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课件(北航)5(3)
合集下载
北航自适应课件ASP chpt3 2012
自适应 信号处理 -最优线性滤波理 论
线性时不变系统可以用一个高阶差分方程描述:
(1 a1 z 1 a n z n ) X ( z ) (1 b1 z 1 bm z m )U ( z )
也可以用 n 个一阶差分方程描述:
x k 1 Φ x k G u k
—Yule-Walker 方程(正规方程) 若已知 Rx (k ) ,则可求出 AR 部分参数 a i 。 求出 a i 以后,可将 AR 部分看成一个已确定的时间序列,重新定义函数:
' x k x k a1 x k 1 a n x k n
此时 ARMA 模型变为:
x u k bi u k i
A( z ) xk B( z )uk z r C ( z )vk
自适应 信号处理 -最优线性滤波理 论
2.时间序列信号模型的一般性 WOLD 分解定理: 任 意 宽 平 稳 过 程 x 可 以 分 解 为 相 互正 交的 两 部 分 之 和 : x x x s ,其中 x s 是确定的宽平稳过程, x 是纯非确定的宽平 稳过程。 x 可以按离散指标表示为一个正交随机序列 u j 的后向滑 动和: x
2. 时间序列模型与自相关函数的关系 (1) 时间序列 Rx (k ) 如 AR(1): xk axk 1 u k , 0 a 1
2 式中 u k 为零均值、 u 1 的白噪声。
假定 x0 0 ,可求
Rx ( k ) E{xl xk l } 1 a 2k ak 1 a2 a |k | k 1 a2
自相关函数、协方差和功率谱密度函数
Rx ( k , l ) E{xk xl }
自适应课件(北航)
T (k ) [ y (k 1), y (k 2), , y (k na ), u (k d ), u (k d 1), , u (k d nb )]
T [a1, a2 , , an , b0 , b1, , bn ]
a b
则前式可表为
模 型 检 验
合 格 ?
完
Y
成
1
• 实验设计与实施:根据建模目的,确定模型类型、精度和方法,设计
获取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具体方案。
• 数据收集与处理:从实验中获得数据,并进行技术处理。
• 确定模型结构:利用先验知识和经验,假定模型的结构形式。
• 估计模型参数:对所假定模型结构形式下的相应参数进行估计。
E LS LS
„ E ( )( )
T T
即最小二乘估计是最小方差估计,也就是参数估计 ˆLS 离参数真值 证明: 由于 ˆ 为 的任一线性无偏差估计,所以 ˆ 可表示为:
最近。
11
ˆ PY
式中, P R ( n n 1) N ,并且
5
C( z ) 1 c1z c2 z cnc z
1
1
2
nc
(k ) 为白噪声序列。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A( z 1 ) y(k ) B( z 1 )u(k 1) C( z 1 ) (k )
其中, 1 z 1 , 其它含义与式(2-4)相同,且这里 d = 1,当d>1时,
z d B( z 1 ) C0 ( zI A0 )1 B0 D0 A( z 1 )
随机性离散系统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LMS类自适应算法ppt
r Rw(n 1) 0
n
,
lim w(n 1) R1r
n0
即抽头权向量收敛为之前所说的Wiener滤波器。
LMS算法及其基本变型
在式6中,将数学期望分别用相应的瞬时值代替,便 得到了瞬时梯度:
^
J (n) 2[u(n)d *(n) u(n)uH (n)w(n)]
u(n) [u(n),u(n 1), ,u(n M 1)]T w(n) [w0 (n), w1(n), , wM 1(n)]T
则式3可改写为向量式:
J (n) 2E{u(n)[d *(n) uH (n)w(n)]} 2r 2Rw(n)
式中,
R E{u(n)uH (n)} r E{u(n)d *(n)}
自适应实现在滤波器中的引入
使用中最广泛的形式是:“下降算法”
w(n) w(n 1) (n)v(n)
式中,w(n)为第n步迭代(即时刻n)的权向量,µ(n) 为第n次迭代的更新步长,而v(n)为第n次迭代的 更新方向。 依据下降算法的两种主要实现方式,分为自适应梯 度算法和自适应高斯-牛顿算法。 下面主要讲:自适应梯度算法,其包括LMS类自适 应算法
a(n)
解相关LMS算法
现用解相关的结果v(n)作为更新方向向量:
v(n) u(n) a(n)u(n 1)
另步长参数µ(n)应该是满足下列最小化问题的解:
(n) arg min J[w(n 1) v(n)]
(n)
uH
e(n) (n)v(n)
解相关LMS算法
综上所述,提出解相关算法:
LMS算法及其基本变型
自适应梯度下降算法中,更新方向向量v(n)取
自适应第四讲
自适应控制
第四讲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MRACS
§4.1 基本概念
1.MRACS组成
参考模型
r+
前置控制器
+e _ u 受控过程 y
可调系统
反馈控制器 自适应机构
§4.1 基本概念
①参考模型(R.model) 用一个model体现对控制系统之要求,即model的输出为理想的 响应(对可调系统的工程要求,如超调量、过渡时间、阻尼等可 由R.model直接规定,无需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 ②可调系统
Monopoli 增广误差信号设计法 Narendra 稳定自适应控制设计法
1.设计思想:
1°引入一个辅助误差信号z,由它与e共同组成增广误差信号ε;
2°利用正实引理综合出一个不含e导数的自适应律,使ε→0, z→0,从而使e→0。
§4.4 增广误差信号设计法(Monopoli,1974)
参考模型
2. 具有可调增益的MIT律的设计
被控对象 Gp(s)KvG(s)
参考模型 G m(s)K m G (s)
§4.2 MRACS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MIT律)
MIT方案
r
KmG(s)
Kc
KvG(s)
ym
+ e
_ yp
自适应机构
G(s) N(s) D(s)
K v 未知、漂移(符号已知); K c 可调增益。K m 给定。
只要e不为零,自适应机构就按减少偏差的方向修正或更
新控制u。
实施方案: a. 修正前置/反馈控制器参数,参数自适应方案; b. 直接改变加到输入端的信号,信号综合自适应方案。
§4.1 基本概念
3.模型参考辨识
被辨识过程
第四讲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MRACS
§4.1 基本概念
1.MRACS组成
参考模型
r+
前置控制器
+e _ u 受控过程 y
可调系统
反馈控制器 自适应机构
§4.1 基本概念
①参考模型(R.model) 用一个model体现对控制系统之要求,即model的输出为理想的 响应(对可调系统的工程要求,如超调量、过渡时间、阻尼等可 由R.model直接规定,无需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 ②可调系统
Monopoli 增广误差信号设计法 Narendra 稳定自适应控制设计法
1.设计思想:
1°引入一个辅助误差信号z,由它与e共同组成增广误差信号ε;
2°利用正实引理综合出一个不含e导数的自适应律,使ε→0, z→0,从而使e→0。
§4.4 增广误差信号设计法(Monopoli,1974)
参考模型
2. 具有可调增益的MIT律的设计
被控对象 Gp(s)KvG(s)
参考模型 G m(s)K m G (s)
§4.2 MRACS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MIT律)
MIT方案
r
KmG(s)
Kc
KvG(s)
ym
+ e
_ yp
自适应机构
G(s) N(s) D(s)
K v 未知、漂移(符号已知); K c 可调增益。K m 给定。
只要e不为零,自适应机构就按减少偏差的方向修正或更
新控制u。
实施方案: a. 修正前置/反馈控制器参数,参数自适应方案; b. 直接改变加到输入端的信号,信号综合自适应方案。
§4.1 基本概念
3.模型参考辨识
被辨识过程
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培训课件(2)
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
学生需求和能力制定
个性化学习计划培训
汇报人:
课件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学生需求与能力分析 • 自适应学习系统核心功能 • 个性化学习计划实施策略 • 自适应学习系统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现代教育需求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日益 凸显,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
针对不同需求制定多样化课程
需求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背景、目标、兴 趣等方面的了解,识别学生的个
性化需求。
课程定制
基于需求分析结果,为学生定制符 合其需求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学习资源等。
多样化课程形式
提供多种课程形式,如录播课、直 播课、实践课等,以满足学生不同 学习偏好。
灵活调整学习进度与难度
• 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该系统的学生英语成绩平均提高了8分以上,同时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验教训总结
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01 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适合
他们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自适应学习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学习资源 02 和学习计划,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
能力水平。
在实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 03 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对未来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自适应学习系统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 面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推荐学习资源、智能 评估学习效果等,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学生需求和能力制定
个性化学习计划培训
汇报人:
课件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学生需求与能力分析 • 自适应学习系统核心功能 • 个性化学习计划实施策略 • 自适应学习系统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现代教育需求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日益 凸显,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
针对不同需求制定多样化课程
需求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背景、目标、兴 趣等方面的了解,识别学生的个
性化需求。
课程定制
基于需求分析结果,为学生定制符 合其需求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学习资源等。
多样化课程形式
提供多种课程形式,如录播课、直 播课、实践课等,以满足学生不同 学习偏好。
灵活调整学习进度与难度
• 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该系统的学生英语成绩平均提高了8分以上,同时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验教训总结
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01 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适合
他们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自适应学习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学习资源 02 和学习计划,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
能力水平。
在实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 03 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对未来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自适应学习系统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 面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推荐学习资源、智能 评估学习效果等,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matlab自适应控制课件-北航版第5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5 (6)
e1
k0 yr c1v1 d0 yp d1v2
r1
2 1
r2
2 2
r3
2 3
r4
2 4
e1
设零初始值,取 r1 r2 r3 r4 150,积分步长 h 0.1,给出 yr ,用数值积分法仿真。 (1) yr (t) 为阶跃输入的仿真:yr (t) 1 , e1(t) 的变化曲线如图5-21所示, ym 和 yp
(5-96)
再考虑式(5-95),则有式(5-96)。
设计步骤:
1)设计参考模型 Wm (s) ,使其与对象具相同阶及相对阶,且 Wm (s) 分子分母是稳定的
多项式,并具理想的动态性能;
2)选择 L(s) s a ,使 L(s)Wm (s) 为正实函数;
3
3)选择滤波器 F(s) Nm (s)L(s),构造辅助信号状态方程
式中, L1(s) 用与前相同的方法可推出误差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1
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e Ace L(s)bc[ T ]
e1 hcTe
We
(s)
hcT
(sI
Ac
) 1 bc
L(s)
kp km
Wm
(s)L(s)
由于We (s) 和 Wm (s)L(s) 为正实函数,根据定理5-3-7知,存在正定对称矩阵P和半正定
L1(s)
s
1 Βιβλιοθήκη 5(yrv1
yp
v2 )T
则
1 5 0 0 0 ζ1 yr
2
3 4
0 0 0
5 0 0 5
0 0
ζ2
ζ3
v1 yp
0
0
5
ζ4
v2
自适应控制 ppt课件
(2.3)
根据广义误差信号,按照一定的自适应规律产生的
对于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参考模型
xm (k 1) Am xm (k) Bmu(k), xm (0) xm0
可调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方案的系统模型
x(k 1) A(e,k) x(k) B(e, k)u(k) x(0) x0 , A(0) A0 , B(0) B0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式中, v ,De矩阵 称为D线性补偿ppt器课件,它的作用是为了满足系统稳定性所需15 附加的补偿条件。
2.2.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数学描述
2.2.1.3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等价误差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使得广义误差向量 (广义输出误差)逐渐趋 向零值。
前馈自适应控制系统的
应用就会受到严重的限
r(k)
制。
自适应机构
u(k)
y(k)
可调控制器
被控对象
ppt课件
3
前馈自适应控制结构图
2.1 自适应控制概述
2.1.2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类
(2)反馈自适应控制
除原有的反馈回路之外,反馈自适应控制系统中新增加的自适应机构形成了另一 个反馈回路.
根据系统内部可测信息的变化,来改变控制器的结构或参数,以达到提高控制 质量的目的.
信号综合自适应方案的系统模型
x(k 1) Ax(k) Bu(k) ua (e,k) x(0) x0 ,pupat课(0件) ua0
(2.4) (2.5) (2.160)
2.2.1.1 并联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用输入-输出方程描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自适应信号处理讲义之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算法
在物理上,输入信号向量中的 M+1 个元素可以是从 L+1 个不同信 源到达的瞬时输入 x k x0 k 适应天线阵), 也可以是从一个信源得到的 L+1 个序贯样本x k xk ——对应于单输入情况(如自适应均衡器)。 对于单输入情况,自适应处理器可以用自适应线性组合器和单位 延迟单元来实现,如下图所示,被称为自适应横向滤波器,它是非递 归自适应滤波器的时间形式。
SD 实际上是个误差校正系统-任何反馈系统都存在稳定性问题。 稳定性的定义是滤波器不发散-是滤波器权误差随时间增长趋于零。滤波稳定性研究的是当 时间充分长以后,初值的影响是否可忽略-是否无论怎样选取滤波初值,只要时间充分长,就能 保证滤波值与最优估计值任意接近。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算法
考虑滤波器权误差矢量:
c ( n 1) h ( n 1) h o h ( n ) h o p Rh ( n )
h ( n ) h o p R h ( n ) h o Rh o
c(n) p Rc(n) p
I R c(n) 滤波器稳定条件
考虑一个线性最优滤波器: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算法
H 误差 e ( n ) x ( n ) h ( n )z ( n )
x(n) hk (n) z (n k )
k 0
m 1
代价函数或均方误差为:
J ( n ) E e( n )e ( n )
2 x h H ( n )p p H h ( n ) h H ( n ) R h ( n )
在 k 时刻的输入信号和权向量。
自适应学习技术 ppt课件
•做中学。即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 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经学会的知识解决 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问题。
自适应学习的应用
• 适应的对象(改变什么):适应性教学可以调整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关注点是 系统中哪些内容可以调整。首先是改变内容或者题目,如可以通过区分任务或项 目的难度水平改变内容。其次是改变学习内容的表征形式和路径选择,如隐藏或 突出显示链接。再次是通过间接指导调整教学水平和可用的支持。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案例)
承儒教育文化发展(深圳)有 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服务 于基础教育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 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 一站式解决中小学生“学习难”的 问题。 公司提出并倡导“诊断式自 适应学习”,创造性应用国际上先 进的自适应诊断技术,打造了国内 一个“将学业精准诊断和教育资源 智能推送相结合”的中小学生自适 应学习平台——诊学网。 通过此平 台,可以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教学 模式,变盲目学习为有针对性的学 习,为学习减负,让学习更轻松、 更精准、更高效。
自适应学习技术
目录 1.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2. 自适应学习的应用 3. 自适应学习系统 4. 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5.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案例) 6. 自适应学习的发展和未来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自适应学习是指根据学习内 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人 的学习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它 们是机械的学习、示教的学习以 及自适应的学习。
通过网络学习与现实学习的结合,实现或者说达到“因材施教”, 这是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
自适应学习平台会引导学生进行最适合他自己的下一步学习 内容和活动,并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课程的难度会自动 降低。老师也可以使用它的实时预测技术来监测每个学生的知识 空白,即时调整,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
自适应学习的应用
• 适应的对象(改变什么):适应性教学可以调整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关注点是 系统中哪些内容可以调整。首先是改变内容或者题目,如可以通过区分任务或项 目的难度水平改变内容。其次是改变学习内容的表征形式和路径选择,如隐藏或 突出显示链接。再次是通过间接指导调整教学水平和可用的支持。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案例)
承儒教育文化发展(深圳)有 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服务 于基础教育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 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 一站式解决中小学生“学习难”的 问题。 公司提出并倡导“诊断式自 适应学习”,创造性应用国际上先 进的自适应诊断技术,打造了国内 一个“将学业精准诊断和教育资源 智能推送相结合”的中小学生自适 应学习平台——诊学网。 通过此平 台,可以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教学 模式,变盲目学习为有针对性的学 习,为学习减负,让学习更轻松、 更精准、更高效。
自适应学习技术
目录 1.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2. 自适应学习的应用 3. 自适应学习系统 4. 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5.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案例) 6. 自适应学习的发展和未来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自适应学习是指根据学习内 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人 的学习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它 们是机械的学习、示教的学习以 及自适应的学习。
通过网络学习与现实学习的结合,实现或者说达到“因材施教”, 这是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平台
自适应学习平台会引导学生进行最适合他自己的下一步学习 内容和活动,并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课程的难度会自动 降低。老师也可以使用它的实时预测技术来监测每个学生的知识 空白,即时调整,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
2021-北京大学-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Adaptive-Learing教程
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的价值-对教师
• 拥有一个教学助手:减少作业批改、错题统计等重复劳动,减轻 负担;系统协助授课,提高上课效率
• 拥有一个教学伙伴:借助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准确知道学 生的薄弱知识点、不同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增进对学生的 了解
三 案例分析
模式、技术等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种经济现象。
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
始于1970年,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15年,彼时在线教育正野蛮生长,一小批人注意 到在线教育完课率极低,这是因为在传统学习模式下: 1)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跳转逻辑是线性单一的,学生即使已经掌握了某一块内容,还是需要 花费时间去学习; 2)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和帮助。 对此,自适应学习致力于通过计算机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后 面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 典型产品——松鼠AI
案例分析——松鼠AI智适应学习系统
测:准确测评,先行测试报告 学:边学边练,视频讲义 练:边学边练,练习题
测:综合测试,综合测试报告
1)哪里不会学哪里
2)追根溯源,找到知识漏洞 3)根据目标战略性放弃 4)动态规划学习路径 5)难度实时调控
辅:智能辅导,系统针对性辅导
教育循环
待解决的问题
• 给定的教学/能力大纲和学习目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 大纲中的内容并且通过目标考试?
自适应(Adaptive)学习的概念
• 顾名思义是自我调节和匹配,具体含义是指根据数据的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 法、顺序、参数和条件, 以取得最佳处理效果。
• 它不是指某项具体技术,而是多种知识和技术融合达成的一个结果。 • 这个概念类似于“共享经济”,它不是指某个经济领域,而是新场景、商业
船舶运动自适应滑模控制(沈智鹏著)PPT模板
4.2基于强化学习的欠驱动船舶 轨迹跟踪自适应迭代滑模控制
4.3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欠驱 动船舶自动靠泊迭代滑模控制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强化学 习的欠驱动船舶 运动自适应迭代 滑模控制
4.1基于强化学习的欠驱动船 舶路径跟踪自适应迭代滑模 控制
4.1.2船舶路 径跟踪控制 器设计
4.1.1问题 描述
船舶运动自适 应滑模控制 (沈智鹏著)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 录
0 1 前言
0 2 第1章绪论
0 3 第2章全驱动船舶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0 4 第3章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05
第4章基于强化学习的欠驱动船舶运动自适应迭代滑模控制
06
第5章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欠驱动船舶运动自适应迭代滑 模控制
01
前言
前言
02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自适应滑模控制概述 1.2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1.1自适应滑模控制概述
A
1.1.1滑模 控制简介
B
1.1.2经典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C
1.1.3反演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D
1.1.4智能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第1章绪论
1.2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第3章欠驱动船 舶轨迹跟踪的自 适应滑模控制
3.3基于神经网络和动态面的 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自适应 滑模控制
01
3.3.1基于神经网络 的欠驱动船舶轨迹 跟踪自适应滑模控
制
02
3.3.2基于动态面和 最小参数法的欠驱 动船舶轨迹跟踪自
适应滑模控制
第3章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 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4.3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欠驱 动船舶自动靠泊迭代滑模控制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强化学 习的欠驱动船舶 运动自适应迭代 滑模控制
4.1基于强化学习的欠驱动船 舶路径跟踪自适应迭代滑模 控制
4.1.2船舶路 径跟踪控制 器设计
4.1.1问题 描述
船舶运动自适 应滑模控制 (沈智鹏著)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 录
0 1 前言
0 2 第1章绪论
0 3 第2章全驱动船舶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0 4 第3章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05
第4章基于强化学习的欠驱动船舶运动自适应迭代滑模控制
06
第5章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欠驱动船舶运动自适应迭代滑 模控制
01
前言
前言
02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自适应滑模控制概述 1.2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1.1自适应滑模控制概述
A
1.1.1滑模 控制简介
B
1.1.2经典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C
1.1.3反演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D
1.1.4智能 自适应与 滑模控制
第1章绪论
1.2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第3章欠驱动船 舶轨迹跟踪的自 适应滑模控制
3.3基于神经网络和动态面的 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自适应 滑模控制
01
3.3.1基于神经网络 的欠驱动船舶轨迹 跟踪自适应滑模控
制
02
3.3.2基于动态面和 最小参数法的欠驱 动船舶轨迹跟踪自
适应滑模控制
第3章欠驱动船舶轨迹跟踪 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自适应学习技术》课件
挑战与机遇
自适应学习技术面临着技术发展、教育政策和数据 隐私等方面的挑战,但也带来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 创新方面的机遇。
总结
自适应学习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个性化教学和智能化技 术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了解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其基础理论和分类方法,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自适应学习技术。
特点
自适应学习技术的特点包括 个性化、灵活性高、提高学 习效果、节省教学资源等。
应用领域
自适应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 于在线课堂、远程教育、学 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各个教 育领域。
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基础
1
个性化教育理论
个性化教育理论为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基础。
2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持。
自适应学习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结合新技术和挑战,为教育领域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改进。
5 基于评测反馈
根据学生的评测结果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教学 建议。
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
在线课堂
自适应学习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 在线课堂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学校教育
自适应学习技术可以在学校教育术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学 习体验和教学支持。
企业培训
《自适应学习技术》PPT 课件
自适应学习技术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速度。本课件将介绍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应 用领域。
什么是自适应学习技术?
定义
自适应学习技术是一种个性 化的教育方法,通过利用智 能计算机技术,根据学生的 需求和学习风格个性化地调 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ppt课件
xp yp
4
二、MRAC的几类设计方法
1、基于局部参数最优化理论的设计方法
u
参考模型
+ ym (t)
e(t)
-
k p 对象
y p (t)
自适应机构
5
r
r
z(s)
km R(s)
ym
+ e1
自适应律
-
z(s)
kc
k p R(s)
yp
“MIT”方案
6
基本思想:采用局部参数优化
优化方法:梯度法,最速下降法,牛顿 拉普森法
当 *时,“可调系统”模型与“对象”模型完全
“匹配”。 将 a*(s) , b*(s) 代入“可调系统”,则模型参数辨时器
(s) (s)
的结构图(P29图)变为Fig 2.( 7 P37书)
30
r p(s) SI 1b
a0 aT
可调系统
yp (t)
SI 1b -
b0
bT
e1(t)
ym (t)
s ap
- e1(t)
a0(t)
前馈
M (s)
+ u(t) km
-
s am
+
ym (t )
反馈 b0(t) 可调系统
16
其中:
模型的输入控制u t 为
u t a0 t r t b0 t yp t
3
可调系统状态方程为
ymt am ymt kma0 t r t kmb0 t yp t 4
2
r(t) +
+
( xm )
参考模型
干扰
控制器 u 被控对象
-
内环
ym (t)
+ e(t) ym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m g (t ) 0
证明:令
f (t ) g 2 (t )
g ,由于 g (t ) 、 (t ) L¥ ,则 f (t ) 是一致连续的,又由
于 g (t ) L2 ,所以
0
由Barbalat定理有
ゥ
g 2 (t )dt
0
f (t )dt <
t ゥ
lim f (t ) 0 ,
V ( x (k )) V ( x( k 1)) V ( x( k )) 为负定;
def
3) x(k ) ¥ 时,有 V ( x (k )) ¥ 。
则原点平衡状态 x 0 为全局渐进稳定。
如果上述第(2)条为负半定,其他条件不变,则加上下面一条后,原点平 衡状态 x 0 为全局渐进稳定。
结论。它在1960年前后被引入控制理论界,并很快成为研究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工
具,本节介绍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 设自治系统状态方程
x f ( x, t ), x(t0 ) x0 , t [t , )
的解为:
x (t , x0 , t0 )
(5-30)
式中,
x0为系统初始条件,t 0 为初始时刻,
导的标量函数 V ( x, t ) ,以及围绕状态空间原点的一个吸引区,使对 x 0 状态有
(1)V ( x, t ) 正定; (2)dV / dt 非正定;
(3)在任意起于 x 0 的运动轨线上,使所有 V ( x, t ) 不恒为零;
则该系统是平衡状态渐近稳定的。如果满足
x ?
则 x 0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则称平衡状态
xe 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渐近稳定的。假若 ( ) > 0
与 t 0 无关,则称
其为李雅普诺夫意义下一致渐近稳定。 几何意义: xe 的 领域内出发的运动轨线 (t, 如图5-5所示。
x0 , t0 )
最终均趋于平衡状态
xe
x0 xe xe x0
x0 xe
图5-4
所示。
实质上,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渐近稳定与工程意义下的稳定是等价的,李雅普 诺夫意义下不稳定等同于工程意义下的发散不稳定。
有了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概念之后,余下的问题是如何判定一个系统在
5
平衡点的稳定性。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主要定理是判定的主要工具。它借助能量
的特性来研究系统稳定性,即系统运动总是随能量变化的,如果系统能量变化始
根据矩阵迹的性质:trA trAT 和 x T Ax tr( x T Ax) tr( x x T A) ,有
tr( T R1 ) tr( T R1 )
以及
dV 1 1 eTQe eT PB r tr( T R1 ) eTQe tr(e T PB r ) tr( T R1 ) dt 2 2
x(k 1) f ( x(k )) , x(0) x0 , k 0, 1, 2,
(5-37)
式中, x 为 n 维状态, f (0) 0 表示状态空间原点 x 0 为系统平衡状态。 离散时间系统全局渐进稳定判据:对离散时间非线性时不变自治系统式(537),若存在一个相对于离散状态 x (k ) 的标量函数 V ( x(k )) ,使对任意 x(k ) R n 满足: 1) V ( x(k )) 为正定; 2)
(5-34)
式中,tr (x)是矩阵“ x ”的迹(trace),它表示矩阵对角元之和;R、P为正定对
称矩阵。
dV 1 T [e Pe e T Pe tr( T R 1 ) tr( T R 1 )] dt 2
将式(5-32)代入并整理,有
dV 1 T [e ( PA AT P )e r T T B T Pe e T PB r tr( T R 1 ) tr( T R 1 )] dt 2
e0, e0
代入式(5-32)有 B r 是由 l 个不同频率的分量构成的,则各分量 ri 是线性无关的,这里
r r1 r2 rl
T
(5-36)
从而由式(5-36)应有
0
即只有在平衡点 e 0 、 0 处,才有 V (e, ) 0 ,由定理5-3-3知,系统在平衡点 10
图5-5
图5-6
定义5-3-3 式(5.30)表示的系统的平衡状态 xe 对于任一位于状态空间的初
始状态 x0 ,若满足
4
x (1) e 0为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
(2) lim (t, x0 , t 0 ) xe 0 t 则称平衡状态
xe 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全局(或大范围)渐近稳定。
的任一初始状态 x0 出发的所有解 (t , x0 , t0 ) 都满足
(t , x0 , t 0 ) xe 剠 , t
t0
则称式(5-30)表示的系统的平衡状态 xe 0 在时刻 t 0 为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 定。如果 > 0 与 t 0 无关,则称为李雅普诺夫意义下一致稳定。 几何意义:初始状态 x0 不越出平衡状态 xe 的邻域,相应解 (t, x0 , t0 ) 不 越出平衡状态 xe 的 邻域,那么 xe 是稳定的,如图5-4所示。 定义5-3-2 若式(5-30)所示系统的平衡状态
12 对由任意非零初始状态 x(0) R n 确定的所有自由运动,即式(5-37)所有
解 x (k ) 的轨线,V ( x (k )) 不恒为零。
设有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自治状态方程为
x(k 1) G x(k ) , x(0) x0 , k 0, 1, 2,
(5-38)
5.3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与正实函数
针对用梯度法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有人
提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如 Butchart (1965)、Parks (1966)。所以有必要回顾动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和定理,以作
为后续学习内容的准备知识。
5.3.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概要
t
lim g (t ) 0
该定理及其推论的意义:依据函数或信号本身的特征来判断其终值的收敛 性,而不用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并验证其导数的负定性。 由于下一章将涉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的离散形式,所以在此也将离散时 间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和判据不加证明地给出,以方便讨论。
11
设有离散时间非线性时不变系统,自治状态方程为
若矩阵G为奇异,则除了原点平衡状态 xe 0 外,还有非零平衡状态;若G为非
奇异,则只有唯一平衡状态 xe 0 。
特征值判据:对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自治系统式(5-38),原点平衡状态
xe 0是渐进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的全部特征值 i (G) (i 1, 2, , n) 的幅值
6
状态空间中所有非零状态点满足以下条件: (1)V ( x, t )是正定的; (2)dV / dt 是负定的, 则系统的原点平衡状态 xe 0 是渐近稳定的。除了以上条件外,如果
x ? V ( x, t )
亦满足,则 xe 0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定理5-3-3 对式(5-30)描述的系统,若可构造一个对时间具有连续一阶偏
性。
1892年,李雅普诺夫(A. M. Lyapunov)提出了运动稳定性的一般理论,
1
即稳定性分析的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第一方法将非线性自治系统运动方程在足
够小的邻域内进行泰勒展开,导出一次近似线性化系统,再根据线性系统特征值
在复平面上的分布推断非线性系统在邻域内的稳定性;第二方法引入具有广义能 量属性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分析其函数的定号性,建立判断系统稳定性的相应
响应运动稳定性可分为基于输入/输出描述的外部稳定性和基于状态空间描 述的内部稳定性。外部稳定性是一种零初始条件下的有界输入 / 有界输出
(Bounded-input, Bounded-output)稳定性。内部稳定性是零输入条件下自治
系统状态运动的稳定性,它等同于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外部稳定 性与内部稳定性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般说来,内部稳定性决定外部稳定
x 为状态向量。
如果系统某一状态对所有时刻均满足
f ( xe , t ) 0
则称状态 xe 为式(5-30)所示系统的平衡状态。
2
定义5-3-1 如果对任意一个实数 > 0 ,均对应存在另一依赖于 和 t 0 的实
数 ( , t0 ) > 0 ,使满足以下不等式
x0 xe „ ( , t0 )
假若 n n 正定对称矩阵 Q 和 P 满足下列方程
AT P PA Q
则该系统平衡点 e 0 、 0 是稳定的。若r是 l 个或更多不同频率的分量组成, 8
那么平衡点是渐近稳定的。 证明: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为
1 V [e T Pe tr( T R 1 )] > 0 2
V ( x, t )
7
定理5-3-4 设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x Ax
式中,x 为
n 维状态向量;A为 n n 非奇异矩阵。
其平衡点 xe 0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对任意给定的正定对称矩
阵Q,存在一个正定对称矩阵 P,并满足下列李雅普诺夫矩阵方程
AT P PA Q
定理5-3-5 设非线性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e Ae B r
RB T Per T
(5-32) (5-33)
式中,e为n维向量;r为 l 维向量;A、B和 分别为 n n 、 n m 和 m l 满秩
矩阵;R、P分别为 m m 、 n n 正定对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