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新旧教材对比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 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 哲学的功能: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 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 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 的指导。
•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什么是世界观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 哲学思维的特点。
•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 教材
• 1.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 活动”。
• 第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 程)来完成。
• 第二,“探究活动”中的内 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 原理才是目的。
•
2.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
助文”。
“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 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 它与正文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链接”与正文的关系最远。 “专家点评”同正文的关系较 “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 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 的突出特点
• 1.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贴 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 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 用新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 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
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
们在使用新教材时,注意把知识
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哲学新旧教材观点对比
高中哲学新旧教材观点对比1、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6、新教材: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旧教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7、新教材: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旧教材: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新: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08年版4生活与哲学变动
17.第8页 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上述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
18.第8页 宋体字第2段第3行“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顺序改为“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伦理学等”。
45.第23页 宋体字第1段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改为: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6.第23页 相关链接第1行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删去。
41.第18页 相关链接第7行“那么普鲁士国王的专制制度为什么却会永远延续下去呢?”改为“那么普鲁士国王的专制制度怎么可能永远延续下去呢?”。
42.第22页 目题“马克思大理论成果”。
43.第22页 在目题下加一个思维过程,材料如下。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56.第30页 “笛卡儿说:‘地和天是由同一物质做成的,而且纵然有无数世界,它们也都是由这种物质构成。’”这句话删去。
57.第30页 活动框中资料部分第1行“几千万年前,”删去;最后一句“这就为人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改为“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58.第31页 活动框2中《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改为“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I之’S‘rllESIS摘要我国在21世纪初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变革。
其中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对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对教材改革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基于知识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学生要求获得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需要一套全新的教材。
本课题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以人教社96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和04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为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编写依据在总分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较旧教材的编写依据更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新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实现了由“以本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变;在教材内容上有所增减整合,使内容设置更能体现时代性;在呈现方式上,教材栏目更加多样化,版式设计和图文风格更精美新颖。
新教材较旧教材所发生的变化给教师教学以新的启示。
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建立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最终目的是实现教材改革的目标,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
教材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教材在内容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体系上适应了新的课程理念。
通过对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顺利达到高中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研究教材有助于高中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顺利实施新课程。
研究教材给教师的教学以启迪,教师根据教材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使教材、教师、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较研究;教学启示③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自1999年起,我国思想政治改革进程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随后教育部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课程改革的序幕。
对《生活与哲学》的一点异议及改进建议
对《生活与哲学》的一点异议及改进建议与原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常识》相比,新教材《生活与哲学》在教学的理念、内容、结构上都有所改进,特别是对单元知识的重新整合,使得教材从总体上更具条理性、逻辑性和层次性,更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可以说新教材的编写质量在总体上是优于旧教材的。
但对教材删去事物发展的原因——内部矛盾(内因)与外部矛盾(外因)原理和方法论的做法,笔者认为存在偏差,值得商榷。
现提出笔者的一己之见,供编者参考。
一、从辩证法的体系看,内外因原理不可或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而要真正坚持做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完整地理解辩证法的发展观,还要进一步从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这三个角度分别回答变化、发展的动因(起始)、发展的状态(过程)和最终的趋势(方向)等问题,才能真正使发展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新编教材只介绍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状态,少了关于原因的分析,明显少了一个环节,知识出现了断层,显得十分突兀。
这种以破坏教材知识体系为代价的简化,存在科学性欠缺的弊端。
进行内外因原理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发展观,还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联系观、矛盾观及其内在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有利于学生懂得,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内因与外因就是一种事物联系,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内部和外部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一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就是该事物的外部联系,其内部矛盾(内因)就是一种内部联系,它们构成了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其次,有利于学生懂得,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我们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强调内因(内部矛盾)与外因(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关系,强调复杂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具体事物而言,体现的是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外部矛盾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强调在外部矛盾(外因)的影响下,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力量的增减及地位、作用的变化(内因变化)带来了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于新教材《生活与哲学》部分知识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于新教材《生活与哲学》部分知识作了删减或扩展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专家的指点、指正。
关于意识讲述,对于意识外延的解释,从程度上讲可分为较低层次的感觉和较高层次的思维;从性质看,分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
对此两点,应该讲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基础,易于理解,教材只要点到,学生就会对意识的理解形象立体化。
然而教材只字未提,只是详细阐述了理论性较强的意识的本质,而第五课的标题却陡然地命名为“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意识这一节,如果教材本身点明,学生自学即可,又何用教师点出!更何况在讲述意识的作用时,新教材并未分解正确的意识的促进作用和错误意识的阻碍作用,以及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因此有关意识的反作用在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上反而有点脱离了生活。
比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地震、旱灾等极端困难条件下,以及面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精神力量彰显无疑,教材应该给予凸现。
关于发展——量变与质变。
首先关于量变的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课本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和名言,却仅仅解释了数量的增减,而几乎未对含义中提及的“场所的变更”有所解释。
这又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疑问:展开还是略过?一般老师都要展开,因为“场所的变更”所引起的质变在实际生活中以及做题中很有现实意义,如经济领域的经济结构调整,体育竞技的排兵布阵,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等等。
应该说新教材在这一点上有所遗漏。
教材稍作点拨,学生自学即可。
还有,在讲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时,在防止事物量变向负面积累并发生转化时,应该坚持适度原则。
要知道这条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非同一般,凡事都应注意分寸,掌握火候,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等等。
况且在知识的前挂后连上,它对于我们理解后面将要学习的“矛盾双方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有着很好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对哲学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新旧教材对比之哲学部分(新人教版)
新旧教材对比之哲学部分(新人教版)材简介新人教版是中国教育部根据最育理念和教学要求编写的一套全材,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中,哲学部分在材中得到了重视和改进,与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 内容更新:材对哲学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涵盖了更多的哲学思想和理论。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知识重组:材中对哲学知识进行了更加系统和合理的组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改进: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了更多的案例分析、讨论和互动式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4. 知识拓展:材还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了解哲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成果。
旧教材简介旧教材是过去使用的一套教材,虽然也包含了哲学部分,但相比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内容陈旧:旧教材所包含的哲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和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想。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哲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2. 知识碎片化:旧教材中的哲学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学生很难将各个概念和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和应用。
3. 教学方法单一:旧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和记忆为主。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不足。
对比总结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哲学部分进行了全面改进和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知识。
与此同时,新教材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拓展和研究参考,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哲学领域。
因此,新教材在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第一框有两个目:一是讲矛盾的同
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二是讲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讲这一框应注意两个问题:
1.讲清楚什么是矛盾,
2.讲清楚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框的内容目标是理解矛盾 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学习抓住主 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对具
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包括两个目,一是讲矛盾分析
我们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讨 论了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 主义哲学;讨论了“世界是什么”: 物质·意识·实践;讨论了“世界怎 么样”: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最后讨论了社会和人生是什么:社会 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
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
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
哲学。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 论成果。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探究活动的内容有二: 1.哲学的功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第二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 学生明确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 是唯心主义,初步确立坚持唯物 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 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方面,真正的哲学是一定时代精 神上的总结和升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 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 的前导,它推动着时代的步伐,指导着 社会的变革。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 教材 1 .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 动”。 第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应 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 完成。 第二,“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 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 目的。
对高中《生活与哲学》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高中《生活与哲学》新教材的几点看法作者:郑瑞华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06期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以生活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强调书本理论要服务于生活实践,较之于老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时代感很强。
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问题设置超前,违背认知规律人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遵循着先掌握知识、后形成认识、再具备能力这样一种内在的认知规律。
如果让学生对尚未熟悉和掌握的相关问题给予分析和评价,其结果往往是徒劳的。
在教材第2页中编者引用《淮南子·人间训》的材料,我认为有待商榷,一是哲学开篇第一课,就用比较难懂的古文,学生理解起来本身就很费劲;二是两个思考题的的试问: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这两个问题一要用到矛盾的观点,二要理解孔子的道。
矛盾观点本身就是高二哲学的一个难点,在学习哲学的起步阶段,学生接触的应该是对哲学基础问题的简单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去探究诸如“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类深层次哲学问题,无疑让学生无所适从,有悖认知规律。
哲学本身的理论内容就比较抽象难懂,应该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开篇,才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
教材第24页综合探究中,探究路径参考提到的成语故事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拔苗组长”等,设置的问题是:“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由于这些成语所涉及的哲学道理大都是有关唯物论、辨证法的内容,而学生在这之前所学过的哲理仅仅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辩证法的内容还没涉及,要学生分析这些成语就会很吃力,很难达到探究所要的效果。
如果把这些成语分插到教材各课相关的材料中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
如可把“刻舟求剑”安排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中“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中去探究,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拔苗组长” 编写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违背规律;“田忌赛马”放到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探究,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或编写到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新教材修改解读——《生活与哲学》部分
新教材修改解读——《生活与哲学》部分
1、P23:内容修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P31:小标题“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改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
本属性”。
3、P36:删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说法。
4、P38:“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5、P40:“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改为“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增加一句“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6、P76:删除“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
”这一段。
7、P10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改为“社
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高中政治教材主要修订部分比较表 《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单元第三课
P23〔第一自然段〕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某某论成果,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P22〔最后自然段〕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新增内容表达了党十七大的精神。〔建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等角度,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有必要补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P93
P93〔第一自然段〕新增: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强调了“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即“以人为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依据,也表达了党的十七大精神。
P72〔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P72〔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目题的修改与课文内容更加的妥帖,也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第三单元第九课
P73〔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72〔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增“坚持〞两个字, 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P29〔虚框内容〕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建议: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单元第五课
P36〔第四自然段〕“意识活动是通过……〞
P36〔相关〕“意识活动是通过……〞
把课本原文内容调整为“相关〞,明显降低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的要求难度。〔建议:让学生了解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即可。〕
2013年版《生活与哲学》教材变化详解
2013年版《生活与哲学》教材变化详解说明:2013版《生活与哲学》和以往版本相比较,作了比较精细的修改(细到标点符号),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
对于2014年高三复习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仔细对照变化的部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教材。
“致同学们”倒数第二自然段,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修改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点评〗更为妥贴P5虚线框中“……往往会进行着一些追问和思考……”修改为:就喜欢穷根究底地……〖点评〗更符合童年的心理特点P8虚线框“苏格拉底曾经……”的内容更换为《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研究存在自身以及出自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它超越经验领域,从而达到了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
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后来汉语中翻译成“形而上学”。
○从具体的“器”中概括出“道”,从具体的经验领域中抽象出最高本体。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点评〗有注重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思。
但,我觉得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如原来苏格拉底的例子好懂。
倒数第一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下划线部分删除)〖点评〗这里可以体会到编者力求用语精准。
P9虚线框:牛顿的例子换掉了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
”○如何理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点评〗事例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资源。
我觉得该例子不如原来的例子生动,有说服力。
P10将图中的人物换成了现代版的老师和学生。
〖点评〗原图实在太“超越”了,我国古代的师生哪里会问出“哲学都研究些什么?”的话。
在中国古代,哲学叫作道学,有时也叫道术。
哲学”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ος”(philosophia),即“philo-”(喜爱)和“sophia”(智慧)(爱智慧)。
对现行《哲学与生活》教材的几点看法
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对现行《哲学与生活》教材内容的几点看法汨罗一中杨凌燕高中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版《生活与哲学》教材已看过许多次,总体来看,本人认为,旧版的《哲学生活》教材逻辑性强,内容也较全面一些。
比如:一、在认识论部分,旧教材介绍了“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新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涉及。
事实上,本人认为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对高中生能够更冷静、理智地看问题是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但是可惜,新教材中删除了。
二、在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新教材删去了旧教材中的“因果联系”部分。
本人认为,因果联系本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联系之一,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养成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高中生行为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删去了实在可惜。
三、在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新教材用非常精简的语言分两个框题介绍了发展的普遍性、实质、状态和趋势,删去了旧教材中的“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新教材只在教材第83页第一自然段最后用寥寥几笔简单带过),在“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中也删去了“坚持适度原则”这一条,本人认为,以上这些删减同样是一大败笔,让唯物辩证法智慧的光芒黯淡了不少!四、总的来看,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新旧教材改变应该说最小,新教材比旧教材用语更简练,缩减了不少篇幅,但本人认为有一个地方值得商榷,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部分下设两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如果改为《坚持矛盾分析法》,然后下设三目“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更好、更完善一些,因为新教材中根本没有具体提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观点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中的两点论是有较大区别的),而讲到矛盾观,怎么能够不提这个重要的观点呢?何况在第九课的课题导入语部分提到了“矛盾分析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全面的观点是当代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
新旧哲学教材概念对比及学习策略
新旧哲学教材概念对比及学习策略【摘要】2004年3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导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的要求”,在课程设置理念、教材设计思想及内容体系上有较大的调整,其中哲学概念的调整可见一斑。
本文拟从新旧教材的体系分析入手,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哲学概念的变化及特点,求同存异,在此基础上对哲学概念学习策略指导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概念学习策略一、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力求贯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三原则,强调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教材的设计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值得强调的是,新课程生活化的教材编写方式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目标的弱化,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等知识教学的弱化。
二、《哲学常识》、《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体系与概念对比分析高中哲学常识课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看,教材理论知识的根本内容与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世界观为基础,因此教材以世界观为主线。
教材内容的安排既把三观有所区分,又使之紧密相联。
从整体来看,前言以“人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起点展开论述,一至五课主要是通常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讲述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状态、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与外部世界的总体关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
《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2013.8.23何青一、《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和基本理念1.《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编写《生活与哲学》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指导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新课标生活与哲学与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不同提法对比 新课标 人教版
P4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P12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P4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12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P4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P12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P48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
P58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P6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P6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P64判定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P65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P34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P78人们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得利,为人类造福。
P37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32静止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第二种物质相对于它的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P63静止指两种情形:一是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P33规律的定义增加稳定的联系。
新课标生活与哲学与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不同提法对比 新课标 人教版
P96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的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哲学与生活》教材分析--【教学参考】
《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前言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简介:1、学习哲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
4、《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意识·实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区别:
• 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 动
物质具有永恒性、可知性、无限性、 运动属性 等,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其他属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展现出来。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独特性 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备课资料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 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 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 的那条了。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
辨 析 实 例 , 于它的物质性。
说 明 世 界 是 理解 哲学上的运动概念。
物 质 的 , 物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质 是 运 动 的 ,理解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运 动 是 有 规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律的。
理解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
客观性与普遍性。
运用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
事。人可以认识和利用
惠施: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太 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睨 ”是侧斜的意思) ;一件东西刚生下来, 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 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 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 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 泥坑中去。
古就生存在中间,后来大鸡蛋爆裂了,
天地英雄盘古就此诞生。他担心天地会
重新合在一起,于是脚踩大地,头顶天
空,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
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
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
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
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
规律。
◆通过事例分析,引 导学生从中得出物质 世界和规律都是客观 存在的结论。
◆引导学生从社会 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运动来解释世界,认 识社会发展规律。
◆引导学生懂得, 在探究客观世界的过 程中,要有实事求是 的态度。
宇宙大爆炸理论
中国神话 ——盘古开天源自最初天地浑沌象一个大鸡蛋,盘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赫拉柯利特 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认为当你在跨过河流 的时候,河流正在变化,所以一次也不能踏入 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否定了物体相对静止的 存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
僧肇的《物不迁论》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 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常常看到的动的东西其实是不动的, 如吹着的风(旋岚)是静的,奔流的江河 是不流动的,奔跑的野马的鬃毛飘扬实际 上没动,循环的太阳和月亮却不是周而复 始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形而 上学的静止观点。
可用旧教材观点: 人可以有意识的利用、改造自然物,但自然物的根本属性及其
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根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 的客观性。
备课资料:
(1)物质是运动的 总星系、星系、各宇宙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组成万物
的化学元素有一个由氢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微观 粒子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都有产 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生物有机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人和人类社会也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备课资料:
1、某同学的十几年
运动 一刻也不停的 运动变化过程
静止 相对静止
死
腐烂
亡
分解
化入
空气
泥土
十几年内她是XX,不是 张三、李四,也不是泥土、 空气
相对静止
刘 德 华 年 龄 、 容 颜
绝对运动
……
万有引力规律(不是牛顿发明的而是发现的)
从宇宙天体的起源看,每一天体有着自己的起源与 变化过程;天体的化学元素是相同的;天体的运动 规律是一致的。
宇宙根本无什么天国,也没有上帝和神 总之,科学发现证明,“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人们利用光谱分析,向宇宙发射探测器,宇航 员实地考察,分析天体,它们是客观的。
从生物起源来看:无机界 与有机界可以统一;构成 细胞的几十种化学元素在 无机界中可以找到;地球 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 命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 程变化来的。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 第二课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 是有规律的,人可以利用规律。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一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二框:按规律办事
内容目标
课标要求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概念。
理解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 式。参看教材P30《专家点评》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
本框重点难点分析
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参P89)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参P91) 人产生后,自然界还是客观的、物质的吗?
• 教师点拨:人产生后,自在自然不断退缩,人化自然不断膨胀。但即使 这样,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对世界的改造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过程 中的一种现象。
生命:
低等生命——高等生 命(脊髓动物—哺乳类— 灵长类—类人猿)
备课资料: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 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和生产建设的资源。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发 展、分布、迁移等。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 社会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但不起直接的决定 作用。
《生活与哲学》新旧教材对比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哲学常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课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 质世界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自然
界的物质性,物质概念;人类 第一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
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 观的;
在于物质性。
第二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
的;物质概念,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
耗尽全身力气,最后天终于不能再高了
,地也不能再厚了。此时盘古的身体长
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死后身躯分化宇宙万物:“气
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
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
辰……”
旧教材关于“自然界客观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