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工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工业化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工业化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在带给中国工业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再工业化成为后危机时代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再工业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地区、日本九州产煤区等重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问题提出的。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了微软、西门子等大型跨国巨头的空前发展之时,也滋生了“去工业化”投资模式的蔓延。
以高速膨胀发展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逐渐绑架了全球工业,一时间对能够攫取暴利的金融投资的热情形成狂流,实体企业趋之若鹜地向金融帝国转变,CDO、CDS成为投资者追捧的谋利工具。
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战略密不可分,放任的金融创新、金融扩张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巨擘破产、国家债台高筑。
为复兴经济,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可再生能源、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
2009年9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报告,提出要加大投资,恢复美国基础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催生在清洁能源、先进汽车、卫生保健等国家优先领域的重大突破。
2009年年底,奥巴马发表声明,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
这表明,后危机时代,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再过度依赖金融服务这一虚拟经济载体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同时,欧盟实施“未来工厂伙伴行动”,德国制定《未来政策战略》,英国推出《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法国制定《国家研究与创新战略》,加拿大出台《2009经济刺激计划》,澳大利亚启动《创新投资跟进计划》,各国纷纷制定国家战略,重塑实体经济,力求在后危机时代中占领科技制高点,用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者:闫敏文章来源:每日经济观察报点击数:861 更新时间:2009-3-19一、当前工业运行的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工业增长下行压力增强,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8%,接近7年来最低水平,按可比天数计算,增长5.2%,仍低于上年12月0.5个百分点。
若考虑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冰雪灾害)的因素,今年1-2月工业生产形势更为严峻。
尽管如此,工业运行中亦不乏亮点。
(一)工业增长低迷一是重工业生产下滑速度快于轻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重工业增速从2008年3月份17.8%的高点下降到11月份的3.4%。
2009年1-2月,再创新低,仅增长2.7%,低于轻工业3.8个百分点。
本轮经济增长以重工业长足发展为特征,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比重逐步提高,其增长急剧下跌,引起工业生产快速下滑。
二是产销情况不容乐观。
1-2月,工业品产销率为97.2%,比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产销情况不佳,表明库存积压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下行。
2月份,在市场供求关系与翘尾因素影响下,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二)行业分化明显一是采矿业保持快速增长。
1-2月,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以及其他矿采选业分别增长13.2%、13.6%、18.1%和30.4%,增速处于39个行业前列。
二是消费品行业增速较为平稳。
由于消费品需求弹性系数较小,近期波动不明显。
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接近10%,饮料、烟草业增速均高于上月水平,纺织、皮革等行业增速与上月持平。
三是原材料制造业继续下行。
受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影响,原材料产品产量仍在减少,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下降9.5%,焦炭产量下降6.3%,钢材中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的棒材、中厚宽钢带、热轧窄钢带等产品产量分别下降10.4%、6%、4.8%。
四是部分机电行业跌幅居前。
由于近期出口形势恶化,占出口比重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锐减,导致相关行业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挫。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论文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论文:汽车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和能源问题,因此汽车节能减排问题近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论文篇一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摘要:汽车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和能源问题,因此汽车节能减排问题近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的状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09-02一、研究背景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能源总体供应短缺,并且呈现多煤、少气和缺油的特点。
汽车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石油产品――汽油和柴油。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
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达2945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2.6%,预计2020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70%,能源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耗的燃料以两位数比例逐年增长,汽车交通成为我国成品油的主要消耗领域。
据预测2015年,汽车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将达到2.5亿吨,届时我国石油短缺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机动车污染排放对我国大气质量,特别是城市大气质量形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全世界积极行动,我国政府也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CO₂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这将对我国汽车工业提出严峻的挑战。
要解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持续恶化的问题,我国汽车必须在节能减排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二、2011年~2015年我国汽车主要工业指标预测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即以进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根据我国汽协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826.47万辆,是2000年207万辆的8.8倍,完全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
汽车十二五规划
汽车产业“十二五”要面对十二大挑战在15日结束的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在5万余字的规划纲要中,共6处提及“汽车”,涉及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等。
中国汽车报社产业经济研究院在研究《规划纲要》精神后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将面对12大挑战。
挑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前景。
以下为研究报告全文。
挑战一:规模集中没有规模集中就没有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
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的年产销量也仅有350万辆,与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相比,仍属“中小企业”。
“十二五”期间,如何有效实现规模相对集中,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自汽车工业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大规模,从早期的福特、通用,到后来的大众、丰田,无不以持续扩大规模为重大目标;就连长期坚持生产高档车的奔驰、宝马,也始终不遗余力地扩大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也的确证明:不管公司采用什么竞争战略,不管公司产品定位如何,凡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就较大,长期抗风险能力就较强,在价值链各环节获取和利用资源的优势就多。
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里,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不仅不会好转,压力反而会大大增强。
这种压力一方面来源于外国竞争对手更大力度的挤压,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在成本等传统优势的弱化。
因此,在新的竞争压力面前,我们更需要借助国内市场的巨大优势,充分获取规模效益优势,以提升生存空间。
挑战二:品牌建设没有国内著名品牌,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市场溢价能力;没有世界著名品牌,将失去在全球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
一个没有世界著名品牌的产业,就不能称之为强大的产业。
这些,都是国内汽车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判断。
然而,我国汽车企业和产业的一个痛处,恰恰就在于品牌建设不到位。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独特性,决定了汽车品牌整体优势偏弱。
其主要表现,一是普遍缺乏长期的市场积累,还有不少品牌是近几年才刚刚建立的,影响力特别是国际影响力较小;二是缺乏与企业品牌战略愿景相适应的产品能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紧迫,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包括出口规模、主要出口市场、出口车型等方面;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如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等;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品牌认知度等。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出口量逐年攀升。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舞台,其出色的性能、创新的科技和环保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过去的五年里以年均超过%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欧洲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然而,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无疑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构成一定压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充电设施等存在差异,这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不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高科技、新经济与全球化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三重联动对策
so p sbente b i f np  ̄ on o il i h #oiz o mc s s a
主题 词 :汽 车s Au o tv n u t y De e o me t Co n e m e s r p c wo d : t mo i e i d s r , v l p n , u tr a u e
科 技全 球 化将 成为 2 世 纪 的新 潮流 .是 知识 经 1 济 时代的必 然结 果 ,也是 经济 全球 化 的组 成部 分 。科 技全 球化趋 势将 给科 技相 对落后 的发展 中 国家带来两 种发 展结 局 ,即可 以为之带 来跨 越 式发 展的新 机遇 、 也可 以给其 带来 更大 的风 险。 在科技 全球 化进 程 中能否趋 利避 害 ,关键 在于 根 据各 国不 同的 国情选择 一 条正确 的发展道 路 ,形 成 自 己的发展 模 式 。针对 我 国汽车工业 的实 际’ ,采取 隋况 “ 市场 与技 术联 动”的对策 .应该是必要 的和可行 的 采取 这一 对 策可 以达 到两个 目的 一 方面 ,可 以 培育 国 内市场 ,变 潜在市 场 为现实 购买 力 .为汽 车企
国汽 车工业 与汽 车工业先进 国家在科 技上 进行更 广泛 、睬^ 和有效地 合作 ,从而不断提 高我国 汽车产 品的 国际竞争
力 .使我 国汽车工业尽快融^全球化进程。
Ab t a t sr c :Ch s a b fc g . h h c a e g s f a h e h c ma h l e a i vi t e h l n e o h g tc ,n w e o o a d l b J ai n f r J i e i l n , t l c n my n go ai t a e o n d n z o t
回顾入世五年 中国汽车仍面临诸多挑战
高 , 自主品牌轿车仍只 占市场的两成左右 ; 但 加上
生 产 的都 是 中低 档轿 车 ,销 售额 占市场 不 到一 成 ; 我 国汽 车 出 口量 远 远大 于进 口量 , 出 口额 只有 进 可 今年 1 2月 1 1日是 中 国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五 周 年 纪念 日。 回顾 人 世 5年 , 国汽 车业 的发 展历 中
此低的比例 , 有专家分析认为, 人世后汽车零部件的 价格 更便 宜 , 企业 可 以实行 全球化 采 购 , 且通过 与 并 跨国公司开展合作 , 用最低的成本获取先进的技术 , 增加 产 品 的技 术 含量 。但不 搞 自主研 发只 能是 眼看 着核心技术仍牢牢掌握在外方手里。
道的局面 , 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汽车 出口方
2 0 ( 2) 2 8 06 1 总 0
有些单薄。 中国汽车产业应协调发展 , 亟待提高 自主 创新 能力 。 自主研 发没有 任何 捷径 可走 。
我 国汽车 工业 的研 发经 费支 出 占销 售 收人 的百 分 比 , 20 在 00年 达 到最 高 , 1 %,0 1年 就下 降 为 . 20 9
年内增长 3 ,世界排名从第八位上升至前 3 。 倍 位 中国国 内汽车 贸易出 口额 自 20 年起 每年 增长 01 1%。05 5 20 年达 20 0 亿元。0 5 , 20 年 中国汽车进 口贸 易额超过 10 8 亿美元。 目前 , 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
轿 车大部分是依靠技 术引进 和合资开发的 国外品 牌, 实质上成为世界汽车巨头 的 “ 组装车间” 。
为 1 8 之 后几年 变 化不 大 。 . %, 3 面对 自主研 发经 费如
中流击水正当时
持产品经营与资本运 作两条腿走路 。 神龙公司迎接挑 战的战 略思路 是
a,
出贡 献
威 本水平 的显著提高 .增强竞争实力
— —
在WT O框架内 . 尽快制定和 出 点 ,努力培 养核心 竞争能力 。
转变发展模式 优 先内涵扩张 坚
一
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第 .为汽车工业健康 快 速发展创造 良好的政策环境 。 从东风汽车集 团 自身 的角度来 看 .
( 本文根据 刘卫 东总经理在^世一
国汽车工业的核心 竞争 能力 在 国际汽 我们认 为 ^世不是 车产业链中 占有重要 的一席之地 争取 成 为世界汽车制造 业的大国=
狼
来 了 而是 我们对 中国 施 作为中国汽
一
牢 固家用轿车的市场地位 坚持实 精 品名牌 战略 .打造 中国家轿第
品牌 即 第 的品牌质量 第 的
标
第一的性
能价格此 、第
的中国家轿品牌
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基本 策略
以提 高 市 场 占 有 率 和经 济 效 益 为 目 充 分 利用 现 有 的 生 产 能 力 和 资产 存
双赢。为此 要 为外资创 造更为优 良的 在竞 争与台作 中发 展 自己 软硬环境 制订 更优 惠的引资政 策 有 迎浪 冲击 。
所说的那样. 既不夸大冲击 也 不低估 WT O的基本原则 将会对中国汽 车工业 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定信心
动 力。
要认清形势
坚 的发展产 生 良好的促进 作用 :
一
把挑战变为机遇
把压力变为
是促进中国汽车工业 产业 整合的 加快对 国内汽车工业散 乱 、差
汽车业转型升级-自主还是合资
汽车业转型升级:自主还是合资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汽车产业的特点以及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分析汽车产业发展自主的方式。
重点论述了“合资自主”与“本土自主”的竞争关系,最后着重指出要推动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化。
关键词: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自主合资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白1999年以来的九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中国汽车界迎来了“本土婴儿潮”,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各大合资车企和本土车企纷纷推出自主品牌。
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构的演变,合资车企与本土车企的竞争必然越发激烈。
一、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汽车制造涉及机械、电子、材料、工业设计等多领域基础科技,先进汽车制造工业对于一国的工业水平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相继实现了整个产业水平的升级,其中汽车制造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为了推动汽车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各种政策,引进了合资车企,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本土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20多年过去了,国外车企在中国市场赚取了超额利润,而“以市场换技术”仍然停留在假想阶段。
当今汽车制造核心技术多掌握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手中。
我国本土车企技术实力不足、品牌缺乏竞争力、配套体系尚不完善。
然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五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自身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
伴随着中国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汽车工业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
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对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决定作用。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 , 车 制 造 业 的全 球 化发 展 趋 有 待 于进 一 步拓 展 , 0 7年 汽 车 大 力 的支 持 。 汽 20
势, 以及 世 界上 著 名 的汽 车零 配 零 部 件( 括 轮 胎 、 风 玻 璃 等 ) 包 挡 件 企业 也纷纷 在 中国建 立独 资或 出 口总 额达 2 5亿 美 元 占当年 总 8 合 资 企 业 , 又给 本 来 弱势 的我 产 值 的 三 分 之 一 。 这 国汽车零 部件 工 业 带来 巨大 的挑 战 。 了进 一步 了解 我 国汽车 零 为
就 进 入 了高速 发 展 阶段 , 20 7 .%。汽 配 品 种 从 汽 车 部 件 ( 业 的发 展 ,中央 和 地 方政 府 都 先 到 07 45 离
年 我 国汽 车产 量 已超 过 80万辆 合 器 、 0 变速 器 、 动 轴 、 动 器 等 ) 后 出 台 了一 系 列 优 惠 政 策 , 括 传 分 包
一
、
我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 件 产业 列 为 国民经 济发 展 的支柱 长 的一 段 时 期 内 , 国汽 车产 量 产业之一, 并规 划 在 “ 一 五”期 十 和 汽 车保有 量仍 有 相 当大 的发 展 间 , 我 国培 育 一批 具 有 国际优 空 间 , 为 我 国 汽 车零部 件 工 业 在 这
维普资讯
矗 ■{ E N AD D
荤 徽
● 潘 敏礼
成都 瑞迪 机 械有 限 责任 公 司
桶鳓
棚 薯 与 接 战
汽 车 工业 已被 国家 列为 我 国 车 零部 件 生产 企 业 已有 80 多 争使 我 国成 为世 界 汽车零 部件 的 00 经济 发 展 的支 柱 产 业 之 一 。自上 家 , 业 人 员 近 50万 , 现 工 业 供 应 基地 。 为 支 持 汽车 工 业 , 从 0 实 尤 世纪 9 年 代 开始 , 国汽 车 工 业 产 值 达 6 0 0 我 7 0亿 元 , 2 0 比 0 5年 增 长 其是 自主 品牌 的整 车和零部 件 企
推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这意味着住房、汽车和养老是我国中央政府认可的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政策手段。
同时,也提到“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此外,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汽车消费议题,明确要求“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
以上都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汽车行业发展,尤其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
未来,在各层级政府的产业政策中,还会继续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政策和资源倾斜。
2. 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尤其汽车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大,地方政府具有发展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强烈冲动。
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发展是长期困扰战略性新兴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李善同等人梳理汽车产业的政策指出,即便中央提出了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但是地方政府仍旧出台了刺激本地机动车消费与本地汽车产业保护政策。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是当前我国车企面临的、但又无法解决的重要制度性障碍,需要通过政府内部的制度完善予以支持。
(二)产业与技术发展环境分析1. 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 其产业链也不断成熟。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是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382倍。
同时,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我国汽车产业销量的25.6%。
在出口方面,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数据亮眼,出口量达到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
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出口汽车总量的21.8%。
2. 自主品牌发展迈入新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近年合资品牌汽车开始走下坡路。
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四家头部合资车企的销量均出现下滑。
相反,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方面,我国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自主高端品牌也不断推出,品牌形象上升,打破了自主品牌15万元的“天花板”,抢占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新赛道。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速我国汽车工业发展
是说 ,我国汽车工业 的增 幅是 国家 创 新取得 了明显 的成绩 。如乘用车
G P增幅的 1 5 D . 倍左右 ,是世 界汽 产品先后推 出A6 .TD 、 2 5 I红旗卓越
20 0 5年我 国汽车 产销分 别 为 车产量 增幅的 l 倍左 右 , 0 属于 高速 者 以及一汽佳 星等 系列车 型 ,产品
用车 产销 分别 为 3 0 3. 9 7万辆 和 车产销量增 幅不大 ,而我国的汽车 产量约6 万 辆。 0 商用车新产 品当中,
37 1 9 . 万辆 ,同 比分 别增 长 1 .3 尤其是 载货 汽车 、汽车和客车 的产 自主知 识产权 的产 品 占绝大 多数 ; 9 7%
, o / 我 国国 民经济的增速 ,成为其他行 民收入每增加 lo 机动车拥有量就 计划 的建设 出 口基地 。国 际上大部 业的领头雁 。尤其是 “ 十五”期间 会增加 10 %~19 %, .2 .5 人均 国民收 分 汽车零 部件 跨国公司 已通过合作 00 00 我 国汽车 工业 属于高 速 发展 阶段 。 入达到 10 ~2 0 美元 时,汽车尤 或合资等方式进入 了我 国 ,他们 的 继20 0 4年我 国汽 车产销双 双达到 其是小 车拥有 量增长进入高峰期 。 介入进一步提高 了我 国汽车及汽车
5 0 7 万辆和 5 5 8 万辆 , 比分 增 长 。 据 国 家 汽 车 制 造 商 协 会 品种共计 1 0 7 .7 7 .2 同 6 余种 ;全年 自主品牌 别增 长 1 .6 2 5 %和 1 .3 3 5 %,其 中乘 ( I A) O C 统计 分析 ,近 2 年来世界汽 和 自主开发 的本地 化 “ 洋品牌” 的
06 .%和 0 7 %。 .5
我 国汽车 产销量 2 0 年达 到 5 0 04 0 万 自身的品牌 优势 ,在市场上取得 了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 国汽车 产业 发 展 面 临 机遇 与 挑 战并 存 的形 势 ,机 遇主 要 来 自 3个 方 面 ,一 是 我 国正 处在 汽 车普及 发 展 阶 段 ,汽 车 消 费 仍 有 巨 大 的 市
场空 间 ;二是 新 兴 产 业 发展 为 我 国创 造 了与 汽 车 强 国平等 竞 争 的机 会 ;三是 节 能 与新 能 源 汽 车 被 定 为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之 一 ,为 我 国 汽 车 产 业 转 型 升级 指 明 了方 向。
1 汽 车 产 业大 而不 强
就我 国汽 车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而 言 ,在 拉 动 就 业 、贡献税 收 、保 证 GDP增 长 等方 面都 发挥 了显 著 作用 。近 10年 来 ,自主 品 牌 汽 车 得 到 长 足 发 展 。 汽 车工业 自主 发 展 能 力 已经 从 一 般 的 整 车 开 发 , 发展 到核 心 部 件 的 升 级 、综 合 性 质 的 提 高 和 品牌 的持 续建设 ;汽车产 品升 级换 代 提 速 ,产 品 线 日益 丰 富 ,并 已开始 向中高 档 产 品延 伸 ;节 能 与新 能源 汽 车也在 稳 步 推进 。通 过 近 1O年 的 自主 研 发 和 示 范运行 ,我 国在动 力 电池 、驱 动 电机 等 关键 技 术 领域 取得 了明 显 进 步 ;通 过 实 施 严 格 的 乘 用 车 燃 料 消耗量 限值 标准 和鼓 励 小 排 量 汽 车消 费 的 财政 政策 ,汽 车的 油耗 明显 降 低 ;企业 兼 并 重 组 的 力度 加 大 ,前 3家 汽 车 企 业 的生 产 集 中度 已经 达 到 了 近 50% ,行业 组 织结构 进 一步优 化 。
汽车发展3000字论文
汽车发展3000字论文篇一:汽车发展论文浅析汽车工业的发展韩陈辉建筑工程学院土木1124 1121407408摘要:人类亲手推动了汽车的发展,也亲眼见证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汽车在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汽车工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中国汽车业任重而道远,因此汽车工业要在工艺上创新,技术上突破,管理上优化,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同时我们也从汽车工业中可以的到一些启发,来从整体上反思整个工业如何更好发展。
关键字:汽车工业创新机制管理企业一、引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发与规划副总裁伯恩斯说:“未来的汽车将具有以下七大特点:安全、价廉、环保、实用、高效、省时以及提供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这就意味着汽车行业必须围绕低价位、实用性、设计和技术进行创新。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汽车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汽车与人们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介于次,本文简单分析了汽车的发展史,汽车企业的创新、管理,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二、汽车的发展史从世界第一辆蒸汽车的问世到福特,通用,现代,丰田,汽车行业驶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
也许是畜力车早已跟不上时代快速运转的步伐,人们开始尝试探索新的动力,蒸气成就了瓦特,也开启了汽车行业的新里程。
汽车从内到外都有了新的突破,内燃机由煤油柴油到汽油,使汽车动力越来越足,转向、制动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中,从车的外形来看,由传统马车式到长形方形轿车,甲壳虫、再到鱼形,子弹夹型等流线式。
从高燃能到低燃能、再到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
从卡尔·奔驰造出的第一辆时速18km的三轮汽车到现在加速至100km/h仅需3秒的超级跑车,汽车的时速在不断提升;从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到让所有人都拥有汽车,汽车工业正在走上一条大众化之路;由原来的合伙制企业到股份制有限公司,汽车工业运作体制不断健全,汽车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汽车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逐渐形成了大型跨国集团,汽车工业已走向了世界,走向了生活。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王晓娟新疆商贸经济(高级技工)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54摘 要: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
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最后,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安全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节能技术 展望1 引言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发展。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2800万辆,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1],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能源损耗,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解决传统燃料汽车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41%。
虽然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先进技术,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动力电池技术仍然是其主要的技术瓶颈[2]。
为了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包括燃油消费法规、信用管理政策和碳配额政策。
例如政府在燃油消费规定了公司乘用车的平均油耗,到2025年,乘用车制造商的平均油耗应降至4升/100公里。
碳排放方面,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规定了汽车制造商的碳减排配额[4-6]。
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下了很大的努力,这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独特条件全球能源电气化正在增加,并为各国提供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全球23%的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归因于运输。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班级金融0902姓名叶宗新学号 0206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
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
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
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
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
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
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
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
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
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
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
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
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
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类似于房地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
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工艺水平,但入世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国际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本论文在前人的探索研究基础上,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建立论述分析框架,并对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总结。
文章目的在于阐述我国目前该产业现状,参考国际上对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研究,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分析举措与建议。
文章主要是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产品、企业以及行业三个角度进行实际的分析,进而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水平做出判断,并就提高中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economy and major economic growth point, similar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led to launch a systemic stimul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a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leve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since the WT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uto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faces enormous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buil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et for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 their own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and proposal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s, companie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ngle of the actual analysis, and thus the level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status quo to make judg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ese auto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own suggestions.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trade产业的竞争力和国民生活水平乃至国家的产业安全紧密相连,如果存在问题不及时解决,国际竞争中就会被动甚至影响国际经济运行安全。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
目前,从总体上看,汽车工业已经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各国的GDP 尤其是制造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目前日本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5%左右,德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4%左右,而中国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左右1。
汽车工业在引导工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2001-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及增速变化情况资料来源:OICA(国际汽车协会,网址:)。
1 资料来源:2010 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10 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从地域分布看,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
四个老牌汽车强国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比重最大,2006 年这四个汽车强国的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近一半,虽然近几年这四个老牌汽车强国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在2010 年仍能达到35%左右的比重,汽车产业已是日、美、德、韩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欧美国家增速放缓,新兴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势头强劲,快速增长。
尤其是中国,2009 年产销量首次实现全球第一,2010 年实现汽车产量1,826.47 万辆和销量1,806.19 万辆,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同比增长32.44%和32.37%,2011 年实现汽车产量1,841.89 万辆和销量1,850.51 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其中公司产品主要配套车型乘用车产量1,448.53 万辆和销量1,447.24 万辆,同比增长4.2%和5.2%,高于汽车整体产销的增长率。
我们的2023:辉煌过去、美好未来
我们的2023:辉煌过去、美好未来2023年,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
在未来的五年中,许多领域将迎来许多的变革,和新技术的出现。
对于这个世界,我们都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在这次文章中,我将带领大家走进2023年,展望辉煌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
一、辉煌过去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看到科技不断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癌症等许多慢性病得到了更及时、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许多以前不可能治愈的疾病,现如今却有了可喜的变化。
在工业领域,制造业不断追求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更具改变之处,包括实现从传统工业生产向智慧工厂生产的转变,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管理以及创新型产品推出和应用等。
在交通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了新出行方式的崛起。
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配送、共享经济和智能城市等新型出行方式诞生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教育领域,一些国家开始尝试新型教育模式,例如“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
通过科技,学习逐渐从“关闭教室门”的传统教育模式往网络化、可随时随地学习的超级大课堂转变。
同时,人工智能辅助教育还将给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2023年我们应该是走向了“智能化”的新时代。
二、美好未来未来五年,我们可以期待着更多令人惊奇的科技发明和创新。
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生活、工作和生产效率。
一些前沿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新材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物流、和大数据等等。
在医疗领域,一些直接用于人体的、AI医疗助手等科技设备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可能的一个公司里,你会发现这里多了一些被程序员所调试的像是半机械的机械人。
这类不仅能足够熟悉很多操作流程,比如化验、制药等工作,甚至他们可以准确接收指令,执行精密手术任务等等。
这样良好的帮助,可以帮助人类开拓更深入的医疗领域,更好的抵抗疫情等严重的疾病。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1年4 月上午2 时38分 21.4.50 2:38April 5, 2021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1年4 月5日星 期一2 时38分3 6秒02: 38:365 April 2021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2时38 分36秒 上午2时 38分02 :38:362 1.4.5
• 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 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 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2005年申论第一题
• 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 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拟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 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4/5/20
21 2:38:36 AM02:38:362021/4/5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4/5/20
谢 谢 大 家 21 2:38 AM4/5/2021 2:38 AM21.4.521.4.5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5-Apr-215 Apr il 202121.4.5
• 就长远来看,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机遇与挑 战并存,风险与效益共在。从总体上看, 我国汽车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 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所带来的强大购买力, 将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进步,国产汽 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逐步增强。中国政 府正在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培 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政府引导 百姓汽车消费,大量汽车将进入家庭。
• 第三个层次,D部长讲了建立应对突发性 公共事件防御预案的重要意义。他认为, 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御预案,可以 预防灾害,减少冲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我国汽车工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所属系别 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学 号 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撰写日期 2013 年 03 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几年,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国际地位逐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等都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是,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依然有着不少挑战。
经济全球化、节能减排、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
对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
关键词:汽车产业,挑战与机遇,对策和措施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per capita income in the years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entered a rapid growth stage. Production and sales to maintain rapid growth, the auto industry's international statu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However, in the face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hina's auto industry still has a lot of challeng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financial crisis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faces in the next five years, China's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and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utomotive indust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trategy and measures目录1 引言 (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 (1)2.1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1)2.2 新中国成立后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2)3 我国汽车发展的机遇 (5)3.1 汽车工业国际地位逐年提升 (5)3.2 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 (6)3.3 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6)3.4 新型工业化道路带来的机遇 (7)3.5 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7)3.6 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机遇 (8)4 国际环境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挑战 (8)4.1 汽车产业全球化 (8)4.2 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8)4.3 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9)4.4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9)4.4.1 投资不足 (9)4.4.2 自主开发能力差 (10)4.4.3 汽车销售模式不成熟 (10)4.4.4 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10)4.4.5 需求开发不足 (10)4.5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10)4.5.1 提高首主创新能力 (10)4.5.2 调整产业结构 (11)4.5.3 发展新能源汽车 (11)4.5.4 实施汽车国际化与产品出口的对策 (11)5 总结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1 引言从2006年至今,我国汽车工业在产销规模、产品开发、汽车市场开拓、对外开放、结构调整及法制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产销迅猛增长,市场繁荣兴旺,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行业50万辆规模的企业有7家,其中超过百万辆汽车生产企业有5家。
产销规模逐年迅猛增长。
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双跨跃千万辆大关。
但是,未来的五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将面临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一系列挑战和机遇,我国的汽车工业该何去何从?那么,本文论证的就是我国汽车工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国的汽车从无到有,都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2.1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闭门造车(1929-1984)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
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
采用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
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
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轰动。
1902年袁世凯从美国购买了一辆汽车,作为送给慈禧的生日礼物。
当时中国没有会驾驶汽车的人,后招募到赶马车的孙福龄给慈禧驾驶汽车。
图2-1 民生牌75型汽车我国的第一辆自制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如图2-1所示,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
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
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从1936年至1946年,我国各地先后试制过几种汽车,除沈阳的“民生牌”外,还有太原的“山西牌”、长沙的“衡岳牌”,上海的“中国牌”、云南的“资源牌”、天津的“飞鹰牌”等,但都仅仅是昙花一现。
其中山西汽车修理厂试制的山西牌汽车,对社会公众影响颇大。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而且由于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使当时的中国从根本上丧失了建立汽车产业、生产汽车的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又曾尝试批量生产三轮汽车,也只是昙花一现。
2.2 新中国成立后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闭门造车(1949-1984)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如图2-2所示,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958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又生产出红旗CA72型高级轿车。
发动机为8缸、V型排列,功率为162kw/4000r/min。
发动机上方的标志是3面红旗。
图2-1 解放牌汽车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国家和省市支持下,形成了一批汽车制造厂、汽车制配厂和改装车厂,其中,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共4个较有基础的汽车制配厂,经过技术改造成为继一汽之后,第一批地方汽车制造厂,发展汽车品种,相应建立了专业化生产模式的总成和零部件配套厂,为今后发展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协作配套体系形成了初步基础。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第二阶段:借船出海(1984-1994)1984年以前,技术、资金、人才等很多发展的瓶颈毫无疑问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利用外资来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在此时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1984年1月15日,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如图2-3所示。
有了先行者,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1985年3月,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大众的成立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汽车工业的开始。
同年,南京汽车引入意大利菲亚特的依维柯汽车,广州和法国标志合资项目也成立,桎梏了几十年的轿车工业的能量开始井喷。
图2-3 北京吉普在1986年的六届四次人大会议上,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进了“七五计划”。
到1994年,轿车产量已经超过25万辆,上海大众这个单一轿车生产企业逐渐超越了一汽、二汽,成为中国轿车企业的领头羊。
1987年,国家在缜密研究了中国未来轿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之后,确定了“三大三小”(“三大”是指一汽、东风、上汽三大轿车基地;“三小”是指北京吉普、天汽、广州三个小型轿车基地)的总体格局,轿车工业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1990年,中国轿车工业的三大基地进一步调整,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
1992年邓小平南巡,形势明显改变,副总理邹家华曾对笔者说:“现在人们爱说汽车是支柱产业,但是汽车真正要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只是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才有可能。
”1994年,是中国汽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
在这一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虽然其中有很多局限,但是国家开始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其中重要的是把汽车和家庭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