等颗粒剂3~5千克与细土混合均匀施于蔗株基部覆土。

镇康甘蔗产业发展的思考

镇康甘蔗产业发展的思考

镇康甘蔗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要:进入新的世纪,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镇康蔗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高优蔗园建设,但也同样存在有不利于发展的制约因素。

要努力推动这些蔗区的甘蔗种植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

2010年甘蔗种植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府的推动与帮助下,蔗区规划将近一步扩大。

本文就镇康甘蔗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浅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镇康县从年发展甘蔗产业,这些蔗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建设高优蔗园。

由于甘蔗见效快,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蔗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甘蔗种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也是蔗农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进入新的世纪,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镇康甘蔗产业发展依旧存在管理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

所以要努力推动这些蔗区的持续发展,以促进甘蔗产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

一、目前发展甘蔗产业的有利因素1(一)自然资源条件镇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热区土地面积万亩,年降雨量—毫米,年平均气温℃,全年无霜期天、全年日照时数小时以上,是甘蔗生长的适宜区。

(二)人力物力等资源条件到2010年,共建设有蔗区亩,蔗区人口万人,其中劳动力万人,人均亩,劳动力较为充足。

在交通方面,甘蔗原料运输道路逐步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种蔗乡镇村村组组通公路,蔗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全县拥有各类拖拉机台,农业排灌机械台,农用汽车辆,甘蔗运输专用汽车辆,为甘蔗生产的发展和砍、运、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从技术条件看,近年来,镇康县为了适应甘蔗生产的快速发展,设有甘蔗技术推广站,两个糖厂,内设农务科共人,甘蔗种植村配有甘蔗技术辅导员人,通过多年的种植,老蔗区对甘蔗种植技术及新技术的推广有较好的基础。

(三)绿色禁毒工程带来的发展机遇为从根源上铲除毒品,由中方提供技术援助、农业指导以替代毒品罂粟种植的“绿色禁毒工程”在中缅边境开展。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蔗田平茬是指在田间平整地面时,将秸秆、残根和土壤打散,使其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而宿根蔗平茬技术是在平茬基础上更进一步,在田间种植蔗根的同时保留部分蔗根,再次覆盖在土壤上面。

这项技术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和减少田间劳力。

1.提高甘蔗产量:宿根蔗平茬技术可以增加蔗根的含量,从而提高蔗根的生物量和产量。

同时,在蔗根下面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这些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甘蔗生长的营养和水分来源,促进蔗株生长,提高产量。

2.改善土壤环境:宿根蔗平茬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调节土壤温度。

蔗根的残留物可以层积在土壤表层,使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更强。

3.减少劳动力:宿根蔗平茬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田间操作次数,简化田间管理流程,缩短耕作周期,节约人力和物力。

4.环保效益:宿根蔗平茬技术可以减少翻耕次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宿根蔗平茬技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需要掌握合理的技术方法。

宿根蔗平茬技术不是简单的保存蔗根,而是需要在平茬的同时控制蔗根的数量和分布,同时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和种植蔗种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

其次,需要注意应用效果。

宿根蔗平茬技术可以提高蔗根含量和产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容易导致盐碱化、土层板结、虫害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控制。

最后,需要注意科普宣传。

宿根蔗平茬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让农民了解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效益,提高广大农民对宿根蔗平茬技术的认识和意识,加快技术推广和应用。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宿根蔗平茬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宿根蔗平茬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主要的特点是在蔗田进行平茬处理之后,不
拆毁蔗根,直接在田中种植新一季的蔗秧,从而实现蔗田的连续生产。

其应用效果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蔗田产量和质量
实践证明,宿根蔗平茬技术能够提高蔗田产量和质量。

由于不拆毁蔗根,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保护蔗根的完整性,增加新秧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养分。

同时,由于蔗秧生长在平茬处,光照和气温条件更加适宜,能够保证蔗秧的良好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蔗田栽培方式需要每年重新翻耕和平整土壤,这样会导致蔗根的破坏和萎缩,降
低产量和质量。

而宿根蔗平茬技术不需要进行翻耕和平整土壤,不但能够保持蔗根的健康,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改善土地环境
宿根蔗平茬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改善蔗田的土地环境。

由于不拆毁蔗根,能够保护土壤
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并使土壤肥力逐年增加,从而有利于土地的保育和永续利用。

四、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蔗田栽培方式需要每年重新翻耕和平整土壤,土地的裸露程度较高,易引发土地
退化和水土流失。

而宿根蔗平茬技术不需要进行翻耕和平整土壤,能够保持土地的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宿根蔗平茬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其应用可以
提高蔗田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地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提高农业生产效
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镇康县旱地宿根蔗低产改良及栽培措施作者:张太华周德智(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 近年来,镇康县蔗区旱地宿根蔗面积增加、减产突出,然而旱坡地、宿根蔗的耕作条件较差,甘蔗的单产和糖分较低,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了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广良种良法,大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蔗糖业的竞争力,确保旱坡地甘蔗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是当前当地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

因此,找出宿根蔗减产因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宿根蔗进一步增产、增糖、增效益势在必行。

[关键词] 旱地甘蔗宿根低产栽培措施[中图分类号] S5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52-02甘蔗是多年生作物,上季甘蔗收获后,遗留在地里的蔗蔸(甘蔗根桩)的地下芽,在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条件下萌芽长成的新植株,经过栽培管理而形成的一茬甘蔗称为宿根蔗。

宿根甘蔗栽培具有省工、省种、省成本,且早熟、高产、高糖,深受蔗农的欢迎。

宿根蔗栽培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镇康县旱地宿根蔗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占总植蔗面积的60%以上,除少部分比新植蔗增产外,大部分宿根蔗产量仅在3.1~4.5吨。

旱地蔗是发展原料蔗的主要面积途径,因此种好旱地蔗十分重要,特别是镇康县98%的蔗区是旱地,而旱地宿根蔗管理粗放是阻碍旱地蔗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提高旱地宿根蔗,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使宿根蔗实现高产、高糖、高效益,成为蔗糖产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一、镇康资源情况1.气候资源镇康县属于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春秋温暖,四季分明,干湿季节分明,全县平均气温在18.2℃~19.4℃之间,全年各月平均气温≥10℃,且春季回暖快,最冷月(1月)一般年份都在0℃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6、7、8三个月,一般在23~24℃,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雨季来临前的5月份,多在34~36℃之间,怒江峡谷和南捧河尾海拔800米以下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

镇康县全年无霜期长达335天。

全县历年平均降雨量1611.4毫米,相对湿度76%,雨季降雨量1401.1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7%,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开始至11月结束。

年日照时数1925.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10℃的积温6813.3℃,日照充足,光质好,太阳辐射量达125.39千卡/平方厘米,境内有大小河流42条,海拔在165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在17~18℃,坡度在15.1~25℃的可植蔗面积达70万亩。

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当、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宿根甘蔗生长。

2.土地资源镇康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位于临沧市西部,东经98°40′19″至99°22′42″,北伟23°37′14″至24°15′32″,县界周长318.66公里,全县面积共25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084亩,其中:水田78543亩)占25.3%。

海拔在900~1400米左右的勐堆、南伞蔗区近几年来开恳了部分土地种植甘蔗,增加种蔗面积18万亩;目前镇康县旱地甘蔗种植面积已占总植蔗面积的76%,旱地甘蔗种植水平的高低在镇康县“二次创业”和糖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镇康县旱地蔗单产低、含糖份低,旱地甘蔗产量不稳定,一直困扰镇康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镇康县旱地甘蔗的生产现状1.品种方面镇康县旱地甘蔗品种老化严重,对甘蔗品种的地域性、时效性和栽培技术以及当地蔗区的生态条件缺乏全面了解,忽视品种时效性推广,品种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甘蔗良种的发挥,必须因地制宜加强甘蔗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管理才充分发挥蔗农、企业推广应用良种的生产积极性,推动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种植宿根年限方面镇康县旱坡地蔗面散点多,蔗区公路距糖厂干线较远,原料进厂成本居高不下,与其他经济作物竞争突出,多数旱地蔗多年连作,种植年限长达5~6年,长期连作导致土地肥力逐年下降,病、虫、草、鼠逐年加重。

因此,旱地蔗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

3.种植技术方面镇康地处边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多,受经济社会条件制约,科学种蔗意识淡薄,种蔗技术多年来滞留在“人畜开沟、行距过窄、免耕少耕”的种植模式,导致旱地甘蔗土壤肥力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4.管理方面由于镇康县半年干旱、半年雨水的气候,蔗农完全是“雨养甘蔗”的依赖思想,由于种植时大多是“免耕开沟”,发株后追肥一次,化学除草一次,防蚜虫危害一次,属于典型的少耕,又免去了重要的种植管理环节——培土作业,导致甘蔗产量低的现象逐年突出。

三、镇康县宿根蔗低产的原因1.旱地甘蔗栽培技术不到位旱地蔗“少耕法”栽培,是由各先进成熟的单项技术高度信约构成的完整措施,它包括选用良种、深沟板土开种植沟、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增施底肥、化学除草、科学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等一系列增产、增塘措施。

因此,种好新植蔗是旱地宿根蔗高产、高糖的首要保证。

2.管理不及时,缺苗断垄旱地宿根蔗发株主要是在土表下10~20厘米的蔗桩芽的发株,成茎关系最大,栽培上设法促进这部分的萌芽。

由于上茬甘蔗种植技术不到位,加之砍收后管理粗放,断垄缺苗严重,有效株数少,随着连作年限增加,有效茎减少,产量下降幅度增加,据调查,有效茎分别在3500~4000条/亩,单产在2.5~5吨不等。

3.干旱、病虫害影响旱地宿根蔗造成蔗蔸发株不良的因素,一是虫害。

主要是有白蚁、金龟子、暝虫、食根蚜虫等地下害虫。

二是病害。

主要是凤梨病、褐条病、梢腐病、赤腐病、矮化病等。

三是干旱。

蔗株在受干旱后蔗头失水,蔗芽干枯致死,由于土壤水份不足,地直蔗芽萌动出土延迟,从而增加受虫害致死的机会。

4.生理成茎率低旱地宿根蔗的地下蔗芽是一个活体,需要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一切妨碍其生理机能的都能使它变弱至死。

土壤空气不足切口溢泌汁液,加之细菌的作用,致使萌芽缓慢,砍收时蔗头过高,上部芽先萌动而抑制下部芽的萌发,产生顶端优势,造成蔗株苗出苗参差不齐,部分强弱不均,产生生理性死亡。

5.追施肥料不足生产生理死亡甘蔗是C4作物,生物产量高,宿根蔗需肥量大,发株盛期需肥开始增大,开始亩施三元素复合肥80公斤中尿素40公斤锌硫磷2公斤,及时深耕培土覆盖肥料,保证前期养分供给是提高宿根蔗产量的前提。

四、解决旱地宿根甘蔗低产量的对策1.种好新植蔗,确保出苗而壮旱地新植时,在选择宿根强、高产高糖品种的基础上,精心整地合理密植。

选用《云南双高甘蔗标准化综合技术》,“旱地甘蔗”曹植法节水旱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2.旱地宿根甘蔗丰产管理2.1要坚持适时收砍,快锄低砍,蔗叶还田,保护蔗蔸,实行宿根蔗地膜覆盖。

2.2适时开垄松兜,施足肥,宿根蔗在深松根兜后蔗株苗萌发到适当基本苗时及时施足基肥,生长后期选择雨后及时补施壮尾肥一般亩施尿素20公斤,以维持甘蔗中后期生长和增加下地蔗蔸芽位孕育。

3.“四早”的宿根栽培管理宿根蔗生长其特点是一个“早”字即:早发株、早分蘖、早封行、早生长拔节,易早缩尾,早成熟等。

相应的栽培管理必须贯彻早开垄松土,早施肥灌水,早查苗补苗,早防虫以及适时清园和埋垄等措施。

3.1早清园,就是上茬甘蔗收获留在蔗园中的蔗梢、残茎、叶等。

采用火烧叶清园,能烧死蔗头高位芽,烧死在蔗叶残茎中越冬的害虫和病原菌,同时能增加蔗园的有效磷钾肥。

3.2早开垦松蔸,收获后清园结束,及时开垄松土,松蔸要求靠近蔗头周围的土壤翻松,把土壤晒白分化,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土壤分化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蔗芽萌发。

3.3早施肥回土,回土的同时结合防治地下害虫。

利用“甘蔗专用肥”作为基肥,用量与新植蔗基肥用量相同。

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80公斤,尿素20公斤,加5%棵棵无损4公斤均匀施用,并用碎土回垄盖过蔗头,使细土与蔗桩紧密结合。

3.4早查苗、补蔸,开垄松蔸后及时检查缺株断垄,发现垄间30厘米以上蔗株死亡的及时分蔸移补,或选用同一品种进行挖穴补植,对挖穴补植的要施足基肥,浇足定根水,也可采用预育苗进行补植,齐苗后或育苗补植后要及时分次追施追肥,做到补植后的幼苗成为有效茎。

3.5早培土,防治病虫草鼠害。

宿根蔗早发快发,管理上要比新植蔗提早,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雨水来临时重施肥的基础上,进行高大培土,培土要求15-20厘米高,土培于植株间,培完土后及时化学除草,选用40%莠去津200毫升加8%敌草隆100毫升兑水喷雾或80%阿灭净150克作早期土壤处理,以防除杂草。

3.6适时剥叶,去除无效分蘖,剥叶有利于蔗园通风透光,去除无效分蘖及茎基部枯黄叶可促进养份供给,加快蔗茎生长,增加糖分和增强抗倒伏能力。

五、推广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宿根蔗降解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推广的技术,它具有省时、省工、保水、保肥等特性,据勐堆大帮东冬植蔗覆盖观察,全覆盖比常规覆盖出苗提前近20天,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增加基本苗。

六、结束语宿根甘蔗性状的表现不仅取决于本身的遗传特性(由种性决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生产技术措施的目的,就是通过选用良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与良种种性相适应的先进栽培技术,一方面通过改善环境因素,为宿根甘蔗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则通过调节宿根甘蔗本身的生长发育,使之适应环境,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其优良种性,获得高产。

如何透过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耕作管理等)的影响,探明性状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性状间的相互间的关系,以此制订出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指导大面积甘蔗生产,以提高甘蔗单产,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水利设施未解决前,建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例如:调整作物布局,用部分低产稻田改种甘蔗;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质和磷、钾肥;早植,催芽,地膜覆盖栽培,雨后抢种等,为宿根甘蔗早生快发创造适宜条件;早施肥早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充分挖掘利用4~5月份的温光水资源;封畦蓄水,蔗叶盖畦保水,9~10月份遇旱引水灌溉等,使甘蔗全生长期都有较大的生长速度,以夺取较大的单径重,全面提高甘蔗单产。

参考文献[1]戚经人.苏广达等.甘蔗.广东科技出版社.[2]苏广达等.甘蔗栽培生物学.轻工业出版社.[3]张跃彬等.云南双高甘蔗标准化综合技术.云南科技出版社.[4]李杨瑞.现代甘蔗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