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的思想意义《浮士德》的核心思想是启蒙时期的人道主义。
通过浮士德一生的探索,总结了三百年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断探索的历史经验,批判了中世纪僵死的教条,暴露了封建王朝的腐败和市民社会的鄙陋及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罪恶,否定了对狭隘的个人幸福的追求,最后,肯定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建立幸福社会的理想。
它激励人们坚信理性的力量,为崇高理想而顽强奋斗。
简述《浮士德》的艺术特点。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艺术实践的总结,艺术成就很高。
其突出特点是一、采用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段描绘形象、揭示主题。
诗剧内容极其丰富,变化万千。
作者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诗体和写作风格。
写浮士德五个阶段的经历,以叙事形式为主,而对爱情、景物等的描述则以抒情为主。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诗体、《神曲》中的三联韵体,无韵体等,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才能。
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
作家既立足于现实,又极力驰骋神奇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和作者的强烈感情,深刻地表现了300年来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精神探索的历史。
三、在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诗剧突出了人物自身的矛盾性。
浮士德是在不断克服自身矛盾中探索前进的,魔鬼是在作恶与造善的矛盾中产生和存在的。
其次,人物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在矛盾中依存并发展的。
浮士德与梅非斯特一正一反,一善一恶,相反相成,在他们的关系中,贯穿着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上进与堕落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较量。
《浮士德》在艺术上也有不足之处。
如过多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致使作品隐晦难懂;浮士德形象有些抽象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感;作品内容庞杂艰深,故事情节缺乏连贯性,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等。
少年维特之烦恼思想意义
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
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寻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艺术特点
它所采用的书信体体裁,非常适于表现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深刻性、复杂性和细致性。
维特的每一封书简,犹如作者假手维特写出了自身的心灵感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贴切而又动人。
在手法上,作者始终牢牢把握“有感而发”的原则,不无病呻吟,而是把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
维特在恋爱中的欢乐、悲哀与失望,全是通过叙述他与绿蒂间的结识与交往的过程来表达的,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
维特在贵族宴会上受辱的过程,也描述得十分细致,随着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维特羞忿难熬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被人们称为“抒情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作者还把写景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当维特在恋爱中屡遇挫折,心绪抑郁时,作者描述了他与绿蒂的一次月下“幽会”,特别突出地描绘了当
时月色之朦胧幽暗和深邃,借此映衬维特的心烦意乱,他那无可名状的隐痛和悲哀,以及他前途的晦暗莫测。
浮士德: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写成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速惆的情感。
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坦露心扉,毫无矫饰,毫不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
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轻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