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观的嬗变(1840—1895)
一
、
鸦片战争与中 日 “ 连 横 ” 论
国的论调便应 运而生 ,“ 入侵” 型中国观成为主流。 竹越与三自 B 在 《 支那论》 中 ,毫不掩饰对实力 主义 的推崇和扩张 国 力的欲望。竹越用 “ 山贼般的 国民” 等诬蔑性语言丑化 中国人的本性之 后 ,又扬 言以 “ 正义之名 、人道之名 、文明之名 ”攻击 中国,极力鼓吹 战争。 “ 国民思想 家”德 富苏峰竭力 鼓吹 甲午战争 是 “ 义战 ” ,是 大 日 本向外 “ 膨胀 ”的天赐 良机 。他认 为 :此战 “ 对 已而言 ,是为 了 日本 的开放解脱 ;对他而 言 ,是为 了给予世界上顽固主义一大打击 ,将文 明 的恩光 投射 到野 蛮的社会” 。因此 ,他 提醒 国民 :理解战争 的调子要 定 得 “ 更加 清深高 尚” 些 ,“ 不 要眩惑 于兽 力的现 象 ,而要掌 握道 义上 、
结 语
回顾 1 9 4 0—1 8 9 5年 ,日本知识界对 中国的观却经历 了一 系列嬗变 。 随着历史剧变 ,其中国观也不 断更新 ,影 响着当时的对华政策 。尽管时 代不同 ,中日关系也今非昔 比 , 但在复杂多变的 国际环境前 ,如何构筑 长期稳定而健康的中 日关系 ,仍是我们必须 面对 的时代 命题 。 “ 疑今者
蔑视 、入侵 三 个 阶段 。
关键词 :鸦片战争;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 ;日本 ;知识分子;中国观 近代 日本知识分子的主张 ,尽管 不能全面反 映当时 日本 的 中国观 , 但作为社会精英阶层 , 其 观点不仅极具代表性 ,也对 国民观念 的形 成乃 至 国家内外政策的制定具有不可估量 的影响 。一方面 ,中 日 关 系格 局的 转变直接带动了 日本知识分子对华认识与态度 ,另一方面 日 本知识 分子 的 中国观 ,又一定程度 上制约 对华政 策 的制定 ,影 响 了中 日 关 系 的走 向 。因此 ,以知识分子阶层为视角 ,考察近代 日本 中国观 的变迁 ,及其 向当时的政府和国 民传 递 的信 息 ,对还 原 当时的 中 日关 系而 言至关 重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日本观的重塑及其现代价值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日本观的重塑及其现代价值作者:武珺欢来源:《中文信息》2016年第08期摘要:纵观整个近代历史,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认识从最开始的模糊错误,到逐渐重视日本,正视日本,学习日本,再到最后对日本的侵华野心有了全面理性的认识,共经过五个认知阶段。
在如何向日本学习的问题上分化成四种方向:分别为资产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实业救国派和改造国民派,虽然他们的重点不同,但都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救国之心。
随着对世界的了解加深,他们的国际观也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将中国视为一个民族、国际体系中的一员,对国际体系及国际规则有了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甲午战争知识分子日本观国际观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91-02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甲午战争是极其重要的一笔。
清政府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被所有中国人认为是奇耻大辱,留给国人无尽的悲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深化了人民的痛苦和负担,社会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拥有通过“科举”晋升为官僚阶层的社会阶梯,是识字率并不高的古代社会中无可置疑的精英阶层。
一方面,他们最先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话语垄断性,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另一方面,广大知识分子群体极富责任感,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知识分子阶层对外界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并敢于发声。
因此,当甲午战败的消息传来,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感情冲击,随后他们对日本的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种变化呈现出范围上的整体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但转变的程度则体现出渐进性和方向多样性的特点。
一、中国知识分子日本观重塑的演进过程受到古代中日两国交往历史的影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罔顾进入近代社会后周边和世界局势的骤变,绝大多数中国人尚未真正开始放眼世界、认识日本。
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认识虽然已经起步但依然很模糊。
甲午战争与中国知识阶层的思想变革
甲午战争与中国知识阶层的思想变革作者:林航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9期摘要:甲午中日之战的惨败和战后的严重民族及社会危机震撼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使救亡图存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清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化而开始倾向于更深层次的改革:传统士大夫们也深受刺激.于深刻反思后迈向“实业救国”和“改良变革”的不同道路:一些新兴知识分子则趋向革命以图武装斗争而救国。
空前民族危机迫使中国传统的知识阶层痛苦地觉醒,并且在中国知识界的发展中起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关键词:甲午战争;民族危机;知识阶层;变革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Mental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Abstract:The crushing defeat of Qing-China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consequent grievous national crisis hasinfinitely shocked all individuals in the Chinese society.A consensusof all social strata has been gradually arrived at to seek for a properapproach to ensure China’s survival.This resulted on the one hand toa divergence within the ruling circle of the dynasty to become infavor of more profound political reforms.On the other hand.traditional scholar-literati turned to prescriptions of engaging inindustry and pursuing reforms,while other more progressiveintellectuals tended to advocate revolution.The unparalleled crisisforc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 go through a toughprocess of self-rethinking and led to aJl evolution of the mindset ofChinese intellectuals.Key Words:First Sino-Japanese War,crisis,Chineseintellectuals,evolution一、空前的国家民族危机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下关春帆楼上,71岁大清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在《马关条约》上缓缓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梁启超的日本观
1899
12
19
1
2
1)
-1-
2) 3)
1
1917 19 20
1920
10
4)
-2-
No.35 2006
5)
3
2
6)
7)
1
sentence
8)
(1)
9)
10)
1900
11
-3-
64
11)
1900
12)
13)
1899
4
14)
15
(1899
)
15)
1896
16)
-4-
No.35 2006
3
17)
- 17 -
teacher universe
civilized 1827 329
created
life
breathe
motions
trade
2242 1828 270
346
126 270 1374 344 650 751 3029 309 983 345
- 18 -
1899
12
39)
1373
- 12 -
No.35 2006
3
90
291 Logic
392 (Utilitarianism)
412
423
757
794
920
Logic
40)
41)
Reform Reform 1832 Revolution
Revolution
Revolution 1789
- 13 -
Revolution
3
2001 1372 2224 49 166 1999 67 272
14.05.12 日本人是这样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
日本人是这样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2014-05-12 02:05:26)——日本天天“蒋”(5月12日篇)时光流转,又一个甲午年。
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日本国民更多的是不理解。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作为学生的日本,要对自己的老师——中国大动刀戈。
据《明治大正见闻录》里记述,甲午战争开战那年,家住上州沼田的生方敏郎正好12岁。
他家里有一道被视作珍宝的中国屏风,他家乡一年一度的夏日祭的山车上,高立着刘邦、项羽等中国豪杰的等身人像,他一直被父母和老师教授的是汉文典籍。
他不明白日本为什么要与这样一个国家为敌。
“当时的日本人,可没有谁敢自负说要比过中国人,我们只奢望不要太落后于中国就好了”。
在东京出生的作家谷崎润一郎也是如此。
他在回忆录《幼少时代》里写道:“有一天,我在饭桌上问父亲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开战,父亲一边喝酒一边长篇大论的解释。
可是不论父亲怎么说,我都无法点头称是。
”然而,从这场甲午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发生巨变,从谦卑、自矜逐渐膨胀成傲慢、自大,对中国、朝鲜也萌生了歧视心理。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评论家荒畑寒村在《寒村自传》里记述,“在(甲午)战前,在日华人相当地受欢迎,在横滨卖衣服的来自中国的人,可比在横滨卖药的来自富山的日本人更受优待。
”然而战中,“各地上演的甲午战争剧目里,扮演中国士兵的日本舞台剧演员一登场,就有观众向其扔花生壳和桔子皮,有的演员忍无可忍,甚至在舞台上对着观众大喊,‘我们也是满怀爱国心的日本人。
’”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在《日清战争之义》中认为:日本和中国分别是“代表新文明之小国”和“代表旧文明之大国”。
在他看来,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是“使支那惊醒”,其二是“使其知吾之天职”,其三是“使其与我合作从事东洋的改革。
”曾任日本外相的陆奥宗光在《蹇蹇录》里也说,开战后,日本各大报纸都争相刊登有关战事的报道,这些报道里“过度地夸大清国官民的短处,满是谩骂诽谤,以不堪入目的词语毁谤李鸿章的身份。
日本学术界的甲午战争研究
是传 统 的研 究 重 点 。 社 会 史领 域 方 面 始 于 1 9 9 0 年 代 中期 , 至今 E l趋 成 熟 且 是 热 点 。 主 要 的 学 术 观 点 有 :战前 的 “ 二
① 《 历史研 究》2 0 0 0年 第 1期 。该论 文对世界各 国的甲午战争研 究进行 了梳 理和评述 ,其 内容至今仍 是 了解 日本学界
甲午 战 争 的 宝贵 参 考 ,梳 理 对 象 自 1 8 9 5至 1 9 9 5年 。 ② 日本研 究》2 0 0 9 年第 1 期 。该 论 文 整 理 了 日本 学 术 界 战 前 和 战 后 甲 午 战 争研 究 的 特 点 、倾 向 以 及取 得 的 学 术 成 果 , 对 学 术 动 态 和 存 在 的 问题 进行 了评 述 ,梳 理 对 象 自战 前 至 2 0 0 1年 。
经纬。 7 0
甲午 战争 研 究状况 发 生 了一些 变化 ,特 别 是近 几年 涌现 出 的一批 年轻 学者 ,通 过发 掘新 史料 及对 已有 史料 和 既往 研 究进 行 了再 检讨 ,陆 续发 表许 多有学 术价 值 的论文 。遗 憾 的是 ,这些 研 究成果 至今 尚未 被介 绍到 中 国。有 鉴于此 ,笔者 将在 吸 收和 借鉴 前人 研 究成 果 的基础 上 ,从研 究史 回顾 、研 究领 域 、最近 研究 动态 三个 方面 ,对 日本学 界 的 甲午战 争研 究状况进 行梳 理和补充 ,以期 对 国 内学者 的研究有所 裨益 。 二 、研 究史 回顾
日本 学 术 界 的 甲午 战争 研究
历史九年级古代日本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古代日本知识点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亚国家,古代的日本曾经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课程中的古代日本知识点,展示古代日本的风貌和文化。
一、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由天皇和实际掌握政权的贵族统治。
天皇被视为神的化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实际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
贵族们通过世袭的方式传递权力,并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政策来管理国家。
二、古代日本的宗教和信仰古代日本有多种宗教和信仰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神道和佛教。
神道信奉神灵的存在,认为神灵可以支配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
佛教则由中国传入,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古代日本的社会等级古代日本的社会等级分为四个主要阶层:贵族、武士、公民和农民。
贵族是最高阶层,掌握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权力。
武士则是贵族的武装力量,他们以勇气和忠诚而闻名。
公民和农民则是社会的底层,他们负责农田和手工业的生产。
四、古代日本的文化古代日本的文化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绘画、雕塑、花道、茶道以及和服等文化形式在古代日本得到了充分发展。
和服是古代日本的传统服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致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五、古代日本的战争和侵略古代日本也曾经历过战争和侵略的阶段。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幕府时代的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各个领主争夺统一日本的权力,形成了漫长的战乱。
最终,丰臣秀吉在1590年代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丰臣政权。
六、古代日本的外交关系古代日本曾经与中国、朝鲜和其他东亚国家有着密切的外交联系。
通过这些联系,日本向其他国家学习了许多文化和技术,并与之交流。
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最为紧密,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日本文化的发展。
七、古代日本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古代日本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诗歌是古代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有名的是万叶集,它是古代日本最早的诗歌集。
此外,古代日本的传统戏剧形式如歌舞伎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杨宏雨梁启超曰:“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近代中国之每一次进步无不与巨大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如果说鸦片战争只是在浅层次上触动了中国的知识阶层的话,那么,甲午战败则深层次地刺激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
在甲午战败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高举救亡的大旗,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了效法日本、变法维新的新时期。
甲午战败是中国思想界一次重要转折。
在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樊笼,迈出了值得珍视的一步。
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由此拉开,民族觉醒的时代也由此开始。
一、战前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认知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19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对西方除荷兰以外的“夷人”采取类似清政府的闭关不纳的“锁国政策”。
1853年,日本在美国的炮舰下被迫开放。
锁国政策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德川幕府的垮台。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措施。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把日本当作东洋“撮尔”小国,不加重视。
1868年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重视。
事隔六年之后(1874年),日本军队武装入侵中国的台湾,近代中国人才开始真正关注日本。
1876年,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万国博览会,途经日本,在游历了长崎、神户、大阪、横滨和东京之后,留下一份简短的记录。
这就是《环游地球新录》中的“东行日记”一卷。
李圭是近代第一个以官方代表身份访问日本的中国人。
1877年,何如璋以首任公使身份赴日,留有《使东述略》,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他离开北京到东京上任的经过。
1879年4月,王韬以私人身份游历日本,历时四个月,留有他这次游历的记述《扶桑游记》。
1879年12月,王之春以道员身份赴日游历考察,历时一个月,回国后写成《谈瀛录》三卷。
1880年5月,李筱圃赴日游历,历时一个多月,留有记述《日本纪游》。
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研究
从政治史的研究角度进行分期的“战前”和“战后”, 比较适合日本的甲午战争研究史的整理和归纳。
同战后日本学术界的甲午战争研究相比较,战 前日本的研究比较注重相关原始资料的刊行和军 事史的研究。 首先,甲午战争中,日方的事件参与者 和政策的决策者的手记、回忆录以及个人收藏资料 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整理并刊行。 如,当时 策划和参与京城事件的主谋之一,日本驻韩公使馆 书记官杉村濬口述的《明治廿七八年在韩苦心录》、 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自著的《蹇蹇录》、伊藤 博文的《秘书类纂—机密日清战争》等均是在战前 公开出版或自费出版后经由亲友,在学界广为流传 的; 个人传记有春 公追颂会编纂的 《伊藤博文 传》、山崎有信编纂的《大鸟圭介传》、大山元帅传刊 行会《元帅公爵大山严》等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出版; 以甲午战争为素材的军事史研究在甲午战后不久 就开始出现了。 官方版的甲午战争军事史的编纂和 出版最早始 于1905年 ,由 海 军 军 令 部 编 纂 的 《廿 七 八年海战史》。 陆军军事史是1907年,由参谋本部编 纂的《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 根据目前调查的 资 料 , 民 间 版 的 战 史 编 纂 最 早 始 于 甲 午 战 后 的 1895 年,由村松恒一郎编纂,日本青木嵩山堂出版的《日 清海陆战史》,从编纂时间上看,民间的战史编纂要
61 日本研究·2009 年第 1 期
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研究
·
比官方的战史早近10年。 此外,《日清战争实记》(5 卷本,博 文馆,1894年-1896年 出 版 )、川 崎 三 郎 《日 清 战 史 》(7卷 本 ,博 文 馆 ,1896 年 -1897 年 出 版 )、 《 明 治廿七八年战役第二师团从军名鑑》(仙台广告社, 1897年出版)、渡 边几太郎编 纂 的 《日 清·日 俄 战 争 史 话》(千仓书房 ,1937年出版)、小 川 一 真 《日 清 战 争写真图》(博文馆)、广岛县厅编纂的《广岛临战地 日志》(日新舍,1899年)等相关史料也陆续出版。 尽 管如此,这些出版物中属描述战争经纬、粉饰功绩 或通过战场写真集再现甲午战场的编年纪事体的 比较多。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经过2. 重要战役从刚才战争的背景分析可知:日本方面蓄谋已久,积极备战,而清政府战前不积极备战,战时避战求和、避战保船、消极抵抗。
这直接招致了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
此次战争经历不到一年的时间,有四次主要的战役——两次陆战和两次海战。
陆战——平壤战役和辽东战役。
日本如何克服“甲午史观”
日本如何克服“甲午史观”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谈判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导读:2014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
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
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
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
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
以史为鉴,启迪未来。
本文为日本年轻学者仓重拓先生撰写的文章,分析日本的国人是如何看待甲午战争的。
“甲午战争”(在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历史位置在中日两国截然不同。
对于日本来说,甲午战争就是日本掌握东亚霸权的基点,虽然日本国内就如何看待日本近代史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只要诚实地回顾东亚的二十世纪,就很难否认大日本帝国的扩张和侵略这一历史事实。
不过,有阳光之处必有影子。
对于不仅失掉东亚领导权,而且被东海小岛彻底蹂躏的中国来说,日本在二十世纪的强盛就意味着中国的没落,所谓“中华百年屈辱史”之说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近代东亚史的看法和立场。
考虑到这种历史背景,抱有明显不同历史观的中日两国陷入如今的危机状态也并非偶然。
上世纪称霸东亚的日本现在面临着甲午战争以来的最大挑战,即中国的崛起。
历史告诉我们,新旧势力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并不是稀罕事。
整整一百年前,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式爆发;在今天,不断加剧的中日紧张局势亦是如此,它集中表现了希望维持东亚现状的日本和渴望重建秩序的中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当东亚地区处于这种历史性分水岭时,回顾可称为“东亚史最大事件”之一的甲午战争,并对其历史意义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是相当有意义的。
尤其是对仍沉浸在甲午以来的百年梦中而不愿醒来的当代日本来说,这本应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但遗憾的是,在甲午战争迎来第二个甲子之际,好像很少有日本人关注这场战争及其给当时日本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甲午战争以来深深地烙入日本国民心中的对中国的偏见和蔑视。
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1895~1920)——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考察
经历千年宗法专制洗礼 , 普天之下 , 民众不知“ 国家与 族国家 , 成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 的先决条件 。面对民众淡 天下之差别”不明“ , 国家与朝廷之界限” 许倬云指出 ,传 漠的国家意识 ,知 识精英开 始了 国家主权意识的启蒙 。 。 “ 统 中国的国家不同于西方近代的‘ 国家 ’ 概念 , 它是一个普
当有无限之权 , 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 。 【 卷 ”1 9 ( ,
容认为
“ 国民者 , 自治之才 力 , 有 有独立之性质 , 有参政之公权 , 有
自由之幸 福 , 无论执何 业 , 皆得 为完全无缺之人 ” 而 ㈣ 。
陈天华提 出“ 把政治思 想切实起来 , 拼死拼 命, 争这政治参
4 2
琼( 9 9 , , 17  ̄)女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章程提 出的“ 国权” , 观 表明维新知识阶层 已经具有领 土不 侵 , 父母不 能夺 , 朋友不 能僭 , 夫然后 乃谓之 国民之 真权 可分割、 主权不可侵犯的民族国家观念 。 梁启超在 10 年 90 利。” ( ・ 嗍1 梁启超根据卢梭 的契约论论证国家的合法性 卷
中图 分 类号 : 6 1D6 3 D 9 ;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0 0" 6 12 0 )5- 0 2 " 5 10 - 8 9 ( 0 9 0"' 4 - 0 0
张灏把 19  ̄12 年初前后约 2 年时间称为“ 85 9 0 5 中国 思想文化 由传统过渡到现代、 承先启后的关键时代” n 。 2 1
族而知有国家 ; 对世界而知有国家” m 。梁启超是以现代 与权 , 不要 再任做 皇帝 、 官长 的胡做乱 为 , 中国弄得稀 把
民族国家的视 角来构建国家设想的。 他提 出国民是国家的
甲午战后日语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寻
甲午战后日语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寻在中日甲午海战后,清政府为维系统治被迫进行改革。
当时的统治阶层认为取法日本更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因此开启了向日本学习的改革进程,这就需要大量日语翻译的参与。
清政府采取了聘请日本的教习以及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的两种办法培养日语翻译人才,并建立了相關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本文将探寻甲午战后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
标签:甲午;日语;翻译;培养机制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是影响了我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不仅瓦解了中华文化圈内的宗藩体制,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整体格局,也在客观上使得中国被动的走上了现代化改革之路。
在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认为向日本学习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通过派遣留学生赴日学习和聘请日本教习来华授课这两种形式培养日语的翻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改革对日语翻译的需要,并就此开启了我国近代培养日语翻译人才的机制建设。
1.关于甲午战争前的外交机构与翻译论述在甲午战争前,中国与外国间从未建立过平等的外交关系,而是将外国一律作为藩属看待,因此也就没有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只是设置附属机构和兼职的官员处理涉外的一些事务。
清朝处理外事问题的主要机构是理藩院。
理藩院初设于礼部管辖下,后独立出来,并划分了职掌范围。
理藩院主要负责北方和西方国家,礼部主要负责南方和东方国家。
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设立了总理衙门对外交和通商事物进行管理。
随着形势的发展,总理衙门的职权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涵盖了所有涉外的经济、军事以及教育等一些相关事务。
外交机构的所有活动几乎都需要翻译的参与,因此在建立总理衙门后,培养翻译人员成为迫切的需要。
为了解决翻译人员的紧缺,清政府开办了同文馆,并先后设立了英文、德文、俄文和法文馆,并在甲午战争后增设东文馆。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懂外语的人非常少,能称得上精通的更是十分紧缺,因此在处理涉外问题时,清政府只能使用外方人员担任翻译,这不仅造成了翻译中出现了很多错误,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的权益。
从《申报》看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的日本观
从《申报》看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的日本观作者:宋茜茜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8期【摘要】1895年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甲午战争为界,中国人前后的日本观变化很大,之前对日本充满轻视,之后则是主张变法,学习日本,通过派遣留学生和翻译书籍,从日本吸收西方知识。
这一思想史的变迁轨迹也反映在近代报刊中,《申报》作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近代报刊,发表大量有关日本的社论,以此为基本史料,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
【关键词】甲午战争;申报;日本观一、千年梦醒1887年,曾纪泽写下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先睡后醒论》,认为中国现在虽然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但是,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也”,并且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整顿军务,日有起色,中国已经从睡梦中醒过来了,只是需要时间恢复体力。
甚至还安抚西方各国不必为中国的强大而担忧,因为“中国从古至今,只为自守之国,向无侵伐外国之意”。
这里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态度,对时局依然保持着从容和自信,认为现在的状况还不足以忧虑。
但这种自信在甲午战争后彻底没有了,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才明白自己依然国力不强,对外界的认识不够,而日本,却真的崛起了。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不是败于西洋人之手,而是败于一向所轻视的“岛夷”之手,真正给中国人太大的打击,耻辱和震惊的感觉远甚于之前的鸦片战争。
因为之前,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遥远记忆中,虽然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等固然使中国人意识到时代已经不同,但国民心理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对于日本这个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人一向是以一种仰视的目光看待的,这是因为历史上日本一直学习中国,在中国人眼中日本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存在的,自然不放在眼里。
轻视的结果就是忽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处于同一个历史阶段,但对于日本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人要不视而不见,要不一无所知,对日本缺乏真正的了解。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9 世纪中叶后,西方的近代文明凭借坚船利炮的力量不容分说地涌向了东亚地区,致使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及融合势不可挡地出现在这片原本相对平静的土地上。
而日本,作为东亚唯一吸收了西洋文明并由此实现近代化的东洋国家,在东西方文明的框架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感自身特殊性的日本知识阶层,开始热衷于谈论日本在东亚乃至在整个世界应该担负何种使命的问题,“日本的天职”也随之成为他们谈论政事时的流行语之一。
“天职”一词,在明治时期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专指天子君王的职责; 二是指上天赋予的职责。
而所谓“日本的天职”,意思就是指上天赋予日本的职责。
甲午战争前后,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下,福泽谕吉、三宅雪岭、陆羯南、内村鉴三、大隈重信、竹越与三郎、田冈岭云、浅水又次郎、内藤湖南、德富苏峰等人都曾在各自的文章中或简或繁地论述过日本的天职问题。
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杂纠结中日本如何定位的问题,同时都将日本行使天职的对象设定为中国及朝鲜等东亚国家。
因此,探讨和分析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当时日本流行的东洋观、西洋观及对华观等各类问题。
一、福泽谕吉的天职论: 文明外衣下的侵略论福泽谕吉(1835 -1901) 虽然终生在野不仕,但始终以民间学者文化人的身份开办学校、编辑报纸、著书立说,在他留下的长达20 余卷的《福泽谕吉全集》中,内容涉及到了文化教育、风俗典章、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对普通日本国民的思想、对社会舆论乃至对政府的决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井上毅就曾这样形容过福泽谕吉的影响力: “福泽谕吉的书一出,天下少年靡然想从,撼其胸膛、浸其肺腑。
甲午战争前后中日社会观念变化及异同
甲午战争前后中日社会观念变化及异同向嘉炜外国语学院 1500018606目录甲午战争前后中日社会观念变化及异同 (I)目录 (I)内容摘要 (I)从甲午战争看中日社会观念变化及异同 (1)一、战前日本的社会观念 (1)1.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观念简述 (1)2.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社会观念的变化 (1)二、战前中国的社会观念 (2)1.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观念 (2)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观念 (3)三、战前中日社会观念对比及分析 (3)四、中日社会观念在战争过程中的体现 (4)1. 丰岛海战 (4)2. 黄海海战 (5)3. 批判性地看待退守威海卫的决策 (6)五、甲午战争对于中日社会观念的影响 (7)1.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社会观念的影响 (7)2. 甲午战争对于中国社会观念的影响 (7)六、总结 (8)七、批注 (9)内容摘要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溃败,而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甲午战争使得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程度大大加深,而使得日本在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野心膨胀。
本文将研究甲午战争前后中日社会心态的变化及异同,并就战争部分过程分析有关中日社会心态的相关问题。
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对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群体大多与群众严重脱节,例如洋务派、维新派,因此将其定义为整个社会的观念并不准确,然而相对于日本,整个明治维新过程中,甚至是整个近代化进程中,都是全民奋斗举国参与,因此用社会心态一词描述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的群体性意识是比较准确的。
但是笔者始终找不到更加准确的词语形容中国的特殊情况,因此姑且使用社会观念一词。
笔者意图通过对中日双方战前观念意识的分析,更深刻地理解甲午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战时中日双方在战略部署、军事实力、决策层心态以及《马关条约》签订时双方的博弈;并通过研究战后两国社会观念发生的变化,更深刻地理解甲午战争中日对于两国在战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天
职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9 世纪中叶后,西方的近代文明凭借坚船利炮的力量不容分说地涌向了东亚地区,致使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及融合势不可挡地出现在这片原本相对平静的土地上。
而日本,作为东亚唯一吸收了西洋文明并由此实现近代化的东洋国家,在东西方文明的框架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感自身特殊性的日本知识阶层,开始热衷于谈论日本在东亚乃至在整个世界应该担负何种使命的问题,“日本的天职”也随之成为他们谈论政事时的流行语之一。
“天职”一词,在明治时期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专指天子君王的职责; 二是指上天赋予的职责。
而所谓“日本的天职”,意思就是指上天赋予日本的职责。
甲午战争前后,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下,福泽谕吉、三宅雪岭、陆羯南、内村鉴三、大隈重信、竹越与三郎、田冈岭云、浅水又次郎、内藤湖南、德富苏峰等人都曾在各自的文章中或简或繁地论述过日本的天职问题。
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
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杂纠结中日本如何定位的问题,同时都将日本行使天职的对象设定为中国及朝鲜等东亚国家。
因此,探讨和分析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当时日本流行的东洋观、西洋观及对华观等各类问题。
一、福泽谕吉的天职论: 文明外衣下的侵略论福泽谕吉(1835 -1901) 虽然终生在野不仕,但始终以民间学者文化人的身份开办学校、编辑报纸、著书立说,在他留下的长达20 余卷的《福泽谕吉全集》中,内容涉及到了文化教育、风俗典章、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对普通日本国民的思想、对社会舆论乃至对政府的决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井上毅就曾这样形容过福泽谕吉的影响力: “福泽谕吉的书一出,天下少年靡然想从,撼其胸膛、浸其肺腑。
”据笔者视野所及,福泽谕吉是在1894 年7 月7 日发表的《不可将世界共有物据为私有》中首次提到日本的天职。
在此文中,福泽先是提出了“世界万物皆为公有”的谬论,主张地球上的一切资源物品都是人类的共有物,“尽管现在分为了东洋与西洋,并在两洋中划清了各国的国界,形成了私有并互不相犯的态势,但这只是为了便于保护生活在各国的国民之安全,在共有物的共享方面不允
许有丝毫的私情。
”随后福泽指出,朝鲜推行的锁国制度就是将世界共有物据为己有,是在暴殄天物,是在妨碍人类的幸福及文明的进步,标榜日本出兵朝鲜的目的绝非镇压弱国吞并领土,只是依靠兵力督促朝鲜实现真正的开国,是“为了人类之幸福,为了文明之进步所履行的最合理的天职。
”紧接着,福泽又将论述的重心从朝鲜转移到中国,认为中国的国土及人口为日本的十倍,贸易额却与日本不相上下,福泽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那个老大国也与朝鲜相同,以锁国自保,将世界之共有物据为己有……因此,为了世界的正理公道必须对其加以处分。
”
二、内村鉴三的天职论: 日本主义与世界主义之交融内村鉴三(1861 -1930) 生于江户武士家庭,幼年受武士道和儒学思想熏陶,1877 年进入札幌农学校后受到该校虔诚而热烈的基督教精神感染,1878 年接受洗礼,后于1884 -1888 年赴美国深造,回国后曾任第一高等中学校讲师、《万朝报》记者等职。
内村鉴三主张无教会主义,提倡只信仰圣经而不应从属特定教派或神学,留下了《基督信徒的慰藉》《求安录》《我如何成为基督信徒》《圣书之研究》《地人论》等著作。
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内村鉴三是第一位多角度对日本天职进行“学术论证”的知识人。
在《日本国之天
职》中,内村从地理学上的位置及形状、日本民族的特征、历史上的征兆等三个方面对日本的天职进行了论述。
首先在地理学方面,内村将日本比作太平洋中的英国,认为日本具有不受外敌侵害、能促进国民团结精神等地理优势,且因恰好位于东洋与西洋之间,是基督教的美国与佛教的亚细亚之间的媒介者。
其次,在日本民族的特性上,内村认为“在受外来事物影响,吸收他国文明方面,没有国民能比得上日本人。
在东洋国民中只有日本人了解欧美文明,在文明国民中只有日本人拥有东洋的思想。
”在历史的征兆方面,内村主张自古以来文明一直自东向西推进,与地球运转的方向正相反。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论述,内村得出结论,日本的天职是“作为东西两岸的调和者,将擅长器械的欧美介绍给重理想的亚细亚,凭借进取型的西洋来开化保守型的东洋。
” 最后自豪地说,“在我们日本制造出的新文明,对于改良欧美的旧文明也将发挥显著的功力。
我旭日帝国,将自身光芒洒遍东西,反射到东方的欧美,照耀着西方的亚细亚,实现日本之天职。
”
三、内藤湖南的天职论: 日本文明中心论内藤湖南(1866 -1934) 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早年在大阪、东京等地的主要报纸、杂志担任撰稿人,因其富有气势且酣畅淋漓的文笔及对中国时事的精通,
成为日本新闻界有名的评论家。
1907 年,仅毕业于师范学校中等师范科的内藤湖南,进入京都大学担当起了东洋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与狩野直喜等人创建了著名的京都学派,他的一些观点对当时日本人的中国观,乃至对日本政府对华的外交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
三宅雪岭主张国粹主义,曾在1890年11月25 日的《日本人》上发表《日本的朝鲜政略》一文,其中写道: “亚洲事务应由亚洲人适当处理。
日本人与亚洲事务紧密相连,这源于日本人的天职。
”认为中日为唇齿之邦,为了保卫东亚和平两国应该齐心协力来抵御西方列强,甲午战争的爆发是由于朝鲜士寇误传消息所致,纯属偶然。
主张优胜劣败,弱肉强食,认为“大日本之建立必为不可已之势”,丰臣秀吉当年要侵占中国并奉天子于燕京的“雄图”到了应该实行的时候。
早在1890 年12 月,内藤湖南就曾在文章中涉及到日本的天职问题。
当时他在《日本人》63 号上发表了《亚细亚大陆的探险》一文,其中写道: “亚洲内的事务由亚洲人支配,欧洲内的事务由欧洲人处理,这才是真正的各尽天职。
……五亿万的黄色人种皆困醉倦卧……唯有我日本才有觉醒之感,日本的天职愈来愈重,愈来愈大。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初步体现了内藤湖南“天职论”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亚洲一
体对抗欧洲的意识; 二是日本文化优越论的思想。
当时内藤正担任政教社机关杂志《日本人》的编辑及撰稿工作,在思想上深受三宅雪岭等人的影响。
结论
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内藤湖南等人都是终生在野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学者文人特有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日本应该担负的“天职”。
尽管三人在对待西洋文明与东洋文明的态度上存在众多分歧,但他们都信奉日本文明在亚洲的中心地位,都认为日本文明远远优于亚洲的其他文明。
这种基于日本民族优越论的文明观,可以说构成了近代日本知识阶层对日本文明和亚洲其他文明定位的共同倾向。
由于福泽谕吉等人不约而同地将“为了履行日本的天职”作为甲午战争爆发的理由,这样便为这场战争罩上了“上天所赋职责”的亮丽光环,起到了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性质模糊化、暧昧化、正当化的作用。
因此,甲午战争前后报章杂志上频繁出现的“天职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误导了当时日本读者对形势的判断,还会使许多日本人误认为对外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是为了向这些“野蛮”地区传播文明,是为了“拯救”这些国家,而这项伟大的工作是上天赋予的天职。
换言之,普通日本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进了罩
着“天职”、“文明”等各类光环的侵略思想与扩张意识,而这些全民意识与军国主义政府的侵略政策相辅相成,并最终将日本拉向了对外扩张的深渊。
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所主张的各类“天职论”,在促进日本向东亚进行扩张侵略及文化殖民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思想宣传作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