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_2014级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3)获取知识经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I.Altman & D.A.Taylor.1973)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 定向阶段
对可能的交往对象:有所注意,理性选择和初步沟通。
初步沟通之时,留给了对方关于自己的最表面信息,即第一印象。
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 稳定交往阶段
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允许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大多数人际关系仅仅在第三阶段的水平上简单重复。
五、 重点回顾与思考
1 定向阶段(陌生人)——重视第一印象;主动沟通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教程》
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意义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四、重点回顾与思考
2
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交往: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 相互作用过程。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引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之语:“第一个业余社会心理学家(他当时一定还住在山洞里)无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使邻近山洞的人更喜欢
他或不讨厌他,或者至少能使他避免被人用木棒砸到头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良好的情感体验, 满足心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自尊心等),保持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人际关系第三节亲密关系三爱情爱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主题之一。
佛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
它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爱的基本要素有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但他的描述没有太多的证据。
直到最近才有人使用心理学的科学工具对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爱的定义与类型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沃尔斯特把爱分为两类,即狂热是爱情和友谊是爱情。
狂热是爱情是指一见钟情而难以自拔。
当得到对方爱的回报时又极度欢乐的爱情。
在这种爱情中起作用的要素有两个:一时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常被无法控制的激情冲昏了头脑,对所爱的人毫无抵抗力;二是对他人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被所爱的人整个迷惑住,倾向于对所爱的人理想化,看成是十全十美的人。
这种爱情来匆匆去匆匆,热烈但脆弱。
友谊式爱情是指我们对那些在生活上与我扪紧密结合者的感情。
这一类型的爱情比较实际,它强调信任,关怀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
友谊式爱情的情绪成分比较稳固温暖及情感是它的特色,它不是极端的激情。
狂热式和友谊式爱情代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爱情经验。
凯利认为,当两个人建立起某种相互满足的关系后,友谊式爱情便慢慢的成长。
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友谊式爱情较为普遍,一般说来友谊式爱情是爱情关系长期维持的基础。
2.爱情经验鲁宾(1973)最早对爱情进行了研究。
他反对把爱情看成是喜欢的一种极端形式。
在他看来,尽管喜欢和爱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例如我们可以很喜欢一个人但不一定与她相爱;相反,我们可以对某个我们自己并不非常喜欢或关心的人产生强烈的爱情。
尽管人们还不能充分揭示爱情的机制,但对爱情经验的研究却取得了许多成果,最近的研究已开始找出恋爱过程中人们的想法,感受及行为。
(1)恋爱时的想法鲁宾认为,爱是个体对所爱的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
这些想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依附,意思是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觉,例如个体认为自己没有办法离开对方而独处;其次是关怀,也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获得幸福并满足其需求;最后是信任及自我揭露。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爱情
关系是指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 互相依赖。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 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A
B
AB
从独立到互赖是亲密关系发展的轨迹
自我延伸的证据:1、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 2、资源分配,不分你我 3、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 4、自我图式 5、共有记忆
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亲密关系的维持
公平:付出与收获成比例 归因:对对方行为的观点 沟通:摆出你的观点 嫉妒:“吃醋”的正面作用
亲密关系的终结
A. 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希望自己的真诚能使对方回心转意。 忽视:故意忽略对方,挑剔对方的缺点。 退出: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 表达: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 B.情感伤痛
关系的定义:是指两个人彼此能相互影响对方,并且相互 依赖。
互赖模型 零接触(zero contact) 知晓 (awareness) 表面接触 (surface contact) 共同关系 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高时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特点:1、长时间频繁互动 2、包含许多不同种类活动或事件,共享 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3、相互影响很大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的关心和 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 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 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 可能是物质援助。Gore认为当人们失去亲密关系 的时候,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往往会成为应付 紧张的缓冲器。
社会心理学7章 人际关系
竞争型:存在竞争和冲突难 以建立信任
回避型:避免与他人接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章
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 性格、能力、价值观等
人际关系的建立:指个体之 间通过交往、沟通和互动建 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人际吸引:指个体之间相互 吸引、喜欢和亲近的情感体 验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 人与人之间通 过交往和互动 形成的心理关
系
人际关系包括 家庭关系、朋 友关系、同事
关系等
人际关系是社 会心理学研究
的重要领域
人际关系对人 的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发 展具有重要意
义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建立信任:人 际关系是建立 信任的基础有 助于提高工作 效率和团队合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 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 高个人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 高团队合作能力
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提高个人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可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社会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 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相识、相知、相熟、相惜等
阶段
人际关系的维护:包括沟通、 理解、尊重、信任等要素
人际关系的破裂:包括误解、 冲突、背叛等可能导致人际 关系破裂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
初始阶段:相互认识建立初步印象 发展阶段:深入了解建立信任和友谊 稳定阶段:保持联系深化关系
结束阶段:关系破裂结束交往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与亲密度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与亲密度人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际关系和亲密度的新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际关系和亲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影响人际关系和亲密度的因素。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不同类型。
亲情通常指的是亲属关系,是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友情则是指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而爱情则是追求生命伴侣、建立冲突等多元化感情的表达。
二、亲密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亲密度是人际关系中关键的概念,它衡量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接近程度。
亲密度的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互动频率、情感支持、分享个人信息的程度等。
此外,亲密度的发展和维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相似性相似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倾向于与与自己在兴趣、价值观、经历等方面相似的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共同的兴趣和经历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和理解。
2. 互惠性互惠性是指人们在彼此的关系中获得相对公平的待遇和回报。
互惠性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稳定和亲密度的增加。
当人们相信他们将从关系中获得一定的回报时,他们更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和发展关系。
3. 亲密度的维护维护亲密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沟通。
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是保持亲密度的重要因素。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关系稳定和亲密度增加的重要保障。
三、人际关系和亲密度的影响人际关系和亲密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的功能和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心理健康亲密关系是人们解决问题、分享喜悦和倾诉痛苦的重要来源。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度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促进心理健康和抗压能力的增强。
2. 个体幸福感亲密关系和稳定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心理学探究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探究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其中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亲密关系是特定的人际关系形式,通常指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
本文将探究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研究。
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涉及交往、沟通和互动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 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相互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首先,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需要双方或多方的参与和努力,其中的互动和沟通是关键。
其次,人际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可能发生转变。
此外,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复杂的情感、态度和目标等要素。
2.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发展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和社会经验等都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效果。
此外,文化背景、社会支持和社会规范等因素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因素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形式,更加关注情感和互动的深度。
社会心理学从不同角度对亲密关系进行了研究。
1. 亲密关系的类型亲密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
亲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常具有血缘关系。
友情是互不具备亲属关系的朋友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观。
爱情是两个恋人之间的关系,涉及情感、性和承诺等方面。
2. 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亲密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接触、接纳、亲密和解决冲突等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个体在不同阶段中的需求和行为。
在维持亲密关系时,沟通、信任和支持等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和锻炼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人际问题和冲突。
亲密关系的稳固和幸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义人际关系分析
第九,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
第十,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接受他人 的规劝。
第十一,好高骛远地提出过高要求、过 高目标、苛求他人。
第13章
黄希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形成小群体的主要吸引力可分三类:
相似性吸引。指在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追求目 标上相似。
接近性吸引。是同时入学、年龄相当、同住一个 寝室、同乡等原因而经常接触,互相了解。
价的,但又不允许本人看到信封内的全部评价,
只让看其中一小部分人对他的评价。
第13章
研究者通过各成员的提名,可以从中发 现团体中哪些人最博得大家的依赖与尊重,处于 团体中心位置的人。
社会测量法和参照测量法所揭示出来的 被人们集中选择的对象是不一致的。
参照测量法的巧妙之处在于隐去了真实目 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正动机, 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
第13章
可能性
团体内部进行沟通和相互影响的两种关系: 一种是直接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厌恶, 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无衷,积极的沟通或 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等。
另一种间接关系,是团体内各成员的关系通过 对团体价值的评价,通过共同活动的完成而间接地 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把人际关系揭示出来。 第13章
贝尔把人们相互沟通的动作分为12种。
贝尔还记录了团体内各个成员在谈话、讨论或辩
论过程中的动作次数,发现团体内每一次沟通过
程中大都包含有上述十二种动作。
第13章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必要性 团体力量的大小决定于团体内人与人心理 上的关系如何。 人际关系测量有助于了解团体内部的心理 结构并揭示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团体内 人与人的心理关系,更好地发挥团体的力量提 供依据。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亲密关系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亲密关系读后感篇1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看得极少,这篇可能算得上是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因为时间和个人习惯的原因,没怎么好好的品悟,但还是感悟蛮深的,今天想写写关于它的一点感悟。
如同找数学和音乐的关系一样,以前的我,很难将科学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但此书,不仅将两者联系起来了,还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这些关系,并发现了我们平时难以发现的东西。
对于此书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不得不说声赞。
作者试图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协调而直接的方式来描述关系科学。
这里的亲密关系,主要讲的是与我们联系紧密的伴侣之间的关系。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都有归属感的需要,都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能与周围的朋友建立友好的关系,被团体所接纳。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得不处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这与我们生活得是否快乐有着极其大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对关系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就是相识。
对于亲密关系的建立,这是第一步。
对于互不相识的两个人,能够相识,并继续交往下去,就是因为两人之间产生了吸引。
吸引的基础是一种回报,我们喜欢接触我们喜欢的人,更有可能喜欢我们周围的人。
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我们有着回报的人所吸引,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体验或是一种直接的回报,能使我们开心愉悦或是满足我们的某些欲望。
我们从我们周围的人当中选择朋友或是仇人,因为了解我们周围的人更加方便,先对于其他人而言,他们更加熟悉。
关于外表的吸引力,一般地,人们会被具有外表吸引力的人所吸引,而每个人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这与个人的经历性格以及成长环境都有一定关系,人们对美都有一定的偏见,认为“美的即是好的”,因为在一定情况下,人们的外貌、体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并且,外表吸引力的进化观念认为,标准的腰臀比例与健康都有一定关系,他们有更多机会得到健康的、更漂亮的孩子,而那些更健康美丽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去。
亲密关系知识点
亲密关系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亲密关系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亲密关系呢,简单说就是两个人之间那种特别亲近的关系,像情侣、夫妻、好朋友、亲人之间靠得很近的感情联系。
这其中包括相互的信任、理解、关心等很多感情成分。
②重要程度:在生活里可重要啦。
如果生活是一个大厦,那亲密关系就是大厦的根基。
它能给人带来快乐、支持、安全感。
没有好的亲密关系,人就容易感到孤独,过得不舒坦。
③前置知识: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肯定要有的。
就比如说你得知道怎么跟人礼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之类的;还得能多少理解他人的情绪,要是不懂这些,亲密关系很难建立起来。
④应用价值:在家庭里面,亲密关系好能让家庭氛围其乐融融;要是朋友之间,能让友谊长久;在情侣或者夫妻之间就更不用说了,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就像我有一个朋友,和他妻子关系很好,两个人遇到困难互相扶持,工作上有压力就彼此倾诉,生活过得很美满,这就是亲密关系好的效果。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亲密关系在人际关系学这个大范畴里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它跟人际沟通、情绪理解等知识点都有联系。
②关联知识:和自我认知有关联。
要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很难在亲密关系里找准自己的位置。
还有情绪管理也很重要,你要是总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伤害到亲密关系里的另一方。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比较大的点就是怎么才能持久地维持亲密关系。
关键点是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有时候看到对方的缺点就忍不住发火,但要是能包容就不一样了。
④考点分析:在心理学的一些人际关系相关的考试中,可能会让判断一些行为是不是有利于建立亲密关系,或者给一个案例,让分析亲密关系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亲密关系不是简单的两个人搭伙过日子。
它包括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和情感上深深的连接。
就拿夫妻来说,不是只住在一起分享东西就行,而是内心深处对彼此有着深深的眷恋和依赖,能共享快乐也能分担痛苦。
②特征分析:首要特征就是有情感深度。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1) 人际关系
4、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人
条
件
喜欢水平 +0.87 +7.67 +2.52 +6.42
肯定-否定 否定-肯定 否定-否定 肯定-肯定
四、人际行为
概念: (一)概念:
人际行为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 出来的相互作用的行为。 一方的行为会引起他方相应的行为反应。 一方的行为会引起他方相应的行为反应。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际行为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际行为模式”的 概念。 概念。
第七章 人际关系
问题: 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 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吸引 第三节 合群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定义: (一)定义: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 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 人与人之间心理的距离。如:亲密、疏 远、敌对等。
(六)需要互补 需要互补 互补性吸引
支配型——顺从型,急燥 — 拖塌 顺从型, 支配型 顺从型 角色作用的观点是一致 (七)相互性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认知平衡理论
讨论: 讨论: 我们如何得到别人的喜欢? 我们如何得到别人的喜欢? 我们如何赢得朋友? 我们如何赢得朋友?
二、人际吸引的特殊表现形式 爱情
外貌(长相+衣着+风度)所起的微妙作用却难 以排除 外貌美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精神享受,晕轮 效应。 迪恩的实验:要求女大学生读一篇描述一个7 迪恩 岁小女孩不良行为的文章。漂亮或不漂亮 赛格尔等让被试做法官,提供几件案例附有罪 犯照片。漂亮的2.8年,不漂亮的平均判5.2 。 诈骗犯相反
7 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深度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在于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
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
3.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双方在人际关
系上的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
4.稳定交往阶段:人们的心理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已经可以允许对方
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三、人际关系深度
人际关系图解
相
相 熟
识
朋 C
友
知己
生活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包括不良的 恋爱关系,应该都是没有很好地遵循这 四个发展阶段的进程,或者越过了某一 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发展的不够深入。
二、人际吸引的规律
单纯接触效应:仅仅经常看到某个人就能
够增强对他的好感。
第一,多次接触能够提高再认,这有利于喜欢的 发生; 第二,人们变得越来越熟悉后,会能预测对方的 行为,这会令我们感到愉快; 第三,我们会假设被单纯接触的人与我们很相似。
二、人际吸引的规律
3、相似、互补与喜欢 相似:我们喜欢倾向于喜欢在态度、兴趣、价值观、背景 和人格上和我们相似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二、人际吸引的规律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个
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 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强度由低到高分别是:亲和、喜欢 和爱情。
二、人际吸引的规律
1.外貌与喜欢 人们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经验中习得: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_2014级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着人们喜欢的程度。 Perlman & Oskamp(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 作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 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为反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 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 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 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 越不像正三角,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 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喜爱
迷恋
空爱
第四节 浪漫关系和爱情
爱情类型 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Lee)基于不同行为表现将男 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不同的爱情类型
人际中的互补往往发生在感情较深的朋友、夫妻 间——性格互补。
另外一种互补的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自己 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这不是 严格意义的互补,而更是补偿作用。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一)相似与互补的协同 表面上,相似与互补是矛盾的,但事实上,二者有
注意:美貌对男女可能不同的影响——男女的首 要需求特质
漂亮的标准:
大眼睛、高颧骨、窄( 宽)下颚、小鼻子、灿 烂笑,对称性(平均化 脸孔)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三)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
定和持久。 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
吸引他人的品质: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 胸襟开阔、坚强等;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开朗、活泼、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第四节 浪漫关系和爱情
• 二、爱情与喜欢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爱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记忆重构
在爱情关系中,人们容易对过去的事件 进行记忆重构,将伴侣的缺点和错误记 忆为优点和长处,或者将自己的缺点和 错误记忆为优点和长处。这种认知偏差 会影响人们对伴侣的认知和评价,导致 关系出现问题。
3
自我确认偏向
人们倾向于寻找和选择那些能够证实自 己观点和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自 己观点和信念相悖的信息。在爱情中, 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伴侣 的优点和长处,忽略缺点和不足,从而 影响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爱情的发展阶段
01
初始阶段
两个人相互吸引,开始建立亲密 关系。
成长阶段
02
03
成熟阶段
两个人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 共同经历更多的事情,并逐渐形 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两个人在关系中更加稳定和成熟, 能够处理冲突和问题,并共同成 长和发展。
爱情的深度与质量
爱情的深度
指两个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强度和 深度,包括对彼此的关心、理解 和支持。
亲密关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 谐发展。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情感支持
亲密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 慰,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自我认同
亲密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 自己的喜好、价值观和目标,促进自我成长 和发展。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安全依恋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 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 高心理韧性。
安全依恋不仅对个体自身有益 ,还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 和谐稳定。
05
爱情中的认知与情感
认知偏差在爱情中的影响
1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05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二)、人际关系的互动规则与类型 1、西方的研究
2、华人的研究: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差序格局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根据在中国农村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与自己越亲近,越贴近中心。 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不同圈里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
无情欲需求 情欲
添加标题
可共享 独占、排他
添加标题
二、爱情的理论
#2022
爱的类型
01
添加标题
完美的爱= 亲密+激情+承诺
02
添加标题
浪漫的爱= 亲密+ 激情
03
添加标题
友伴的爱= 亲密+承诺
五、爱情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1
一)、定义: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 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02
爱情主要特点: 在男女之间产生的。
01
生理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
02
爱情不是低级的情感。
03
包括性的需要,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爱 爱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社会测量矩阵 ———————————— 1 2 3 4 5 6 7 ———————————— 1 + + 2 + + -- 3 + -- 4 + 5 + + 6 + + 7 + ———————————— 合计 5 1 1 -2 2 2 0
社会心理学7章 人际关系
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作用)
1)依恋 获得安全及舒适感,从父母---到配偶或亲密朋友 ; 2)社会整合 与他人拥有相近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 3)价值保证 得到亲密关系支持的个人能力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4)可靠的同盟感 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会获得援助;
5)指引:有人会提供建议和指导。
安全型:父母对孩子的欢乐、悲伤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这种 情感促使他们关爱孩子,从而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互相喜爱、重视,孩子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 逃避型: 逃避型的父母经常远离孩子,逃避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学会了逃避与父母接触,抑制自己的依恋需要。 • 焦虑/矛盾型: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经常不一致,有时候很关心,有时候 却不感兴趣。由于这种不一致性的爱,使得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 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 这些不同的依恋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决定着孩 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
Cindy Hazan等人关于成人中依恋的研究(1987)
设计了一个爱情小测验并把它刊登在报纸上,在测 验中除了询问人们的浪漫关系,还让人们选择出自己 的依恋形式。 安全型的人很容易接近,并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逃避型的人不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他 人; 焦虑/矛盾型的人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与逃避 型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伴侣着迷。 这三种依附在成人中的比例:安全型占56%,逃避型占 25%,焦虑/矛盾型占19%。
年74%,成人71%);并且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的更快乐、警
觉和兴奋。” 亲和需求: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亲密需求: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定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PPT课件笔记分享
爱情的定义及类型
二、爱情类型
爱情的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第一个成 分为亲密(intimacy ),包含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特征;第二成分是 激情(passion),其主要是性的唤醒和欲望,主要是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是任 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求都能归为此类;第三个成分是忠诚 (commitment ),指投身于爱情并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忠诚本质上是认知性的, 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 而忠诚是一种决策。
Page 30
婚姻与家庭
二、新婚 准备
磨合
期望
困难
1、婚姻准备 2、家庭关系态度 3、婚姻控制态度 4、婚姻期待 5、一致性分析
必然:
一、弱点逐渐暴露 二、之前不同的生 活习惯和爱好较为 抽象 三、之前经济和行 为各自有自主权, 婚后需要家庭观念 四、性经验的缺乏 和不和谐
逐渐发现对方的一 些弱点和不足。倘 若这些弱点和不足 ,无碍大局,那你 就闭上一只眼,不 看或少看那些弱点 和不足。富兰克林 说得好:“结婚以 前睁大你的双眼, 结婚以后闭上你的 一只眼睛。”
同质性理论认为,两性在择偶时如果双方具有相类似的特征越多,彼此就会更 有吸引力,这里所说的相似特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及价值观方面。其中, 价值观的相似是最重要的。当择偶双方价值观类似时,双方个体吸引会发挥正面的 促进作用,同质性理论认为,婚姻总是发生在具有类似价值的人之间。对此,认为 “门当户对”其实是该理论的进一步定性。
资源多或投资量大的一方一般成为“选择者”,而被选择者为了争取繁殖的机会, 一般通过对优势外显特质进行而回应“选择”过程,亲代投资理论强调的投资主要 包括以下几点如女性的孕育与哺乳、整个成长过程中抚养后代所需的物质和保护等。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人际关系
2013-8-8
社会心理学
(4) “自己人”效应 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为交际双方的相互认同、情感相 容和行为近似。人们之间的想法越相似,结合情感越多,彼此 的言谈举止越相似,越将他人看做“自己人” ,关系越好。 (5)是否主动承担义务 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承担义务。如 果双方对继续相互关系有强烈愿望,以及双方对相互关系中所 出现的问题有承担责任的意愿,通常表明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较 高的水平。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交往关系
人际关系更多地从个体、个性等方面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不是游离于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 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
交往关系则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 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交往的状态与人际关 系的密切程度成正比 。
16
2013-8-8
社会心理学
(1)觉察阶段 : 两个毫无关系的个体开始注意对方,并获得 第一印象。 (2)试探接触阶段: 双方从不认识到相识,对基本情况有了 初步的了解。 (3)合作强化阶段: 此时关系已经带有友谊性质,关系双方 的参与感增强,了解也日益增多。 (4)亲密一体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双方不但可以共同行动, 而且有较多心灵的沟通。 (5)契约化阶段: 是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1)整合功能 整合功能是指以个体为生活与生存单位的人,通过种种人 际关系而连接成社会群体。一切团体、组织和人群,也依靠于 成员间的相互交往,使得团体内部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生 存发展着。
(2)调节功能
通过相互间的交往,人们取得情感上的沟通、行为上的认 同,使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上下左右关系和谐一致,避免产生 相互干扰与矛盾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归属需求的个体差异:有人会不需要他人吗?
– 没有明显归属需求——回避型依恋风格 – 实验表明,对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而言,当得知
他人愿意在进一步的任务中与其合作时,情绪更为 积极,自尊分数显著提升。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三、相似规则 四、互补规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六、相互性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一)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 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 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 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 1.合群需求中的个体差异
– 归属感需求因人因性别而异,是稳定的性格。 – 若归属感没得到满足,感到失去控制,悲伤和
生气。
• 2.情景对归属需求的影响
– 外部事件会增强个体的归属需求。 • 人意识到灾难和死亡来临时,更愿意同他人在一 起,相互帮助和安慰。
• 电击实验表明,受惩罚时人们更愿意在一起 – 威胁和焦虑激发合群需求的原因: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着人们喜欢的程度。 Perlman & Oskamp(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 作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 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为反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 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 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心理学家安德森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555 个描绘个性 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评价在多大程度上 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
结果:被试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和诚实,而评价最低 的是虚伪和说谎。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三、相似规则
相似性是另一个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很多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 诸如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的 相似都影响着人际吸引。 在相似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已经 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 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 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 很相似,Hill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 分手可能性也小。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美貌与外在吸引力 人不可貌相?——从婴儿到成人的演变 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有吸引力的人被认为拥有与外貌毫不相干的优秀品质, 如健康、智力等。
一般情况下美貌会产生晕轮或辐射效应,但是, 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 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注意:美貌对男女可能不同的影响——男女的首 要需求特质
漂亮的标准:
大眼睛、高颧骨、窄( 宽)下颚、小鼻子、灿 烂笑,对称性(平均化 脸孔)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三)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
定和持久。 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
吸引他人的品质: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 胸襟开阔、坚强等;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开朗、活泼、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 观点和人格
– 分配寝室后的友谊的产生(Theodore Newcomb,1961 ):男生们同与自己有相似地域背景的人(如都来 自农村)以及与自己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工科男 ,自由的政治态度)的人成为朋友
– 同性恋者寻求伴侣:典型男性气质测验的得分高的 男同希望找到逻辑性很强的伴侣;典型女性气质测 验很强的男同愿意找一个很强表达能力的伴侣( Boyden, Carrol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
金灿灿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
主要内容
•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 • 人际吸引的规则 • 人际与亲密关系理论 • 浪漫关系和爱情 • 婚姻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
一、归属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情感和吸引力:一种相互喜欢的基础
一、归属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 进化的观点:社会性交往和为获取事物而 进行的合作是人类的巨大优势。婴儿很早 就表现出对面孔的偏好。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居住环境邻近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相
比之下,那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 那么亲密。
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曝光效应: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也就越可 能对其产生好感。 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人们能从居住接 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 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 接近效应在网络上的应用:六度分离。 通过对2.4亿个用户进行得300亿次网络交流后,关 系链的平均人数为7人,90%的关系链建立需要经过8 次跳跃(Leskovec & Horvitz, 2007)。
– 结论:几乎所有人都有强烈的归属需求,希望与他 人产生联系。
二、情感和吸引力:一种相互喜 欢的基础
• 积极情感引起他人的积极评价——喜欢
• 消极情感导致他人的消极评价——讨厌
• 寒暄的目的/夸奖重要他人:让人更喜欢你
• 情绪对吸引力的间接影响:经典条件作用
扫把星、灾星
幸运星、贵人
• 情感与吸引力对社会的影响:广告中,积极情 感=吸引力=销售的增长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一)才能 1.才能与人际吸引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 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 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 1961年美国当时的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入侵古巴,结 果计划遭到惨败。可是,令人费解的是,“猪湾惨败”非 但没有使肯尼迪总统个人声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了。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 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