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训练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中钝化,浓硫酸表现了()A.难挥发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B.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硝酸反应:Fe + 2H+ = H 2↑+ Fe 2+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反应:Al3++ 3NH3·H2O = Al(OH)3↓+3NH4+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CO32- = CO2↑+ H2O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3-②pH=1的溶液Mg2+、Na+、AlO2-、NO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④由水电离的C(OH-)= 10-13 mol/L的溶液中,Na+、Ba2+、Cl-、Br-⑤有较多的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⑥酸性溶液中Fe3+、Al3+、NO3-、I-、Cl-⑦K w/c(H+) =10-13 mol·L-1溶液中:Fe3+、NH4+、Mg2+、SO42-⑧NaHS溶液中:SO42-、K+、Cl-、Cu2+A.④⑦ B.①③④ C.①②⑦ D.③⑤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Mg、Al、Fe、Cu 都属于有色金属③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④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奖牌玉的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⑤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1 / 14则该胶体遇BaCl2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且说明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⑥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⑦Fe(OH)3、FeCl2、SiH4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6.心脏起搏器一般是给心跳缓慢的病人使用。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题(包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题(包含答案)
Ⅱ.若A、C、W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常温下A与C反应生成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某化学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
Ⅲ.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常作面包和糕点的发泡剂,受热分解可生成B。
(2)Q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3︰n1=________________
19.向10 mL浓度均为3 mol·L-1的HNO3与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92 g铜,充分反应后,设溶液体积仍为10 mL。求: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C的化学方程式___。
(4)分别取两份50mLNaOH溶液,各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随后各取溶液10mL分别将其稀释到相同体积,得到溶液甲和乙,分别向甲和乙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A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HCl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现有如下所示4个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装置可用于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B.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可选择②装置
C.如③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D.④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SO2
2.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若想使②中反应后,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引发的操作为________。
(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因此溶液可能是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

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

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B.+1C.+3D.+53.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a和b分别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4.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B.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再褪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能使溴水褪色5.宁夏的硒砂瓜现今已享誉区内外,西瓜富含硒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因之得名“硒砂瓜”。

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以回收硒。

在回收过程当中涉及到如下化学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硒、浓硫酸、碘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浓硫酸>二氧化硒>碘B.①中硒是氧化产物,碘是还原产物C.反应①中碘化钾是氧化剂,二氧化硒是还原剂D.反应①中每有0.6 mol 碘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 A6.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硝酸反应。

高中必修1化学苏教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高中必修1化学苏教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将2.56 g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 . 0.05 molB . 1 molC . 1.05 molD . 0.13 mol2.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两者都是正确的是( ) A . 硫铁矿燃烧前粉碎得越细越好,因为大块的硫铁矿燃烧不完全B . 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二氧化硫会与杂质反应C . 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时需使用铁做催化剂,这样可以无需加热D . 用98.3%的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目的是为了防止形成酸雾,使三氧化硫吸收完全3.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 硅B . 硫C . 铜D . 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性,等体积的二者混合会提高漂白效率B . 氢氧化铁胶体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移动C . 普通玻璃中含有石英、石灰石和纯碱D .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丁→乙乙甲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 2B . 若甲为SO 2,则丁可能是氯水C . 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盐酸D .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 26.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作还原剂的是( )A.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B.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D.氧气通入亚硫酸溶液中7.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出产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封状况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锅,锅内放硫黄,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复习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复习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卷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B.与铜反应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铜C.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硝酸钠D.与单质硫混合共热时生成硫酸和二氧化氮2.实验室收集①一氧化氮、①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A. ①和①都用排水法B. ①和①都用向上排空气法C.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①用排水法D. ①用排水法,①向上排空气法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

下列提供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D.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4.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B.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5.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C.铜与硫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D.硫与氢气反应的氧化剂是硫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溶液中溶质最终为硫酸亚铁B.原溶液中硫酸浓度为2.5 mol·L-1C.原混合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D.图中,OA段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氮,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7.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A.二氧化碳、氯化氢、酸雨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C.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气、粉尘8.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9.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氢氧化钠溶液C.足量澄清石灰水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SO2+OH-===HSO3−B.向新制氯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Cl2+SO2+2H2O===4H++2Cl-+SO42−C.将二氧化硫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H++CO32−===H2O+CO2↑D.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SO2+H2O+Ba2+===BaSO3↓+2H+11.已知氨气和氯化氢都是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的烧瓶各收集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喷泉实验后(假设溶液充满整个烧瓶,且溶质不扩散)两个烧瓶中溶液的关系是()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12.FeS2的结构类似于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检测卷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检测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把少量的二氧化氮气体通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 O2B. NO2C. NO2和O2D. CO2和NO2.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无色无毒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C.能溶于水D.水溶液能导电3.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铜与稀盐酸B.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钙与稀硫酸D.碳酸氢铵与稀盐酸4.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少量电离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5.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A. 1∶1∶1B. 2∶2∶3C. 3∶3∶2D. 2∶2∶16.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B.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C.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7.下列化合物既与硫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①NaHCO3②NaHSO4③(NH4)2CO3④NaNO3⑤Al(OH)3A.只有①B.只有③C.①②③D.①③⑤8.常温下不能溶于浓硝酸的金属是()A.银B.铝C.铜D.镁9.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氨具有还原性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红棕色气体生成D.氨的催化氧化属于人工氮的固定10.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试纸变红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不能直接使用观察法得出结论是()A.二氧化硫是无色的气体B.二氧化硫有强烈的刺激性C.二氧化硫有毒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12.实验室常用硫酸铜溶液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CuSO4+H2S===CuS↓+H2SO4,据此反应可以推测()A. CuS不溶于硫酸B. CuS不溶于硝酸C.相同温度下氢硫酸饱和溶液中硫离子(S2-)浓度比CuS饱和溶液中大D.强酸可以制取弱酸13.在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常用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是因为()A.易溶于浓硫酸而不易溶于水B.用浓硫酸吸收,吸收的速率会加快C.用水吸收时,易形成酸雾而阻碍再吸收D.用水吸收时得不到纯净的硫酸14.下列有关浓硫酸和亚硫酸钠混合放出的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与氧气接触即转变为三氧化硫B.亚硫酸钙能溶解于它的水溶液中C.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液化D.它的水溶液是酸性,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15.在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或浓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A.Cu―→CuSO4[Cu(NO3)2]B.C―→CO2C.FeO―→Fe2(SO4)3[Fe(NO3)3]D. Fe2O3―→Fe2(SO4)3[Fe(NO3)3]第Ⅱ卷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6.据记载:某年2月,美国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 mg·m-3。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的试管中装有12 mL一氧化氮,然后间歇缓慢地通入8 mL氧气。

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③试管内液面不变,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试管内气体是氧气,⑥试管内气体是一氧化氮。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2.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看到喷泉现象的是()A. HCl(H2O)B. CO2(H2O)C. SO2(NaOH溶液)D. NH3(KCl溶液)3.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 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但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A.硫酸铁B.碳酸钠C.硝酸钾D.硫酸亚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元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的尾气必须回收、净化处理,主要为了充分利用原料B.“酸雨”中主要含有硫的氧化物以及所形成的硫酸及硫酸盐C.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D.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7.铜跟稀硝酸反应中,如果有63 g硝酸被还原了,则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A.3mol8molB.83C. 3 molD.3mol28.某溶液中含H+、SO42−、NO3−三种离子,其中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0 mol·L -1和2.0 mol·L-1。

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附答案)

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苏教必修 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属于大气污染物B .酸雨是pH 小于7的雨水C .CO 2、NO 2或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B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D .由NH 3制碳铵或硫铵3.浓硫酸能跟木炭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 )A .酸性B .吸水性C .脱水性D .氧化性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5.将等物质的量的SO 2气体和Cl 2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则布条的颜色( )A .变白色B .变无色C .不变色D .先褪色后又复原6.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 .Cu +AgNO 3―→Cu(NO 3)2B .Cu +HNO 3(稀)―→Cu(NO 3)2C .Cu +HNO 3(浓)―→Cu(NO 3)2D .Cu ――→O 2(空气)△CuO ――→HNO 3(稀)Cu(NO 3)2 7.如下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 ,滴管内盛有液体Y 。

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 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 鼓胀起来。

气体X 和液体Y 不可能是( )X YA NH 3 H 2OB SO 2 NaOH 溶液C CO 2 6 mol·L -1 H 2SO 4溶液D HCl 6 mol·L -1 Na 2SO 4溶液8.关于S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可使石蕊溶液褪色B .它与水作用生成H 2SO 4C .它能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BaSO 3沉淀D .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9.往2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 3)2和FeSO 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黄色B .前者变黄色,后者也变黄色C .前者变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 .前者、后者都没改变10.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11.2n 5VB .5V 11.2nC .22.4V 5nD .22.4n 5V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酸C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D .反应CuSO 4+H 2S===CuS ↓+H 2SO 4能进行,说明CuS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12.短周期元素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铁槽车,结果发生了爆炸。

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常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而爆炸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做还原剂的是()A.O2 B.Fe C.H2 D.Zn4.已知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是氧化剂,二氧化氮是氧化产物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2 mol硝酸(浓)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N A个电子5.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6.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一种很难溶于水的无色无味气体B.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填充白炽灯的灯泡D.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不能用于生产氮肥7.下列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是()A.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使黄绿色的氯水褪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能使含酚酞的烧碱溶液褪色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9.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①铜与浓硫酸②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③铜与浓硝酸④石英与水⑤铁与液氯⑥一氧化氮与氧气⑦硅与氧气⑧H2S与SO2A.①②③⑥B.②③⑥⑧C.①④⑤⑦D.①②③⑦10.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B.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C.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D.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是电解质11.常温常压下,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V mL缓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缩小到mL,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不可能是()A.2∶1 B.3∶2C.3∶4 D.5∶4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B.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造气、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C.常压下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转化率高,二氧化硫接触氧化时不采用高压反应条件D.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污染,还获得有用的副产品1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容器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时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澄清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氯化铁溶液1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其浓度都会减小B.与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都不与铁、铝反应15.下列关于浓硫酸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性B.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常作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干燥剂C.浓硫酸可以吸收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D.在反应C12H22O 1112C+11H2O,浓硫酸作脱水剂。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1 / 10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品的使用日益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B .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砂(SiO 2)、石灰石(CaCO 3)和黏土C .不法商贩用连二硫酸钠(Na 2S 2O 4)对食品漂白,Na 2S 2O 4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 .某些桶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 2-CH 2OH),乙二醇不溶于水2.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 2的性质。

实验时向Na 2SO 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量的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B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C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D .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 由4.98变为4.6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 2增多了4.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 .N 2和O 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B .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在一定条件下使N 2、H 2合成NH 3D .NO 生成NO 25.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含有2-4SO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 .加入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B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C.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产生,过滤,在滤液中再加BaCl2溶液D.先加BaCl2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再加盐酸6.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的红色褪去B.将5滴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25ml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液体变红褐色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7.下列反应生成物不受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影响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氨水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C.铁在氯气中燃烧D.铁粉加入硝酸中8.检验 SO2气体中是否混有 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足量酸性 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②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③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④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必修1单元试卷-专题4 硫 氮和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精品

必修1单元试卷-专题4 硫 氮和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精品

苏教版必修1单元试卷: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01)一、选择题(共19小题)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2.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3.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气C.一氧化碳D.一氧化氮4.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5.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 D.3SiH4+4NH3→Si3N4+12H26.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7.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8.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9.“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1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是亚硝酸酐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D.NO是红棕色气体1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14.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的“造气”阶段会产生废气B.电镀的酸性废液用碱中和后就可以排放C.电解制铝的过程中,作为阳极材料的无烟煤不会消耗D.使用煤炭转化的管道煤气比直接燃煤可减少环境污染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17.向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18.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9.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A.X:SO2;Y:H2S B.X:Cl2;Y:CO2C.X:NH3;Y:CO2D.X:SO2;Y:Cl2二、填空题(共2小题)20.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4)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1.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①实验a目的是.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三、解答题(共9小题)22.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②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a.CuSO4溶液b.Fe2O3c.浓硫酸d.NaOH溶液e.Na2CO3固体(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①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g)+1/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 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②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丙:Mg3N2、O2丁:MgO、NO2、N2(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②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是正确的.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 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24.现拟用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尾气的主要成分是;(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硫酸镍铵(NH4)x Ni 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准确称取2.3350g 样品,配制成100.00mL 溶液A;②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A,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25mL;③另取25.00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 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56.00mL(标准状况).(1)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2)氨气常用检验,现象是.(3)通过计算确定银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26.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二氧化硫有毒,并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无论是实验室制备还是工业生产,二氧化硫尾气吸收或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要.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称取亚硫酸钠g(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g(保留一位小数).(3)实验室二氧化硫尾气吸收与工业烟气脱硫的化学原理相通.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SO2+Ca(OH)→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2CaSO3+O2+4H2O→2CaSO4•2H2O.其流程如图:碱法的吸收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碱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如图:已知: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原理相同之处是.和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缺点是.(4)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用流程图表示).27.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2+2H2O=C2H2↑+Ca(OH)2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接接接接接.(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是.(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28.碳酸氢纳俗称“小苏打”,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可用作膨松剂,制酸剂,灭火剂等.工业上用纯碱溶液碳酸化制取碳酸氢钠.(1)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称取该样品,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耗用盐酸20.00mL.若改用0.05618mol/L硫酸滴定,需用硫酸mL(保留两位小数).(2)某溶液组成如表一:表一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取出晶体后溶液组成如表二:表二计算析出的碳酸氢纳晶体的质量(保留1位小数).(3)将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热,使碳酸氢纳部分分解,溶液中NaHCO3的质量由428.8kg降为400.3kg,补加适量碳酸纳,使溶液组成回到表一状态.计算补加的碳酸纳质量(保留1位小数).(4)某种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晶体452kg溶于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44.8×103L(标准状况),获得纯的碳酸氢钠溶液,测得溶液中含碳酸氢钠504kg.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29.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养分,除了可用人工固氮方法(合成氮)获得氨态氯外,自然界雷电现象也是一种固氮途经,经由雷电固定的氮是硝态氮(硝酸或硝酸盐形式),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30.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苏教版必修1单元试卷: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根据形成酸雨的原因: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B、根据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原因:氮的氧化物;C、根据形成臭氧空洞的原因:氮的氧化物和卤化代烃;D、根据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二氧化碳、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解答】解:A、因酸雨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有关,故A正确;B、因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有关,故B错误;C、因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卤化代烃有关,故C错误;D、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有关,故D错误;故选:A.2.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警示标记标注和说明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据此解答.【解答】解:A.C2H5OH为易燃品,不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和,故B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D.盐酸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强的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B.3.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气C.一氧化碳D.一氧化氮【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分析】题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一氧化氮形成光化学烟雾.【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故A 错误;B、空气中有的气体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大气,故C错误;D、一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考点】氮的固定;真题集萃.【分析】A.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合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B.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C.根据氮循环中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氮的氧化物,氧元素参与,转化为铵盐,氢元素参加.【解答】解: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故选A.5.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 D.3SiH4+4NH3→Si3N4+12H2【考点】氨的化学性质.【分析】4NH3+5O2→4NO+6H2O反应中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作还原剂,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解答】解:A.2Na+2NH3→2NaNH2+H2↑反应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A错误;B.2NH3+3CuO→3Cu+N2+3H2O反应中,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作还原剂,故B正确;C.4NH3+6NO→5N2+6H2O反应中,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作还原剂,故C正确;D.3SiH4+4NH3→Si3N4+12H2反应中,氨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氨气作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BC.6.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解答】解: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使溴水褪色,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故选A.7.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考点】硫化氢.【分析】A、CuS不溶于酸;B、H2S和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C、FeS不溶于水但溶于酸;D、SO2和H2S发生归中反应.【解答】解: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A、CuS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CuSO4能和H2S反应生成CuS沉淀:CuSO4+H2S=CuS↓+H2SO4,且硫酸铜为电解质,故A正确;B、H2S和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2S+2NaOH=Na2S+H2O,无沉淀生成,故B错误;C、FeS不溶于水但溶于酸,故FeSO4和H2S不能反应,故C错误;D、SO2和H2S发生归中反应有硫单质生成:SO2+2H2S=3S↓+2H2O,但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8.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分析】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苯酚钠,苯与苯酚钠溶液不互溶,再进行分液操作,得到苯与苯酚钠溶液,苯可以循环利用,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苯酚,经过过滤操作进行分离得到苯酚.【解答】解: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苯酚钠,苯与苯酚钠溶液不互溶,再进行分液操作,得到苯与苯酚钠溶液,苯可以循环利用,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苯酚和NaCl 溶液,同样经过分液操作进行分离得到苯酚.A.操作I是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苯为萃取剂,故A正确;B.苯酚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故B错误;C.操作Ⅱ得到苯与苯酚钠溶液,苯可以循环利用,故C正确;D.操作Ⅰ、Ⅱ、Ⅲ均为分液操作,用到分液漏斗,故D正确.故选:B.9.“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分析】保护环境,可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开发新能源等角度分析.【解答】解: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节省大量的能源,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A不选;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B不选;C、伸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树立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C不选;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会消耗大量的木材,一次性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故措施不合理,故D选;故选D.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分析】A.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彻底;B.依据合金的概念和不锈钢的性质解答;C.Fe2O3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是因为其颜色为红色;D.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解答】解:A.纯碱为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用纯碱溶液可清洗油污,故A正确;B.不锈钢含有碳、铁、镍等元素属于合金,不锈钢因为改变钢的内部结构而耐腐蚀,故B错误;C.Ⅰ和Ⅱ均正确,但是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错误;D.Ⅰ和Ⅱ均正确,但是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塑料的老化和降解.【分析】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B.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聚乙烯塑料难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易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C.根据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判断;D.重金属离子有毒.【解答】解: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故A正确;B.聚乙烯塑料难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易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故B错误;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C正确;D.重金属离子有毒,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故D正确;故选B.1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是亚硝酸酐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D.NO是红棕色气体【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NO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无色气体,具有还原性,某些含高价N 物质还原可生成NO,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NO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低价氧化物,故A正确;B.亚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O不是亚硝酸酐,故B正确;C.NO为低价氧化物,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可生成NO,故C正确;D.NO为无色气体,故D错误.故选D.1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考点】氨的用途;硅和二氧化硅;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B.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C.氢氧化钙能和氯气反应;D.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解答】解: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B.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故B 错误;C.CaO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会和氯气反应,故C错误;D.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不能用于电解制铝,故D错误.故选A.14.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有机色素;B、硫酸和水垢反应,其中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C、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D、硫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可以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有机色素,用SO2漂白纸浆和草。

化学必修1高中苏教版本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考试测试卷

化学必修1高中苏教版本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考试测试卷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 . 酸雨是指pH 小于7的雨水C .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D . 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2.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SH 2SO 4 途径①:SSO 2SO 3H 2SO 4 途径①:FeS 2SO 2SO 3H 2SO 4A . 途径①的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B . 途径①、①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来降低成本C . 由途径①、①、①分别制取1 mol 硫酸,理论上各消耗1 mol 硫,各转移6 mol 电子D . 途径①、①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3.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NH 3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4.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B . BC . CD .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 3是电解质 ①向含有BaCl 2和Na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①101 kPa 、150 ①时,a g CO 和H 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 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后,Na 2O 2增重a g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①22.4 L 的CO 气体和28 g N 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①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①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①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A . ①①①B . ①①①①C . ①①①①D . ①①①①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铁槽车,结果发生了爆炸。

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 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 . 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 . 铁与水(常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爆炸D . 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而爆炸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 .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 .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 .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做还原剂的是( )A . O 2B . FeC . H 2D . Zn4.已知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硝酸是氧化剂,二氧化氮是氧化产物B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C .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 若2 mol 硝酸(浓)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N A 个电子5.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 .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 . 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 . 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6.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很难溶于水的无色无味气体B.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填充白炽灯的灯泡D.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不能用于生产氮肥7.下列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是()A.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使黄绿色的氯水褪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能使含酚酞的烧碱溶液褪色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9.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铜与浓硫酸∶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铜与浓硝酸∶石英与水∶铁与液氯∶一氧化氮与氧气∶硅与氧气∶H2S与SO2A. ∶∶∶∶B. ∶∶∶∶C. ∶∶∶∶D.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B.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C.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D.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是电解质11.常温常压下,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V mL缓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缩小到V2mL,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不可能是()A. 2∶1 B. 3∶2C. 3∶4 D. 5∶4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B.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造气、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C.常压下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转化率高,二氧化硫接触氧化时不采用高压反应条件D.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污染,还获得有用的副产品1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容器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时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澄清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氯化铁溶液1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其浓度都会减小B.与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都不与铁、铝反应15.下列关于浓硫酸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性B.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常作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干燥剂C.浓硫酸可以吸收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D.在反应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浓硫酸作脱水剂。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专题 4 硫 . 氮和可连续发展一. 选择题(每题 4 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致使“温室效应”的主要原由是()A. 人类的呼吸B.水资源被污染C.煤和石油的焚烧D.丛林被砍伐2. 减缓大气中CO2大批增添的有效的方法是()A. 减少煤和石油的焚烧B. 控制全世界人口急剧增添C.植树造林 .保护丛林D. 将煤和石油转变为气态焚烧3.以下反响起了氮的固定作用是()A. N 2和 H2在必定条件下反响生成NH 3B.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 NOC. NO 与 O2反响生成 NO2D. 由 NH 3制碳铵或硫铵4.浓硫酸能跟炭反响,说明浓硫酸拥有()A. 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 氧化性5.“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 2000 年 6 月起,新调整的上海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A.SO 2.NO 2.可吸入颗粒物B.CO 2.N2.O22.O2.SO2 D.NO 2.N 2.可吸入颗粒物6.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l 2同时作用于润湿的红色布条,则布条的颜色()A. 变白色B. 变无色C.不变色D. 先退色后又还原7.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批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纳的方法是()A.Cu + AgNO 3→ Cu(NO 3)2B.Cu + HNO 3 (稀 ) → Cu(NO3)2C.Cu + HNO 3 (浓 )→ Cu(NO3)2D. Cu O (空气)CuO HNO(稀)Cu(NO3 ) 2 23△8. 由硝酸尾气的办理原理: 3NO 2+H 2O ====2HNO 3+NO , NO2+NO+2NaOH ====2 HNO 2+ H 2O,以下气体中,不行能被过度NaOH 溶液完整汲取的是()A.V (NO 2) : V(O2)= 4 : 1B.V (NO2) : V(NO)= 1 : 0(NO2) : V(NO)= 1 : 2D.V (NO2) : V(NO):V(O2)=1:1:19. 对于 SO2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它可使石蕊试液退色B.它与水作用生成H 2SO4C.它能与 BaCl 2溶液反响生成BaSO3积淀D.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退色10.以下物质的水溶液能汲取SO2气体,同时既无积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A. 氢硫酸B.NaHCO 3溶液2SO3溶液 D.Ba(OH) 2溶液11.硫酸的以下反响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A. 能与金属铜反响B.能与金属锌反响C.能与磷酸钙反响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2.灼烧绿矾的反响方程式以下:强热2( FeSO4·7H 2O)== Fe2O3+SO 2↑ +SO3↑ +14H2O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有 BaSO4生成B. 有 BaSO3生成C.同时有 BaSO4和 BaSO3生成D.有 SO3逸出13. 已知 0.1mol 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必定条件下充足反响后,质量增添了,则该单质可能是()A. 钙B.铜C.铁D.铝14. 对以下事实的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 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 2SO4拥有脱水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训练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训练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训练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色产品是指A.颜色是绿色的产品B.没有受到污染的产品C.有益于健康的产品D.既没有受到污染又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三氧化硫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其主要成分中作还原剂的是A.硝酸钾B.木炭C.硫黄D.氧气4.目前地球上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2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去的能量减少5. 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A.NH3+HNO3=NH4NO3B.8NH3+3Cl2==N2↑+6NH4ClC.4NH3+5O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6.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7.下图所示各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 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Murad等三位科学家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苏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二氧化氮能与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二氧化氮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二氧化氮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能将氯化铁、氯化铵和氯化钠三种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 ()A. KSCN溶液B. BaCl2溶液C. AgNO3溶液D. NaOH溶液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硝酸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稀硝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4.若浓硫酸的组成用SO3·x H2O来表示,则98%的浓硫酸可表示为()A. SO3·H2O B. SO3·H2O C. SO3·46H2O D. SO3·2H2O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能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作氧化剂,被还原为二氧化硫B.浓硫酸可将铜、汞等金属氧化,生成高价态金属的硫酸盐C.浓硫酸可将碳、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成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时浓硫酸能将铁、铝钝化6.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型细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B. U型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7.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8.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二氧化硫有关的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D.温室效应10.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氢离子,能被锌、铁等金属还原成氢气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1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但不能生成二氧化碳C.硝酸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D.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1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体积浓度为12 mol·L-1的硝酸,加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① 、② Fe 3+、③H +、④ NO 、⑤ NO 2,在该装置中一定大量存在的( )A . ①B . ①⑤C . ②④⑤D . ①②③⑤13.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2019年秋季学期苏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考试测试卷

2019年秋季学期苏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考试测试卷

2019年秋季学期苏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考试测试卷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2.在氨气、硝酸、硫酸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氢气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3.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型细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B. U型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4.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标准状况)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氢氧化钠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含二氧化氮1.12 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 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5.下列现象与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B.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C . 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 .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单元训练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A绿色产品是指A.颜色是绿色的产品B.没有受到污染的产品C.有益于健康的产品D.既没有受到污染又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2.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三氧化硫3.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其主要成分中作还原剂的是A.硝酸钾B.木炭C.硫黄D.氧气4. A目前地球上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2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去的能量减少5. B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A.NH3+HNO3=NH4NO3B.8NH3+3Cl2==N2↑+6NH4ClC.4NH3+5O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6. A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7. A下图所示各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 B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 B Murad 等三位科学家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 物质被氧化的产物B.NO 不是亚硝酐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 物质被还原的产物D.NO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10. B 下列各组物质均在试管里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在试管口观察不到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A.浓硝酸和铜片共热B.浓硫酸和铜片共热C.稀硝酸和铜片共热D.浓硫酸和硝酸钾晶体、铜片共热11. B 接触法制硫酸和氨氧化法制硝酸分别经过以下主要变化:42332212SO H SO SO Fe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2、3、4、5等四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反应2、4需要催化剂,通常在4中加入Fe 作催化剂D.常在反应2中使用过量的O 2,在反应6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氧)气12. B 燃放烟花爆竹时,在火药中掺入金属盐类,当火药爆炸时会显示出各种美丽的颜色,燃放烟花带来的危害主要是A.消耗大量氧气B.引发火灾C.水污染D.空气污染13. B 如右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 和O 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 与O 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来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4. B 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HNO 3反应制备H 2B.向饱和NaCl 溶液中滴加浓H 2SO 4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H 2SO 4反应制备SO 2D.大理石与浓H 2SO 4反应制备CO 215. B 石膏[CaSO 4·2H 2O]加热到150~170℃时,会失去部分结晶水而生成熟石膏[2CaSO 4·H 2O],则通过加热每生成1mol 熟石膏失去水的物质的量为A 1molB 1.5molC 2molD 3mol16. B 有规律称: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增加 1 ,强碱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减小 1,但此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

试问将 pH = 3 的 H 2SO 4(aq) 稀释 105 ,其 pH 约为A.8B.7C.2D.317. B 将SO 2通入BaCl 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A CO 2B NH 3C NO 2D H 2S18. B 在 O 2 中燃烧 0.22 g 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 SO 2,将这些 SO 2全部转化为 SO 3,生成的 SO 3 完全被 H 2O 吸收。

所得 H 2SO 4 可用 10.0 mL 0.50 mol·L -1 的 362543HNO NO NO NH −→−−→−−→−NaOH(aq)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0.36B.0.40C.0.18D.0,50三、填空题19.(18分)B酸雨是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目前我国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长江以南受酸雨危害最严重。

重庆是我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现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城市之一。

(1)198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环境会议上,科学家经过研究,将pH小于_____的降水正式称为酸雨。

该数据来源于蒸馏水跟大气中的CO2达到溶解平衡时的酸度。

CO2水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存在的平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如下图,酸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市。

(3)有时重庆和杭州下的雨往往酸如醋,如1998年10月杭州下的一次雨的pH=3。

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大气中含有SO2、NO x等有害气体。

试以SO2为例,用化学方程式揭示重庆、杭州等落雨酸如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重庆受酸雨危害最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庆市嘉陵江大桥腐蚀相当严重,其锈蚀速率每年达0.16mm,每半年要除锈一次。

该桥发生的是________腐蚀,试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氢氧化钙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固体)Ca2++2OH-。

在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并变废为宝,常常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废气,反应产物为石膏。

写出上述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空气中的SO2与碳酸钙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的SO2与熟石灰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说明通常用熟石灰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洗涤废气的理由:。

(7)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是生态平衡的主体。

最近,北京市政府明文规定,在城市绿化工程中,不再大量种植绿色草地,而是改为种植大树。

下面有关森林所起的作用,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防止降雨对无林地冲刷而造成大量水土流失②能吸收SO2、HF、Cl2、NO2、O3及某些有机物等有害气体③森林对粉尘和风沙具有很强的防护能力④森林对噪声有很强的防护作用(8)近年来,英美等国家采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将酸雨偷运到别国。

结果,英国的酸雨移到了2000km以外的北欧,而美国工业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越过国界在加拿大形成酸雨。

你认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B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

在沸腾炉内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化合,生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

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流程设计出来的。

见下图:(1)写出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甲乙丙丁装置中相当于工业生产制取硫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在催化剂表面所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乙反应器内要求氧气的量要比二氧化硫的量多一倍左右,该如何控制与估计?;(5)学生为了比较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而不用水,特用上述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若丁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先出现气泡,不久就出现了白雾,而丙装置一直都没有任何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有:。

21.(14分)B 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注:单向阀原理说明:当推注射器活塞时①关闭,②打开;当拉注射器活塞时,①打开,②关闭。

)(1)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方法)时,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向试管中加入0.0005mol·L-1碘水1.0mL,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溶液A。

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色变为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此时停止抽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表1所示。

浓度限值/(mg·m-3)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5 0.50 0.70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