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标的选择
内标法使用条件
内标法使用条件一、引言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该方法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利用内标物的浓度和响应值与待测组分的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对内标法的使用条件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内标法的原理内标法是一种相对定量方法,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利用内标物的浓度和响应值与待测组分的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来说,内标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假设:在样品处理和测定过程中,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响应值成正比,并且内标物的浓度与待测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比例。
通过比较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响应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组分的浓度。
三、内标法的使用条件1.内标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是内标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内标物应该与待测组分性质相似,能够均匀分布在样品中,且不与待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
同时,内标物的响应值应该与待测组分的响应值相近,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常用的内标物包括苯、甲苯、正己烷等。
2.内标物的浓度选择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浓度也是内标法的重要条件之一。
内标物的浓度应该与待测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的比例关系。
如果内标物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分析的准确度。
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浓度。
3.样品处理和制备在应用内标法时,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
这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溶解、分离等步骤。
在样品处理和制备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损失和污染,以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和制备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实验要求。
4.仪器校正和校准在使用内标法时,需要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包括色谱仪、光谱仪、质谱仪等。
在使用仪器之前,需要进行校正和校准,以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
四、内标法在各领域的应用1.化学分析领域内标法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体核磁共振内标
液体核磁共振内标液体核磁共振(Liqu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LS-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内标是LS-NMR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分析样品中起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作用。
本文将从内标的定义、内标的优势、内标的选择以及内标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内标的概念。
内标是指在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参照物质,其化学性质与待测物相近,且在NMR谱图中有明确的信号,能够作为样品中各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参照。
内标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与待测物相似的化学性质、在NMR谱图上有清晰的峰、不会干扰待测物的峰、易于操作和购买。
内标在LS-NMR中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内标可以用来消除仪器和样品之间的误差,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内标可以用来校正谱图的强度,使得不同样品之间的比较更加准确。
此外,内标还可以用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在LS-NMR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内标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内标应当与待测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保证内标和待测物在实验条件下的响应相近。
同时,内标的信号应当在NMR谱图上有明确的峰,便于分析和定量。
此外,内标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对待测物的峰的干扰程度,尽量选择不会与待测物产生重叠的峰。
最后,内标的操作和购买也需要考虑成本和便利性的因素。
内标在LS-NMR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定量分析中,内标可以用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通过内标的峰面积与待测物的峰面积之比,可以得到待测物的浓度。
其次,在定性分析中,内标可以用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待测物。
通过观察内标的峰是否出现,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待测物。
此外,内标还可以用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通过观察内标的峰的变化,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速率。
另外,内标还可以用来检测样品的纯度,通过观察内标的峰的强度和形状,可以评估样品的纯度。
总结起来,液体核磁共振内标在LS-NMR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
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
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
气相常用内标
气相常用内标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内标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内标法可以有效地校正仪器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可以简化数据处理过程。
本文将对气相常用内标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一、气相内标概述气相内标是指在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与待分析样品一同进入色谱柱的另一种物质。
通过测量待分析样品与内标物质的保留时间差,可以校正仪器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气相内标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二、气相常用内标类型及特点1.稳定同位素内标:稳定同位素内标是通过将待分析样品中的某种元素替换为同位素来实现内标效应。
例如,对于碳氢化合物分析,可以使用稳定性较高的碳同位素13C作为内标。
2.纯化合物内标:纯化合物内标是选取一种与待分析样品具有相似性质的纯化合物作为内标。
例如,在石油产品分析中,可以选择正辛烷作为内标。
3.同类物质内标:同类物质内标是指选择与待分析样品属于同一类物质的另一种物质作为内标。
例如,在分析石油馏分时,可以选择石油醚作为内标。
4.人工合成内标:人工合成内标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一种与待分析样品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
例如,在分析有机磷农药时,可以合成一种与待分析农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作为内标。
三、内标法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内标法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量分析:内标法可以用于气相色谱中的定量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测量待分析样品与内标物质的保留时间差,可以校正仪器误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定性分析:内标法还可以用于气相色谱中的定性分析。
当待分析样品与内标物质在色谱柱中分离良好时,可以根据保留时间差进行定性分析。
3.样品处理:内标法可以简化样品的处理过程。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内标物质可以与待分析样品一同处理,从而减少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损失和误差。
四、内标选择原则与注意事项1.内标选择原则:(1)内标物质与待分析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良好,保留时间相近。
气相常用内标
气相常用内标(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2.气相色谱法简介3.内标的定义与作用4.常用内标物质5.内标的选择原则6.结论正文【引言】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内标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气相常用的内标进行介绍。
【气相色谱法简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气体或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气相色谱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等部分。
【内标的定义与作用】内标(Internal Standard)是在样品中添加的一种物质,与待分析样品中的组分相似,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测性。
内标法的主要作用是校正仪器的漂移和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变化,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常用内标物质】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内标物质有以下几种:1.甲苯:常用于测定芳烃、卤代烃等。
2.丁酮:常用于测定酮类化合物。
3.己烷:常用于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4.乙醇:常用于测定醇类化合物。
5.丙酮:常用于测定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内标的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待分析样品中的组分相似,但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测性。
2.与待分析样品中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相差适中,以便于分离和检测。
3.添加量适中,既能达到校正的目的,又不影响待分析样品中组分的测定。
【结论】气相色谱法中,内标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法的特点及内标物的选择
内标法的特点及内标物的选择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是一种质量分析方法,通过在分析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与待测物同时进行分析,从而消除样品中的非特异性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法的特点及内标物的选择如下所述:1.提高准确性:内标法能够消除由于样品制备、色谱分离等过程中引入的非特异性误差,从而提高准确性。
内标物与待测物一起经历相同的处理过程,比较其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可以准确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因此,内标法在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3.选择结构相似物:内标物的结构应与待测物相似,以便在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受到类似的影响。
结构相似的内标物具有类似的特性和性质,可以在样品中与待测物同时进行分析。
4.独特特征:内标物的峰应在分析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分离度,不与其他组分发生干扰。
这样可以确保内标物的测定结果与待测物的测定结果之间没有相互干扰,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5.可追踪性:内标物应是一种已知浓度的化合物,在实验室制备的内标品中,应包含准确的内标物浓度。
这样可以通过对内标品的浓度确定,追踪待测物的浓度并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常见的内标物选择包括同位素标准品、结构类似物和内标化合物等。
同位素稳定标准品是最常用的内标物之一,通过同位素稳定示踪剂原理,将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加入样品中,利用同位素比值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结构类似物选择是指选择与待测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采用内标物与待测物的峰面积或峰高之比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内标化合物是在分析样品中加入稳定的内标物后,通过其峰面积或峰高与待测物的峰面积或峰高比值计算待测物的浓度。
总之,内标法作为一种提高准确性的质量分析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好的特点。
内标物的选择应考虑其稳定性、结构相似性、独特特征和可追踪性等因素,以确保内标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代谢组学内标选择
代谢组学内标选择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的科学,其应用广泛,包括药物研发、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等多个领域。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内标的选择对于准确测量代谢物和改善实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代谢组学内标选择的相关内容,包括稳定同位素标记物选择、内源性代谢物作为内标、质谱技术在内标选择中的应用、基于模型的代谢物鉴定方法、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代谢组学研究设计及实验优化以及代谢组学在临床诊断及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
1. 稳定同位素标记物选择稳定同位素标记物在代谢组学中常被用于定量分析代谢物的变化。
选择合适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物需要考虑到标记物的稳定性、可获得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物包括氮-15、碳-13和氢-2等。
在选择标记物时,需要考虑其同位素丰度、化学性质以及标记效率等因素。
2. 内源性代谢物作为内标内源性代谢物是指体内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作为内标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这些代谢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
选择内源性代谢物作为内标需要考虑其稳定性、易于检测和定量等因素。
3. 质谱技术在内标选择中的应用质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和定量代谢物。
在选择内标时,需要考虑其与目标代谢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电离性质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内标的稳定性、易于合成和纯化等因素。
4. 基于模型的代谢物鉴定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和预测代谢物的变化。
在选择内标时,需要考虑其对模型的影响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内标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等因素。
5.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是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可视化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选择内标时,需要考虑其对数据分析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可解释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内标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等因素。
内标的选择汇总范文
内标的选择汇总范文在科学研究中,内标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分析物的含量或浓度。
内标被添加到样品中,与分析物具有相似的性质,但能够区别开来。
它的使用可以消除样品处理的误差和仪器漂移,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内标的选择汇总。
1.同位素内标:同位素内标是根据同位素分馏原理选择的。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由于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在分析过程中非常适合作为内标。
常见的同位素内标有质量相对较轻的同位素和相对较重的同位素,如氢-氘内标、氧-氮内标等。
2.标准品内标:标准品内标是将已知含量的化合物作为内标。
它的优点是易于准确测量,可以消除由于样品处理和仪器漂移引起的误差。
常见的标准品内标有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化学试剂等。
3.内标物:内标物是指在分析过程中添加到样品中的物质,它们具有与待测分析物相似的性质和反应。
常见的内标物包括小分子化合物、酶、基因等。
内标物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分析方法来确定。
4.结构类似物:结构类似物是指具有与待测分析物相似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它们能够与待测分析物在分析过程中共存并被同时测量,从而消除由于样品处理和仪器漂移引起的误差。
常见的结构类似物包括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类化合物等。
5.外标法:外标法是将外部标准品与样品一起测量,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出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
外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样品量和常规分析。
常见的外标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物标准等。
在选择内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内标与待测分析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内标的纯度和稳定性要高,以确保准确测量。
-内标的浓度要适中,既能减小误差,又不会影响待测物质的测量。
综上所述,内标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分析方法来确定。
合理选择内标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从而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内标物选择依据
内标物选择依据
内标物(Internal standard)是在分析实验中用来校正分析结果的一种参考物质。
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对于准确测量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选择内标物的一些常见依据:
1. 物理性质相似性:内标物应具有与目标化合物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相似的
溶解度、挥发性和纯度等。
这可以确保内标物在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的行为与目标化合物相似,从而准确校正分析结果。
2. 未检测到的样本中相对稳定:选择一个在样品中未被检测到的化合物作为内
标物,可以避免可能的干扰或掩盖目标化合物的情况。
这样,内标物的峰不会与目标化合物的峰重叠,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3. 相对峰面积稳定:内标物的信号应该在不同样品中相对稳定,不受样品制备
和分析过程中的变化影响。
这可以通过在样品和内标物中添加相同浓度的内部参考物,然后比较它们的峰面积差异来评估。
4. 与目标化合物无关的样品基质:内标物在样品中的信号响应和目标化合物独
立于样品基质。
这意味着内标物选择应当避免与目标化合物存在相互作用或受基质干扰的情况。
5. 容易检测和区分:内标物和目标化合物之间的信号峰应具有足够的峰间分离,使其能够准确、可靠地被检测和区分。
通过以上的依据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可以提高分析准确度并减小误差。
选择适
当的内标物可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为后续的定量分析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icp-oes内标元素选择原则
icp-oes内标元素选择原则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木,用于测量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在ICP-OES分析中,内标元素的选择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首先,内标元素的选择应考虑到其与待测元素在化学性质和光谱特性上的相似性。
这样可以确保内标元素在样品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与待测元素具有相似的行为,从而减小因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引入的误差。
其次,内标元素的浓度应该尽量稳定,并且在待测元素的浓度范围内变化不大。
这可以确保内标元素的信号稳定性,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选择内标元素时需要考虑到其在ICP-OES分析中的灵敏度和检测限。
内标元素的信号应该在ICP-OES的工作范围内,并且不会受到干扰而产生偏差。
此外,内标元素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添加
方式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内标元素应该易于操作,并且不会对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产生额外的干扰或误差。
综上所述,ICP-OES内标元素的选择原则包括化学相似性、稳定浓度、信号灵敏度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
合理选择内标元素可以提高ICP-OES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从而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色谱内标法对内标物选择的要求
色谱内标法对内标物选择的要求色谱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添加内标物来消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物的选择对于色谱内标法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首先,内标物应该与分析物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是因为内标物的添加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如果内标物与分析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相似,那么它们在样品中的分布和转化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内标物的挥发性应该与分析物相似,这样才能保证它们在进样器中的挥发性和分布均匀性相同,从而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
其次,内标物应该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在分析过程中,内标物的化学性质应该保持不变,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内标物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被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影响,也不会因为溶剂的挥发或者光照等因素而发生分解或者降解。
此外,内标物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检测性。
内标物的添加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因此它的浓度应该能够被准确地测定。
如果内标物的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内标物时,需要考虑到它的检测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以确保它的浓度能够被准确地测定。
最后,内标物应该易于制备和添加。
内标物的制备和添加应该简单、快捷、可靠,以确保分析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重复性。
例如,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内标物的制备和添加应该简单、快捷,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进样器直接添加到样品中,以确保分析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色谱内标法对内标物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与分析物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具有良好的可检测性、易于制备和添加等方面。
只有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才能够消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定量f谱的内标
常见定量f谱的内标
常见的定量质谱(MS)分析中使用的内标包括氘代内标和稳定同位素内标。
氘代内标是指将分子中的氢原子替换为氘原子的化合物,因为氘原子比普通氢原子重,因此可以在质谱中形成明显的质量差异,用于定量分析。
另一种常见的内标是稳定同位素内标,例如^13C,^15N和^18O等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在质谱中也会产生明显的质量差异,因此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在定量质谱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内标对于准确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重要。
内标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易于与目标分析物区分开来,并且在质谱分析中能够产生明显的峰。
选择内标时需要考虑到其在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误差,并且内标的选择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目标分析物的含量变化。
总的来说,内标在定量质谱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和使用内标可以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内标的设计方法
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内标的设计方法一、概述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量DNA、RNA的基因分析技术,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其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qPCR实验中,内标的设计和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内标的设计方法,旨在提高qPCR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内标的选择原则1. 稳定性:内标的表达量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保持稳定。
2. 特异性:内标的序列应与待定物种的基因组序列无交叉。
3. 合适性:内标的长度应适中,GC含量适中,并且不含有剪切位点、启动子和其他调控元件。
4. 独立性:内标的表达水平应与待定物种的目标基因无关。
三、内标的设计步骤1. 确定目标基因:根据研究需要确定目标基因,以便选择合适的内标。
2. 基因序列获取:获取目标基因的序列,并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序列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较好稳定性和特异性的内标序列。
3. 引物设计:根据内标序列设计引物,要求引物特异性高,并且能够在qPCR实验中产生稳定的扩增曲线。
4. 内标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内标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对产生的扩增曲线进行分析评估。
四、内标设计实例1. 目标基因:以人类乙肝病毒(HBV)DNA为例,设计内标用于qPCR检测。
2. 基因序列获取:从NCBI数据库获取HBV DNA序列,并使用BLAST工具对其进行比对,筛选出具有较好特异性的内标序列。
3. 引物设计:根据筛选得到的内标序列设计引物,要求引物特异性高,并且能够在qPCR实验中产生稳定的扩增曲线。
4. 内标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内标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对产生的扩增曲线进行分析评估。
五、内标的优化和应用1. 内标的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内标进行优化,比如调整引物浓度、优化PCR条件等。
2. 内标的应用:将优化的内标应用于qPCR实验中,监测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或定量目标基因的拷贝数。
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要求
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要求
在气相色谱(GC)测定法中,内标物是用来校正样品分析结果
的物质。
内标物的选择和要求对于准确测定样品中目标成分的浓度
非常重要。
以下是内标物的一些主要要求:
1. 物化性质,内标物应该具有与目标成分相似的物化性质,包
括挥发性、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
这样可以确保在分析过程中内标
物和目标成分的行为类似,从而减小误差。
2. 分析条件,内标物在GC分析条件下应该有良好的分离度和
稳定性,不会与其他成分相互干扰或产生副反应。
这可以避免分析
结果的偏差。
3. 检测灵敏度,内标物的浓度应该与目标成分在样品中的浓度
相当,这样可以确保内标物的信号强度与目标成分的信号强度相近,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4. 可获得性,内标物应该易于获取,并且在实验室中能够稳定
保存,以确保分析的可重复性。
5. 无干扰,内标物不应该与样品中其他成分相互干扰,或者被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吸附或损失。
总的来说,选择内标物需要考虑其与目标成分的相似性、分析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分离度、以及在实验室中的可获得性和稳定保存性。
这些要求的满足可以确保内标物在GC测定法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谱内标选择原则
质谱内标选择原则是指在质谱分析中,选择适当的内标化合物作为定量分析的参考物质。
内标化合物是与目标分析物相似但具有已知浓度的化合物,用于校正样品的分析结果,提高定量准确性和精度。
在选择质谱内标时,有几个原则需要考虑:
1.结构相似性:内标化合物应与目标分析物在结构上相似,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以确保在质谱分析中具有类似的响应和行为。
这样可以减小因样品制备或仪器条件导致的变异性对结果的影响。
2.稳定性:内标化合物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样品制备和质谱分析过程中不易分解或丢失。
这样可以保证内标的浓度稳定,提高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3.选择性:内标化合物的质谱信号应不会与其他的样品组分或质谱峰重叠。
选择具有独特质谱特征,容易区分的内标化合物,可以避免干扰和混淆。
4.可获得性和成本:内标化合物需要比较容易获得,并且成本较低。
这样可以方便在实验中大量使用,提供可重复的定量分析。
5.匹配性和线性范围:内标化合物的浓度应与目标分析物的浓度匹配,并且在质谱分析的线性范围内可靠地被检测和量化。
这样可以确保内标分析结果与目标分析物的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进行准确的定量。
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分析对象,选择适当的质谱内标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进行合理的试验验证和方法验证。
内标物的选择原则
内标物的选择原则
在实验室分析中,内标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检测、估算、评估样品的相关特性,因此内标物的选择原则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当选择内标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质量和稳定性—内标物必须是可靠、稳定的,可以提供准确的
结果。
它们也必须按照主要质量标准、有恒定的浓度和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满足实验要求。
2.可用性—必须能够获得更新和分发的现成的内标物,以便获得
准确的检测结果。
3.适用性—这些材料必须符合物质检测的要求,可以适用于大多
数生物测定。
4.健康安全—内标物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能产生有毒或有害的
物质污染环境。
5.价格—内标物的价格必须合理,足以满足实验要求的预算范围。
对于内标物的选择原则,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就是要根据特
定条件,特定使用目的而定。
内标物有可能带来测量不精确或不一致
的结果,所以它们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种
灵活、可靠、可行的内标物,其成本也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质谱 内标等知识
质谱定量的原则内标的选择LC-MS 2009-11-01 19:44:11 阅读17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3>质谱定量的原则04——系列讲座内标在做MS定量时应该使用内标。
选择一个合适的内标,将能减少因为样品提取、HPLC进样和离子化的多样性造成的差异。
在复杂基质的分析中,在SRM积分图上,在标准曲线的低端,常会见到:两个不同的浓度水平,会给出近乎一致的响应。
只有当使用一种内标时,这两个点才能被区分。
一些研究者试图在实验中不用内标去做标准曲线,但成功率不高。
我们在标准曲线上每个浓度水平都重复进样3次。
没有内标的情况下,重现性%RSD常常会高于20%;而当使用内标时,%RSD能降低到近2%。
我要如何选择一个内标?最好的内标是待定量的化合物的同位素内标。
同位素标记的内标将和待测物有相似的回收率、ESI离子化响应,和相似的色谱保留时间。
如果你运行的不是临床药代动力学定量,可能很难判断上述说法,因为特殊的合成一个同位素标记的内标,是非常昂贵和耗时的。
通常,如果你和一个医学的化学家工作,他们会有一个化合物相似物库,可以被用作内标。
这些类似物,在化合物合成中被测试,和该化合物性质相似可以被用户定量内标,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类似物和该化合物的母离子质量有微小的差异。
尽量不要使用去甲基化(-14)或者是氧化的(+16)的类似物作内标,因为待测化合物的母离子常会发生同样的代谢。
常见的做内标的类似物是氯代的化合物。
氯代的化合物类似物会和待测化合物有相似的色谱保留时间,这是内标的一个重要特性。
我们已经发现内标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它和待测化合物共流出。
我该如何使用内标?首先,内标添加需在样品测试方法的开始阶段,典型的,应在血浆crash 或固相萃取之前。
内标应用同一浓度水平添加(包括标样)。
内标应给出可靠的质谱响应。
应该注意的是:内标的量应添加得合适,应高于定量限,但不能过高,因为过高的内标响应会抑制被分析物的离子化。
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要求
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GC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GC测定法中,内标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在样品提取、净化和分析过程中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目标物质的含量,提高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内标物的选择和要求对GC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就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在选择内标物时,我们需要考虑其与目标物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
内标物应具有与目标物质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极性、挥发性、分子量等。
这样能够在GC分析中更好地模拟目标物质的行为,使内标物更好地反映目标物质的代表性。
内标物的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应该选择稳定性高、易于操作的内标物。
在内标物的使用中,我们需要保证其在样品提取、净化和分析过程中能够与目标物质一同受到相同的影响。
内标物的加入应尽可能早地进行,确保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内标物和目标物质的分布和变化随着样品的处理保持一致。
内标物的加入量也需要适当控制,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避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内标物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与分析仪器的兼容性。
内标物应该与GC分析所用的柱、检测器等器件相兼容,不影响分析仪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
内标物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对仪器的响应度,选择响应度适中的内标物可以更好地提高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内标物的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内标物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不易被外界因素影响。
在GC分析过程中,内标物的加入应该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分解、挥发或吸附等情况,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C测定法中内标物的选择和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内标物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保证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GC分析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合理选择内标物,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
2.
3.
4.
首先看看自己实验室现有的标准品中有哪些与被测物的结构相 似,在所选择的波长处有吸收;另外可查查拟选择的内标的文 献报道的分析方法,比较与初步确定的待测样品的色谱条件是 否相似 当遇到某药物为合适的内标,却无原料药物可供使用的情况时, 可从该药物的制剂中提取,并适当精制处理。只要无干扰分析 的杂质存在,组成稳定,即可供作内标使用 当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时,待测物和内标应在梯度程序的同一段 中出峰 在LC-MS、GC-MS作为分析方法时,由于雾化效率、离子化效 率等等总是处于波动之中,重现性不及HPLC,所以内标的选择 更为必要和关键,必须注意内标质谱行为的稳定性
例如,测定血浆中的5-氟尿嘧啶(5-FU)时, 可用5-氯尿嘧啶(5-CU)作内标
2. 3.
内标与被测药物为同系物
例如,测定血中乙醇含量时,可用丙醇作内标
内标物与被测物结构相似(应 用最多的方法)
例如,体液中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的测定,常 选用化学结构相似的扑米酮作为内标
4.
少数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结构 不相似的化合物或药物作为内 标,但其理化性质也必须与被 测药物相近
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5.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 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包括: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 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 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 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 分装置饱和 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而色谱方面看来也是正常的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 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
应用时亦需注意:
虽然MS可按质量差异将质谱离子分开,但也要求标记的稳定性同位素有足够 数量,即标记药物比原药至少应多3个质量单位才易分开。当2H标记时也不能标 记得太多,一般以标记3-5个2H为宜,若标记太多,则标记物的理化性质可能 会显著偏离原药(同位素效应),削弱了内标应有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S作为检测器时内标的选择
多内标法
1.
下列两种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多内标法
样品中需同时测定的组分较多,并且它们各自之间保留时间差别较大
有的样品含多种药物,或含一种药物但含多种代谢物,这些被测组分之间理化 性质差异较大,导致出峰时间及峰形差异也较大,若仅使用一种内标,则常常 其保留时间及峰形不能满足所有组分。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两个内标,其保留时间一前一后,分别用于出峰 早的和出峰晚的被测组分峰的定量,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2) 可以进一步确证样品
当使用同位素标准品后,由于待测组分与氚代或13C代标准品是同一 种物质,所以二者同种离子的丰度比应该相同这样可进一步确证化合物
例如,确定可卡因的代谢产物苯甲酰爱冈宁时,除用计算机解析得到苯甲酰爱冈宁的几 个可能结构外,还可用待测组分的m/z 210(丰度为100%)、272(34%)、331(62%)和 氚代标准品m/z 213(100%)、275(34%)、334(62%)来确证,这样误判率就会极小
6.
在LC-MS的测定过程中,有可能发现在标曲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 高,其与内标的面积比漂移,标曲的线性甚至都不及不加内标 时。这有可能是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
两个与内标有联系又必须相互区别的概念
1.生物内标
本文所讨论的内标仅仅指通常讲的“分析内标”。而生物内标是指将标 记药物与未标记药物一同用于人体,以消除由于不同时间给药引起的个 体内误差,测试药物在临床特定情况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这是的标记 药物成为“生物内标”。 2.
5. 内标物能很好地溶解在样品中,但不能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6. 供作内标的化合物不应当是体内的内源性成分,或药物在体内可 能产生的代谢物,并且最好不用患者可能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
HPLC为分析方法时内标的选择
1.
一般选择化学结构与被测药物 相似的另一种药物或化合物作 内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 考虑 内标与被测药物只相差一个化 学元素
内标的选择
为什么要用内标法
内标法
指选择样品中不含有 的纯物质作为对照 物质加入待测样品 溶液中,以待测组 分和对照物质的响 应信号之比为定量 依据,测定待测组 分含量的方法。
1.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1)药物浓度低 (2)内源性杂质干扰 样品预处理是必经步骤 2. 在预处理过程中,提取时通常不 采用反复提取的方法,多半只 进行一次(至多两次)提取, 一般并不考虑“提取尽药物”。 3. 要达到样品定量测定的目的, 提取溶剂必须精确加入,提取 液要定量转移,在以后的各个 阶段,如蒸发、溶解以及衍生 化、进样操作中也要尽可能一 致,才能确保各份样品提取率 一致 4.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于达到 每次操作的完全平行,因而会 引入较大的误差。这种情况下, 采用内标法定量就很有必要
2.
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相差较大
样品中有时含两个被测组分(如药物与代谢物)浓度差别较大,则难于确定 内标加入量。若加入量较多,虽能满足高浓度组分,使其与内标响应值之比在 合适范围内,但会导致低浓度组分与内标的峰响应值之比太低;反之,若减少 内标加入量以满足低浓度组分,又会导致高浓度组分与内标的响应值之比偏高 这种情况下,可以往样品中同时加入多个内标,如加入两个内标(称双内标 法),其中一个内标的加入量较多,可以作为样品中浓度高的药物之定量用, 另一内标则加入量较少,专门用于低浓度药物定量
2. 内标的色谱峰应靠近被测组分的色谱峰,最好位于几个被测组分 色谱峰的中间,但又能完全分离 3. 内标浓度的选择
一般内标加入量应控制在使标准曲线中段的药物与内标物响应值(注意不是浓度) 比近似为1
4. 对内标的纯度要求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不苛求内标具有高纯度与高含量,只要求在同一次测定中, 标准曲线和样品各管内内标加入量相等
内标在GC-MS、LC-MS中的作用完全与应用于GC、HPLC中的内标 相同,内标选择的方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身的一些特点 选择与被测药物结构相近的另一种药物或化合物作为内标
MS作为检测器时内标的选择
3.
选择稳定性同位素标记药物作为内标
MS作为色谱方法的检测器,与一般检测器不同,具有按离子质量差异而将 其在质谱上分开的功能,因此可选择稳定性同位素标记药物作为内标 由于内标(稳定性同位素标记药物)同被测药物化学结构相同,仅个别元 素是质量不同的同位素,因此二者的理化性质更为接近,能充分发挥内标在样 品预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可用于标记的稳定性同位素有2H、13C、15N、18O和37Cl等,其中后四种同位素 标记的药物虽然其理化性质更接近原药,但价格贵,标记时采用的化学反应也 复杂,实际应用较少。相对而言,2H(Deaterium,常简写为D或d)是标记时常 用的稳定性同位素
1.
2.
采用测定药物与内标自空白血浆中回收率的相关性,以此来评价内标是否合适
例如,1978年Mcallister用GC测定血浆中安定浓度时,选择了与安定结构相近的普 拉西泮和去甲羟安定作内标,实验中考察了经相应处理后安定和内标自血浆中的回收率, 作出安定与普拉西泮(内标1)和安定与去甲羟安定(内标2)回收率的相关性 用普拉西泮作内标时,因其结构与安定相近,二者的回收率相关性很好(r=0.84),血浆 样品测定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误差在7%以内。相反,若用去甲羟安定作为内标,因其 化学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极性大的羟基,故理化性质与安定有较大的差异,在同样条件下它 的回收率与安定相差较大,相关性很差(r=0.19),导致血浆中安定测定的误差达50%
使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药物作为内标有许多优点
(1) 因为内标与被测组分是同一化合物,仅是分子量大了1-3个质量单位,
其他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是相同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被色 谱分离(即保留时间相同),也没有必要分离开,因为用MS检测时,内 标和被测药物选择监测离子存在质量差异,能被MS分离并分别检测。可 以简化色谱条件
例如,用GC测定血清中的氯丙嗪时,采用的是ECD检测器,此时若采用丙嗪作内标,虽 然结构很相似,但由于丙嗪分子结构中无电子亲和性很强的氯元素,因此对ECD不敏感, 不能产生色谱峰
MS作为检测器时内标的选择
1. 选择的方式以及对内标的要求与色谱法完全相同。例如,用GC-MS测定血浆中的 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去乙基利多卡因浓度时,可选择三甲卡因作为内标 2. 选择与被测物具有相同质荷比离子的化合物作为内标 由于在质谱检测时,内标与药物都具有相同质荷比的特征离子,因此检测时 就可进行单离子监测,不仅可提高灵敏度,而且可简化操作 内标和待测物虽具有相同的m/z,但因为先经GC柱分离,到达MS就有先后,故 可被MS分别检测,不会相互干扰 由于只进行单离子监测,特征离子聚焦在检测器上的时间增多,提高了测定 的灵敏度,尤其适于测定药浓低的生物样品
例如,曾经泽等在用RP-HPLC测定口服苯妥 英钠后尿中对羟基苯妥英(P-HDPH)含量时, 选择了一般化学试剂对硝基酚作内标
GC为分析方法时内标的选择
1. 2. 3. 4.
应用GC进行体内药物分析时,内标的选择基本与HPLC中相同, 但由于GC法本身的一些特点,相应带来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
内标物必须有一定的挥发性,在所选择的GC条件下能够气化 GC测定一般需要在120度以上柱温条件下进行,因此内标必须是遇热稳 定的 GC中,衍生化经常是必需的,内标物必须和待测组分发生相同的衍生 化反应 GC测定时若采用氮-磷检测器(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NPD) 或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时内标仅仅 与待测物结构相似还不够,必须相应地含有N(P)或卤素原子,才能 被检测器所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