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解析版】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合集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墙壁上安装挂衣架,普通人将自己不再需要的衣物挂上去,而穷人可以自行按需取走穿用。

”这就是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爱心墙”。

2015年以来,“爱心墙”从伊朗红遍全球,在国内也受到欢迎。

一面面温馨的“爱心墙”传递了爱心,打开了公益慈善新模式。

但最近有报道称,由于衣物较多,堆放杂乱,一些“爱心墙”或因“有碍市容”“无人监管”被叫停取缔。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有一种善意叫不被领受热心市民在地下通道设立爱心墙,为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市民纷纷捐助,衣物堆积如山;然而,不久就被叫停。

这不禁让人深深思索……毫不否认,热心市民设立爱心墙的善意,这善意让人温暖如春;也毫不否认,纷纷捐赠衣物的市民那浓浓的善意,世界正因为有这浓浓的善意而更加美好。

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向公众传递浓浓的善意,是难能可贵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更是创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热心市民在地下通道设立爱心墙的那一刻,向社会传递的是爱和善良;而爱和善良是根植于人性中的,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市民们才会纷纷捐赠如山的衣物。

爱心墙勾起的是人性中的爱和善良啊。

但这份爱和善良却被叫停了!理由是“道路难行,有碍观瞻”。

诚然,“衣物乱堆,现场狼藉”确实有碍观瞻,叫停“爱心墙”确实可使地下道路通畅,然而,在这通畅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相关部门的无所作为。

也毫不否认,相关部门接到投诉就快速处理的办事效率值得赞赏,然而,在这份效率的背后,更看到相关部门做事的简单与粗暴。

退一步来讲,就算市民热心捐赠的衣物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容不整,但真的就只能叫停了之吗?就不能对“草根”公益多一些鼓励与宽容吗?就不能用制度激活“爱心墙”的暖心效应而使善意传递吗?叫停的不仅仅只是爱心墙,更是叫停了众多热心市民传递的浓浓善意;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更伤害了传递善意的风气。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雅安中学2018——2019(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的追求。

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

”神话大多数是口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

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

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之一。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

为了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

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

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

巴金先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的行为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鲧死后集其精力生下禹,禹秉承父志,最终使得洪水消退,万物重生。

这体现的更是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信念。

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占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四川雅安中学

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四川雅安中学

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四川雅安中学)雅安中学高2015级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完卷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格调胡海“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

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

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

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

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雅安中学2018—2019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第Ⅱ卷均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

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

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

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

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四川雅安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

四川雅安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

四川雅安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雅安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

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

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

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

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②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

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③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④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

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在1969年,用恩来总理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2月亲自下达了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经过40多年,砥砺前行,()其中,我国已发射风云卫星16颗,接收和应用风云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与常规气象观测相比,气象卫星在空间、时间分辨率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约50%提高到目前的90%,风云卫星。

在有气气象卫星以前,我们依靠气象观测站来获取资料分析天气,由于观测站点少,地球上很大面积都是盲区,那里的天气情况我们无从知晓;有了气象卫星以后,我们不但能获取全球观测资料,而且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在不断提高。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是的,通过对云系发生发展的检测,以及提供的云顶亮温等产品资料,可以识别出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通过检测陆面温度,可以判断出高温的范围以及变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B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C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使用了卫星资料。

2019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小题。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造成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造成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尤其是,哗众取宠的薄幸儿大量出现。

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

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北京话叫作“催呗儿”。

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

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都成了成功的基石。

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

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打造成功的,他们牛气十足地宣布平面媒体的过时,宣布文学即将死亡,小说即将湮灭,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

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先被冲击。

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雅安中学2018——2019(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

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

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雅安中学高2016级高三10月月考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第II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由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 80 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精编文档】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精编文档】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雅安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第Ⅱ卷均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

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

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

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

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

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

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

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

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

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

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

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雅安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D(解析:A无中生有。

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的模拟”可知,本文中人工智能本质是模拟,没有复制。

B强加因果。

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带来的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重要课题。

”可知。

C 已然与未然混淆。

根据原文第二段中“微软的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可知机器人已经可以写出,而非将会写出。

)2.C (解析:偷换概念。

引起巨大争议的是用计算机程序谱写曲子的举动,而非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

)3.D(解析:说法绝对。

根据第五段“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格局的嬗变,可能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

”可知)(二)文学类作品阅读(15分)4.A (解析:A“幽默诙谐”不当,应该是平实质朴;没有通过心理描写塑造老冷形象)(3分)5. (6分)老冷人物形象要点:(1)严肃孤僻(不近人情)心直口快;(2)古道热肠,乐于助人;(3)嫉恶如仇,不屈不挠;(4)正直清高,不慕名利。

(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6.(6分)①本文在情节设置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先写老冷冷僻古怪的性格,然后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突出老冷面冷心热,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一面,出人意料,使文章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

②妙用伏笔。

作者通过领导敬酒和喜酒事件塑造出老冷不近人情、孤僻清高的一面,为后文老冷出席大会冷面离去埋下伏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更加严谨,情节发展更为合理。

③巧用对比。

领导敬酒情节,将老冷与众人形成对比,老冷“冷冰冰”的表现和后文老冷帮助邻居的热心肠形成对比;老冷的热心反腐,与妻子嫌他多管闲事形成对比;工人们在之前不闻不问,与反腐成功后找上门来热闹庆祝形成对比,表现出反腐的艰巨性复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中学2018——2019(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

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

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

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

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

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

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

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 “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 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 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 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 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 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 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 《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A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故选B。

【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D项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故选D。

【3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故选C。

【点睛】关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铁厨子徐国平早先,老家办婚宴,大都请来三五乡厨,在自家搭棚筑灶,将桌椅当院摆开。

宾客围桌而坐,乡厨操锅挥勺,帮工穿梭上菜。

酒菜飘香四溢,满院人声鼎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

其中,对铁厨子的赞誉最多。

铁厨子不是本地人,左腿有残疾。

据说,两三岁时,患了幼儿瘫,遭家人遗弃。

幸好,被铁厨师发现,见其可怜抱回家中。

铁厨师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大厨,镂月裁云,厨艺绝伦。

只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

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却视如己出,细心抚养。

后来,铁厨师告老返乡,在我们老家落户。

铁厨师是个热心肠,老家谁办喜宴,一请就到,毫无架子。

铁厨子年过十五,也没上学。

养母贪吃懒做,游手好闲。

铁厨子在家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有怠慢,便遭打骂。

铁厨子只有忍气吞声。

好在,铁厨师开始传授铁厨子手艺了。

铁厨师说,一个厨师首先离不开一手好刀法。

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萝卜或土豆切过后,均细如发丝,竟能穿针而过。

铁厨师言传身教,每道菜的炮制,作料,火候等工序,铁厨子都心领神会。

一次,铁厨师偶染风寒,卧床在家。

村前一户办婚宴,见铁厨师去不了,主家焦急万分。

铁厨子一旁,闷声说了句,爹,您若放心,俺去!铁厨子到了主家,问清几桌宴席,备好菜和作料,然后,不慌不忙地吩咐几个帮厨,切剁蒸炸。

婚宴开席,菜肴一一上桌,宾客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铁厨子听后,方才坐下喝了一杯热茶。

铁厨子一宴成名。

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

铁厨子四处漂荡做起乡厨。

其间,他推陈出新,精心搭配,那些平常不过的菜肴,一经他妙手偶得,花样奇出,余香满口。

后来,各色酒店大量涌现。

老家的婚宴开始到酒店举办了。

铁厨子的养母也开了一家铁家酒店。

并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

铁厨子很不情愿。

可养母说,我这把年纪,酒店干好了,将来还不是你的?等攒下钱,为娘再给你挑个漂亮的服务员做媳妇。

铁厨子不再推辞,尽心帮养母经营酒店。

很快,生意火爆,吃客如云。

只是,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铁厨子掌勺时,一瞟油的颜色,撩起一闻,把炒锅一扔,喊来养母,这油不地道!养母却满不在乎,管它啥油,能做菜就中。

铁厨子一脸不悦,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养母气急败坏,指着铁厨子骂道,你个白眼狼,要不是老娘当初养你,你早饿死街头了。

铁厨子没再言语,一摔围裙,离开酒店。

铁厨子去了一家小酒馆,虽薪水少些,可铁厨子有个条件,必须货真价实。

一次,有人在小酒馆设宴。

正巧,席间有一位省城大饭店的董事长,品味后,连声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酒馆,能吃到这么上乘的美味。

非让老板唤来铁厨子,说几日后是其母亲的寿辰,重金请他去做主厨。

铁厨子连声推辞,都是一些乡野粗菜,上不了大席。

董事长遂道出实情,说其家母胃口不好,佳肴吃遍无数,总提不起食欲。

铁厨子最终应允,说,冲您这份孝心,俺不妨一试。

寿宴那日,铁厨子精心烹制,菜肴油而不腻,清爽可口。

董事长的母亲果然食指大动。

特别是最后端上的寿桃,更是令她胃口大开,连声说这么些年,这是吃得最可口的一顿饭。

董事长问起寿桃的配料,铁厨子直言相告,无非一些杂面加豆腐渣,精心搭配蒸制而成。

你想想,再好的美味佳肴也有吃腻的时候。

董事长恍然大悟,出高薪欲聘铁厨子为私家厨师。

铁厨子婉言谢绝,说,你有老母孝敬,俺也有老娘需人伺候。

原来,铁厨子养母的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

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

铁厨子默默地来到养母身边,端屎端尿,昼夜伺候。

养母羞愧难当,呜呜落泪。

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你的亲儿子。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讲究铺垫和伏笔,如“养母为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为下文她中风偏瘫做铺垫。

B. 小说第一段写老家办婚宴时,搭棚筑灶,大摆筵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小说的主要人物。

C. 小说结尾处,养母和铁厨子均落泪,令人心碎。

小说安排这样的结尾,能深深地感动读者,发人深省。

D. 小说主要采用描述性语言,使文章欢快、活泼、华丽,有些动词运用的生动形象,如“瞟”“撩”“扔”。

5. 小说中“铁厨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 文中对养母进行了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聪慧善学。

操刀娴熟自如,将萝卜、土豆切得细如发丝。

②刚毅正直拒绝使用地沟油,愤然离开酒店;要求酒店必须货真价实。

③知恩图报。

到养母的酒店当大厨;侍奉中风的养母。

6. ①衬托主要人物。

如,养母贪图小利,竟然使用地沟油,被铁厨子言辞拒绝,衬托了铁厨子的性格。

②推动情节发展。

铁厨子在铁家酒店做主厨,去一家小酒馆,拒绝董事长的邀请等情节发展都跟养母有关。

③升华小说主题。

养母终因偷用地沟油导致酒店被查封,中风偏瘫。

铁厨子不计前嫌,侍奉左右。

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了养育之恩不可忘上。

【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