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比较与公平感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比较与公平感

• 3、自己和他人的类似性 • 与自己相类似的他人存在时,能够增强自我评价 的稳定性,所以,这类人容易成为比较对象。 • 费斯汀格认为,能力的评价中也有同样情况:即 与自己有类似条件的他人相比较,才能明确地评 价自己的水平。比如,要想知道自己的驾驶水平, 若彤初学者比,或同职业赛车手比,都难以得到 准确的评价结果。
费斯廷格关于能力和观点的比较有以下几个观点: 1、当与那些被认为是与自己观点或能力十分接近的人能加以 比较时,那么,对自己观点或能力的主观评价是稳定的。 2、当与那些和自己观点、能力不同的人比较时,会产生改变 自己的观点或能力的倾向。 3、人很少将自己和那些与自己差异太大或过于疏远的人进行 比较。 4、在一个群体内,观点或能力方面的不一致,将会引发群体 成员为了减少这种不一致而行动。 5、停止与那些带有敌意或鄙视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因为再与 这些人比较就意味着不愉快,反过来说,停止与某人进行比 较,意味着观点方面的敌意或鄙视。但是,这个假设只适用 于观点或意见,不适用于能力的比较。
二、各种比较行为 1、态度的变化 2、群体内的竞争 3、对人喜欢或反感 4、群体的形成
三、社会比较理论的补充 1、不明确性和社会比较 2、关于社会比较的作用 3、与不相同人的比较 4、横向比较和群体间比较
第二节 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一、几种公正的形式 平等的分配 按需的分配 公平的分配 “公平”一词,广义的解释包含起点公平、过程公 平、结局公平等三层意义。在讨论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时,“公平”一词是狭义的,仅指结局公平。
2、比较的标准:物理真实和社会真实 • 通过客观的、物理的手段来确认意见、能力评价的妥当性, 费斯廷格称之为物理真实性;通过和他人进行对照、比较 从而确认自己意见、能力评价的妥当性,费斯廷格称之为 社会真实性。 • 当很容易获得或存在评判自己能力、观点或意见的客观的 物理的标准时,即存在物理真实时,人们就不必通过将自 己与别人加以比较来评价来评价自己的能力观点或意见。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客观的、物理的标准往往不存在, 或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但在实际上不能使用,于是人们就寻 求社会真实。 • 如果有了物理真实性,尽管已能把握意见或观点、能力的 妥当性,但人出于“更完善、更优越”的动机,仍然会进 行社会比较,即同样需要社会真实性。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 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 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 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2.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噪音:在噪音条件下, ⑶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了环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3.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 你会不会帮他呢? 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㈡助人者的特点 3.助人者的内疚感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说服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说服
第七章 说服
主要内容:
说服的途径 说服的要素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 如何抵制被说服
说服的主要途径
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必须清除的障碍: 是否注意? 是否相信? 是否记住? 是否行动?
说服的主要途径
中心途径: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 全面系统的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更多 使用中心途径,关注论据,如果论据令人信服, 人们就有可能被说服.
脑 白 金 广 告 效 果 之 反 思
(二)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1)过度重复鉴于没有新内容而导致厌倦的 ) 产生。 产生。 (2)随着重复次数继续增加以至于把认知活 ) 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度。 其 以产生 度 至导致消极 度。
如何抵制被说服
路线 路线特点 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 态度改变的效果
态度改变微弱而短 暂,根据态度依据外部线 宣传说服者变量:如可 信性和吸引力; 索而非通过积极思 信性和吸引力;信息表 线 面特征; 考信息本身的内容 面特征;宣传说服次数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应; 态度改变相对强烈, 中心路 接收者对信息内容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应; 态度改变相对强烈, 较持久, 反映积极并做认知 信息接收者的 较持久,可由态度 线 加工 预测其行为
脑 白 金 广 告 效 果 之 反 思
国外消费行为学家Anthory R Pratkanis的研 国外消费行为学家 的研 究表明: 究表明: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引起受众 的反感, 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以及 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 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这些令人愉快或不愉 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 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只有 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 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 这 者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社会心理学第7章社会感情.

社会心理学第7章社会感情.

二、 情绪、情感与发展
(四)情绪成熟的指标
防卫机制
1、合理化 3、压抑
2、逃避 4、代替
5、表同
6、投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反向 9、升华
8、幽默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一)概念: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 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二)功能:
1、动力功能:增力或减力 2、强化功能:巩固或改变行为和认知 3、信号功能:传递信息 4、感染功能:施加影响 5、迁移功能:爱屋及乌
(2)想象调节法
想象的力量有时超过意志的力量。用想象的方法来 对付挫折引起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也是很有效果的。 用想象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三种
①视觉形象想象法 使紧张和松弛相互作用的想象。闭眼,注意身体上 的紧张点;稍停。把你体验到的紧张或痛苦想象成某一 样东西,稍停。将松弛想象成另一样东西,稍停。让这 两样东西相互作用,使紧张消除(例如将紧张想象为一 块粗糙的冰团,把松弛想象为慢慢融化冰块的太阳)。
第四节 社会感情的调适
一、情感智商 二、情绪感知等级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情感智商:D. Goleman
1、了解自我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二、情绪感知等级:C. Steiner
解读情绪的能力:感知自己、感知 他人、管理控制、弥补伤害、有效互动
100% 高
1发展出某些技巧以应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3知觉某些情景会引起挫折可以避开并寻找替代目标以获得情绪满足4能找出方法缓解不愉快5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6能寻求专家的协助四情绪成熟的指标1独立不依赖父母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对外界接纳的渴望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6增进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四情绪成熟的指标防卫机制1合理化2逃避3压抑4代替6投射7反向8幽默9升华一概念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最早的归因理论,研究了归因的机制,探讨了人如何归因的问 题,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启发意义。比较简单,只明确说明了一个 维度。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
(二)相应推断理论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 为的原因。
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行为结果的严重性
(1994).Stereotype and Social Cognition.SAGE Publications. 4. Matras, J. (1990).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化与流动(李明 译).台湾:桂冠
图书出版公司.
5. 孙晔等. (1987).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6. 石俊杰. (1993).应用心理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7. 孙非等. (1987).社会心理学导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8. Wetherell, M.(Ed.). (1996).Social Psychology: Identities, Groups, &
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
(四)凯利的三维理论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
一贯性: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 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 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 因。
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 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 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 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认知的主体
P
态度的另一个人
O
态度的某个对象
X
.
② 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
关系,即肯定或否定态度。
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P
+ 表示喜欢
测量反应时
中性单词或不呈
没有呈现出启动
现启动刺激
效应
.
潜伏期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呈现概念词 呈现属性词
联合呈现
实验结果
实验1 实验2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快乐意义词 (左)
非快乐意义词 (右)
非快乐意义词 (左)
快乐意义词 (右)
黑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高 建立在亲身经历、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态度 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具体态度
.
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
单一行为 or 多重行为? 及时行为 or 长久行为?
.
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
态度与个体的关联程度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控能力的高低
.
环境压力
社会舆论、风气和时尚 个体的角色身份参与 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的要求
白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白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 非快乐意 义词以同 一个键代 表;白人 名字—快 乐意义词 以同一件 代表,反 应时快。
.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对社会促进作用的理论解释:
➢ 优势反应强化说 ➢ 评价恐惧 ➢ 分心冲突
第七章 社会影响
优势反应强化说(查荣克)
① 所谓“优势反应”,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 当熟练、不假思索即可作出的习惯行为与动 作。
② 他人在场而产生的竞赛动机与被评价动机会 提高个体的活动动机。
③ 如果是“优势反应”的行为,则个体动机的 提高会提高活动绩效,产生“社会促进”。
第七章 社会影响
(四)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的参照 2、群体凝聚力 3、对偏离的恐惧
第七章 社会影响
(五)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内心和行为都从众。 2、权宜从众:行为从众,内心怀疑。 3、反从众:内心从众,行为不从众。
第七章 社会影响
(六)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人因素 3.情景因素
个人
刺激
群体
第七章 社会影响
1、群 体 因 素
① 群体规模:在一定规模之内,从众与人数呈正 相关。超过规模,呈负相关。
② 群体一致性、群体凝聚力:群体一致性、凝聚 力越高,从众越强
第七章 社会影响
2、个人人格因素
个体自我评价越高,自信心越强,从众越低。
第七章 社会影响
3、情景因素
情景的线索越模糊,越能增加从众。
A. 影响他人顺从的因素
➢ 引发他人积极的情绪 ➢ 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 ➢ 提供一个合理原因
B. 增加顺从的技巧
➢脚在门槛内技巧:从小请求到大请求。
➢门前技巧: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 减低要求。
➢折扣技巧: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 在的理由。
➢滚雪球: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 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加代价。
第七章 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三)从个体自身条件和情况看
1、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程度高则一致, 反之则不一致 2、人格因素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四)环境压力:压力大不一致,反之 则一致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的可获得性: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态度和行为的测量都处于同样 的 特异性水平时,态度就是行为的良好预 测指标。
一、影响因素
(二)家庭
(三)团体 (四)社会环境 (五)个体的学习:联想、强化、观察
二、具体研究
(一)1924年Allport 在《社会心理学》
中描述的关于暗示与模仿在态度形成中 的研究
形成方式: 经验的积累 分化 特殊反应倾向凝固
模仿或学习
二、具体研究
(二)凯尔曼(Kelman):服从、同化、
O +
O
O +
+
+
P
O +
+
P O
X
O
P
-
X
X
P
P
+ X O P
+ +
+ X P O
+
+ X
X P
-
X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三)认知平衡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1959)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有些是独立的,有 些是相互关联的,当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不一 致时,就会感到冲突,促使其改变或放弃认知 之一,迁就另一认知(此认知泛指所有包含认 知成分的一切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等)
三、偏见
对某一个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第七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二)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从联系的角度说,一方面,人生来就被被置于一个特定位置并承担一定角色,并开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生活。

另一方面,任何人在与别人发生交往时,由于先定性的社会位置的限制和社会角色的束缚,都不可能还原成为没有社会角色概念的一个抽象的人,其与别人的交往和由此形成的情感关系,都必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影响。

从区别的角度说,社会角色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合作而履行社会角色,执行个人的社会职能。

社会角色关系首先遵循社会现实原则,受社会习俗、伦理、政治与法律等原则支配。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人们亲身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二)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三)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四)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一)交往定向阶段: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二)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三)感情交流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四)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社工考研-社会心理学- 第7章 攻击行为

社工考研-社会心理学- 第7章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种类
二、攻击行为理论(2)
1.1 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理论的解释
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或爱本能,是原先自我本能和性本能的综合,
死的本能是指某种侵犯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追求生命的终结,把有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

侵犯行为是体内的紧张自然蓄积的结果。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对攻击行为的解释
进化社会心理学家宣称社会行为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并会世代传递。

运用侵犯来保证基因的存活,在动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人类的侵犯行为也可用来保卫社会和经济利益。

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为什么酒精会增加攻击行为行为呢?
体内酒精含量升高时,生理唤醒的增加可以导致更强的神经心理功能受损也会导致攻击行为行为的增加
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了可能,也刺激了暴力。

手指抠动板机,板机也带动手指”。

这类攻击难道是天生的吗?
有关统计:小学毕业,平均每个儿童在电视中看
克雷格·安德森爱荷华州立大学
“精神健康室”“情绪发泄室”。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攻击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攻击
8
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 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 为前提,而且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 的攻击”。
这个理论的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简明性。
9
注意,这些心理学家认为,攻击只有一个起 因(挫折),挫折只有一个反应(攻击)。
学生因上不了光荣榜而受挫,老鼠因找不到 食物而受挫,
26
这种考察挫折─攻击的新方式与早期假设 相比有几个优势。
首先,新模式可解释为什么挫折不是经常 导致攻击。
挫折只为攻击提供了不愉快的强度上的条 件。
其次,该模型阐述了为什么一些想法会增 加或减少行动攻击性的概率。
27
例如,如果你在考试中失败了,是因为你室 友驾车回家度周末而你的课本在他的后备箱 里,你可能感到很受挫折。
雷霆,或者一个运气不好的篮球运动员破 口大骂偶然推到他的对手。
38
简单地说,一些经验的调查支持挫折会导 致替代性攻击的说法,也证实了挫折─攻 击假说的一个方面和弗洛伊德对这个主题 的一些早期想法。
39
宣泄与攻击听人说,你应该适度地宣泄自己, 而不要盛怒之下做出一些后悔事。
根据这种分析,任何不愉快情绪都会导致 攻击。
例如,研究者发现令人不舒服的高温增加 了攻击,这温度至少超过人的正常温度 (Anderson & Anderson,1998)。
25
类似的呛人的烟味和嘈杂的噪音会增加人 们给予无辜旁观者的惩罚量(Berkowitz, 1989)。
因此,问题不在于一件事情是否使人受到 挫折,而在于它使人的情绪如何地不愉快。
他们提出,挫折有时导致一种间接表达的攻 击。
14
间接攻击能用多种形式表达。 一种就是把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的目标上。 比如把工作中的挫折发泄到配偶身上。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比较与公平感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比较与公平感PPT课件
4
费斯廷格关于能力和观点的比较有以下几个观点: 1、当与那些被认为是与自己观点或能力十分接近的人能加以
比较时,那么,对自己观点或能力的主观评价是稳定的。 2、当与那些和自己观点、能力不同的人比较时,会产生改变
自己的观点或能力的倾向。 3、人很少将自己和那些与自己差异太大或过于疏远的人进行
比较。 4、在一个群体内,观点或能力方面的不一致,将会引发群体
与自己有类似条件的他人相比较,才能明确地评 价自己的水平。比如,要想知道自己的驾驶水平, 若彤初学者比,或同职业赛车手比,都难以得到 准确的评价结果。
3
• 能力比较中存在向上性动机 • 但能力的比较又有所不同,即能力有优劣之分。费斯汀格
引入了“向上行动机”的概念。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 “能力越高越好”之类的规范,所以人经常选择比自己优 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超过对方。 也正由于这一原因,人们一般不会选择比自己过于优秀的 人进行比较,而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略强的人作为比较对象 。 • 有时也会出现相反情况,向上行动机以消极的形式表现出 来,即同更差的人进行比较,以此取得心理安慰。当自尊 心受到威胁时,这种消极的、带有防御性的比较特别容易 表现出来。
成员为了减少这种不一致而行动。 5、停止与那些带有敌意或鄙视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因为再与
这些人比较就意味着不愉快,反过来说,停止与某人进行比 较,意味着观点方面的敌意或鄙视。但是,这个假设只适用 于观点或 2、群体内的竞争 3、对人喜欢或反感 4、群体的形成
第七章 社会比较和社会公平
第一节 社会比较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比较一般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因某 种目的而进行对比。社会比较在社会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 可以说,人自己和周围人在进行对比,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社会比较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个基本概念。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

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

b,自我宣传。

C,威慑。

d,恳求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

B,事先申明。

C.自我设障。

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

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

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偏见
(三)消除
2、大众媒体
(二)强化理论:态度形成与转变是按 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三)认知平衡理论 1、海德的一致性理论: Heider(1958)提
出P-O-X 模型,指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几 种评价态度或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 P 为认知者,O为认知的另一人,P与O建立了一 定的感情,X是第三者的人或物
可测的独立变量 媒介变量
感情:交感神经系统反应
刺激(态度对象) 态度 认知:知觉反应
个人、事件、组织 社会问题、社会群体 1、认知和感情是反应中情境规定的主要因素
行为:外显行为
2、动机是态度的内部力量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一)功能主义的观点:在多种态度中,
人们选择的是符合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
丹尼尔.卡兹( D. Katz , 美)提出有四种功
O +
O
O +
+
+
P
O +
+
P O
X
O
P
-
X
X
P
P
+ X O P
+ +
+ X P O
+
+ X
X P
-
X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三)认知平衡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1959)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有些是独立的,有 些是相互关联的,当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不一 致时,就会感到冲突,促使其改变或放弃认知 之一,迁就另一认知(此认知泛指所有包含认 知成分的一切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等)
内化
精神内容:信念 价值观 态度 行为
强化过程:内化
同化
认同
顺从
服从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学 习过程
1、学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在强化原理的 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 联结过程。 2、改变他人态度前要了解刺激和强化作用
的特性以及个体本身的情况。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二)态度的定义
F.H.Allport1924年在《社会心理学》中提
出:态度是在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对于反
应的准备。 G.W.Allport1935年在《社会心理学手册》 中提出: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 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
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一、影响因素
(二)家庭
(三)团体 (四)社会环境 (五)个体的学习:联想、强化、观察
二、具体研究
(一)1924年Allport 在《社会心理学》
中描述的关于暗示与模仿在态度形成中 的研究
形成方式: 经验的积累 分化 特殊反应倾向凝固
模仿或学习
二、具体研究
(二)凯尔曼(Kelman):服从、同化、
(二)态度的定义
定义:态度是人们对社会存在所持 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 在心理状态。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三)特点
1、统合性:对其他心理过程的统合 2、媒介性:使行为与心理吻合 3、压迫性: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 4、一元性: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四)社会本质和分类
1、社会本质: 对象 主题 2、分类: 普遍 特殊 个人 团体
人,接下来更有可能同意接受较大的请求,即
登门槛技巧 :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入了门槛,
他们就能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依从性。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七)稀缺
人们讨厌他们得不到某种东西的感觉(或
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们喜欢获得其他人得
不到的东西)。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八)示范
让人们依从的一种方式就是营造一种信息
三、偏见
对某一个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
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一)特征:
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2、其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3、由过渡类化的倾向(晕轮效应) 4、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三、偏见
(二)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社会原因 2、主观原因:社会分类
三、偏见
(三)消除
1、Allport:通过群体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平等 交往中减少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四)信息理论
Hovland(1953)认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 的可信度、信息内容结构、收信者的特点、收 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 1、信息对态度变化的影响: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四)信息理论
2、信息传递结构:单一传递和全面传递 (1)当被试的立场与宣传的内容一致时,单 一比全面好 (2)被试文化水平低时,单一好;反之则全 面好
第七章 社会态度
主要内容
1、态度概述
2、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3、态度与行为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二、社会态度的构成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概念的提出
1862年,斯宾塞.贝因提出:态度是一种 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到一定方向的 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二)角色扮演法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三)活动参与法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四)团体影响法:勒温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四)团体影响法:勒温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五)互惠
当某人为你做了一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
做些事情,即互惠规范。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六)承诺
在一些研究中,那些同意接受较小请求的
能: 调适作用
自我防卫作用
价值表现作用
知识作用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二)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和调和
作用 (三)工作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一、影响因素 二、具体研究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影响因素
(一)同伴
实验:德福勒和韦斯提(1958)年的一 项研究让被试说明他们是否愿意摆好姿势与一 个不同种族的人照一张友谊像,并有权决定照 片的使用场合。71%的人说自己从一个或许多 参考群体方面关心自己的形象。
3、收信者参与传递效果好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 五 ) 心 理 感 应 抗 拒 理 论 : Brehm (1966)
1、基本观点: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 时,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驱使其恢复自 己的自由,这种状态就叫做心理抗拒。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五)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2、影响因素 (1)对自由的渴望 (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劝说宣传法:
1、影响因素
(2)信息的传播:单一与全面、首因效应与
近因效应、传播渠道
(3)接受者因素:原有态度、人格特点、信
息加工 (4)情境因素:信息繁多的情境、令人分心 的情境、信息重复的情境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劝说宣传法:
2、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3)单一宣传和全面宣传 (4)逐步提出要求
(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4)剥夺某种自由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的
剥夺
3、心理抗拒阻止态度的转变
四、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劝说宣传法: 借助语言、报纸、杂
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
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
方法。
1、影响因素
(1)宣传者因素:专家身份、社会身份、吸
引力、相似性、可信赖性
致性低,反之则高。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Leabharlann 系的因素(一)从态度的角度看
4、态度类型和论据类型之间的匹配
当广告商将基于认知的论据与基于认知的
态度匹配,基于感情的论据与基于情感的态度
匹配,那么态度改变的可能性比较高。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二)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看
1、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前低后高 2、即时行为和长久行为:前高后低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三)从个体自身条件和情况看
1、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程度高则一致, 反之则不一致 2、人格因素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四)环境压力:压力大不一致,反之 则一致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的可获得性: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态度和行为的测量都处于同样 的 特异性水平时,态度就是行为的良好预 测指标。
性影响的情形:人们可以通过示范所期望的行
为来促成改变。
第三节 态度与行为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三、偏见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一)从态度的角度看
1、个体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感情成分的一
致性程度。
2、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若是以亲身经历、 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对行为就具有较高的预测 性。 3、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一般笼统,与行为的一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五)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
1、个体态度 2、群体态度:群体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 对某一事件的共有态度。 3、两者关系:
(1)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由前者中的 共有部分组成的 (2)后者具有一致性,具有心理压力;前者 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社会态度的构成
C. I. Hovland & M. J. Rosenberg:态度三要素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